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招娣顿时忍俊不禁:“行,听你的。静静,你们想吃什么,咱们多做几个?”

“等自立回去再做。”柳静静道,“这几天先做他爱吃的。”

宋招娣点点头,随后就开始琢磨,自立爱吃,肖蕴也能接受,以前在肖家又不可能经常吃的菜有哪些。

随后一周,钟家几乎没有重复的菜。等肖蕴和自立回去,肖蕴没怎么记,也记下十几道小吃、甜品、主食以及菜和汤。

直到多年以后,一家人聚齐,肖蕴和妯娌一块做饭的时候才知道,她被看似人畜无害的自立设计了。不过,那时厨艺不错,想吃什么就会做什么的肖蕴也没跟自立计较。

这么一说就远了。

言归正传,三娃回到部队,有一次碰到他上司,确实被追问他这次回家是不是相亲。

三娃档案上有钟建国的名字,钟建国早已不是无名师长,而是东海舰队二把手。以致于看过三娃档案的人都猜出他是钟副司令的幼子。

三娃在部队表现挺好,人也挺机灵,上有副司令父亲,少校兄长罩着,只要别犯浑,前途无量。所以,有不少人都盯着三娃的婚事。

三娃犹豫一会儿,说没有。他上司就要给他介绍一个。三娃答应下来,找到公用电话打给沈影,就说,他上司要给他介绍对象,非要他见见。

沈影那边心里一咯噔,追问三娃,他有没有答应。

三娃说,他上司知道他单身,他也不好拒绝。毕竟在他上司看来见见又不会少一块肉。

沈影想说,你没对象,你有我啊。话到嘴边,她和三娃还没确定关系,就对三娃说,见一面就跟你上司说,你们不合适啊。

三娃见了三面,觉得不合适,才去找他上司。给沈影打电话的时候,想说实话,突然想到宋招娣常说“善意的谎言”,就改成只见过一次。

一九九四年,农历二月二,三娃和大娃约好一块回来。当天正好是星期天,除了二娃,振兴、振刚和更生都在家。

更生见三娃脸上笑嘻嘻的,心情特别好,大娃脸色很臭,想问,三娃气他了?继而一想,三娃可没这个胆子:“三娃子,遇到什么喜事了?”

“和沈影说开了?”宋招娣问。

三娃睁大眼:“娘怎么知道?!”

“不会?”更生霍然起身,“三娃子,你的速度够快啊。去年给你过生日那天,你说你腊月初还能再休息四五天,结果你没回来,是不是找沈影去了?”

第292章三娃得子

三娃的脸刷一下全红了,连带耳朵也红了。

更生使劲朝他脑袋上胡撸一把:“不错,不错,咱家三娃子终于长大了。”

“娘,你看他。”三娃推开他,三步做两步走,到宋招娣身边就说,“比我大四岁还不找对象,以后他回来,别让他进门。”

大娃瞥三娃一眼,打鼻孔里发出一记不屑,扔下包就问:“娘听谁说的?”

“肖秀容。”宋招娣道,“应该是沈影跟她说了。她打给我,一开口就抱怨,沈影怎么就看上三娃了。振刚结婚了,没机会了,还有更生和二娃啊。”

更生乐了:“她以前不是挺看不上我?”

“瘸子里面挑将军啊。”振刚道,“我这个好男人没有可能了,必须得退而求其次。”

大娃指着灿灿:“去给我找个镜子。”

“找镜子干什么?”振兴问。

更生笑眯眯道:“看看他是不是咱家最丑。为什么肖姨觉得三娃和沈影不合适,最先想到的也不是他,是我和二娃那个花心大萝卜。”

大娃抬腿就踢更生。

振兴无语:“你至于吗?三娃和沈影以前是同学,还是同桌。虽然后来沈家搬走了,他俩也没断了联系。

“有她亲妈和她爸在前,沈影找对象不会因为一点喜欢就和那人在一块,肯定先考虑跟谁最合拍。”振兴道,“她如果觉得跟三娃谈得来,三娃是个不错的选择,喜欢上咱家三娃是件很容易的事。”

“哥说得对。”振刚接着说,“三娃一直把她当好朋友,沈影想知道什么,三娃能说的,一准全告诉她。这一点在沈影看来,就是坦诚。是不是?三娃。”

三娃摇头:“她没说我喜欢我哪一点啊。”

“笨蛋。”振刚也忍不住骂他,随后继续对大娃说,“三娃没谈过对象,还会做家务,沈影也在部队里,周围男战友不少,那群糙汉子会做家务会做饭的可不多。有他们衬托,咱家三娃就是个难得的好男人。”

三娃的脸更红了:“你快别说了。”

“好,我不说。”振刚见他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笑着问,“你和沈影都不小了,她有没有说什么时候订婚?”

三娃摇头。

“你也没问?”宋招娣问。

三娃苦着脸:“我俩才确定关系啊,哪能这么快。”

“你俩认识有二十年了,跟振兴和静静不一样。”宋招娣道,“这次回去,要是能见着沈影,你就问一下她怎么想的。哪怕沈影也觉得现在说订婚的事为时过早,但你提出来,说明你认真,想负责,赶明儿沈影和她战友聊起你们的事,羡慕沈影,沈影就会觉得她果然没看错人。”

三娃抓抓脑袋:“那我回头问问她。”

“可别说是我说的。”宋招娣道,“你要说,如果她想订婚,就叫我去沈家和肖秀容、沈宣城商量你俩的事。”

振兴:“老师,我来教他。”看向大娃和更生,“授课,机会只有一次。”

“谢谢,不需要。”大娃满脸不屑。

宋招娣见他这样也挺无语:“叫你找对象,你不找。见三娃和沈影成了,又羡慕三娃。你倒是行动啊。”

“他懒。”振刚道,“我早看清了,他希望有人追他,最好死缠烂打。”

宋招娣叹气:“大娃,幸福要靠自己争取。”

“娘,您别说了,我这次回去就瞅瞅。”大娃道,“尽量不垫底。”

宋招娣:“假如廉蕊同意签婚前协议,又不去二娃厂里上班,在机关工作,他俩也能成。你们别不信。一旦廉蕊妥协,势必步步妥协,二娃就能把她调教成他喜欢的样子。”

“不知道交往多少女朋友了,如果连廉蕊那种刚毕业,没谈过恋爱的女人都搞不定,那他是真没用了。”更生道。

宋招娣笑道:“所以,我一点也不担心二娃。更生,你叔叔和姑姑那边,没人要给你介绍对象?”

“没合适的。”更生道,“他们倒是想介绍,一查女方家里就不敢了。爷爷在时不止一次说过,妻贤夫兴旺。跟我说不要着急,别被美色迷花眼。娘,您就别愁我了。我要结婚,那个人肯定不错,至少比大娃找的好。”

大娃抡起拳头:“信不信我把你揍得咱娘都认不出来?”

“别闹了。”宋招娣道,“大娃,三娃,上楼歇会儿。”

大娃和三娃的部队,每年冬天都训练,他俩训练一结束,就向领导请假。起先没觉得累,宋招娣一说,两人顿时觉得疲惫。

大娃也懒得拎包,边上楼边说:“娘,做点好吃的。”

“娘早就买好菜了。”更生把大娃和三娃的包放大方桌上,扭头见灿灿和炎炎盯着楼上看,“你俩看什么?”

灿灿问:“我是不是要有小婶婶了?”

“是的,最迟明年年底。”更生笑道,“等到后年,炎炎上一年级的时候,你们就会有个小弟弟。”

灿灿忙问:“是小婶婶生的吗?”

“对的。”更生说,“也有可能是小妹妹。不过,我觉得不大可能。因为你们的爷爷喜欢小孙女,但老天爷一直喜欢跟他对着干,不太可能让他如愿。”

振兴提醒他:“叔回来,你千万别提这茬,否则,他真会揍你。别看你现在是市长。”

“我没那么傻。”更生回头看一眼,见没人,松了一口气,“后年我就三十四了,男人黄金年龄,肖伯伯、廉叔那边再挑不到合适的人,就得我自己找了。”

柳静静不解:“你找对象还用问他们?”

“更生的对象,不单单是他老婆这么简单。”振兴道,“他老婆贤惠精明不惹事,肖伯伯和廉叔会帮更生铺路。如果他老婆不像话,更生想做点什么,都会因他老婆惹的事而陷入被动。”

柳静静明白了:“那如果我和薛琪捅了篓子,也能影响到更生?”

“这得看什么事,事大的话肯定会。”振兴道,“这也是老师给他们几个找对象的时候,为什么盯着认识的人,起码知根知底。”

柳静静:“这一点我知道,只是没想到和更生有关。”

“振兴是我哥,你是我嫂子,我想跟你们撇清关系,有娘和爸在也撇不清。”更生见灿灿趴在茶几上认真听,“听得懂吗?”

灿灿摇摇头,坐直,咧嘴笑道:“二叔,奶奶给我买个足球,我们去学校操场踢球好不好?”

“可以。”更生道,“我换双运动鞋。你们也去换鞋,振兴,去拿球。”

转眼间,屋里只剩宋招娣和柳静静。柳静静看一眼钟,快五点了,就把冰箱里的菜和肉端出来,收拾收拾准备做饭。

大娃和三娃在家过一周,闹得钟建国头痛,想开口赶人的时候,他俩才走。

三娃到部队就给沈影打电话。大娃到部队里,终于认真看看他们部队的女军官、女军医。然而,一九九五年,九月三十日,三娃和沈影来岛上办婚礼,大娃依然是光棍一个。

一九九六年,阳历十月四号,三娃的儿子出生时,宋招娣和钟建国去帝都看望沈影,大娃也在,依然是孤身一人。

宋招娣见他盯着刚出生两天的钟炫炫,便问:“羡慕不?”

“说实话?”大娃摇头,“不羡慕,因为不是小姑娘。”

钟建国顿时觉得这话是对他说的:“你要是能保证将来能生个女孩,你四十岁再结婚,我都不催你。”

“听说生女孩是男人决定的,改天我去医院查查。”大娃一本正经道。

已经退休,提前半个月过来的肖秀容忍俊不禁:“你们家大娃,都三十四了,怎么还这么逗啊。”

“不是逗,是贫。”钟建国道,“你去查。要是真能生出——”

大娃:“真生出个孙女,你给照顾吗?”

“不给!”钟建国道,“等她上幼儿园了,你可以把孩子送过来。到那时候灿灿和炎炎也大了,叫他们照顾弟弟妹妹。”

大娃想笑:“您老打算的真好。可您问过灿灿和炎炎吗?”

“不用问,我替他们答应。”振兴也在,“兄弟姐妹打小在一块,长大了,不在一块,也不会生分。”

宋招娣看向钟建国:“你不嫌他们吵?”

“回头我跟灿灿和炎炎说,放假就带他们出去玩,他们一准比谁都听话。”钟建国道,“现在的孩子不缺吃,不缺穿,不能再用吃穿威胁他们,只能用玩。”

肖秀容点头:“这倒是个主意。对了,宋老师,我和老沈说了,在这边照顾小影出月子。你们都有工作,不能离开太久,过两天就回去。”

“振兴和建国明天回去,我能多待几天。”宋招娣问三娃,“一个保姆够吗?别心疼钱。炎炎小时候,尿不湿是你二哥买的,炫炫的尿不湿,你二哥说他包了。对了,这是一万块钱,二娃叫我给的。”打开提包,拿出一叠钱,“灿灿和炎炎也有。”

三娃不好意思:“娘,我有钱,真不用二哥的钱。”

“这不是给你的,是给炫炫的。”宋招娣道,“你二哥现在没结婚,想给你们多少给多少,以后结了婚,他想这么大把大把的给,他媳妇不敢明说,心里也不大痛快。”

肖秀容:“收下!这点钱对二娃来说九牛一毛。”

“谢谢娘。”沈影道,“也替我们谢谢二娃哥。”

宋招娣:“二娃还在国外,得过几天才能回来。更生这几天挺忙的,等他不忙了就来看看你们。沈影,要是觉得喂母乳不方便,就一直喂奶粉。”

“不用了。”沈影道,“医生说过几天就有奶了。”

肖秀容道:“你如果喂奶粉,我和你爸能帮你照顾炫炫。你爸早到退休年龄,因为他身体好才没退。你爸如果申请退休,都不能撑到你出月子,他就能退下来。”

“你们年龄大了,退休了就好好歇歇。”沈影道,“有保姆帮我照看着没事的。”

肖秀容:“累不着,我们盯着保姆做事。更何况你爸还有勤务员,平时买个菜什么的,跟在家里差不多。”

沈影下意识看宋招娣。

肖秀容:“你看她干什么?她现在是校长,到千禧年才能退休。”

沈影想问宋招娣,她是答应还是不答应。宋招娣看出来了:“你是怕你们年轻人的生活习惯和你爸妈不一样,怕以后吵吵吗?”没容她开口,就转向肖秀容,继续说,“我也担心这一点。三娃打小就皮,要是气到你,你告诉我们,我叫建国抽他。别一个人生闷气。”

宋招娣说的,肖秀容还真没意识到:“那我明儿再给老沈打个电话,他如果有心理准备,我们就过来。”

“肖姨,你不用打电话。”振兴道,“沈影生的是女儿,沈叔叔肯定不乐意照顾。要不是沈叔叔正好忙得抽不开身,还不知道炫炫是个男孩子,不然,早飞过来了。”

肖秀容仔细想想:“真有可能。前些日子还说,希望沈影生个儿子,否则,人家该笑他,自己生不出儿子,女儿也生不出儿子。”

“这都什么年代了啊。”宋招娣无语,“快二十一世纪了,他的思想怎么还没转过来?”

第293章名扬海外

肖秀容叹气道:“正因为现在不是以前,每家每户只能生一个。他才希望沈影生个儿子。你和钟副司令开明,孙子和孙女在你们看来都一样,不是每家父母都能这么想。

“我们家还有两个没结婚,即便她们未来公婆知道生男生女得看男方,他们也会认为我们沈家的姑娘生不出儿子。”

“你们家还怕别人欺负沈婷和沈婧?”振兴问。

肖秀容:“冷暴力啊。你娘跟我说的。”

钟建国看向宋招娣:“管着小学、初中和高中部,你还有时间跟她唠这些乱七八糟的?”

“这可不是乱七八糟的东西。”肖秀容道,“再说宋老师当时随口一说,又不是特意跟我说的。对了,三娃,你们小区还有房子卖吗?”

三娃:“您买?”

“这边的干休所离学校太远,要是能在这边买套房子,我们平时住这边,周末和放假的时候再去干休所,那小婧上高中就不用住校了。”肖秀容道。

沈影:“我们家的房子大,你和我爸,小婧都住在这边也能住下。”

“加上保姆和勤务员就住不下了。”肖秀容道。

沈影仔细一想:“确实。我们这儿只有三个卧室和一间书房可以住人。”

“所以,三娃,赶明儿帮我问问。”肖秀容道。

宋招娣:“不用问,我知道。当初给三娃买房子的时候,因这边多是老师和工人,单位分房,没人买房,他们这个小区又只是中档小区,离市区又远,我们一次买好几套,所以才能三万多拿下来。

“当时别人买一套要四万块。房子没买几天,房价就开始每年以30%速度增长,像三娃这种位置比较好的,现在买得十好几万。”

“十好几万?!”肖秀容睁大眼,“疯了啊?这么贵!”

宋招娣:“你没看报纸?你大伯他们就是觉得房价过高,大家都炒房,都开始调控了,这几个月房价没涨,有的地方还有跌的迹象。”

“那以后会不会跌?”肖秀容说出来,想到,“你估计也不知道。我待会儿打电话问问我大伯。”

宋招娣提醒她:“你大伯年龄不小了,他说不涨,也是他活着的时候。”

“……你说得对。”肖秀容叹了一口气,对沈影说,“以后我和小婧住这边,叫你爸回干休所。”

宋招娣见状:“赶明儿我给二娃打个电话,他朋友多,看看能不能拿到最低价。钱还不够的话,找二娃借点。反正你们退休工资高,以后手头上宽裕,再还给二娃就是了。”

“我好像听二娃说过,他有个朋友这两年搞房地产,比他卖衣服还赚钱。”振兴道,“这附近如果真有他朋友开发的楼盘,能便宜很多。”

肖秀容对宋招娣说:“你帮我问问。对了,别跟别人说,否则,我爸妈该说我瞎折腾,宽又大的干休所不住,倒腾商品房。”

“我说这些干什么啊。”宋招娣笑道,“要不我把二娃的手机号给你,回头你直接跟他联系。”

肖秀容:“这样也行。”停顿一下,“二娃真厉害,我听说这次是老外请他去参加什么服装周,真的吗?”

“真的。”宋招娣道,“以前有演员找他设计礼服,不知怎么传到港城那边,那边的女演员参加电影节没有礼服,买大牌子,太贵不舍得买,租的话,国外大牌也不租,就通过朋友找二娃设计。

“电影节开幕时,她穿着二娃的礼服走红毯被外国人狂赞。内地几个当红女演员见她穿本土设计师设计的衣服,也没被嘲土,每次要走红毯就去找二娃借礼服。

“二娃又请记者详细报道,女演员去国外电影节穿的礼服出自他手,《旅游春秋》还出过特刊,导致他的名气快超过他的厂名了。外国服装品牌注意到他,就请他去国外谈合作。”

三娃问:“能谈成?娘。”

“挺难。”宋招娣道,“虽然二娃在国外打出名声,但咱们在大多数外国人眼中还是很落伍。即便二娃跟当地品牌合作,外国人民也不买账。

“再说咱们国家和东南亚市场,二娃都吃不下,现阶段没必要往西方发展,吃力不讨好还赚不到钱。这样一来,谈合作的时候二娃不让步,对方也不退让的话,成的可能性为零。”

肖秀容羡慕:“你懂得真多。”

“二娃在家说过。”宋招娣笑着说,“咱们做出的精品无论多么好,他们也会认为是垃圾。老外很排外,本国人都歧视本国人。”

振兴忙问:“这么严重?”

“赶明儿二娃再出去,叫他买几份报纸,你们看看就知道,特别特别多。”宋招娣道,“咱们国家虽然现阶段还有很多问题,但大环境匪怕官。外国反过来。”

钟建国:“你们俩去客厅聊,我看沈影想睡了。”

“没事的,就搁屋里说。”沈影连忙说。

肖秀容:“我们去客厅,你好好歇着,小影,月子做的好,以后疾病少。”

振兴得上课,和钟建国在帝都待两晚就回去了。后来肖秀容联系到沈宣城,他一听说沈影生个男孩,喜不自胜,当天就打报告退休。

一周后,宋招娣回去,沈婧的学籍也转到帝都。沈影出月子那天,宋招娣和柳静静他们到帝都,沈宣城已经退下了。

二娃找他朋友以接近成本的价格帮肖秀容拿一套房子。肖秀容见到宋招娣就跟她说,二娃特能干,三四天就帮她全弄妥了。

宋招娣笑着说,她又不是别人,肖蕴的姑姑,三娃的丈母娘,她是二娃的长辈,二娃帮她也是应该的。

肖秀容一听宋招娣提到“三娃”,也忍不住夸三娃也能干,菜比她做的还好吃。

三娃当兵时间短,家属暂时不能随军,三娃又是现役军人,先前在家待几天就回部队了。到部队里大概半个月,三娃又请两天假来看沈影母子。

宋招娣叮嘱三娃,女人生孩子元气大伤,别跟沈影拌嘴,给沈影做些好吃的补补。三娃回家的路上就买一堆鸡鱼肉蛋,到家就做一桌子菜。

宋招娣听肖秀容夸三娃,没说是她教的,就说三娃长大了。

肖秀容不知真相,跟着点头,说宋招娣说得对。

在宋招娣回翁洲岛期间,更生、自立和肖蕴、大娃、二娃和刘萍都来看过沈影。家里三天两头来人,导致以前听别人说坐月子很难熬,因此害怕坐月子的沈影没什么感觉,她儿子就满月了。

沈影怀孕时曾考虑过要不要转业。因为她和三娃只能生一个人孩子,从小没体会过母爱的沈影不想她儿子和她一样,犹豫三个月就决定请肖平安帮忙,把她调到离三娃所在部队最近的军校当老师。

虽然沈影现在已经转到军校,但她也有三个月假,孩子出生前半个月她才休假,以致于还能在家呆两个半月。

她假期结束,就迎来寒假。即便这样,等沈影去军校上课,炫炫依然很小。宋招娣这次过来,便问沈影:“军校离这边可不近,你打算怎么去学校?”

“骑车去啊。”沈影道,“等明年开学,我给学校老师买些东西,麻烦他们跟我调一下课。早上去,下午回来。”

宋招娣摇头:“骑车太累,帝都这边风大,等你骑到学校也累得没精神上课了。”

“那就买辆车。”今天是炫炫满月,除了钟建国、自立和大娃其他人都过来,二娃看向三娃,“我帮你买。”

更生见状,故意说:“顺便也帮我买一辆。”

“没钱。”二娃脱口而出。

三娃一见两人又要吵起来,连忙向宋招娣求救:“娘……”

“我听说一辆摩托两千块。”宋招娣道,“沈影,要不你买一辆摩托,敢开吗?”

沈影笑道:“敢啊。我都有汽车驾照,开摩托车还不跟骑自行车一样么。”

“那三娃回头和沈影一块买辆摩托车,你再回部队。”宋招娣道。

肖秀容连忙说:“她一个老师开车摩托车去上班,有点不像话?”

“摩托车算什么啊。”宋招娣道,“要不是我在岛上用不着车,我早叫二娃给我买辆小轿车,天天开车去上班了。”

二娃:“娘,你在岛上,我也可以给你买一辆。”

“那也给我买一辆。”更生看向二娃,“不然,我就告诉爸,你要给娘买车。”

二娃心慌,色厉内荏:“你敢!?”

“别吵,炫炫都被你俩吵醒了。”宋招娣瞪他俩一眼,“两人加一块快七十了,还跟没长大似的,也不怕灿灿笑话你。”

灿灿咧嘴笑道:“我不笑话两个二叔。”

“那你别笑啊。”更生朝他脸上拧一把,“叫那个有钱的二叔给你奶奶买辆车,以后奶奶天天开车载你们去学校。”

灿灿摇头:“爷爷不叫奶奶开车。”

“您老又开爸的车了?”更生忙问宋招娣。

柳静静笑着说:“叔上上个月换车了,老师一看是新车就想试试,叔不准,俩人为了抢车钥匙差点摔倒。”

“你们也是,都多大年纪了啊。”更生摇头,“还跟炎炎一样不懂事。”

炎炎仰起头,小眉头紧皱:“我没有不懂事。”

“那我说错了。”更生道,“还跟二娃一样不懂事。”

二娃叹气:“真想打一架是不是?”

“你们要打出去打,别搁我家里打。”三娃指着门口。

更生抬脚朝他腿上踢一下。

三娃条件反射般躲闪,因屋里人多,踩着薛琪的脚了。

薛琪倒抽一口气。

宋招娣忙说:“都别闹了。快晌午了,咱们去饭店吃饭。二娃订好了。”

更生一看宋招娣板着脸,连忙走出去,“我看看这边有没有出租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