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侯门春色之千金嫡妃上一章:第 50 章
  • 侯门春色之千金嫡妃下一章:第 52 章

余斌点头:“是啊,具体婚期等颜大人与太太回来再商议。这段时间,我就叨扰你们了。”

颜硕喝了茶,把杯子递回给余斌:“一家人不说两家话。反正你也没什么事儿,叫你姐姐带你到街上转转,你小子嘴馋,最爱满大街地找东西吃。岳父和岳母身子可好?”

余斌和颜悦色地答道:“都好,叫我转告姐夫好生养病,等身子硬朗了,上京玩玩。”

颜硕苍白的脸上扬起非常灿烂的笑容,如一束明媚的春阳打在了翠竹青松上:“我最近感觉自己好了很多,说不定你此次回京,我能跟你一起呢。”

余斌看着他坐了一会儿便冷汗直冒的额角,垂眸掩住可能会从眼底迸发的情绪,再睁眼看他时已经没异样:“好啊,那我们一起!”

颜硕没醒多久便支持不住睡了过去。

余斌抱着他轻轻放平,拉过被子给他盖好,又用帕子擦了他额头和脖子的汗,一转眼,瞥见余诗诗端着药站在门口:“姐。”

余诗诗的眼圈微微泛红,叹了叹,强颜欢笑道:“这么快就睡了,连药也没喝呢。”

余斌看了看余诗诗碗里的药,又看了看她因煮饭熬药而变得粗糙的手,眸光一暗:“这些年你就是这么过来的?颜府连个熬药的丫鬟也没有吗?”

“嘘——”余诗诗比了个噤声的手势,将余斌拉回了自己房里。待到余斌坐下,她也将药碗放下后,她脸色一沉,责备道:“年纪是长了,却也越发不懂规矩了。”

余斌难为情地晃了晃身子,嘟哝道:“我是心疼你,好好的侯门千金,居然成了煮饭婆。当年那么多追求者,你谁都不选,偏选了个病秧子,那多年过去,连个孩子也没怀上。母亲每每想起远在琅琊的你都心疼地掉眼泪,逢年过节,也不见你回门。”

余诗诗的眼眶一红,泪水掉了下来:“你多替我在母亲跟前尽尽孝,这辈子我是没法儿报答她了,来生吧。”

“来生这种鬼话也就你们妇人爱说。”余斌蹙了蹙眉,看姐姐潸然泪下的模样,又有些后悔讲了刚才的话,“别哭了,有时间回京城探望母亲就是了。”

余诗诗擦掉眼泪。

余斌站起身,开始打量她的暖阁,一应黄梨木镂空家具,柜子、多宝格、书桌、凳子,外加一个摆着几盆兰花的小花圃。其中有一盆色泽鲜艳的墨兰,花蕊并非一贯的黄色,而是白中带点微紫,与紫褐色萼片配在一块儿,宛若少女般梦幻动人。

“你是怎么种出这种墨兰的?”余斌好奇地问。

“这不是我种的,是…”总不好说是从提督府“偷”的,毕竟太不光彩了,就改口道,“偶然在集市上碰到便买下了。二婶还在侯府时,我倒是见她种过一次这样的…”

余斌很严肃地打断她:“她已经不是我们二婶了。”

余诗诗垂下眸子,讪讪一笑:“是啊,她跟二叔和离了。”那时余斌尚未出生,是以对二婶没什么感情,可她的整个童年几乎是在二婶的陪伴下度过的,她视二婶如母,乃至于那么多年过去了,她依然很想念二婶。

提起二婶,余斌想起了一件事,从怀中掏出一个小匣子和一封信:“染将军送给你的东珠,从胡国打来的战利品。”

她曾经的二婶,就是染将军的姑姑,染家与襄阳侯府的联姻尽管因为二婶与二叔的和离宣布告破,但她与染将军偶尔会书信一封,一起缅怀一下二婶。上一次通信是什么时候?好像是五年前了。

余诗诗将小匣子放一边,拆开信件阅读了一番,笑道:“染将军问我过得怎么样,可有空回京城,还说皇家狩猎要开始了,最好赶在那之前。”

余斌垂下眸子,淡淡一笑:“自从染将军败给廖提督后,好像没那么盛世凌人了。”

按理说,一个从未吃过败仗的将军,莫名其妙地败在了一个名不经转的棺材子手中,应该感到很屈辱、很愤怒才对,可他前些日子见到她,发现她心情好得不得了,这可真是太奇怪了!

“染将军长得挺美,就是人太凶了,变温柔点儿也好,早些找个合适的男子嫁掉。”余诗诗颇有感慨地说道。

“她都二十好几了,依我看,她这辈子都别想嫁出去了。”余斌摇了摇头,又道,“我听说廖提督接了一件大官司,跟卢大人有关的。”

余诗诗对此事并不知情,不由地睁大了眼睛:“有吗?我不知道。”一时,竟也忘了问,远在京城的弟弟又如何知道。

余斌很耐心地讲解道:“卢高在乡下老家有个妻子,现在找上门来了,要状告他停妻再娶。大家不敢接这个案子,廖提督就给接下了。”

余诗诗眉头一皱,惊讶道:“卢高居然是有过婚史的,这…那陈娇知不知情?”

女人的关注点与男人永远不一样,余斌的重点在廖子承,余诗诗却只顾着问陈娇了。余斌摸了摸脑门儿,挑眉道:“陈家应该事先不知,现在嘛,人尽皆知。”

“哎哟,真是知人知面不知心,一直觉得卢大人是个多么正直善良的男子,没想到竟是抛弃了糟糠之妻的负心汉。这官司…”余诗诗想说该打,话到唇边又记起自己和陈娇是好友,只得闭了嘴。

余斌叹了口气:“可惜了,上次在京城没与廖提督见上一面,你见过他没?”

余诗诗想了想,说道:“见是见过,就是夜太黑,没怎么看清他容貌。”提督府那回,她又忙着“偷”墨兰,错过了。

余斌的眸光微微一动,仿佛闪过了什么,在余诗诗发现之前,站起身笑道:“好了,我有事出去一趟,你赶紧给染将军回信吧,她很挂念你,你多讲些琅琊的事儿给她听。”

余诗诗还想问,原本母亲说让二叔上门纳吉的,怎么变成余斌自己了?

可一眨眼的功夫,余诗诗再抬眸,屋里已经没了余斌的影子。

清荷院内,华珠在描红,经过年绛珠的高压手段,她的字已经进步了良多。

年绛珠一边数着余斌送来的礼物,一边叫银杏记档:“…鲛人泪十颗,灵芝两颗,人参五支,把人参送两支去琉景阁,我瞧着婳儿气色不大好。”

“是。”银杏应下,在收拾完毕后,拿着人参去了琉景阁。

华珠心道,颜婳只怕不是气色不好,是压根儿不想嫁。以她对颜婳的了解,非宫廷而不想去,区区一介侯府,又怎会入得她的眼?只可惜这回余斌带着聘礼上门,颜婳除非是自尽或落发为尼,否则只能乖乖地接受这门亲事。

年绛珠又将一些有价值的东西收出来撞入另一个箱子:“这些给你做嫁妆。”

华珠瞄了瞄,唔,好多!

“二妹二妹!你好了没?”颜博满头大汗地奔了进来,年绛珠瞧他这模样,拿出帕子替他擦,他笑了笑,“多谢娘子。”

又看向华珠,“我约了吴妈妈和讼师到香满楼,我偷偷从衙门里溜出来的,待会儿还得偷偷地溜回去,赶紧赶紧!”

华珠跳下地,穿了鞋子与他一前一后打了帘子出去。

年绛珠追着跑了几步,二人却快要跨过穿堂,年绛珠只得大声嚷道:“晚饭回不回来吃呀?”

香满楼天字间内,卢高与陈娇神色各异地坐在小圆桌旁,自从卢高的丑事曝光,陈娇便再也没给他好脸色。眼下二人虽说共同来了这里,但卢高一个劲儿地给陈娇夹核桃,陈娇却根本不拿正眼瞧他。

卢高陪着笑脸道:“阿娇,我知道我错了,但你生气也别跟自己的身子过不去,这些天你吃也吃不好,睡也睡不好,我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疼?你真疼当初就不会骗我?还一骗十几年,我和女儿都没法活了!”陈娇愤愤地瞪着他,讲到后面,泪水掉了下来。

卢高挪了挪凳子,挨着陈娇,将陈娇揽入华中软语哄道:“我实在是太喜欢你,不想失去你,我第一次见你的时候就已经情根深种无法自拔,所以才做了一两件不得已的荒唐事儿。日久见人心,我是不是真心待你,你都观察我十几年了,难道还感受不到吗?”

陈娇冷冷一哼,背过了身子!

卢高一个头两个大,搂紧了陈娇:“阿娇啊,你这次一定要帮帮我,我听说吴秀梅请了一个非常非常的讼师啊,我…我会输给她的。我丢了官不要紧,可要是连累咱们女儿没了父亲,我会一辈子不心安啊。”

陈娇一想到乖巧的女儿,心就软了,冷声道:“我要是不管你,带你来这儿做什么?”

卢高疑惑不解。

须臾,一名身着藏青色锦服、腰束玉带的俊逸男子步入房内,他的脸上没了令人如沐春风的笑,让人觉得严肃、严谨又不怒而威。

“卢大人,卢夫人。”他微微扬起唇角,打了招呼。

陈娇眼睛一亮:“余斌!”

卢高懵了,余斌来了琅琊?

余斌撩起下摆,潇洒地在凳子上坐下,如果余诗诗在这里,一定会非常诧异,她乖巧温顺甚至有些软弱的弟弟,怎么会发出一种如此威严又冰冷的气势?

“奉公主之命,前来为你们打赢这场官司,从即日起,我是卢大人的讼师。”

原来,事发翌日,陈娇便飞鸽传书给了大哥,请他说服公主帮忙想想法子,转头,公主便派来了余斌。余斌是北齐的金牌讼师,能操两可之说,设无穷之词,并能持之有故,言之成理。总之,没有他打不赢的官司。

卢高悬了许多天的心终于落下,露出了喜悦的笑容:“有余讼师在,我就有底气了!”

余斌淡淡一笑,眼底浮现起极度精明的波光:“现在,把你和吴秀梅的事从头到尾、老老实实地讲一遍,不许隐瞒任何细节。”

卢高尴尬地看了陈娇一眼。

余斌对陈娇说道:“请卢夫人先行回避。”

陈娇瞪了瞪卢高,冷哼着离开了房间。

卢高讪讪地低下了头。

余斌又道:“别怕,我只是奉命打赢这场官司,你的私事我不会多嘴。你就算不信我,也得信这一行的规矩。”

卢高点了点头,有些后怕地说道:“事情是这样的,二十五年前,我不小心落水…后面我上京赶考,有了机遇,约莫是十六年前,我给她写了一封信…”

“我收到那封信,是在十六年前,是他一个同窗写的,说他不小心得罪了京城的恶霸,被恶霸活活打死了,恶霸怕惹上官司,就丢了一百两银子,他同窗把钱也一并寄给我了。”

吴秀梅含泪说完,看向对面的华珠、颜博与高讼师,“差不多就这些了,高讼师啊,你是琅琊最厉害的讼师,你能帮我这场官司的,对不对?”

高讼师点头:“我会的,请你放心。”他平生只输过一次,只要不碰到那个人,他相信以自己一定能够胜出。但那个人远在京城,又怎么会跑来琅琊呢?所以这回,他赢定了。

高讼师用笔画了一些标记,又问:“那封信你可有保存?”

“那封信我给他烧纸钱的时候一并烧掉了。”

“婚书呢?”

吴秀梅拍着胸脯道:“婚书我有的!我本来也想烧掉,可一直舍不得。哦,今天我带过来了。”说着,从宽袖里拿出一个用红绸精心包着的长方形小锦盒,里面有三份文书——男方家庭请求婚姻的通婚书,女方家庭允诺的答婚书,以及分别记录了男女双方各自的真实情况的别纸。

高讼师放下毛笔,将婚书仔细过目了一遍,笑了:“一张不漏,很好,很好。可有人证?”

吴秀梅面露难色道:“我家里人都不在了,公婆也死了,他家的亲戚又将我赶了出来,他们…应该不会帮我的。怎么办?我是不是会输?”

高讼师笑着摇了摇头:“有最好,没有也没关系,婚书就是最好的的证据,我有信心,一定会赢!”

“婚书?”

“没错,他们手中的王牌就是婚书!它是对你最不利的证据。有它在,想告你停妻再娶简直易如反掌。除此之外,十六年来你一直对他们母子不管不问,也在律法上构成了抛弃妻子的罪名。两项重罪加起来,你的后半生只能要在大牢里度过了。”

大牢?卢高吓到了,身子轻轻抖了起来:“那怎么办?余斌啊,你一定要救我!我不想坐牢!我坐牢了阿娇怎么办?我女儿怎么办?公主肯定也不像自己的小外甥和小姑子成为孤儿寡母的对不对?”

余斌按住他抖个不停的身子,从容淡定地说道:“这世上只有我不想接的官司,没有我打不赢的官司。我既然接了,你就要对我有信心。”

话虽如此,可卢高犯罪是板上钉钉的事实,这几乎是一场没有胜算的官司。偏偏主审官是廖子承,不接受贿赂也不惧怕威胁。尤其他无父无母无妻无子,没有弱点没有软肋。想在这种手中钻律法的空子,简直难于上青天!

卢高看着余斌一脸从容,没有丝毫惧怕的神色,忐忑躁动的情绪慢慢平稳了下来:“对,你是金牌讼师,黑的也能说成白的,我相信你!”

余斌的嘴角抽了抽,有一丝淡淡的不屑自眸子里闪过,随即,正色道:“现在,把吴秀梅的习性,以及你那几年寄给她的全部东西,一一告诉我。记住,不许漏掉任何一点,因为你漏掉的很有可能就是胜诉的关键。”

卢高点头如捣蒜,尽最大的努力,将可以记起来的东西事无巨细地陈述了一遍,又补充道:“余斌啊,你可能不知道吴秀梅请了谁帮忙,那个人很厉害的。”

余斌一边整理着线索,一边不屑地笑了笑:“高讼师吗?手下败将而已,何足为惧?”

“我说的不是他,是你未来的小表妹,年、华、珠!”提起华珠,卢高打了个寒颤,总觉得那小丫头鬼主意太多,不好对付。

“她?”余斌挑了挑眉,完全没将对方放在眼里的表情,“隔行如隔山,破案与打官司根本是两码事。如果你是担心我会因为亲戚关系而忘记职业操守,那么你多虑了。公事和私事,我一向分得非常清楚。”

卢高依旧不放心:“总之小心为妙吧,她这回是铁了心要帮吴秀梅。”

余斌眯了眯眼,若有所思道:“以你之言,我感觉她们两个看起来不像只是曾经的主仆关系这么简单,你是不是有什么瞒着我?”

卢高的眼神猛地一闪,低着头嗫嚅道:“不是存心瞒着你,我是觉得她们应该…还没有相认,与案件好像没什么关系…”

“相认?”余斌犀利的目光直直射进他眼神飘忽的眸子,“卢高,不想坐牢的话,就老老实实地交代。”

卢高的心咯噔一下,握拳,在心底做了一番天人交战后咬牙道:“年华珠是我妹妹的女儿!”

余斌斜睨了卢高一眼:“这么说,你是她舅舅,吴秀梅是她舅母了。”

话落,余斌翻开为此案搜集的档案,在廖子承的名字旁添了一个“年华珠”,凝思了片刻后慢悠悠地露出一抹志在必得的笑来,“我已经找到了答应这场官司的必胜法!”

哎妈呀,这是神马节奏哇?

【第七十四章】他吃醋,对薄公堂!

一个时辰后,讨论完毕,吴秀梅与高讼师相继离开了香满楼。

华珠与颜博交换了一下意见,也准备离开。走到门口时,忽然与从过道里经过的余斌碰了个正着。来的路上华珠已经跟颜博提过余斌来府提亲了,但颜博仍是没料到会在这里碰到他。玩忽职守的事儿不能传出去,颜博朝门口一闪,冲华珠比了个手势。华珠会意,笑着上前与余斌打了招呼:“表姐夫,这么巧,你也来香满楼了?”

余斌停下脚步,很惊讶的样子:“真是太巧了!我刚刚约了朋友在这边,你一个人出府,都不带个丫鬟伺候着。”

说话间,朝厢房内看了看。

华珠一边往前走,一边温声道:“我习惯一个人出门了,姐姐的铺子里来了一些新缎子,让我挑几匹做春裳,顺便给她带一份香满楼的红花肘子。”

语毕,扬了扬手中的食盒。

余斌迈步跟上华珠,与她一道走下楼梯,并和颜悦色道:“你们姐妹的关系真好,不知道的还以为你们是一个娘胎里爬出来的。”

华珠笑了笑,低头看路:“我姐姐人很好的,对我们几个妹妹都不错。”

“我也很想有个妹妹,可惜家中仅有一个大哥和一个姐姐。”余斌笑着说完,二人已到了香满楼门口。

夕阳西下,余辉照耀屋檐,闪动起鎏金般的色泽,耀得人睁不开眼。

小酒馆的伶人纷纷站到门口,怡红院的姑娘也推开了轩窗,路边的小摊子,陆陆续续摆起来,行人也渐渐多了起来。

华珠看着他们为生活而奔波忙碌的样子,不知为何,露出一抹开心的笑。

从余斌的角度看去,少女美丽的眼睛微微眯成两道月牙儿,仿佛很享受什么似的,连粉嘟嘟的红唇也扬起了优美的弧度。她的宁静霎那间盖过了满大街的喧嚣,看着她,耳畔再不闻声息。

华珠真想伸个懒腰,又怕不雅,只得绷紧身子小小地感受了一下,尔后长舒一口气,对余斌莞尔笑道:“我要回府了,不打扰表姐夫了。”

余斌的眸光微微一动,唇角始终挂着暖玉般迷人的微笑,那声,也仿佛能柔到人的心坎儿里:“上次我来琅琊看大奶奶,吃到一家特别美味的糖元。回到京城,我找了许多厨师做,都做不出当时的味道。那个摊子就在洛阳大街,表妹应该也是个极爱美食之人,随我一起吧。”

很多人讲话都喜欢用问句,借以表达更加肯定的效果,但华珠与他碰了两次面,发现他似乎更惯用陈述句,也不知这是不是一种非常自信的表现。

不过他的确说对了,华珠是个吃货。一听有美味儿的糖元,口腔便开始分泌唾液,可是一想到洛阳大街,又暗暗打了退堂鼓。

余斌见她吞了吞口水,却又一脸忧郁的样子,主动从她手中拧过食盒,笑道:“走吧,我请你,不用你付钱。”

她又不是担心没钱给,她是担心…

华珠揉了揉袖子,侧目看向余斌,余斌笑得非常真诚,真诚到叫人不忍拒绝。更重要的是,她真的很馋啊。

目光微微一动,也不知心里又闪过了什么年头,华珠垂眸道:“那就去吃尝尝吧。”

大街上车水马龙,余斌很绅士地将华珠护在靠近店铺的内侧,同时,也很君子地与她保持着礼貌的距离。

二人很快抵达了卖汤圆的摊子,位于接尾,周围没什么店铺,人流量不大,但四张桌子都坐满了,可见生意极好。

卖汤圆的是一家三口,中年夫妇和一个约莫八九岁的小女孩儿。夫妇二人穿着低廉的棉麻制品,小女孩儿穿着档次稍高的正红色纯棉短袄、配黑色棉裤,扎两个羊角辫儿,小脸蛋红扑扑的,挂着动人的笑。她很熟练地端着盘子,又很礼貌地收着客人的钱,甜甜的、稚嫩的声音,宛若一首天籁般的小曲儿在喧嚣里徐徐飘荡。

余斌与华珠等到一个桌子空出来,才坐过去。

小女孩儿笑眯眯地行至跟前:“哥哥姐姐想吃什么口味儿的糖元?你们瞧着面生,是第一次来吧!我给你们介绍一下,我们的糖元有甜咸两种口味,咸的又分荤素,甜的有芝麻馅儿、豆沙馅儿、莲蓉馅儿、白糖花生馅儿。大碗八文,小碗五文,米酒外加一文,鸡蛋外加两文。哥哥姐姐不要嫌弃我们比别人贵哦,我爹娘做的糖元真的很好吃的,还有,酸辣土豆丝不收钱。”

能认出他们是第一次来,还能将糖元介绍得那么出色,真是个能干的孩子。华珠笑着拿起筷子,夹了一点碟子里的酸辣土豆丝,吃完后赞许道:“不错,够辣够酸。”

余斌摸了摸小女孩儿的小脑袋,又看向摊子后边忙着煮糖元和做糖元的夫妇,笑着道:“我上次来,你们家的小丫头还在吃手指,现在都能帮你们做生意了!”

男子闷头做东西,仿佛没听到余斌的搭讪。他身旁的妇人灿灿地扬起笑脸:“贵人来过呀!难怪我瞧着面善呢!”

余斌笑了笑,又转而看向华珠:“点一种口味。”

总吃甜糖元儿略有些吃腻了,华珠想了想道:“小碗咸糖元,荤的。”

余斌对小女儿说道:“我要大碗素的。再来两碗蛋酒。”

半刻钟后,小女孩儿将一碗小糖元、一碗大汤圆、两碗蛋酒端了过来。余斌付了钱,二人开始吃糖元。

华珠一小口一小口地吃着碗里的东西,在陌生人跟前吃饭或多或少有些不自在,不过华珠也没指望二人的将来会再有什么接触,是以也不管自己形象到底好不好了。

“你跟你舅母的关系挺好。”余斌忽然说道。

华珠有些纳闷儿,她跟封氏的关系绝对…算不上好,明面儿上封氏待她也颇为平淡。不明白余斌从何处得到这种结论,就随口应和道:“嗯,挺好的。”

言不由衷,说明不好。以她跟吴秀梅的关系来判断,她不会给出这种回答,所以她指的舅母是封氏。如此,果然如卢高所言,她与吴秀梅尚未相认。

余斌垂眸掩住一丝笑意,继续吃糖元。

突然,摊子对面的街道上传来一阵马蹄声,一辆华丽的马车缓缓地驶来、又缓缓地经过。

帘幕被风卷起,露出一只修长如玉的手。那手,将窗帘轻轻托起,又露出一线反射着夕阳余辉的重紫,而重紫官服的领口上,是一片凝脂雪腻的肌肤,和一个光洁精致的下颚。

华珠的心微微一颤,手也跟着一颤。糖元掉进汤里,溅起米酒,洒了她一脸。

余斌忙递过一方帕子。

华珠推开,低声道:“我有,谢谢。”

语毕,一边擦脸上的汤汁,一边朝马车望去,这时,帘幕已经放了下来,什么都看不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