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钦差大臣,萧霖自然是要等云琨和卫章上前来恭请圣安的。云琨窝着一肚子的火上前行礼,请皇上圣安。卫章瞥了一眼姚燕语,自然跟上。

萧霖郑重其事的说了一声:“圣躬安。”

云琨和卫章方直起身来。

“云副帅。”萧霖笑眯眯的跟云琨打了声招呼,又看向卫章:“卫将军,你们辛苦了。万岁爷说边疆苦寒,让本候带了些菜蔬和精米,以及上好的红箩炭来。”

云琨和卫章只得再次叩谢圣恩。

一箩筐场面话说完,众人各自落座。

李义溶自觉自己的职位不高,主要是受不了云副帅和卫将军铁黑的脸,于是忙主动请缨:“侯爷,副帅,将军,姚大人,下官失陪片刻,去督看一下茶水。”说着,便转身溜了。

姚燕语‘扑哧’一下笑出了声,横了卫章一眼,起身说道:“李守备府里的厨娘做饭出奇的难吃,怕是萧侯爷吃不惯,饭菜的事情还是我去安排吧。”

萧霖自始至终都是和风细雨的神色,听了姚燕语的话便微笑道:“如此,就有劳妹妹了。”

姚燕语对云琨福了福身,又看了一眼卫章,转身退了出去。

卫章的黑脸终于有所好转:“萧侯爷好快的脚力,韩帅今日还说和谈使臣过两日才能到呢。”

“没办法,一想到边关苦寒,几位和三军将士在这里受苦,本候这心里就着急。所以赶路就着急了些。”萧霖嘴上打着官腔,心里却默默地叹息,自家没过门的夫人收到好姐妹的书信,听说在凤城白米饭都少见,每日也只有面饼咸菜和糙米粥,哪里受得了?

于是足足准备了几车的吃食,各种宫味点心,精致酱菜,碧粳米,紫米,江米等更是准备了十几麻袋,再三叮嘱路上要快,一定要早些把这些吃的东西送到凤城。好像晚一天她的好姐妹就会饿死一样。

每每想到这事儿,萧侯爷都暗暗地叹息,真不知道在自己夫人的心里,这丈夫和至交姐妹哪个更重要一些?

云琨看萧霖自然不顺眼,听他打官腔心里更瞧不上,所以连一个眼神都欠奉,直接起身跟对卫章说道:“我军中还有要事,你留下来给钦差大人说一说现如今北胡的状况,我先走了。”

“是。”卫章知晓一切内情,自然明白云琨留下来的话什么事儿也谈不成,于是站起身来拱手答应。

看着云琨离去,萧霖满不在乎的笑了笑。他夺了人家的心头之爱,自然也不奢望能跟人家再做什么好朋友。只是想不到他堂堂诚王府世子爷,居然没有容人之量。(话说萧侯爷,这事儿搁你的头上,估计你也没有那种能撑船的肚量。)

卫章看了一眼笑得跟狐狸一样的萧霖,忍不住也跟着笑了:“侯爷你这样子可有些过了。”

“我什么也没说啊!”萧霖无辜的眨了眨眼睛。

“算了,你们之间的事情,别人也说不清楚。倒是这和谈使臣之事,怎么会落到侯爷你的头上?”

萧霖无奈的笑了笑,说道:“朝中出了点事儿,原礼部尚书被皇上抄了家,送进了大理寺候审,原来的礼部左侍郎升任礼部尚书,本候得了个空儿,便从江南调回京城了。”

“抄家?什么罪名?”卫章的心里莫名的一抽,皇上在这种时候抄了礼部侍郎的家,为什么?

萧霖淡然一笑:“贪污番邦贡品。”

怎么可能,礼部侍郎纵然吃了雄心豹子胆也不可能贪污番邦贡品。难道是…那所谓三分天下的除了高黎和北胡,另外一个人是不是已经被皇上找到了呢?会是谁呢?

看着卫章凝重的神色,萧霖又点了一句:“跟着吃挂落的还有恪郡王。据说贡品之事恪郡王也有一份儿,皇上责令他闭门思过半年,不许出恪王府的大门。”

恪郡王被软禁了!礼部尚书只是替罪羔羊!卫章的心头突突的跳着,脸上却出奇的平静。

萧霖也不多说,事实上他对贪污番邦贡品这样的名目也不怎么相信。而且还牵扯到了大皇子。但此乃皇家之事,他自知还够资格妄议,所以保持了沉默。

事实上,云都城里早就是一片看不见的血雨腥风。

因为皇上手里的证据不足,恪郡王好歹保住了一条性命,但皇上若是一点线索都没有,也绝不会轻易地发落自己的大儿子。

恪郡王的母族早就败落,三岁的时候,他的生母病逝,皇后当时刚痛失爱子,又因他是皇上的第一个儿子,便把他养在身边,视若亲生。

后来恪郡王渐渐长大,野心初现,皇后一再提点,他只是不听,是以丰皇后便不怎么喜欢他了。

但皇后不喜欢他却并不代表丰宰相也不喜欢他。丰家三朝富贵,权倾朝野,也是恪郡王需要倚重的老臣。不过丰宗邺是个老狐狸,他暗中拉拢恪郡王,面上却从不表露出来。时间长了,恪郡王自然多有不满,觉得丰宗邺不是一心待自己。

况且他的年纪一年一年的大了,现如今皇上还不到六十岁,身体康健,弓马骑射样样都还没放下,而身为大皇子的恪郡王已经三十八岁了。再等,下面的皇子们一个个崭露头角,眼看就把他给比下去了。

于是恪郡王按耐不住,开始动了歪心思。

而且,他跟鲜族出身的丽嫔关系很好。而丽嫔只有一个女儿也就是六公主云珠。丽嫔自认为自己年轻,女儿又小,而皇后对她这个异族女子多有不满,万一皇上龙御归天,自己和女儿便没了容身之地,于是早早的爬上了大皇子的船。

这回,借着卫章暗中送回去的消息,以及对诚王爷带回去的那几个私自扣下冻伤膏贩卖的奴才们的严密审讯,恪郡王被皇上顺着顺藤摸瓜给牵了出来,后来还查出他私下克扣行军粮草的事情。

此乃大罪,罪不容恕。皇上一怒之下便下令革去大皇子恪郡王的封号,命他在府中反省,没有圣谕不得出府门半步,也不许任何人探视。

丰宗邺早些年跟大皇子之间的瓜葛自然也瞒不住。不过皇上好歹顾及了皇后的脸面,对丰家没有过多的追查。而丰宗邺这只老狐狸也懂得避其锋芒,干脆称病在家,告了长假。

京官们向来嗅觉敏锐,众人从这一系列的变革中嗅到了不寻常的味道,于是之前那些依附在丰家门下的官员们开始纷纷考虑以后的退路,暗暗地各自打算起来。

关于京城里的这番风雨,萧霖自然不会瞒着卫章。

自从他们同船南下去江宁的时候,萧霖就把自己的将来跟卫章和姚延意拴在一起了。在萧侯爷看来,卫章比姚延意更能稳妥,更能隐忍,是个成大事的人,值得深交。

姚燕语果然亲自去了厨房,看着杜三娘子带着人开了萧霖带来的吃的喝的,又亲手整出几个像样的菜肴来方轻轻地吁了口气,叹道:“说句心里话,我也想回去了。”

杜三娘子看着那边厨娘料理的准备现烤现吃的生羊肉,笑道:“在奴才看来,这漠北有漠北的好,最起码这羊肉就比京城的新鲜。只是姑娘不喜欢。”

姚燕语轻笑道:“再喜欢也没这个吃法,顿顿羊肉,谁受得了?”

杜三娘子手脚利索,很快便弄出了六个像模像样的菜肴,让小丫鬟装了食盒,随着姚燕语往前厅去。此时李守备已经回来,茶水也换上了萧霖带来的姚氏庄园里自产的香茶。

菜肴美酒全都齐备了,萧霖指了指身边的座位,同姚燕语说道:“妹妹坐这边。”

李守备忙做出恍然大悟的样子:“原来姚御医是萧侯爷的妹妹。下官真是愚笨,居然不知道。”说着,又不合时宜的追问了一句:“请问是表亲么?”

萧霖邪气的笑了笑,瞟了卫章一眼,说道:“不是,姚姑娘是本候的妻妹。”

“呃…”李守备作为前任经略使之子,粗鲁武将一枚,完全不知道京中权贵们最新的姻亲关系,所以还不知道这位萧侯爷的妻子是哪家的千金。

卫章却微微一笑,说道:“侯爷来了凤城不去见韩帅,回头不怕你家大舅兄整治你啊?”

萧霖无奈的叹了口气,说道:“本候也想过了,这事儿还得劳烦妹妹回头替我说两句好话才是。”说完,又笑着看姚燕语。

姚燕语笑道:“我家姐姐可不是那么小气的人。”

卫章对姚燕语坐在自己对面的事情颇有芥蒂,于是决定给萧侯爷也添点堵,摇头叹道:“韩姑娘不小气,就怕有人专门去告状啊。”

姚燕语满不在乎的哼了一声,说道:“都成了过去式了,谁还怕他告状?”说完,心里又紧了紧,觉得自己太口无遮拦,若是让萧霖知道云琨跟韩明灿的事情,会不会影响他们之间的感情?于是瞪了卫章一眼,又悄悄地留神萧霖的表情。

萧霖却笑着端起酒壶给姚燕语斟满一杯酒,叹道:“妹妹说的是。”

卫章看着姚燕语和萧霖碰杯饮酒,一双剑眉皱了又皱。

坐在下手的李守备看的心里直打哆嗦,原来这位钦差大臣不只是个侯爷,还是韩帅的妹夫!而姚御医能称得上是侯爷的妻妹,那也就是韩帅的妹妹咯?

可韩帅的妹妹怎么会姓姚呢?据说还是两江总督姚大人的女儿?莫不是认了干亲?可镇国公是长公主的驸马啊!干亲岂是那么好认的?

这些士族权贵之间的关系实在是太复杂了!李守备表示自己真的不够玲珑剔透,完全想不通这里面九曲十八转的关系,于是只好打起精神来敬酒。

北地的汉子生性豪爽,也天生的海量,喝起酒来从不含糊,也从不打酒官司。

萧霖也是个爽朗的性子,于是几个人左一杯右一杯,三杯再三杯。不到半个时辰的功夫,一坛子京城带来的梨花白就见了底。

姚燕语这个一再推脱不能喝酒的人也喝了有足足两碗,初时还没觉得怎么样,说了会儿话酒气上来了,她便有些坐不住。双手叠在桌子上,嚷嚷着头晕,就要趴下睡觉。

卫章叹了口气,说道:“她喝醉了,我送她回去。侯爷和李大人慢慢喝。”

萧霖大手一挥:“送,送,赶紧的把我家妹妹送回去,瞧这点子酒量吧,以后可不敢让她喝了。”

卫章起身走到姚燕语身边,扶着她站起来,好歹出了前厅的门,便一弯腰把人打横抱了起来。

“哎——”姚燕语但觉天旋地转,便忍不住伸手勾住了卫章的脖子,并皱眉埋怨:“晃什么呀你!晃得我头晕。”

她勾着他的脖子,在他耳边嗔怪,声音又绵又软,气息里夹杂着梨花白和她身上特有的香味,撩拨得他欲火冲天。

只是!不管怎么样,都得忍着。

身后杜三娘子跟着,前面有小丫鬟挑着灯笼引路,一路走过还有粗使的婆子们纷纷避让请安。就算他是将军,就算怀里是他的未婚妻,他又能怎样?!

幸好守备府不大,从前厅到后院不过百十步的距离,卫将军健步如飞,没多会儿功夫就进了屋子。

翠微和翠萍见自家姑娘如此被抱了回来,两个人都吓了一跳,待问明只是喝醉了酒,方才放心。翠萍一叠声的吩咐半夏:“快去弄醒酒汤来!”翠微则匆匆忙忙去整理床铺。

姚姑娘还不知死活的在卫将军的肩上一边噌一边埋怨:“晕死了!叫你别晃嘛!”

卫章低头看着她醉红的脸颊和娇痴的模样,恨得咬碎了后槽牙,心里默默地发誓,臭丫头,你就作吧,等到那一天,看我怎么收拾你!

把人放到床上之后,卫将军片刻没有停留,丢下一句:“好生照顾她”便匆匆的走了。

翠萍愣愣的看着被摔上的门帘,叹道:“难道我们姑娘是老虎不成?将军怎么怕成这样子?”

翠微轻笑着啐了一口:“呸!你不要胡说八道的。”

“哪有?难道你没看见将军刚才那一副逃跑的样子吗?”翠萍扁了扁嘴巴,转身去拧帕子给她家姑娘擦脸。

 

第三十五章 湖边寻药,雪林遇袭

卫章从姚燕语的房里出来,并没急着回前厅去,而是在外边吹了好一阵的冷风,待胸口里那阵无名邪火慢慢地散去,才皱着眉头回去找萧侯爷继续喝酒。

而此时,三军大营之中,云琨气冲冲的回到营帐,挥手一把甩掉貂裘大氅,健步如飞行至外边的开阔地上,叫过自己贴身的一队亲兵来对打。

一顿乒乒乓乓,诚王世子把这十二名倒霉蛋们狠狠地操练了一个晚上,到最后个个儿都是鼻青脸肿,哀嚎着回去洗漱睡觉。

韩熵戈则对此事一笑置之,一句多余的话都没有。一边是妹夫,一边是表弟,现如今又在军营之中,他这个做大哥的说什么都不怎么合适,只好顺其自然了。

第二日一早,卫章带着萧霖离开凤城去了三军营帐。韩熵戈亲自出帐相迎,寒暄毕,萧霖入中军大帐落座。

“萧侯爷,既然皇上都同意和谈了,怎么还有第二批强弩?”韩熵戈微笑着问。

要知道,昨天韩元帅看到下面送来的账单时着实吃惊,第二批精钢强弩居然有五千支,这么短的时间内制造出这个数量的强弩,这个萧子润果然能干。

萧霖笑道:“元帅若是知道皇上此次和谈开出的条件,就不会这样问了。”

“哦?”韩熵戈饶有兴致的看着萧霖,等着这位和谈大使后面的话。

“皇上说了,他耶律吉想休兵停战也容易,他北胡的兵马需得后退一百六十里,让出图母河以北吉州,黑水,儋州这一片土地和大小九个城池。否则休想停战。”

“哈哈!”韩熵戈开心的拍了一下桌案,直接站了起来,“皇上英明啊!图母河以北一百六十里便是太白山,太白山南北终年积雪,易守难攻,若以此地为界,以后北胡便不足畏惧,我北疆百姓可常年休养生息了。”

云琨则皱着眉头冷笑:“耶律吉又不是傻子,怎么可能答应这样的条件?”

萧霖淡然一笑,接了云琨的话头:“所以皇上派本候带了五千支精钢强弩来,谈不拢就打,打完了再谈。皇上说了,太白山以南原本就是大云的土地,是耶律吉无耻,每年都往南侵占一点,皇上怀柔四海,觉得不过是些不毛之地,便不愿跟他计较,他得寸进尺,不给他点厉害瞧瞧,还当大云朝中无人了。”

云琨嘲讽一笑,说道:“那如此说来,和谈钦差岂不只是个摆设了?”

萧侯爷身为春风得意之人自然不能跟失意人一般计较,于是淡然一笑,说道:“正所谓‘上兵伐谋’,本候是不是摆设,副帅且走着瞧就是了。”

韩熵戈忙摆手道:“好了,既然和谈钦差已经来了,那就派人给耶律吉送信,说我大云皇帝陛下派的和谈大使已经到了,三日之后,和谈使臣便可过河,让他做好准备。”

云琨应了一声,起身出去,顺带送了萧霖一记白眼。

萧霖完全不介意,待云琨出去之后方重新起身给韩熵戈见礼,口称‘大哥’。公事谈完了,该谈私事了,这会儿萧侯爷不是钦差大臣,而是以准妹夫的身份见大舅兄了。

韩熵戈呵呵一笑伸手拉住了萧霖的手,叹道:“君泽就是这种臭脾气,你不要理他。”

萧霖笑眯眯的点头:“大哥放心,不管怎么说他还是灿儿的表兄嘛。”

韩熵戈满意的点点头,拍了拍萧霖的肩膀。这准妹夫不错,不说才华和出身,就这份胸襟气势绝对配得上自己的妹妹。

*

却说凤城手背李义溶拿到了医女们交上来的银子和铜钱,着实的感慨了一番。

瞧人家姚大人带的人多好啊!医女们的俸禄也就那么点,说白了那点钱什么也不是,可人家偏偏把钱都捐了出来,说是给伤兵弄点细米养身体。啧啧!李守备万分感慨,觉得京城来的姑娘就是不一样,那眼界儿,那气度,不是一般的高啊!

至于白米,凤城自然有。不管是战时还是和平时期,钻营投机的商人总是无孔不入,发国难财的也大有人在。只是白米的价钱实在是忒贵。

大云帝都普通白米的市价不过三文钱一斤,凤城居然卖到了十九文。

李守备之前手里没银子也不好去讹人,现在手里攥着点钱,身份也抖起来了,三分吓唬七分安抚,竟能以十二文一斤的价格买了一千七百斤大米。这也就是花了那些医女们捐上来的铜钱而已,三十几两银子还没用着。

不过这一千七百斤白米对将近两千名伤兵来说简直不够塞牙缝儿的。于是长矛又吩咐伙夫只把白米混在粟米里煮成粥,大部分的主食依然是粟米团子,各种野兽的肉干及五脏下水等混在一起煮的杂烩。

只是冲着这白米,长矛果然找了二百多名百姓过来帮工,极大程度的缓解了伤兵营人手短缺的现象。

而且随着和谈钦差的到来,更多的商贩从顾城到了凤城,白米的价格正一天一天的往回落,眼看着凤城已经有熬出头的征兆了。

姚燕语面对这些事情并没有感到多么高兴。她的心思完全不在这点小事上,当务之急是外伤药不多了,之前她让军医用来煎煮汤药的三味常用药已经缺了两样。幸好这段日子没有打仗,否则伤兵增加,可真是不好办了。

自然,给皇上的奏本早已经送了出去,但等京城送药来最还需要些时日,如今恐怕要另想办法了。

“姑娘,卢军医有事求见。”杜三娘子从外边进来,回道。

“请卢大人进来。”姚燕语把手里的药典缓缓地合上。转头看车书架上一摞摞的医书。

现如今姚御医用来处理公务的屋子是守备府的书房,反正李守备每天都很忙,几乎不着家,而且他是武将,书房对他来说基本没用,所以一并被姚御医给征用了。

卢桐广进来后给姚燕语躬身行礼。

“卢大人快请起。请坐。”姚燕语尊重有真才实学的人,卢桐广在军中十来年,有丰富的外伤经验,而且人品不错,值得尊重。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姚燕语自然不会搞冷艳高贵那一套把自己孤立起来。

“谢姚大人。”卢桐广起身后,在姚燕语下手落座。

翠微奉上香茶,姚燕语轻笑道:“这是我家茶园里自产的茶叶,之前我来的匆忙没带,这回是我二哥托萧侯爷带来的。卢大人尝尝。”

卢桐广掀开杯盖便闻见一股清冽的茶香,于是忍不住赞道:“好茶。”

姚燕语笑了笑,吩咐旁边的翠微:“去把这茶包一些给卢大人带去。”

卢桐广是个喜欢喝茶的人,听了这话立刻笑开了花,忙欠身道谢:“如此下官就不客气了,不怕姚大人笑话,可是有日子没喝到这样的好茶了。”

姚燕语笑道:“大人喜欢,喝完了我这里还有,反正是自家茶园里产的东西,不值什么。”

“姚大人可是谦虚了,这茶可不比进上的差呢!”卢桐广忙道。

两个人客气了几句,卢桐广方问:“不知关于缺药的事情,姚大人有没有上书给皇上?”

姚燕语点头说道:“今日找大人来正是因为此事,奏本我已经叫人送往京城了,可指着京城往这边运药材估计还得等些时日。可我们这里的伤兵不能等。天气严寒,时而还有伤风生病的,药材同粮食一样重要。”

卢桐广叹道:“可是不等,我们又有什么办法?这里一片荒芜,又是这个季节,出了门到处都是一片白雪,连跟草毛也找不到啊。”

姚燕语点点头,又若有所思的问:“我听说有个仙女湖?”

卢桐广惋惜的叹了口气:“哎,是有个仙女湖,下官也听说了,那一带是有温泉,水都是温热的,所以湖边四季如春,想必也会有珍贵的药材,只是——仙女湖在图母河以北,现如今图母河以北还不是我们大云的地盘儿啊!”

“不管怎么样,我们都要想办法解决药材的事情。”姚燕语神色凝重的看着窗户纸上的亮光,“指望着从别处运输总不是办法,能够就地取材才是最好的。”

这一点卢桐广也懂,但却只有苦笑的份儿。

“卢大人?”沉默许久之后,姚燕语才缓缓地开口。

卢桐广已经慢慢地品完了一杯香茶,正等着那位背负着双手站在窗口沉思的女御医姚大人发话呢,闻言忙应了一句:“姚大人有话尽管吩咐。”

姚燕语点头说道:“这两天有空闲,你安排一下手中的事情,我们出去转转。想办法弄点草药回来,以解燃眉之急。”

“这…”卢桐广先是一怔,继而问:“姚大人,现在是战时,凤城城外随时都有胡人的刺探出现,我们还是不要随意走动。”

“没关系,我会找人跟着我们的。”姚姑娘嫣然一笑,心里盘算着现在正是和谈时期,想必军营里也没什么事儿,不如给那家伙找点事儿做做好了。

有人保护自然就不一样了,卢桐广忙起身应道:“是,那下官这就去准备。”

*

当卫章听说姚燕语要出凤城找药的时候,先是愣了一下,继而笑了。这才是她的性格,看着娴静实则一点都不安分,更不会坐以待毙。不过,这也正是他喜欢的。

腊月二十七日,大年在即。大云使臣靖海侯萧霖在铁骑营主将韩熵戉和烈鹰卫主将贺熙,唐萧逸等几人的护送下过图母河,去耶律吉的营帐和谈。

同时,卫章点齐了烈鹰卫带着姚燕语和卢桐广以及杜三娘子三个人沿图母河往东一路疾驰百余里,在一片山林中停了下来。

其实卫章并没有把什么药材放在心上,他真正的心思是带着姚燕语出来走走。她来了凤城这么多天了,两个人还没真正在一起说说话。虽然是战时,可现在是和谈时期,总该放松一下了。

山林中积雪足有一尺多厚,马蹄踩着积雪几乎难以行走,众人只得下马步行至图母河边。这一带是图母河河面最窄的地方,两边皆是山林,隐蔽性很好。易于埋伏,也易于偷渡。

“河面结冰,可直接通过。”卫章牵着姚燕语的手,有些不放心,“只是…你能行吗?”

姚燕语好笑的看着卫章:“我为什么不能行?”

杜三娘子在一旁说道:“我可以背姑娘过去。”

卫章淡淡的看了她一眼,眼神带着明显的不悦,要背的话还用你?本将军不会背么?

姚燕语皱眉反问:“难道你们是要飞过去不成?”

“咳咳…”卫将军咳嗽了两声,“也不用,走过去就可以了。”

难道本姑娘不会走吗?!姚燕语恨恨的瞪了某人一眼,抬脚就走。

这一带现如今还是高黎人的地盘,只是上一次卫将军带人劫了高黎人的货并顺便大肆屠杀一场,高黎人已经往北往西转移,紧紧地靠在北胡人身边了,这一带基本已经在卫将军的控制范围之内。

不过即便是这样,卫章自然不会让姚姑娘头前带路,早就一个眼色扫过去,吩咐烈鹰卫前去开道,以防周围有高黎人出现。

河面上也是一层厚厚的雪,走上去跟地面没什么两样,唯一的区别是河面上没有树木,视野开阔了许多。左右看看,一片银装素裹的世界。姚姑娘的脑子里忽然窜出一句古诗:玉树琼枝作烟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