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嬷嬷,我们王妃说了,既然入了宫,就要谨守宫中规矩,奴婢不敢废礼。”碧云笑着说道。

“这…”黄嬷嬷闻言,脸上闪过一丝尴尬之色道:“哎,王妃说的是,只是我们这大半年来早就习惯了,往后我们一定守规矩。”

碧云倒不是来教训黄嬷嬷的,宫中人生地不熟的,她们日后还要仰仗着黄嬷嬷了解一二呢,但愿她不是旁人派来的人吧,碧云想到此,柔声道:“嬷嬷,王妃娘娘叫奴婢过来请王爷去一趟正殿,也请嬷嬷吩咐一声,让昌德宫中的奴才们也去。”

“好好好。”黄嬷嬷连忙应道,随即对身边的钟平道:“钟平,你快去把小席子他

们几个叫来。”

“是,嬷嬷。”钟平应了一声,立即去了。

“王爷,王妃娘娘请您去一趟正殿,您一会回来再吃,可好?”黄嬷嬷看着永安王,柔声问道。

“好。”永安王立马放下了手上抓着的一把油酥花生米,在身上擦了几下后,一脸憨厚的应道。

第四十五章 诉苦

“王爷,您可不能这么去见王妃娘娘,否则娘娘要生气的,快,擦擦手。(就爱读书最快更新)”黄嬷嬷递上了手中的丝绢。

永安王一把抓过来,胡乱的在脸上和手上擦了几下后,问道:“嬷嬷,成了吗?”

“好,王爷一会在王妃面前,可不能动手动脚了,要乖乖的坐着,知道了吗?”黄嬷嬷柔声叮嘱道。

“知道了。”永安王乖乖的应道。

碧云只消一看,便知这宫中是黄嬷嬷在做主,这永安王对她似乎也十分信任和依赖。

梁芜菁在正殿等了片刻后,先是钟平领着两个宫女,两个太监进来请安,接着便是碧云领着永安王和黄嬷嬷到了。

“奴婢拜见王爷,王爷万福。”碧玉三个丫头,见到永安王进来的那一刹那,便跪了下去。

黄嬷嬷等人眼中都闪过一丝震惊之色,随即便低下头去。

“妾身拜见王爷。”梁芜菁见永安王朝着自己走了过来,立即屈膝行礼。

“快起来,起来…”永安王伸出还有些油腻的手,抓住梁芜菁的手,就要将她拉起来。

“王爷…”黄嬷嬷脸色大变,深怕梁芜菁发火,立即要阻拦。

“谢王爷。”梁芜菁的脸微微抽搐了一下,却也没有发怒,脸上挤出了一丝笑容。

“你饿了吧,这个给你…”永安王伸手从怀里掏出一个油纸包来,里面包着两只烤鸡腿,笑眯眯的递给了梁芜菁,眼中满是希冀,就像一个等待大人表扬的孩子一样

梁芜菁霎时说不出一句拒绝的话了,脸上的笑容也不再勉强,笑着接了过来:“多谢王爷。”

“不谢不谢,嬷嬷说了,你是我娘子,有好东西要先给你。”永安王乖乖的说道。

“真的?”不知道为什么,梁芜菁这一刻就想逗逗这个曾经的帝王,现在的稚童了。(就爱读书最快更新)

“那是当然。”永安王重重的点头。

“我方才让人瞧了,这昌德宫只有正殿和寝殿能够住人,王爷既然说有好东西都要先给妾身,那王爷把寝殿让给妾身住,可好?”梁芜菁笑着问道。

“好啊,娘子你睡床上,我睡地上。”永安王十分豪气的说道,仿佛自个很了不起似得,不过,他刚刚说完,就一脸苦恼的靠近了梁芜菁,低声道:“娘子,到时候能不能给我…一床被子,只要一床,地上很冷的,嬷嬷说了,我不能再病,再病就没有银子请太医了。”

“王爷…”黄嬷嬷似乎很懊恼永安王交了老底,有些尴尬的看着梁芜菁,低声道:“王妃,咱们这儿统共就这么点住处,实在不瞒王妃,自从皇上给王爷和您赐婚以后,内务府才派了人来修缮正殿和寝殿,您闻闻,这屋里还有一股子漆味儿呢,从前啊,连正殿和寝殿都是塌了墙的,咱们昌德宫的物品和月例银子,内务府是从来不给的,屋内的地龙也多日未烧了,冷的紧,钱王妃还在世时,住在寝殿,我们王爷就只能

卷缩在墙角,连被褥也不给,王爷有些怕了,所以…您别生气…”黄嬷嬷说到此看着永安王道:“王爷别怕,这些日子,内务府该给的月例都给了,王爷要请太医,咱们也有银子了。”

梁芜菁已经不是头一次听到黄嬷嬷诉苦了,加之碧玉已经确定了,这昌德宫真是破败不堪,当真让人觉得憋屈。

今儿个可是她大喜的日子,嫁过来却是这样一幅光景,梁芜菁也觉得十分辛酸,特别是看着永安王正可怜兮兮的看着自己,深怕自己不给他被子时,更觉得心中难受的紧。

从小到大,梁芜菁何时这么憋屈过,想想便觉得愤怒。

强迫自己嫁过来也就罢了,竟然给了这么一个破烂地儿,真当她梁芜菁是好欺负的啊。

“黄嬷嬷,我的嫁妆呢?”梁芜菁突然问道。

“啊。”黄嬷嬷闻言一脸茫然:“奴婢没有瞧见什么嫁妆啊!”

“不可能,宫里抬了聘礼去侯府后,我们侯爷就吩咐了人将嫁妆抬入宫了啊。”碧玉实在忍不住了,急声说道。

“可是,奴婢们真的没有见到什么嫁妆送入昌德宫啊。”黄嬷嬷摇头道。

“奴才们也未瞧见,咱们昌德宫能放东西的就大殿和寝殿,王妃您瞧?什么也没有,而且,奴才们有天大的胆子,也不敢把您的嫁妆给藏起来啊。”钟平也连忙说道。

“这么说来…我的嫁妆不翼而飞了。”梁芜菁闻言脸色瞬间沉了

下来。

“王妃,若真是如此,那咱们往后的日子恐怕不好过了,进了这内宫,您和奴婢们都是出不去的了,想要请人帮忙也难,若宫中不应允,夫人想入宫看您也难如登天,您在宫中无论受了什么委屈,也无人知晓啊。”碧玉急的汗水都出来了。

“何止是受委屈,即便死在这宫中,只要宫里要瞒着,又有谁会知晓?”梁芜菁从来没有觉得这样无力过,自己的人生,自己的一切都掌握在别人手里,她想挣扎都难。

想想家族的危机,想想自己的处境,梁芜菁的脸上变得苍白一片。

今儿个可是她大喜的日子啊,天底下恐怕再也没有哪个新娘如同自己这般忧心忡忡,如同自己这般委屈了。

“黄嬷嬷,你派人去将内务府的总管请来,本王妃有话要问他。”梁芜菁并没有多说什么,毕竟屋里还有昌德宫内的奴才,要避嫌。

“是,钟平你快去内务府请总管过来。”黄嬷嬷立即对钟平吩咐道。

“好,奴才这就去。”钟平应了一声,立即往外跑去,一刻也不敢耽搁。

“王妃,稍安勿躁,那么多嫁妆抬进宫来,是大事,内务府应该会记录在册,依奴婢看,正因为这昌德宫年久失修,没处可放那么多嫁妆,所以才放在了别处,今儿个是您和王爷大喜的日子,所以无人敢来打搅,过两日,必定有人来给您一个说法的,您就放心吧。”碧云已经感

受得到自家主子的焦急了,她知道,主子遇事向来冷静,如今这般着急,估计是想到了什么,但此刻人多,她也不好问那么多,只能安抚主子。

“嗯。”梁芜菁点了点头,今儿个她五更天之前就起身了,胡乱吃了一些点心填了肚子,就一直撑到现在,早已饿的前胸贴后背了,向来不喜欢吃烤鸡腿的她,看着永安王给的鸡腿,竟然也觉得食指大动,不过…她看着永安王那脏兮兮的手还是忍住了。

“时辰不早了,碧云,你们也该饿了,将今日带来的点心拿来,咱们一块用一些吧。”梁芜菁说到此看着黄嬷嬷和她身后的几个宫女太监,低声道:“你们可用膳了。”

“未曾。”几人摇了摇头。

梁芜菁倒是没有管永安王,因为这厮一个人就将寝殿内的一大桌菜糟蹋的差不多了,如果还饿,那可真是没有天理了。

“那就一起吃吧。”梁芜菁笑着说道。

“王妃,寝殿内的酒菜还剩了不少,奴婢们去吃那个吧,这点心还是您和几位姑娘用。”黄嬷嬷见那食盒里面虽然装了几碟子点心,但是根本不够这么多人吃,便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

“嬷嬷,那桌酒席怕是被咱们王爷弄的一片狼藉了,还能吃吗?”梁芜菁看了一旁正对着食盒流口水的永安王,摇了摇头道。

“这…”黄嬷嬷脸上闪过一丝尴尬之色,正欲说些什么,却见永安王已经伸

手要去抓食盒里的点心了,她真怀疑自家王爷方才吃那些酒菜是否吃进肚子里了?如今还要吃,她家王爷怎么这般能吃啊。

然而,还不等黄嬷嬷提醒,永安王的手刚刚碰到食盒时却停了下来,他回过头看着梁芜菁,似乎有些不好意思。

“吃吧。”梁芜菁笑着点头,不知为何,她每每看着他这样可怜兮兮的看着自己时,总会心软。

梁芜菁不得不承认,自己在心中是无比同情和可怜陈夙的,所以,即便自己不愿意嫁给他,即便他现在是个让人烦的傻子,她也做不到铁石心肠。

曾经叱诧天下的皇帝,曾经英武盖世的明君,为了天下老百姓,面对瓦刺的铁骑,面对朝中手握重兵几大将军的争执,为了压制住他们,为了赶走瓦刺大军,他毅然选择亲征,亲自督战,却不料落入敌人的圈套,被俘了。

从前梁芜菁常常听父亲说起陈夙的种种,想当初,父亲经常在他面前夸赞这位少年天子,然而,命运却和他开了个大玩笑。

虽然梁芜菁觉得自己很不幸了,可和他比起来,自己的却要好上许多,虽然他们现在的处境一样,但她好歹还是个正常人。

“王爷,吃吧。”梁芜菁见陈夙吃的很香,竟然亲手又拿了一个桂花酥给他。

“谢谢娘子,你真好。”陈夙连连点头。

“王爷,您要叫王妃,天家的妻妾,可不能这样称呼。”黄嬷嬷连忙说道。

哦。”陈夙一边吃着点心,一边点头,看着梁芜菁傻笑。

“碧云,给王爷倒杯水。”梁芜菁轻轻挥手道。

“是。”碧云立即奉上了茶水。

“咱们也吃吧。”梁芜菁拿了一个桂花酥,示意碧云将剩下的点心给大伙分了。

第四十六章 处境堪忧

“真好吃…”陈夙吃完后还忍不住舔了舔手指上的残渣。

“这个也给你。”梁芜菁将剩下的一块杏仁酥给了他。

“好,谢谢娘子,你和黄嬷嬷对我最好。”陈夙笑着说道,眼中满是欣喜之色。

“王妃,实在不瞒您,之前那三位王妃,对咱们王爷都不好,特别是钱王妃,对王爷非打即骂,常常罚跪,不给吃喝,可吓坏了咱们王爷,后来钱王妃死了,没个人说话,宫里那些奴才也愈发欺负咱们,每日送来的都是馊了的稀粥,日子真是难熬啊,王妃您嫁过来,是委屈您了,王爷他如今的心思只有几岁的稚童,许多事儿都不懂,奴婢就带王爷给您磕头,希望您大人大量,不要怪咱们王爷。”黄嬷嬷说着便跪下给梁芜菁磕头,她身后的小席子等人也立即跪了下去。

“快起来。”梁芜菁连忙将他们扶起来,正欲说些什么,却见钟平急匆匆的跑了进来。

“王妃,不好了,不好了。”钟平跑的满头大汗,说话也是气喘吁吁的。

“出了何事?”梁芜菁见他脸色苍白,便知出大事了。

“王妃,不好了,看守昌德宫的侍卫多了整整一倍的人,四十个一溜儿的站在那儿,手里拿着大刀,怪吓人的额,而且都换了人,奴才一个也不认识,奴才要出昌德宫,他们不愿放行,奴才说要找内务府总管,烦劳他们去通报一声,这些人竟然不理不睬,奴才

把心一横,就往外冲,谁知这些侍卫竟然拔出大刀来架在奴才的脖子上,差点就把奴才给杀了,您看…”钟平说着深处了手,手臂上被划了一刀,还流着血。

“若不是奴才拿手臂挡了一下,立即回了昌德宫,恐怕真的要丢小命了。”钟平心有余悸的说道。

“王妃,看来是出大事了,从前看守昌德宫的只是二十个侍卫,而且…只是不许王爷离开昌德宫一步,咱们这些奴才未被禁足,特别是钟平,和侍卫们关系不错,是能随时出入的,如今换了人,连奴才也不准出,看来…咱们的处境恐怕比过去更不堪了啊,从前咱们好歹还能出去,给点银子还能弄一些馒头给王爷吃,如今不能出去,每日怕是只能吃内务府送来的…馊了的稀粥了。”黄嬷嬷脸色十分苍白,她本以为,主子娶了梁家二小姐做王妃后,贵妃娘娘虽然恨主子,起码也不会再来寻麻烦了,内务府的奴才们也不敢再怠慢了,不想如今更是雪上加霜。

连他们也不能离开昌德宫一步了,每日靠着那些馊了的稀粥,莫说是主子们,就是他们这些奴才也撑不了多时就要被饿死了。

“嬷嬷,这些日子御膳房给咱们送的不都是好吃好喝的吗?虽然现在所有人都被禁足了,可应该不会再给咱们吃馊了的稀粥吧。”钟平有些心有余悸的说道。

“这也说不住,只能等傍晚时分,

见了晚膳才知分晓。”黄嬷嬷柔声道。

“看来,是我连累你们了。”梁芜菁闻言愣了片刻,才有些颓然的坐在了椅子上,一脸苦笑道。

“梁贵妃她也太狠心了,您好歹是她的亲妹妹,若真的给您和这宫中的人吃馊了的稀粥,便是要饿死大伙啊,王妃,咱们可不能坐以待毙。”碧玉实在是忍不住了,涨红眼说道。

“我自然不能坐以待毙,大约…这天下再也没有比我更倒霉的新嫁娘了吧。”梁芜菁自嘲一笑。

她没有瞧见的是,她说这话时,她身后不远处,正拿着浮尘玩耍的永安王陈夙脸色突然一僵,随即恢复正常了。

“王妃,这些日子,因为准备大婚,内务府送来不少东西,咱们这儿还有些存货,不过…都是些拿不上台面的点心,一些普通的布料,还有一小筐银碳,一大箩黑炭,这天寒地冻的,虽然黑炭有些熏人,总强过没有,要让您受委屈了。”黄嬷嬷看着梁芜菁,柔声说道。

“不碍事…好死不如赖活着,我梁芜菁若是这么容易就死了,岂不是要让他们奸计得逞了?”梁芜菁闻言脸上闪过一丝坚毅之色,无论如何,她都不能认输,她只要安稳一日,姐姐和皇家就不能明着下手夺家产,父亲母亲便安稳一日,梁家便能安稳一日。

“王妃…”黄嬷嬷等人闻言,皆是一怔。

“你们都给本王妃听好了,我不管你们是谁的

人,我也不管你们从前的主子是谁,如今你们也不能出这昌德宫,咱们是一根藤上的蚂蚱,王爷和本王妃没有吃的,你们也得和咱们一块忍饥挨饿…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即便王爷和本王妃日后倒了大霉,死于非命,你们以为…皇家还会留你们这些知情之人吗?到时候你们,还有你的家人都要陪葬,从今日起,本王妃说什么,便是什么,若是有人敢吃里扒外…”梁芜菁说到此猛的一拍桌子,吓得永安王陈夙浑身一抖,立即躲到了椅子背后。

“便是这个下场。”碧落和碧瑶和自家主子心意相通,自然知晓她是要立威,于是一左一右猛的踢到了屋内的椅子上,上好的花梨木椅子,瞬间就被震的四分五裂。

“是,王妃。”黄嬷嬷等人连忙应道。

梁芜菁见此轻轻颔首,她身后的碧云会意,立即从宽大的衣袖中掏出一叠银票来。

虽然梁家抬了丰厚的嫁妆入宫,但梁家的人做生意几百年了,向来会留后手,梁芜菁自小耳濡目染,又深的梁义博真传,自然明白这个道理。

“本王妃赏罚分明,只要你们忠心耿耿,必定不会少了你们的好处,有命拿银子,也得有命花,现在虽然咱们出不了这院子,有银子在手也用不得,但只要你们听话,本王妃保证,有朝一日,必定会让你们得偿夙愿的。”梁芜菁说到此大手一挥道:“碧云,每人赏

银票一百两。”

“是,王妃。”碧云立即给每人一张银票。

除了黄嬷嬷尚能冷静外,就连钟平也看着手上的银票发愣,他们这辈子还真没见过这么大数额的银票呢。

虽然入宫为奴多年了,但每月拿到手的月例银子被层层剥削后,一两都剩不了,而且…到了昌德宫后,能得到几个铜板已是万幸了,他们从未想过,自己有朝一日能够得到这么多银子。

“谢王妃赏赐。”黄嬷嬷连忙谢恩道。

“谢王妃赏赐。”钟平几个也反应过来了,立即俯首谢恩,心道,咱们的新王妃不愧是梁府的大小姐,出手实在太阔绰了。

“既然旁人不管咱们,那咱们自个管自个,我就不信找不到一条活路了。”梁芜菁说到此,对黄嬷嬷道:“本王妃穿着这身衣裳行动不便,宫中可还有女子的衣物?”

“有有有,按照规矩是为王妃准备了衣裳的,有四套,就放在寝殿的衣箱里,只是衣料不算好,要委屈王妃了。”黄嬷嬷连忙说道。

“不碍事,带我去换吧。”梁芜菁站起身来,说道。

“是。”黄嬷嬷闻言,轻轻颔首,立即带着梁芜菁去了。

寝殿内的摆设虽然算不得好,但比起整个昌德宫,已经是不错的了,梁芜菁换下衣裳后,又和碧云几个清点了寝殿内的衣物被褥。

“寝殿内还有两个小间,想来是给贴身伺候的宫女们值夜用的,从即日起,碧云你们四个

便住在这儿,两人一间,被褥也都拿去吧。”

“那王妃您呢?”柜子里统共就两床被褥,她们要是拿了,那主子用什么呢。

“床上不是还有吗?”梁芜菁叹息一声道。

“那王爷呢?”黄嬷嬷连忙问道,深怕梁芜菁让她家王爷睡地上,又无被褥可用。

“王爷和本王妃是夫妻,自然要住在一块。”梁芜菁心中虽然一百个不愿意,可现在她还有的选吗?

“是。”黄嬷嬷闻言,脸上闪过一丝震惊之色,忍不住看了一眼正在角落里无聊的拿着浮尘到处拍打的自家王爷,一时竟然不知该说什么好了。

“娘子,你不赶我睡地上吗?”然而,永安王听到此处却丢下了手中的浮尘,屁颠屁颠的跑到了梁芜菁面前,一脸天真的问道。

黄嬷嬷见此,忍不住瞪大了眼睛,张了张嘴,却一个字也没有说出来。

“王爷放心,有妾身在一日,便不让您受委屈。”梁芜菁说到此看着黄嬷嬷道:“黄嬷嬷,我悉心观察了,王爷对你很信任,很依赖,别看王爷像个孩子一般,什么也不懂,可孩子也是最敏感的,谁对他好,谁对他不好,他都一清二楚,嬷嬷是宫中的老人了,我要在宫中站稳脚跟,解除困境,还得嬷嬷相助。”

“王妃放心,奴婢必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黄嬷嬷连忙说道。

“那就好。”梁芜菁笑着点了点头,从椅子上站起身道:“走吧,我要好

好看看这昌德宫。”

“是。”黄嬷嬷应了一声,立即跟上了。

第四十七章 暗潮涌动

“王妃,咱们这昌德宫中一进来便是正殿和寝殿,旁边有东西偏殿,如今已废弃了,后院还有两个偏殿,靠左的…咱们王爷从前的嫡妻宁氏,在王爷被俘后,带着孩子住在此处偏殿起火,母子二人都仙逝了。”黄嬷嬷说到此下意识看了身后的永安王一眼,却见他正拿着新王妃从凤冠上弄下来的一颗夜明珠玩的不亦乐乎,便继续道:“右侧的偏殿也荒废了,这两个偏殿后是宫中奴才们的居所,一排青砖瓦房垮了不少,只剩下最左侧的两间,如今奴婢们住着,再往后便是昌德宫的小花园,说是小花园,却也不小,花园尽头是宫墙,足足有两丈高呢,这宫墙外头就是护城河了。”黄嬷嬷一边说着,一边领着梁芜菁和她身边的四个丫鬟一路看了过去。

梁芜菁看着这破败不已的宫苑,纵然早有心理准备,也十分震惊,特别是看着后院左侧被大火夷为平地,只剩下残垣的偏殿时,心中就生气了无尽的惆怅来。

不知道,有一日,会不会有人纵火将她和废帝,还有这宫中一干人等都烧死在这里头。

“小厨房在何处?”看了偏殿后,梁芜菁问道。

“就在奴婢们所住的房舍左边,不过灶台塌了,水缸破了,无法用了。”黄嬷嬷连忙回道。

梁芜菁点了点头后,查看了一番,就去了小园子。

看到小园子的第一刻,梁芜菁眼前一亮,这院子真不

小,竟然有两亩地那么大,只是废弃了许久,除了零星的几棵树,便全是杂草了,冬日里,草都枯黄了,被积雪压倒了一片。

“这园子真大。”梁芜菁感叹道。

“王妃说的是,这昌德宫再怎么说,许多年前还是太上皇的宫苑呢,自然是不一样的。”黄嬷嬷连忙回道。

“嗯。”梁芜菁本想去瞧瞧,可实在挪不动脚步,里面太乱了,根本就进不去,她指着对面的宫墙道:“这外头就是护城河了吧?”

“是。(就爱读书最快更新)”黄嬷嬷点了点头道:“是,这外头就是护城河了,河面五丈宽,河对岸是护堤,上头常有宫中侍卫巡逻,护堤外头便是真正的皇城城墙了。”

“那咱们昌德宫在宫中,岂不是最北的地儿?”梁芜菁有些诧异道。

“不不不…是东北,最北处是一座山,是皇城最高之处,也被城墙围住了,旁人进不来的,山不高,山顶有宫殿,说是宫殿其实是佛堂,宫中主子们都在那儿礼佛。”黄嬷嬷笑着说道。

“那如此说来,咱能这昌德宫北边和东边都临近护城河,那西边和南边呢?”梁芜菁一面记下了位置,一面问道。

“御花园。”黄嬷嬷连忙回道。

“护城河,御花园。”梁芜菁眼前一亮,笑道:“咱们这昌德宫还真是个好地方,不仅靠着河,还挨着大花园,清净啊。”

“王妃说的是。”黄嬷嬷等人都不知她是何意,却也附和着。

“钟

平,你带着小席子和小肖子从今日起便去小厨房,修缮灶台,我瞧了,水缸虽然不能用,但还有几个水盆能蓄水,做饭的铁锅只是生了锈,还能用。”梁芜菁笑着吩咐道。

“王妃,是要奴婢们在小厨房内生火做吃食吗?可咱们剩下的黑炭仅够这两月取暖,而且咱们无米下锅啊。”黄嬷嬷一听便知梁芜菁想打什么主意了,忍不住提醒道。

“如今想尽一切法子活下去才是正道,旁的都可以不管不顾,除了正殿,寝殿和你们住的这几间青砖房,还有小厨房,别的地儿只要有木头,都给我劈了当柴火,至于吃的…我虽变不出米来,菜却是有的,不是有这块小园子吗?等咱们撑到开春,便有法子了。”梁芜菁低声说道。

“王妃,可咱们没盐啊,这样下去,即便有菜充饥,也没有力气,迟早也得…”接下来的话,黄嬷嬷没有再说了,她相信,以王妃的聪慧,不用她多说也该明白。

“到时候咱们再慢慢想法子,今儿个大伙都累了,各自回屋歇着吧。”梁芜菁扫了众人一眼后说道。

“是。”黄嬷嬷应了一声,却没有回屋歇着,而是跟着永安王回了寝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