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宫如懿传大结局上一章:第 1 章
  • 后宫如懿传大结局下一章:第 3 章

婉嫔捂着心口,慌兮兮道:“可不就是吓破了胆!太医已经去看过了,说惊惧交加,直冲心脉,怕是……”

如懿听着不祥,呵斥道:“不许胡说!永璋才多大,福气还在后头呢。”她顿一顿,理了理蓬乱的鬓发,轻声道:“你们得空便替本宫去瞧瞧纯贵妃,她只怕是担心坏了!也劝劝她,皇上过了气头就好了,不要往心里去。”婉嫔最心软不过,携着海兰一同答应了。

如懿还是不放心,“永琪……”

海兰淡然自若,“皇后娘娘放心。臣妾已经叮嘱永琪,他不会犯下与他哥哥一样的错误。”如懿听着海兰的话语,莫名觉得安心。眼前这个女子,经历过恩宠荣辱的打磨,经历过时光的手残酷地雕琢,仿佛一枚采摘后被遗落的青梅,即便肉身腐毁,却有余留的清新与梗硬。长久处之,让人安心。

但那安心,只是外在赋予的力量。一时间,三人俱是沉默了。内心的起伏里,不知是在感伤绿筠的命运,还是为永璋的前途担忧。殿中静静的,唯听得四面水声,顺着琉璃瓦当急速飞溅而下。

春日里难得的倾盆大雨带着缠绵黏着的水汽弥漫四溢,将殿阁里焚烧的檀香冲得气味寡淡。正沉默间,却见外头湿淋淋冲进一个人来,却是跟着李玉的徒弟小夏。他像个水人儿似的滚进来,唬得婉嫔避之不及。如懿慌了一拍,定睛看去,肃然道:“这个时候,你怎么慌慌张张过来?”

小夏想是急坏了,脸上分不清是水还是泪,哭丧着脸道:“师傅走不开,叫奴才赶紧来知会娘娘一声,纯贵妃小主惹得皇上大怒,挨了一记窝心脚,都呕血了。皇上叫她回宫养着,她也不听,正在养心殿外大雨里头跪着呢。”

如懿只觉得心口一阵阵发紧,她是知道绿筠的身子的,咳疾伤了肺腑,已是重症,哪里经得起这般受罪。她听见自己的声调变了旋律,“到底怎么回事?好端端的皇上怎会这般动怒?”

小夏“嗐”了一声道:“还不是纯贵妃放心不下三阿哥,挣扎着过来向皇上求情,结果言语不慎惹得皇上恨起,就……就一时没忍住。”

婉嫔胆子小,当下吓得眼泪就下来了。小夏道:“娘娘知道,太后如今是不管事了。再这样下去,怕是要出人命。师傅没个主意,还请皇后娘娘去瞧瞧。”

如懿听得心头火烧火燎,一壁撑着起身,一壁唤了容珮来更衣梳洗,又道:“婉嫔,这事怕有得忙乱。你先去钟粹宫里候着,叫人烧好热水,备下姜汤,请了太医预备着。”

婉嫔忙忙拭了眼泪去了。海兰悄悄扯住如懿衣袖,忧心道:“这件事牵涉着寒氏在内,姐姐真要去蹚这浑水?”

如懿行色匆匆,将宽大的衣袍系于单薄的肉身之上,拢起绿雾云鬟,“绿筠与我们相伴多年,纵有误会,但恩义不浅。本宫不想看她就此殒命。”

海兰见容珮为如懿整理妆容,取过一把十二折竹骨伞,语意清朗坚定,“那么,臣妾为姐姐打伞,风雨同行。”

待如懿与海兰赶到养心殿外时,分辨良久,才看到那伏在汉白玉阶前叩首不已的渺小身影,竟是病弱不堪的绿筠。纵有小太监打伞在侧,她浑身也尽被雨水浇得湿透,衣衫薄薄地贴附在身上,寒气顿生。

如懿急忙解下霞影紫绣栀子散花茜纱披风,兜头兜脸将绿筠裹住,沉声道:“有什么话回宫再说,不许在这儿作践自己身子。”

绿筠哭得俯仰不定,死死擭住如懿的袖子,放声悲泣,“皇后娘娘,臣妾的永璋高热烧得昏迷不醒,实在快不成了!臣妾来求皇上宽恕永璋的罪,这孩子是无心的,他不是故意要顶撞皇上的!皇后娘娘,您别管臣妾,您替臣妾求求皇上,宽恕了永璋吧!”

海兰连忙扶住了绿筠,死命拖她起身,不让她跪在汹涌的急雨与水洼之中,“贵妃姐姐,你快起来,自己的身子要紧。永璋病着,一切都指望着你呢。你何苦在皇上气头上再重提此事!”

绿筠闻得此声,愈加悲切,“皇后娘娘,您不知道永璋病成那样糊涂,还心心念念唤着他皇阿玛,不停地说‘皇阿玛息怒’。臣妾身为他的额娘,真是不忍心啊!”

如懿示意宫女上前扶住,安慰道:“你别着急,过了这几日,皇上定会明白过来的。”绿筠被拖扯着半倚在侍女身上,泪眼婆娑,一张脸青白得可怕。如懿定神望去,更是心惊。纵然有雨水冲洗,绿筠的衣襟上仍有斑斑点点暗紫的血迹,触目惊心。

如懿连忙道:“怎么呕血了,可是伤在哪儿了?”

可心带着哭腔道:“皇后娘娘,皇上方才生气,一脚踢在了小主的心窝上。小主不防,所以呕了血了。”

雨水猝不及防地扑上身来,春日的雨水尚有寒气,立得久了,雨水如鞭挥落,抽得脸上、身上一阵阵发痛。她犹自如此,何况绿筠是病久了的人。奈何绿筠无论如何也不肯离开,挣扎着往地上跪去,“皇后娘娘,求您开恩,让臣妾跪在这儿直到皇上息怒!”她仰起脸,痛声哭喊:“皇上,若有什么责罚,都让臣妾受着吧。臣妾教子不善,都是臣妾的过错。”她每说一句,便往前膝行一步,重重叩首。如此反复数次,直到行至殿前廊下,复又退回瓢泼大雨中,再度开始。皮肉碰击砖地的声音在雨中显得格外沉闷而悠长,仿佛重锤落于心间,恻然疼痛。

数次之后,如懿再忍不住,匆匆步上玉阶立于养心殿门外。哀求道:“皇上开恩,请顾怜纯贵妃有病在身,实在不宜如此劳动。皇上息怒开恩啊!”

她的恳求在雨水茫茫中听来格外微弱。连她自己也不知道,这样的恳求是否会得到皇帝的回应。她忽然觉得,自己是如此渺小,如同阶下茫然叩首哀痛不已的绿筠一般,微如尘芥。

也不知过了多久,养心殿的朱漆填金门霍然打开,门扇开合间沉重的余音,为她唤起一缕希望。

皇帝颀长的身形投下巨大如剑削的影子,将她被水汽氳得潮湿的身体覆盖而下。他的声音如同从遥远的天际传来,冷漠而渺远,“皇后不好好待在自己宫里,陪着疯妇一起糊涂做什么?”

如懿心头阵阵发紧,连忙道:“皇上,纯贵妃有病在身,一时糊涂冲撞了皇上,还请皇上恕罪,容她回宫吧!”

皇帝冷然道:“朕从未要她留在养心殿前现眼。她自己执意如此,朕有什么办法?”

绿筠见皇帝出来,手忙脚乱匍匐上前,抓住皇帝的袍角,泣不成声,“皇上!是臣妾的错,臣妾不该向永璋说起后宫之事,不该让他对承乾宫心生怨怼。但臣妾真的不是有心的,永璋也是说者无心,他只是心直口快。皇上,您知道的,他就是这么个孩子,您别与他计较啊!”

皇帝一脚踢开她的手,厌恶道:“这样的话你已经说了很多遍,朕听着也厌烦了。你从没什么好主意教你的孩子。永璋庸懦,永瑢无能,幸好璟妍是个女儿家,否则又被你耽误了一个。”他指着廊下打着伞默默候立的海兰,越发气不打一处来,“你不能学孝贤皇后当年怎么管教皇子,也大可学一学愉妃。同样生了儿子,永琪还比你的儿子出息,但她就不会钻营,懂得安分守己,懂得如何做一个好额娘。而不是像你这般,惹是生非,心术不正!”

绿筠惊得面色惨然,呼吸急促如潮,一仰身险险倒在如懿怀中。如懿听皇帝的话说得狠戾,知道是动了真怒,忙拉过绿筠在身后,劝道:“皇上息怒。纯贵妃为了永璋已经伤心坏了,她担不起皇上这般重贵。”“她担不起?”皇帝从袖中取出一物,掷于绿筠面前,“朕刚才踹你那一脚不是朕气糊涂了,那是你该受的!当年你自己做下的好事,还敢说自己不是心术不正!你和淑嘉皇贵妃一样,便是有你们这样的额娘,才有这般不肖之子!”

如懿见绿筠脸色苍白,几欲昏厥,忙扶住了她。目光扫视之处,却见皇帝抛下的是一枚烧蓝鎏金蜂点翠绣球珠花,那式样极是眼熟。如懿细细辨认,讶异道:“皇上,这枚珠花是您当年赏赐纯贵妃的,一共六对。这一枚怎会在您手中?”

皇帝激怒不堪,“她自己做的好事,自己知道!当日素心死得蹊跷,死时手中紧紧捏着这枚珠花,能说与她毫无干系!”

第三章 倾雨

仿佛有巨浪汹涌澎湃而下,那是多少年前的旧事了。或与金玉妍有关,或许也有绿筠的嫌隙。但,那毕竟是许久以前的事了。岁月荒芜了烟草,谁还分得清真假呢?要紧的是,这些年来,绿筠的确不是本性恶毒之人。

绿筠激动得说不出话来,拼命摇头,喉中发出荷荷怪声,一张脸紫涨不堪,几乎要喘不过气来。

海兰静静跪下,看着几欲晕厥的绿筠,柔声道:“皇上,皇后娘娘不说话,是与臣妾想的一样。多年前的事了,谁还说得清到底是谁害了谁,还是偶然巧合,或是被人设局陷害?孝贤皇后与素心都闭目于九泉,咱们又何必苦苦追宄?臣妾恳请皇上一句,息事宁人,也当为寒氏求个安宁吧。”

她的话,让皇帝的怒气稍稍平息,如懿将绿筠扶到海兰怀中,使个眼色示意她们退下,温然劝慰道:“皇上,寒氏初入宫闱,已然惹来无数非议。纯贵妃资历既深,又有儿女,便是说了什么不中听的话,您听过也罢了,何必与女子计较?”说罢,盈然起身,挽住皇帝手臂,缓缓踏入暧阁,将一室喧闹留于殿外。

如懿与皇帝一并坐下,捧过皇帝吃残的茶,挥手倒去,盈盈一笑,“所有烦恼事,如这残茶,泼去可好?”

皇帝犹有余怒,别过头道:“朕也想不恼。可气的是贱妇久在宫闱,还这般不识大体,引起纷扰。”

如懿思忖片刻,用清水缓缓冲洗杯盏,投入陈皮与甘菊,以滚水冲泡,看着甘菊一瓣瓣绽开于水中,盛放出宁神甘和的怡然香气,方才递与皇帝,“纯贵妃的性子算是好相与,都有些微怨言,何况旁人?皇上纵然爱惜寒氏,也不能引起六宫怨言。雨露均沾,才是六宫和睦之道。”

皇帝怔了片刻,颇为苦恼,握住她的手道:“如懿,你一定觉得朕昏了头是不是?朕宠爱寒氏,自己也觉得是在发疯。可朕一点办法也没有,完全不受控制,做任何事,就想换她真心一笑。”如懿听着他字字句句,直如剜心一般,抛开皇帝的手道:“皇上对着臣妾说这样的话,是当臣妾为无欲无求无心无肝的女子么?可以任由夫君向自己诉说对别的女子的衷肠痴心!”

皇帝懊丧不已,牵住她的手丝毫不肯放松,“如懿,除了你,这样的话朕还能对谁说?朕对着寒氏已经有无限烦恼,可后宫还是不让朕有片刻安宁!朕能征服最凶蛮的部族,却征服不了一个女人的心,你叫朕如何不恼不恨?”

如懿满心气不过,愈加掺了酸涩之意,道:“皇上纵然满心要征服寒氏,又与纯贵妃母子何干!再不然,永璋还年轻没历练过,何苦这样唬着他?”

皇帝一提永璋,便生不豫,“永璋是朕的亲生子,朕怎么会不疼他?可是朕每每见他,都是这般懦弱无能的样子。朕真是恨铁不成钢!”

如懿切切劝慰,殷殷道:“皇上待永璋,每每呵斥多于教导。也难为皇上,有那么多阿哥,难免不能一一细心。可于纯贵妃而言,三阿哥是她爱子,她如何不焦心爱惜?皇上所言所行,不仅伤了父子之情,也伤了纯贵妃的心。”

皇帝将手中杯盏重重一顿,“慈母多败儿。若无她宠溺,永璋不会被纵得这般不成样子。若非她挑唆,永璋怎会擅言宫闱之事,议论长辈妃妾?若她肯严加管教,当年也不会生出那般夺嫡之心……”

“严加管教并非镇日耳提面命,呵斥责骂,而是告诉孩子们,什么该做,什么不该。便是做得不好,到底孩子们还年轻,慢慢改过便是。皇上何至于动辄打骂,寒了子女心意?”

皇帝甚为不满,睨着她道:“如懿,朕知道你口舌伶俐。但令妃也有她的好处,温言软语,是朵解语良花。她可从不敢对朕这般说话。”

如懿一滞,不意皇帝会说出这番话来。然而顶撞亦是不宜的,且看绿筠便知道。她将心口的滞郁压了又压,缓一缓急促的气息,极力柔婉道:“皇上的话,臣妾记着了。臣妾只是想,永璋再不好,到底还是个淳厚的孩子。当年便是有过夺嫡之心,这么多年的挫磨,惶惶不可终日,也尽够他学乖了。皇上教导阿哥们严格些自然是好,可若伤了孩子的心,怕要挽回也难了。皇上难道忘了永璜英年早逝么?如今又要赔进一个永璋,天家父子,何至于薄情如此!”

皇帝听如懿说得伤怀,也不禁软了心肠,慨然道:“朕是对永璜和永璋多有不满,深觉二子野心勃勃,不肯安分。可他们到底是朕的儿子,这些年,怕也不好过……”

如懿黯然道:“皇上说得是。早年阿哥们不懂事,总是因为孝贤皇后是嫡后,是皇上心爱尊重之人。可如今为了一个名分未定的嫔妃,就连对纯贵妃多年侍奉之苦也不怜悯,对永璋的拳拳孝心也视而不见。那么,恕臣妾直言,这便是皇上的过错了。”

皇帝横眉冷对,“皇后,连你也要逆朕的心意?”

如懿伤感而气恼,“臣妾不是要逆皇上心意,而是觉得皇上一向仁和御下,前几日申斥了永璋,今日又对他额娘大发雷霆,难免伤了宫中祥和。纵然纯贵妃有什么错处,皇上念在她生儿育女,多年劳苦,也宽恕了吧。”

皇帝沉默良久,有几分愧意,“今日是朕急躁了,勾起当年孝贤皇后的旧恨,又想起素心死时,手里握着的珠花便是纯贵妃的。想着他们母子这般勾结蒙蔽违逆朕,朕真是一时恼恨过了头。”

如懿凄声求道:“这么多年了,皇上虽然对素心的死有所疑虑,但毕竟一枚珠花做不得数,皇上都没有提起。而臣妾敢拿自己性命发誓,这件事,确是当年金玉研栽赃所致!”

皇帝连连冷笑,凄惶不已,“金玉妍?人都死了,许多事未必都能水落石出!也不必什么事都扯到死人身上!当年孝贤皇后仙逝,宫里多少见不得人的事,你以为纯贵妃就事事干净了!朕的身边,可不知都是些什么人呢!”

如懿心头颤颤,凄然中带了一抹难以抑制的凌厉,“皇上今日这般怨怼,不过是因寒氏而起。臣妾不敢劝皇上不要宠爱寒氏,但若为了一个新人,惹得六宫不宁,父子失和,实在太因小失大了。”

皇帝断然挥手,将如懿的劝诫生生截断,“寒氏之事朕自有分寸,后宫不许妄议。种种是非,都是因为后宫女子妒心甚重,饶舌起的是非,没的带坏了朕的阿哥!诸位阿哥之中,永璋最是年长,他若起了这个头,叫朕还怎么教导其余阿哥!"

如懿万般放心不下,“自从永璜死后,永璋就是皇上的长子。皇上要严格教导孩子,臣妾无话可说,可过严吓着了孩子,又有什么意思。永璋自己也是有儿子的人了,还被皇上吓成这样,您叫他以后怎么做人阿玛?”

皇帝长叹一声,脸色稍解,“罢了。你叫江与彬亲自去瞧瞧,就说是朕放心不下。”他说罢又气,“说来还是纯贵妃自小宠坏了他,一点风浪也经不得,这便吓着了,日后如何能成器?”

如懿郁郁不安,“皇上还要怪罪纯贵妃母子么?一个两个都病成了这样,人在病中心志弱,别落下病根才好。皇上得好好安慰纯贵妃才是。”

皇帝终归也过意不去,缓了缓道:“朕伤了自己儿子的颜面也不好过。但永璜庸懦,不堪王爵。念在纯贵妃侍奉朕多年,也算小心谨慎。朕今日又伤得她重了,便给纯贵妃恩典,晋封她为皇贵妃吧。”

如懿心中闷闷地难受,以母子颜面身体之损,换来一个皇贵妃的虚名,到底值得不值得?容不得她心思念转,皇帝已然道:“既然纯贵妃病着,封皇贵妃的仪式能简则简,不必过于张扬了。”

于是,皇帝气恼归气恼,事情终究是圆过去了。

绿筠受了这番折辱,心气大损,身体也急剧地败坏下去。如懿最放心婉嫔稳妥,叫她时常打点着钟粹宫的事宜,其余人等一概不许去吵扰绿筠静养,才算把各色目光拦在了钟粹宫外。

然而绿筠的境况很是不好,虽则有晋封皇贵妃的喜事,但她的病情却毫无好转。反而像被蛀透了的腐木,摧枯拉朽般倒塌下去。

如懿与海兰一日三次去看绿筠,她却只是面壁相向,嶙峋的肩胛骨凸显于湖色生绢寝衣之下,骸突可怖。她无力起身,只是对着床壁一味哭泣,背身不肯相见。唯有侍女含泪相告,绿筠每日呕血不止,怕是实在不成了。

无人时,如懿独自守在绿筠床边,为她梳理披散逶迤的青丝,说起宫外永璋府中的点滴。更多的时候,绿筠像一潭死水,平静得让人害怕。

良久,她才涩然应答:“皇后娘娘,臣妾罪孽太深,连累了自己的孩子。您就让臣妾安静等死,换回皇上对永璋的疼爱吧。永璋,他实在是太苦了。”

如懿握着一把象牙梳,低低道:“皇上已经遣太医去看永璋了。为了表示对你的歉疚,皇上也下旨封了你为皇贵妃。绿筠,高兴点儿,想开些,好好活着。”

绿筠枯瘦的肩轻轻一动,像是骷髅的骨嘎嘎有声,她似乎是在笑,笑声里带了哭腔,“中年呕血,命也不得久了。也好,臣妾这一辈子的心血,都给了孩子,若能以臣妾一死,换来皇上对永璋的谅解,那臣妾心甘情愿。至于这个皇贵妃,皇上也知道臣妾快死了吧?当年慧贤皇贵妃死前,皇上也封了她为皇贵妃,金玉姘更不用说。看来皇上厌弃了谁,盼着谁快死了,就许她一个皇贵妃。皇上,他好仁慈啊!”

如懿酸楚不已,手指轻颤,只得忍住了道:“本宫知道,这回你是伤透了心。你为皇上生儿育女一辈子,最后还落得皇上如此猜忌。本宫看着,也倍觉唇亡齿寒。”

绿筠的声音在颤抖,“臣妾做梦也没想到,皇上会为了一枚连臣妾自己都不知什么时候掉的珠花,便如此猜忌。臣妾失宠这么久,自己也不知所为何事。难怪,难怪,活该臣妾死得糊涂!”她说罢,向隅无声,也拒绝服药,只默默等死。

这样的日子并没有维持多久。

乾隆二十五年四月十九日,皇贵妃苏绿筠,薨。谥号纯惠。

她在一个春雨沥沥的夜晚寂然死去,死得无声无息。宫女们为她送来早晨需要服用的汤药时,才发现她的身体已然凉透,头却依然向着宫外永璋府邸的方向。这个性格软弱的女子,就这样默默逝去。好像暴雨里枝头残弱摇曳的花朵,冥然凋零。

很快,她的儿子,三阿哥永璋也追随他的母亲而去。母子相伴地下,也算有所依靠。

这对母子的遽然离世,并没有惹起宫中过多的关注。因为连同皇帝,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在如寒冰困城的承乾宫。一对失宠而死的母子,实在不能让人有任何谈兴。

这一个闷热的夏季,就是这般让人室息而无力。皇帝的热情愈高,征服欲愈强烈。所有女人的心,便一分、一分地冷下去。

这一年的秋天,皇帝也没有去木兰秋狝。所有的追逐狩猎,如何比得上收获一个绝世佳人冷傲的心?他一直忙碌着,除了朝政之外,就是出入依旧冷漠的承乾宫。

这一日,秋色初起,皇帝于秋色茫茫中踏入静谧的承乾宫内殿,面上有不胜欢喜之态。偌大的承乾宫中,其实寂静得如荒漠戈壁,毫无生气。只因香见并不喜欢宫人服侍,素日只让自己从前的侍女在侧,除了向真神祈祷,只是呆坐终日,不言不语。而承乾宫外,宫禁格外森严,虽然皇帝从不禁止她出行,可是在那次失败的奔逃之外,她再无行走宫闱的欲望。

皇帝转入内殿时,香见正倚在暖阁窗下,寂然望着天边日暮,愈坠愈浓。皇帝见她侧影如剪,绝美容颜中满溢刚烈清绝之色,不觉心旌动摇,缓下了脚步,凝望她翩然的身姿。

暮霞沉沉,天际细月如钩。寂寞空庭,黄叶醉染,宫人逐一点亮檐下琉璃宫灯,一任晕黄灯光,幽幽洒落。微黄的暖色下,香见的肤色仍是见惯的苍白,和着身上层层银线绢罗纱衣,神色始终淡漠如在无人之境。这样的她,有一种近乎支离破碎的脆弱感,像是秋夜白露,却不知会在何时,倏然被阳光蒸发,消逝不见。

这样的感觉让皇帝深深不安,他迫近两步,静静含笑向她,低声下气道:“香见,朕来瞧你。”

她并不理会,甚至连身形也未挪动一分,只是望着天际扑梭展翅的乌鸦,露出一丝神往之色。皇帝对她这样的冷漠已然习以为常,便示意李玉捧过手中满插枫叶的玉瓶,讨好地笑道:“这才入秋,御花园的枫叶红了。眹知道你不喜欢出去,特意折来给你细赏。”

那一捧枫叶烈烈如血,殷红欲滴,给满殿的冷落平添一痕融融之温。香见充耳未闻,李玉乖巧地上前,将玉瓶捧至她面前,却招来她低低惊惧的呼喊和一脸的厌恶痛恨,“拿走!拿走!”

幽居承乾宫数月之后,她已然失去了刚入宫时的激烈。更多的时候,是如死水般的沉寂。所以,这一刻她突如其来的情绪波动,惊得皇帝伸手就要揽住她,急急安慰道:“别急!别急!你若不喜欢,朕便叫人撤走!”

李玉见状迅疾退下,将枫叶丢到外头小太监手中,又垂手侍立一旁。香见像是怕碰到什么污秽一般,剧烈地挥动双手,避免皇帝的手触及自己,一壁恨道:“你们就喜欢这样恶心的树叶?像血一样,像大军攻进我们的部族时一样,都是血,到处都是血!太可怕了!”

皇帝见她如此激动,生怕她伤着自己,忙忙退开两步道:“香见!战争的确会有流血牺牲,但一切都过去了!你不要去想,不要去记得,好好留在宫里。朕会好好待你的!”

“好好待我? ”香见倏然怔住,惘然凄笑不已,“乌鸦都可以在天空自由地飞,我为什么不能再骑着骏马回到我的故乡?你放我走,我要回我的家乡,和我的父亲、族人在一起。”她的话语里带着深深的哀求与凄凉,“让我回去吧!我要去找我们的家园,我要去给寒歧守他的坟墓!”

皇帝的目光遽然一跳,像是被疾风闪过的火焰。他温和地笑,如要融化的甜沙。“香见,半个月前你已看过你父亲的亲笔书信,他希望你为了自己的族人,留在朕身边。”他悄悄走近一些,眼神越发温柔,“香见,你知道朕的那些妃子吗?颖嫔和恪贵人出身蒙古,豫妃是博尔济吉特部送入宫的,恂嫔是霍硕特部的格格,淑嘉皇贵妃是李朝贵女。每一个部族想要与大清永远和平安定,都会与朕结为姻亲。寒部也不例外。因为只有至为稳固的婚姻,才能确保朕会将恩泽永世施于对方。”

香见悲绝而愤怒,沉沉低吼:“我知道,父亲一定是受了你的逼迫。”

“不是逼迫。”皇帝负手而立,闲闲而沉笃,“是你父亲懂得世易时移,要保全部族的长久安稳。你在朕身边,是最好的办法。”他看一眼李玉,李玉即刻会意,从进保手中捧过香色嫉位袍服,恭恭敬敬端到香见面前。

香见一见便移开目光,大有抗拒之色。皇帝凝望她的眼满是温柔,“你入宫多时,一直未肯更换满服。朕想着你身份未明,一时也不勉强。只是你的身份若一直悬而未决,宫中流言蜚语也不甚好听,连皇额娘也颇有微词。”他一顿,语意中透出一丝坚决,“朕意已决,决定册封你为嫔位,封号容。即日易服,好好做朕的妃子!”

香见大为惊恐,如避瘟疫,“不!我不!我不要做你的妃子。我有我的心上人,寒歧虽然死了,虽然有过错,可我不能改变我的心意!”

皇帝微微蹙眉,仍是笑意温煦,傲然道:“做朕的女人,不比做一个逆臣妻子好么?何况你与他只是定了婚约,并非真正嫁与他,何必在意这些?”

香见的目光如冷剑一般,缓缓打量着他,带了几分不屑,“我在意的除了我与寒歧的情感,更是你的品行。这几天这儿有丧仪,我知道的。你的儿子刚死,你的皇贵妃也死了,是因为我。他们尸骨未寒,你怎么能立刻和我在一起!”

皇帝骤然听她提起永璋母子之死,面色大为尴尬,他微微咳嗽一声,勉强道:“妃妾之死,庶子之死,都是他们自己怀罪而死。朕已经不追究了,也许了他们死后哀荣。而且人虽死,日子却要过。”

“人虽死,日子却要过?死的人是陪伴了你多年的女人,是你的儿子!”香见的脸上是难以置信而带来的怒意与鄙夷,“不!你这么对待他们,也会这样对待我!我不要和你这样的人在一起!”

皇帝抢身上前,紧紧捉住香见素白柔荑,急切道:“不会的!香见,朕的心意你已经看见了。朕从来没有为一个人等待那么久!朕会宠爱你,疼惜你。让你成为朕最宠爱的女人!朕一定会! ”他扬起下颌,示意李玉捧过嫔位袍服,柔情万千,“穿上它,香见,成为朕的女人,好不好?”

香见极是抵触,仿佛被皇帝捉住双手是极不堪的事。她的脸因此而显得扭曲,极力挣扎着想要摆脱皇帝的触碰。她身形本就小巧,兼着裙袂蹁跹,挣扎间若素雪飞扬,皇帝一时情动,使了一个眼色,李玉当即乖觉退下,将殿门紧紧掩住。

皇帝眼见无人在侧,伸手便欲将她捕入怀中。香见如何肯依,拼死往后退开,以期避得越远越好。

皇帝的口吻热切而混乱,眼底有燃烧的火色轰然绽开,“香见!他不过是一个部落的首领,而朕是一国之君,万里江山的主人。你的美色,只有在朕身边才最适合。香见!香见!到朕这里来!”

香见欲哭无泪,左右躲闪,却是那样无力而单弱。皇帝手上一用劲,她向后一退,手臂上素衣飞裂,露出大半截欺霜赛雪的晶莹娇肌。

第四章 红颜哀(上)

有瞬息的恍惚,仿佛惊见冰山雪莲自万丈冰雪间骤然绽放,目眩神迷,口中油讷。香见又羞又气,趁着这一瞬的松脱,身形轻旋,自他掌心逃出。象牙缕碎金妆台上正搁着一把刮眉的小银刀,那薄薄一片,原不在皇帝为防她自戕所收走的利器之内。她伸出右手,将那闪着银光的小刀横在颈前,厉声喝道:“你别过来!”

皇帝大惊,却也极快地镇定下来,“香见!你别糊涂!那把刀根本不足以割开你的喉咙,顶多只会让你留下一道疤痕。你也不用妄想用这个东西来行刺朕。你冷静些,别做伤害自己也伤害朕的事!”

香见死死抓着小银刀,泫然欲泣,却被深重的绝望与愤怒湮没,“我不会再行刺你。因为这样,会给我的族人带来弥天大祸。而且,我心里也明白,虽然你打败了寒歧,但你是对的。寒歧妄图以战争来获得更多的权力,使我的族人们陷于战火之中,不得安宁。可是我没有办法,我明知道寒歧是错的,我还是爱他,就像爱我的天神一样。”

皇帝的喉间有“咝咝”的喘息声,是极力压制的羞辱与怒火。他克制着道:“难道这些日子,你还看不出朕对你有多好?香见,你不要挑战朕对你的爱惜与忍耐。”

她满目悲枪,好像在大雪中迷茫失去方向的孤狼,哀伤深入骨髓,“我是寒歧未婚的妻子,我不能成为你的妃子,让自己成为他死后仍然不能消失的屈辱!”她一步步踉跄后退,摇首道,“我知道你是皇帝,你坐拥天下,你拥有让我的族人存亡的力量。所以我不能毁灭你,但我可以毁灭我自己!”

她话音未落,右手高高举起银刀,挥手便往自己如花似玉的面孔上用力割去!皇帝大惊失色,只觉得浑身的血液一下子涌到了头顶,四肢百骸酸软而冰冷,抽去了所有力气。他来不及想,也来不及反应,揉身扑了上去,以身体挡开那雪亮的锋刃。

有滚烫的猩红喷薄而出,溅出一道血色的弧。

皇帝整个人扑倒在她身上,那把银刀飞得老远,“铮”的一声落在绵软的地毯上,嚣张地滴落暗红色的鲜血。皇帝眉头也不皱一下,只死死盯着那血迹的出处,怔然落下泪来。

香见吹弹可破的侧脸上,一道小指长的伤口横过鬂边。那把银刀虽小,锋刃却薄,虽然只是轻轻刮过,但香见脸上已划出一道深深血痕,翻出皮肉的色泽。皇帝又是心疼又是焦急,生怕她又伤着自己,紧紧将她圈入臂弯牢牢箍住,不许挣扎,一壁低声喝道:“李玉,凌云彻,进来!”

李玉慌忙入内,一见此景,吓得腿也软了,情不自禁跪在了地上,呜咽着哭起来。

凌云彻暗暗踢了他一脚,皱着眉将地上的银刀捡起,用布帛裹住收入怀中。皇帝不耐烦道:“叫你进来就是看你哭么?”

李玉抽噎着道:“皇上恕罪,奴才看见香见小主受伤,就好像什么稀罕爱物儿受损,心里难过得什么似的!”

皇帝横他一眼,正要说话,骤见香见脸颊犹有新鲜血液汩汩渗出。他面色煞白,正要仔细察看,凌云彻眼疾手快,立刻抢到跟前扯过香见手边的绢子将皇帝的手腕紧紧裹住。他的脸色变得极难看,低低道:“皇上的左手也伤着了,可要请太医来?”

李玉一听皇帝受伤,吓得魂飞魄散,立刻膝行上前,翻开绢子一看,皇帝手腕外侧的伤几可见骨,幸好只是伤在外侧,否则动了筋脉,只怕要生出弥天大祸。香见本自挣扎,但见皇帝伤口即便有绢子扎住,仍不断渗出血液,可见伤口之深,她亦不敢随意动弹。

凌云彻使个眼色,李玉忙上前扶了香见往榻边坐下,这边厢凌云彻已牢牢扶住了皇帝,悄声道:“皇上和小主的伤势,都是非请太医不可的。只是这件事干系重大,微臣必得请皇上示下。”

皇帝犹豫良久,显是不欲让人知道此事端底,然而见香见面上渗出细红血滴,心头阵阵绞痛,浑然不觉自己伤口之痛。

香见神色痴惘,恍恍惚饱地垂下泪来,哽咽道:“对不住!是我自己不想活了,并不是有心要伤着你!”

皇帝何曾听过她如此低言软语,只觉得魂销骨酥,游荡天外,心下更是垂怜不已。半晌,他只得咬了咬牙,低声嘱咐,“李玉,去请齐鲁来。记得,切莫声张!”

李玉连滚带爬去了。凌云彻取过地上撕裂的布帛,将就着将地上血迹擦干净,垂手恭声道:“皇上,微臣什么也不曾看见,什么也不曾听见。”

皇帝长嘘一口气,用不曾受伤的左手拍了拍他的肩膀,含着痛楚的笑意微微颔首。

待到齐鲁来时,又是一通忙乱。皇帝见了齐鲁,顾不得自己伤口尚在滴血,执意让他先去看香见。

李玉急得砰砰磕头,“小主的血已经自己止住,可见还是皇上伤得厉害。您若不让瞧,小主心里也不安哪!”皇帝的伤势不浅,寻医问药虽难,更难的是太医院取药煎熬都得经过人手,还得用金疮药,实在难以隐瞒,不禁急得老汗纵横。还是凌云彻警觉,取出银刀在手腕划了一道,又示意齐鲁取过纱帛将自己手腕缠上,道:“一切有劳齐太医。”

齐鲁顿时松了口气,又去瞧香见。他细细瞧了伤口,便摇头道:“小主的伤在脸上,要愈合不难,可要不留症痕,请恕微臣实在无能。”

香见斜靠在榻上,怔怔望着九色描绘的洒金嵌朱彩顶,惘然落泪,“我连这条命都不想要了,还要保全这容颜作甚,毁便毁了!”

皇帝满腹心疼气恼发作不得,重重挥落手边一个青花瓷盏,溅开无数雪片似的碎瓷。李玉慌得抖衣乱颤,哭丧着脸道:“皇上,事情已经这样了,求您的动静别太大!这不还有太后娘娘呢么,如果她老人家知道了,指不定小主得多可怜呢。”

皇帝闻言一怔,只得敛气道:“罢了!今晚的事不许外传,否则朕摘了你们的脑袋!”

齐鲁畏惧不已,却又不敢不禀告,连声音都发颤了,“皇上,微臣实在是没有办法。好在小主的伤口浅,又伤在鬓边。若是鬓发梳得好,可以掩盖。再不然,涂脂抹粉之后也不大看得出。微臣也一定尽力,找到最好的药材为小主消去伤痕。”

凌云彻忍着痛在旁道:“皇上,此事若有人问起,只能说小主自己不慎,划伤了脸颊。而皇上的手这几日怕也不能轻动,必得养好伤势才行。”

李玉苦恼不已,“皇上只记挂着小主,可不想您的手上也是要留疤的,万一被谁看见传出去,这可怎么好?便是皇上不摘奴才的脑袋,奴才的脑袋也铁定保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