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王爷没有回答,如论皇帝如今说什么,都改变不了曾经造成的伤害,无法弥补这近二十年的痛楚。

定北侯府沉静在准备大婚的事宜之中,好像已经远离了朝中纷争,也不去关注皇帝的近况,更不去宫里请安,一家子俱是眉梢带喜,着实让外人想不通。

处暑一过,京城的微雨一场接着一场。

这一日,侯府来了一位容貌秀美的贵客。

作者有话要说:

【赠文】

八王爷有些紧张,赵凌掉入温柔乡一时半会出不来。八王爷便独自一人坐在赵老太君的下首,端着茶盏的手总会不由自主的轻颤。

赵老太君瞧着他也是奇怪。

当年八王爷和赵凌是拜把子的哥们,两人都是一样性子的人,十来岁时就没有哪天不闯祸的。

但见今日的八王爷,怎么端坐笔直,还有些畏首畏尾?

赵老太君也不好说什么,她都这把岁数了,看着小辈们一个个“洗心革面”,她也是颇为欣慰。

赵翼这时领着一妇人入屋,这妇人肤色尤为白皙,似是常年没有见过日光,身段纤细,容貌看上去不过才三十出头的光景,瞧着十分年轻。

她的脸变了,可她所有的神态俱已融入了八王爷的血肉之中,他忘不掉,也没法忘怀。

那妇人半低垂着眼眸,并没有看八王爷一眼,而是上前去给赵老太君请了安,“怀柔张氏见过老太君。”她福了一福。

老太君瞧着标致的人儿,也是发自内心的喜欢,再者又听说张氏丧夫多年,身边无子无女,老太君也是心疼,“无需多礼了,我听闻你有一门祖传的手艺,可令白发.生黑?”

赵翼为了孝敬老太君,才听从了赵慎的意见,找了这么一个人过来。老太君这些年头发已然花白,但黑发与白发混在一块,瞧着不太舒坦,加之赵翼婚事在即,孙儿们又极力推荐张氏,老太君便就应允了。

谁晓得八王爷也不知道听谁说了,他也是慕名而来,也想让张氏给他生生黑发。

【小剧场】

我叫朱阎,阎王的阎。

生为皇家子嗣,我的名讳当中岂能有阎字?

皇帝抢了我的心上人之后,我便改名为阎,即便如此,皇帝也只能干愣着,他也不能再奈我何,毕竟我再怎么不济,也是一方卫所的总兵啊,一言不合,我就造反,就算反不了他,我也能制造舆论。

终于啊终于,皇天不负有心人,我在赵慎那小子面前表了忠心之后,终于等来了期待已久的一日。

我的她来了,她看上去还是那样的美貌,年轻,秀气,温婉。而我已经是个五大三粗的中年男子了,连风花雪月的那些事都生疏了。

即便她的容貌变了,但我依旧能认出她来,她所有的一切,我都了如指掌。

我朱阎这些年鬓角白了不少头发,今日她会给我治病么?

治好了头上,顺便再治治心上的。

我现在竟然还想起了皇帝,真想看看他日后知道真相的表情,那一定会很精彩。

届时,我打算包了全京城的礼炮用来庆贺。

PS:又迟了,抱歉,求别拍,晚上7点的尽量准时!

第112章 终至大婚(上)

张氏?

好像怀柔是有一户姓张的杏林世家。

这便是赵慎给她安排的新身份了?看来还是那小子厉害,不动声色就给她寻了一条可以正大光明示人的路子。

王宁多年不曾露面, 肤色白的不太正常, 尤其是那双玉手,如若玉葱, 单是赵老太君瞧着也觉之纳罕。

“张大夫,老生这把岁数,这头发或黑或白, 老生也不怎的在意, 你且随意吧。”赵老太君温和笑道。

近日府上喜事连连,她老人家也高兴着。

赵凌活着回来了,赵翼与公孙月还有几个月就要成婚,就连赵慎也与七公主解除了婚约,在外人看来, 赵家一日不如一日, 但其实赵家人自个儿心中明白,如今才是最好的安排。

王宁二十多年前也见过赵老太君, 好在她如今看上去比她的真实年纪小了近十岁,老太君也瞧不出什么端倪。二十年了, 谁能记得那个王宁?

“您老说笑了, 我怎的觉着老太君还年轻着呢。”王宁道。

她也知道温昌远已死, 照着这个势头下去, 王家的冤案终有一日会真相大白。如今的王宁又有了生机, 加之儿子昨个儿刚弱冠,她这个当母亲的有了新的期盼。

至于八王爷......若是老天垂怜, 让他们还能有再续前缘的机会,王宁不会再退缩,也不会顾及什么了。

王宁给赵老太君瞧了一会头发,又开了几幅药方子,薛神医如今还在赵慎的掌控之下,王宁想得一张生黑发的方子并不难。

片刻之后,王宁才与八王爷对视。

有二十年了!已经过去二十年了!

她最后一次见他时,他还当风华正茂,如今却是鬓角染霜,眼角已有明显的褶皱,那双曾经熠熠生辉的眸子里布着醒目的血丝,他看上去......真的老了,也变了,可看她的眼神至始至终却不曾变过。

王宁鼻头一酸,没成想那次诀别,一转身就是二十载了,早已物是人非,年华不再,而他与她只能止于两两相望。

王宁心怀深仇大恨,她沉寂了二十年,早就不是当年那个天真的王家嫡女,王宁及时将自己的情绪克制住了。

八王爷也不再是那个街头搞事的八王爷,他知道现在还不是时候,如今步步皆关键,一步错许有可能满盘皆输。

他都等了二十年了,如今还能再熬一熬。

而且,见她还活在世上,还能看到她,这便是老天对他的恩赐了。

如此,他觉着足够了!

试问还有什么比阴阳两隔更残酷!

赵翼火眼金金,一眼就瞧出了王宁与八王爷之间的不同寻常之处。

张大夫是赵慎推荐的,赵翼结合诸多细节,稍作思量了一番,但这一次他并没有猜出什么。毕竟他对当年的事知之甚少。

八王爷移开了视线,实在不敢太过唐突,万一一个没忍住,直接扑上前就将王宁抱在怀里,这可就糟了。

八王爷觉着他此刻完全可能做出这种事出来。

他咳了几声,哑声道:“不知张大夫可否去我府上.....去我府上稍坐。”

赵老太君这时又多看了八王爷一眼,他是来求医的,没有道理将人家大夫往家中请吧?

八王爷孑然一身太久了,莫不是瞧着人家女大夫长的好看,起了什么“歹心”了?

不是赵老太君不信任八王爷,而是那些年他与赵凌干过太多不靠谱的事,老太君道:“张大夫会在侯府小住几日,王爷若不嫌弃,老生让人给你另备一间厢房,王爷不如也多待几日,正好浩天与淑婉这几日也在府上。”

好像侯府又要热闹一阵子了。

八王爷想都没想,直接应下,“也好,那就多谢老太君了。”他太过积极。

老太君一愣,倒也没当回事,毕竟八王爷年轻那会还在侯府住过半年,若非先帝爷将他宣见回去,他还打算赖着不走了。

王宁半低垂着眼眸,有些心神不安。如今大事未成,当真不是念及旧情的时候,可她也是个女子,没有那般强大的意志力。

心心念念了半辈子的男人就在跟前,让她如何镇定?

*

八月中秋,皇帝的龙体好转,他的探子一直在跟着赵慎,传入宫的消息却大抵相似。

“赵慎今日与五姑娘去了太湖垂钓半日。”

“赵慎新得了一台古琴,今日在碧泉寺教赵五姑娘抚琴。”

“赵慎兀自下棋半日,另有半日外出打猎,得了一只花鹿。”

皇帝一直等着赵慎的下一步的动作,但已经过去两月有余,皇帝并没有看到任何的动静。

赵慎是并不知道他自己的真实身份?还是他当真无心争权?

又是一年中秋,这日子原本是先皇后的忌日,可后来皇上再也不独自过中秋了,宫中没有人知道这是为什么。

皇帝在乾坤殿召见了赵慎,皇帝见到赵慎时,只见他穿了一身素白色暗纹的直裰,背脊挺拔笔直,腰上缀着一块墨玉,容颜冷傲,但也俊美无双。他清冷之中隐隐透出的贵气,即便是皇帝自己也不可企及。

赵凌这些年远在边陲,据皇帝所知,赵凌留京的时间并不长,他究竟是怎么养出这样的儿子?

不,他不是赵凌的儿子!

皇帝已经一身龙袍加身,须髯也特意整理过一遭,他端坐在龙椅上,视线从赵慎的脸上渐渐下移,又落在了他左手大拇指的玉扳指上面。

那只玉扳指的确是他亲手挑的料子,费时数月打造出来之后,也是他亲手送去给宁妃,可惜宁妃并没有给他好脸色。

皇帝一直盯着赵慎看,从他的眉眼,手指,身段,甚至连黑皂靴的尺寸......他也估量一下。

赵慎面无他色的站在那里,淡淡问了一句,“皇上召见微臣所为何事?”

皇帝瞧了半天,没有在赵慎身上发现任何与赵凌类似的影子,他内心有些狂喜,但他这人做过太多连他自己都没法原谅的事,以至于这份狂喜也不太敢表露出来。

既然赵慎开口了,皇帝便问,“朕久闻你母亲至今还未入侯府?”赵慎是外室所生,这件事满城皆知,而且侯府除了正妻之外,从来就没有其他女子,皇帝问出此话,很是寻常。

赵慎眸中也是一派清冷,“微臣的母亲就在府上,微臣不知皇上此言何意?”

皇帝一愣,是了,赵凌娶了通州王氏,还让朝廷给王氏册封了一等诰命夫人,通州王氏便是赵慎名义上的母亲。

皇帝已经等不及了,锦衣卫迟迟没有赵凌的消息,他现在急着想知道当年的事,更是急切的想知道那人是否还在这世上。

遂又问,“朕是指你的生母。”

皇帝的眼神已经带着几许迫切,赵慎却无动于衷,淡淡道:“回皇上,微臣听闻她早些年就不在人世了,微臣并未见过。”

眼下虽已深秋,但还不至于冻人手脚。

皇帝此刻却是手脚一阵冰寒,入缀冰窟,她.....不在人世了?

不对!一定又是赵凌干了什么好事!

当年赵凌为了给王家求情,在殿外跪了一夜,还上了死谏,他既然救了赵慎,一定也会救了她!那时,赵凌总会“恬不知耻”的“宁妹妹”的叫她,虽然赵凌对她并无男女之情,却是十分爱护她。

赵凌一直是皇帝最头疼的一个人,为了给太子清除障碍,他这才大力扶植顾家,又借刀杀人,让温茂盛去除了赵凌。

此刻,皇帝头一次如此的期盼着赵凌还活着!

若是赵凌此番能脱险,他一定会考虑放过赵凌一回。

皇帝的喉结滚动了数次,在一阵安静之中,他说了一句:“你今日陪朕用午膳。”

殿内只有三人,除却皇帝和赵慎之外,李德海也在。

赵慎正要谢绝,皇帝突然道:“朕想与你说说赵五娘的事。”

闻此言,赵慎沉默着,没有言语,也没有谢绝皇帝的好意,但他没有那个心情同皇帝吃饭。

李德海见势,忙去传膳,宫人很快就端了饭菜上来。

布菜的宫女被挥退了下去,皇上持箸时,他特意留意了一眼赵慎的手。

几年前秋猎,赵慎不声不响就得了彩头,皇帝那时第一次留意了他,他双手皆可射箭,皇帝很好奇他是用哪只手吃饭的?

纯粹只是好奇,没有其他的想法。

皇帝见赵慎右手上还有一道明显的疤痕,又想起了几年前肖家的管事险些砍断了赵慎的胳膊。

皇帝内心猛然间一跳,有些想杀人的冲动。

肖家?肖家不可再重用了!

算着年纪,赵慎应该刚弱冠,他的手虽修长好看,但上面的茧子与伤疤也着实醒目。

赵凌不是从不让府上三位公子涉险么?怎么赵慎的手会这样?他这些年吃了多少苦?

这个赵凌,难道不是他自己的儿子,他就不心疼了?!

赵慎没有直视龙颜,但他两条剑眉明显一蹙。他并不知道皇帝此刻脑中在想些什么,但他也并不关心此事。

皇帝特意让李德海备了一壶陈年佳酿,他还想与赵慎喝上几杯,“朕听说你们赵家立了规矩,没有弱冠的男子不得饮酒?没记错的话,你已经弱冠了吧?”

皇帝盯视着赵慎的每一个表情。

赵慎没有回避,坦荡荡,直言道:“微臣还有事在身,家父至今下落不明,微臣心不能安,恕微臣不能饮酒。”

皇帝持着杯盏的手一顿,自己浅尝了一口,入口有些苦涩。

李德海想提醒赵慎几句,奈何他也不太清楚赵慎究竟知道多少。

归根结底,此事还得与赵凌当面确定。

皇帝今日也算是厚着脸皮留下赵慎用饭,他细细的观察了赵慎的五官,赵慎的确很像那个人,但也有几分像皇家人。

这件事便是错不了了。

皇帝有些投其所好的嫌疑,“朕已经听闻了你与赵家五姑娘之事,你.....你们可是兄妹!”

如果真想有情人终成眷属,也不是没有可能。

比如,赵慎如果脱离了赵家,另换身份不就可以了么?

既然赵慎对权势并没有什么兴趣,皇帝以为还有别的东西能让他服软。

到底是自己的血脉,宁妃母子又是皇帝的心结,他对赵慎可以说是存了心的在讨好了。

李德海在一旁也是干着急,哪怕赵慎有一点的自知,或是他但凡有一点脑子,也会在这个时候让皇帝有个台阶可下。

若是没有猜错的话,赵慎此前是故意暴露自己的身份,为的就是解除与七公主的婚约。

他既然这般大胆了,为何却不与皇帝认亲

他的生父可是天下的国君,坐拥天下,他难道一点就不心动?

赵慎放下碗箸,从头到尾只用了一只汤包,他面色极淡,“吾妹还小,微臣自有考量。”

皇帝:“......”他将赵宁安排到碧泉寺陪着顾太妃吃斋,为的就是让太子无法再继续觊觎她,赵慎何等聪明,他难道就没有明白自己的一片苦心?

皇帝以为,他这就算是对赵慎的补偿了。

只要他肯接受,但凡皇帝能够办到的,都会依了他。

除却.....除却一个储君之位!

这时,小黄门过来禀报,“皇上,太子殿下过来给您请安了。”

太子是皇帝最看中的儿子,又是先皇后所出,他一出生就被皇帝册封为了太子,日后顺理成章荣登大典。

太子由宫人领过来时,赵慎已经起身,但太子一眼就看见了桌案上的两副碗筷。

太子面上虽然不显,但已经开始疑心。

能与皇帝同席而食,这是何等的荣耀?迄今为止,除却太子本人之外,就连内阁阁员也是没有这个机会的。

而且再看皇帝的神色,似乎对赵慎有一丝的讨好之意。

赵慎这时面无表情道:“微臣先行告退。”

皇帝见他去意已决,加之太子在场,皇帝便没有挽留。

赵慎与太子都是他这辈子两个最爱的女人所生,皇帝都很在意。

太子并非迟钝之人,他已经嗅到了一丝的不为人知之事,“父皇,赵慎.....怎会在此?”

这话听上去有几分质问的意思,太子察觉不妥,又添了一句,“七妹尚未释怀,听说还闹的厉害,这个赵慎太过分了。”

皇帝没有说话,这还是他头一次对太子冷漠。当初给赵慎与七公主赐婚就是极为荒唐之事!

李德海这时说一句打破了僵局,“殿下有所不知,赵慎的性子与公主不合,如今这样倒是最好的。”

太子看了一眼李德海,神色不明。

皇帝命宫人又备了一副碗筷,让太子也留下用了饭,父子二人今日的话很少。

这之后太子陪着皇帝稍坐片刻便回了东宫。

太子愈发的起疑,他对赵慎的身世,以及当年有关赵慎生母的传闻皆有所了解。

种种细枝末节联系在一块之后,太子突然心生一事,这个突如其来的念头让他猛然之间惊觉到了什么,但他并没有任何实质性的证据,忙吩咐了一句,“来人,去大同给我找赵凌!”

赵慎是赵凌带回去的,他一定知道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