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将门毒女:侯府二小姐上一章:第 23 章
  • 将门毒女:侯府二小姐下一章:第 25 章

两人对视一眼,随后头也不回地向那个垃圾堆处跑去。

当二人匆匆忙忙赶至事发地点时,意外地发现,那个打了结的麻袋不知被什么人给解开了封口。

仔细一瞧,半截身子露在麻袋外面的贾天赐双眼暴突,嘴角流血。

赵璟用手指在对方鼻间轻轻一探,随后脸色一变,转头对白洛筝道:“他死了!”

第69章 遭人陷害

白洛筝万万没想到,贾天赐会以这样的方式死在这里。

虽说她和赵璟刚刚为了泄私愤痛揍了这家伙一顿,可两人心里都明白,她们并没有置人于死地的想法。

而且她们也清楚的记得,离开垃圾堆前,分明听到贾天赐在麻袋里发出哼哼声,不过是被踢了几脚打了几拳,最多就是受点皮外伤,怎么可能会致命。

除非…

有人在她和赵璟离开之后趁机要了贾天赐的命。

“玉佩没在这里!謦”

确定贾天赐已经死亡之后,赵璟几乎是立刻在现场寻找被他不小心弄丢的玉佩。

“九殿下,你确定那块玉佩被你戴出来了?”

“非常确定。”

“或许这里并不是你丢玉佩的第一现场。”

赵璟摇了摇头:“我清楚的记得刚刚翻墙过来的时候,玉佩还挂在腰际。”

听到这话,白洛筝的心顿时沉了下去。

如果翻墙的时候玉佩还在现在却消失不见,那么只有一个答案,玉佩被人给捡走了,而捡走玉佩的人,说不定就是杀死贾天赐的真正凶手。

想到这里,白洛筝猛然意识到,她和赵璟似乎在不知不觉间,跳进了一个被人事先做好的圈套里。

如果有人利用贾天赐的死来谋害赵璟,这一招无疑可以直击赵璟的痛处。

思及此,她几乎是想都不想,抓着赵璟的手便飞也似地离开这个垃圾场。

而赵璟在被她扯住手臂的那一刻,彷彿也意识到了不对劲。

当两人踩着稳而快的步子疾速离开事发现场之后,就见一群官兵在一个中年捕快的带领下,飞也似的冲着那个垃圾场处跑去。

两人心有灵犀的将自己的身影隐没在人群中,尽可能地调匀气息,不让周围的老百姓看出他们的不对劲。

待那群官兵的身影渐渐走远,白洛筝和赵璟则迅速地向皇宫的方向走去。

幸好赵璟在偷溜出皇宫之前多留了个心眼,除了他宫里的几个心腹之外,并没有其他人知道他曾带着白洛筝离开过这里。

而他之所以能在神不知鬼不觉的情况下离开皇宫大院,是因为御和宫的后院有一条通往宫外的秘道。

那秘道是他在几年前无意中发现的,除了被他极为信任的几个心腹,就连皇上和皇后对此都一无所知。

回宫之后,两人井然有序地换回彼此的衣裳。

随后,赵璟又将宫里伺候的几个婢女打发出门,待房间只剩下两人时,他终于提出心底的疑问:“杀了贾天赐的那个凶手,会不会是朱冼?”

白洛筝用完全不符合她年纪的眼神看了赵璟一眼,摇头道:“不可能是他。”

“理由?”

“第一,贾天赐离开的时候,朱冼已经被打不醒人世。我亲眼看到有两个心善的老百姓抬着朱冼去瞧大夫,就算他没被贾天赐活活打死,也不可能会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恢复清醒甚至是动手杀人。

第二,贾天赐死的时候双眼暴突,七窍流血,说明杀他的那个人功夫很深,下手极重。而朱冼只是一个文弱书生,并没有这么厉害的本事致贾天赐于死地。所以我猜,真正的凶手,可能另有其人。”

见赵璟脸上全是凝重的神情,白洛筝觉得自己真是倒霉透顶,居然无声无息地就被扯进了一场未知的阴谋之中。

虽然她一点也不想给自己找麻烦,可显然老天爷并不是这么打算的。

如果赵璟只是一个普通人还好一些,麻烦就麻烦在,他贵为皇子,又是顺宗帝最看中的下一任继承人。

这样的身份,势必会给他带来不少纷争。

“九殿下,蓄意谋杀朝廷大臣子嗣的罪名可不轻,就算你是帝后身边最受宠的皇子,一旦有人将凶手的矛头指向于你,恐怕到时候你也会难辞其咎。

如果我没猜错,那个原本挂在你腰间的玉佩会在神不知鬼不觉的情况下离奇失踪,肯定是有人想要利用贾天赐的死,来拉你下水。”

赵璟眼神微眯,瞳孔中迸发出慑人的光芒,这个带着危险和算计的眼神,让白洛筝从他的身上嗅到了一股真正属于上位者的气息。

她知道赵璟并不是任人随意捏玩的软柿子。

一旦他的权威和底线被人挑战,势必会亮起满身锋芒,并抓紧手中一切可以利用的筹码,回以对方致命地一击。

和这样的人成为朋友,或许还有一线生机,一旦成为对手,必然会落得惨败的下场。

重生后的白洛筝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和沈家解除婚约,然后过自己真正想过的生活。

没想到赵璟的出现,却打破她所有的计划。

“与其被动行事,不如趁现在仔细想想下一步该如何应对。九殿下,假如你出了事,谁是最后的受益者?”

她这个问题问得可谓是十分诛心,不过,她也确实问到了点子

上。

皇族子弟从降生的那天起,所学的第一个课程,就是如何在这个充满血腥的宫闱之中生存下去。

要嘛你死,要嘛我亡,总之,兄友弟恭这种事根本就不属于真正的皇家。

“赵瑾与我是一奶同胞的亲兄弟,同时也是最不可能加害于我的人,因为他先天心脏不好,太医说他能活到二十岁都是个奇迹。

至于老二赵杰是个标准的武痴,对朝廷政务完全没有兴趣,她母妃早逝,母妃娘家的势力又非常薄弱,暂时来说也被排除在外。

老四赵临,喜欢钻研医术,早在几年前就跟着一个世外高人去山里学医了,好几年才回宫一次,所以根本不可能会是他。

老五赵赫是个好色之人,从他懂得男女之事那天起,就沉沦在女色之中不可自拔,与其给他皇帝当,倒不如给他几个漂亮的妞儿。

而老七赵勤…”

当赵璟排算到这里的时候,白洛筝的脑海中突然想起一个可怕的信息。

如果她没记错,上一世的赵勤,曾经在他母妃娘家的帮助下,发动过一起规模不小的夺权之战。

那个时候她远在边境战场,只听说京城发生了内乱,挑事者正是七殿下赵勤。

不过,赵勤挑起的叛乱并没有取得最后的成功,据说那起纷争在京城只喧闹了不到半个月,就被赵璟的雷霆手段给打压得毫无反击之力了。

而赵勤之所以敢带兵叛乱,是因为他舅舅陈广德手里握着朝廷二十万大军…

第70章 心中算计

想到这里,白洛筝慢慢从这场迷局中抓住了几分头绪。

她一把抓过赵璟,在他耳边低声说了几句话。

闻言,赵璟眉头微微一皱,有些不解道:“为什么要这么做?”

白洛筝笑了一声:“我自有我这么做的想法和理由。”

接下来的几天,赵璟没再找任何理由将白洛筝叫进皇宫。

至于贾天赐离奇死亡的案子也如她所料,就像是小水珠滴进了汪洋大海一般,丝毫没在京城掀起半点惊风巨浪謦。

她心里明白,这种平静背后所隐藏的,是无尽的黑暗与阴谋,究竟谁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就只能各安天命了。

不用被召进的好处有很多,比如可以一觉睡到自然醒,不用绞尽脑汁和赵璟斗智斗勇,也不用编瞎话骗奶奶和姨母她进宫后到底都和皇后聊了些什么。

毕竟同样的谎言说一次或许还有人信,说得多了,难免会让人心生疑惑。

更何况她奶奶和姨母都不是好糊弄的人,如果皇后娘娘频繁以和她投脾气的借口将她召进皇宫,次数多了,奶奶肯定会察觉到个中蹊跷。

当然,不用被召进宫有好处自然也有坏处。

除了不能继续从赵璟那里正大光明的抢宝贝之外,还要面对柳姨娘母女那张充满嫉妒的恶心嘴脸。

自从柳姨娘将未来女婿的目光落到赵璟的头上之后,隔三差五便想从她的口中打听关于赵璟的一切动向。

在柳姨娘看来,她三五不时地被卫皇后召进皇宫,肯定有大把机会和赵璟见面。

正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既然皇后对白家如此看重,如果她能趁机在皇后面前替白洛晴美言几句,说不定九殿下未来媳妇的头衔就真的落到她家洛晴的头上了。

面对柳姨娘这种厚颜无耻的行为,白洛筝真不知该气还是该笑。

白老太太之前已经针对这件事仔细敲打过她一番了,结果对方不但没从中得到教训,反而还有变本加厉的趋势。

柳姨娘怎么也不想想,要是皇后真的能看上白洛晴,哪轮得到她白洛筝三番四次被接进皇宫?

不过话又说回来,上一世白洛晴之所以能风风光光的以平妻之名,和她一起嫁进国公府,倒真是沾了卫皇后的光。

如果这辈子柳姨娘母女能够顺利地抱住皇后的大腿,别说嫁进国公府,就是嫁进皇宫也不是不可能。

想到这里,白洛筝不由得冷笑。

若老天爷没给她重生的机会也就算了,如今她既然得了扭转前世命运的能力和本事,自然不会再给柳姨娘母女半点出人头地的机会。

上辈子对她做了亏心事的那些人,就等着她一家一家地去讨债吧。

数日之后,白府收到由白正杰派人边境快马加鞭送来京城的报安信。

信中写明,他在那边一切安好,让家里人不必担忧挂念,并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要让家里人将怀了身孕的贺碧兰照顾妥当。

作为丈夫,在妻子刚刚怀上自己孩儿的时候就远离故土,无论是对妻子还是对孩子,他心里都藏了一份深深的愧疚。

除此之外,他还在信里郑重提到,国公府沈老太太的那个侄子耽误军情,又在失手之下打死了一个将领,按照大祁国的军规,他已经将对方给就地正法了。

虽然他并不觉得自己公事公办的行为有半点过错,可他担心这件事会影响国公府和侯府的关系。

万一将来洛筝嫁进国公府,难保不会被他们沈家上下给排挤。

写这封家书的目的就是想提醒家人,如果国公府真的因为这件事而对侯府发难,在无法容忍的前提下,他不介意沈白两家的这段婚事就此解除。

而事实上,就算白正杰不写这封家书,白老太太也早就动了和沈家划清界限的心理准备。

上次沈老太太在白家受了一顿窝囊气之后,虽然没立刻发作,可之后,他却在暗地里到处宣扬白家的种种不是。

先是编排侯府的白老太太治家无方,刻意纵容小辈以下犯上。

接着又抹黑贺碧兰的名声,说她作为逍远侯的小姨子,居然厚颜无耻的借着留在侯府照顾外甥女为由,趁机爬上姊夫的床。

如此放荡又不检点的女人竟坐上了白府主母的位置,还真是败坏家风,丢人现眼。

白洛筝也成了这起流言飞语的主角之一,什么对长辈不敬啊,刁蛮泼辣啊,口出狂言啊…

但凡能被沈家老太太想出来的字眼儿,几乎全都被她给砸到了白洛筝的头上。

总之,为了报一已私仇,沈老太太是无所不用其极的到处抹黑侯府的名声。

当那些污言秽语不小心传进侯府的时候,白老太太差点没被沈家那个不讲理的老太婆给活活气死。

见过不要脸的,像沈家老太太这么不要脸的她还真是头一次见到。

虽然白老太太很想冲进国公府和

到处造谣的沈老太太当面对峙,可事后仔细一想,自己手中没凭没据,若是贸然跑到国公府去闹,不但不能给白家争回面子,反而还在无形之中中了沈家的奸计。

多亏理智而又精明的白洛筝,在白老太太怒极之时一语点破沈家的阴谋。

如果她没猜错,沈老太太之所以用这么阴损的招式到处抹黑白家的名声,打的就是故意激怒白家的主意。

一旦白老太太在气极之下冲跑过去和她们大吵大闹,沈家肯定会打蛇上棍,趁机将这个屎盆子扣到她们白家的头上。

到时候甭管白家有理没理,都会将“蛮不讲理”这个罪名给坐实了。

若是沈家再趁这个时候提出解除婚约,别说白家丢了脸,就连被退了亲的白洛筝日后再想嫁人找婆家,恐怕都没人敢要了。

白老太太听小孙女将其中的利害关系这么仔细一分析,终于意识到自己在这件事的处理上的确是太过冲动。

不过经此一事,她对沈家算是彻底恨上了。

一边寻思着如何能在不伤害白家名声的情况下解除两家的婚事,一边又算计着怎样才能给白家扳回一筹,不去吃这个哑巴亏。

第71章 污蔑赵璟

而就在沈白两家的关系僵持在这个不尴不尬的地界时,皇宫中传来一道喜讯…大殿下赵瑾的媳妇,生娃了!

提起赵瑾这个人,不得不在这里多句嘴。

此人今年刚刚年满二十,生得面若冠玉斯文儒雅,称得上是大祁国境内难得一见的翩翩佳公子。

作为顺宗帝和卫皇后嫡出的长皇子,他本该集荣耀和光芒于一身。

可惜,从娘胎里出来的赵瑾,自降生的那刻起,就被宫里的太医诊断出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凡。

他从小身体就不好,能够活到二十岁已经是个奇迹。

正因为长皇子身体不好,顺宗帝才将下任接班人的目标定到了小儿子赵璟的身上謦。

两年前,十八岁的赵瑾和工部尚书家的三小姐林月月成了亲。

按常理来说,皇子十六岁的时候就该搬出皇宫自建成府。

可赵瑾的身体过于孱弱,曾有一个算命的道士说,若是不想大殿下年幼早逝,久居深宫比出宫建府更有利于他调息养病。

皇上皇后对他们这个大儿子还是十分疼爱的,既然道士说久居深宫适合儿子养病,出宫建府什么的,就只能无限期的压后了。

去年年中,赵瑾的媳妇林月月被太医查出了喜脉,这可真把皇上皇后给高兴得不行。

就在几天前,林月月在景福宫成功诞下一名男嗣,被顺宗帝赐名为赵昱。

紧接着,龙颜大悦的顺宗帝便大肆召告天下,要给小皇孙赵昱举办一场隆重而又豪华的抓周大典。

这种隆重的场合中,自然少不了京城那些豪门贵胄们前来道贺,而国公府和逍远侯府的家眷们也顺理成章地成了坐上之宾。

由于前阵子沈老太太挨家挨户地乱嚼侯府的舌根,以至于今日来此参加小皇孙抓周宴的那些贵妇们,在看到白老太太一家到场的时候,全都露出***祼的八卦目光。

这些生活在后宅子中的女人们,每天除了吃喝穿,最大的乐子就是利用别人家的是是非非来满足她们那无聊的恶趣味。

虽说这些贵妇们平日里对沈家老太太很是看不上眼,不过念在对方多少能给她们提供一些八卦趣闻的份上,也乐于和沈老太太同流合污,躲在人后讲讲白家的是非。

而这些热衷于讲白家是非的妇人中,有一大部份人都出于嫉妒的目的拼命编排白家的种种不是。

正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白家二小姐接连数次被皇上皇后当成九殿下未来媳妇的楷模来赞赏,这让那些拼命想要将女儿嫁进宫里的名媛千金们,差一点就将白二小姐给恨出毒水来。

也幸亏阅人无数的白老太太够淡定够沉稳,面对旁人的嘲弄和讥讽,她不但从容地和那些人谈笑风生,还将侯府一家之主的气度和雍容发扬得淋漓尽致。

再反观国公府的沈老太太,同是朝廷御赐的一品诰命,却是一脸尖酸刻薄相,完全没有半点大家族主母的气势和风范。

那句话怎么说来的?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

不管沈老太太如何在背地里中伤白家,最终,她都只能被定位在阴险小人的立场上不得翻身。

就在沈白两家的老太太斗法之际,热闹的宫宴现场突然传来刑部尚书贾青天的一声哀嚎。

这突如其来的一幕把在场所有的人都给惊了个措手不及。

只见年过半百的贾青天当着诸多宾客的面扑跪在地,哭着大喊:“求皇上做主,还老臣那惨死的犬子一个公道啊…”

满脸喜气的顺宗帝,此刻正和几个大臣闲聊着小皇孙刚刚抓周时的种种趣闻,却没想到贾青天居然会在这样的场合中做出这么惊天动地的举动。

“贾爱卿,你这是在做什么?”

贾青天哭道:“皇上喜得金孙又给皇家添一龙脉,本该是普天同庆皆大欢喜的事情。

可老臣因为痛失爱子实在忍耐不住内心的煎熬,所以才斗胆当着众人的面,希望皇上能替老臣那惨死的儿子讨一个公道,将那个害死他的罪魁祸首速速绳之于法。”

顺宗帝眉头微皱,对贾青天敢在这样的场合中闹这么一出明显有些不乐意。

不过念在君臣一场的份上,他还是耐着性子对贾青天道:“贾爱卿独子遇害的事情,朕的确是略有耳闻。

那凶手真是好大的胆,居然敢在京城重地当街行凶。就算贾爱卿不求朕为你做主,朕也会加派人手,全力彻查凶手的踪迹。”

贾青天向前跪爬几步,急吼吼道:“不瞒皇上说,害死犬子的凶手,臣已经找到了。”

话一出口,不但顺宗帝愣住了,就连在场的其他大臣也皆是一惊。

对于很多人来说,贾天赐的死,就像是一个永远也抓不到头绪的悬案。

没有目击证人,没有作案动机,一个十六七岁的半大孩子,就这么无声无息的被人残杀在垃圾堆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