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立仔仔细回想:“很小的时候吃过。”

“娘,我没吃过。”大娃倚着门框说。

宋招娣笑道:“没吃过也没办法,我不会做。”

“奶奶,你会吗?”大娃问段大嫂。

段大嫂摇了摇头:“我会炸糖糕,不会炸油条。”

“娘……”钟大娃看着宋招娣,可怜巴巴地说,“我没吃过糖糕。”

宋招娣:“你们不爱吃白糖,咱家没有白糖。我想做也做不了。”

“我家有。”段大嫂道,“我和你刘叔也不爱吃,白糖是刘萍过来的时候买的。”擦擦手,把钥匙递给大娃,“在我们家厨房柜子里。”

大娃看向宋招娣。

宋招娣点点头:“去吧。”

大娃转身就跑。

段大嫂顿时哭笑不得,却又忍不住担心:“大娃这孩子以后要是去当兵,天天吃大锅饭,得瘦成什么样啊。”顿了顿,“小宋,你得把他这个毛病改过来。”

“奶奶,不用改。”自立道,“我爸说了,早上跑个十公里,给他没有盐没有油的面条,他也能吃的狼吞虎咽。”

段大嫂想一下:“你说得对。刘苇以前也有点挑食,自从去了部队,我听他爸说,不但挑食的毛病治好了,懒病也治好了。”

“刘苇都走好几年了,一直没回来过?”宋招娣道,“请几天假就这么难吗?”

段大嫂:“请两天假不难。可是咱们这儿又得坐船又得转车,刘苇当天到当天回,也得要五天。你刘叔觉得这么折腾没什么意思,就没叫刘苇回来。”

“是挺累的。”宋招娣突然想到,“你可以去探亲啊。”

段大嫂楞了一下:“探亲?”

“对啊。”宋招娣道,“赶明儿你也做点撒子,给刘苇带过去。反正你知道怎么坐车,又不用麻烦别人,也不需要刘叔送你。”

段大嫂眼中一亮:“我怎么就没想到呢。小宋,明儿帮我做撒子啊。”

“我们明天上学。”自立道,“我不能帮奶奶烧火。”

做撒子的时候,火候非常重要。段大嫂想着早点去看儿子,又不想空手去,便跟宋招娣说,她明儿晚上做撒子。

翌日,吃过晚饭,钟建国看着几个孩子洗了澡,就跟宋招娣一块去刘师长家帮老两口做撒子。

回来的时候,钟建国端着两把撒子。他和宋招娣不要,段大嫂说给孩子吃的,不是给他俩的。宋招娣见她把话说到这份上,便示意钟建国收下。

十月二十号,周三早上,段大嫂背着提包去码头。等到傍晚,宋招娣就叫几个孩子端着撒子去外面的树下吃。

钟建国回来的早,到家的时候正好听到宋招娣跟几个孩子说,如果别人问起撒子,就说是刘奶奶给的,别说自家做的。

钟建国忍不住提醒:“小宋老师,你再这么干,所有人都会恨你。”

“恨我?”宋招娣道,“只要你们司令不恨我就成了。”

钟建国噎了一下,看一眼自立和更生:“你今天撒子,明儿糖糕,赶明儿再炖只鸭子。我们司令只会夸你会养孩子。”

“那不就行了。”宋招娣道,“这个岛上司令最大,有他罩着我,你瞎担心什么呢。”拍拍大娃的脑袋,“回来我给你们做菠菜炒撒子。”

钟建国皱眉:“菠菜怎么能和撒子一块炒?你别乱做。”

宋招娣微微一笑:“你可以选择不吃。孩儿们,快去吧。娘在家等着你们凯旋而归。”

第92章膈应人

几个孩子忍俊不已。

一向懒得开口的更生也忍不住说:“娘,你又不是山大王。”

宋招娣点头,深表赞同:“我是咱们家的元帅。”

“那我爸是什么?”钟大娃笑眯眯的问。

钟建国:“我也想知道我是什么。”

“你是政委。”宋招娣问,“行吗?”

钟建国不满意,又觉得跟宋招娣争这个没意思,可是又想看到宋招娣太得意,勉为其难:“还行吧。”

“爸爸说这话的时候真勉强。”大娃撇撇嘴,“娘,爸爸好像对你很不满欸。”

钟建国哼哼笑两声:“我对你们更不满。”话音落下,啪嗒一声,抽掉腰上的皮带。

五个孩子拔腿就跑。

钟建国看一眼孩子们的背影,收回视线:“我还以为都不怕呢。”

“你真舍得打啊?”宋招娣问。

钟建国:“朝他们屁股上抽两下,也不过是疼两天,有什么舍得不舍得。我只是不想揍他们而已。”说着,转向宋招娣,“做菠菜炒撒子?”

“你烧火?”宋招娣反问。

钟建国点点头,边往屋里走边说:“等他们再大一点,就没法搁炉子上炒菜和蒸馒头了。”

“是啊。”宋招娣道,“用钢筋锅蒸一锅馒头,不够他们五个一顿吃。”

钟建国:“那以后叫他们上山捡柴火。用地锅蒸馒头、炒菜,炉子用来煮粥和蒸米饭。”

“现在已经开始了。”宋招娣指着厨房里的木柴,“他们也意识到自己吃得多,搁炉子上炒菜费劲。下午放学的时候,就会绕到山边看看有没有掉落的木柴。

“我想着等他们再大点,你找根长竹竿,在上面绑着镰刀,叫他们去山边掰树枝。反正树上面的乱枝不掰掉,也影响树的生长。”

钟建国:“你先领着他们去几次,交代他们别往里面跑。被里面的毒蛇虫蚁咬到一下,得难受好几天。”

“我知道。”宋招娣笑道,“我辛辛苦苦把他们喂这么大,比你还不愿意看到他们遭罪。”其实宋招娣并不担心几个孩子,自立和更生稳重,大娃不听话,哥俩能把大娃绑起来。

钟建国早出晚归,宋招娣怕他觉得她心大,才故意这么一说。

宋招娣做两盆菠菜炒撒子,菜刚一出锅就递给钟建国一双筷子:“尝尝味道怎么样。”

钟建国怕不好吃,便夹一点点塞嘴里,嚼两下,放下筷子又坐下来。

宋招娣不明白:“菜都炒好了,你不去叫他们回来吃饭,坐在灶前面干什么?”

“我觉得你得再炒一盆。”钟建国道,“他们会把这个当成炒面条来吃。”

宋招娣夹一点尝尝,叹了一口气:“我早该想到这些。”说着,把留着明儿早上吃的菠菜全部倒锅里,然后又拿半把撒子放进去,突然想到,“几个孩子好像都没吃过炒面条?我没记错吧。”

钟建国点头:“你想做?别做了,我觉得你得活一盆面。”

“大娃和自立和面。”俩孩子的手劲小,擀出来的面条薄厚不均,宋招娣说,“我擀面条。反正还有豆角,明儿就做焖面。”

钟建国脸色微变:“我明天不回来,你改天再做。”

“要出去?”宋招娣问。

钟建国:“常规巡视。”

“那正好,你不在家,我们少做点。”宋招娣脱口道。

钟建国顿时感觉到胸闷气短:“宋招娣,我是你男人!”

“可你的饭量顶我和三娃两个。”宋招娣道,“你不在家我相当于少做俩人的饭。”

钟建国咬咬牙:“信不信我去军事法庭告你虐待一线军人?!”

宋招娣配合他,双手合十:“我好怕啊。求求你不要这样对我。”

“噗!”

宋招娣猛地回头,厨房门口站着一排孩子,轻咳一声,严肃道:“很好笑?”

“不好笑,不好笑。”大娃放下盘子跑到自立和更生身后,“就是挺搞笑的。”不待宋招娣和钟建国开口,就说,“我去拉桌子,搬板凳。”

宋招娣哼一声:“赶明儿做个长方形的桌子。咱们家的小方桌也要坐不开了。”

“长方形的桌子不好看。”钟建国试想一下,“你别想一出是一出。”

宋招娣:“那就把桌子做成八十公分高,然后再做七条,不对,七不好听,做八张椅子。”

“做十张吧。”钟建国道,“十全十美也好听。以后来客人了,也有地方坐。”

宋招娣:“我听段大嫂说岛上的木匠的活不好,能给咱们做好吗?”

“以前不好,这几年时不时有人找他们做活,练出来了。”钟建国道,“顺便给三娃做个双层床。他也大了,不能再跟哥哥们挤了。”

一九七二年,阳历一月三十日,也是农历的腊月初十五,钟建国从外面回来,没有回家,而是去连队找个卡车,到木匠家中把床和桌椅拉回家。

钟家之前做过好几张床,他又拉着床回去,陈大嫂看到宋招娣和钟建国把床搬下来,就问:“你们家又要添丁进口啊?”

夫妻俩愣住,不约而同地问:“添什么丁?”

“小宋还没怀孕啊。”陈大嫂看一眼宋招娣的肚子,“那你们做这么多床干什么?难不成又要收养孩子?”

宋招娣顿时想骂人,他娘的都什么跟什么。

钟建国连忙按住宋招娣的手,笑道:“孩子大了,一人一张床。”

“五张床?”陈大嫂惊讶,“我记得你们家的房子跟我们家一样,楼上只有三个房间可以住人,你们做这么多床,往哪儿放啊。真替你们愁得慌,养这么多孩子。”

钟建国笑道:“这就不劳嫂子操心了。嫂子如果想知道,赶明儿来我们家看看呗。”

“行啊。”陈大嫂脱口而出,答应的特别干脆。

钟建国拍拍宋招娣的肩膀:“快下雨了,赶紧把床搬进去吧。”

“你说他妈的是不是有病?”家里有五个孩子,虽然都是糙娃子,宋招娣也很少在家爆粗口,“我都不知道怎么一回事。”

钟建国:“吃饱了撑得。”

“我看也是闲的。”顿了顿,“咱家的亲戚老实了,我以为恶心人的人也没了,没想到,没想到我还是太年轻。”

钟建国摇头失笑:“你别在意,她说话,你就当她放屁不就好了。”

“我不搭理她?她还以为我怕了呢。再说了,我凭什么忍着她。”宋招娣瞪着钟建国,“你哪国的?”

钟建国:“跟你一个被窝的。”

“滚!”宋招娣气得笑骂他一句,就忍不住叹气,“赶明儿林中去当兵,家里只剩她跟林团长,两个人的饭好做,衣服好洗,闲着没事又该整天盯着咱们家。”顿了顿,“比我们村里的狗蛋她娘还烦人。”

钟建国笑道:“狗蛋她娘可没陈大嫂这么会膈应人。那个女人不讲究,说话不中听,但人家有什么说什么。”

“要是能把院墙垒高点就好了。”宋招娣道,“可惜,这些房子是你们部队盖的。咱们只能住,没权乱改。”

钟建国仔细一想,“也不是没办法。赶明儿我在墙上敲几个钉,往篱笆墙上扯几根线,种上爬山虎,不出两年就会多出一道天然屏障。”

“这个办法好。”宋招娣眼中一喜,“你能弄到爬山虎?”

钟建国:“找人问问。我们部队那么多人,肯定有人知道。”

“可惜,他们家林中大了。”宋招娣道,“就算大娃拿着炸鸡腿在林中面前晃悠,林中也不好意思找他娘闹了。”

钟建国笑道:“林中大了,林中的外甥和外甥女也长大了。”

宋招娣一时没反应过来,等她想明白,不敢置信:“钟团长,你怎么变得这么坏?”

“夫人教得好啊。”钟建国脱口而出。

宋招娣抬腿朝他身上踢。

钟建国连忙躲闪一下:“别闹,赶紧把床抬上去,几个孩子还等着呢。”

周五考完试,学校就放假了。今儿刚好也是星期天,因为天气不好,宋招娣怕下雨或者下雪,没敢叫孩子出去玩,这会儿都在家里。

钟家的院门小,卡车进不来,钟建国把车停在外面就喊宋招娣出来帮忙。几个孩子趴在楼上看到卡车里的东西,跟着宋招娣往楼下跑。

宋招娣把他们赶上去收拾房间,可房间收拾好了,父母一直没上来,三娃趴在楼梯口朝下面大喊:“娘,爸,快点啦。”

“来了。”宋招娣到楼上,帮着钟建国把床安装好,又把原来吃饭的小方桌搬上来,留着孩子写作业,才把刚才陈大嫂讲的话,说给五个孩子听。

宋招娣话音落下,更生就问:“娘,你打算怎么收拾她?”

“你们年初二早上,把房间收拾的干干净净,我请她过来看看。”宋招娣道。

更生皱眉:“就这样?”

“这样就够了。”宋招娣冷笑道,“我要不把他们家搅得鸡犬不宁,我就不是——”

钟建国连忙说:“不是宋招娣吗?”

宋招娣脸色微变,妈的,差点把真名说出来:“不是你们的娘。”扫一眼五个孩子。

钟大娃忍不住摩拳擦掌:“娘,需要我们怎么配合?”

“瞧你激动的。”宋招娣揉揉他的脑袋,“到时候就知道了。”

林中的大姐嫁到杭城市,二姐和三姐嫁到隔壁岛上,由于出行不便,陈大嫂又重男轻女,以致于三姐妹一年到头很少回娘家,或者说不想回来。

每年的年初二,林家三姐妹一定会回来。

大年初二这一天,老天爷很给面子,天气晴朗,万里无云。吃过早饭,宋招娣就命几个孩子把新做的长方形饭桌抬到走廊上。

孩子们趴在桌子上写作业,宋招娣坐在椅子上晒太阳,顺便盯着隔壁陈家。

十点多,钟大娃放下毛笔,偷偷看一眼宋招娣,就往屋里跑。

“干什么去?钟大娃。”宋招娣慢悠悠的问。

大娃猛地停下来:“你装睡啊?娘。”

自立勾头看一眼:“娘都没睁眼。”

大娃折回来。

宋招娣缓缓睁开眼,证明她没有装。

“你怎么知道是我啊?娘。”大娃很好奇,“你都没睁眼。”

宋招娣:“你的哥哥弟弟们想干什么,都会跟我说一声。说吧,你去屋里干什么?”

“我渴了,想泡麦乳精。”大娃期期艾艾地问,“还想吃个奶糖,可以吗?娘。”

宋招娣:“可以。但你不能吃独食。”

“人家也没想。”大娃道。

宋招娣摆摆手:“去吧。”

“我也去?”三娃对大娃说,眼睛看着宋招娣。

宋招娣点一下头:“自立和更生也去吧。”

自立和更生跟上去。二娃没动弹。

宋招娣好奇了:“你不想吃啊?”

“自立哥会帮我拿。”二娃放下毛笔,拿起桌子上的纸,“娘,你看看我画的像吗?”

宋招娣看过去:“兰草?”

“什么兰草啊?”二娃翻过来看一下,没有画错,“韭菜啦。娘没看出来吗?”

宋招娣不禁拍拍脑门:“我忘了你们没见过兰花,不可能画出来。”顿了顿,“怎么突然想起来画韭菜?”

“我练习画画,以后画在衣服上啊。”二娃道,“娘,什么时候教我做衣服啊?”

宋招娣挑眉:“你才七岁。”

“再过几个月就满八岁啦。”二娃走过来,拉着宋招娣的手,“你说过的,我想学什么,你就教我什么。娘,你都教哥做饭,也得教我做衣服。”

宋招娣想一下:“赶明儿天热起来,娘给你们做夏天的衣服的时候,就教你做。”

“去年刚做的啊。”钟二娃不解,“衣服还新着呢。”

宋招娣捏捏他的小脸:“你们又长高了,去年的衣服今年没法穿了,得拆掉重新缝——咦,林中的大姐什么时候来的,我怎么没看到啊。二娃,衣服的事回头再说。”拿掉盖在腿上的毛线毯就往外走。

“娘干么去?”二娃跟上去,“等等我啦。”

宋招娣走到篱笆墙边,笑着问:“嫂子家来客人了?”

“是的。”陈大嫂听到声音回过头,以为宋招娣不知道,指着身边的女子,“这是林中的大姐。你来岛上的那一年她嫁出去的,这几年工作忙,不常回来,你才没见过。”

宋招娣见过林中的三个姐姐,但她懒得解释,便故意装作不知道:“刚到吗?”

“来了有一会儿了。”二十多岁,身材却像三十多岁的女子笑着说,“我们瞧着快晌午了,二妹和三妹还没来,就出来看看。”

宋招娣笑道:“应该快到了。”说着,往码头的方向看一眼,就看到一群人往这边来。由于离得远,根本看不清来人,但宋招娣却说,“那边可能就是。”

陈大嫂和她大闺女连忙出来,眯着眼看一会儿,不禁说:“还真是。小宋,你的眼神真好。”

“年轻啊。”宋招娣打开门走到她身边,“等我像你这么大岁数就不行了。”

陈大嫂呼吸一窒,张嘴想说,小宋,你会不会说话?大过年的,什么叫不行了?话到嘴边,仔细想了想,宋招娣也没说错,尬笑道:“对的,老了,不中用了。”

“是啊。不过,你的几个闺女都大了。”宋招娣道,“以后不能动了,有她们照顾你。哪像我啊,养一窝混小子。”

第93章招娣气人

林中的大姐顺着宋招娣的话问:“听我妈说你们又收养俩孩子?”

“又?”宋招娣疑惑,“我们家就收养了自立和更生,没有又啊。”说着话转向陈氏,“嫂子听谁说的?这么不靠谱的事。”

陈大嫂咳嗽一声,对她闺女说:“我说的就是自立和更生。”

“他俩都来两年多了。”宋招娣瞥她一眼,转过头发现林中的二姐和三姐离她还有二三十米,笑着说,“你们家今天得做两桌菜啊。”

陈大嫂的眼珠转一下:“说到桌子,小宋,我刚才还想跟你说,你们家的那个长桌子能不能借给我们用一下,反正你们家今天也没来客人。”

宋招娣真想给自己一巴掌,说话不经过大脑:“可以是可以,不过,得问问几个孩子。”

“问问孩子?”林中的大姐惊讶,“这点小事还得经过孩子同意?”

宋招娣:“本来不需要。今天有点特殊,桌子上面全是孩子的作业本,二娃刚才还趴在桌子上写字。”说着,拍拍二娃的小脑袋,“二娃,字写好了吗?”

“早着呢。”钟二娃脱口而出,“娘,我去写字了啊。”

宋招娣点头:“去吧。”听到脚步声,看到林中的两个姐姐已来到跟前,故意装作刚刚想起来,“对了,嫂子,你之前不是但是我们家做好几张床,没地方放吗?我和建国把床安好了,去我家看看吧。”

“改天吧。”林中的大姐话里抱着孩子,小孩子乱动弹,分散了她的注意力,也就没发现陈氏的表情不自然,宋招娣有点没话找话,“今儿不大合适。”

宋招娣笑道:“有什么合适不合适的,大家都是邻居。”指着林中的二姐夫和三姐夫,“叫他们先把东西拿回家,你们来我们家看看。双层床,大娃的爸爸找人做的。”

“双层床?”陈大嫂惊讶,“什么样的双层床?”

宋招娣把门全部打开:“我也说不上来,看看就知道了。”

二娃跑到屋里并没有写作业,而是去楼上报信。

哥几个把故事书扔到杂物间,就挤到钟建国房间里,趴在窗户上勾着头往外看。

大娃见宋招娣把林中的妈和姐姐领进来,心下纳闷:“娘干么把她们领咱们家来?”

“娘这么做肯定有她的原因。”更生道,“咱们见机行事。”

钟大娃指着嘴巴:“我嘴里的糖还没吃完呢。”

“没吃完就继续吃。”更生道,“我又没让你吐出来啊。”

大娃指着已经走到院里的几个小孩:“他们要是管咱们要呢?”

更生想一下:“有娘在呢。”

“对啊,有娘在呢。”二娃意识到他太过紧张,“怕什么啊。”从板凳上跳下来,“哥,你把咱爸的被子弄歪了,给他叠好啊。”说完就往外面跑。跑到楼梯口,宋招娣上来了。

二娃下意识喊一声:“娘。”

“你不是在下面写作业吗?”宋招娣明知故问,“怎么跑楼上来了?”

二娃“啊”一声,“我,我——”

“他来喊我们下去写作业。”更生打断二娃的话,但他又想知道他娘怎么气陈大嫂,便拉着二娃往后退几步,让林家娘几个先上来。

宋招娣盯着几个孩子:“麦乳精也喝了,糖果也吃了,下去做作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