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膳还没开席,就气饱了孙玉娥,赵菁也觉得心情愉快。而且,今儿的席上,并没有少酥酪,看来下人们也已经开始有些眼色了。

用了早膳,若抬腿就走到底有些失礼,赵菁便做在厅中,和徐老太太继续闲聊。张妈妈这时候对赵菁奉若天神一般,亲自端茶递水的服侍。

“菁姑娘,我听说你们从宫里出来的,长有去大户人家当女先生的,是不是当真的?”张妈妈想着昨天那个事情,心里着急,徐老太太好面子,不敢直接张口就请,她便旁敲侧击的先打听打听。

“是有这么一回事。”

虽然赵菁如今尚未出宫,但她也知道,有一些出宫的女子,过得也不一定如意。在这平均寿命只有四十多岁的古代,二十五岁的一个女人,已经不足以用剩女来形容了,大约可以算是晚年了?

所以,很多宫女一心向往自由,出来之后才发现现实的残酷,找不到如意郎君,家里又因为自己没了产出而嫌弃,便只能重新找事情做。幸而在宫里的那段日子,也算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所以即便在男女婚事上有些坎坷,但若是进了好人家当女先生,倒也让人尊敬。

不过,赵菁还没有想到这一步呢。

“怎么,老太太要请了宫里的姑姑过来当女先生吗?”赵菁心里寻思了一下,徐老太太没准还真有这样的心思。只是这女先生是为谁请的,就太显而易见了。孙玉娥今年十三,过两年就要出阁,老太太想让她嫁得好,必定要请人来教她规矩。

徐老太太见赵菁问起了这个,便也不藏着掖着,只是又想着张妈妈说了不提不提又提起来,她自己有些下不来台,便笑着道:“想是想呢,也不知道能不能请到,我们家这两个姑娘都大了,再不好好学规矩,怕是迟了。”

这话一说,坐在一旁的孙玉娥坐不住了,赵菁要出宫的消息她也是知道的,如今张妈妈和徐老太太忽然提起这个来,难不成是想把赵菁请进府来?若是让赵菁来教她规矩,她岂不是要被折磨死了?

孙玉娥一张俏生生的小脸顿时就白成了一片,连连摆手道:“老太太,我又不入宫,我学宫里的规矩干什么?老太太您教我就成了。”

老太太见她撒娇,只笑着道:“我哪能教得了你,我自己…”徐老太太这话还没说完,忽然反应了过来,她这都一把年纪了,难不成还要在外人跟前说自己也不懂什么规矩。老太太顿时噤了声,又对赵菁笑了笑道:“菁姑娘要是有什么人选,倒是可以给我们府上推荐推荐。”

第0016章

赵菁险些被老太太的话给逗乐了,可瞧见老太太自己脸上还有一丝尴尬,便也不忍心笑话她这一把年纪的人了,只脸上含着淡笑道:“老太太若是真有这心思,也不用我介绍,只管去醒月楼问一声,那边都是我们从宫里出来的一些姐妹们,若是有合适的,便下帖子请了来。”

老太太听赵菁这意思,好像自己是完全没有想当女先生的意思,往张妈妈那边递了一个眼神,心下微微有些失落,张妈妈也有些唉声叹气的模样,只有孙玉娥大大的松了一口气。

因再过六七日便是侯夫人七七四十九日下葬的日子了,所以赵菁打算明儿去一趟侯府的家庙,将那边的事情也安置一番,省得到时候过去的人多了,有接待不周的,于是便向徐老太太提起了此事。

“我明儿去一趟普照寺,把那边的事情安置一下,倒是要让老太太这边借我一个人。”赵菁在这侯府里头也有一些时日了,外院的管事知道几个,都老城持重,做事沉稳。只是这内院里头的下人,她打交道的也不多,寻常有事便找老太太身边的张妈妈和韩妈妈。不过赵菁心里清楚,韩妈妈是孙玉娥一派的,所以她在老太太跟前更得脸。

果然,这话一说出口,老太太便笑着道:“那你就带上韩妈妈过去,家庙那边她熟悉,管事的好像还是她的一个亲戚来着。”

赵菁听了这话,越发就觉得徐老太太糊涂,家庙这种地方,最是容易中饱私囊的地方,这样的地方交给一个婆子家的亲戚,这明摆着撒银子给别人花去呢!只是徐老太太自己未必知道家里有多少银子,大约只要不短着她的吃穿了,也就处处随着别人罢了。

“韩妈妈在府上大事小事都忙着,我倒不敢让她亲自跟我跑一趟,我带着张妈妈去便好了。”赵菁往张妈妈那边看了一眼,张妈妈还带着几分不敢置信的神色,随即便笑着道:“老奴跟菁姑娘走一趟吧,老奴这几日也没什么事情要忙。”

其实自从徐思胜死之后,家里孙妈妈大权在握,孙妈妈走了又有韩妈妈,张妈妈确实已经赋闲很久了。徐老太太对她虽然也不错,可她们原本并不是徐家的下人,是侯府立府的时候,先帝爷赏的,终究比不上孙妈妈那些跟着老太太一辈子的人。

“行吧,那就你跟着过去,你细心,好歹可以帮衬着点菁姑娘。”徐老太太一锤定音的发了话,那边韩妈妈又着急了起来,家庙那儿都是她的人,她不去,她怎么好放心得下呢?这赵菁这般聪明,若是让她查出什么猫腻来,到时候闹到老太太这边,又不好开交。

“我这两日倒也没有什么大事要忙,不然还是我陪着菁姑娘去吧,那地方我熟,菁姑娘去了也好服侍齐全。”韩妈妈一壁说,一边笑眯眯的看着老太太,又道:“我也有几日没有瞧见我那亲家了,正巧回去看看。”

原来侯府这一处家庙所在的地方,正靠着侯府的一处庄子,孙妈妈如今便在那里养老。那一处庄子也正好由她仅剩下的儿子掌管着,可谓是天高皇帝远,过着老封君一样的日子。

韩妈妈不过随口一说,谁知道老太太却也起了兴致,只笑着道:“我倒也是有些日子没瞧见她了,那还是夫人刚去的时候她来过,不然我跟着你们一起去走一趟?”

韩妈妈见老太太这么说,正合了心里,连忙道:“那正好了,老奴这就让外头备着车,明儿和老太太一起过去。”

赵菁实在被老太太这活络心思给打败了,她是去办事的,又不是去玩的。更何况赵菁虽然不知道这韩妈妈一心想过去是个什么心思,但她压根不想去查他们府上的那些见不得人的乱账,她只把自己要办的事情办完了,绝对不会多生半点事端的。

“既然老太太要去,那我到是不用去了,反正也就那么一点事情,谁去都是一样打理,侯夫人还在灵堂躺着呢,总不能家里连个管事的人都跑没了,万一还有什么人过来吊唁,到时让人看笑话了。”赵菁不急不忙的开口,嘴角似乎还带着淡淡的笑意。

徐老太太一听这话,立马蔫巴了,她方才一时念着老姐妹就没想到这一层,死人还躺在家呢,难不成她就要逛亲戚去了?徐老太太一下子就为难了起来,只尴尬笑道:“那还是麻烦菁姑娘带着张妈妈去吧,我和韩妈妈在家里料理。”

赵菁见把徐老太太劝服了,也松了一口气,外头太阳已经很高了,便起身告辞道:“那我先去前头了。”赵菁说完,又往张妈妈那边看了一眼,继续道:“张妈妈随我来吧,我还有些事情要请教你。”

张妈妈连连说不敢,同老太太福了福身子之后,便跟着赵菁出来了。

到了松鹤堂门外,张妈妈才有些不好意思的对赵菁说:“菁姑娘,其实家庙哪里,我是不怎么熟,上回您刚来的时候,也是韩妈妈先去那边安排的事情,我去就去吧,只怕拖了你的后腿。”

赵菁见她这样谨慎小心,倒是笑了,她有皇命在身,料想那些下人也不至于连这个眼色都没有。赵菁之所以想带着张妈妈在身边,其实也是想随便打听几件事情,她虽然不八卦,但最起码的好奇心还是有几分的。

“二姑娘的身世,我昨儿也听你们府上的婆子闲唠嗑知道了,只是还有些不太明白,老太太怎么就那么喜欢大姑娘,按说二姑娘才是老太太的亲孙女,我一个外人瞧着奇怪,只怕外头的人知道了,就更奇怪了。”

其实这事情赵菁依稀也知道一些,说是孙玉娥的父亲是为了侯爷死的,所以老太太才坚持让侯爷认了义女,可再多的,赵菁就不知道了。但徐老太太这样疼爱孙玉娥,应当是在认义女之前就很亲厚了。

“姑娘才来不久,自然不知道这其中的缘由。我们老太太和大姑娘的亲祖母孙妈妈从小是好姐妹儿,我们老太太爹娘死的早,从小住在了孙妈妈的家里,这才认识了老侯爷,老侯爷那时候不过是跟着先帝的小兵,和老太太圆了房,就打仗去了,一直到后来老太太生下了胜哥儿,老侯爷这边又建了府,这才把老太太接了过来。可谁知道就在侯爷把老太太接过来没多久,军队就打到了孙妈妈的老家,孙妈妈一家人死的死,逃得逃,孙妈妈就落难了。老太太便求着侯爷把孙妈妈给救了出来,后来侯爷就把自己的一个副将介绍给了孙妈妈,没几年那副将也死了,孙妈妈便带着三个孩子,一直住在了侯府。”

赵菁听到这里,略略也有些明白了,徐老太太虽然不怎么聪明,却是实打实一个善良的人,对于当年的收留之恩一直记在了心上。所以才能对孙妈妈的孙女视如己出一样,其实也是一种报恩吧。只是…因为这样一个姑娘反倒远了自己的亲孙女,赵菁多少觉得有些不值得。

张妈妈瞧见赵菁轻轻的摇了摇头,便好奇问道:“菁姑娘难道不信老婆子我说的话吗?”

赵菁笑着道:“不是不信,只是觉得如今像老太太这样知恩图报的人,倒是不多了。”

张妈妈听了这话就又叹气:“老太太想报恩,办法多的是了,只是如今把大姑娘养得这般娇惯了,只怕将来反而害了她呢!”

赵菁听张妈妈这话,倒是有些见识的,话虽不多,但是句句在理,便又问她道:“你说你是老侯爷立府的时候,先帝赏过来的,那以前也是大户人家的下人吧?怪不得懂这些道理。”

张妈妈闻言,顿时觉得得了知己一般的,只忙点头道:“府上好些上了年纪的下人,都是前朝锦安侯家留下的,这武安侯府,就是前朝的锦安侯府。”

赵菁心下已经了然,也难怪张妈妈争不过韩妈妈,像她们这样在大户人家当差的下人,最重规矩,处处都不能逾矩,可偏生如今的武安侯府,哪里有规矩可言,她一个老妈妈,虽然知道规矩,奈何徐老太太不给她立威的机会,她也只能睁一眼闭一眼了。

不过这些事情,似乎又和自己没什么关系,赵菁心里终究是叹了一口气,看来徐老太太喜欢孙玉娥这件事情是很难改变了,有孙玉娥在,徐娴实在很难上位,况且她的生母,的确又是这样的身世。

“张妈妈,二姑娘瞧着可怜见的,这些年,你没少暗地里疼她吧?”像张妈妈这样大户人家的下人,做事都是很懂分寸的,若是明着帮徐娴,只怕越发不得孙玉娥那些人的待见,如今赵菁见徐娴不过得虽然不好,倒也没至于被欺侮的太可怜的样子,想必也有这一位的功劳了。

张妈妈得了赞赏,心下有几分安慰,只是一想到将来徐娴终究还是可怜,便又忍不住落下泪来:“其实侯夫人虽然在老太太跟前不得宠,对娴姐儿倒是很和气的。”

第0017章

徐娴已经十三岁了,这个年纪若是性子有些急的人家,只怕早已经定下亲事了。所以徐娴迫切的需要一个疼惜自己的长辈,将来好为她的终身做打算。瞧着徐老太太这架势,怕是指望不上了,但若是有一个心疼自己的婶娘,那徐娴就有指望了。

怪不得侯夫人死了,徐娴这样伤心,其实即便她没有想得这样深入,哪些人真心对待她,她还是分得清楚的。

张妈妈叹了一口气,侯夫人死了,侯爷怎么说也要隔上一年再娶亲,到时候徐娴就十四岁了。还不知道将来娶进门的,是个什么样的人,若是太年轻不厉害的,怕也只能像前头一个一样,斗不过孙玉娥,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罢了。

两人说话间已经到了外院,赵菁也没有功夫去想徐娴的事情了。院子里依旧是和尚们念经的声音,赵菁进了院子,才瞧见昨儿去了的沈从才坐在厅里头。

沈从才看见赵菁进来,急忙放下了手中的茶盏,迎了上去。一旁的小宫女也迎了上来道:“姑姑,这位沈大人是过来送银子的。”

赵菁端然的朝着沈从才福了福身子,话还没说出口,心里倒是有些不明白了,正要开口发问,那沈从才只先开口道:“我昨日回了衙门,才知道原来摄政王早已吩咐过,已经预先支了一万两的银子出来,是专门留给武安侯办丧事用的。曹大人看了姑姑的账本,也说做的清楚,只是省俭了点,朝廷再缺银子,也缺不了这些,今儿就让下官给姑姑送了过来。”

沈从才说完,就从袖中拿出了一张一万两的银票,双手奉给赵菁。

赵菁想接,却又不想接。武安侯夫人的丧事,论规制排场,绝对算不得俭省了,而朝廷如今正是缺钱的时节,这一万两银子虽然不多,却也可以买上几担军粮。银子送了过来,想花自然也能花掉,但没有这个必要。若是给了武安侯老夫人呢,只怕一眨眼,又落到了孙玉娥那群人的手中。

“替我谢谢曹大人,只是这银子,我便替老太太做个主,就不收了,若是曹大人一定要给的话,就把这一万两银子,直接归到给侯爷的军饷中去,虽然不是什么大钱,好歹买几担粮草。”

“这…”沈从才不过就是替人跑腿办事的,但自从他接了这银子,却也明白曹大人的心思,既然是摄政王亲自嘱咐的,这银子肯定是要给赵菁的。只要银子给了出去,她到底怎么花,那跟户部就没有半点关系了。

这简直是天上掉馅儿饼一样的一件好事情,可赵菁偏偏就不要,沈从才不得不佩服起赵菁的气节来了。

“姑姑这样做,下官倒是不好向上头交差了。”

“沈大人只管照我的话说就是,就说这是徐老太太的意思,她心疼儿子,总该合情合理了吧?”

沈从才还是有些为难,但还是勉强点了点头,只开口道:“那下官就替大雍的将士谢谢姑姑了。”

送走了沈从才,赵菁心下又不安了起来,摄政王日理万机,却还记挂着武安侯府的丧事?摄政王妃久病缠身,却还特意过来给侯夫人吊唁,当真是皇恩浩荡了,也不知道他们骨子里卖得什么药!

赵菁想了一会儿,又觉得脑仁疼,只要这火不烧到自己的身上,随便他们做什么都成。赵菁掰着指头数了数,离她真正出宫的日子,还剩下不到半个月了。从那以后,她就真的要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了。

第二天一早,因赵菁回禀过了徐老太太,门房一早就备好了两辆车,赵菁带上了张妈妈,并两个自己用的顺手的小宫女小太监,再有寻常跟着张妈妈的两个婆子,一行人往普照寺去了。

普照寺离京城约莫三四十里路,马车大概要一个半时辰,赵菁和张妈妈坐在车里无聊,便也闲聊了起来。

“老太太如今不管事了,家里的一应大小事情现在是大姑娘管着,可大姑娘其实能懂个什么,不是我说,以前锦安侯府上正儿八经嫡出的姑娘,到出阁前还是不理庶务的,她一个乡下来的野丫头,哪里会这些,不过就是都听韩妈妈一个人的而已。韩妈妈当初在孙妈妈身边,学了两年,也算有点门道,但好些事情还不是一样没头没脑的。”

对于张妈妈这种出身正统的奴才来说,像韩妈妈那样的村妇,只怕是连做下人的资格也没有的。也难怪她这些年憋屈,提不起精神跟她们斗。不是同一水平线上的对手,切磋起来也确实困难,人家光不安套路出牌这一项,就能把一向把规矩看得相当重的张妈妈给气死了。

“要是侯爷再不回来,这侯府只怕要乱了天了,前头若不是有老侯爷留下的几个老管家看着,只怕也要遭殃,反正后院已经乱成了一团了,如今老太太怕是连自己有多少银子都不知道了。我听说这次侯夫人的丧事是朝廷操办的,那些吊唁的银子却是府上收着的,菁姑娘可要清点清楚了,等侯爷回来了亲自给侯爷才好,不然一转手,那些银子又不知道去哪儿了。”

赵菁见她在自己跟前大吐苦水,自己也乐得听她唠嗑,直到她全说完了,又狠狠的骂了那韩妈妈几句之后,这才反应过来,自己这都憋了这么多年了,怎么今儿一口气全说了出来!

张妈妈有些尴尬的看了赵菁一眼,见她只靠着马车浅浅的笑,一双手拢在袖子里头,半高的领子顶着一截雪白的脖颈,正安安静静的听着自己说话呢。

“菁姑娘别见笑了,老婆子我实在是…”

赵菁见她冏得不行,便索性笑了笑道:“我也来你们府上一些时日了,自然也看出一些来,不满您说,前头的账也清得差不多了,我原预备等着事情结束了,就亲自给老太太去的。”

“姑娘可别…”张妈妈急得整个人都僵了起来,又有些不好意思道:“若是能等侯爷回来了亲自给侯爷,那是最好不过的了。”

张妈妈虽然求的有理,可这事情赵菁却不能答应,她再过几日也要出宫了,身上不可能带着这些东西,再说了,她是丰了太后娘娘的旨意来办丧事的,没理由抓着武安侯府的账本不放,这样别人还真当她得了什么了不得的好处呢!

“账本、现银我都会给老太太,也会让老太太按上手印,我这边也好回宫交差,若是将来侯爷回来,上头的银子少了,一查账本就知道了。若是你觉得家里的账本不算数,也可以到户部去查户部的账本,那个总不会有假的。”赵菁猜到了张妈妈的顾虑,便又多补充了一句,只笑着道:“这些话我就告诉你了,到时候等侯爷回来了,你同他说也是一样的。”

“还是菁姑娘想的周到。”张妈妈一听说户部也有账本,心里顿时松了一口气,眼神饱含着感激看了一眼赵菁,这样的姑娘,做事这等利落周到又留后手,也不知道将来哪个有福气的,娶了回家做当家奶奶去。

到普照寺的时候,还没到午时。因为昨儿赵菁说了要过来,徐老太太便遣了人过来先说一声,怕这里的人接待不周了。所以赵菁才从马车上下来,便瞧见有个约莫五六十岁的老太太,正站在门口迎她。

张妈妈便在赵菁的耳边小声道:“这就是孙妈妈。”

赵菁前世近视眼,人离的远看不真切,这一辈子难得有个耳聪目明的壳子,一眼便将那孙妈妈看了一个大概。只见孙妈妈身上穿着宝蓝色杭绸褙子,外头披着灰鼠肩搭,头上戴着同色的绣金线抹额,手里还捧着一个紫铜小手炉,只怕徐老太太在这边,还没她这份架势。

赵菁心里清楚,若做惯了奴才的人,就算再体面,离了主子的身旁,总还存着几分规矩的。如今见了这孙妈妈,她才明白过来,只怕徐老太太是从来没把她当下人看待过,真心实意的当她好姐妹的,不然孙妈妈骨子里透不出这一股子的养尊处优来。

也难怪徐老太太,赵菁平心而论,若对待自己的恩人,实在也做不到把对方当下人使唤。

“孙妈妈!”赵菁上前,朝着她微微福了福身子,脸上神色淡淡的,不过就是见个面说几句话把事情办了,也用不着太过客套了。

孙妈妈原先脸上还带着几分笑,见赵菁给了自己一个冷脸,便也只能对着她笑了笑道:“这位就是宫里的姑姑吧?我听来传话的人说是宫里来的,还以为和我这般年纪,没想到竟是一个年轻轻的姑娘家?”

侯夫人刚去世的时候,孙妈妈去过侯府吊唁,那时候赵菁还未接手侯府的事情,所以今儿倒是她们头一次见面。

赵菁笑了笑,浅得不能再浅,可整个人就一下子生动了起来,只淡淡道:“妈妈说的对,我确实是个年轻姑娘家,这边的事情,还要仰仗你多费心了。”

第0018章

昨儿来报信的是老太太派的,却是韩妈妈的人,早已经把这赵菁怎么个能说会道,怎么个厉害都说了一通,又加油添醋的说张妈妈如今抱着了这一条大腿,也开始在侯府做起了威福来了。

孙妈妈瞧见同行的果真是张妈妈,心里也就都信了。不过,徐老太太的性子她最了解了,重情重义,又好面子,对自己真心想要好的人,那是掏心掏肺的。况且,那些年她在徐老太太边上耳提面命的话说了那么多,她一向对自己是深信不疑的,也不可能她才走了没两年,就信了张妈妈去了。若是真的这样,倒并不说明张妈妈有多么有本事,只能说明韩妈妈太蠢了!

孙妈妈见了张妈妈,脸上一直堆着笑,又寒暄道:“我原当这跑腿的事情,如今用不着你亲自来了,老太太跟前可少不得你呢!”

张妈妈一听这话,心里便没来由对孙妈妈生出几分怨恨来,这不是挑拨离间吗?好好的菁姑娘请了我过来一起办事,被你说成只是跑腿事情,老家伙果然是老奸巨猾的,张妈妈正被噎得心里难受,谁知赵菁在一旁,淡淡的笑道:“韩妈妈倒是想跑腿呢,只是家里事情多,她忙不过来,可不便宜了张妈妈这一趟跑腿差事。”

张妈妈顿时觉得,赵菁在她眼中越发金光闪闪了起来,简直比庙里供着的菩萨还要救苦救难。

这下可是轮到孙妈妈答不上话了,张妈妈却早已经顺着赵菁的话笑道:“可不是,便宜了我这个跑腿活计,难为菁姑娘瞧得上我。”

孙妈妈毕竟也是老姜了,听了这话也没有变脸,仍旧还是笑着,一行人便进了普照寺里头去。庙里安置了一处禅房专给赵菁休息,孙妈妈出去询问斋饭预备的如何了,张妈妈便在赵菁的身边服侍着。

“菁姑娘你瞧见了吧?孙妈妈那是越发气派了,往年她在府上的时候,还不敢这样呢,如今不再老太太跟前了,她自己还真把自己当老封君了。”

赵菁也不知道这孙妈妈以前是怎样的,不过眼下这日子肯定过的红火,五六十的人看着保养的很得当,和这个时代同龄的老太太比起来,她的确看上去年轻很多,甚至比徐老太太瞧着还年轻几岁。

赵菁只是笑笑,她要也有徐老太太这样一个闺蜜,便是出了宫一辈子不嫁人,只怕也有吃有喝的。

张妈妈瞧见赵菁又笑了,便也有些尴尬道:“姑娘就当是听了个笑话罢了,反正这满京城也找不到像咱们府上这样没规矩的人家了。早先几年没打仗的时候,也有人给侯爷说亲的,可是一听说咱们家这幅样子,就都打退堂鼓了。还有一些门第一般的,又或者是庶女的,其实我瞧着也不错,可老太太听了孙妈妈的话,都打发了。今年咱侯爷好容易娶上了一门媳妇,谁知道又…”

张妈妈虽然是徐思胜的奶娘,却也是看着徐思安长大的,如今侯府只靠他一个人支撑门楣,她这个做下人的也心疼。徐老太太也心疼自己儿子,可她在这上头一窍不通的,对于徐思安的婚事,当真帮不上什么忙。

赵菁曾经在宫里头见过徐思安,单论模样,那绝对是英挺俊朗的,在皇帝的御书房门外一站,朗朗乾坤之下,有一种说不出的顶天立地的感觉。赵菁心里挺欣赏这样的男人,看着有担当、有气魄,只不过和自己远了一点,属于只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的类型。

“侯爷去了也有半年多了吧,按说侯夫人出了这样的事情,他回来见一面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只是阵前不能无帅,有些事情总是难以两全的。”

“可不是,我们家侯爷那真是…”张妈妈一想起徐思安来,话匣子又忍不住打开了,一壁给赵菁沏上了一盏茶,一壁道:“当年世子爷出事的时候,我家侯爷才十六岁,那之前真可谓是少年不识愁滋味,哪里受过半点的磨砺,就因为那一场变故,世子爷死了,老侯爷没多久也病故了,侯爷一夜之间就长大了,跟换了一个人一样。”

张妈妈说到这里,眼眶已经湿润了起来,赵菁看着她那亮闪闪的泪光,仿佛也能从中看到一个男孩从一夜之间成长为男人的故事。

“侯爷小时候身体算不上太好,老太太生他的时候早产了,加上上头又有世子爷这个长兄,老侯爷原不想让他从武的,可自从老侯爷去了,他那几个老部下天天来家里坐着,说将来只听侯爷的差遣,侯爷那时候资历浅,不敢在长辈们跟前拿大,便瞒着老太太,背上了老侯爷的大刀,偷偷去了军营。从那以后,风吹日晒的,总有一年多没见着人,等再回来的时候,老太太和我都快认不出他来了,身子骨是结实了,可脸晒得跟什么似的,一双手也长满了老茧,老太太一个人在房里哭了一宿,侯爷就在门外跪了一宿,最后,老太太才同意了侯爷走老侯爷的老路。”

赵菁听了张妈妈说的事儿,又想着曾在御书房门外见到过的徐思安,看着沉稳健硕,完全不像是张妈妈口中所说的身体不太好的早产儿,鬼知道那一年他在军营到底经历了什么,才会变成现在的这个样子。

“如今侯爷是大雍的肱骨之臣,为大雍立下汗马功劳,妈妈也无需再为他担忧了。”赵菁见张妈妈眸中带着泪光,像是心里难受的样子,便捡了几句好听的话说。

张妈妈这时候才回过了神来,不好意思的笑道:“我又在姑娘面前唠叨了,我原不是一个爱唠叨的人,大约是人一上了年纪,就不由自主爱唠叨了起来。”

赵菁见她自说自话了起来,便也不再接她的话了,一路上劳顿,她还想再歪一会儿。张妈妈见赵菁阖上了眸子,便也识相的退了出去。

赵菁在皇帝身边当差,处处小心谨慎,便是真睡着了,也从来睡不安稳,只需一个小动静就就会醒来。这会子碰巧她又没真睡,不过闭目养神而已,张妈妈外头帘子才一掀起来,赵菁就听见外面一串轻巧的脚步声远了。

外头有人在偷听,她进门的时候就有些察觉了,幸好张妈妈没有说什么要紧的事情,不然赵菁也只能想办法打断她。只是赵菁有些不明白,她们是过来办事的,有什么好让这边的人紧张的呢?除非是她们自己心里有鬼,怕她发现了什么。

跟着赵菁过来的一个小宫女一个小太监就在外间候着,赵菁想了想,把小太监喊了进来:“四喜,你去外头打探打探,这庙里平常供奉多少尼姑,我方才过来,也没瞧见多少人来迎,这时辰应该做完了法事了。”

赵菁到不至于认为自己有多重要,一整个庙里的尼姑都要出来迎她。只是她毕竟是太后娘娘派来的人,当真不见人影,也只能说是她们礼数不周了。

那四喜小太监素来口角伶俐,能说会道的,见赵菁用得着他,便点头哈腰的应了一声出门打听去了。

赵菁这时候已经没了睡意,她只想简简单单的办事,把这事情交代过去,自己也好早些回宫交差,可这事情若是不弄清楚,她又觉得心里不畅快。

禅房是一明两暗的三间,中间的厅里供奉着观音大士的金像,赵菁便在蒲团上跪了下来,双手合十,心中默默的念了几句。前世受过唯物主义教育的赵菁并不相信神佛,即便穿越到了这里,她对这些事情,也只是保持着敬畏的心情。不过太后娘娘信这些,在永寿宫里特意设了一处小佛堂。太后娘娘礼佛的时候,总是让赵菁陪着。这不,太后娘娘跪着呢,自己怎么能站着?所以如今赵菁跪在佛前的姿态,却是最标准不过的。

佛祖虽非有求必应,但把心里的事情跟她吐露一番,好歹心情也会轻松几分。赵菁想了想,眼前她只有那么几件小心愿要完成。第一,就是顺顺当当的把这武安侯府的事情了结,进宫复命;二是,出宫的事情也能顺顺当当的,别再出什么幺蛾子;至于第三个,赵菁好像还没想到。

比起别人求的姻缘、仕途、子孙,赵菁这两个愿望实在不算什么,她恭恭敬敬的给菩萨磕过了头,口中小声道:“菩萨保佑我这两件事都能顺顺当当就好。”

赵菁点了香供上去,心里也不知怎么就冒出这么一个念头来,随机张口就说:“若是你这还有闲暇功夫,就保佑武安侯早日得胜回京吧。”

第0019章

普照寺是武安侯府的家庙,规制并不算很大,平常不受外头的香火,全靠府上供奉。除了三间大殿里面供奉着如来佛祖的金像之外,另设了钟楼鼓楼并小尼姑们日常起居的禅房杂院。

后院最大的那三间正房,便是本寺住持慧能师太住的地方。此时禅房中传出的却不是让人听了觉得气定神闲的木鱼声,而是一声老人家的怒喝声。

“我跟你们说过多少次了,侯夫人丧葬期间,让你们注意一点,别做在明面上,你们怎么还是不听?若不是昨儿老太太派了人来说过了,今天那菁姑娘就这么跑了来,那我们这武安侯府的面子里子都不要了。”

地上跪着一个小丫鬟,正是方才在赵菁禅房外听壁角的,孙妈妈坐在厅中,满脸震怒的看着站在厅里的另外两人。一个是主持慧能师太,另一个是这家庙的管事赵永发的媳妇,孙妈妈大儿媳的娘。

“昨儿老太太派人来的时候已经迟了,那时候也借不到人了,只好今儿一早去借,亲家你放心,这过去十多里就有两个尼姑庵,总能借到三十来个小尼姑的。”赵永发家的一边说,一边上前为孙妈妈倒茶,脸上还陪着笑。

这一处家庙一年能搜刮上不少银子,若不是有孙妈妈在,这样的美差她到哪里去寻?

“那小尼姑人呢?怎么不见人影?一会儿菁姑娘要查看起来,我从哪儿变活人出来给她?”孙妈妈也不接茶,一味的捶着桌子,一个刀眼扫过去,吓的赵永发家的手一哆嗦,差点儿就把茶盏给打了。

原来这家庙往侯府承报的是供奉了三十六个小尼姑,每人按五百钱一个月的吃用,总共一个月十八两银子。因为徐老太太鲜少来家庙,所以她们便想了一个欺上瞒下的法子,把三十六个小尼姑精简到了十八个,光这一项上头,一个月也能省俭出九两银子。又兼最近侯夫人死了,等送殡的时候这普照寺难免要迎人待客的,所以赵永发又报上去了一笔,说是要添加人手,那时候赵菁已经进了侯府,因此这一笔的银子,就是从赵菁手里拿出来的。

他们原想着贪墨了银子,等侯夫人送殡那两日,去就近的尼姑庵或寺庙里借上个三五十人,把这事情糊弄过去就成了,谁知道赵菁是个心细的人,竟然还没到日子,就先带着张妈妈查看来了。

“孙奶奶别着急,那位菁姑姑睡了,只怕少说也要等用过了午饭才会查这事情,到时候小尼姑们就能到了。”跪在地上的小丫鬟是赵永发的孙女,见自己奶奶挨骂,难免帮腔一句。孙妈妈一抬眼皮就瞪了她一眼,狠狠道:“要是到了时辰小尼姑们还没来,我就把你剃了头充姑子去!”

小丫头胆子小,哪里经得起这样惊吓的,顿时嘤嘤哭了起来。正这时候,外头帘子一闪,一个小尼姑急急忙忙的闪了进来道:“来了来了,借来的小尼姑到了,正从后门进来呢!”

孙妈妈听了这话,脸色才略微好看了一些,对赵永发家的道:“你跟师太去看着小尼姑,我去前头看看,这事情就算瞒得过宫里那位,也未必瞒得过张妈妈这个老狐狸。”

张妈妈从赵菁的房里出来,的确也是心里不放心,她虽然想着也该治一治这些人,可出了事情,丢的总归是武安侯府的脸面。侯爷在外头出生入死,好容易把侯府又重新支撑了起来,总不能等他回了京城,还为家里的这些腌臜事情烦神。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关于普照寺虚报小尼姑人数的事情,她也是知道的一点的,只是老太太不知道而已,她也懒得回老太太,反正自己就算说了,孙妈妈也有对策在老太太跟前把话说圆了,到时候反倒自己又招了一身黑。

只是今儿来的是赵菁,她是在宫里当差的,也不知她会不会察觉出这里头的猫腻来。

张妈妈在大殿里上过了两柱香,来到后院的时候,孙妈妈正从禅房出来,见张妈妈自己过来了,脸上便挤出一丝笑来。

她们两人在侯府也算是多年的对手了,凭着孙妈妈和徐老太太的闺蜜情谊,孙妈妈一直把张妈妈踩在脚底下。

“我正要去前头找您呢,您倒是自己来了,斋饭准备好了,可以请了菁姑娘用些午膳了。”孙妈妈没请张妈妈进去,她怕赵菁自己乱跑,急着去前头看看她在做什么。

张妈妈便笑着道:“老姐姐,别着急往前头去,菁姑娘正歪着呢,咱两先把话说明白了,一会儿也好回了她去。”

“咱两有什么话要说明白?”孙妈妈笑眯眯的看着张妈妈,心里早已经盘算了起来,这普照寺除了供奉着小尼姑之外,还住了几个从府上下来的老奴才,那些奴才虽然也得了她们的封口银子,难免有几个口角不紧的,将这事情透露出去也是有的。

他们都是前头侯府留下的奴才,论起根基来,孙妈妈还当真没有张妈妈站得稳。

张妈妈见孙妈妈装蒜,自己却不想跟她打马虎眼,便开门见山道:“我也不问别的,只是想来问问赵永才家的,如今这普照寺的人手可凑够了,别到时候在菁姑娘面前丢人,赵永才去府上拿银子的时候可是拍着胸脯打过包票的,要是这事情办得不妥,丢得可是武安侯府的脸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