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妃不以为然:“宫里有是宫里的,绮蕾的嫁妆轿子毕竟是从我们睿亲王府里抬出去的,可不能太寒酸了,叫人看着笑话。”又拿去向绮蕾炫耀。

绮蕾住的后花园已经装饰一新,不仅起先的药镗碾盏一概不见,就连琵琶舞衣也都收起,布置成通常王府格格的闺阁。连丫环仆妇也都换过,挑选了几个老成知礼节的,每日监督指导绮蕾宫中礼仪。王妃甚至特意将自己的贴身丫环乌兰派到后花园来听差,方便两边通消息。

至于冯妈妈,早在多尔衮回到盛京的第二天,也就是他确认绮蕾已经出师的当晚,就已经由当初请了她来的王府侍卫多克成亲自送走了。关于她的去向,绮蕾一个字也没有问起。也许她回去杭州了,也许遣回老家了,也许死了,谁知道呢。真相多半是最后一种。但是多尔衮既然没有提起,绮蕾也就绝不会问。这是他们无言的默契。

王妃送嫁妆单子来的时候,乌兰正在服侍绮蕾试身。单是夜间穿的寝衣,就有十八件之多,一色的香云纱衫子,香艳轻柔,益发把绮蕾打扮得花朵儿一般。见王妃进来,乌兰忙扶起绮蕾,示意行礼问候,口称“额娘”,叩拜下去。王妃忙忙扶住,喜得赞道:“好个美人儿,难怪大汗嘴里心里放不下,我若果然有你这样一个天仙似的女儿,这一生也不白过了。偏偏嫁进府里这么多年,竟是一子半女也没生下来,虽然王爷嘴里没说什么,心里难保不怪我。”说着伤起心来。

乌兰忙劝道:“福晋何必伤心?总是日子还浅,且王爷三天两头地上前线,在家的日子终归不多。这种事原本急不得,况且并没有人说什么不好的话。如今福晋已经有了格格这样一个天仙妃子做女儿,这就是福晋一向积福行善的好人有好报;赶明儿必定生一位小少爷,长大了和王爷一样,是要立功封爵的。”

第6章 睿亲王妃成了绮蕾的义母(5)

王妃听了喜欢,拿帕子拭了泪,取出单子来给绮蕾瞧。绮蕾只略扫一眼,随口道谢,并不如何看重。乌兰却看一行赞一行,又拾起手中正在整理的香云纱衫子絮絮地说:“这种中原来的丝据说最矜贵不过,每道工艺都是挑选未出嫁的女孩儿来手工制作的,从养蚕、缫丝、纺织、浸染、泥封、曝晒,一匹纱的成就需要整整两年时间呢,更不要说褂裙的裁剪和镶绣了。上色也不是用通常的颜料,而是选用野葛茎的汁子泡出来的,在泥浆里九捶九打,还要日子好,说是必得每年夏至时节的太阳曝晒上几天,纱质才又轻又软,早了丝就不够熟,晚了又返潮,要是赶上这天没太阳,这一年的准备就算白费了,晒出来的丝便不算上等好丝。说是香云纱做的衫子,冬暖夏凉,最是惬意的。我们福晋攒了这许多年,统共也没多少存货,这次一并拿出来给格格做寝衣,可见福晋对您的心意。”

王妃拍手叫道:“我女儿做了妃子,风风光光地嫁进宫去,别说几匹纱,就是要我整个王府做陪嫁,也是愿意的。只是你进宫以后,千万记着家里,时常回娘家走动的才好。”

听凭王妃主仆两人一唱一和地赞美奉承,绮蕾只是置若罔闻,淡然处之。但是无论她怎么地从容淡泊,毕竟也要尊旨改称王妃为额娘,行叩拜之礼。这就已经让王妃觉得心满意足了,近一年来受到的所有冷遇都不算一回事。绮蕾冷淡有什么用,只要大汗热情就行了。大汗的热情让自己所有的付出都落在了实处,都得回了补偿。她现在有了一个汗妃做女儿了,她也就不仅是大汗的弟媳,更是大汗的岳母了。因此,她忙得比谁都起劲,都尽心。

也正因为这过份的热心,使她忽视了她的丈夫在这件大事上有异寻常的表现。这件事,本是多尔衮一力促成的,可是在这事到临头的时候,他却忽然犹豫起来。看着人们为了绮蕾的出嫁忙忙碌碌,他觉得惆怅,觉得沉重,觉得不由自己的心悸。

整件事一直在照着他的计划进行,虽然多铎转述的大妃提出的约法三章让他明白宫里对绮蕾仍然心怀戒备,且无疑给绮蕾的刺杀行动带来极大不便,但这也是早在他的意料中的。当初不就是担心绮蕾不能一朝得手,才请来冯妈妈教她成为一个内媚高手的吗?冯妈妈已经被秘密处死了,虽然绮蕾没有问,但他想她已经知道事实了。那么,在这件事上,他们就成了同谋。这使他越发相信她的成熟冷静甚至可能在自己的猜测之上。以绮蕾的聪明和坚韧,是一定会笼络住皇太极的心,并且终于找到机会为她,也为自己复仇。

多尔衮并不担心绮蕾的能力,可是,明天,她真的就要进宫,就要从此属于皇太极,与自己再不相见了吗?他养了她整整一年,救了她的命,她应该是他的人才对呀。他怎能舍得将她拱手奉人?

夜深沉,睿亲王徘徊在自己的园子里,徘徊在绮蕾的门外,几次都想敲门进去,可是进去了,他对她说什么呢?让她留下吗?

现在已经不可能了,已经不是他愿意不愿意让她留下,也不是她自己愿意不愿意为他留下的问题,而是皇太极已经决定了要她明天进宫。那么,她就必须明天进宫。否则,不但他们要皇太极死的意志要落空,而且他们自己是不是可以保住性命都很难说了。

想到这里,他真想冲进门去,紧紧地抱住她,哪怕什么都不说,就只是抱着她,默默地坐着,一直坐到天明。他忽然想起母亲殉葬前夜与代善大贝勒的紧紧相拥,也忽然明白了母亲说过的那句奇怪的话,他竟然有些羡慕代善,羡慕母亲,他是不可能拥抱绮蕾的,因为绮蕾不是母亲,而他也不是大贝勒代善,他们并不相爱。他是悲哀的,因为他忽然发现自己心底里除了母亲之外,竟没有一个真正爱着的人。从小到大,他的心里就只有恨,是恨令他日益坚强,直至成为满洲第一武士,也是恨让他千方百计救活绮蕾,栽培她,调教她,好让她成为帮助自己复仇的一件秘密武器。可是现在他发现,一个只有恨的人其实是悲哀的,软弱的,因为他即使可以得到全天下,但是得不到一份真正的爱,那么天下也就是空的。

他张开双臂,觉得自己的怀抱空落落的,心里也空落落的。他知道自己想拥抱绮蕾,如果他可以紧紧地抱住他,那么自己这一生就是充实的,值得的。可是,他能抱得住谁呢?他的心里已经被恨充满,还有什么位置来安放爱呢?况且,就算他肯把一份爱悄悄藏在心底留给绮蕾,可是绮蕾的心中,为他留了余地么?她的心和他的一样,都是只有仇恨,只有报复的呀。

在这个凄寂的月夜,多尔衮的心中忽然升起了一种类似于生离死别的奇特情绪。他觉得似乎自己失去了一些什么很重要的东西,又似乎在期待着一些什么从来不曾得到过的东西。但是,他不敢细问究竟,因为,就是问明白了,他也是不敢去争取,去挽留的。

月亮升至林梢,更高,也更冷了。

第二卷

第7章 一连三夜的处子之舞(1)

夜是静谥的。

但这静不是万籁俱寂,不是息劳归主的那种静,而是嘈嘈窃窃,鬼鬼崇崇,蠢蠢欲动,虎视眈眈。

是床帏内故意压低了的淫声笑语,是耳边风,也是床头草,是灶房里老鼠的悉悉索索,小太监偷嘴吃又悄悄分了一半给相好的小宫女,是不得志的嫔妃咬着被角在喃喃诅咒,是舔伤口,也是放冷箭,是鬼魂们从坟冢里钻出来,开始成群结队,飘忽来去——文人们形容安静时喜欢说“像坟墓一样的安静”。一点儿不错,像坟墓一样,但要补上一点,像飘满了鬼魂的坟墓一样,安静而纷繁,空寂而拥挤,带着噬骨的寒意。

连清宁宫外两盏不灭的宫灯也像是磷火一样,是鬼魂的不瞑的眼睛。

今天已经是绮蕾进宫的第四天,然而婚礼上越是隆重热闹,到了夜里,宫中就越是清冷森寒,除了冷冷的红灯笼外,就见不到半点喜气。

从盛京的至高点凤凰楼顶上望下去,整个宫殿群都是沉默而怨愤的,仿佛挤满了醋意冲天的妇人。即使看不到她们的身影,也可以听见她们的咒骂;即使听不清她们的声音,也可以感觉到她们的窥视;即使抓不住她们的眼神,也可以触摸到那充溢在整个后宫每一道墙壁每一块砖瓦里的酸涩的气息。

这也难怪,向来一个新妃子的得宠都意味着无数个嫔妃的被冷落,她们的怨气升上天空,笼罩在后宫的上方,形成一道不散的阴霾。

后宫的初夜,从来都是怨恨大于缠绵的。

皇太极一连三夜幸召绮蕾。

所有的嫔妃都嫉妒得发疯,后宫的夜晚充满了辗转难眠的煎熬和绞尽脑汁的窥测。每当黄昏来临,她们就和往常一样充满盼望地守在自己的寝宫里等待大汗的传召,然而等到的消息总是永福宫绮蕾侍寝。

她们眼巴巴地瞅着高高的宫殿顶,祈祷皇太极早一点对绮蕾厌倦,猜测她到底用什么办法一连三夜独霸龙床,甚至设计怎样贿赂抬辇的小太监,缩短大汗和绮蕾相聚的时间。

然而她们没有想到的是,这三夜里,绮蕾和皇太极根本没有上床。

赤身裸体的绮蕾,和欲火中烧的皇太极,居然,没有上床!

赤身裸体。是的,绮蕾枉自学了近半年宽衣解带的优雅姿态,然而在后宫,竟全然派不上用场。

她是被剥光所有衣裳又细细检验后才用锦被裹着被太监抬进清宁宫的,锦被打开,惟一的遮掩只是一头青丝。别说刺刀匕首了,就是一根簪子也无法携带进宫。

然而皇太极依然兴致不减,他亲自执了烛台,照着绮蕾娇柔冷艳的脸看了又看,而且生平第一次,缠绵绵地念了一句汉人的诗:“今宵剩把银灯照,还恐相逢是梦中。”

他等得真是太久了,久得都不敢相信眼前的美人是真的,这美人,肌肤如玉,幽香细生,以最无遮拦的姿态出现在他面前,而脸上,却只是冰清玉洁,若无其事。

她是艳的,艳如春天第一朵桃花;她又是冷的,冷如冬天里垂在凤凰檐角的冰凌,晶莹透剔;她是生动的,每一丝头发都一个细胞都充满了诱惑,令面对她的男人无法不血脉贲张;然而她又是绝对的娴静,诗里说“静如处子”,又道是“静女其姝”,而她,可不就是一位秀美婉孪的处女娇娃?

对着这样的尤物,皇太极觉得既惊叹又欣然,惊叹于造物主最完美神奇的作品,欣然于自己恒久的等待毕竟值得。他放下烛台,亲自伸手去挽扶心爱的佳人。

然而绮蕾将头发轻轻低俯,满头青丝便滑过柔腻的香肩,露出她光洁的背,那一道起伏优美的曲线。这样一个姿态,似乎含羞,又分明勾引。

于是皇太极便不由自主,将手落在了绮蕾的肩上,顺着那曲线缓缓地抚摸着,感受着手心里传来的阵阵悸动。这样的经验于他是新鲜的,生平佳丽无数,他也曾自命风流,然而勇士的天性让他习惯于直截了当的方式,这般小心翼翼的触摸与若即若离的诱惑对他还是第一次,这全新的体验令他近乎于感动,而由衷的欣赏和无限的宽容便在这感动中产生了。

一连三夜,他竟然不忍心强夺绮蕾的处子之身,而只是抚摸,亲吻,欣赏,让自己的欲火一次次地被爱慕点燃,又一次次地被怜惜熄灭。

在这三夜之中,绮蕾没有说过一句话,更没有明显的抗拒,甚至没有一个不情愿的眼神。她只是羞怯,楚楚动人我见犹怜的羞怯;她只是彷徨,茕茕白兔东走西顾的彷徨;她只是柔软,孤助无依欲诉还休的柔软;她只是婉媚,予取予求进退两难的婉媚。

她羞怯地低俯着她的头,却柔软地抬起她的手,彷徨地舞蹈,婉媚地回身,这是怎样一种妖姬般香艳又圣女般端凝的舞蹈,宛如风拂柳摆,水映霞空。她不叫皇太极过久地接近她的身体,却又在俯仰由他的舞蹈中让他尽情领略自己身体最惊艳的柔韧与生机。

皇太极为之颠倒。

还从没有一个女子这样地使他倾心,简直魂授梦与。他总是焦急地等待天黑,又总是在绮蕾刚刚罢舞离去时便开始想念。他从来没有这样地想念一个女人,想念一个女人的身体,而又不仅仅是因为那身体本身。他有点怨恨哲哲定下的新规矩:为什么不让召幸的妃子留宿寝宫,而必须在事后即刻离去呢?他多么想拥抱着绮蕾比玉生香的身体一同入梦,那样,他的梦一定会很平和很香暖,而不再永远是硝烟弥漫的战场和大漠苍原。

第7章 一连三夜的处子之舞(2)

然而他压抑着自己,一连三天。

他并没有急于占有绮蕾,他等着她主动投降于他,或者——行刺于他。自愿入宫为妃的绮蕾真的是顺服了吗?被多尔衮调教了一年的绮蕾真的只是一个进献的礼物、一份忠心的表白吗?

他等待着,焦灼而悸动。他急不可待地要看绮蕾的底牌,也急不可待地要验证多尔衮的真心。

然而,她只是跳舞,以那样一种柔顺的姿态委婉地欲迎还拒,让他不能自已,又无法判断。

既然她不出手,就只有他来发兵了。征服一个部落的办法是武力或者联姻,对待女人也是这样,惯于征服的皇太极,是不会没有办法的。

不出所料,到了第四天晚上,绮蕾终于开口说话了。

那个晚上最初和前三个晚上一样,绮蕾任由皇太极抚摸着自己,却不肯真正顺从。她用身体传递着这样一种婉转的央求,她舞蹈,香汗淋淋,娇喘细细,像蝴蝶震翅一样地轻轻颤栗着,不知是因为疲倦还是因为恐惧。

皇太极的怜爱由然而生,他捧着她艳如春花的小脸,忽然说:“为了你,我会善待所有的察哈尔人,不对他们赶尽杀绝。”

绮蕾一愣,抬起头来。她看着他,这是她第一次正视他,四目交投,他在她的漆黑的眼仁里看到了自己,他几乎有些哽咽,发誓一样地说:“我知道你爱你的部落,你的族民,我也知道你们的首领可林丹汗从上次战败就逃去了青海,并且带走了察哈尔十万精兵。现在灭他对我来说是易如反掌,但是为了你,这一年来我一再拖延,没有向青海发兵。”

绮蕾看着他,忽然身子一矮,跪拜下来,三天以来,她第一次以这样一种投诚的姿态面对他,清楚地说:“绮蕾感谢大汗的无上恩宠。绮蕾恳求大汗,他日如与察哈尔相遇,请大汗以德怀之,莫行杀戮。”

“好!”皇太极豪迈地应承,“察哈尔一定会臣服于我!整个天下都会是我的!但是我答应你,一定手下留情,秋毫无犯,不伤他一兵一卒。”

绮蕾闭上了眼睛,忽然觉得全身的力气都被抽走了。她是为了她的部落,她的亲人而进宫的,以身侍虎,卧薪尝胆,就是为了报仇。然而现在,她的仇人告诉她,察哈尔部的首领林丹汗还活着,并且带着十万精旅远赴青海,那十万人中,也必是有她的亲人的吧?

原本以命相抵拼死力战的刺杀计划现在忽然变得顾虑重重,不再是义无反顾不计后果的了,因为如果失败,那将意味着察哈尔余部的又一次灭顶之灾。她仿佛看到年轻的勇士们一批批地倒下来,倒在她脚下的血泊中,不,那不是想象,是回忆。她曾亲眼目睹过那场残酷的斗争,就在漠南蒙古的大草原上,红旗猎猎,杀声震天,所有人都一层递一层地呐喊着“吾皇太极”,那声音把天都震得低了,整个天下仿佛只剩下皇太极一个帝王,而其余所有的人,都成了他的臣民。当时,可林丹汗逃走了,她的父兄却战死在脚下,于是,她孤注一掷,拼着一死将匕首刺进仇人的胸膛。然而,她失败了。

一年前的蒙古漠南草原上,她失败了;一年后的今天,在盛京清宁宫的龙榻上,她有机会成功吗?

汉人有一句话叫做“不成功,则成仁”,那是将生死置之度外的。生与死,她并不在乎。可是,她可以不在乎自己的生命,难道也可以不在乎青海余部的十万生命吗?

除了归顺,绮蕾别无选择。

而当她心中的剑被解下,她的一部分生命和灵魂也就同时被抽空了。刚才还韧如春藤的绮蕾,忽然变得柔软无力,宛如一朵桃花从枝头飞下,飘落风中。

皇太极接住了这朵桃花。

并且,让她在锦榻绣褥之上灿然开放。

四宫的妃子们第一次空前地团结起来,同仇敌忾,齐心协力,将目标对准共同的敌人——绮蕾。

她们开始越来越频繁地造访永福宫,躲躲闪闪地打探绮蕾的行踪,猜测她到底凭着什么过人的媚术独擅专宠。当着她的面,她们不是冷嘲热讽,就是偷窥打量;背了她,就恶言诅咒,骂不绝口。

眼神起初还是飘忽的,话语也还含糊,后来就渐渐尖锐起来。不知是谁先骂出了第一句“小贱人”,其余的人觉得这个词简直就是从自己的心底里掏出来的一样,立刻得到了一致的共鸣。设计惩治小贱人,成了诸宫嫔妃当前最紧张的功课,遗憾的是,一直都没有人可以拿出良策来。

一日午后,娜木钟用过午膳,只觉浑身倦乏,口干舌燥,却又并不是想喝水,只将小丫环支使着,一会儿叫伴夏给捶腿捏胳膊,一会儿又叫钗儿来把头发打散了重新梳起,左右不如意。

天气热得突兀,蝉嘶如泣血,空气中一丝儿风也没有,极度的嘈吵,极度的静谥。大太阳白花花地照下来,晃得人睁不开眼睛——也不愿意睁开眼睛。这个时候,只该放下所有的事情,在葡萄架下仓促地睡去,做一个汗淋淋的梦。

扇子有气无力地摇着,不能停,也不敢快,快起来带动的只是热风,徒然乱了贵妃的头发。

看见你们就觉得热。贵妃骂丫环。可是又不许她们走开。唐宫仕女图里的妃子旁边,不都是有个侍女摇扇子么?

钗儿觑着脸色,变着方儿讨主子喜欢,说:“娘娘絮烦,不如找淑妃娘娘她们来斗斗牌,刚吃过饭,可别这么恹恹地闷在肚子里,仔细反酸。”

第7章 一连三夜的处子之舞(3)

娜木钟却只是摇头:“巴特玛的牌品太差,跟她打牌,惦记着赢,还得惦记着怎么能要出银子来,一场牌倒要担着两份心,没意思。哲哲两姑侄又老是打通庄,没得让人生气。我是再也不跟她们斗牌了。”

钗儿道:“说起大妃娘娘,前儿不是说江南新送来了些丝绸布匹吗?娘娘不去清宁宫选几匹?”

娜木钟愤愤道:“不提那些丝绸还好,提起来我就生气,往年送这些个绸啦钗啦的都是先尽着我挑的,今年大汗犯了邪风,竟然指名儿叫那个贱人先挑。别人挑剩下的,我才不要。”

钗儿无法,只得又出主意说:“那我们来做玉簪花儿粉可好?上次大汗给的方子,不是说到了秋天,珍珠粉就该换成玉簪粉了吗?我看园子里玉簪花开得正好,不如现在就做起来,又玩了又用了,自己调弄的总比外头买的好使。”

娜木钟果然喜欢,点头说:“就是这样,咱们到园子里逛逛去,看看采些什么花儿来用。”因鼓起兴致来,叫钗儿益发将素日攒的脂粉秘制方子都寻出来,一张张看去,特地选出几张来,按着方子往花园里寻香造粉去。

因命伴夏挽着镂金刻丝篮子走在前头,自己扶了钗儿的肩,其余小丫环随后捧着唾盒、绣垫、雕翎扇、茶壶杯碟等物,一路穿过后院西侧宫,从西角门儿石台扶梯下去,浩浩荡荡地往园子里来。

方进垂花门,却远远地看到对面桥上哲哲和大玉儿正手挽了手有说有笑地一路走过,下得桥来,看见娜木钟的队伍,迎面站住。娜木钟少不得上前给大妃请过安,侍立一旁。

哲哲笑问:“你这是往哪里去?做什么?”

娜木钟道:“日子长,闲得发慌,往花园里去采些花来做香粉。”

哲哲笑道:“你越发能干了,连香粉也会自己做起来——只是我乍见你这一大队人,知道的是逛花园,不知道还以为要学大汗带兵布阵呢。”

说得大玉儿也笑起来,问:“贵妃要采什么花?做什么粉?我在书上也读过一些脂粉方子,倒没自己动手试过,今天难得好太阳,不如也跟着学些本事。”

娜木钟用手帕子掩着口,笑得花枝乱颤,道:“我哪里有庄妃的本事大,又会读又会写。不过是当玩艺儿罢了。你说在书里读过脂粉方子,可看看与这几张相比怎么样?”说着命钗儿奉上方子来。

大玉儿一行边走边看,别的且不理论,单挑出那张玉簪粉的方子来,说:“这笔字写得俊秀工丽,分明是女子笔法,却没有闺中常有的扭捏之气;还有这写方子的纸,是官中御用的薛涛笺,是用桃花水漂过上等徽宣浸漂出来的,十分难得。”

娜木钟高兴起来,卖弄道:“这方子是大汗赏赐我的,说是那个和咱们打了多少年仗的袁崇焕的夫人手书,被范文程的探子弄了来。我只知道写的人有些来历,依你这么说,连这纸也是有来历的么?”

庄妃正色道:“这样说来,这张方子竟是无价之宝,不可多得的。贵妃千万要妥善珍藏才是。”又取出一张葵子丁香粉来,议论说:“这一张虽然普通,却是史上有典的,医圣贾思勰《齐民要术》有载,说用白米英粉三分加胡粉一分合匀,调取葵花子蒸熟,再用纱布绞出汁来,与粉调合,晒干。然后再蒸晒,如此三番,做出来的粉又细又匀,最后加进香料,或者就直接用干丁香花揉在粉中,藏在密封的坛子里,隔段时间取出,就成了葵子丁香粉了。”

哲哲诧异:“果然汉人的书上也写脂粉方子么?我还以为只是些齐家治国的大学问才可以入书。如此说来咱们这后花园竟是些宝贝,以后那些胭脂水粉竟不消往宫外买去,只自己做来使,岂不又干净又新鲜,且也有趣。今天咱们娘儿可跟着贵妃开眼了。”

大玉儿道:“姑姑不知道,除四书五经是正经学问外,那些野史杂书什么没有,别说这脂粉的方子,就连房中秘术,春宫图册儿都是一套一套的呢。我敢赌,贵妃屋里就一定藏着有好些。”

说得娜木钟脸上飞起红云,娇嗔道:“这可是瞎说,你哪只眼见我屋里藏着好些春宫册来?你倒是去翻上一翻,翻不出来,要你现场演给我看。”说着追着要打,大玉儿一行跑一行求饶:“贵妃莫打,我告诉你一个巧方儿。”

娜木钟停下来问道:“你有什么巧方儿给我?”

大玉儿念道:“三月三日采桃花,七月七日采鸡血……”

娜木钟先前听她说到春宫儿,这会儿又听说鸡血,便生了疑,仍追着要打,说:“我就说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来,你还不肯说出好的来。”

大玉儿躲在哲哲身后说:“你自己心思邪,不肯好好听人说话,看你到处搜罗胭脂方子,好心说给你听,你倒骂我。”

娜木钟见她躲于大妃身后,不便再追,只站住了问道:“那你好好地说完,要真是脂粉方儿便罢,要是卖弄巧嘴取笑人,还是不饶你的。”

大玉儿道:“真个是好方子,李时珍《本草纲目》里写的,你听着:三月三日采桃花,七月七日采鸡血,和涂面上,二三日后脱下,则光华颜色也。”

哲哲诧异:“你读的书越发奇怪了,怎么竟然看起《本草纲目》来,难道贵妃自己配胭脂还不够,你连太医院也省了,要自己坐堂问诊,悬壶济世了么?”

第7章 一连三夜的处子之舞(4)

大玉儿自悔失言,含含糊糊地道:“哪里,也是恰好在手边,随便翻上两页,还不是跟贵妃一样,找找调理的方子罢了,其实和医药无关。”

娘儿几个彼此嘲笑揶揄着,牵牵绊绊走进花园里来,各自心怀鬼胎,且不急着赏花,只管一径走到八角亭中坐下。丫环们忙送上锦垫等物,又忙忙传茶水点心来,顷刻摆了十几碟子。哲哲叹道:“可惜现在是秋天,不是丁香花开的节气,纵然有方子也没办法。倒是这张玉簪粉的方子是应景儿的。”

娜木钟便命伴夏指挥众丫环往园里采玉簪花去,自己和哲哲大玉儿用绢帕拭净,精心挑选上等好花以竹剪刀剪去花茎,制成玉簪盅,灌入胡粉。

原来这玉簪花于农历二月抽芽,六月开花,茎柔叶圆,大如手掌,叶端尖尖的,从中心的叶脉上分出整齐的支脉来;到了六七月里,就有圆茎从叶片中间抽出,茎上有细叶,中生玉一般雪白花朵,少则五六朵,多则十余朵,长二三寸,开放时花头微绽,六瓣相连,中心吐出淡黄花蕊,香淡而清,并不散发,花瓣朝放夜合,第二天就萎了,所以选取用来制粉的花朵不可早一日,也不可晚一天,早则花苞未放香气不足,晚则萎谢凋残香消色殆,挑选功夫极为苛刻。

幸喜伴夏于花草习性极熟,并不见怎样用心费目,只随手采去,总是一丛花里最新鲜饱满的几枝。喜得哲哲赞道:“这丫头竟是花神托生的,不愧了贵妃的调教,强将手下无弱兵,难怪你的脂粉调弄得好,敢情连丫环也这样了得。”

娜木钟笑道:“娘娘算得准,相得好面,伴夏家里可不是做花儿匠的么,因她爹死得早,才卖了做丫头,于别的上没什么才干,这侍弄花草可是极精的。”

哲哲道:“她是花神托生的小仙女儿,你自然更该是正牌神仙了,再不济也可封个何仙姑的。”三人一边嘲笑一边剪花,方做得几盅,巴特玛早已得了信,扶着丫环急匆匆走来。哲哲不禁笑道:“又来了一个,刚好一桌麻将。”

巴特玛上前请了安,一旁坐下,看见一石台的玉簪花盅,奇道:“好端端的剪了这些花来,又不见往头上插,倒灌进这些个胡粉来,是做什么?”娜木钟因向她说了典故。巴特玛笑道:“你们也真能出花样儿,连香粉也要自己做起来。赶明儿,只怕把点心房的人辞了,连做点心也索性自己动手好了。”

哲哲道:“只是个玩艺儿,偶尔为之的,哪里会认真起来,要拿这个做营生呢?”

娜木钟却正色道:“花朵真是可以入点心做吃食的,你们不信,改天我叫伴夏做了来请你们。”

哲哲诧异,向伴夏问道:“花朵果然吃得么?”伴夏不卑不亢地答道:“回娘娘话:花朵不但可以吃,还可做茶、做蜜饯、煨汤、熬粥、入药,可做的事情多着呢。”

哲哲逗起兴致来,更加问道:“那你说说看,都有哪些花能吃?又能做些什么点心来?”

伴夏答道:“天下之大,几乎无毒的花尽皆有用,单以这园子里来说,像菊花、桂花、腊梅、建兰、荷、莲、芙蓉、石榴、栀子、丁香、佛手、凤尾蕉、益母草……尽可煨汤入药,只要烹调得宜,都可吃的。”

巴特玛拍手道:“那好呀,拣日不如撞日,既然你说样样可以吃,这便做来让我们尝尝鲜吧,别只纸上谈兵、画饼充饥,叫我们望梅止渴的才好。”说得众人都笑了,道:“淑妃的这三个成语形容得最妙。”

巴特玛得了夸赞,十分得意,起先娜木钟遣小丫环叫她到园里来,并不知为着什么缘故,此时见人凑得齐,又听大妃哲哲说“刚好一桌麻将”,便以为要打牌,于是问道:“输赢是多少?我好叫丫环屋里取去。”

说得娜木钟笑起来:“谁说要打牌来着?况且就是打,也不急着算账,哪里就输穷了你呢?”

哲哲忙止住说:“娘几个好好说会子话不好?又没的打什么劳神子牌,我这几日害脑仁疼,最怕算数。”

巴特玛原本无可不可,便顺着话头道:“也好,正是好好地说会儿话的好。庄妃妹妹,你那边那一位如今怎么样了?没跟你们一块儿出来?”

娜木钟忍耐这半日,总算等到巴特玛提起话头,立刻接过话头,先赶着哲哲亲亲热热地叫了一声“姐姐”,前所未有地恭敬亲切:“姐姐是后宫之首,母仪天下,可要劝劝大汗爱惜身体,不能太由着他的性子闹了。您说呢?”

哲哲淡淡笑了笑,心说你每天变着方儿狐媚大汗那会儿怎么不说要劝劝大汗爱惜身体,这会儿学会说嘴了。劝劝大汗。大汗是那么好劝的?表面上不便驳回,只得模棱两可地叹一口气,说:“咱们大汗的脾气,你们还不晓得吗?也不过新鲜三天罢了。不值这么惊惶失措的。”

娜木钟见不是话,又转向大玉儿含含糊糊叫了声妹妹,也不管辈份错乱,称谓混淆,赶着说:“妹妹,绮蕾住在你那里,你就管得着她,可不能太纵了她,真当咱这后宫无人啦?”

大玉儿做出无奈样子来,摊手说:“大汗并不往永福宫来,只是召绮蕾往清宁宫侍寝。姑姑已经定了规矩要太监计时,不许侍妃留宿。难得大汗许了,其余还有什么办法可想?”

巴特玛将手一拍,叫道:“娘娘这个方法最好。建宫这些年,早该定规矩了,也省得大汗今儿一个明儿一个的。以后大汗有干什么宠幸,都要叫太监写下来报告娘娘,不然可还有什么谱子?”

第7章 一连三夜的处子之舞(5)

哲哲蹙眉道:“那都是以后的话,要交给礼部慢慢议处的。如今且只说这绮蕾,她住在永福宫里,再张狂也还是有限,改日大汗赏了她自己的寝宫,那才叫饥荒呢。”

娜木钟惊道:“前些日子恍惚听了一耳朵,说大汗要给那贱人修建新宫,还说得空想问问娘娘呢,敢情竟是真的?一个察哈尔的小贱人罢了,住进庄妃妹妹的永福宫里已经是抬举她了,还不足够,盖宫起殿的,她也配?”

哲哲叹道:“你不知道这里的缘故。前些日子太医出出进进的,说是绮蕾八成是有喜了,依规矩,妃子怀孕七个月须得安排自己的寝宫,这回可好,八字没一撇呢,大汗倒已经先给预备下了,派了专人侍候起坐,三餐都是御膳房专人负责专人检查,都快越过我的头去了。”

娜木钟翻翻眼睛,想你刚才还说什么“不过新鲜三天”,这么快倒又抱怨“越过我的头去了”,真是做了大妃,想怎么说话都行。然而现在不是斗嘴卖乖的时候,大敌当前,她们须得同仇敌忾,且“绮蕾有喜”的消息也是第一次听说,不禁大惊失色:“她有身子了?现在都这么着,果然生了儿子,还不得上房揭瓦?”

哲哲道:“虽然日子浅,还做不得准,看那情形总是有了七八成把握。傅太医亲自把的脉,六月二十四那日给荷花上寿,宫里散花糕,大汗再三叮咛给她的花糕要单做;就是方才我去永福宫,她出来请安,傅太医还在一旁说是大汗亲下的口谕,叫她不必跪安呢。”

娜木钟愈发妒恨,且也诧异,问道:“为何花糕要另做?难道给我们吃的是不干净有毒的不成?”

哲哲道:“你不知道,那花糕是用五色米粉、新鲜莲蓬、拌上熟栗子肉捣的细末,调和麝香糖蜜捏成的。就因为有了这丁点儿的麝香,就把大汗惊得蝎蝎螫螫的,好像蚂蚁须子上的两口糕也能堕了胎似的。”

大玉儿也说:“现在我那里天天太医进稳婆出的,不但麝香,就是连普通的薰香也不许点,那日赏花糕,还是在姑姑处吃了两口,送到我们那里的,都是另做,太医尝过了才给发下来,看守得严着呢。”

娜木钟讶道:“麝香能堕胎吗?这倒是第一次听说。”又咬着牙咒骂,“射不死的小贱人,多早晚叫她吃下几斤麝香,真堕了胎去才阿弥陀佛呢。”

巴特玛惊道:“姐姐可千万别说这话,传出去,大汗还不治你的罪呢。”

娜木钟道:“左右就这几个人,莫非还有谁会害我不成?”

哲哲笑道:“虽然如此说,到底嘴上留个把门的才好,岂不闻祸从口出?”

大玉儿任几人三言两语地乱出主意,只不肯插嘴,一展眼看见两个小丫环捧着点心盒子随伴夏远远地来了,知道是花朵点心做得了,笑道:“刚听姑姑教训说祸从口出,想着要三缄其口呢,这却是进口的东西来了,又怎么舍得不张口呢?”说的众人都笑了。

迎春过来帮着伴夏把点心取出来安箸布碗,看时,却是荷花蒸鸭、蔷薇豆腐、夜来香拌笋尖、玫瑰蛋羹,并一大碗清香扑鼻的玉簪花鸡蛋汤,观之红香绿玉,闻之心旷神怡,尝之齿颊生香,哲哲等人不禁一齐喝起采来,便把绮蕾的事情也忘了,只顾喝汤。

第8章 夏日后宫的一个春梦(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