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政王妃?

林秋禾一愣,连忙坐直了些伸手接过帖子,仔细一看,那上面的字迹娟秀,仔细看起来跟她在摄政王府的时候见过的王妃的一些字帖字迹像似。

这竟然是王妃亲手写的帖子?她迟疑了一下,然后才在青黛的提醒下回神,吩咐道:“给送帖子的人一个荷包,端一壶热茶送些点心,我这边给王妃回帖。”

热茶和点心是早就送上了的,不过蓝丝没有多嘴应声就退了出去。林秋禾这才裹着厚厚的大氅下床,认认真真地给王妃回了帖子,声明那日定然会准时赴约,让青黛亲自送了去,这才回到床边坐着叹了一口气。

看王妃这样的态度,只怕是还不知道她并不是她失散多年的女儿。

下次见着宁卿,还是要提一提才好。不然的话,总是面对王妃这般的热情她实在有些心虚。这次被困在雍尚国的使馆,对外也言只是跟着张章一起出去行医了一段时间,回来休息了一天,林秋禾也就可以给之前来过她这边的各人发帖子,约定时间聚一聚了。

去摄政王府的这天林秋禾特意空了出来,亲自考虑着置办了一些礼物,这才让门房的张叔准备好马车过去了。

这次前往王府不同于以往,以前她是以大夫的身份过去的。而这次雍三皇子遇刺的事情之后,因为林秋禾被困加上一些其它原因宁卿的身边就被派去了一个年龄大约在二十五六的青年大夫,也是张章名下的徒弟姓程,按照辈分林秋禾还要喊一声程师兄。

对于程师兄的出现,齐林还特意找了个时间跟林秋禾小心翼翼地解释了一下,怕她心有芥蒂。说到最后的时候,齐林还愤愤不平地道:“师妹这般有天赋,就不应该被困在晋王身边。”

林秋禾倒是没有在意这个,身为一个在齐林看来应该天真无邪的小师妹,她从摄政王府或者说是宁卿的安排中看到了更多的事情。

宁卿特意找了程师兄过去帮忙按摩涂抹药膏,只怕是因为他要离京了。或者说,只怕是漠北那边要准备开战了。

第73章 顿悟

林秋禾把去秦府跟众女碰面的日子定到了跟摄政王妃见面后的两天。这日她一早起身,并没有约见病人,带着青黛和红线出门之前还让门房的张叔挂上了歇业的牌子。

等到了摄政王府,是王妃身边的丫鬟琉璃过来接的她。青黛和红线跟在后面捧着林秋禾的礼,等到了王妃院子中,这才发现不止是王妃和一直跟她不怎么对头的宁羽在,就连摄政王和宁卿竟然都在屋中。

她动作略微一顿,然后就神色如常的上前给众人见礼,并未对摄政王和宁卿在此处有任何异样的表现。

膝盖还没曲下去,摄政王妃就连声道:“不用多礼,天气这么冷我还叫你出门,别冻着了…秋禾快过来烤烤火,我让人放了栗子在里面,过会儿就能吃了。”

她说话间琉璃就过去扶起了林秋禾到王妃身边坐下,然后就又丫鬟拿着火钳子过去轻轻地扒拉着炭盆,一股甜甜的香味溢出来,丫鬟们手脚利索剥了栗子就又送了回来。

宁羽依偎在王妃的身边,难得地在看到林秋禾之后没有发难。只是有时候看向她的神色有些复杂,等到林秋禾感觉到她的目光看过去的时候她又连忙躲开。

如此几次,林秋禾再没有察觉什么就真的是蠢笨、迟钝到一定程度了。

宁羽这是有话要跟她说?林秋禾微微皱眉,一边跟王妃说着话一边把注意力多放了一些在宁羽身上,果然片刻之后宁羽就又看向了她。这次两人四目相对,宁羽躲闪不及然后就冲着林秋禾翻了个白眼。

林秋禾见状也就懒得理她,双眼流转就看向了另外一边离她们稍远处的摄政王和宁卿了。父子两人如今真凑在一起低声说着什么,她们这边只能够听到一星半点的声音,却是绝对听不到他们说话的内容的。

仿佛是察觉了林秋禾的目光,宁卿突然抬头朝着这边看过来。视线交汇,两个人皆是一愣,然后就笑了起来。

而因为这一笑,宁卿连贯的话语就顿了一下,摄政王微微皱眉看过去,却见宁卿若无其事地收回目光继续说起之前的话题。

他朝着王妃这边看了一眼,想起之前宁卿的视角刚好能够看到的范围,眉头忍不住皱得更紧了一些。

宁卿和林秋禾之间的默契,是不是有些过了?他原本想着这两人是兄妹,多接触一些也无妨,免得等到认回了林秋禾之后兄妹之间生疏尴尬。毕竟,宁卿纵然只是养子,也是他和王妃两人从小疼爱着长大的。

可是,现在看来…

摄政王还没有来得及多想,就见林秋禾敏锐得察觉了他的注意,抬头目露不解的看了过来。

这丫头,胆子可真大。一般人若是见了他,就算不唯唯诺诺只怕也要小心谨慎,只有她,竟然还敢这么直白地看过来,用眼神询问他有事吗?

比起林秋禾来,那个苏晓宁就差远了。柔弱的样子根本就没有一点他或者是王妃的风范,看似知书达理,实际上满心肠的都是小门小户的斤斤计较和算计。

难不成她真的以为拿着王府的玉佩和金锁,就能够证明她就是王府失散多年的女儿了吗?

不要忘记了,东西是死的,人才是活的。

摄政王从来不是一个只凭借一面之词就会轻易相信别人的人,就算是林秋禾的身份,也是经过多方的调查和各种侧面的验证才会得到他的首肯的。

至于苏晓宁,对于摄政王来说还不如刁蛮的宁羽让人更喜欢一点。

虽然说俗语中有句话叫做“筵无好筵会无好会”,可是林秋禾怎么也没有想到摄政王妃的这次邀请竟然会如此的气氛诡异。

现实宁羽一副傲娇又欲言又止的样子,然后摄政王看向她的眼神也若有所思,借口出去方面,她才走出去几步就听到身后传来的脚步声。

“喂!”宁羽开口,“等下!”

林秋禾懒得理她,脚步非但没有停下,反而又快了几分。谁知道宁羽不但没有放弃,反而直接拎着裙角就追了上去,“我说你这人,懂不懂礼仪,我叫你呢?”

“原来宁姑娘是叫我?”林秋禾扬眉,似笑非笑地看着宁羽,“只是我不记得自己姓喂呢?”

宁羽唇角一撇,“你们都退下,我有话跟她说。”她身边跟着的丫鬟是很听话,立刻就退出去了五六步远,都站在廊檐外面了。不过青黛就没有那么好说话,只是看向林秋禾摆明了主子不发话她决计是不会动一步的。

宁羽的眉毛一下子就竖了起来,也不冲着青黛发火,反而对着林秋禾嘿嘿直冷笑。

“怎么着,丫鬟都远远跟着呢,你还怕我对你动手不成?”

“我倒是不怕你动手,真动起手来你不见得是我对手。”林秋禾淡淡瞥了她一眼,然后绕过她朝着前面走去,“我只怕你自己一个不小心跌倒了,掉进湖里面了,反咬一口说是我推的。”

她直接说信不过宁羽的人品,把宁羽气得脑门都要冒烟了一样,半响才跺跺脚追了上去,“算了,反正是你的丫鬟,要是这事儿露出去了可不要怪我!”

她说着又是瞥了一眼林秋禾,见对方是铁了心不会遣退青黛又是咬牙又是鼓腮帮子,最后恨恨道:“前些日子那位姓孙的状元郎来府上了,带着他的那位义妹,兄妹两个一个带金一个带玉,我虽然只是略微看了一眼却觉得像是王府制出来的东西。”

她说完这句没头没脑的话就直接带着丫鬟转身离开了,等到她走青黛这才低声开口:“姑娘,宁姑娘这话…”

林秋禾眉头微微皱起,心中倒是清楚宁羽所指的是谁,只是她特意提起那兄妹身上的玉和金是王府的制式,难道说的是玉佩和金锁?

“不用多想,我们出来散散就也回去吧,不要误了午膳的时辰。”

等到回去的时候,摄政王和宁卿已经离开,林秋禾没有多想神色如常的坐在了王妃的另外一侧,反而是让这些日子纠结了许久好不容易下定决心出面提醒了林秋禾一句的宁羽心中格外抑郁。

她自然不会是为了林秋禾好,不过是想着借林秋禾的手收拾收拾那个想要攀附过来的苏晓宁而已。只是看对方如今的反应,她反而有些搞不清楚林秋禾究竟懂没懂她的意思?

她私下看了林秋禾几次,午膳都没用好,然而林秋禾这次却是连个眼神都没有给她一个,一派的安静祥和,陪着王妃说些笑话也逗得王妃笑了几次。

这人不会真的这么笨吧?!

直到林秋禾坐着马车离开,宁羽都没有弄清楚林秋禾到底是什么想的。

而出了王府上马车,林秋禾本来带着和煦笑容的神色就变得有些诡异了。之前宴席上林秋禾被劝着吃了几杯酒,这会儿青黛真在一旁伺候还以为她是不舒服,真想扶着她靠着软枕休息下,就见林秋禾眉头都皱了起来,然后抓住了她扶过去的手。

“姑娘?”

林秋禾定神看过去,“青黛,我要见晋王殿下。”

“这…”青黛一愣,怎么也没有想到一出摄政王府自家姑娘会说出这样的话。她迟疑了一下,然后硬着头皮道:“奴婢会让可靠的人只会晋王殿下的,只是姑娘,私下见面的话对姑娘而言总归是不太好的。”

她还想接着劝,毕竟虽然如今程师兄虽然顶替了给宁卿推拿按摩的活儿,可是针灸这块还是要林秋禾亲自出手的,若是那个时候见面就是正大光明了。然而林秋禾心中有事,只是略微摆手,“这件事情越快越好。”

摄政王妃待她极好,若是苏晓宁和孙韶喆身上那金锁玉佩真的是王府的制式的话,加上她那个如临其境的梦,只能说明一点。

她这具身体可能真的是摄政王府失散多年的女儿,而苏晓宁则是一个冒牌货。甚至还有可能是别有心机的冒牌货,若是让摄政王妃因此受到伤害的话…

林秋禾如今心乱如麻,一边是“身世之谜”终于要有结论了,一边是王妃待她的好让她怀疑自己是不是有些草木皆兵了。她连晚膳都没有好好用,等到天黑窝在屋中看书的时候,听到窗户轻轻响了两下这才连忙过去。

“晋王!”她推开窗户,看着外面披着一身黑色大氅的宁卿。不知道为什么,在看到他的一瞬间,之前心中那些不安和焦躁就都不见了踪影。这一瞬间,她似乎有了主心骨一般定下了心神。

宁卿见她推窗看到自己就是一脸的惊喜,心中也是高兴。不过并没有贸然翻窗进林秋禾的闺房,反而就靠在窗户边上低声道:“你急着见我,可是有什么为难的事情?”

外面寒风阵阵,之前下过几次小雪都已经化了,如今夜里真是寒得滴水成冰。林秋禾忍了忍才压住了叫宁卿进屋的冲动,开门见山道:“宁羽今天特意告诉我,孙韶喆带着苏晓宁去了摄政王府,被注意到他们身上的玉佩金锁是王府的制式?”

“这事儿啊?”宁卿一愣,唇角就露出放松的笑意,“我本想着不重要,就没告诉你。”

“也是,我与王府实际上并无关系,王爷不说也是应当的。”林秋禾没忍住刺儿了宁卿一句,这会儿她定下心神想起当时和宁卿的对话,隐隐意识到了她之前似乎被宁卿给骗了。“你说是不是呢,晋王殿下?”

宁卿只得苦笑,林秋禾的聪慧他是知道的,当时不管是处于为林秋禾安全的考量,还是其他目的,他都知道当初的谎言迟早是会被拆穿的。

只是他怎么也没有想到,会是因为孙韶喆和苏晓宁身上的玉佩金锁,让林秋禾对他当初的话产生了怀疑。

“秋禾,你别生气。”他倒是没有狡辩什么“当初我可没说,都是你自己误会的”之类的话,反而是大大方方地承认了。本来醒悟过来之后,一大堆刻薄话等着宁卿的林秋禾这下跟被水给噎着了一样,难受得心口都发疼了。

“我区区小民,怎么敢跟王爷置气。”她说着一手扶在了窗户上,对着宁卿冷笑,“既然事情已经明白了,那就请王爷回吧。晚上风寒,别又冻坏了才是。”

宁卿对着紧闭的窗户苦笑,这还叫不生气吗?那究竟怎么样才叫生气,直接拿着针囊给他身上扎个几十根银针不成?

若是让林秋禾知道他的想法,只怕会毫不客气的“呸”过去,再补上一句:“你当我是容嬷嬷啊,还给你关小黑屋、用小银针!”

第74章 离京和回京

又跑了一趟秦府和陈自晴、秦氏姐妹见过面,封了些简单的礼物送去孙府、周府表示一下感谢,那日送走了宁卿之后林秋禾的日子过得格外忙碌,一眨眼就进入了腊月。

按照习俗,进入腊月之后小病小痛都不会在轻易请大夫,也算是讨个吉祥的兆头。林秋禾终于松散了下来,这天更是一觉睡到了天光大亮。

等到她醒来的时候就见外面已经完全被冰雪覆盖。她还是察觉到了外面光线不对,多嘴问了一句才知道昨夜下了一整夜的雪。

“可见姑娘这些日子确实累了,昨夜下的鹅毛大雪,扑扑簌簌地奴婢都醒过来看看外面添了两次炭。”青黛笑着给林秋禾递过去手炉,“当时还怕吵醒了姑娘了,如今看来姑娘睡的倒好。”

林秋禾就笑了笑,之前一直提着心,就算夜里睡觉也警醒。屋中一旦有些动静她就会醒过来,当时还让青黛、红线这些守夜的丫鬟以为是她们的动作太重才把她给吵醒的。如今忙碌过后放下心来,竟然能够睡得一个昏天暗地,就连她自己都有些意外了。

见她起身了,红线这才轻手轻脚地出去吩咐人送早膳过来,然后打扫庭院。

这样一来,院子中就热闹了起来。林秋禾前世就是北方人,对大雪倒是没有多大的好奇心,在外间推开窗户看了几眼等到寒风刮进来打了个哆嗦,不等青黛开口就关上了窗,窝在屋中看书吃茶,竟然有几分“山中无岁月”的意境。

到了半下午的时候,雪花又开始洋洋洒洒的落下来,张章府上的一个管事就跑过来专门说第二日的课推后,张章吩咐了雪大就让林秋禾在家温书。而绿袖和橙光送了晚上之后,就在廊檐下面双手合适低声念叨了几句瑞雪兆丰年。

还好这场大雪并没有持续太久,当天半夜就停了下来,几天连着都是天清气朗,等到过年的时候更是已经颇有种要春暖花开的感觉了。心急的人甚至春节之后就换上了略微轻薄的衣衫,谁知道不过又是几日天气急转直下又是接连下了两三天的雨夹雪。

京中不少人都因为这变脸的天气病倒了,林秋禾这里看诊的人不多,但是退热驱寒的药丸却卖出去了大半。她担心陈自晴,投了帖子第二日就过去秦府看了一通,见陈自晴精神十足就放心了,由着她拉着她一起坐下说过年的事情。

等到从秦府离开的时候,林秋禾坐在马车中还是觉得心中沉甸甸的,这才意识到她其实不止是在担心陈自晴一个人。这样的天气变幻,让她在内心深处不由自主地担心着另外一个人的身体。

宁卿体内的寒毒,不知道有没有被这天气的反复给诱发出来?

不用板着手指算,林秋禾都知道他们已经有月余没有见过面了,上次见面还是关了他窗户之后无意中在张章府上碰到的。再之后,大雪道路泥泞张章彻底停课,而她就缩在院子之中懒得出门了。

如今明白了心中所念,她在马车中就有些坐立不安。虽然她如今还不算精于把脉,却也算得上京城之中就了解宁卿体内毒素的人之一。

若是这次他体内的寒毒因为天气诱发出来,只怕那些毒素就更深入骨髓一分。更何况,就算寒毒没有被诱发,这样的天气只怕他也不好受。

宁卿难受的样子她见过几次,疼起来也都是冷汗淋淋的…那对总是含笑的唇都能惨白到没有一丝血色,看着跟透明的一般。

想到这里,林秋禾猛然下定决心,看向马车中伺候的青黛吩咐道:“告诉张叔,去张府。”

青黛一愣,却没有多话,连忙推开了马车的前门跟驾车的张叔吩咐了一句,然后才缩回脑袋来给林秋禾倒了一杯热茶,让她捧在手心中暖手。

过年这些天林秋禾虽然挺了课,却没有一点的懈怠。每日里面看医术,练针灸都是有固定时辰的。因此青黛也就习惯了每隔一段时间换上一杯热茶给林秋禾暖手。

马车掉头去了张府,林秋禾是府上的常客又在府上有院子,因此直接就被领到了后院张章的书房之中。

张章此时正在跟齐林和程卓两人说话,见林秋禾来以为她是有什么事情,却没有想到这还未及笄的师侄女倒是好不羞涩,见程卓恰巧也在就直接开门见山问起了晋王的身体。

当然了,林秋禾话说的漂亮,更何况医者父母心,齐林和程卓都没有多想,只有张章想起之前摄政王所说的话,不由多打量了林秋禾两眼。

等这个年过完,也许是该带着齐林和秋禾他们出去走动走动,也多些见识,免得两人自满到时候庸医害人害己。

程卓跟林秋禾这个师妹只是见过几次面,这次两个人讨论起宁卿的身体,他才意识到这个师妹并不是徒有虚名,而是真才实学。因此更是不敢小看她年纪小,讨论起来反而愈发的认真起来。

他是个认真的人,不然当初张章和摄政王也不会放心把宁卿的身体交给他来调理。而林秋禾与他对答之中,也了解到宁卿目前的情况,不由得偷偷松了一口气。

看来这位程师兄是可靠之人。

除了除夕在这边留宿,春节当天拜年之外,林秋禾也多日不曾来张府,因此张章留她在这边用了晚膳才回去。她出了书房想去自己的院子,路上就听到有人大声吟诗赞美美人的声音。

一旁引入的丫鬟见她露出询问之色,就低声道:“是齐少爷的那位李师兄,他过年根本就没有回去,反而是…前几天没了钱才又找了齐少爷帮忙,又住了回来。”

丫鬟口中隐去的话并没有让林秋禾多想,谁知道那位李默李师兄却是个妙人,大老远看着林秋禾这个救命恩人就跑过来打招呼,三言两语就把自己的老底给掀开了。

他之前借口过年回家,拿了齐林给准备的盘缠却没有想到去了京城外面转悠了一圈,遇上大雪道路不好就又回来了。回来也就罢了,他没回张府,也没有只会任何人,仗着有几分才气,身上也有钱竟然是夜宿花柳之地…

之前林秋禾听到他吟诗,正是他在赞美本朝第一舞姬轻羽的。

“那位轻羽姑娘,据说曾经在万寿节的盛宴上献舞,连当今圣上也要赞一声舞姿曼妙。我有幸见过两次,果然是…”李默一脸的回味,“天上谪仙子,冷若冰霜却让人趋之若鹜啊…”

青黛在一旁听得早就脸色铁青了,双眼几乎要冒火一样瞪着李默。要不是林秋禾一直笑眯眯得由着李默说,加之李默也算得上是齐林的客人,她少不得要上前开口训斥两句。

当着未出阁的姑娘家说什么风花雪月,还什么第一舞姬!这都什么人呢,还算得上是风流才子?!

然而李默确实有些真才实学,于诗词歌赋之上确实是有造诣了。几日之后,林秋禾就在街上听到了一首李默追捧赞美那位轻羽姑娘的诗词。她虽然对这些不大懂,不过确实听着朗朗上口,且有些韵味。

这些不过都是小事,这日她在张府上完课之后听到张章说的话才算是大事。

“你们两人回去之后都收拾收拾,等出了正月咱们就出趟远门,四处走动游学一番。如今你们两人的基本功均已不错,剩下的就是多接触病人,多问多看,试着开开药方了。”

对于出远门,本身就是半宅属性的林秋禾是一点期待也没有。更何况之前年都没过完就出京的宁卿才让人传信说等他这些日子忙过了就回来,恰好还遇到了上好的药材要送过来呢。

林秋禾明白,这就是为之前骗她的事情道歉了。这些日子两人一直没有什么机会说话,偶尔见面也都是一个眼神或者是客套问话,她心中那点恼火早就没了踪影。反而是因为关系看似淡了下来,偶尔闲暇下来的时候会忍不住想起一些往事。

如今突然要跟着张章出远门,她迟疑了一下最终还是只带着青黛,留下红线等人看守门户。至于宁卿这边,她等不及他回来只好交代红线若是有人来访,就说她跟着师伯出远门,应当是三五个月之后才能回来。

红线有些不明就里,不过却也是稳妥人,并不多话只是沉声应了陪着青黛一起准备林秋禾出远门的杂物,不几日就送她出了京城。

这边林秋禾前脚刚刚从京城出去,第二日宁卿就风尘仆仆回来。今年冬天本就事多,且天气变幻无常。对于他来说就难熬了些,结果正月间还没过上元节他就又被派出去干活儿,这会儿回来好不容易养出来的一些肉又不见了,一张脸消瘦带着风霜,只剩下那双愈发明亮的桃花眼,还有唇角淡淡的笑意了。

他先入宫回话,然后直接回了摄政王府洗漱之后就匆匆去给王妃请安。被王妃拉着说了打半个时辰的话,还是王妃见他面露疲倦这才让他回去休息的。

等到回到了三友苑中,宁卿习惯性让人用草药泡脚,避免因为一路奔波寒气入体,这才招手示意留守京城的黑田过去。

“林大夫那边,这些日子如何?”

“王爷放心,林大夫那边有弟兄们轮流看着,没事。”黑田说:“只是,前一日,林大夫跟着张御医和她师兄齐林一起出京了。”

“噗通!”

宁卿闻言一个没注意,双脚直接踩进了泡脚的桶中,热水烫得他有些苍白的皮肤上立刻透出一丝绯红,然而他似乎没有察觉一般抬头看向黑田:“出京,为什么?”

黑田如实禀告,他听闻是张章带着徒弟们去游学行医,这才松了一口气心中微微遗憾地闭目养神。他额头渗出细密的汗水,过了一会儿睁开双眼就见黑田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

“怎么?”

“王爷,之前王爷曾经找过几次张御医,下属听到一些只言片语,似乎张御医出京,是王爷的意思。”

这句话中后面两个“王爷”自然不是指宁卿,在这摄政王府上,还有一位更加位高权重的王爷,那就是摄政王。

宁卿神色一僵,然后慢慢缓了下去。他抬头轻轻摆了下,“我知道了。”

黑田这才利索的退了出去,他们兄弟几个都是忠心于宁卿的人,甚至都不是摄政王送给宁卿所用的人。这些人另有来路,因此并不十分忌讳摄政王。

而宁卿心中也明白这些,等到黑田离开之后他就又重新闭上了眼睛,许久才又缓缓睁开亲手给泡脚的桶中添了些热水,看着里面随着水面浮动的药包,他的眼神坚定起来。

他大约明白为什么父亲会在他回京之前通过张章调开林秋禾,然而,就算一开始就明白这其中的曲折和阻力,他也从来不准备妥协。

第75章 表明心意

摄政王府前院摄政王的书房中灯火通明,摄政王独自一人站在漠北的地图前面,看着那道专门用朱砂标记出来的边境线,只觉得刺目不已。

当年若不是形势紧张,他何故会退让二十多里,把大好的河山让与蛮族休养生息。如今十多年过去,这些蛮族自以为成了气候,竟然敢再次觊觎边境之地。看起来,这些年来对他们的放任自流,真的是养大了他们的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