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平平淡淡

钟大娃和钟二娃洗好脸回来,看到小方桌上四个菜,惊得张大嘴,异口同声问:“今天过年吗?”

“今天不过年,但过几天是端午节,我回头找人换点糯米给你们包粽子。”宋招娣道,“端午那天刚好是月底,咱们把剩下的肉票用完,我给你们做个红烧肉。”

大娃和二娃咧嘴大乐。

三娃不太懂两个哥哥笑什么,见他俩这么开心也忍不住跟着傻笑。

宋招娣见几个孩子这么高兴,也不由自主地笑了:“快吃吧,待会儿肉就凉了。”抬眼看到钟建国凝眉深思,颇为意外,“不吃饭想什么呢?”

“我算算月底在不在家。”钟建国道。

宋招娣扶额,这个男人有多馋肉啊:“计划赶不上变化,你算也是瞎算。”顿了顿,“今天去营区吗?”

“下午再去。”钟建国问,“是不是有什么活?”

宋招娣:“没有。我给你做一双拖鞋,你试试合不合脚。”

“爸爸,你看我的凉鞋。”大娃伸出脚,“马振兴很羡慕我,他还说——”

宋招娣连忙打断大娃的话:“你不会又替我答应马振兴,我给他做凉鞋吧?”

“没有,没有。”大娃头摇的跟拨浪鼓,“我叫他自己跟你说,马振兴不敢跟你说,他怕你。”

宋招娣好奇:“他都没怎么来过咱们家,也没怎么跟我说过话,他为什么怕我?”

“因为你是老师。”钟大娃道,“林中也怕你。”

宋招娣忙问:“你没跟林中显摆你的鞋吧?”

“林中问我的鞋是不是找制鞋工人做的,我说不是,是娘给我做的。”钟大娃说着,突然睁大眼,又小心翼翼的说,“娘,我错了。”

宋招娣笑道:“没事。你爸爸忙得不着家,我一个人带你们仨,他们不会来找我帮忙做鞋。”

端午节前一天,五月三十日,上午,十一点多,宋招娣从学校回来没多大会儿,林中的妈妈陈大嫂拿着鞋底和布来了。

宋招娣看到她手上的东西当真乐了,果然不能小看某些人的脸皮:“嫂子有事啊?”

“我见大娃脚上的鞋挺好,想请你帮我们家林中做一双。”陈大嫂笑了笑,看起来十分不好意思。

宋招娣笑道:“嫂子来的不巧,我待会儿得和面蒸馒头。”

“下午也没关系。”陈大嫂脱口道。

宋招娣脸色不变,搁心里骂一句,微笑道:“上午和面,下午蒸馒头。”停顿一下,“我都跟刘婶说好了,请她帮我照看一下三娃。”不等陈大嫂开口,又说,“我找岛上的老乡换一点糯米,傍晚得把糯米泡上,明儿还得包粽子。嫂子家不包粽子吗?”

陈大嫂故作恍然大悟:“瞧我这记性,忘了明儿过节,不好意思啊,小宋。”

“没关系。”宋招娣道,“该说不好意思的人是我。”把原本打算拎屋里的水倒黄瓜地里,无声地告诉陈大嫂,她还有菜地没浇,非常忙,“嫂子若是急着用,叫大娃去你们家把鞋脱掉。你照着大娃的鞋给林中做。”

“这样也行。”陈大嫂脸上闪过一丝不自在,没好意思说她见大娃穿过,不用再看也能做出来。

宋招娣就当她不会做凉鞋,冲屋里喊:“大娃,跟陈妈妈去他们家。”顿了顿,“领着三娃过去。”

“好的。”大娃听到陈大嫂的来意,很怕宋招娣不做饭,又让他爸做饭。随后又听到宋招娣拒绝了陈大嫂,大娃那个叫一高兴,连忙拉着三娃,拽着二娃从屋里出来。

段大嫂这会儿也在收拾她的菜园子,宋招娣的声音不小,陈大嫂也没压低声音,导致隔离两道篱笆墙的段大嫂听得一清二楚。

陈大嫂回她屋里,段大嫂才站起来,喊宋招娣一声,小声问:“又找你?”

“可能觉得我年轻脸皮薄,不好意思拒绝。”宋招娣道,“上次帮她裁衣服,是建国答应下来的。建国要是没答应,我才懒得理呢。

“林家一家老小的衣服都是她做,我给大娃做的衣服是挺好看,但是对林家嫂子那种熟练工来说没什么难度,看两遍就知道该怎么做了。”

“别说她了,像我这种老太婆,看一遍就知道该怎么做。”段大嫂道,“可惜刘萍和刘苇那俩孩子不要,说是小孩子穿的衣服。”

宋招娣:“确实小孩穿着更好看。刘苇快成大小伙子了,得穿成熟点。对了,嫂子,再过一个多月,你们家刘萍就毕业了。明年刘苇也该毕业了,准备叫他俩干什么去?”

“你刘叔想叫刘萍当护士。”段大嫂道,“刘萍个懒货不愿意,非要继续上高中。可是咱们岛上没高中,得去岛外上学。”

宋招娣眉头微皱:“嫂子的意思外面的高中开课了?”

“前年是全都停了,最近听说有一家高中秋后开课。”段大嫂道,“可是我一想咱们前些日子去市里,碰到几个人游街,脖子上还挂着什么臭老九的牌子,就觉得不可能开课。”顿了顿,“老师天天拉出去挨批,开课也没心思上课。把时间浪费在学校里,不如学点别的东西。”

宋招娣很想点头,一想到刘萍挺不待见她:“牛不喝水强按头也没用,你还是跟她好好说,毕竟是她自己的事,咱们当父母的没法替孩子们活。”

“听不进去,我懒得跟她说。”段大嫂叹气,“没林家的几个姑娘一半懂事。”

宋招娣笑道:“那也是您惯得。对了,婶子,我下午去邮局。”

“那我待会儿把东西给你。”段大嫂说着,就回屋去拎干豆角和茄子干。

下午几个孩子上楼睡觉的时候,宋招娣拎着半袋子东西去邮局。从邮局回来的路上碰到马振兴的妈妈周淑芬。

宋招娣一看她笑得十分腼腆就头痛,又不能假装没看见,便问:“你这是干么去啊?”

“振兴说大娃的鞋好看,非叫我给他做一双。”周淑芬道,“我想着你们家钟团长不在家,你带着几个孩子挺忙,哪能顾得上,就想找你问问凉鞋怎么做。”

宋招娣:“正好,大娃和二娃这会儿在屋里睡觉,鞋脱了搁院子里晾着,你就照着大娃的鞋做吧。”

“给你添麻烦了啊,宋老师。”周淑芬做活的手艺不行,马振兴闹着要鞋,周淑芬很生气,忍不住念叨宋招娣,没事闲着干点什么不好,给孩子做什么凉鞋啊。

可她也知道,天气热了,穿着布鞋太热,岛上会做凉鞋的人都给自家孩子做几双凉鞋换着穿。又觉得人家孩子都有,自家孩子没有凉鞋也挺可怜,周淑芬便趁着大家都在屋里歇着的时候去找宋招娣。

宋招娣不给林中做,自然不会给马振兴做,便一边纳钟建国的鞋底,一边指点周淑芬缝鞋。

周淑芬看到墙角边的解放鞋,有些惊讶:“你们家钟团长回来了?”

“你不知道?”宋招娣奇怪。

周淑芬:“不是,是我们家老马没说钟团长回来了。”

“上周回来的。”宋招娣道,“大概马团长太忙不知道。对了,我听老钟提了一句,他回来换别的团上出海,不是你家老马?”

周淑芬摇头:“是别的师的人。”说到这里,周淑芬明白了,“我们家老马整天想着立功,这次刘师长派钟团长出去,没派他们团,估计不高兴呢。”

宋招娣:“我们家老钟刚好跟马团长相反,恨不得从此以后都不用出海。”

“你们刚结婚,钟团长是不想出去。”周淑芬叹了一口气,“我和老马老夫老妻的了,说句不怕你笑话的话,他现在见着枪都比见着我亲。哪像以前啊,我跟他的感情好的,他一天不见我跟隔了三年似的。”

宋招娣笑道:“我们以后也跟你们差不多。有句话怎么来着,再阳春白雪的爱情都会变成柴米油盐的现实。

“我还记得有人说过,爱情如果不落到穿衣、吃饭、睡觉、数钱这些实实在在的生活中去,是不会长久。更何况,我和老钟之间没什么爱情,我们是直接越过爱情落到现实。说不定那一天都撑不到明年。”

“爱情?”周淑芬摇了摇头,“我以前也觉着爱情挺美的。姚老师的那件事让我明白,能安安稳稳过一辈子比什么都好。”

宋招娣点头:“对。有句话叫什么来着,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陪你一起慢慢变老。不过,这话不是我说的,也是别人说的。”

“说的真好。”周淑芬羡慕,“你上过大学就是跟我不一样,这种话张口就来。”

宋招娣谦虚道:“我记性好。”话音一落,听到哭上,连忙说,“应该是三娃醒来没看到我,我去看看。”

周淑芬张嘴想说你去吧,一个“你”字没发出来,宋招娣就跑上楼梯,周淑芬晚上见着马中华就忍不住跟他说,宋招娣人真好,钟建国是个有福的。

钟建国从未穿过拖鞋。

没结婚的时候没人给做,结了婚,白桦不会做。钟建国又天天往军营里跑,也就忘记拖鞋这回事。

如今晚上洗了澡,换上露着五个脚趾头的拖鞋,钟建国领着仨孩子出去转悠一圈,顺便跟带孩子出来玩的战友们显摆显摆他们爷几个的鞋,那叫一个舒服。

宋招娣上辈子几乎没停下来过,不是到处飞就是忙着设计服装。原本以为她会过不惯整天围着孩子和灶台转的日子。

可是每当看到几个孩子放下碗筷就瘫在椅子上,一脸满足,钟建国还没吃完就问她下一顿吃什么,问出口怕她不高兴,一脸小心翼翼,宋招娣觉得这种日子也挺不错。

钟建国如果不作大死,就这么平平淡淡过一辈子也挺好。

可惜,有人见不得她太舒心。

端午过后,宋招娣收到一封信,本以为是从小宋村寄来,她爹娘数落她给家里寄钱的事。宋招娣拿到手一看是从滨海,心里有个不好的预感。

宋招娣拆开信,看到称呼知道是钟建国的大哥写的,又放松下来。可是看完信的内容,宋招娣忍不住骂钟建国的爹娘。

第43章又生一计

傍晚,钟建国回到家,没见着宋招娣,倒是看到桌子上有一封信,拆开一看是他大哥的字迹,钟建国挺高兴。

仔细看完,钟建国倍感头痛。

咣当!

钟建国循声看去,发现宋招娣在番茄地里:“你在干么呢?”

“摘番茄。”宋招娣道,“三娃抓着盆要吃,快过来把他抱走。”

钟建国疾步过来,抱起三儿子就忍不住说:“你说我爸和我继母是不是有病啊。”

宋招娣扭头看他一眼,注意到他手里的信,笑道:“不但有病,病得还不轻。居然跟你们左右邻居说东海舰队特别好,建议他们把儿子送过来,你能帮着照应。这么损的招数,除了你继母我表姨,没人能想得出来。”

“大哥信上说,大嫂跟大家解释当兵不是享福,担心大家不信,你觉得咱们该怎么办?”钟建国问。

宋招娣递给他一个红番茄:“真有这么好,钟胜利为什么跟你爸回去?有脑子的人都不会信她。再说了,你这些年很少回家,你的左右邻居不见得认识你。”

“万一真有个二百五来了呢?”钟建国还是有些担心。

宋招娣:“岛上有招待所,就叫他们去住招待所。”

钟建国目不转睛地看着宋招娣,有些怀疑:“你说得出口?”

“说得出做得到。”宋招娣只种两垄番茄,因她天天早上把三个孩子尿的尿兑上水浇番茄沟里,导致两垄番茄见风长。昨天刚摘了几个做一碟番茄炒蛋,今儿又摘十几个。

大娃和二娃爱吃酸酸甜甜的番茄炒蛋,可是天天吃这道菜,两个孩子也会吃腻。

宋招娣想一下,拿出一半送到隔壁,回来的时候端来六个细长的茄子。

炉子上蒸着米饭,宋招娣叫大娃烧火,开始做油焖茄子。

茄子倒入油锅里,刺啦一声,钟大娃站起来,咽口口水:“好香啊。”

“油炸什么都香。”宋招娣道,“改天咱们把公鸡杀了,我给你们做炸鸡翅和炸鸡腿。”

钟大娃长叹一口气:“娘,别说啦。”坐回去,往锅底下塞两根小棍,“我算是看出来了,你就是不舍得杀那只鸡。”

“你呀,少跟我玩激将法。”宋招娣朝他脸上拧一把,“等咱们那些小鸡小鸭和两个鹅长大一点,我就把大公鸡宰了。过些天再把两个公鸭也宰了,让你们一次吃个够。”

钟大娃抿嘴笑了:“你也一起吃。”

“必须的。”宋招娣道,“油焖茄子拌面好吃,可惜你爸天天叫着面条不经饿,米饭管饱。不然,我今儿就擀面条了。”

钟大娃舔了舔嘴角:“我喜欢吃凉面。”

“明儿晌午你爸不回来,咱们就吃凉面。”宋招娣道,“我再给你们熬点番茄酱。”

钟大娃忍不住咽口口水:“娘,别说了,我现在就想吃。”

“好了。”油焖茄子很简单,宋招娣跟小孩说着聊着,不知不觉就把菜做好了。

大娃端着菜出去,二娃进来拿碗和筷子,宋招娣端着米饭,一家人开始吃饭。隔壁林家却叨叨起来,没有别的原因,是宋招娣做的油焖茄子太香,林团长多嘴说一句,钟家做什么吃的,咱们也做。

陈大嫂堵林团长一句,钟家的饭菜好吃你去钟家吃。林团长觉得她媳妇发疯,吵了几句,陈大嫂一气之下,锅铲一摔,不做饭了。

宋招娣听到叮叮当当的声音,下意识问:“是不是刘婶跟刘叔吵架了?”

“是吗?那你去看看。”钟建国也听到了,只是他嘴里塞满饭,被宋招娣抢先了,“师长喜欢你,不喜欢我。”

宋招娣笑骂他一句,出去看了见刘家人都在院子里吃饭,往另一边看一眼,到屋里就跟钟建国说:“没事,几个小孩在外面闹腾。”

“娘,我吃好了。”钟大娃三两下扒完碗里的饭。

宋招娣一看他就知道想出去玩:“吃好了就在屋里坐着,待会儿叫你爸给你洗澡。”

“爸爸还没吃好饭。”钟大娃道,“我出去玩一会儿再回来,爸爸也吃好饭了。”

宋招娣面无表情道:“行,你出去吧。”

钟大娃不敢出去了。

钟建国见状,忍不住笑道:“小怂货。外面蚊子多,你身上全是汗,你娘怕蚊子叮你们,才叫你洗了澡再出去。”

钟大娃当然知道,自从天热起来,宋招娣经常跟他说,别往脏地方跑,别往草堆里去,感觉身上痒就舀水自己洗洗。

饭后,宋招娣趴在厨房窗户边仔细听,林家没动静了,才准大娃出去,也没忘记交代大娃,林中得写作业,不准去林家找林中玩。

钟大娃不疑有他,和二娃两人直接跑去马家。

钟建国把三娃从水里捞出来就说:“宋招娣,我发现你现在说谎都不带眨眼的。”

“我什么时候说谎了?”宋招娣问。

钟建国瞥了他一眼:“咱们吃饭的时候明明是林团长家里吵吵,你居然能拐到师长家里,也是厉害。”

宋招娣:“你们师长脾气挺大,我才想到他。陈大嫂是个厉害的女人,林团长不是她的对手,我才没往他们身上想。”

“陈大嫂见谁都笑,特别热络,你是怎么看出她厉害?”钟建国很奇怪。

宋招娣:“你没发现?那是你见的女人太少。咦,三娃身上有个包,赶紧去把清凉油拿来。”

钟建国连忙去找清凉油,回来想继续问宋招娣她到底怎么看出陈大嫂厉害,宋招娣已对林家的事不感兴趣,开始跟他说报纸的事。

钟家没有电视机,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报纸。虽然宋招娣每天到学校里都能看到报,可是周六周日不去学校,看不到报纸,宋招娣总感觉她真住在桃花源里。

翌日,钟建国没给宋招娣订报纸,而是拿来一台收音机。

宋招娣大喜,比当初钟建国一次给她一千多块钱还高兴,连忙问:“你在哪儿买的?”

“我的。”钟建国道,“我喜欢听收音机,大娃的妈妈喜欢看书,喜欢静,嫌我吵,我就把收音机拿办公室里了。”

宋招娣:“以后就放在家里。等等,这玩意怎么用?”

“你不会?”钟建国非常意外。

宋招娣:“太落伍的东西我都不会。”抬眼看到钟建国满脸不信,“我不会骑自行车,但是我会开车,明儿把你的车开回来,我让你看看什么是车神。”

钟建国听宋招娣说过,百年后的科技特别发达,他虽然相信宋招娣,也觉得她夸张:“行,我明天就把车开过来。”

翌日傍晚,钟建国当真把车开回来。

段大嫂瞧见宋招娣坐在驾驶位,很惊讶:“小宋,你会开车?”

“不会。”宋招娣信口胡诌,“建国要教我。他说把我教会了,以后咱们去邮局寄什么东西就方便了。”说完踩下油门,车子嗖一下飞出去。

段大嫂看得瞠目结舌,捂着嘴惊呼:“我的天呢,小宋把车开飞了!”

“娘好厉害啊!”钟大娃和二娃站在后面,看到瞬间被抛到身后的房屋,“比爸爸厉害。”

钟建国再也不怀疑他媳妇来自一百年后,就凭军用吉普到了她手里,简直像小孩子的玩具。

正因为宋招娣开车比他虎,打这以后,钟建国就算坐车回去,也是叫小李送他,然后叫小李把车开走。端是稍稍不注意,宋招娣把他的车开没油了。

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宋招娣怕赵银一计不成,又生一计,每次出去都跟段大嫂说,如果有人来找钟建国,就说来人说钟家人都不在家,也别让他们进屋。

直到学校放暑假,滨海都没有来人,宋招娣以为这茬过去了。谁知七月二十九日,钟父又来了,不过这次没有带钟胜利。

钟建国接到段大嫂的电话,正好不太忙就直接回来了。到家见着他爸也没客气,就问他爸要干什么。

七天前,也就是七月二十二日,钟父从报纸上看到上面下达指示,大学还是要办,但是从有实践经验的工人农民中间选拔学生。中学生也可以去,但是得有人推荐。

钟父不知道从谁口中得知,钟建国大哥的领导要推荐他去,钟父就去找他大儿子,希望大儿子把名额让给小儿子。

钟大哥根本不搭理他,赵银便跟钟父出个主意,钟建国认识的人多,弄一个推荐名额对他来说很简单。于是,钟父再次找来。

钟建国听明来意,简直想把他爸踢出去。可是,他爸始终是他爸,钟建国还真下不去脚揍他老子。

宋招娣见钟建国气得出气多进气少,想了一下,就叫钟大娃去找刘师长。

刘师长知道钟建国的爸都干过哪些丧心病狂的事,来到钟家当着钟父的面批评教育钟建国一番,特别强调部队家属院也属于军营一部分,他爸有乱打听事的前科,以后就不要再来了。否则——没等刘师长说完,钟父就说,明儿一早就走。

翌日上午,钟父都没用钟建国送他,自己拎着包又走了。

宋招娣不想说自家的事,在段大嫂找她唠嗑的时候,还是没忍住跟段大嫂念叨:“你说说他爸,一趟又一趟,这是干什么啊。”

“别说你家了,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啊。”段大嫂叹气道,“小钟他爸说的事,刘萍和刘苇也知道了,姐弟俩都要去上那个大学。可是老刘想把他的推荐名额给他手下的兵,姐弟俩这两天都没搭理他爸。”

宋招娣前世没关注过这些,她一直以为大学停了十年:“什么大学?”

“不知道呢。”段大嫂道,“还没开始办,学校里也没有老师,等办起来怎么也得明年。”

宋招娣想了想:“那就等办起来再说。”停顿一下,“要不你回头就跟刘萍说,先去卫校学护理,回头叫单位推荐她去上学。”

“对,这个主意好。”段大嫂连忙起来,“我现在就回家跟她说这事。”

宋招娣看着段大嫂的背影,往刘家看一眼,笑了笑,小丫头片子,看我不把你支的远远的。

第44章家里来客

段大嫂得了宋招娣的话,回家就跟她女儿刘萍商量去卫校的事。

自家人了解自家人。

刘师长说过把上大学的名额给他手下的兵,肯定不会改变主意,即便刘萍以死相逼。然而,刘萍敢以死相逼,她爸就敢拿皮带抽她。比起死,刘萍和刘苇姐弟二人更怕挨揍。

刘萍同意去卫校,刘苇跟着说他明年去当兵。

段大嫂不想让儿子当兵,可是岛上的年轻孩子不去当兵,不去当工人就上山下乡。段大嫂是农村人,知道农村有多苦,更不愿意让儿子回农村。

两害相权取其轻。段大嫂识字不多,这个道理她也懂,便同意儿子去当兵。

刘萍去卫校的时候,宋招娣带的初一学生也升入初二。

一九六八年,秋,开学第一天,宋招娣跟着三娃到学校,就看到学校老师又聚到校长办公室,宋招娣心中一凛,忙问校长是不是又出事了。

校长见宋招娣挺紧张,连忙说没有出事,大家是在等她。

宋招娣抱着三娃坐下。

校长开口便说今天主要是讨论宋老师的问题。

这话把宋招娣说得懵逼又好奇,便问校长她有什么问题。

校长接着说吴司令跟他提过,希望宋招娣能跟班走,开学教初二的英语。随即,指着几个老师说,他们的孩子今年上初一,又希望宋招娣继续教初一。

一边是吴副司令,一边是自己的同事,校长左右为难,才召开会议,大家想个两全其美的法子。

宋招娣听校长这么一说,摇头失笑,两全其美的法子不就是她教初一,代初二的课么。

校长不傻,宋招娣一笑,他就知道宋招娣猜出他的意思,颇为不好意思,问宋招娣行不行。

宋招娣拿着高工资,按理说教两个班无可厚非,于是就问校长:“如果这届初二的学生升到初三了,还想让我继续教他们,到那时候你打算怎么办?”

校长哑了。

初中年级有两个英语老师,其中一人是从小学调上来的。宋招娣接下初一,那位老师就调回小学部。一旦宋招娣一人带三个年级的英语,另一个英语老师便会面临失业。

校长稍稍一想便知道此事不能妥协,于是就去找吴司令。

吴司令可不想被别人说,他为了儿子把另一个老师逼失业,便跟儿子商议,宋招娣跟不跟班走的问题。

吴司令的儿子想当一名外交官,他知道外交官必须得学好外语,于是就跟他爸说,让小宋老师跟到初二。

校长怕宋招娣不同意,特意提到吴司令的儿子想当外交官。

宋招娣没想到高考都停止了,吴家的小孩还没放弃梦想,便答应接初二,带初一。而经过这件事也让宋招娣认识到,岛上好的英语老师稀缺。

由于英语课都排在上午,宋招娣下午没事,就去供销社买一个厚厚的笔记本,照着初一、初二和初三的英语课本,把日常能用到的词抄录下来,同时在后面缀上汉语读法。怕小孩子不认识字,又在汉字上面写着拼音。

钟建国刚上初中的时候,为了学好英语,也曾用过缀汉语读法的笨方法。

宋招娣又跟钟建国说,这么做是为了钟家的三个孩子,钟建国见她这么有心,心里挺高兴。宋招娣白天抄写,他晚上抄写。

元旦前一天,一厘米厚的笔记本写满了,宋招娣能想到的词也写完了。

一九六九年,元月一号,早上,宋招娣把本子教到大娃手上。大娃不认识英语词汇,但宋招娣很早就教过他拼音。

钟大娃虽然刚上一年级,却已经学会用拼音认字,随便挑一个就问:“娘,跑累死是什么?”

“警察,后面有写。”宋招娣说着,转向钟建国,“我怎么觉得不靠谱呢?”

钟建国:“本来就不靠谱。可是说的不标准,总比不会强。等大娃上初中,你再纠正他的发音也不迟,现在能学多少学多少。”

“是不是我想看就看,不想看可以不看?”钟大娃连忙问。

宋招娣笑道:“我和你爸辛辛苦苦写的,你好意思不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