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建国站起来伸个懒腰:“总算可以吃了。再等下去,我就饿出胃病了。”

“振刚炒的馒头片快被你吃完了。”宋招娣提醒他。

钟建国:“那才多少东西啊。对了,招娣,待会儿怎么说?”

“什么也不说,先吃饭。”宋招娣拉张椅子坐下,听到脚步声,抬起头,“振兴,小柳,快过来吃饭。”

柳静静“嗯”一声:“给你们添麻烦了。”

“不麻烦,多一双筷子的事。”宋招娣道,“小柳是哪儿的人?”

柳静静:“广陵市。”

“那你会吃鱼吗?”宋招娣道,“这个鱼是海鱼,刺少。如果不会吃就吃牛肉,多吃点。”

柳静静点点头:“谢谢宋老师。”

“别客气。”宋招娣道,“要是不喜欢吃肉,就吃青菜。振兴,给小柳盛碗番茄汤。”

柳静静连忙说:“不用,我自己可以。”

“你坐着吧。”振兴给她盛一碗,看到钟建国和宋招娣碗里有汤,就打算坐下,面前多出一个碗。振兴看过去。三娃咧嘴笑笑,振兴顿时想揍他。可是有客人在,振兴瞪他一眼,给他盛碗汤。

宋招娣有太多话想问,饭后就把二娃他们赶去厨房刷锅洗碗,叫振兴和柳静静坐在她对面。

柳静静有心理准备,微微低头,一副认真聆听,虚心受教的模样。宋招娣见她这样反而不知道该说什么:“小柳,你和振兴一样都是本科生,按理说应该留校任教,你跑到这边来,你爸妈是不是非常生气?”

“有一点点。”柳静静道。

宋招娣忍不住翻个白眼,一点点?骗鬼呢:“待会儿叫振兴和他的几个弟弟帮你收拾一下屋子,缺什么就叫振兴去供销社买。明儿一早回去告诉你妈,你在这里挺好。”

柳静静猛地抬起头:“宋老师,我——”

“你来的时候,你妈是不是说,你如果不听话就不认你这个闺女?”宋招娣道,“你妈说的都是气话。你如果不想回去,现在就给你妈写封信,把地址告诉她。”

柳静静看向振兴,叫振兴拿个主意。

“你听宋老师的吧。”振兴道,“校长是她朋友,我养母一句我们这边的数学老师够了,你就得回去。现在很多学校都缺老师,可能还会把你调回帝都。”

柳静静不想写:“我不会写。”

“我说,你写。”宋招娣道。

柳静静脸色微变。

振兴提醒她:“宋老师是教导主任。”

柳静静的脸色又变了,犹豫片刻:“那,那我写。”

“振兴,去楼上拿笔和信纸。”宋招娣道。

振兴上楼,宋招娣才接着说:“振兴跟我说过,他没谈过对象,所以你俩不是男女朋友,对不对?”

柳静静点一下头。

宋招娣:“那你有没有想过,如果振兴不喜欢你,或者他已经定亲了,你怎么办?”

“我都想过。”柳静静道,“我不试一下,会后悔一辈子的。”

宋招娣打量她一番,见她很认真:“既然你考虑清楚了,那我也就不说什么。但有一点我得提醒你,振兴不会因为感动而接受你。他以后如果喜欢上别人,我会找人把你调到别处去。这点你也得有心理准备。”

“我相信你能把我调走。”柳静静道,“我来的时候问别人子弟学校怎么走,他们给我指路的时候讲过这边是家属区。钟叔叔是军人,就算您找不到人,他也能找人把我调走。”

柳静静这么细心,宋招娣有些意外:“那我也不阻止你以后来找振兴。等你们确定关系了,我就叫振兴随你回去。”

“谢谢宋老师。”柳静静心中一喜。

宋招娣看她一眼:“这岛上有很多未婚军官,你以后看上别人,我也不会从中作梗。哪怕振兴非你不娶。”

“不会的!”柳静静道。

宋招娣:“话别说得太满。这个世界瞬息万变,谁也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听到蹬蹬蹬下楼的声音,宋招娣就闭上嘴。

振兴把纸递给柳静静,就说:“老师,你说吧。”

宋招娣开口道:“我说,你写,妈妈,我错了——”

“宋老师,这个……”柳静静看一眼宋招娣,转向振兴,这怎么写啊。

振兴:“我老师叫你怎么写,你就怎么写吧。你的房间还没收拾,写好了还得去给你收拾房间。”

柳静静转向宋招娣。

宋招娣笑笑不说话。

柳静静看懂了,宋招娣就是叫她老老实实向她父母认错。

来之前柳静静从她老师口中得知振兴的父亲是烈士,那时她就猜到收养振兴,还能把振兴培养成大学生,振兴的养父母一定很厉害。然而,她做梦也没想到,振兴的养母是高中年级主任。

宋招娣刚才说,她能把柳静静调走。柳静静觉得宋招娣并不是吓唬她。柳静静犹豫片刻,再三权衡,老老实实写下一封道歉信。

信的末尾,宋招娣叫她写,马振兴的父亲是烈士,母亲意外去逝,养母是老师,养父是个军官,虽然级别不高,但钟家人正直热心,请他们务必放心。

柳静静放下笔,就把信纸往信封里装。

宋招娣轻咳一声:“把信给我看看。”

柳静静下意识看向振兴。

宋招娣明知故问:“不行吗?”

柳静静连忙把信递过去,不禁庆幸,刚才没有阳奉阴违。

宋招娣大致看一遍,把信给振兴:“你去寄。”

“好的。”振兴接过信,转向柳静静,“现在回学校那边吗?”

柳静静点点头。振兴就喊几个弟弟跟他一块去教师宿舍。到那边碰到曹老师,听到曹老师问他怎么又来了,振兴就说是宋招娣叫他过来的。

曹老师打量一番振兴和柳静静,误认为宋招娣很喜欢柳静静,想把她介绍给振兴,笑着对振兴说,那你可得好好收拾。

振兴一看他的表情就知道他想错了,也没解释,笑着答应一声好,就跟着柳静静进屋。

五点多,振兴就带着三个弟弟回去了。到家看到宋招娣靠在椅子上假寐,没有去楼上睡,顿时知道宋招娣这是在等他。

宋招娣的确是在等振兴,叫二娃他们出去玩玩,就问振兴:“人家姑娘都追到岛上了,你是不是也该跟我说句实话了?”

“我以前跟她说过几次话,觉得她挺懂事的。”振兴道,“但我没想到她这么大胆。”

宋招娣:“压力大吗?”

“有一点。”振兴道,“我听你说她来了,差点吓懵了。”

宋招娣:“压力大就认真考虑考虑。拖得时间越长,她父母将来就越讨厌你。你考虑清楚了,我就找人给你装修房子。”停顿一下,“你们如今和我们那会儿不一样,我那时候是没得选。你现在有很多选择,无需将就,也用不着凑合。”

“再看看吧。”振兴道,“我现在脑袋还有点乱。”

宋招娣:“行,那我就不说了。”

“对了,老师,咱们家还有柳静静可以穿的裙子吗?”振兴道,“二娃后来有没有做?柳静静出来的急,没有带短裤短衬衣,全是长裤长褂。”

宋招娣:“难怪穿那么厚,我还以为她不热呢。你去钱盒子里拿点钱,买三匹布,一匹黄的,一匹白的,一匹红色的。给她做好了,剩下的布留着二娃练手。”

“买这多?”振兴道,“不用了,给她做两件就行了。”

宋招娣:“就说是我送的,跟你没关系。”

“那,现在就去?”振兴问。

宋招娣:“你如果想她明天穿上新衣服,立刻就去。”

“那我还是去吧。”振兴站起来,“明天的天估计跟今天一样热。再热中暑了,就不好了。”

第218章有朋远方来

宋招娣瞥他一眼,笑笑:“供销社应该有盘香和蚊帐,给她买一份。现在晚上还有蚊子。对了,还有窗帘。”

“知道了。”振兴应一声,就上楼拿钱。

六点多,二娃他们回来,看到长椅上有三匹布。二娃拿起来摸一下:“娘,你买这么多薄布干什么?再过几天天就凉了。”

宋招娣:“给柳静静做衣服,按照标准尺码做。你来做。”

“给她做衣服?”二娃看一眼布,“振兴真要娶她?”

振刚走过来:“不会吧?老师,我不赞成。”

“为什么?”宋招娣有些意外。

振刚:“她那个人太冲动,今天为了我哥能跑过来,明天就有可能为了别人跑回去。”

“为了别人?”宋招娣乐了,“现在不是以前,一辈子只能嫁一个人。现在人一不高兴就可以提出离婚。柳静静是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新时代女性,你哥令她失望,她直接跟你哥离婚就好了,用不着跑。”

三娃好奇:“那她的工作怎么办?”

“她可以做生意。”宋招娣道,“改革开放了,沿海城市遍地黄金,她识文断字主意正,随便做点什么小生意都能养活她自己。就算不会做生意,也可以去私人工厂里当个会计。”

二娃:“你们忘了么?娘说过,铁饭碗越来越不铁,大伯是副厂长都有可能失业啊。”

“如果是娘,我相信娘不当老师,也能成为大老板。但是那个柳静静,我不信。”三娃说着话还撇撇嘴。

宋招娣笑了:“柳静静或许想不到这些,但她还有同学。二娃读法律,毕业后出来办工厂。柳静静的同学也有可能跟她一样,不得已上了师范,过两年觉得工作无趣,辞职自己创业。柳静静不知道该干什么的时候,可以问问她同学。”

“这倒有可能。”二娃道,“我一个室友就说,他不想念法律,是他爸逼他报法律系。我觉得他以后也会改行。”

宋招娣看向几个儿子:“时代在变,你们思想还停留在,师大毕业只有当教育工作者这一条出路,一辈子只能结一次婚,你们是年轻人,也会被时代淘汰。”

“我记住了,娘。”二娃道,“不过,有一点,娘,你当初问振兴,有没有想过十年或者二十年以后,他的同学成了教授,他还是一名高中老师。振兴说,他都想过。那个柳静静有没有想过?”

宋招娣:“我会跟振兴谈这件事。”待振兴回来,宋招娣就跟他聊这事,然后让他找柳静静好好聊聊。

翌日,上午十点多,振兴从学校那边回来,告诉宋招娣,柳静静说她考虑的很清楚。

宋招娣好奇了:“柳静静跑来找你,不是一时冲动?”

“不是的。”振兴有些不好意思,“早两年二娃不是给我们做很多衣服么,柳静静说她有一次在图书馆里看到白衣黑裤的我,就,就——”

宋招娣替他说:“一见钟情?”

“差不多吧。”振兴道,“但她不知道我人怎么样,就找人打听,暗中观察,说我脾气好什么的。所以就一直留意我会被分到哪里。

“快毕业的时候,我跟同学说过我会来翁洲岛。柳静静说她考虑一个月,才去求找老师把她调到这边。”

宋招娣:“以后你们吵架,柳静静如果搬出她为你来到这里的言论,你该怎么办?”

“那我也不会让着她。”振兴道,“她要是觉得日子憋屈,大不了离婚。”

宋招娣睁大眼:“你,你怎么会有这种想法?”

“老师说过,过不下去就离婚啊。”振兴皱眉,“钟叔很怕你跟他离婚,难道是我看错了?”

宋招娣噎了一下:“你确实看错了。钟建国不怕我离婚,因为他不同意,我就算跟他打离婚官司,也得打三五年。他是,他是——”

“爸爸恨不得把娘装兜里,就他一人能看到。”三娃从楼上下来,“他要不是我爸,我早揍他了。”

宋招娣:“你少说这种话。哪天一秃噜嘴说出来,钟师长的皮带可就真见血了。”

“我才没那么傻呢。”三娃道,“振兴,二哥在楼上裁衣服,裁好三件了,下午就能给你的柳静静做好。”

振兴皱眉:“你别乱说,她不是我的柳静静。”

“好吧。”三娃道,“你说不是就不是。明儿我就去找柳静静玩,然后把她带到医院,再拐去训练区,我敢保证,不出三天,她就不是你的柳静静了。”

宋招娣:“三娃别乱来。”

“我是帮振兴解决难题啊。”三娃道,“娘,你应该夸夸我。”

宋招娣瞪一眼他:“我想揍你。”转向振兴,“三娃有一点说得对,柳静静长得挺好,明儿穿上连衣裙,再收拾收拾,一准有很多人要给她介绍对象。你确实得做好她选别人的心理准备。”

“这……”振兴看向宋招娣,见她很认真,“柳静静不会这么容易变心吧?”

宋招娣:“这事我也说不准。柳静静跟你说她考虑一个月,说明她还有点理智,最终选择来这边,说明她不是一个太物质的人。即便以后知道钟建国是师长,你还有两个兄弟是亓家人,她真喜欢上别人,也照样会跟着自己的心走。”

“我,记下了。”振兴心里觉得柳静静不可能变心。

宋招娣见他不以为意,笑了笑,什么也没说。

第二天上午,宋招娣叫三娃去送衣服,而没让振兴去。

三娃见着柳静静,说衣服是他娘怕她中暑了,病倒了,叫他二哥做的。柳静静见着衣服,本以为宋招娣接受她了。再一看送衣服的人是三娃,不是振兴,聪明人立刻明白,宋招娣还生她的气。

翌日换上新裙子,凉快了,柳静静却不敢去钟家找振兴。

钟家哥几个等她过来,一直到晌午,柳静静都没出现。吃饭的时候,三娃问出疑惑,宋招娣说:“我叫柳静静写信的时候,语气不大好,柳静静能看出我生气,估计是不好意思来。”

三娃趁机说:“柳静静刚来到岛上,人生地不熟,都不知道医院在哪儿。我带柳静静去逛逛吧。”

钟建国睨了他一眼:“三娃子,是不是想整柳静静?”

“小人之心。”三娃哼一声,“娘,我去了啊。”

宋招娣:“去可以,但不准欺负人。”

“我哪敢欺负她啊。”三娃道,“万一以后她跟振兴好了,振兴给我来个秋后算账,他夫妻俩打我一个,能把我打死的。”

“你当老师和钟叔不存在啊。”振兴瞪他一眼。

三娃耸耸肩,放下筷子:“娘,我吃饱了。”

“去吧,去吧。”宋招娣道,“拿着伞,外面有太阳。”

三娃答应一声,拿着两把伞往学校那边跑。

“你就让这么他去了?”钟建国问。

宋招娣:“我不同意,过会儿我睡午觉的时候,他照样会跑过去。二娃,再过几天就开学了,你和振刚收拾东西吧。你俩一块回去。到了帝都,再去看看你大哥。”

“还看他?”二娃眉头微皱,“更生哥昨儿晚上来电话,说他刚去过。”

宋招娣:“去吧。你不去,回头等他休假,又得想法子收拾你。你多带几瓶辣椒油,叫振刚送你上火车。”

“唉,我的大哥啊。”二娃不禁仰头长叹,“被关在部队里,都不出不来了还不消停。”

钟建国:“容我提醒你一句,他出的来。偶尔轮休的时候,可以跟后勤人员一块出来透透风。”

“爸,您没吓唬我吧?”二娃问。

钟建国反问:“我是那么无聊的人吗?”

“那,那娘你多做点吃的,回头我一到帝都就给他送过去。”二娃道,“我要是不去,他能跑到我们学校揍我一顿。”

宋招娣:“到了帝都,留意一下吴家和施家的事,我觉得更生不会对我说实话。”

“更生哥怕你担心啊。”二娃道,“您放心,我一定会提醒他对付敌人的时候,也要保护好自己。”

钟建国:“你打电话问刘萍,她肯定不敢满你。”

“这倒也是。”宋招娣道,“振兴,你和三娃送二娃和振刚到申城,回来的时候在那边买一个风扇。到甬城再拐去二娃的工厂看看,工人若是问你们,长辈怎么没来,你就说你爸是军官,不好请假。”

二娃:“不动声色施压?娘不愧是我娘,厉害!”

“老师,我好像听到有人喊你。”振刚突然开口,“二娃,别说话,仔细听听。”

钟建国仔细听一下:“好像真有。你出去看看。”就忍不住说,“要是大娃在家,一听就知道是谁。”

“他听墙脚听习惯了。”三娃道,“当然一下就能听出是谁找娘。”

宋招娣:“是不是挺后悔没跟你大哥学?”

“不后悔。”三娃道,“这些歪门邪道,学了也没什么用。”

钟建国看他一眼,懒得说他口是心非,听着说话声越来越近,起身走到门口,不禁睁大眼:“宋招娣,快看看谁来了。”

“谁呀?”宋招娣下意识问,站起来,振刚到门口了,身边还有三个人,定睛一看,不禁张大嘴。“姚,姚老师,你,你怎么来了?!”

第219章安吉白茶

姚老师笑着说:“宋老师,好久不见。”

“快进来,快进来。”宋招娣道,“二娃,赶紧把桌子收拾收拾。”

二娃和振刚直接把饭桌抬到厨房门口,振兴把小方桌搬到两张长椅中间,就去拿水壶和杯子。

钟建国侧过身,让姚老师先进来:“姚老师突然过来是有什么事吗?”

“没事。”姚老师笑道,“就来看看宋老师。这么多年不见,宋老师一点也没变。”

宋招娣笑了:“哪里没变啊,脸垂的都快成猪腰子了。您再晚几年过来,我走到你面前,你也不敢认。”

“哪有。”姚老师道,“我是觉得一点都没变。钟团长,你觉得呢?”

钱庆华小声道:“妈,现在是钟师长。”

“对,是钟师长。”姚老师转向钟建国,“我们下船的时候问工作人员,钟团你有没有调走,工作人员跟我们说,你现在是钟师长。恭喜,恭喜啊。”

钟建国笑道:“先坐下歇歇,喝点水。”看到钱庆华身边还有个三十左右的女子,“这位是您女儿?”

姚老师转过身:“庆华的媳妇。”

“庆华都结婚了?”宋招娣故作惊讶。

钱庆华有些不好意思:“我女儿都八岁了。”

“这么大了?”宋招娣吃惊,这次不是装的。

姚老师坐下说:“庆华的领导给他介绍的,庆华觉得他年龄不小了,正好也觉得我这个儿媳妇挺好,俩人就在一起了。”

“我想起来了,你们走的那一年,庆华都上初三了。”宋招娣道,“那时候十六七岁,一晃十五年过去,庆华三十多了?”

姚老师点点头:“是呀。早年恢复高考,庆华不太敢去考,我叫他试试,没想到还真考上了。”

“那他现在搁哪儿上班呢?”宋招娣问。

姚老师:“西北那边太苦,大人在那边习惯了还好点,可他的几个孩子还小,我就叫他找领导争取一下,调来这边工作。”

“不会是老师吧?”宋招娣问。

姚老师笑道:“他不愿意当老师。我辅导他功课的时候,我这个儿媳妇也跟着听,庆华考上大专,她考上中专。她中专学历,我觉得当老师最好。我就劝庆华,跟她一块当老师,俩人在一个地方上班,也省得分隔两地了。”

“确实挺好的,有寒暑假。”宋招娣说着,突然想到,“钱团长呢?”

钱庆华:“我爸不好意思过来,就没来。”

“他在招待所里,还是在你们老家?”钟建国挺好奇的。

钱庆华:“我在甬城上班,我爸也在那边。他和我妈都退休了。”

“这样挺好的。”宋招娣道,“你大哥当兵,你要是也当兵,你父母病了,指望你媳妇一个人,也照顾不过来。”

姚老师:“是呀。我也是这么想的。”看一眼给她倒茶的年轻人,眉头微皱,“宋老师,这孩子是你家亲戚吗?”

“我儿子。”宋招娣道。

姚老师:“你儿子?我瞧着得有二十岁了吧?看着还有点眼熟,是不是你收养的?我以前见过他吗?”

“姚老师,我妈是周淑芬。”振兴道,“我爸是马中华,他牺牲了,老师和钟叔——”

姚老师忙问:“你爸是那个小马?”

“是的。”振兴道,“姚老师,喝茶。”

姚老师经历过抗战和内战,对“牺牲”二字不意外:“那,那个小周呢?”

宋招娣把当年的事大致说一遍,姚老师的眼眶瞬间红了。

振兴打开长几下面的柜子,拿几张卫生纸递给姚老师:“事情都过去很久了。那些人没了我妈帮衬,日子肯定一天不如一天,也算遭到报应了。”。

“这算哪门子报应。”宋招娣道,“要不是你当初说,你妈不怨你家那些亲戚,就算放他们出岛,我也得去岛外找几个人吓唬他们一顿。”

姚老师擦擦眼泪:“宋老师真是一点都没变。小周,小周那么会过日子的人,怎么就摊上这种娘家啊。”

“都是穷闹得。”宋招娣道,“现在学校那边变化挺大,我带你去看看?”

姚老师点头:“去看看。我们待会儿还得坐船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