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行行,我等一下就去副食厂看看还有没有肉。”宋招娣道,“要是能买到,晚上就给你做红烧肉。”

一点多,宋招娣去副食厂,只买到瘦肉,没买到五花肉。晚上,终于闻着肉味的钟建国没吃到红烧肉也没念叨,只是第二天,一大早就去买菜。

十一点多,振兴和柳静静回来家做饭,看到冰箱里塞的满满的。振兴挺满意,柳静静忍不住说:“咱们一个月给老师三十块钱,会不会有点少?”

“老师说,咱们先存两年钱,以后有了孩子,咱们忙不过来,可以请保姆。”振兴道,“老师说刚出生的小孩,两个小时就得喂一次,有保姆帮你照顾着,也轻松点。”

柳静静:“请保姆得不少钱吧?”

“请半年,就算一个月给五十块,也就三百块钱。”振兴道,“等孩子七八个月大,你要是觉得喂奶麻烦,咱就给他喝奶粉。”

柳静静忍不住说:“照你这么说,养一个孩子得花不少钱啊。”

“咱们也只能养一个。”振兴提醒她。

柳静静一想:“你说得对,我听你的。”

振兴没说,他还有一千多块钱,就在楼上他们哥几个房间里的箱子里面。并不是他故意瞒着柳静静,是振兴打算摸清他大舅子和小舅子的秉性后,再告诉柳静静,理由他都想好了,宋招娣帮他存的。

这件事宋招娣也不知道,她一直认为振兴把钱拿走了。若是知道振兴藏“私房钱”,一准得数落振兴。

话说回来,更生把家里的吃的拿走,怕钟建国真揍他,周末休息愣是没敢回来。过了两个星期,天变冷了,得回来拿厚衣服,才敢登岛。

更生怕钟建国秋后算账,在家吃顿晌午饭,下午就拎着衣服跑了。

晚上,钟建国回到家,看到只有宋招娣、振兴和柳静静,嗤一声:“更生那小子呢?”

“怕你揍他。”宋招娣道,“我叫他在家多过一天,他跟我说工作忙,你前脚走,他后脚就找渔船送他出去。”

钟建国没好气道:“跑得到快。对了,二娃的那个员工宿舍建好了没?”

“哪能这么快啊。”宋招娣道,“男人一栋楼,女人一栋楼,还有一栋夫妻楼。虽然都是二层小楼,也得再过一个月。”

钟建国:“这都快过年了,来得及吗?”

“来得及。”宋招娣道,“外面都差不多了,就是还没安玻璃,没有粉墙,没有装门。我跟娘说,叫狗蛋的妹妹正月十五再过来,等她来的时候,早搞好了。”

钟建国:“工人呢?”

“刚开始二十个人就行了,很好找。”宋招娣道,“只是机器不好买。”

钟建国:“给大哥打电话了没?”

“我叫二娃自己去找大哥。”宋招娣道,“他过几天就放假了。工厂是他的工厂,我什么都给他搞好,还用他干什么,我直接——”

钟建国打断她的话:“你直接辞职?想都不用想。”

“随口一说,瞧你急的。”宋招娣道,“其实工人、机器都是小事,二娃要是能跟廉烈的大女儿商量好,合办一个服装杂志,二娃买缝纫机的时候,赊账,人家都愿意卖给他。”

柳静静好奇:“为什么?”

“二娃做的衣服上了报纸,不愁卖,人家工厂不担心他还不起钱。”振兴道,“二娃再过几天回来?”

宋招娣摇头:“没说。可能得一周吧。”然而,并没有,刚过腊八二娃就回来了。

二娃到家就告诉宋招娣,他跟廉烈的大女儿廉慧商量好了,模特也由她来找,赶明儿他带着衣服去帝都,搁天坛那边举行服装展,届时廉慧带人过去拍照。

宋招娣最担心的就是这件事,听二娃这么一说,放心下来,就给二娃一叠钱,叫他去找钟卫国。然而,二娃没有接。

宋招娣疑惑:“嫌钱少?”

“不是的。”二娃道,“您跟我一块去吧。娘,我现在还没见着大伯,就知道他会对我说什么。您不过去,他能把我训成孙子。”

宋招娣:“我给你大伯打过电话了,你大伯说他会帮你。”

“大伯给我写的信上面不是这么说的。”二娃道,“通篇劝我不要办厂,当法官比当商人有前途。信在包里,我去找出来,你看吧,就差没直接说我不务正业了。”

第244章三娃放假

宋招娣忙说:“别去拿了。即便你大伯会数落你,这事也得你亲自去。”

“为什么啊?娘。”二娃道,“您在家也没事啊。”

宋招娣:“因为你以后跟你大伯打交道的次数多着呢。这次过去起码得在他家住一周,跟着他去厂里学习。我跟你过去,他搁家里不数落你,到厂里照样数落你。”

二娃头疼,不禁扶额:“您说得也对。那,那只能我自己去了。”

“过两天振刚该回来了,叫他跟你一块去也行。”宋招娣道,“你大伯认不清振刚,你跟他说,振刚是你们厂的厂长蔡坤,当着他的面,你大伯会给你留点面子。”

二娃:“那我叫振刚跟我一块。”

“你写的计划书带上。”宋招娣道,“哪点没考虑到,也好及时补上。对了,你大伯如果问工资的事,你就说跟他们厂里一样。”

二娃苦着脸:“我也不敢多说。否则,又该说我工厂还没办起来,就开始充大头。”

“你心里有底就行。”宋招娣笑道,“过了年你大伯才算五十岁的人,我感觉他们厂最多五年,不倒闭也会跟别的厂合并。今天说落你,五年会佩服你,敢为天下先。”

二娃不好意思了:“娘,没这么夸张。”

“帝都大学毕业后不去政府机关上班,回乡做生意,甭说大革命后,建国后你也是第一人。”宋招娣道,“服装展你想好怎么办了没?”

二娃:“廉慧说年前她会把那些人的资料给我,十个女的,五个男的。四月二十八号,周日上午举行,到时候我提前去几天,跟廉慧一块邀请她朋友过去当观众。”

“衣服定价的时候,你不但要把工人工资、布料、来回运费,请客吃饭、还要把你的设计费全考虑进去。”宋招娣道,“如果你觉得你的衣服和帝都最高档的女装差不多,就按照那个价格卖。服装展当天卖不出去,廉慧那边的书出来了,也能卖得出去。”

二娃:“我不担心。帝都卖不出去,大不了运到羊城。早几年,十块、十五块一件都有人买,现在那边的人得抢着买。”

宋招娣颇为意外:“那你去楼上歇歇,明儿去厂里看看吧。”

“不累。”二娃笑着说,“我现在一想到我的衣服要出来了,就特兴奋。”

宋招娣见他这样,不由自主地想到自己第一次举办个人时装展的时候,笑笑,“蔡坤那边你亲自去请。刚开始工资别定太高。假如赚到钱,你就跟蔡坤说,后年,他平时拿基本工资,年底可以得一笔分红。”

“分红按多少给合适?”二娃问。

宋招娣:“刚开始百分之一,往后慢慢加。毛妮过来,你跟她说,五年后也能拿到分红。到那时候厂里的效益好,就给她百分之零点五。他俩如果不信,你给他们俩写份合同。”

“我知道了。”二娃道,“娘,有一件事,我一直想问你,可是又觉得太早了。像我们学校都有保卫科,我要不要找几个人看厂?”

宋招娣道:“当然要。这两年严打,小偷小摸少了,也不是没有。更何况你做的是服装生意,没人看着,谁扔个烟头进去,把布点着了,可就全完了。”

“嗯,您说的对,我想想去哪儿找人。”二娃道。

钟建国进来:“找什么人?”

“你怎么回来了?”宋招娣脱口而出。

钟建国:“我回来吃饭啊。”

“十二点了吗?”宋招娣扭头一看,还差五分钟,“我的天,怎么这么快。二娃,你跟你爸解释,我去做饭。”

钟建国:“随便做点。”

“炒青菜最快,行吗?”宋招娣问。

钟建国噎了一下,摆摆手:“别气我了,冰箱里有什么做什么。”

宋招娣瞥他一眼,打开冰箱拿块牛肉,做土豆炖牛肉,炒个生菜,蒸一锅米饭,十二点四十,他们才吃饭。

当初宋招娣带振兴去柳家跟柳静静的父母商量结婚日期时,柳家父母体谅他们都是老师,不好同时请假,就跟振兴说,年底再去他们那边办。

这边刚考好试,他俩连夜把试卷改好,第二天就去柳家了。以致于如今只有三个人吃饭。

钟建国端起米饭,看到坐在宋招娣身边的二娃:“你什么时候去滨海?”

“振刚回来就走。”二娃道。

钟建国微微颔首:“是应该把他带走。”

二娃没听明白,面前伸出一只手夹菜,二娃忽然心中一动,不敢置信:“爸,你儿子,亲儿子刚回来,你就嫌我碍眼。你真是我亲爸。”

“不是亲爸也不敢这么嫌弃你。”宋招娣给他夹一块牛肉,“吃点好的,以后忙起来,估计都顾不上吃饭。”

二娃:“不会的。我叫振刚过去帮我做饭。”

“那你们晚上得做三个人的饭。”宋招娣道,“更生一准跑过去蹭饭。”

钟建国:“不给他吃!”

“他又惹您生气了?”二娃问。

宋招娣:“他每次回来,不是把我刚包的饺子拿走,就是把我包的包子拿走。张嘴闭嘴吃不惯那边的饭。”

“吃不惯他不自己做?”二娃好奇。

宋招娣:“他说他一个人,稍稍做一点都够吃一天的,懒得开火。”

“我不信。”二娃道,“说他懒得洗衣服我信,懒得做饭,我一点也不信。”

宋招娣笑道:“去菜市场买菜的人,除了女人就是中年男人和老头,像他那么大的小伙子,估计也就他一个,嫌人家盯着他看。早几天回来一趟,被我给炸出来了,有几个热心肠的还要给他介绍对象。”

“他也有今天啊。”二娃乐了,“改天去我那儿蹭饭,我就叫他去买菜。”

宋招娣提醒他:“小心他收拾你。”

“他不敢,他们县里还指着我纳税呢。”二娃道,“惹毛了,我把厂子搬到隔壁县。”

钟建国:“爸爸支持你。”

“你别跟着瞎掺和了。”宋招娣道,“吃菜,二娃,菜快凉了。”

三天后,振刚回来了。虽然二娃手里的钱不多了,可对他来说时间就是金钱。哥俩去申城坐飞机到滨海机场。

十多年前滨海就有机场了,但机票贵,早几天宋来宝和钟大嫂过来,就没舍得坐飞机。宋招娣从这边回去,也没坐过飞机,盖因她家人多,一来一回也是一大笔钱。

二娃怕钟卫国数落他,到了滨海也没敢说他是坐飞机来的。即便这样,还是被钟卫国指着鼻子数落一个多钟头。

乍一听钟卫国要带他和振刚去厂里看看,二娃都想蹦起来高呼万岁,可算放过他了。

甬城是经济特区,二娃拿着企业证书等一应证明,在钟卫国的带领下,很快就把他要的机器买到手。

钟卫国回来的时候便问二娃怎么不多买几台。

二娃也没瞒他,就说没钱了。钟卫国沉思片刻,就跟二娃说,他这些年存点钱。二娃忙说,不用了,等衣服卖出去,他就有钱了。

钟卫国当时想说,大家都买国营厂的衣服,没人买他的。话到嘴边,觉得机器都买来了,再说这些不合适,犹豫好一会儿,干脆什么也没说。

二娃怕机器颠坏了,便走海运,以致于腊月二十四下午才到厂里。

生产车间早就搞好了,因年后才开工,机器运来,二娃也没拆开,就堆在车间里,锁上门,就和振刚一块回去了。

哥俩骑车到码头,看到一个熟人,哥俩相视一眼,同时喊:“三娃。”

三娃猛地转过头:“二哥?振刚?”

“你,你刚回来?”二娃看到他手里的包,“刚放假?”

三娃瘪瘪嘴,点点头:“早知道我就不去二炮,去帝都军事学院了。”

“别说傻话。”二娃道,“是不是在找渔船送你回去?”

三娃点头:“没有。”

“快过年了,好多人都不出海了,渔船不好找,咱们等着做客船吧。”振刚问,“能在家过多久?”

三娃:“最多半个月。我听同学说,暑假也短。”

“那要不回去就跟爸说,不去了,明年高考重新考?”二娃问。

三娃想点头,一想到他爸的皮带,连忙摇头:“爸能打死我。”

“干什么都不容易。”振刚道,“像我老师,不但得上课,还得上手术台,有时候连做几台手术,累得都恨不得往地上一躺,睡个天昏地暗。”

三娃也知道干什么都不容易,他本以为进了腊月,学校就放假,结果都快过年了才放假,而且还不能搁家里过元宵节。三娃才忍不住后悔:“我知道。你们回去别跟爸说啊。”

“不会的。”二娃道,“跟你说件事,我也是回来才知道,你更生哥哥调来这边了。”

三娃眼睛一亮:“真的?那咱们去找他,跟咱们一块回家。”

“他们放假晚,估计还得再等几天。”二娃道,“过两天咱们出来接他。”然而,哥仨回到家,就看到客厅里坐着一人,拿着馓子,翘着二郎腿,听着音乐,手边还放一杯茶,好不自在。

三娃揉揉眼睛,人没消失,扭头问二娃:“你骗我?”

第245章开始招工

二娃下意识说:“我没骗你。”说出来,对上更生的视线,猛然想到不对头,“你什么时候回来的?”

“昨天。”更生冲三娃招招手,“怎么才回来?”

三娃:“学校放假晚。更生哥哥,二哥和振刚跟我说,你得过几天才能放假,我来的时候还想去县政府找你呢。”

“他俩不知道,以后别听他俩的。回头我把办公室的电话号码给你,你来之前找个地方给我打个电话。”更生道,“娘刚炸的馓子,去洗手吃点。”

宋招娣从厨房里走出来:“三娃——”

“娘!”三娃扔下包跑过去,“我好想你。”

宋招娣忍不住笑了:“娘待会儿给你做好吃的。别怪你二哥和振刚,是更生又翘班了。你爸晌午还数落他呢。”

“我就说么。”二娃瞥更生一眼,“人家国营单位都没放假,他一个国家干部怎么可能放这么早。更生哥,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就不怕书记向上级反映,把你给调走?”

更生:“我虽然是副书记,在他们眼里跟钦差没两样。他们跟我说话的时候战战兢兢,唯恐出错,巴不得我天天翘班呢。”

“你这话也就骗骗三娃。”二娃道,“容我提醒你,爸说过几次,你现在越来越不像话,小心他哪天突然收拾你。”

更生:“你以为我是大娃,等着他收拾?我明儿上午就走,年三十上午再回来。”

“你不回帝都了?”振刚忙问。

宋招娣:“我早几天给你们亓爷爷打电话,问他自立今年能不能回来过年,亓老昨儿跟我说,自立有两天假。”指着更生,“他说他不回去了,叫自立陪你们亓爷爷过年。”

“两天假,往这边跑也够累得。”二娃道,“赶明儿自立哥放假了,我过去看看他。”

更生:“他年三十晌午才能到家,初一下午就得回去,你是年三十过去,还是年初一过去?”

二娃噎住,指着他:“别以为你现在是副书记,我不敢打你。”

“别搭理他。”宋招娣道,“三娃,是先洗澡还是先吃点东西?”

三娃:“我身上都是味,我想洗澡。”

“炉子上面有一锅水,你去找衣服,我帮你倒盆里。”振兴端着锅出来,“振刚,去把洗澡盆找出来。”

振刚惊讶:“我还以为你不在家呢。”

“快过年了,我不在家能去哪儿。”振兴催他,“赶紧的,还有好些东西没炸呢。”

二娃好奇:“绿豆丸子吗?”

“更生和振兴都说不吃绿豆丸子。”宋招娣道,“我就泡一盆馒头,炸面丸子和麻花。年后再炸点,留着三娃带走。”

三娃笑了:“谢谢娘。对了,娘,咱家又买收音机了吗?”

“没有啊。”宋招娣道,“咱家现在都是看电视。”

三娃:“我刚到院里就听到有人唱歌,电视机又没在楼下。”往四周看了看,“娘,那个大方桌上是什么东西?”

“唱片。”更生喝口水,站起来,“没见过吧。等我洗洗手,我告诉你。”说着话就往外面走。

二娃:“唱片。正在唱的这首歌叫什么?娘,我听着挺耳熟。”

“好像是叫《风继续吹》。”宋招娣道,“你爸问更生在哪儿弄得,他说他朋友送的。我估计就是那年你们去羊城,送你们冰箱票的那个人送他的。”

二娃不禁往外面看一眼:“他还跟人家有联系?”

“我猜的。”宋招娣道,“主要是咱们这边买不到唱片和唱片机。”

更生擦着手进来:“我娘就是我娘。”伸出大拇指,“三娃,等你放暑假,你二哥就赚大钱了,回头叫他带你去羊城。你们坐飞机过去,再帮我买几张唱片。”

“信不信你爸打断你的腿啊。”宋招娣道,“正事不干,尽想着怎么享受。”

更生:“我要是真想着享受,我根本不会带来家。”

“指不定你那里也有一台。”二娃道。

振刚点头:“我也觉得他宿舍里有。二娃,咱们明天跟他一起去看看。”

“我也去。”三娃连忙说。

宋招娣:“你不累?”

“今天早点睡就不累了。”三娃道,“娘,我先去洗澡。你待会儿给我做肉吃。”

宋招娣笑道:“好好。二娃,去买只鸡,咱们晚上做小鸡炖蘑菇,再来个猪肉炖粉条和牛肉炖土豆。”

“娘,我跑这么多天也挺累的,你叫更生哥去吧。”二娃想说好,看到更生,把话咽回去,“反正他最闲。”

宋招娣:“更生,你去不去?你不去,我去买。”

“去,我去,哪能让娘去。”更生走到冰箱前面,拿下零钱盒,抓一把毛票就往外走。

振兴拎着空桶进来,正好看到这一幕:“他很穷吗?”

“他的钱,可能都被他买这些东西了。”二娃道,“娘,我明天一定得跟他过去看看。”

宋招娣:“你不嫌累就去。”

翌日上午,更生回镇海,二娃、振刚和三娃跟他一起到县委家属院,看到更生住的地方连个电视机都没有。振刚纳闷:“一张床和一张书桌,两把椅子,一个鞋架一个大衣柜,更生,工作两年连个电风扇都买不起?”

“现在又用不着电风扇。”更生道,“看清楚了都给我滚蛋,我得去上班。”

二娃眉头微皱:“你的钱都弄哪儿去了?”

“以后你就知道了。”更生道,“你们不走,我走了啊。”

二娃看向三娃:“去不去哥厂里看看?”

“待会儿再去。”三娃道,“咱们去他厨房里看看。”

更生笑道:“是不是娘叫你去的?行,你们随便看,看出问题来,以后我管你们仨叫哥。对了,顺便帮我把炉子点着。”

二娃见状,顿时觉得他的屋子翻个底朝天,也翻不出什么。但三娃要看,他和振刚还是跟过去看看。

厨房里没有地锅,只有炉子,煮饭的锅和炒菜的锅。其他油盐酱醋挺全的,柜子里还有半袋米和面,振刚忍不住说:“他这里什么都有,干么还从家里拿吃的。”

“故意气爸呗。”二娃道,“他再这么作下去,爸要是不把他揍得皮开肉绽,我以后赚的钱都给他。”

三娃:“我感觉更生哥哥在酝酿一件大事。”

“我猜不出他想干什么,但我知道他离挨揍不远了。”二娃道,“振刚,去找碎木柴,给他把炉子点着,咱们就去厂里。”

生产车间和员工宿舍是分开的。二娃昨天把机器送到生产车间,没往员工宿舍那边去,打算今天去把工钱结了,放工人回家,年后再干。

来的路上二娃也说过这件事,三娃怕耽误了他的事,也没在更生这边多待,就往二娃厂里去了。

二娃跟宋招娣说他们晌午回去吃饭,以致到家快一点了,宋招娣他们还没吃饭,就等他们仨。

饭后,宋招娣才问:“你们到更生那边发现什么了没?”

“什么都没有。”二娃道,“我们出来的时候找他邻居打听,也没打听到。更生哥以前说大哥应该去国安,我觉得他比大哥适合多了。”

宋招娣笑道:“他以前就比你们主意多,又在帝都几年,有心瞒咱们太容易了。其实,你们真想知道,给亓老打个电话一问便知。”

“他说我们以后就知道了。”二娃道,“我等着他自己告诉我。”

三娃连忙说:“我等不到啊。”

“我写信告诉你。”二娃道,“赶明儿我卖衣服赚了钱,一个月去看你一次,行吗?”

三娃咧嘴笑道:“一言为定。”

“小样!”二娃朝他脑袋上胡搂一把,“娘,你跟大姨说,叫狗蛋大妹妹提前过来,厂里没人,叫她一个姑娘家住在厂里不太好吧?”

宋招娣:“有人。江小琴跟我说,卢亮的弟弟和弟媳妇正月二十能过来。还有壮壮的大姐,也打算住在那边,三五天回来一次。”

曲壮壮的大姐就嫁在岛上,二娃问:“那和她丈夫岂不是分隔两地?”

“壮壮的妈说,以后你厂里招仓管什么的,希望你考虑一下壮壮的姐夫。”宋招娣道。

柳静静戳一下振兴,示意他说话。

振兴直接说:“老师,静静有话跟你说。”

柳静静脸色微变,瞪一眼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