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子被纪茗萱留中不发,很快,又有大臣齐齐上奏。

国不可一日无君,均是这句话,包括她提拔上来的人也上了奏。在世人眼里,惠帝有一大皇子,父死子继,理所当然。

纪茗萱让人将大皇子抱过来,小小的孩子连百日都没有,纪茗萱对这个孩子没有一丝怜爱之情。

荣寿宫偏殿。

甄莲馥已经梳妆打扮好,面上虽然苍白,但是却显得生机勃勃。

似乎就不见光线,这一开门,就让她忍不住遮住了眼。

待适应了,甄莲馥放下手。

“太后。”看到纪茗萱身后太监抱着的太监抱着的孩子,她的眼睛闪闪发亮。

“你很高兴?”

甄莲馥摇头,纪茗萱淡淡道:“你是应该高兴,你即将成为太后,你的儿子也快成为皇帝,怎么不令人高兴。”

甄莲馥一听,低声道:“谢太后成全,还请太后继续听政,并立雍亲王为摄政王,嫔妾和皇子永远听从太后和雍亲王的。”

纪茗萱嗤笑不已,这时候了,还在天真。

“这是那些老古板的想法,你觉得本宫会让你活着?”

甄莲馥一惊,道:“皇上才去世,你就杀了我,不怕天下人诟病吗?”

纪茗萱幽幽道:“本宫不仅不会让你活着,你这孽种也不能活着。”

甄莲馥脸色大变,大叫:“你想让礼郡王登基。”

纪茗萱拍了拍手,道:“聪明。”

甄莲馥道:“自古皇位都是子嗣几位,根本没有皇帝继位的说法,你不怕天下人的反对吗?”

纪茗萱淡笑:“实在不行,为沛儿过继一个皇子也不错,齐亲王家有好几个孩子了。”

甄莲馥气得发抖,纪茗萱对身后的人道:“抓住她,让她也承受一下儿子在她面前死去的痛苦。”

甄莲馥大叫:“不…”

高无庸缓缓举高了大皇子,随着太后当政那几年,高无庸手上的血早已经数不清了,他带着人诛过满门,妇孺孩子可一个都不落,现在摔一个孩子,他眼睛可以连眨都不用眨。

“太后,求你,我错了,不要…放过皇上的孩子吧…”

纪茗萱背过身去,冰冷的道:“砸。”

高无庸用力掷去,甄莲馥眼睛真大,柱子边的血好多好多,她的孩子连叫一句的机会都没有。

甄莲馥的眼睛涌出疯狂之色,纪茗萱淡淡道:“打断她的手,刺瞎她的眼,毒哑她后毁了她的容貌然后丢去成为乞丐堆。”

甄莲馥挣扎起来,大叫:“老妖婆,你不得好死…”

纪茗萱丝毫不曾理会,带着人就走了出去。

甄莲馥看着离她越来越近的哑药,看着纪茗萱的背影,怨恨尖叫起来。

“若有来生,我愿转世为猫你为鼠,我要活活将你的喉咙咬断!”

纪茗萱的脚步顿了顿,这句话和前世历史中的萧淑妃真是何等相似,她转过头,道:“既然她想当畜生,就让她先去老鼠堆里好好体会畜生的日子。”

甄莲馥瞳孔紧缩,纪茗萱离开了侧殿。

一个人呆在僻静的宫殿,纪茗萱谁也不见。

第二日早朝,纪茗萱穿着太后的正服上了朝堂。

经过近三年,众位大臣再次看到纪茗萱上朝,这心肝不由的抖了抖。

“昨日,大皇子本就早产,身子虚弱,昨晚受了凉,殇了!敏贵嫔撑不住皇上和皇子的打击,也去了。”

满朝哗然。

纪茗萱的眼睛看着文武百官。

立刻就有人上前一步:“太后,不知道太医院可有备案。”

纪茗萱高声道:“传太医院院判。”

李兼陌第一次来到朝堂上,感觉众多的视线落在他身上,微微一动。

奉上脉案,大皇子裕同八年十一月初三辰时一刻殇了。

众位大臣都沉默下来,皇上是在辰时三刻驾崩的。

“诸位亲家对新帝即位者有何建议?”

众人差不多摸清楚纪茗萱的意思,他们自然不敢直接说哪位适合。所以,他们纷纷道:“还请太后娘娘示下?”

纪茗萱道:“国赖长君,雍亲王…”

孔明正立即反对:“宣帝曾有懿旨,雍亲王不得继任皇位,更何况没有兄死弟继的前例。”

纪茗萱眯了眯眼,孔明正是纪茗萱保留的少数顽固派之一,一朝之臣,各样的人都需要,所以老儒者顽固派她也保了不少人。

“那依孔爱卿的意思是?”

孔明正不想出这个风头,不过他刚刚反对了太后,再拒绝太后问话,不拿出个章程,他也到头了。

“过继嗣子,择贤或长。”话落,立刻就有多数人拥护,最多的便是宗亲。

宗亲们不少支有赵沛子侄辈的皇家后嗣,而且成年的也有。

纪茗萱就知道会这样,不过她是不会愿意的,她还有两个亲生儿子,找一个外人继位,她是疯了还是傻了?

“孔大人果然好心思。”纪茗萱似笑非笑。

诸位宗亲低下头去,前些年,她也是这般模样,然后轻描淡写的下了抄家令。

孔明正连忙跪下,道:“微臣不敢,微臣只为大汉的江山着想。”

纪茗萱看着龙桌子上的传国玉玺,她道:“就请诸位大臣和宗亲将五代以内皇孙们的名单呈给本宫,由本宫和诸位大臣慢慢考察。”

众位大臣这一听,正要齐呼太后英明,却在这时听到清越的筝箫声,以及喜钟之声。

这个声音大都数人没轻声听过,但是从大汉国的历史记载中看到过。

钦天监国师。

国师向来隐在钦天监塔,若不大事,国师终此一生都不会踏出钦天监塔。

纪茗萱不禁有些惊恐,钦天监国师的天命境能够预测人的命运,太后曾经提过,赵存在最后一个月内也和她提过。

钦天监的国师都是历代有着异能的人,而且永远忠心大汉。钦天监第一任国师法钧,大汉国未建立前,太祖赵标不过市井一届水果小贩。可是这位法钧在见到太祖,他手持的宝镜竟然显出九龙驾雾之像,于是他立即跟随天命追随一届小贩,从不叛离。

而后在百年中国师出来三次,均挽救了大汉的国运,纪茗萱惊恐是担心那天命镜会不会照出她的前世。

很快,正殿上走进一个身穿金袍的年轻人,纪茗萱知道,别看他是一个年轻人,其实他已经七十八岁了,还是第一任国师法钧的**。

每代国师都会在八十岁圆寂,这是赵存告诉他的。

纪茗萱神色复杂的看着这个年轻人身后的人――荀誉。

“诸位有礼。”

众位大臣不敢怠慢,纷纷拜见:“国师。”大汉国的钦天监国师的地位深深的烙在他们的心中。

国师身子都没动,可是文武百官都跪不下去。

这大殿可有六七十人,其中武官、赵沐赵汕的武功都不错的。

众人似乎一点都没有意外。

“不必多礼,今日出来,实是奉先师遗命给大汉传一个消息。”

众人一听,这次跪了下来,法钧在众多人心里如同太祖一般的存在。

纪茗萱没动,虽说经历过穿越重生一事她相信一些‘神’事,不过,在荀誉跟着到来,纪茗萱便不想跪了。

“大汉千年国运关联三人,三人皆为女儿之身,一为盛世之主,二为天下共主,三为中兴之主,此三位对应太祖建国前在三位首领夫人灵前祭奠后的宏愿,天意有感,衍生三主国运。”

众人面面相觑,女帝?

他们不敢相信,也不敢想下去。

国师继续道:“第一代盛世之主就在第七代,如今六代圣皇驾崩,所以我便出来,剩下两代,我会告知宣太后,请宣太后代代传下去。非帝王之尊不可得。”

众人这时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太后称帝,前所未有。

老儒生们涨红了脸,想要反驳,可是祸害大汉国运的帽子压下来,他家九族都担当不起。

纪茗萱神色复杂,原来真的是天命注定?

那个带她来的拉力原来就是大汉虚无缥缈的国运,告诉她完成女帝一生方可回去的声音分明就是第一代国师法钧的。

国师走了,走得干脆,让任何人都无法发现他怎么离开的,荀誉也同样被他带走。

这一日,纪茗萱无心再做朝会,便退了朝。

纪茗萱睡不着,满朝文武也都睡不着。

入夜,纪茗萱散了发髻,门没开窗没看,她的身后就多了一个人。

“**。”

荀誉的眉心有了一道火焰,纪茗萱吃惊的指着他。

荀誉道:“你想得对,我就是下一任钦天监塔的主人。”

“我的**叫荀昀,是法钧的小**,现在的国师是我的师伯。师伯没有找到有卜算天分的**,所以…”

纪茗萱问道:“你早就知道?”

荀誉摇头:“我不知道,直到我掉下悬崖才知道,**手下的三卫找到了我,我因此才知道自己的身份,才知道你与大汉国运相连。”

纪茗萱沉默下来。

荀誉又道:“**是半路拜入法钧门下,他深受儒家思想,对三主之事十分抵触,所以就叛出了师门。逆天改命,所以秦珞陵才有凤命之说,又找到我…他仿佛早就知道你我会相见一般。”

纪茗萱大吃一惊,好恐怖的荀昀,若不是她被法钧拉来,真正的纪茗萱为了荀誉死了,秦珞陵凭着那改出的凤命,根本极有可能成为赵存的皇后,这三主之说便破了,可是…人改命敌不过天命。

“我全部都明白了。”

荀誉看着她,道:“这条路不好走,师伯本欲等你自行登上帝位才出来昭告世人,被我提前叫出来了。虽然如此,还是会有人反对,我们不过给你减少一定的阻力而已。”

纪茗萱低声道:“谢谢。”

荀誉一叹,道:“不必,天意而已,你好生保重,赵存八年后会醒来。”

纪茗萱抬起头,可是这时候荀誉已经消失了。纪茗萱继续梳着头,眼睛流露的不再是茫然,而是兴奋、挑战之色。

裕同八年十一月十一日,孝宣太后冲破阻挠,在血流成河的情况下登上帝位,新年改元正宣。

同年,立礼郡王赵湛为太子,阻挠顽固派最终妥协。就这样,大汉国开始了第一女帝八年的统治。

纪茗萱自登基以来就带着赵湛上朝批奏折,不断的为他将康熙大帝的故事。

康熙八岁登基,十四岁亲政,她的儿子十八岁登基十八岁亲政应当不会差。

赵湛比起赵沛赵沐,甚至是赵存还要适合当皇帝,这是纪茗萱在教导他得出来的结论。

纪茗萱最后一年将事情都安排齐全,为了不让纪家因为女帝之事像武家一样遭受打击,纪明礼册为平国公,纪明益册为宁国公;同时纪茗萱下旨纪家除了当代(纪明礼和纪明益),十代以内不得担任实权,当然,爵位自然保全十代不落。

继任她的位子是她亲生儿子,这点面子还是会给的。

明泰元年,三月山谷,桃花纷飞,一对男女依偎在一起,享受着桃花的芬芳。

【番外】荀誉番外

作者有话要说:为了避免连贯,所以将93、94、95章的荀誉番外复制到作者有话说里,不会多扣点数的。

——————————————————————

荀誉是随师父姓的,他真实名字姓林,叫林郁。

百年前,林家是康王朝的皇族。

只不过百年光阴过去,大汉历代皇帝都是勤政明君,百姓们的生活比起昔日大康王朝要安乐得多。久而久之,这不过五十年的王朝消失在群众的记忆里。

林家自亡国后每代只有一个男丁。虽说国破,但是一个王朝几十年的积累却保留了下来,这些积累可以让林家后代无忧无虑的富足几十代。

经过历史的演变,林家的遗脉唯一的责任不是复国,而是将血脉传承下去,祖辈的愿望是让林家成为千年世家。

康国五十年兴衰,已经告诉了林家先辈,只有家族才能传承更久,至于国家,不过是转眼云霄罢了。

荀誉的父母早逝,他一个人守在一个空旷的院子里沉默是经常所做的事。

直到有一天,他在门外看到一个人,一个俊秀出尘的男子自行滚动着椅子上的轮椅和村子里面的佃户孩童玩耍。

那脸上的笑容,让他十分不解。因为不解,所以荀誉就一直在看着他。他似乎玩久了,很和煦的招呼儿童们回家,然后滚着轮椅走过来。本以为门槛很高,他进不来,但是他很轻松的让自己和轮椅轻飘飘的飞进来,荀誉按照父亲传授的功夫去阻止,可是他连他的衣角都没有接触到。

“你是乡亲们说的林家少爷?”

荀誉看着他的笑容,竟然不自觉的点了点头。

那人见荀誉模样,很是轻柔的摸了摸荀誉的头,说道:“可愿予我一杯水?”

荀誉一听,问道:“为什么要喝我家的水?”

那人说道:“饮水思源,恒古不变。”

荀誉一愣,虽然他不过十二岁,但是这话他还是学过的。那人见荀誉样子,然后轻巧的抓住了荀誉进屋去,而荀誉丝毫挣脱不得。

之后的一切便有些戏剧化,因为予了一杯水,此人便做主留下,然后又成了荀誉的师父。

师父叫荀昀,是一个奇人。

一个坐在轮椅上,却能以极其乐观的心态关注身边的事和物。

此外,在荀誉的记忆中,他是一个全才,文采武功、医卜星相等等他都知道。

荀誉也是个爱学习的,所以师父很乐于将自己的本事全部传给他。

只不过六年后,师父就去世了。那时,他才得知,他被师父考察了许久,也知道师父的真实身份。

大宅院再次剩下他一人,不过这一次他没有如当年一般坐在院子里沉默,而是背上行礼,开始了游学之路。

大汉文风极盛,一路上交友学习,颇为兴致。

开阔了视野,增添了乐趣,饶是荀誉性子寡淡,也不免雀跃几分。

当他用八年的时间走遍世界各地后,对云游之事也起了厌倦。恰逢父亲二十年忌日,他便回了祖宅。

祖宅并没有如他所想一样只有他一人。

小姨和表妹竟然也带了东西前来祭拜父亲母亲。

小姨王氏和母亲是嫡亲姊妹,不过因为小姨貌美,便被梁王世子纳为了侧妃。多年来,小姨根本未曾回过家乡,只是每年都会差人捎些礼物。

如今的小姨成了梁王正妃,这次小姨回到乡村,一是祭祖,拜祭母亲,二是为了将外祖迁去梁城。

“子修(荀誉的字)真的不和姨母去梁城?”

荀誉并不喜欢拘束,所以很坚定的拒绝了。

王氏心一叹,她没想到自己的侄儿竟然浪荡不羁的样子,这样的人是最难劝服的。

旁边的梁盈见母亲失落,不由多看了这个叫表哥的人两眼。

清逸闲适,可是穿着锦衣坐在一旁,偏偏有一种说不尽风流慵懒。梁盈身份尊贵,才华横溢,其容颜丽色更是天下无双,见过她的人无不在她面前偏偏有礼极具佳仪,纷纷盼望她能给予他们好颜色。

可是,她自见到表哥开始,一直到现在,他都没有多给她一个眼色,更不用说钦慕、讨好了。

梁盈不但不恼,反而觉得亲近几分,因为她觉得,以真实面貌对待自己的,才是可信之人。

******

梁王妃终究是尊贵不凡的,在这个小乡镇也不能停留太久,而且,她不过是被扶正的继室,世子也是梁王原配所出,底气更不足。

于是王氏不过在王家祖宅待了三日,就领着王家家族大部分人上梁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