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风习习,人来人往,有商贩们摆出各种花样的河灯贩卖,还有一些贩夫挎着篮子买些瓜果小吃,那些平日里不怎么出门的大姑娘小媳妇们今日也结伴出游,更有那些青年公子们夹在其中制造各种偶遇,以往冷清清的护城河边竟是十分的热闹。

因见前面有人请了佛门子弟给自家先祖超度祭祀,法事做的很大,有许多百姓为官。姚燕语忽然说道:”我们也去寺里上柱香吧?“

”这都晚上了,哪有去上香的道理?“卫章好笑的问。

熟料姚夫人却很执着,说道:”今日与平时不同嘛,就算不能上香,大悲寺里肯定也有法事的,不如我们去捐赠些银子,请寺里的法师超度一下那些孤魂野鬼也好。“

”什么孤魂野鬼?“卫章皱眉。

”你常年征战,总是杀虐太重了。我们去捐些银子做些法事,也图个安心,好不好?“姚燕语低声叹道。

卫章紧紧的握了一下她的手,半晌才应道:”好。“

大悲寺身为皇家寺院,在七月十五这日没有别家寺院的繁忙纷杂,但也比平时忙碌了许多。僧侣们同样要做法事超度那些地狱里放出来的恶鬼。

卫章携夫人一进寺院便闻到了一股浓重的香火气息,有小师傅上前行礼,卫章简洁的说明来意,小师傅正要引着人去正殿,旁边闪出一位上岁数的老僧来朝着卫章夫妇道了声佛号:”阿弥陀佛!二位施主终于来了!“

”哦?“姚燕语惊讶的问:”师傅这话的意思是…一直有人在等我们?“

”请二位施主跟老衲来。“老和尚却嘴严得很,是一个字也不多说。

姚燕语回头看了一眼卫章,卫章伸手拉着她随老僧往后面去了。

后面的禅院相对前面来说清净了许多,卫章牵着姚燕语的手随那老僧进了一所干净宽敞的院落,进了院门后,老僧便住了脚步,又道了声佛号,欠身道:”二位施主请进,大师已经久等了。“

”谢谢师傅了。“姚燕语对老僧欠了欠身,随着卫章往院子里走去。

禅院里有两棵百年月桂,此时正是枝叶婆娑之际,树冠宛如硕大的伞,罩住了大半个院子。树下摆了两张简约的木榻,榻上设小几,几上两盏清茶。

小几两边一僧一道,正在品茶闲聊。一僧正是闭关两月的空相大师,而那一位道者,却是白发苍苍,精神矍铄,一派仙风道骨。

因见卫章夫妇进来,空相大师呵呵一笑,说道:”道兄,老衲跟你说的那个奇女子来了。“

”哦?“那位道者抬头看过来,目光从卫章的身上扫过之后,直接盯住了姚燕语,待人走近了,才轻声一叹,不屑的摇头:”不见丝毫奇异之处,明明是红尘中一俗人,老和尚如今也学会了夸夸其谈了。“

姚燕语一听这话,便知道这道者是瞧不上自己了,于是好胜之心一时突起,淡淡的说道:”但凡能在这个世间行走的,有谁不是俗人?难道道长已经得道成仙,不再吃五谷杂粮,不再喝有根之水?“

空相大师和那道者闻言皆是一怔,片刻之后,二人又哈哈大笑。

那道者撵着雪白的胡子上下打量着姚燕语,笑道:”你这丫头好毒的嘴巴。你就是那个无师自通,凭着一本《本草拾遗》就学会了太乙神针的奇女子?“

姚燕语闻言不禁看向空相大师,见空相大师点了点头,方应道:”奇女子不敢当,太乙神针精妙无穷,小女子只学了十之一二,更不敢说‘会’了。“

那道者又嗤笑一声,摇了摇头,端起茶盏来品茶,不再说话。

空相大师抬手请卫章和姚燕语落座,方道:”听闻姚夫人为给皇上治伤,耗尽了内息,如今看来果不其然,脸色还好,只是听这气息,似是还没恢复?“

姚燕语无奈的笑了笑,说道:”这次是真的耗尽了心力,所以很难恢复了。“

空相大师轻轻一叹,又看向卫章:”卫将军近日来倒是清闲?“

”抛开所有繁杂公务,一心只陪夫人调养,算得上清闲。“卫章朝着空相大师欠了欠身,说道。

”如此也甚好。“空相大师另外拿了茶盏,亲手斟了两杯茶分给卫章和姚燕语。

二人忙接茶道谢,之后姚燕语又悄悄地看了一眼那白发白须的道者,说道:”刚进寺门的时候便有老师傅说大师已经久等了,竟不知大师找我有何事?“

”不是老衲找你,是这位道长。“空相大师抬手为姚燕语介绍:”这位就是当初老衲送你《太平经》时跟你提及的那位道家长者,道号:青云子。“

姚燕语闻言,忙将手中的茶盏放下,起身朝着白胡子老道深深一福:”刚刚是燕语言语无状,还请道长海涵。“

这老头的一本经书,为自己开辟了新的领域。虽然现在自己内息全无,但说到底人家还是间接的帮过自己的,想到刚刚自己对人家说的那几句话,姚燕语心里着实愧疚。

白胡子老道一摆手,又瞟了姚燕语一眼,问:”你既然拿了我那本经书,为何不好生练习,给人治个伤就把自己搞成这副样子?听说还是一个半月之前的事情了?你研修太乙神针,救人一次就颓靡这么久?也太没用了吧?“

姚燕语一怔,有些不知该如何说才好。卫章却猛人一个凛冽的眼神扫过来,恨不得把这个戳了妻子痛处的老道给灭了。

”我…我也不知道为何会这样。“半晌之后,姚燕语低下头去特别心虚的回道。

”我们走吧。“卫章把茶盏往一旁小几上一放,起身便呀拉着姚燕语离开。他捧在心尖子上的人对着一个外三路的什么老道低声下气的,凭什么?

”这位大将军好大的脾气。“青云子淡淡的说着,又悠闲的品了一口茶。

”道长不是自诩乃方外之人么?居然也关心这些世俗之事?“卫章冷冷的给了青云子一道眼风,拉着夫人转身就走。爱谁谁,本将军才不在乎呢。

姚燕语不想走,无奈她本来就没什么力气,如今内息全无,更抵不过卫将军的蛮力。于是不得已被他拉着走了两步。

之后,便忽然顿住了脚步。

”咦?“姚燕语莫名其妙的看着自己的腰,腰上不知何时缠上了一缕白色的丝缕,顺着丝缕看过去,却是青云子老道手里的拂尘。

”走什么走?你以后都不想用太乙神针了?“青云子淡淡的问。

”想用。“姚燕语频频点头。

卫将军立刻皱起了眉头,不悦的说道:”不用太乙神针难道就不能给人治病了?“

”不用太乙神针也能治病,但太乙神针会在她的手里断绝,再无流传下去的可能了。“青云子看着姚燕语,目光平静无波:”你将是这世上最后一个曾经用太乙神针给人治病的人——啊,不,是用半拉子太乙神针给人治病的医者。“

姚燕语转头看向卫章,目露乞求之色。她两世为人都是出色的医生,决不能因为眼前的一点挫折就放弃,而且这老头儿明显就是想帮助自己,这么好的机会怎么能放弃呢?

卫章哪里不懂她的心思,于是轻声叹了口气,放开了手。

姚燕语回握卫章的手一下,转身朝着青云子深深一拜:”求道长教我,帮我。“

”你起来吧。“青云子手腕一抬,把拂尘收了回去,又问:”空相大师说三年前已经给了你那本《太平经》,为何三年时间过去,你竟然不能修成一点内息,以养自身呢?“

姚燕语忙回道:”承蒙空相大师指点迷津,弟子也曾修的几分道家的内息,只是一旦用过,便会减弱,需要时间慢慢地恢复。虽然这几年从不敢懈怠,但依然因为上次皇上受伤严重,我连续施针医治,指使昏迷三日,现在是内息一丝也无,休养了一个半月,依然没有用。“

”按照八段锦修习心法本来是不错的,但这需要修习的人从幼年做起,打下坚实的基础,循序渐进,然后顿悟之后,再修炼数年,方可形成浑厚的内息,从而通过太乙神针针法疏散病痛病灶,以达到治病救人的效果。而你——我说你半拉子你还不高兴。本来基础就弱,修习的时候心又不静,那点内息必然浮躁的很。一用就尽也没什么好奇怪的。“

姚燕语闻言忙应了几个是,不敢言他。

”这样吧,我也懒得再去找个徒弟去叫他太乙针法,既然针法你都懂了,那我教你点内功心法也不过是举手之劳,如此能使太乙神针不在我辈手里失传,也是一种造化。“青云子说着,又问姚燕语:”你现如今住在哪里?“

”蜗居小庄。“姚燕语立刻目露欣喜,听这意思是这老头儿要跟自己走?她原本还以为自己会留在这寺里跟他学心法呢。

”什么小庄?这什么奇怪的名字?“青云子老头儿皱眉咧嘴。

”以前的六如山庄。“卫章老大不乐意的。

”哦!早说嘛!那不是那只死兽的地盘吗?“青云子清瘦的脸上闪过一丝笑意,之后又叮嘱了卫章:”等等,你就是那只小野兽吧?“

”臭牛鼻子,别当我不敢揍你!“卫章怒视着青云子,拳头攥的咯咯响。

”啊哈哈…“青云子忽然仰天大笑这从榻上跳起来,走到卫章面前左转右转,最后笑着叹了口气:”哎!二十年没见,你怎么长成这样了?“

”你是谁啊?本将军不认识。“卫章冷哼一声,别过脸去。

姚燕语这会儿才听明白,原来她家夫君是遇到了老熟人。不过,二十年?那时卫章还是个几岁的孩子嘛,怎么就不能长这样了?难道他小时候是个小怪物?

”臭小子!“青云子笑眯眯的扬起拂尘想去敲卫章的头,卫章迅速躲开,一把抓住他的拂尘,暗暗的用猛力,想要把这只讨厌的蝇甩子给扥过来,熟料这牛鼻子老道长得精瘦无比,力气却不小,只把他拽的晃了晃身子,然后二人进入僵持状态。

姚燕语看着脸色铁黑的卫章,再看笑眯眯的老道,无奈的叹了口气:”好了!夫君,你放手。“

卫章冷冷的瞪了青云子一眼,忽然猛地放手,坏心眼的想把这牛鼻子晃一下。熟料青云子不上当,早就做好准备,借势往后一跳,又坐回到榻上,笑眯眯的点头:”不错,臭小子,再练二十年,老夫就不是你的对手啦!“

姚燕语听了这话默默地腹诽:再练二十年你丫还活没活着都两说着,当然不是我家夫君的对手了。

”好啦!几位是要在禅院中休息一晚呢,还是这就走?“空相大师笑眯眯的看着三个人,问。

”老和尚你这是要送客的意思?“青云子凉凉的横了空相大师一眼。

空相大师笑得跟佛爷似的,却不说话。

”罢了,咱们走吧,想那六如山庄也不必这千年古寺差。“青云子手中拂尘一甩,起身下榻。

”蜗居小庄。“卫章冷冷的提醒了一句。

青云子立刻一拂尘抽过去:”啧!你个死小子,专门跟我作对是吧?你爷爷还不敢对我不敬呢,你这臭小子还敢翻天?“

卫章懒得理他,跟空相大师告辞后,转身拉着姚燕语的手往外走。

姚燕语回头看青云子,那老道捋了捋洁白的胡须,黑亮有神的眼睛一眨,嘻嘻一笑跃身而起,在月桂树上停留了片刻便纵身飞走,身影极其潇洒。

”好厉害。“姚燕语钦佩的赞叹。

”雕虫小技而已。“卫将军满不在乎的哼了一声,牵着夫人的手出寺院,骑上黑风回蜗居小庄。

然后,在他们一进小庄庄门的时候,抬头看见躺在树杈上的老道正兴致勃勃的赏月呢。

青云子入住蜗居小庄,这对姚燕语来说是转折性的改变。只是令她感到奇怪的是,接下来的日子却跟她想的一点也不一样。

原本姚燕语以为身为道学高手,青云子会让自己行拜师大礼,然后帮自己打通任督二脉,然后输入强大的内力给她,从此后,她姚燕语也是一代高手了。

只是,以上情节一个也没有。

青云子每天要做的事情便是带着姚燕语或往山林深处,或在水面泛一叶轻舟,或者直接在三更半夜拎着她去屋顶。

总之就是找一切幽静的地方,让她打坐冥想。冥想自己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冥想她就是树,就是水,就是石头,就是屋顶上的那片灰瓦。

开始的时候姚燕语只能安静片刻,没多会儿功夫就坐不住了,更别提冥想。于是青云子就带着她去找她喜欢的,她觉得舒服的地方。且从不强制她,对她的要求也只有一个:静心。

要求她把心静下来,摒弃一切杂念,无思,不想,让自己的身心进入混沌之中,和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感受天地万物本身具有的灵气。

于是,姚燕语的全新修习历程,被青云子一步一步的开启。

第三十七章 警告

蜗居小庄里,姚燕语每天都跟在青云子身边,卫将军再看不顺眼也没办法阻止,只好把所有的火气都发在剑术上,每日闻鸡起舞,刻苦练剑,练剑之余就是研习兵书,总之将军是趁着有这个功夫,在努力的提高自己。

因为是奉旨休养,所以闲杂人等一律被挡在外边,无人打扰的小庄宛如世外桃源一样清净,悠闲。而十几里路之外的大云帝都里却是依然是奢靡繁华,欣欣向荣。

首先是诚王世子娶亲,然后是镇国公府添子,继而镇国公府二公子也娶亲。接二连三的喜事闹得这个夏天分外热闹,各府各族也都是忙不迭的吃喜酒,送贺礼,往来频繁。

姚远之身为辅政大臣每日操劳十分辛苦,家里的事情便更是全都推给了夫人,再没精神多问一句,而王夫人越发忙碌,又有老太太时不时的添堵,真真是苦不堪言。

姚母宋老太君因当初跟姚燕语说好让她给南边的水师将军写封书信,帮忙把宋家花出去的一千两银子要回来,然后再顺便提拔提拔宋岩青。但这话说出去两三个月了也不见宋家有书信来,宋老太君如何不急?

于是这日趁着王夫人和宁氏都过来请安,宋老太君便问:“也不知道燕姐儿的身子怎么样了?她奉旨去庄子上休养,这一去已经两个月了,眼看着即将中秋,你们也不打发个人去问问?”

王夫人便道:“前些日子打发人送了些补品过去,她去的时候已然没有大碍了,无非是休养,想来是无事的,老太太不必担心。”

“我有什么好担心的?我如今不过是个废物罢了,吃喝拉撒全凭你们料理,我纵然是担心她,又有什么用?”老太太冷冷的瞥了王夫人一眼,说话的口气很是不善。

王夫人和宁氏不得不站了起来。宁氏默默地低下了头,王夫人则不得不解释道:“老太太这话媳妇可不敢当,燕语虽然不是我亲生的,但在族谱中已经是嫡女的身份,在媳妇的心里,她现在跟凤歌是一样的。所有的东西,只要有凤歌的就有她的,现在她奉旨休养,又有圣谕不许闲杂人等打扰,媳妇也只能借着送东西的名头派人去探望。但总也不能太过频繁了,以免遭人口实,不利于她养身子,也对老爷不利。”

“当娘的去看女儿,难道也犯了王法?”宋老太君冷冷的哼了一声,颇为不忿。

王夫人只得耐着十二分的心,放软了口气说道:“可燕语是皇上的专属医官,她的身体养不好,皇上的眼疾就不能早一日医好。此事牵扯到国家社稷,绝不是一家人母女娘们儿之间的琐事。老太太乃是深明大义之人,今儿是怎么了?若只是单单对媳妇有意见,大可直说,何必扯到燕语头上?”

“瞧瞧!这是谁家的规矩,婆婆但凡说一句话,儿媳妇就十句二十句的等着!”宋老太君抬手把茶盏重重的放在小几上,高声喝道:“我本来也是老糊涂了,凡事都没眼色!既然这样,那就叫人准备马车和船,我老婆子还是早日回老家去是正经,省的在这里误了国家大事,阻了你们的锦绣前程!”

这话说的,王夫人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宁氏忙赔笑劝道:“老太太是不放心二妹妹,心里着急才这样。其实太太心里也很是着急的,只是碍于皇命在,也不好坏了规矩。老太太若是实在担心,不如孙子媳妇悄悄地去看看二妹妹,老太太有什么话要说,孙媳妇如实转达,可好?”

宋老太君这才缓和了脸色,却又摇了摇头:“家里事多,你也忙里忙外的,这事儿你就别管了。叫三丫头去,多派两个婆子跟着。她小姑娘家出门也没那么大的阵仗,若有人问起,只说是给她姐姐送东西去的。”

王夫人微微皱眉,心想这老太太一大早的发这通无明业火原来是在这儿等着呢。只是燕语素来瞧不上雀华,这会儿还让她巴巴的赶过去,能有什么好事儿?

宁氏对姚雀华更不放心,便无奈的叹道:“哟,三妹妹这这几日不是不舒服吗?怎么好叫她辛苦?”

“她不是大好了?本来也没什么大病,不过是在家里闷得久了的缘故,正好也让她出去走走散散心。”宋老太君满不在乎的。

宁氏无奈,只得看王夫人的脸色。

王夫人知道此时若再不依着老太太,恐怕她桌子都能掀了,于是应道:“那就叫人好生准备一下。前些日子我刚好叫人给燕语做了两套衣裳,如今这时气,庄子里早晚都凉了,这次就叫三丫头给她送过去吧。”

“那就这样吧,我累了,你们忙你们的去吧。”宋老太君目的达到,开始赶人。

王夫人和宁氏福身告辞出来,婆媳二人无奈对望一眼,各自叹息。带着丫鬟婆子们回王夫人那边去。

进屋后,宁氏把不相干的都打发出去,方低声问:“太太说,叫谁陪着三姑娘去呢?”

王夫人想了想,叹道:“让姚四喜家的陪着去吧,她行事说话也还谨慎些。”

宁氏想了想,又觉得只一个姚四喜家的怕压不住姚雀华,便道:“再加上雪莲吧,二妹妹一向喜欢她,而且她也挺知道分寸的。”

“哎!”王夫人深深地叹了口气,抬手揉了揉眉心,又道:“跟去的家丁护卫也要老成持重的!这云都城里处处都是显贵之族,若是走在大街上遇到了哪位,可别再惹事端。”

“那只有姚自忠了。”宁氏把如今家里能派出去的老成持重的管事扒拉了一遍。

“剩下的事情你瞧着安排吧。我着实乏了,你先去吧。”王夫人疲惫的支着额头,对宁氏摆手。

宁氏只得起身,福了一福又劝道:“太太也不必想太多了,老太太那脾气就是这样的,太太肩负着家里家外的事情,还得多保重身子。”

“嗯,我没事,你去吧。”王夫人点了点头。

宁氏自退了出去。

姚雀华听说自己可以出城去看姚燕语,一时间满心欢喜。

自从上次她随着老太太去大悲寺上香到现在几个月了都被关在家里,之前她提出想邀请丰府的两位庶出的姑娘来家里品茶论琴,被王夫人以家中琐事繁忙为由给驳了回去。

之后又有丰家的姑娘派人送来帖子请姚雀华去参加诗社,中间被宁氏截住,以三姑娘身体不适为由直接婉拒了,根本没到她的手上。

如此算起来她被关在家里已经好几个月了,之前那点跟云都城各家姑娘做手帕交的豪情壮志都被磨没了,每日也就靠着思念丰少琛那位翩翩佳公子过日子了。

忽然听说要她出城去姚燕语的庄子上去探望,虽然心里有那么一点妒忌,但也是十二分的高兴。好歹能出一次门了呢!于是姚三姑娘在听了田氏过来报信之后,赶紧的丢了手中正在绣的五彩荷包,往老太太那边卖乖去了。

宁氏用两日的功夫打点好了上下,亲自看着姚雀华上车,又深深地看了一眼姚四喜家的和雪莲。二人忙朝着宁氏点头,她们早就被二奶奶精心叮嘱过,一定要‘照顾’好三姑娘。

被叮嘱一定要好好照顾的三姑娘此时正靠在马车里借着车窗帘子的缝隙往外看。微风吹过,姚雀华微微的闭上眼睛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又轻轻地吐出来,心里暗暗地想着老太太顶住的话。

一定要跟你二姐姐提一提你宋家表兄的事情,问问她办妥了没有。怎么我这里连封书信都没收到?你把这事儿给我办好了,以后我更多疼你。

想到这些话,姚雀华的嘴角泛起一丝冷笑。

宋岩青——那是她的噩梦,那混蛋差点毁了自己的清白!她怎么可能为了这样的人去得罪姚燕语?老太太想的未免也太简单了。

马车从云都城的街道上行走的时候,姚雀华开始想不知道丰家公子今日出不出门,若是能在街上遇见,哪怕只看一眼也好。只是上天似乎没听见这位三姑娘的祈祷,一直到出城门她这一行人都没遇到丰家的一个奴才毛,更别说丰公子了。

倒是出城之后有一行人策马而过,姚雀华从被风吹起来的车帘往外看,见那些人一个个都是深青色骑装,为首之人又高又瘦,只看了一个侧脸,便知不是善茬。姚雀华不认识,不知道这位正是奉卫将军命令守着国医馆的葛海将军。

那些人策马超过马车几十步远之后又忽然停下来,为首之人带了一把马缰绳调转了方向,看着那两辆马车不紧不慢的到了近前,方把手中马鞭一扬,拦住了去路。

“四爷。”姚自忠早就看清了这些人,于是赶紧的从车辕上跳下去请安。

“我就看你有些眼熟么,果然是姚府的。”葛海点了点头,又朝着后面的马车一扬下巴:“里面是哪位娇客?你们走这条路,可是去看夫人的?”

“回四爷,正是。”姚自忠对葛海这位凶神恶煞也有些怵头,赶紧的回道:“马车里是我家三姑娘。老太太和太太派三姑娘给我们二姑奶奶送东西去。”

葛海的虚着目光扫了一眼马车,一摆头:“那走吧。爷正好也去庄子上找将军,同路了。”

姚自忠忙笑道:“是。我们的马车哪里比得上四爷的良驹,四爷若是有要紧的事儿,就不用等我们了。”

“好吧,爷先走了。反正这光天化日之下也没人敢怎么样。”葛海淡淡的笑了笑,纵然是笑,眼神里的凶狠之相也难以掩饰。

“四爷说的是。”姚自忠忙拱手相送。

“先走了。”葛海一拉马缰绳,挥手给胯下良驹抽了一记狠的,那马儿撩开蹶子一路疾奔而去。

姚雀华从马车里看着姚自忠对那人十分的恭敬,因问旁边的雪莲:“这人是谁啊?”

雪莲也怕三姑娘不认识人到时候再说些出格的话,忙道:“这位是将军府的人,应是咱们二姑爷的属下。”

“怎么长得这么凶恶!”姚雀华皱起了黛眉。

姚四喜家的看他们家三姑娘的神情是对那位将军有些厌恶的,这正好,省的待会儿到了庄子里再遇见的时候,不小心生些事端,于是又添油加醋的说道:“人家是武将嘛,身上有些威严和杀气也是常理。而且听说这位可不同寻常,那刀子刮人肉连眼睛都不眨。”

“哎呀,你别说了!”本来凌迟这样的事情本身就很吓人,姚雀华再一想刚刚那张精瘦却凶恶的脸,一时脸都白了。

姚四喜家的见状便换了一副笑脸,劝道:“奴才只是跟三姑娘提个醒儿,看样子这位葛将军也是去庄子里,待会儿免不了要遇见,咱们还是别招惹他的好。”

“你这话说的是什么意思?谁会去招惹他?!”姚雀华不满的瞪了姚四喜家的一眼。如此凶恶之人,她连多看一眼都不想,更不愿跟他有任何牵扯。

姚四喜家的笑了笑,心想您能这样想咱们倒是放心了。

如此一路再无什么话说。姚雀华的马车到了蜗居小庄的庄门口时,有护卫进来询问,姚自忠报了家门,又说明来意,自然放行。

马车进了村子后穿过巷子停在主院的门口,雪莲和姚四喜家的下车后,搀扶着姚雀华下来。早有人报进去,不多会儿香薷和乌梅带着两个农庄的管事媳妇迎了出来。

大家各自请安见礼之后,姚雀华问香薷:“二姐姐的身子怎么样了?老太太和太太着实记挂,又不好常来,在家里时常念叨呢。”

香薷忙道:“前些日子庄子里来了个高人,正在给夫人调养身子。不过今儿三姑娘来的好不巧,夫人随那高人去了山里,没在家。”

“啊?这…”姚雀华顿时愣住,不是身子不好需要休养吗?怎么还去了山里?

“姑娘既然来了,就先请进家去说话吧。”香薷又道。

姚四喜家的跟雪莲对视一眼,笑道:“说的也是,我们还给二姑奶奶送了衣裳来,好歹也要进去跟姑娘交割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