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皇帝心中如何作想不言而喻。

第773章 恻隐

果不其然,李衍一将这封信拿出来,文皇帝的脸色就不大好看了。

好半晌,文皇帝才挑眉问了一句:“这是什么?”

李衍竟然半点也没有波动,显然是一早就猜到了结果。

“儿臣知道自己的过错在哪里,还请父皇先饶过儿臣,然后先处理河西的事情吧。”李衍如此劝说一句一本正经的样子竟是有些格外的——迷人。

至少在陆君桐看来的确是如此的。

当然在文皇帝看来那就不是这样了。

最后文皇帝到底还是将火气压了下去,认真的将密信看了一遍。

密信上大概也的确没有写其他的东西,所以文皇帝看完之后脸色还算尚可。

看完密信之后,文皇帝思量半晌又看一眼李衍:“这件事情你觉得是个机会?”

李衍直接点头:“的确是个机会。河西本是富饶之地,难得会有这样的情况发生。但是既然发生肯定势必会造成内乱。现在那里是张楠的地盘,我们倒是可以趁机在这上面做做文章。”

他说的头头是道,文皇帝却只说了一句:“可是,既然发生蝗灾,那就要赈灾。拖下去,张楠同样也是无可奈何,最终只能溃不成军——”

从这里就能看出二人的区别来。

一个是主张等,一个则是主张现在立刻就行动。

文皇帝的主张虽然说保守了一些,却也并没有不妥的地方。

只是如此一来黎民百姓却是受苦。

毕竟倘若赈灾不力的话,只怕也不知多少人会饿死。

“父皇明知张楠无力对抗天灾,更不可能完成赈灾,又何必非要拖到那个时候呢?现在去攻打,一样,也是事倍功半——”李衍有些无奈的劝说一句:“咱们一直屯兵在那儿,同样也是有许多的不妥之处。”

毕竟现在朝中兵力不算太甚,若是一直将兵力耗在那儿,其他地方若有什么事情,那就不好办了。

李衍如此说法,文皇帝却是冷笑一声,而后反问一句:“这事问你现在收复回来,战乱加上蝗灾,我们朝中又要准备多少赈灾银子才够?国库情况又是如何,你知是不知?”

这么一句话之后,顿时就叫李衍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了。

李衍叹了一口气:“父皇这是在拿河西百姓的性命,换国库的银子。”

这样的事情,虽说似乎也是无奈之举,但是到底太过狠心。

河西千万百姓,又做错了什么呢?

难道因为一个张楠河西的百姓就都成了外族了?

只是这样的话,李衍并不敢说出口。毕竟文皇帝肯定是受不住。

“国库空虚,经不起折腾,怪只怪张楠——狼子野心。”文皇帝一声长叹,似乎无奈至极。

可是只有李衍清楚,并不是真的,无奈至极。国库虽然不够丰裕,但是救灾的银子肯定是能匀得出来的。

只是文皇帝不愿意,觉得不值得。

所以就这么硬生生的直接放弃了河西的百姓。

“早日收复河西,对朝中安稳也有巨大作用,父皇再考虑考虑吧。”李衍如此说一句——面上,近乎是恳求。

第774章 可笑

陆君桐看着李衍那副样子,心中顿时也是难受起来。

可是她也明白,文皇帝未必会同意这件事情,文皇帝一旦下定决心,必定会觉得自己才是对的。

所以当下她就给李衍频频使眼色,希望他能够住口。不要再继续触怒文皇帝。

然而,李衍虽然看见了也当是没有看见。

陆君桐心中不由得气恼,觉得李衍有些一根筋。

平日里那么知道变通的一个人,平日里那么和气的什么都不大在意的一个人,偏偏在这样的事情上,却是怎么也不肯退让半步。

可是偏偏看见李衍这副样子,她心中反而又觉得,这样的李衍身上就像是镀上了一层光,耀眼又夺目,不由自主的吸引着她的目光。

“一打起仗来多少黎民百姓要受苦,你只想着河西百姓,可想过那些将士们的家人?”文皇帝终于发怒,一把将奏折扔在了桌上。

奏折咔哒一声落在桌上。

声音不大。

却偏偏让人觉得有些心惊。

李衍低下头去:“可是将士们用将士们的职责。他们保家卫国,其实贵的不过就是能守护家人的安宁——”

而且这样的乱局持续太久,外族虎视眈眈,未必不会蠢蠢欲动。

一想到这些,李衍便是又打算开口。

他实在是无法坐视不管。

经历的那场战役之后,对于河西叛乱这件事情,他心中是有些不一样的情愫的。

“太子,你意气用事了。”文皇帝深吸一口气,又缓缓将心头怒气压下,最后冷冷看一眼李衍:“去吧,在偏殿抄书,半日好好静静心。”

听闻此言,李衍浑身一震。

然后几乎是不由自主的,就抬起头来看了一眼文皇帝。

文皇帝巍然不动面色威严。

于是,在文皇帝这样的注视之下。李衍到底又缓缓低下头去。

最后,文皇帝就又说了一句:“去吧。”

李衍站在原地,半晌,就在陆君桐以为他又会说出什么话来反对的时候,却没想到李衍竟是乖乖的应了一声:“是。”

“你去看着太子。若是没有抄完就偷懒,或是随意走神,便是再加半日。”文皇帝揉了揉眉心,一副倦怠不堪的样子。

没想到文皇帝会说这样的话,一时之间陆君桐还有些反应不过来,这分明就像是对待三岁小孩子的手段。

李衍现在都这么大了,还用这样的方法,是不是有些不合适?就是叫外人看来,也总归觉得是有些可笑的。

可是文皇帝一副认真的态度,谁也不敢反驳他。所以最终陆君桐也只能浅浅应一声,然后随着李衍一同退了出去。

李衍在前面走着,也不知心情如何,只从步伐背影来看,更是看不出什么来,陆君桐跟在后头,心中有些忐忑不安。

想要说两句话,却又不知该如何开口。

最后二人就这么沉默的,一同到了侧殿。

侧殿有一间小书房,许久没有人用过,虽然****都有人打扫,可是总归还是让人觉得似乎有些荒凉衰败之感。

第775章 往事

直到推门进了小书房,李衍这才忽然开口说了一句话:“这是我从前用过的地方。当初启蒙的时候就是在这里。”

听完这句话,陆君桐顿时就微微一愣。然后不由自主的就将这间小小的书房仔细打量了一遍。

书房的确是不大,里头的藏书也不多,而且都是一些,蒙学用的书。

三字经千字文——

陆君桐目光从这些书上一点点划过去,想象着当时李衍小时候一本一本的学过来的情景。

忽然竟是觉得有些有趣。

就是不知道小时候的李衍是什么样一个模样。

“殿下小时候想必和现在差距极大吧?”陆君桐轻声的问了一句,而后走到书桌跟前,顿时心中又是一动——书桌上的陈设,和李衍宫中的,都是一模一样。

“本宫已经不知道自己小时候是什么样,不过应该的确是差距极大的。”同样也是目光一寸一寸的划过小书房中的摆设,李衍最后竟然轻笑出了声,就是语气也是格外柔和三分。

那副样子让陆君桐在旁边看着,不由得也有些发呆。

她忍不住的心想:大概这个小书房里是有许多李衍的回忆的。

而且,应该也是有趣的。

不过即便是如此,陆君桐也没敢忘记了文皇帝的吩咐,熟练的从抽屉里拿出了一锭墨来,又取了一点清水,慢慢的开始研墨。

李衍的目光巡视一圈之后,也终于是收了回来,而后也走到了书桌之前,在椅子上坐下。

“殿下抄什么书?”陆君桐害怕李衍想到刚才的事情心中不痛快,于是就没话找话说。

李衍确实并没有半点不痛快的样子,那反而是笑了一下:“就抄道德经。”

“啊?”陆君桐诧异的抬头。只觉得是有些不可思议。

她还以为是些别的什么书,毕竟一般人抄书哪有抄这个的。

不过,李衍已经提起笔来,轻轻的抱在了墨汁。而后将镇纸一放,就这么的开始抄书。

看着李衍那副熟练的样子,而且无需看书就能默写,陆君桐就默默的想:大概这本书他要么是十分喜欢,要么就是抄过的次数太多。

而且她觉得应该是后者。

陆君桐心中其实有一肚子的话想要问,但是又觉得在这个时候问并不合适,所以也就只能心不在焉的,继续研墨。

不过看着李衍一副面带笑意的样子,也不像是多难受或是多介怀,她也就慢慢的平静下来。

然后就这么静静地看着他的侧脸,渐渐放空了思绪,只有手上的动作始终都是轻柔而不停的。

一时之间,小书房之中,只有笔尖落在纸上摩擦和她研墨的声音。

再多的就是两人的呼吸。

这样的时光,就像是一下子恍惚回到了过去。

从前还在太子宫当差的时候,她也是如此在桌边研墨,看着李衍或是批阅奏折或是练字。

就这么安安静静的度过一下午,或是一晚上。

亲近而又自然。

所以格外的叫人忍不住的心生眷恋,甚至不舍得这样的时光结束。

恨不得就这样一直下去,直到——地老天荒。

第776章 矛盾

李衍直到写完满满的一篇,这才暂且停了下来,揉了揉手腕。

“这下手腕又酸了吗?”陆君桐连忙问一句,而后,又将自己手边的茶盏往李衍手中一递。

如此一个动作,纯粹就是出自于习惯。从前每次,都是如此。

所以久而久之之后就养成了一个习惯,看见李衍停下来,就知道她是要喝水,还是要起身走动一会儿。

而虽然过去这么久,这个习惯依旧是存在。

而李衍也是同样没有改变,下意识的就将茶盏接了过去,而后喝上一口。

随后他抬起头来笑看陆君桐一眼:“竟是一如往昔。”

这么四个字,顿时叫陆君桐也是心生感慨:“是啊,竟是一如往昔,仿佛没有丝毫改变。”

“手腕有些酸,你替我揉一揉吧。”李衍又是一笑,而后如此说一句。

陆君桐也不以为意,上去就替李衍轻轻揉捏手腕。

这样的事情,她也是做熟了的。所以现在做起来依旧熟稔。

李衍闭目享受一脸惬意。

陆君桐看着他这副样子,于是就忍不住的也偷偷抿嘴笑起来。

“其实小时候,我应该是算特别调皮的。那时候远远没有现在这么静的下心来,所以也不知在这里抄了多少回书。”李衍闭着眼睛享受的同时,也是缓缓出声,和陆君桐解释起来。

他声音轻柔温和,在这样的夏日里,反而是有些让人生出一股沁人心脾之感。

更是恍惚,也将人带进了他的回忆里,让人不由自主的就在脑中勾勒出他所说的模样。

“怪不得如此熟练?”陆君桐轻笑一声。

“那个时候,父皇就与我说,唯有静下心来,才能够看清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像我们这样的人就不能够太多私心意气用事。”李衍对眼睛也没有睁开,就这么缓缓的一直往下说。

而语气至始至终都是温和的。

显然这段回忆对于他来说,更多的是开心,而不是伤痛。

“之所以每次都抄道德经,也是父皇要求的。”

李衍面上笑意无声拉大几分,似乎觉得这样的事情颇为有趣:“那个时候我还太小,根本都读不懂——”

说到这里,他微微顿了顿,似乎是有些唏嘘:“可是没想到抄的次数多了之后,纵然还是不大理解,可是这些字句却是如同烙印一般,再也无法轻易忘掉。”

“圣上大约也是想要见下你,记得。”陆君桐适时出声说上一句。

然后又有些不好意思的提醒:“殿下,要不一边说一边默写?那是抄的太少,只怕到时候可不好交差?”

对着李衍说这样的话,陆君桐只觉得有些不大自在。

其实如果可以的话,她倒是恨不得替他抄了。

可是这件事情明显又不能。

“是呀,父皇的确是想要我读懂道德经。他总与我说其中有许多大道理,正是为君者需要明白的。”李衍也不恼怒,反而轻笑一声,说完这一番话之后就重新提起笔来。

于是屋中又恢复一片静谧。

不过这次抄到一半,李衍就又开口:“君桐你说河西到底该如何收复才好?父皇说的对,还是我说的对?”

第777章 意见

陆君桐是从来没有想过,李衍会问自己这么一句话的。

毕竟这样的朝政大事,又哪里是她一个小小的女官能够评判的?

所以虽然李衍问了她,可是她一时半会儿的还真不敢回答。

最后,就只能老老实实的摇摇头:“殿下这样问,叫我如何回答?”

“不过是随意说说,也无需当真。”李衍说这句话的时候,甚至连头也没有抬起来过。

完完全全就是一副随意的态度。

而他的指尖依旧是平和从容,握着笔一笔一画,毫不紊乱。

这样一副完全就是闲聊的状态,很容易就叫人放松下来。

陆君桐本来也不可能对李衍有多防备,虽然觉得这个问题不好回答,可是他既然问了,她也不会因为顾虑太多而拒绝回答。

所以此时他完全这么一副随意的态度,她慢慢也就放松下来,仔细思量一阵之后,到底还是有了答案。

悄悄的看李衍一眼,见他还在认真的默写,当下就轻声开了口:“既然是如此,那我就说一说我的想法,若是说错了殿下也不要笑我。”

“自然不会。”李衍如此笑说了一句,而后就抬起头来看了一眼陆君桐,见她还真的就是一副忐忑的样子,顿时笑容都是深几分。

陆君桐一声叹息:“其实这件事情很难选。就像是你手心手背,哪里不是肉呢?哪里被打了都疼。”

“圣上不愿损耗兵力,也大约是顾虑着现在局势并不算十分安稳。”陆君桐一面说一面看李衍的反应。

不过李衍却是仿佛并没有什么反应。

他像是在认真听,又像是并不以为意。

陆君桐心中更加忐忑不安。于是也就闭口不言。

“怎么不继续往下说了?”就在陆君桐一停下来之后,李衍却是立刻抬头如此问了一句。

显然这些话他都是有认真在听的。

“殿下会不会觉得心里不痛快?”陆君桐如此问一句。

心中之所以有这样的担心也并不奇怪,主要就是因为——她说的这些观点其实和李衍说的那些完全就是相悖的。

“河西毕竟已经是叛乱,就算现在收复回来,将来若是正在出了什么问题,一样,也是让人难办,比起现在的情况好不到哪里去。两相其害取其轻,圣上大概就是出于这样的心态,所以才会做出这样的选择——”

陆君桐一口气将自己想说的话说完了。

然后就这么看着李衍,心中一派忐忑。

最后,陆君桐叹了一口气:“反倒是殿下你——又是为什么这么想要收复河西呢?”

也不知道在什么时候,李衍的笔尖已经悬停。

好半晌也是没有继续动作下去。

墨汁渐渐浸透纸背。又晕出一个大大的墨团。

然而李衍却是毫无知觉。

陆君桐同样也是没有留意到这个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