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珮忙应着道:“是。奴婢会做得掩密一些。只是娘娘也不必担心什么,如今娘娘儿女双全,皇上又这样对待您,您的中宫之位稳如磐石,要处置谁便是谁罢了。”

案上的鎏金博山炉中,香气细细,淡薄如天上的浮云。许多事,明明恍如就在眼前,确实捉摸不定,难以把握。如懿的笑仿佛是井底舀起来的水波,不够清澈,带着青苔的幽腻和波影晃动的破碎:“容珮,你也觉得皇上待本宫很好?”

容珮笑道:“可不是?皇上来得最多的就是咱们这儿了。”

如懿浅浅笑道:“这样的念头,曾几何时,孝贤皇后转过,嘉贵妃转过,舒妃也转过。可是后来啊,都成了镜花水月。本宫一直想,本宫以为得到的,美好的,是不是只是一梦无痕。或者只是这样,容珮,本宫便是得到了举案齐眉。心中亦是意难平。”

容珮蹙眉,不解道:“意难平?娘娘有什么不平的?”

如懿欲言,想想便也罢了,只是笑:“你不懂,不过,不懂也好。舒妃便是懂得太多,才容不得自己的心在这污浊的尘世里了。”

第二十八章 自保

太阳虽已落山,天色却还延续着虚弱不堪的亮白,只是有半边天空已经有了山雨欲来的暗沉,仿佛墨汁欲化未化,凝成疏散的云条的形状。桌上铺着的锦帷是古翠银线绣的西番莲花纹,发着暗定定的光,看得久了,眼前也有些发晕。

太后的声音低沉而缓慢,是年老的女子特有的质感,像是焚久了的香料,带着古旧的气息:“怎么?跪不住了?”

嬿婉的膝盖早已失去了知觉,只是顺服地低着头:“臣妾不敢。”她偷眼看着窗外,薄薄的夜色如同涨潮的无声江水,迅猛而沉静地吞没了大片天空,将最后仅剩的亮色逼迫成只有西山落日处还剩余一痕极淡的深红,旋即连那最后的微亮亦沉没殆尽,只剩下大雨将至前的沉闷气息逐渐蔓延。

这样压抑的枯寂里,只听得一脉袅袅如风起涟漪般的笛声,自庭院廊下舒展而来。那笛声极为凄婉,仿佛沾染了秋日院中衰败与西风中的采木枯萎的香干,摇曳婉转,扶摇抑扬。

太后斜倚在软榻上,由着福珈半跪在脚边用玉槌有节奏地敲着小腿,取过一枚玉搔头挠了挠,惬意道:“听得出是什么曲子么?”

嬿婉战战兢兢地道:“是《惊梦》。”

太后微微一笑,将玉搔头随手一撂:“听说你在跟南府的乐师学唱《牡丹亭》,耳力倒是见长。”

嬿婉低垂着头,不安道:“臣妾只是闲来无事,打发时间罢了。”

太后了然道:“怎么?不急着见皇帝邀宠,反而闲下心来了?这倒不太像你的性子啊。”

嬿婉面红耳赤,只得道:“是臣妾无能。”

“你会无能?”太后嗤笑一声,坐起身来,肃然道:“你都惊了旁人的梦了,填进了舒妃和十阿哥的命了,你还无能?”

嬿婉惊了一身冷汗,立刻扬起身子道:“太后恕罪,臣妾不敢!”

“不敢的事情你不也——做了么?”太后缓和的语气,一一道来,“从舒妃突然闯入芳碧丛问起坐胎药一事,哀家就觉得奇怪。那坐胎药里的古怪,皇上知,太医知,他们却都不知道哀家也知。舒妃一直蒙在鼓里,突然知道了,自然不会是从咱们嘴里说出去的。而你偷偷学着舒妃的坐胎药喝,后来却突然不喝了,自然是知道了其中的古怪。而舒妃去见皇帝之前只在十阿哥的梓宫前见过你。除了你,还会有谁来告诉她真相?”

嬿婉听着太后一一道来,恍如五雷轰顶,瑟瑟不已,只喃喃道:“太后,太后……”

太后冷笑一声,拨着小指上的金錾古云纹米珠图案寿护甲,慢条斯理道:“只是光一碗坐胎药,舒妃到底连十阿哥也生了,哪怕是皇帝做过这些事,也是不能作数的了。她也不至于心智迷糊立刻去寻皇帝。除非啊,这碗坐胎药喝她的丧子之痛有关,她才会禁不住刺激发了狂。所以哀家便疑心了,那碗坐胎药若是真的损失肾器,那也不会到了孕中才致使舒妃脱发肾虚,以致伤了十阿哥,坐下了胎里带出来的病痛,该早早儿出现些症状才是。哀家这样疑心,顺藤摸瓜查了下去,终于查出了一些好东西。”她唤道:“福珈,叫令妃瞧瞧。”

福珈答应着起身,从黄杨木屉子里取出一个小纸包来,放到她跟前,太后道:“令妃,舒妃有孕的时候,你给她吃的东西全在这儿了。哀家不说别的,每一日一包,你自己来哀家宫里吃下去,哀家便什么也不说了。”

嬿婉看着那包东西,想要伸手,却在碰到的一刻如触电般缩回了手,柔弱香肩随着她不可控制的啜泣轻轻颤抖,再不敢打开。

太后的神色阴沉不可捉摸,喝道:“怎么?敢给别人吃的东西,自己便不敢吃了么?吃!”

嬿婉仿佛面对强敌的小兽,吓得站站不能自已,拼命叩首道:“太后恕罪,太后恕罪。臣妾再也不敢了!”

“不敢?”太后神情一松,笑道:“那你自己说吧,到底对舒妃和十阿哥做了什么?”

嬿婉瘫软在地上,泪流满面,声音控制不住似的从喉间发出:“太后明鉴,是臣妾一时糊涂油蒙了心,嫉妒舒妃承恩有孕,在她的饮食中加入会慢慢肾虚脱发的药物。臣妾……臣妾……只是想她容貌稍稍损毁,不再得皇上盛宠,并非有意毒害十阿哥的。”

“那么,江与彬得皇后嘱咐,赶回来为舒妃医治,却中途因病耽搁,也是你做的手脚了?”

嬿婉惶惶道:“是。是臣妾买通了驿丞给他们下了腹泻的药物,又耽搁延医问药的时候,让他们阻在了半路,不能及时赶回。”

“就算没了江与彬,愉妃是个心细的,她受皇后之托照拂舒妃,你要让她分心无暇顾及,必然是要找五阿哥下手了?”

嬿婉只得承认:“也是臣妾收服了五阿哥的乳母,在五阿哥入睡后悄悄掀开衣被让他受凉,使愉妃忙于照顾亲子,无暇顾及舒妃并不十分明显的抱恙。”

太后长叹一口气:“福珈,你听听,这样好的心思谋算,便是当年的乌拉那拉皇后也不能及啊!哀家在深宫里寂寞了这些年,倒真遇上了一个厉害的人物呢!”

福珈轻声道:“太后不寂寞了。只是满宫的嫔妃皇嗣都要折损了。”她说罢,退到一旁,又点亮了几盏描金蟠枝烛。

天色已然全黑,外头欲雨未雨的闷风吹得檐下宫灯簌簌摇曳,漾出不安的昏黄光影。

太后的目光冰冷如寒锥:“你有多少本事,敢谋害皇嗣?谋害皇帝的宠妃?”

嬿婉一气儿说了出来,倒也镇静了许多,索性坦承道:“太后如此在意舒妃,无非舒妃是太后举荐的才貌双全之人。但皇上归根究底还是在意她叶赫那拉氏的出身,到底不是万全之人。恐怕皇上也觉得是太后举荐的枕边人,还不大放心呢。”她扣了首,仰起娇美而年轻的面庞,“左右舒妃怀孕的时候伤了肾气,容貌毁损,补也补不回来了。如今人也死了,太后何必还介意她这颗废子呢?”

太后冷笑道:“舒妃是废子,那你是什么?”

嬿婉思量着道:“臣妾是害舒妃不错,但舒妃身为太后亲手调教的人,居然禁不住臣妾几句言语,也未免无用!且臣妾是害她,却未曾逼迫她自焚,她这般不爱惜性命,自然是因为对皇上用心太过的缘故,既然她侍奉太后,怎可对皇上过于有心呢?”

太后舒展笑道:“哀家自然知道舒妃对皇帝有心的,为着她有心哀家才肯重用她。因为有心有情,才是真作假时假亦真,才会让人难以辨别,也只有舒妃替哀家说话的嘴怀着的是一颗对皇帝的真心,自然也会让人以为她说的是真心实意的话了。”

嬿婉深吸一口气道:“臣妾也对皇上有心,但臣妾是依附之心,邀宠之心。或者说,臣妾对皇上的真心,恰如皇上对臣妾那么多,一点点,指甲盖似的。而非像舒妃一样愚蠢,付出一颗全部真心,不能自拔。”她的笑容意味深长,“若是自己深陷其中,又如何能对太后全心全意呢?”

长久的静默,烛火一跳一跳,摇曳不定,将殿中暗红的流苏锦帐透成沉闷不可言的绛紫色。待得久了,好似人也成了其中一粒,暗淡而无声。

“哀家留心这么多年,舒妃是棵极好的苗子,只可惜用心太深,反而害了自己的一生!”太后喟然摇首,“可见这宫里,你可以有野心,可以有假意,但绝不能有一丝真心,否则就是害人害己,自寻死路了。”

嬿婉深深伏拜:“太后教诲,臣妾铭记于心。”她仰起脸大着胆子道:“臣妾斗胆,舒妃能为太后效力的,从此之后,臣妾也会为太后效犬马之劳。”

太后微眯了双眼,蓄起一丝锐利的光芒:“你的心思倒打量得好,既要哀家饶恕了你,以后还得哀家保全,还要美名其曰为哀家办事。你这样的心有七窍的伶俐人儿,哀家怕还来不及,哪里还敢用你呢?”

嬿婉俯下身体,让自己看起来像一只无路可去的小兽,虽然狡猾,却无力自保:“太后历经三朝,有什么人没见过,有什么事没经历过,臣妾再伶俐,如何及得上太后分毫呢,生死荣辱也在太后一念之间。若得太后成全,臣妾粉身碎骨,也必当涌泉相报。”

嬿婉十分谦恭,几乎如卑微的尘芥俯首与太后足下。太后正欲言,却见小宫女喜珀进来,请了个安道:“太后,令妃小主宫里的人来请,说皇后娘娘打发了容珮姑姑在寻令妃小主呢,看样子像是有点儿着急。”

嬿婉身子一颤,畏惧地缩紧了身子,睁着惊慌无助的眸,膝行到太后跟前,抱着她的双膝道:“太后,太后,皇后不会发现了什么吧?”

“以皇后的聪慧,倒也难说!”太后俯视着她,笑意清冷而透彻,如雪上月光清寒,“怎么?自己做过的事,这便怕了?”

嬿婉谦恭地将自己的身体俯到太后的足边,几乎将额头磕在她雪青色掐金满绣竹蝶纹落珠软底鞋的鞋尖:“太后,臣妾求您庇佑,求您庇佑!往后臣妾一定唯太后之命是从,甘受太后驱使,以报太后今日之恩。”

片刻的沉吟,静寂得能听见窗外风声悠悠穿过廊下的声音。太后抚着护甲,漫不经心道:“好了。哀家既然受了你的心意,自然会庇佑你。皇后能疑心的,不过就是和哀家一样,知道舒妃死前在十阿哥的梓宫前见过你。你便记得告诉皇后,是哀家知道了你在十阿哥死后学唱昆曲犯了忌讳,所以责罚了你,要你去十阿哥梓宫前思过,你才会遇上了舒妃的。”

嬿婉的眼底迸发出闪亮的喜色,心悦诚服地再度拜倒:“臣妾歇过太后。”

天后微微颔首:“那你赶紧去吧。记得,皇后如今正当盛宠,她又是个严性子,你越谦卑越自责便好。没有十足的证据,她也不能把你怎样。”

嬿婉答应着,忙恭恭敬敬整衣而去。

福珈看着她离开,捡起地上的纸包,笑吟吟道:“太后准备的是什么?把令妃吓得什么话都说了。”

太后失笑,拿护甲尖点着那纸包拨弄:“你不信哀家备下了令妃害舒妃的毒药?”

福珈低眉顺目道:“这件事当时去查或许还有蛛丝马迹,如今隔了那么久,哪里还有痕迹可循呢?”她莞尔一笑,“别是太后吓唬令妃的吧?”

太后嗤地一笑:“那你自己喝了吧,也就是寻常的一副泻药,她要真吃了一时腹痛如绞,痛得怕了,也会自己说出来。左右哀家就是试她一试罢了,果然还是年轻,经不得吓。”

“如今是还年轻,但这样的心机深沉,滴水不漏,若再长些年纪,心术只会更坏。”福珈有些鄙薄,亦有些担心,“这样公=工于心计手段狠辣的人,太后真要用她?”

太后沉吟片刻,才下定决心般颔首道:“自然了。要用就得用这样狡猾如狐的人,要只单纯可爱的白兔来做什么?养着好玩儿么?之前哀家所用的舒妃、玫嫔和庆嫔,玫嫔嫉妒,窝里乱起来,害得庆嫔不能生育,也害了自己。舒妃是美艳绝伦,又有才学,但凡是看不破,身陷情字不能自拔,一把火把自己烧死了。这样的人,还不是一个个落了旁人的算计而不自知。所以令妃是个可以用的人。”

福珈沉吟道:“可以令妃刚侍奉皇上的时候倒好得宠,如今却不如从前了。”

太后浑然不以为意,只道:“令妃恩宠淡薄,才知道要来求助于哀家。否则她从不从哀家身上有所求,自然也不有所依附了。哀家看她家世寒微,出身又低,却有万分好强之心。如今她在宫里处境如此尴尬,哀家拉她一把,她自然知道哀家的好处,也落了把柄在哀家手里,以后只能乖乖顺服听话。”

福珈心悦诚服:“太后心胸有万全之策,奴婢远远不及。不过以奴婢愚见,要令妃娘娘得宠只怕也不难,她这张脸,可是与皇后有几分相似的,又比皇后年轻。”

福珈低首道:“那么舒妃小主的身后事……”

太后闲闲地拔着纽子上坠下的玛瑙松石塔坠儿,断然道:“诚如令妃所言,舒妃早已是一颗废子。人都死了,公道于她也无关紧要了,不必理会也罢。左右皇帝是要脸面的人,慧贤皇后和孝贤皇后身前有差错,慎嫔更是不堪,皇帝对外到底不肯声张,给她们留了颜面的。舒妃顶多是惹了皇帝嫌恶,外面的丧仪总是要过过面子的。”

福珈脸上闪过一丝怜悯,依旧恭顺道:“是。”

太后缓了一口气,伸手拔下发髻后的银簪子挑了挑烧得乌黑蜷曲的烛芯,有些郁然道:“福珈,你是不是觉得哀家太过狠心了?”

福珈面色柔婉,一如她身上的浅绛色暗花缎如意坎肩底下的牙色长袍,温和得没有半点属于自己的光彩:“太后的心胸和眼界,奴婢如何敢揣测。”

太后以手支颐,脂粉均和的面庞下有细细如鱼尾纹的衰老蔓延耳上,她的无奈与苍老一般无可回避,哀然道:“哀家能有什么心胸和眼界?所有的心胸和眼界,都大不过皇帝的意思去。哀家的端淑和柔淑……”太后沉静片刻,声音微微哽咽,“不能再有这样的事了。哀家费尽心思,只不过想保护自己两个女儿的周全,却也是不能。端淑像颗棋子似的被摆布一生……若再发生些什么……哀家实在是不敢想。若是皇帝身边没个咱们的自己的人,若真有点什么动静,咱们就真的是蒙在鼓里,一点儿办法一点儿主意都没有了。”

福珈的声音如温暖厚实的棉絮:“太后别担心。”

太后紧紧攥住福珈的手,像是寻找支撑住自己力气的似的:“哀家也不想怎么样,只是想皇帝身边能有一双自己的耳朵,知道皇帝想什么做什么,别在牵扯了哀家的女儿就好。”她伏在福珈的手臂上,虚弱地喃喃道:“别怪哀家狠心,哀家也没有办法。”

太后低低地啜泣着,素日的刚强褪尽,她也不过是一个母亲,一个无能为力的母亲而已。

福珈伸过手,安抚似的搭着太后的肩,眸中微含着泪光,沉静道:“太后,不会了,再不会了。”

意欢惨烈的自焚,对外亦不过是道她忆子成狂心智损伤,才会不慎之下焚火烧了自己的殿宇,困死在其中。为此,意欢啊阿玛兵部左侍郎永绶尚且来不及为爱女的早亡抹一把伤心泪,先战战兢兢请罪,自承教女无方,失火焚殿之罪。

容珮闻知了,鄙夷不已:“是亲生的女儿要紧还是圆明园的一座偏殿要紧?永绶也太不知好歹了!”

如懿看着摇篮中沉沉睡着的幼女,叹息道:“永绶便是知道好歹轻重,才会先行请罪,女儿和外孙都不在了,总还有别的亲眷在。他这样做,是以免皇上责怪牵连了家人。”

容珮摇头感慨道:“真是可怜!”

如懿披着一件雪色底的浅碧云纹披风,身上是一色的碧湖青色罗衣,衣襟四周刺绣锦纹也是略深一些绿色藤萝缠花样,如泛漪微绿。头上用青玉东珠扁方挽了个松松的发髻,其间缀着几点零星的翡翠珠花。唯一夺目些的,是一对攒珠笄垂落到耳侧的长长珠玉璎珞,和百褶垂花如意裙上绣着的一双金鹧鸪,依偎在密织银线浅红海棠花枝上,嘀呖婉转。

这样清淡的打扮,似一株吐露昙花,虽然不似皇后的尊荣华贵,但也合她刚出月的样子。

如懿俯下身,盯着年幼的女儿熟睡中安详的笑容,别过头道“是可怜!生在这儿是可怜,一个个被送进这里更可怜。皇上没有追封舒妃,只是按着妃位下葬,可知心里是极忌讳焚宫的事的,若传出去,岂不坏了皇上最在意的圣明名声。”

容珮急道:“十阿哥和舒妃都死了,难不成皇上还要追究?”

窗外花盛似海,如锦如绣,端的是一派盛世华景。如懿淡然道:“追究才是真坏了名声,皇上一定会安抚永绶几句,把这事儿含糊过去的。”

容珮松了一口气,手里轻摇着一叶半透明的芙蓉团扇,替如懿驱赶着午后酷热的暑意。殿中风轮轻轻,送来玉簪花甜甜的气息,混合着黄底寿字如意纹大瓮中供着的硕大冰块,殿中颇有几分蕴静的凉意。

庭院中有幼蝉微弱的鸣叫声,一丝递着一丝,把声线拉又细又长,听得人昏昏欲睡。如懿闭目正欲谁去,忽然听得容珮轻声问道:“娘娘方才说人一个个送进来,是指……”

如懿嗤地一笑,睁开眼眸道:“本宫才出了月子,不能伺候皇上,舒妃骤然离世,眼下嘉贵妃虽然得宠,但到底也是年轻了。皇上跟前不能没有人伺候,可不是如今有了合适的人了?”

容珮扇着扇子,道:“皇后娘娘是说戴湄若?”

如懿轻轻瞟她一眼:“封疆大吏,正二品闽浙总督那苏图的女儿,镶黄旗人。可算是出身尊贵了吧?”

容珮掰着指头道:“满朝也不过只设了八个总督。直隶、两江、陕甘、闽浙、湖广、两广、四川、云贵。”她咋舌,“再加上镶黄旗的出身,乖乖,可了不得了。这一来,进宫怕是封个贵人也不够了吧?”

如懿拨着耳垂上翠玉片海棠叶耳坠:“贵人可不委屈了。封嫔封妃,至少是一宫之主。”她听得摇篮中的璟兕在睡梦嘤嘤不安地哭了两声,忙俯身抱起哄了半响,才道,“你可知那苏图是什么来历?他的伯父白海青出使准噶尔时坚贞不屈,极力护得大清的颜面,自此加太子太保赠一品大臣。白海青的长子来文任镇江将军,次子佛伦任领侍卫内大臣,三子戴鹤由副都统征准噶尔,前番阵亡,皇上便赠云骑尉祀昭忠祠。其家可见显赫。”

容珮迟疑道:“事关准噶尔?皇上不是许嫁了端淑长公主以和为贵么?怎么对准噶尔征战不屈的也加赏了?”

“宽严并济,本乃为君之道。皇上岂会落人口实,以为只凭一个公主求得安宁。战许功,和是为了百姓,这才是皇上的君威所在啊。”

容珮托腮凝神道:“这戴氏会什么样的妙人儿呢?总不会丑若无盐吧?那便好玩儿了。”

如懿轻轻排着怀中的女儿,嗤笑道:“便是无盐,皇上也不会冷落。何况以皇上的眼力。怎会要一个无盐的女入宫?左右七月二十日戴氏入宫,便能见到了。”

第二十九章 进退

容珮正要说话,却见云枝捧了银盅药盏进来,道:“皇后娘娘,您的汤药好了。”

容珮伸手接过,试了试温度道:“正好热热儿,皇后娘娘可以喝了。这汤药是江太医特意拟的方子,以当归、川芎、桃仁、干姜、甘草灸和黄酒入药,特意加了肉桂,化瘀生新,温经止痛的。娘娘喝了吧。”

如懿伸手接过仰头喝了:“本宫记得这样的药是产后七日内服用的,怎么如今又用上了,还添了一味肉桂?”

容珮不假思索道:“江太医亲拟的方子,必然是好的。前些日子嬷嬷小腹冷痛,想是淤血不下,所以江太医又叮嘱了用这汤药。”她所有所思,不禁有些艳羡,“江太医为人忠心,对蕊心姑姑又这般好,蕊心姑姑好福气。”

如懿偏过头看着她笑叹道:“蕊心半生辛苦,若不是为了本宫,早该嫁与江与彬,不必落得半身残疾。所幸,将与并是个好夫君。这样的福气,便不说你,本宫也难盼得。”

容珮忙看了看四周,见四遭无人,方低声道:“这样的话,默默再说不得。”

容珮跪下道:“娘娘是皇后,又儿女双全,这样的事永远落不到皇后娘娘身上。”

如懿微微出神,看着窗下一蓬石榴开得如火如荼,那灼烈的红色,在红墙围起的圈禁之中,倒映这天光幽蓝,几乎要燃烧起来一般。她缓缓道:“这样的话,当年也有人对孝贤皇后说过,后来还不是红颜枯骨,百计不能免除么。”她见容珮还要劝,勉强笑道:“瞧本宫,好端端地说这个做什么?倒是你,是该给你留心,好好儿寻一个好人家嫁了。”

容珮慌忙磕了个头,正色道:“奴婢不嫁,奴婢要终身追随皇后娘娘。这宫里在哪里都要受人欺负,出了宫又有什么好的,万一嫁的男人只是看中奴婢伺候过娘娘的身份,那下半辈子有什么趣儿。奴婢就只跟着娘娘,一世陪着娘娘。”

如懿心下感动,挽住她的手道:“好容珮,亏得你的性子能在本宫身边辅助。也罢,若有了可心的人,你在高速本宫,本宫替你做主吧。”

二人正说着话,外头三宝便清嗓子道:“皇后娘娘,愉妃小主过来请安了。”

如懿忙道:“快请进来。”

外头湘妃竹帘打起,一个纤瘦的身影盈盈一动,已然进来,福了福身道:“臣妾给皇后娘娘请安,皇后娘娘福寿安康。”

因着天气炎热,海兰只穿了一件藕荷色暗绣玉兰纱氅衣,底下是月色水纹绫波裥裙,连陪着的雪白领子,亦是颜色淡淡的点点暗金桂花纹样。恰如他的装扮一般,脂粉均淡,最寻常的宫样发髻亦不过星星点点烧蓝银翠珠花点缀,并斜簪一枚小巧的银丝曲簪而已。

如懿挽了她的手起来,亲热道:“外头怪热的,怎么这个时候过来?容珮,快去取一盏凉好的冰碗来。”她说罢,将手里的绢子递给她,“走得满头是汗,快擦一擦吧。”

海兰伸手接过,略拭了拭汗,抿嘴一笑:“哪里这么热了,娘娘这儿安静凉快得很,臣妾坐下便舒畅多了。”

如懿打量着她的装束,未免有些嗔怪道:“好歹也是妃位,又是阿哥的生母,怎么打扮得越发清简了。”

海兰接过容珮递上来的冰碗,轻轻啜了一口,浅浅笑得温暖:“左右臣妾也不必在皇上跟前伺候,偶尔被皇上叫去问问永琪的起居,也不过略说说话就回来了,着实不必打扮。”

如懿微微沉吟,想起海兰平生,虽然位居妃位,但君王的恩宠却早早就断了绝,实在也是可怜,便道:“话虽这样说……”

海兰却不以为意,只是含了一抹深浅得宜的笑:“话虽这样说,只要皇上如今心里眼里有永琪,臣妾也便心安了。”

如懿握一握她的手道:“你放心,求仁得仁。对了,这个时辰,永琪在午睡吧?”

海兰白净的面上露出一丝喜色,却又担忧:“永琪性子好强,哪肯歇一歇。皇上前几日偶然提了一句圣祖康熙爷精通天文历算,他便在苦学呢。臣妾怕他热坏了身子,要他休息片刻,他也不肯,只喝了点绿豆百合汤便忙着读书了。”

如懿颔首道:“永琪争气是好事,也让咱们两个做额娘的欣慰。只是用功虽好,也要顾着点儿自己的身子。”

海兰轻轻搅着冰碗里的蜜瓜,银勺触及碗中的碎冰,声音清冽而细碎。她笑嗔道:“娘娘说得是。只是皇上如今更器重嘉贵妃的四阿哥永珹,每隔三日就要召唤到身边问功课的,永琪不过五六日才被叫去一次。臣妾也叮嘱了永琪,虽然用功,但不可露了痕迹,太过点眼。皇后娘娘是知道嘉贵妃的性子的,一向目下无人,如今她的儿子得意,更容不下旁人了。”

如懿听得十分入心,便道:“你的心思和本宫一样。来日方长,咱们不争这一时的长短,且由她得意吧。”

海兰抚摸着手上一颗蜜蜡戒指,颇为犹疑:“这些日子臣妾的耳朵里刮过几阵风,不知可也刮到娘娘耳朵里了?”

如懿取了一枚青杏放在口中,酸得微微闭上了眼镜,道:“每日刮的风多了,你且说说,是哪一阵风让你也留心了。”

海兰欲言又止,然而,还是耐不住,看着摇篮中熟睡的小公主,爱怜地抚摸上她苹果般红润的脸庞,道:“皇后娘娘生下了玉雪可爱的公主,有子有女,便是一个好字,可是落在旁人眼里,却未必见得是好。”

如懿爽然一笑,示意她吃一粒缠丝玛瑙盘中的杏子:“你且尝尝这个,酸酸的很生津止渴额。”她理了理衣襟上鎏金光素圆扣垂下的金金细丝流苏,笑道:“本宫觉得好的,旁人未必觉得是好。在宫里,生个公主算得什么,只有皇子才是依靠。纯贵妃生了两个皇子之后才得以为四公主,皇上虽然喜爱,可纯贵妃自己却不过可可。嘉贵妃更是,每每许愿,只求得子,勿要生女。无非就是因为皇子才是地位荣宠的依靠,而公主却是可有可无的。是么?”

海兰微微颔首,牵动发髻边的银线流苏脉脉晃出一点儿薄薄的微亮:“臣妾只有永琪一个儿子,娘娘亦只有十二阿哥。想当年,孝贤皇后在世,有富察氏的身家深厚,也盼望多多得子。可见皇子多些,地位是可安稳不少。”她盈盈一笑,略略提起精神,“幸好皇后娘娘恩眷正盛,只怕很快就会又有一位皇子了。”

如懿掩唇一笑清妍幽幽:“承你吉言,若真这样生下去,可成什么了?”她拍一拍海兰的手,“但本宫知道,宫中也唯有你,才会这样真心祝愿本宫。”

海兰的眼角闪过一丝凄楚:“若是舒妃还在,一定也会这样真心祝福娘娘。只可惜君情淡薄,可惜了她绮年玉貌了。”她微带了一丝哽咽,“只是也怪舒妃太看不穿了,宫中何来夫妻真心,她看得太重,所以连自己也赔了进去。”她说罢,只是摇头叹息。

如懿神色黯然如秋风黄叶,缓缓坠落:“很早之前,你便有这样的言语提醒本宫。所以本宫万幸,比舒妃多明白一些。”

海兰默默片刻,眼中有清明的懂得:“皇后娘娘久在宫中,看过的也比一叶障目的舒妃多得多。臣妾只求……”

如懿未及她说完,低低道:“你要说的本宫明白。求不得情,便求一条命在,一世安稳。”

海兰露出了然的笑意,与如懿双手交握:“皇后娘娘有嫡子十二阿哥,永琪来日一定会好好儿辅佐十二阿哥,咱们会一世都安安稳稳的。”她轻声道,“这个心愿这样小,臣妾每每礼佛参拜,都许这个愿望。佛祖听见,一定会成全的。”

如懿婉然笑道:“是,一定会成全的。”

圆明园虽然比宫中清凉,但京中的天气向来是秋冬极寒、夏日苦热,如懿午睡醒来,哄了哄璟兕,又陪着永璂玩耍了一会儿,便携了容珮往芳碧丛去。

七月正是京中最为酷热之时,皇帝心性最不耐热,按着以往的规矩,便要去承德的避暑山庄,正好也可行木兰秋狩。这几日不知为何事耽搁了,一直滞留在书房中,夜夜也招幸嫔妃。如懿心中疑惑,也少不得去看看。

如懿才下了辇轿,却见金玉妍携了四阿哥永珹喜滋滋从芳碧丛正殿出来,母子俩俱是一脸欢喜自傲。如懿坐在辇轿中,本已闷热难当,骤然看了玉妍得意扬扬的样子,心中愈加不悦。倒是李玉乖觉,忙扶了如懿的手低声道:“皇后娘娘,这几日皇上不招幸嫔妃,嘉贵妃便借口暑热难行,怕四阿哥中暑,每每都陪着四阿哥来见皇上。”

如懿轻轻一嗤:“她倒聪明!总能想着法子见皇上!”

李玉恭敬道:“那是因为嘉贵妃比不得皇后娘娘,可以任何时候都能见到皇上。身份不同,自然行事也不同了。”

如懿一笑置之,举目望见玉妍的容颜,虽然年过四十,却丝毫不见美人迟暮之色。她纵使不喜玉妍,亦不得不感叹,此女艳妆的面庞丝毫无可挑剔,恍若是初入潜邸的年岁,风华如攀上枝头盛开的凌霄花,明艳不可方物。仿佛连岁月也对她格外厚待,不曾让她失去最美好的容色。

如懿不觉感慨:“难怪皇上这些年都宠爱她,也不是没有道理。”

容珮低笑道:“嘉贵妃最擅养颜,听闻她平时总以红参煮了汤汁沐浴浸泡,又以此物洗面浸手,才会肤白胜雪,容颜长驻。左不过她娘家李朝最盛产这个,难不成娘娘还以为她最喜食家乡泡菜,才会如此曼妙?”

如懿笑道:“当真有此奇效,也是她有耐心了。”

如懿扶了容珮的手缓缓步上台阶。殿前皆是金砖曼地,乌沉沉的如上好的墨玉,被日头一晒,反起一片白茫茫的刺眼,越加觉得烦热难当。

玉妍见是如懿,便牵着永珹的手施礼相见。如懿倒也客气:“天气这么热,永城还来皇上跟前伴驾,可见皇上对永珹的器重。”

玉妍着一身锦茜色八团喜春逢如意襟展衣,裙裾上更是遍刺金枝纹样,头上亦是金宝红翠,摇曳生辉。在艳阳之下,格外刺眼夺目,更显得花枝招展,一团华贵喜气。玉妍见儿子得脸,亦不觉露了几分得意之色,道:“皇后娘娘说得是。皇上说永珹长大了,前头大阿哥和二阿哥不在了,三阿哥又庸碌,许多事只跟永珹商量。只要能为皇上分忧,这天气哪怕是要晒化了咱们母子,也是要来的。”

如懿听得这些话不入耳,当下也不计较,左右人多耳杂,自然有人会把这样的话传去给永璋的生母纯贵妃绿筠听。她只是见永珹长成了英气勃勃的少年,眉眼间却是和他母亲一般的得意,便含笑道:“永珹,皇阿玛如此器重你,你可要格外用心,有什么不懂的,多问问师傅,也可指点你一二。”

永珹少年心性,也不加掩饰,便道:“回皇额娘的话,皇阿玛问儿子的,书房的师傅也指点不了。”

如懿奇道:“哦?本宫也听闻皇上这些天忙于政事,和群臣商议,原来也告诉你了。果然,咱们这些妇道人家,都是耳聋目盲,什么都不知道的。”

少年郎的眼中闪耀着明亮的欢喜:“是。皇阿玛这些日子都在为南河侵亏案烦恼。”

如懿略有耳闻,便道:“京中酷热,但南方淫雨连绵。听闻洪泽湖水位暴涨,漫过坝口,邵伯运河二闸冲决,淹了高邮、宝应诸县。”

永珹一一道来:“皇阿玛如今已经命刑部尚书刘统勋、兵部尚书舒赫德及署河臣策楞赶赴水患工次督工赈灾,查办此事。还拨了江西、湖北米粮各十万石赈江南灾,至于拨米粮之事,都已交给儿臣跟着查办了,也让五弟跟着儿子一起学着。”

他说到末了一句,唇边已颇有趾高气扬之色,仿佛永琪亦不过是他小小的随从。玉妍看着儿子,一脸的喜不自禁,拿了绢子替他擦汗,口中似是嗔怪,唇边却笑意深深:“好了。你皇阿玛交代你去做,你好好儿做便是了,也别忘了提携提携你五弟。听说这河运上的事是高斌管照的,亏他还是慧贤皇贵妃的阿玛呢,原该做事做老成了的,却也这样无用!”

如懿的笑容淡了下来,盯着永珹道:“都是自家兄弟,有什么提携不提携的话。兄友弟恭,皇上自然会欢喜的。”

永珹被她盯得有些不自在,只得垂首答了“是。”

玉妍正在兴头上,哪里听得讲这样的话,却也不便发作,便抚着永珹的肩膀道:“永珹,额娘平生最得意有三件事。一是以李朝宗室王女的身份许嫁上国;二是得幸嫁与你皇阿玛,恩爱多年;三便是生了你们兄弟几个,个个是儿子。”她妩媚的眼波流盼生辉,似笑非笑地嗔了如懿一眼,只看着永珹道,“有时候啊,额娘也想生个女儿,可是细想想,女儿有什么用啊,文不能建基业,武不能上战场,一个不好,便和端淑长公主似的嫁了好远不能回身边,还要喝蛮子们厮混,真是……”她细白滑腻的手指扬了扬手中的洒金水红娟子,像一只招摇飞展的蝴蝶,微微欠了身子娇滴滴道:“哎呀!皇后娘娘,臣妾失言,可不是说皇后娘娘生了公主有什么不好。儿女双全,又是在这个年岁上得的一对儿金童玉女,真真是难得的福气呢。”

容珮听她说得不堪,皱了皱眉便要说话,如懿暗暗按住她的手,淡淡笑道:“岁月不饶人,想来嘉贵妃虚长本宫几岁,一定更有感触呢。”她转而笑得恬淡从容,“出身李朝就是这般好,听闻李朝盛产红参,每年奉与嘉贵妃许多,听闻嘉贵妃常用红参水沐浴洗漱,所以才得这般容颜光滑,可见李朝的妙人妙物真是不少呢。”

玉妍越发得意,笑吟吟道:“其实这些好有什么呢,只要臣妾的几位阿哥争气,有什么好儿是将来没有的呢。”

如懿暗暗失笑,面上却不露分毫:“可不是?只是嘉贵妃和李朝的娘家也未免小气了一些,这么好的红参藏着掖着不给宫里的姐妹用也罢了,怎么连太后也不奉与呢?为媳为妾之道,难道李朝都没有教与嘉贵妃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