“你不想知道他们是谁吗?”

亲爹娘是京城的大户,京城之地有多少权势滔天的门阀贵族,又有八大世族,无论是哪一家都身份尊贵,家家各有底蕴。

江若宁面容淡然,“他们不要我,我也不要他们。”就这样简单,“我现在过得很好,姥姥很疼我的,三个哥哥打小都拿我当亲妹妹一样看,我很知足,也很快乐。

所谓的大户人家,所谓的荣华富贵,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怕是亲人之间也少有温暖的人间真情,哪比得我姥姥一家好。

我不想知道他们是谁?哪怕是高高在上的帝王家,我也不要回去。因为他们有一天,如果想到了我,想来找我,肯定不是好事,而是觉得我这一枚弃子许有旁的用处。既然是如此,倒不如永远过我的日子,永远做现在的江若宁。”

他的说法,令他大为吃惊。

换成任何人,谁不想有一个高贵的出身,可她居然说不要,还说要是接她回去,肯定是要利用她。

“难道有高贵的出身不好?”

“真情与荣华相比,我更看中真情。荣华嘛,这只是锦上添花的东西,没有这东西,我的人生如果是锦绣,还依旧锦绣,就算是一片素锦,也挺好的嘛!简单的生活,简单的快乐,不用那么勾心斗角,挺好!”

她不是敷衍,而是真情流露,说到这些时,她是淡然的、快乐的。

“少游,我有自己的手,我有聪明的脑袋,我可以让家里人的日子越过越好。钱嘛,够用就行了,没必要非得大富大贵,这样会很累的。”她快跑几步,站在路边的大石上,扬着双臂,拍着胸膛:“我最大的愿望,永远像现在这样:吃饱穿暖,日子平平安安,而我快快乐乐!”

她只有最平凡的想法,不想他相识的其他女子,“芍药最大的心愿,就是快快长大,嫁给观表哥为妻。”“晴儿最大的心愿,就是四公子有一天能多看奴婢一眼。”

061 解婚约

061解婚约

面前的江若宁,想法这样的简单,没有像别的女子那样,盼着嫁入大户人家做体面的少奶奶。

这样的江若宁,让他觉得逾加的真实。

他立在石畔,被她的简单与快乐感染着,在她的身上他见到了许多女子身上没有东西:自信、快乐、阳光。她就像一个发光的太阳,站在她的身边就能觉得温暖和快乐。

李观不由得勾唇一笑,“快下来,天色不早了。”

“对!我们得赶紧回家。”她跳下石头,采一根柳枝,在手里摇摇晃晃,嘴里哼唱着: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人生难得是欢聚,唯有别离多。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问君此去几时还,来时莫徘徊。

一壶浊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夕阳西下,他看着她欢快而蹦跳的身影,听着她哼唱的小曲,静谧如画,耳畔还有牧童的声音,更有昏落小村庄升起了缭缭炊烟。

江若宁放慢了脚步,深深地呼吸了一下,“我很喜欢这首歌。”

“我从未听过。”

“它叫《送别》,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好歌,我会唱很多很多的歌。”她故作庄重地整理着衣裙,丢了柳枝,“哼,我是女孩子,姥姥说要端庄得体。”

直惹得李观失声笑了起来。

其实就她刚才的样子更可爱。

“李公子,你不用送我了,我直接回家就好。”

她摆了摆手,往城南方向走去,县城不大,不多会儿她就近了家门,突地回首,发现他还站在不远处,静默的凝视。

“少游,我觉得我们做朋友更好,你是我长大后认识的第一个朋友,第一个公子朋友…”就差说“男性朋友”了,她摆了摆手,“改日再见!”

李观望着江宅,虽然她进去了,可眼前还是她的身影,今天他看到一个完全不同过往的她。

他回到家时,李阅已迎了过来,“哥,娘和舅舅还在堂屋等着,那事露馅了!”

李观心下一沉,进了三房正院。

花厅上,吴氏与吴舅舅相对而坐,吴氏寒着一张脸。

“舅舅,中等还素膏的方子也研究成了?”

吴舅舅未答话。

吴氏恼道:“少游啊少游,你大了,能耐了啊,居然连我与你舅舅一起骗了。当初你是怎么与我说的,你说太医院正家看中了芍药,你舅舅也有心,便要与你退亲…”

吴舅舅一脸肃容,“你是与我怎么说的?你说你看中了江姑娘,那确实是个好的,还说要娶她为妻,求我成全,行啊,我答应让江姑娘和芍药同嫁你为妻,你居然骗你娘,说我同意退亲。你…你…”

有这样两头欺骗的么?

他居然自作主张,拿来了当年订亲的信物送还奉天府吴家,说“经与舅舅商议,同意吴、李两家解除婚约。”这几日芍药病卧榻上,以泪洗脸,想不明白,“父亲怎就同意与观表哥解除婚约了?从小到大,所有人都告诉我,我是要嫁观表哥为妻的。”

李观垂着头,一脸恭敬,连连行礼:“请舅舅息怒,这事原是我做得不好,我给舅舅赔礼。”

吴氏大喝一声“李少游”,愤然道:“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你是不是想气死我,你两头哄骗着就解除婚约,我不同意!六月,芍约就及笄了,明儿我就派婆子带着媒婆走一趟奉天府,把你与芍药的亲事订下来。”

李观正容落坐,“舅舅,永乐皇后曾建议三代血亲之内不得结亲,我们都是懂晓医术之人,究其原因,想来舅舅也知道的。少峰与半夏表妹还好些,毕竟姨母与我娘并非一母所出,可我与芍药表妹可是姑舅表兄妹开亲,我…我真的担心自己将来的嫡出子女是残疾、傻子。”

吴氏厉喝“李少游”,可他们都是懂晓医术,有许多表兄妹、表姐弟开亲生下的孩子不健康,要么是傻子,要么是残疾,这在奉天府有几家的嫡母太太、奶奶所出的孩子正是如此,究其原因,便是近亲之故。

但,历来各家皆有亲上加亲的习俗。

李观道:“当时年幼,订亲是舅舅与母亲商议的。现在我大了,我反对这门亲事,舅舅,还素膏、青霉素的事便是我给吴家赔罪的礼物。舅舅是聪明人,你拍心自问:芍药表妹虽好,但与江姑娘相比如何?”

江若宁生得花容月貌自不肖说,行事端庄得体,在这一点上,只比芍药更强,芍药自小养在深闺,胆子怯懦,被父兄护得太好。

吴舅父正容欲答,吴氏却抢先道:“难不成你要娶一个乡下村姑来做李家的四奶奶?别说我不应,便是你大伯、二伯也颇有微词。”

“当年二哥娶秀才女儿为妻,一家人也反对得紧,可最后大伯还不是应了。江姑娘不比二/奶奶差半分,相反在见识行事上更比二/奶奶强上两分。”

李阅坐在一边,时不时地附和着点头。

吴氏恼道:“少峰,你懂什么,你也赞同你哥这么做。”

“娘,我的婚事便是你做主定下的,可是哥是三房的长子,芍药表妹那柔弱的性子怕是压不住后宅。”

李阅忆起小时候,吴氏原要与他订吴芍药,是他叫嚷着道:“我不要芍药表妹,我喜欢半夏表妹!”最后,也是李观谦让,帮着父母说话,“就给弟弟订半夏表妹,他们常在一处玩,性子也合得来。”

李阅那时候就觉得半夏比芍药可爱,芍药打小性子懦弱,又胆小怕事,说话都跟蚊子叫似的。虽然人长得不错,可因性子太绵软,着实不成。但半夏不同,半夏性子活泼,又爱与他在一起玩。虽然那时候他年纪小,可一听说要定芍药,就大叫着不愿意,不曾想,吴氏为了亲上加亲,硬是把芍药订给了李观。

现在,李观大了,却又说出几番不同意的话。

吴舅父面露难色,要是李观不乐意,便是芍药将来嫁过来,虽有亲姑母护着,但若她不得丈夫的心也是惘然。

062 绝决

062绝决

吴舅父道:“少游,你就为了一个江若宁,便定要与芍药解除婚约么?你可知道,芍药这些天已经病倒了,以芍药有事闷在心里的性子,万一有个好歹来…”

李观道:“明日一早,我就去奉天府,亲自与舅母、芍药说个清楚。娘,你可想过,芍药若真嫁给我,将来生下的孩子如奉天府范大太太一样,连生五孩,无论男女不傻就呆,养大了两个,如今三十多岁还是个瘫儿,躺在床上要人侍候…”

“这亲上加亲的可不止范家一户,这种情况毕竟是少数。”

“少数?若我与她也是那少数的结局,你对得住芍药,对得起我?便是你与舅舅害了我们,解除婚约,芍药能另许更好的良缘,而我也寻得心仪之人。为顾芍药名节,还是舅舅提出解除婚约。”

吴氏被气得不轻,但李观说的何偿不让她心有余悸,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万一真逼着李观娶了吴芍药,将来他们的孩子如奉天府范大太太的几个孩子一样,生一个是傻,再生一个又是呆,而最后养活的两个,竟然一个瘫儿,一个傻子,即便给傻子娶了房妻子,听说生下的孩子也是个傻的,如此一闹,那奶奶便再不敢生了,竟自服了绝子汤,从范家偏房过继了一男一女为子女。

范大太太看似风光,实则早在二十年前,就被大姨娘抢了家中的名分,大姨娘可生了几个聪明伶俐的孩子,仗着儿子争气,被抬为平妻,人称范太太,整个奉天府,知道范大太太的寥寥无几,可知晓范太太的却不少。

吴舅父轻叹一声:“既然少游拿定了主意,就解除婚约罢。就如少游所讲,由我吴家提出来,原因嘛…”

李观神色淡漠,“我流恋烟花酒巷,太过风/流。”

吴舅父点了点头。“但上等、中等还素膏的方子,我是不会给李家杏林医馆的。”

李阅一惊,倏地起身:“舅舅,我们兄弟可没有藏私…”

李观止住了李阅的话,虽然舅父同意解除婚约,可到底是恼了,所以才会提出不会给李家上等、中等还素膏的方子,“少峰,配方原是吴家的,我们李家不夺人所好。至于舅父想要两套青霉素工具,我依旧送你。”他抱拳行礼,“母亲、舅父,我回房了。”

虽说解除婚约,可分明舅父借此发泄。即便明知李观所说的近亲成亲许会生也有疾的孩子,可吴舅父还是想把女儿嫁给李观,一则芍药性子太软懦,有吴氏护着,定会过得好些,再则李观是吴舅父看着长大的,定不会薄待芍药,对吴舅父来说,没有比嫁入李家更好的婆家了。

李阅不得不由吴舅父面露失望之色,“早前舅舅说,要与我们李家合作…”

“还是各做各的生意,少游能耐着呢,以他的本事,想来能自己重新配出还素膏,我明儿一早带了需要的东西回奉天府。妹妹,我向你家提出退亲!”

最后一句,他刻意说得很大声。

次日,整个李家都知道,吴舅父向李家提出退亲了,原因是嫌李观在外太过风流,常与一些青/楼女子来往,生怕委屈了自己的女儿。

李阅进了李观的院子,李观正坐在书案前,手里拿着一本簿子,待他走近,一看到上面写的“青霉策略”立时双眸一跳,抓起书簿,翻了几页,眼睛亮若星辰,“哥,这不是你的笔迹,字迹娟秀,倒像是用硬笔书写的,难道…是江姑娘给你的。”

“是。舅父不给我们配方,我可以请江姑娘帮忙,江姑娘能制出青霉素,便能配出更好的还素膏。酒精提纯法谁也别想要,这是属于我们兄弟的。少峰,制药坊我想送一成给江姑娘,送一成给周姨父,我们兄弟各得四成。这原是借母亲陪嫁铺子建造的,族里人不好开口讨利,你意下如何?”

李阅的医术不错,可在做生意方面却远不及李观。“哥占五成,我要三成就行。姨父只得两个女儿,虽说给他,将来也会留给半夏的。”

周郎中虽有两个女儿,周郎中最宠爱的便是长女半夏。

而半夏亦在杏林医馆里帮忙,也精通医术,如今也是一名医女,只是因年纪尚小,不如回春堂的唐娘子有名气。

兄弟二人正说话,十六禀道:“公子,舅老爷来了!”

已经二更了。

李观将簿子放入怀里,“有请!”

吴舅父进了院门,冷声道:“少游、少峰,我是来告诉你们一声,明儿开始,杏林医馆换块招牌吧,杏林医馆乃是吴家祖上取的名字,你们李家换个什么牌子都行,总之就是别叫杏林医馆,还有你们李家的制药坊,不能打出我吴家先祖的名声。”

李阅面露愕然:“舅父…”

吴舅父道:“少游不肯娶芍药,少峰,若是你愿意,我可以把芍药许配给你。”

“舅父说笑了,我五月初二就要娶半夏妹妹为妻,岂能…”

“我允芍药与半夏同为妻室。”

“舅父,我李家祖训,妻室只能一人,还请舅父见谅。”

吴舅父想到自己的女儿被拒娶,“既是如此,别怪我做得过分,明天你们必须把杏林医馆的牌子摘下来,换作什么名字都行,就是不能借我吴家的名头。”

吴舅父是吴家的家主,他的话是管用的。

李观道:“好,明日我们摘下来。只是…早前我答应给舅父的两套工具,恐怕…”

“不想给我了,现在你们兄弟能耐了,要过河拆桥。”

是谁过河拆桥?

是吴舅父!

早前他想知道还素膏的原料,原说两家共享配方,现在他研究出来了,却说不肯给了。说到底还是他有了私心,就算李观真娶了吴芍药,吴舅父也未必会爽快地交出来。

以李观对吴舅父的了解,不从李家得一笔巨大的利益,他是不会给他们兄弟甜头吃的。

杏林医馆之所以能够开下来,是因为有周姨父坐馆。

李观道:“只能给舅父一套了。”

亲结不成,反倒成了结仇。

李观从未想过吴舅父会是这样的人。

如此闹开了也好,周姨父近来陪着他琢磨配,可吴舅父倒好,现在上等还素膏、中等还素膏的方子都成了,立马就翻脸了。

李阅阴沉着脸。

吴氏听到这消息时,被自家兄长气得咽喉疼。

次日一早,吴舅父离开了。

整个李家都知道吴芍药与李观解除婚约的事。

063 念慈庵

063念慈庵

次日,江若宁与几个年轻捕快巡城,经过杏林医馆时却发现里面一切如旧,可铺子上的招牌没有了。

两个病患近了跟前,质疑地抬头张望。

“怎没匾额了?这杏林医馆是不是不开了?”

周郎中微微蹙眉,几乎来一个病患,就会问出同样的话。

李阅的脸色也不好看。

周半夏笑道:“大叔,我们医馆还要开的,只是得换个名字。”

“都开二十年了,怎么就要换名字了?”

“杏林医馆这名太普通了。”

江若宁站在外头瞧了半晌,待李阅等人忙过后,方进来道:“好好的这就换名字了。”

李阅面露难色,“不瞒江姑娘,因我哥解除婚约,舅父大怒,这…才不许我们用吴家的招牌,新招牌还没做好,我哥说要取个特别的。”

周半夏也没想到自家大舅父会是这种人,一看情形不对,立马就翻脸,居然要胁周郎中“还素膏的配方是我吴家的,你要替你女婿配出新方子,另想办法吧。”

周郎中自从在这里坐诊之后,便在青溪县城安了家,只算是小户人家,得吴氏母子照应,不愁吃穿,而小吴氏亦与姐姐亲厚,姐妹俩这几日心情郁闷,但小吴氏因是庶出,自来就被看入吴舅父的眼。

李阅又道:“今儿一上午,来了不少病患,一看没了招牌,都去了回春堂看病。唉,要是换了招牌,怕是影响不少。”

周半夏恼道:“江姑娘,最恼的是,我爹陪着大舅父研究了那么久的还素膏方子,大舅父竟不许李家用那配方,还放出话,说要是我们用了一样的,就要与李家断绝亲戚情分。做得太过分了,他能得还素膏的配方,还是托了李家的福,现在就这样翻脸无情了,真是太气人了…”

那时候,吴舅父有过动摇,原就在权衡,又怕李观因为气恼,不让他学青霉素提炼术,这才强忍着没提出来,没想最后提出退亲的竟是李观。

他在乎的不是这门亲,更多的还是觉得提出退亲的应该是吴家,而不该是李观。

周、李两家都晓实情,这也是周郎中一家最气愤的地方。

江若宁想着李观退亲,是因为喜欢自己,无论自己是否喜欢李观,李观能做到这点,已经很难得了。她怎么能看李家遭遇如此重创?

“你们别着急,我去问问李公子,看他是怎么想的?”

江若宁与一同巡街的捕快打了招呼,立马去了李记布庄。

一上午,李观都在琢磨新医馆的名字,可思来想去,却怎么也想不到。

十六欢喜地唤声“江姑娘”,转而面带愁容,“招工的告示已发出去,后天就要招工,却没了还素膏配方,连招牌都没了,这…这可怎么办?我们三太太的头疼病犯了,被舅老爷气得不轻,舅老爷今晨临走还将三太太给气了一通。”

江若宁点了一下头,房间的地上有无数个纸团,李观正冥思苦想:“我一定能想到比杏林医馆更好的名字。”

江若宁眉头微锁,一时间将现代所有的药名都细细地想了一遍,突地她灵光一闪,“少游,有了!”

“念慈庵!”

“念慈庵?”

这分明就是一家尼姑庵的名字。

江若宁道:“春晖圣母的故事你听说过吧?春晖圣母被天帝御封成仙前,原是念慈庵后山的女鬼,后因思女心切,血泪染红梨花,更因慈母之心感动天地,终位列仙班…”

“可这与我家医馆的名字有何关系?”

江若宁不知道这大燕天下是如何神话了永乐皇后的亲娘春晖圣母,但天下百姓早已经根深蒂固地接受,春晖圣母是掌管人间母子情缘的神仙,也象征着世间的慈母、母爱,受世人敬重,上至皇家的太后、妃嫔,下至寻常百姓家的女子,每逢三月初三至三月初八这几日,便是慈母节,家家都会前往春晖圣母庙烧香祈福。

江若宁道:“你可知,我为何晓得用绿霉制还素膏?为何又知晓青霉素提炼法?皆是因为一个梦,我在梦里,梦到自己进了一家念慈庵,庵里有一个圣母,她面带愁容,说这世间女子最苦,而那些沦落风尘的女子更苦,是她告诉我绿霉可入药…”

如果这故事传出,一定会在整个东溪县闹得轰轰烈烈。

江若宁太明白人言可谓,而关于神仙的故事,更能让百姓们坚信不疑。

“少游,你手里可有几种雪花膏的配方,你把这方子给我,我来帮你做还素膏。”

“雪花膏…”李观眼睛一亮,都只想着在里面加药,谁也不曾想过加护肤膏进去,如果加的是护肤膏,这样制出了还素膏将会更好,对啊,为什么他就没想到呢。“好,我回头就把雪花膏配方整出来,尽快把绿霉、雪花膏所需材料备好,我与你一道去制药坊研究药/膏如何?”

当天夜里,李观就定下了新名——念慈庵。

并亲自绘了彩图说明,着所有绣女绣制成巨大的彩绣。

绣女们看着上面的图与文字,“我说杏林医馆怎么今儿下午就改成‘念慈庵药铺’原来是这样,有缘人与春晖圣母结缘,夜做一梦,魂入念慈庵,得到‘还素膏’配方,更得能解世间百姓病痛的奇药…”

在故事里,春晖圣母慈悲、热爱众生,哪怕是风尘女子的苦也多有怜悯等等。

连世人皆弃的风尘女子,春晖圣母都未曾抛弃,可见圣母没有抛弃任何一个人。

几十个绣女花了一整夜的时间就绣好了一幅巨大的彩绣,此日一早,就被敲锣打鼓地送往青溪县的春晖圣母庙。

县城各家听到这锣鼓喧天的动静,所有人都奔了出来,站在街头上张望,只见十几名如花绣女抬着一张偌大的绣图,正缓缓往春晖圣母庙移去。

只听有人大声道:“李家得到还素膏、青霉素奇方,乃春晖圣母托梦传授李家,李家为感谢春晖圣母传授奇方,决定将医馆更名‘念慈庵药铺’,并将此画献予青溪县春晖圣母庙接受烟火供奉。”

怡香楼的女子听到这个传说时,更是一个个感激非常。

“这么说,我们用的还素膏、青霉素药剂,是春晖圣母她老人家给我们的?”

“是啊,听说春晖圣母还为我们感到悲伤呢。”

“圣母眼里,众生平等。”

064 订情

064订情

在传春晖圣母的慈和大慈大爱之时,整个青溪县都知道李家有个“念慈庵药铺”拥有春晖圣母托梦相授的奇方,可以治愈顽症、怪疾。

大半月后,“念慈庵”的传说越发离奇,在青溪县传得沸沸扬扬人尽皆知,就连位于奉天府春晖圣母庙的香火也比早前更旺盛了。

青溪县念慈庵药铺名动整个奉天府,念慈庵制药坊生产的还素膏、青霉素药剂更被世人所知。

吴舅父原想逼李观兄弟迎娶吴芍药为妻,甚至狠心不许他们再用“杏林医馆”的招牌,不曾想,李观另避蹊径,另定“念慈庵”不说,还一下子就打出了名气。不仅他家还素膏被更多的人知晓、认同,就连念慈庵药铺的生意也是前所未有的红火,甚至于奉天府以外的病患也慕名前来求诊问药。

江若宁给李观出主意,一则是她对李观有好感,这些日子以来,两人合作愉快,李观给她的种种设计图出的价格也合理;二则李观是因她才与吴芍药解除婚约,医馆遇到了困境,她觉得自己应该助李观度过艰难。

五月初十,江若宁年满十五,这日不仅是她的生辰更是她及笄喜日,意味着从今日开始江若宁是真正的成人。

及笄礼在江宅进行,由江氏、河舅舅给她挽发插笄。

刚戴上白玉钗,就听外头传来阿欢的声音:“小姐,李公子道贺!”

“还有我呢!”

说话的是河山杏,后面跟着周半夏,李观紧随其后,崔嵬峨冠,气宇不凡,只是一眼,就让人想到“公子翩翩,温润如玉”。

周半夏笑盈盈地道:“昨儿还瞧你在巡街,今儿没见着人,与人一打听,才知你今日及笄。我们急急赶来,没想刚到外头就遇到四伯与河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