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孩子认为妈妈很疼他,会主动给他做很多好吃的,孩子犯错的时候,你生气,孩子才会怕。这个怕并不是怕你揍他,极有可能是怕你从此以后不再疼他,对他好。”

“我,我也没怎么唠叨啊。”宋来宝心想,怎么就被你给记住了。

宋招娣:“你说的那些话我听着头痛,所以记得特别清楚。还有啊,你叫大力写作业的时候,也别跟孩子说,你们当父母的干活很累,很不容易,现在不好好读书,大力以后也跟你们一样什么的。

“孩子没经历过,你说破嘴皮孩子也想象不出来。想象不出来,就不会把你们的话放在心上。不如跟孩子说,好好写作业,明儿给你买肉吃。或者好好背书,长大了能像建国一样当军官。”

“招娣说得对。”钟建国道,“大人比小孩懂事,正是因为大人经历的多。大人懂得道理小孩也能懂,那他们就不是孩子了。”

宋来宝看了看宋招娣,又看看钟建国:“我算是看明白了,你俩早就合计好,今天给我上课。”

“大姐,你想多了。”钟建国面无表情道,“招娣会当着我的面说这么多,是因为你打大力。你不打孩子,我早出晚归,想找机会跟你说这番话,也不见得能找到。”

刘洋连忙打圆场:“建国,别生气,你大姐这个人就喜欢唠叨。对了,你该上班了吧?”

“对,我走了。”钟建国起身走人。

宋来宝有些尴尬:“招娣,我——”

“你以后想唠叨的时候先深吸几口气。”宋招娣道,“也就我姐夫好脾气,能受得了你。换成建国,就算不离婚,一天也得吵三次。”

宋来宝点点头:“我尽量,我尽量。”

“一天改一点,你有这个心,不出一年就能改掉这个毛病。”宋招娣起身收拾碗筷。

刘洋见状,忙帮两姐妹收拾。

两点多,宋招娣带着宋来宝和刘洋去隔壁刘师长家里。因为是下午,宋来宝也就没提礼金,在刘家坐一会儿,宋来宝有些不自在,宋招娣就带着两口子回来了。

翌日早上,正月初八,宋招娣用实际行动教宋来宝,怎么使唤孩子干活。

七点钟左右,宋招娣搁炉子上煮一锅粥,就上楼喊大娃起来。

宋来宝见宋招娣和大娃下来,忍不住说:“天气冷,让孩子多睡一会儿。”

“昨儿晚上还没到十点就睡着了,睡这么久,早睡饱了。”宋招娣道,“大娃,去烧火,我做饭。”

钟大娃打个哈欠:“娘,蒜苗炒山药,小葱炒鸡蛋,蒜蓉生菜,我都想吃。”

“你烧火,我就做。”宋招娣道。

钟大娃也没洗脸刷牙,转身就往厨房去,非但没生气,还挺高兴。

宋来宝小声说:“早上做这么多菜?”

“不做。”宋招娣轻飘飘吐出两个字。

宋来宝睁大眼,你说话不算话,孩子不跟你急?

“你就瞧好吧。”宋招娣砍一盆生菜,洗干净拿进厨房里,“大娃,山药没了。家里没鸡蛋只有十来个鸭蛋,我打算晚上给你们做蛋炒饭,早上炒个生菜,行吗?”

钟大娃想一下:“行啊。娘,今天杀鸭子吗?”

“杀两只。”宋招娣道,“我说话算话,你放心好了。”

钟大娃美滋滋的,一手托着下巴,一手往锅底下塞柴火。

宋来宝和刘洋站在厨房门口,面面相觑。

宋招娣眼角余光留意到,笑了笑,又说:“大娃,回头你们得在家脱鸭毛,不能跑出去玩,我和你大姨出去买点山药,留着咱们明儿早上吃。”

“好的。”钟大娃想也没想,就应下来,“娘,再买点猪骨头和海带吧。”

宋招娣点头:“我记下了。”

吃过早饭,宋招娣和宋来宝一起出去。

到门口,宋来宝就说:“你这法子也只有这几年有用。以后建国升了官,你们的日子越来越好,孩子不缺吃不缺喝,你再用这些教育孩子,孩子都不理你。”

“等我们不缺吃不缺喝的时候,孩子们也该长大了。”宋招娣笑道,“也不需要我教了。再说了,等到那个时候,他们不懂事,别人会替我教孩子。比如造纸厂的人就帮咱爹娘教二姐做人。”

宋来宝原本想说宋招娣教孩子的方法也有缺点,反倒被宋招娣堵得哑口无言。

“大姐——”宋招娣发现宋来宝停下来,以为宋来宝嫌她说话噎人,不跟她一起去副食厂,扭头看去,顺着她的视线看到刘家来几个男人,“穿黑裤子白衬衫的那个就是刘萍的丈夫。”

宋来宝回过神,满脸震惊:“那个小伙子长得跟电影演员似的,怎么会看上刘萍?”

“咱们从副食厂回来就去刘家给礼金。”宋招娣道,“你问问婶子,我也跟着听听。”

宋来宝一边走一边回头望,见几个人进屋,连忙跟上宋招娣:“那个小伙子不会有什么毛病吧?”

“没毛病。”宋招娣道,“在造船厂上班。他的一个亲戚是医院里的护士,那个护士认识刘萍,她给两人牵的线。”

宋来宝下意识回头看一眼,刘家小院里空无一人,又忍不住说:“那个男人有工作,长得好,闭上眼随便抓,也能找个比刘萍好的吧。”

“也许家里穷,娶不到媳妇。”宋招娣道。

宋来宝啧一声:“你少糊弄我。长成那样,多的是小姑娘愿意倒贴。”停顿一下,勾头看着宋招娣,“你是不是知道什么?快告诉我。”

“不知道。”宋招娣道,“我问过刘婶几次,每次一提刘萍和她对象,刘婶除了唉声叹气还是唉声叹气,我也懒得问了。反正又不是我闺女。”

宋来宝想一下:“那我是问还是不问?”

“你随口提一句,刘婶如果想说,就会顺着你的话说。”宋招娣道,“刘婶不想讲,问再多也没用。”

副食厂离家属院很近,姐俩走几分钟就到了。家里人口多,宋招娣干脆买二十斤山药。

宋来宝吃惊:“买的太多了,招娣。”

“多买些明儿就省得来了。”宋招娣叫宋来宝背着山药,她拎着背篓去买骨棒和海带。

宋来宝是刘萍的堂嫂,刘萍出嫁的时候,宋来宝和刘洋得过去送刘萍。宋招娣怕耽误了刘家的喜事,买好东西就直接回家。

宋招娣知道刘萍不喜欢她,也就没跟宋来宝一块过去。在自家院里看着刘萍被她丈夫接走,宋招娣才拿着钱去隔壁。

走到刘家客厅门口,宋招娣听到低低的哭声,脑门一抽,就想回去。

“招娣来了?”

宋来宝的声音从里面传进来。宋招娣深吸一口气,抬脚进去:“大姐,婶子,怎么哭了?”

“婶子正在跟我说刘萍的事。”宋来宝说话的时候看一眼段大嫂。段大嫂微微颔首。宋来宝叹了一口气,才继续说,“刘萍怀孕了。”

宋招娣惊呼:“怀孕?!”

“是的。”宋来宝道,“婶子说快三个月了。再不挑个好日子让他俩结婚,肚子就大起来了。”

第79章吓唬人

宋招娣掐指一算,不敢置信:“那岂不是他俩在一块没多久,刘萍就怀上了?”

段大嫂擦干眼泪:“对。那个不知羞的上个月回来吃饭,还笑嘻嘻的跟我说她可能怀孕了。也不知道动脑子想想,没嫁人就怀孕,被左邻右舍知道了,我和老刘的脸往哪儿搁啊。”

“后来怎么确定的?”宋招娣问。

段大嫂:“我怕大家说她不检点,没敢带她去军医院,也没敢去甬城市医院,带她去杭城市医院查的。

“确定刘萍怀孕了,我就带着刘萍去找她对象。到金家一看,我可算知道那小子怎么会看上刘萍。三间瓦房,两间偏房,一间厨房,小院还没咱们的院子大,住十四口人。”

巧舌如簧的宋招娣的舌头打结了,艰涩道:“这么多人怎么住的下?”

“金礼辉的大哥和二哥一家住厢房,金礼辉的爷爷奶奶和弟弟住一间,他爸妈住一间。”段大嫂道,“他大妹妹住在他姨家。我也是最近才知道,当初把刘萍介绍给金礼辉的那个女人,是金礼辉的姨的儿媳妇。”

宋招娣:“那刘萍住哪儿?”

“造船厂那边分给金礼辉一间房,他俩住职工宿舍。”段大嫂道,“你刘叔给他俩买一辆自行车,他俩骑车去上班。”

宋招娣想一下:“职工宿舍应该离造船厂很近,医院应该是在市区,医院离宿舍是不是挺远?”

“可不是么。”段大嫂叹气,“我跟刘萍说了,赶明儿孩子快出生的时候来岛上,我照顾她。”

宋招娣连忙说:“不行。婶子,医院里的老医生看一下刘萍的肚子就知道她是足月,不是早产。到时候你怎么解释?”

段大嫂张了张嘴:“我,我忘了。那,小宋,你说该怎么办?我也没法两个月不归家,把你刘叔一个人丢在家里。”

“招娣,你脑子好使,赶紧帮婶子想个法子。”宋来宝道。

宋招娣思索好一会儿:“婶子,金家的房子是自己盖的,还是街道分的?”

“自己盖的。”段大嫂想一下,“金家那边好像是叫什么金什么村,村里什么样的房子都有,不可能是统一盖的。

“刘萍说过一次,我给忘了那个村具体叫什么名。我记得我还说过就算金家离市区近,金礼辉也是农村人。什么人不好嫁,非要往农村嫁。”

宋招娣:“我们村的男孩子都有宅基地,包括像大力和刘根这么小的孩子。去年年底我娘给咱们寄的芝麻,就是搁宅基地里种的。金家按理说也该有宅基地。”顿了顿,“婶子,明儿刘萍来了,你问问你女婿。”

“这事不用问。”宋来宝道,“全国老百姓都有宅基地。金礼辉不是城市户口,他们村就有他的地。”

段大嫂看着宋招娣:“小宋,你跟婶子说,你是不是已经想到办法了?”

“办法是有。”宋招娣道,“假如金礼辉真有宅基地,你跟刘萍说,你和刘叔出钱帮她盖两间泥瓦房,再盖一个小院。

“这样一来他俩住的地方宽敞了,金礼辉也不用把刘萍送到医院再回厂里。每天上班载着刘萍,下班回来的时候接刘萍一块回家,也省得来回折腾。”

段大嫂仔细想想:“你的这个办法挺好。两间房和一个院子,几个周末就能盖好。等等,小宋,为什么是两间房?”

“你给刘萍盖三间,金礼辉的爸妈要住儿子家,刘萍不准,两口子一准得吵架。”宋招娣道,“两间房,一间当卧室,一间是客厅和厨房,看起来简陋,可是能省很多麻烦。”

段大嫂佩服:“小宋,还是你想得周到。”

“院子空出来,还能多种些瓜果蔬菜。”宋招娣道,“甬城离咱们近,你不放心,经常过去看看,帮她收拾收拾菜地,他俩也不用买菜了。”

段大嫂长舒一口气,脸上的泪水也干了:“我待会儿就跟你刘叔说。”

“婶子,你别放心太早。”宋招娣道,“明儿刘萍回来,你问问刘萍,金礼辉的工资是给她,还是给他父母。”

段大嫂张嘴想问,这话什么意思。话到喉咙眼,咕噜一声,段大嫂咽回去:“……我明儿问问。”

“啥意思?”宋来宝没明白。

宋招娣:“明儿就知道了,别着急。”说完,把她准备的礼金拿出来。随后就说,“婶子,天色不早了,我得回去做饭了。”

段大嫂看到大方桌上面的自鸣钟,十一点了。段大嫂也不好意思再留宋招娣。

宋来宝跟着站起来。

宋招娣:“大姐,你陪婶子说会话,吃饭的时候我再喊你。”

“今儿晌午在我们家吃。”段大嫂道。

宋招娣笑道:“那我就不做大姐和大姐夫的饭了。”说完,就转身往外走。

“娘,你可算回来啦。”钟大娃叹气道,“鸭子的身体都凉了。”

宋招娣远远看到压水井旁边有两只光秃秃的鸭子:“鸭子死的时候,身体就凉了。”顿了顿,“鸭毛都拔掉了?”

“对啊。”钟大娃问,“我们可以出去玩会儿吗?”

宋招娣:“洗洗手,摸点蛤蜊油再出去玩。”

“好。”钟大娃冲自立招招手,“帮我压水,我先洗。”

自立笑道:“没人跟你抢。”

转瞬间,偌大的院里只剩宋招娣一人,和两只死的不能再死的死鸭子。

刘洋从厕所里出来,正好看到这一幕。想到孩子们刚才叽叽喳喳,讨论怎么分鸭腿,忍不住问:“招娣,两只鸭子全做了?”

“都杀了啊。”宋招娣道。

刘洋:“我的意思一顿做完?”

“对啊。”宋招娣说着,发现刘洋欲言又止,“姐夫,想说什么?”

刘洋把宋招娣当亲妹子,从没把她当成外人,见孩子不在,宋来宝也不在这边,小声说:“我瞧着你挺会吃。你回头能不能叫你姐跟你学学。”

“我大姐?”刘洋点头。宋招娣好奇,“她干什么了?”

刘洋轻咳一声,恐怕宋招娣听不清:“以前我们赚的钱交给爹娘,买菜、做饭都是爹娘做主。自从钱到来宝手里,我们一个月才能吃上一顿荤。七八天才能吃一次鸡蛋炒菜。

“我来的时候,爹偷偷跟我说,叫我找机会跟你说这件事。家里不是没钱,也不是吃不起鸡鱼肉蛋,这么吃下去,我们大人没事,孩子也撑不住。”

“难怪大力昨儿吃那么多,跟八辈子没吃过好东西似的。”宋招娣无语,她还以为只有二姐奇葩,没想到大姐也不逞多让,“我知道了。”

刘洋:“那你千万不能把我供出来。”

“我心里有数。”宋招娣道,“大姐不在这里,这会儿正陪婶子说话,婶子哭了。”

刘洋连忙说:“那我过去看看。”

宋招娣把两只鸭子收拾干净,就放在炉子上炖。

随后,宋招娣烧地锅蒸米饭。待浓郁的米香飘满整个厨房,宋招娣削四段山药,其中两段山药切成小段扔鸭汤里面,和鸭子一起炖。另外两段切成薄片,和蒜叶一块炒。

绿色的蒜叶,白白嫩嫩的山药用白瓷碟盛出来,放在饭桌上,一清二白,看起来格外清爽开胃。

钟建国回到家中,迎接他的便是两碟蒜苗炒山药。

啪!

手背上红一块。钟团长捂着手,不敢置信:“宋招娣!”

“洗手了吗?”宋招娣道,“一身土,满脸灰,不洗脸不洗手就捏菜,你还有点当爸的样吗?三娃都比你讲卫生。”

钟建国张了张嘴,“我,我说不过你,不跟你吵吵。”转身就往外走。

“喊孩子们回来吃饭。”宋招娣说完,就去厨房端饭。

钟建国在门口停顿片刻,看着宋招娣走到厨房里面,转身快速捏一块山药塞嘴里,冲着厨房的方向哼一声,不让我吃,我也吃了。

宋招娣端着鸭汤出来,看到桌子上的蒜叶,脑袋一抽一抽的痛。不过,她什么也没说,权当不知道。

饭后,自立和更生收拾碗筷。宋招娣开口说:“别收拾了,你爸说你们今儿上午帮我收拾鸭子挺累的,他洗碗刷锅,你们歇歇。”

“谢谢爸。”自立不容钟建国开口,又说,“我把碗放厨房里。”

宋招娣点点头:“大娃,二娃,帮哥哥一块收拾。收拾好了,就上楼睡觉。”

“娘,咱们今天晚上八点再做饭。”大娃揉着肚子站起来,不忘提醒宋招娣。

钟建国好奇:“为什么?”

“我觉得娘六点做饭,我只能吃这么一点。”大娃伸出拇指和食指比划一下。

钟建国扬起手:“信不信我一巴掌把你拍海里去。”

刘根吓一跳,抬眼看去,钟大娃笑嘻嘻的,一点也不害怕。

“我跟娘说话,没有跟爸爸讲话。”钟大娃抱着更生的胳膊,整个人趴在他背上,“不是我一个人不饿,他们跟我一样。你做饭早了,我们都不吃,会剩很多很多饭。”

宋招娣笑道:“既然你这么说,那我晚上就不做你们的饭了。”

“娘……”钟大娃眉头微皱,“你再故意逗我,我就不跟你好了。”

宋招娣乐了:“二娃,三娃,你们跟娘好吗?”

“好。”二娃脱口而出,一见大娃站直,拿着筷子就往厨房跑。

宋招娣吓一跳:“二娃,慢点,小心筷子戳着你的脸。”

“才不会。”二娃把筷子往水盆里一扔,拍怕小手,“大力,刘根,咱们上楼听自立哥给咱们讲故事。”

“故事”二字牵动所有孩子神经。

片刻,热热闹闹的客厅归为平静。钟建国问:“还是那本《西游记》?”

“是的。”宋招娣道,“你别担心,孩子们知道利害关系,特别是自立和更生,他们不会说出去。”

钟建国点一下头:“那我就放心了。小宋老师,现在该说说咱们俩的事了吧。我什么时候说我洗碗刷锅?”

“你没说过,是我说的。”宋招娣问,“想知道为什么?”指着桌子上的蒜叶,“你偷吃山药的时候碰掉的。”

钟建国顺着她的手指看去,惊叫道:“你他妈上辈子是什么怪物?!”

“别张口闭口我的妈。”宋招娣瞪一眼他,“要不是我亲妈几乎没尽到当妈的责任,我早给你一大耳光了。”

钟建国轻咳一声:“要不是你说,你以前爹不疼妈不爱,我也不敢经常问候你妈。不说了,我去洗碗刷锅。”说完,飞一般躲进厨房。

宋招娣咬咬牙,真想一脚把他踢飞。可惜,动手能力不行,只能动嘴巴。

晚上,宋招娣擀面条做骨头汤面条。宋来宝坐在旁边摘菜,洗菜,瞧着几个孩子都在院子里,小声问:“你不是说要做炒饭?”

“我是这么说了。”宋招娣道,“大娃说吃骨头汤面条也行。”

宋来宝看她一眼:“你平时都是这么糊弄孩子?”

“我没说不做炒饭,是他们不吃了,算不上糊弄孩子。”宋招娣道,“跟孩子有关的事,有些事必须得讲原则,有些事没必要上纲上线。对了,姐,我走了以后,刘婶还跟你说什么?”

宋来宝:“说刘萍不懂事,她的苦日子在后头呢。”

“那也是她自己作的。”宋招娣道,“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宋来宝:“当初你要嫁给建国,咱爹娘也不同意。”

“那是爹娘不懂。”宋招娣道,“后来我分析给他们听,他们觉得钟建国不错。事实证明,的确不错。”

说曹操曹操到。

钟建国拎着一桶水进来。随后,把盛满脏水的桶拎出去倒掉。

宋来宝不禁感慨:“比你大姐夫还知道做事。”

“他不做事,我不做饭。”宋招娣道,“这一招在大姐夫身上不好使。你不做饭,咱娘和杨婶会做。”

宋来宝:“我也没想使唤你姐夫刷锅洗碗。我真那么做,咱娘和我婆婆能把我念叨死。对了,你明儿去隔壁吗?”

“不去。”宋招娣不假思索道,“钟建国带着几个孩子过去。我和自立、更生搁家里吃。”怕宋来宝问为什么,“明儿的饭菜不一定有我做的好吃。”

宋来宝撇撇嘴:“谁都没你做饭好吃。炒菜跟炸菜似的。”

“村里买肉不要票,想买多少猪肉就买多少猪肉,你也可以跟我一样天天炒菜。”宋招娣说着,停顿一下,“姐,我帮你们算过,一天吃一顿肉,你们一个月也花不了二十块钱。

“你不吃,一年也就存两百块钱。赶明儿大力和刘根有本事了,一个月就能赚两百块。你说你存这点钱有意思吗?”

宋来宝哼一声:“什么话到你嘴里就特简单。”

“钱是赚出来的,不是省出来的。你必须明白这个道理。”这么简单的道理,宋招娣真不想讲,“你如果不说爹娘把钱给你了,我都不讲这事。

“咱爹和咱娘比你舍得,不需要我说,他们老两口也知道隔段时间就去买点肉。”话音落下,见钟建国进来,“钟团长来了,叫他跟你说。”

钟团长在客厅里就听到宋招娣的话:“大姐,我们家七口人,你们家也是七口人,我们家一个月花五十块钱。

“别说没法跟我们比,我去把大力、大娃,刘根和三娃叫进来,你看看我们家的孩子,再看看你们家的孩子。”

“别喊了。”宋来宝昨儿见到钟家的几个孩子,就发现钟家的孩子高了胖了。大娃不明显,自立和更生胖的尤为明显。宋来宝当时想的是岛上的水土养人。在钟家待一天,明白了,是她妹妹宋招娣会养孩子,“我听你们的,三天一顿肉。”

宋招娣接道:“一顿三两肉?”

“你说话别这么难听。”宋来宝眉头紧皱,有些不高兴。

钟建国抿嘴笑笑:“她挤兑我挤兑习惯了。说话不经过大脑,姐,别跟她一般见识。她也是心疼她外甥。”

“她心疼,我不心疼啊?”宋来宝道,“大力和刘根是我生的。”

钟建国想一下:“你俩心疼的方式不一样。招娣心疼孩子,会给孩子做好吃的,做好看的衣服。你心疼孩子,是拼命攒钱,留着给他俩盖房子,娶媳妇。”

“难道我做的不对?”宋来宝反问。

宋招娣轻笑一声:“赶明儿你儿子考上大学,在城里工作,单位分房子,你盖了房子给谁住?”

“他们要是考不上大学呢?”宋来宝反问。

宋招娣:“那就把他们送去当飞行员,空军待遇好。”

宋来宝哑口无言,可是一想到像宋招娣这么吃,心里头就慌。不吃吧,看到钟家的孩子长得水灵,她的两个孩子蔫头蔫脑,又心疼孩子。

钟建国见宋来宝不吭声,冲宋招娣使个眼色,差不多行了,别说了。

宋招娣微微颔首,到晚上睡觉,都没再提这茬。

翌日上午,大娃看到刘家小院里搭灶做饭,跑过去看一眼,跑回来就跟宋招娣问,“娘,昨儿下午炖的骨头汤,还有没有?”

“还有半锅在炉子上放着。”宋招娣问,“怎么了?”

钟大娃:“我们晌午在家吃,叫爸爸一个人去刘爷爷家吃。”看一眼隔壁,“做的饭不香,我不想去吃了。”

“那你把自立他们喊回来,上楼背一会儿英语,再教大力和刘根几句,我今儿还给你们做骨头汤面条。”宋招娣道。

钟大娃伸出一根手指:“再加一个炸鸡蛋,可以吗?娘,咱家母鸡下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