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换衣服啊,你别动,乖乖的。”侯卫东将李晶抱到床上,在其额头上亲了亲,慢慢地从上到下地解开李晶衫衣扣子,解开一颗,他就低头亲几口。

李晶睁着眼,看着眼前英俊而成熟的小伙子,道:“你晒黑了,天天在工地上跑吗,我认识好些个新管会主任,都是肥头大耳,你倒一点都没有变,还是刚刚认识的模样。”她开玩笑道:“还是青林镇的乡干部模样。”

李晶上衣已经被全部解开了,露出了镶着金边的乳罩,这个乳罩是在香港买的,据说很时尚。

侯卫东没有急于动手,他慢条斯理地欣赏着自己的女人,目光向下,就是小腹平坦,在小腹中间,便是如珍珠一般小而圆的肚脐,精致而漂亮。

坐在床边,侯卫东如欣赏艺术品一样,看着眼前的女人身体,心道:“如果人真的就是女娲所造,寻女娲就是艺术家,女人的身体真美。”他用手她平坦的小腹上一点一点地滑动着,道:“白骨精,你的肚脐好漂亮,以前怎么没有注意到。”一边赞美着,一边伸出食指,沿着肚脐的边缘,不停地绕着圈子。

李晶咬着嘴唇,道:“我全身哪个地方你没有看过,啊,你轻点。”她身体不停地扭动着,脸上皮肤迅速地红成了一片。

侯卫东有些诧异,前戏才刚刚开始,李晶身上皮肤就开始变红了,这正是她兴奋的标志,他俯下身,压在李晶身上,在她耳边道:“白骨精,我知道你的敏感点在什么地方,你的敏感点是肚脐。”

在大手的挑弄下,李晶只觉小腹一阵酥痒,她道:“谁的敏感点在肚脐,你乱说。”

侯卫东笑道:“你别否认,我再来检验。”于是他跪在床上,嘴唇亲吻着小腹的每一寸皮肤,最后把嘴唇停在了圆圆的肚脐处,舌尖就在肚脐里揽动着。

李晶只觉得一阵阵热浪从小腹向四周扩散,这是一种全新的感受,她的身体已经被挑逗着充满了渴望,就如一块在太阳上暴晒的海绵,只要有水,就要拼命地吸收。她抬起大脚,将侯卫东身体紧紧夹住,双手紧紧抓着床单,细细的汗珠从毛孔处渗了出来。

等到侯卫东松了口,“啊。”李晶长长地呻吟了一声,身体皮肤已是绯红一遍。

“你这坏家伙,故意挑逗我。”

“哪里,我这是帮你换衣服。”

“你怠工,忙了半天,一件衣服也没有给我换掉。”

侯卫东这才将李晶上衣脱掉,又解开了乳罩,两粒乳头早就硬硬的挺立着,他暗自坏笑着,握住其乳房,拿出小时候在家里揉面的劲头,不停地做着圆圈运动。

不一会,侯卫东后背完全打湿了,他停下手,几下就将上身脱掉,露出了八块整齐匀称的腹部肌肉。李晶已经彻底迷失在五月的下午,她闭着眼,道:“猴子,别停下来。”

玩火之人必自焚,侯卫东感到了下身胀得历害,便不再进行前戏了,他解开她牛仔裤上的皮带,三下五除二就将其长裤脱了下来,又将李晶的左脚朝左边分一些,右脚朝右边分一些,只见李晶白色内裤已经湿成了一片,一大片椭圆形的湿印子,很显眼。

“啊、啊……”在李晶一声比一声高亢的呻吟声中,侯卫东只觉火山猛地爆发了,他大吼了一声,猛地加快了节奏,用尽全身力气冲刺着,发出“噗、噗”的响声。

也不知过了多久,太阳完全落下山,几道金黄色的阳光斜斜地从西边窗户照了进来,将窗帘照得火红一片,李晶全身皮肤就如这夕阳一般火红,特别是胸脯这一块,红得灿烂,如春天山上的一大片杜鹃。

两人赤条条地趟着,疯狂之后,此时无声胜有声,也不知过了多久,侯卫东肚子突然响亮地叫了数声,李晶这才撑起身体,爱怜地看着眼前健硕的身体,她将头靠在侯卫东胸膛上,道:“跟你在一起,我才觉得当女人真好。”

起床以后,侯卫东坐在客厅里看电视,李晶在厨房里忙碌着,不一会,屋里就飘浮着番茄炖排骨的香味。

饭菜弄好以后,两人相向而坐,李晶脸上红晕也渐渐消失了,她道:“我有几个省里的朋友,他们应该说得上话,需不需要我帮你活动。”

侯卫东摇头,道:“不用了,车到山前必有路,我先与祝焱见面再说。”在内心深处,他并不愿意让自己的仕途由李晶来安排,其中的感情很微妙,可意会不可言传。

李晶也就不谈此事,她为侯卫东盛了一碗浓浓的蕃茄排骨汤,道:“这是我最拿手的,很有味道。”她一只手撑着下巴,看着侯卫东喝汤,此时她就如邻家的小媳妇一般,没有丝毫董事长的神采。

晚上八点,侯卫东接到祝焱电话,很快就赶到省党校附近的一家大型餐厅,刚到门口,就见到一位年轻女子站在门口打电话,她五官长得颇为精致,侯卫东不由得看了她一眼,这才进了餐厅。

找到“春兰”间,推门进去以后,就见到里面坐在三个人,唯独不见祝焱,他们见有陌生人走进来,都回头望着他。

侯卫东记得很清楚,祝焱说的就是春兰,他回头问带路的服务员,这是春兰吗?服务员肯定地道:“这是春兰,是梁先生订的。”

正在尴尬且疑惑中,座中一位瘦小的汉子问道:“你找谁,找祝书记吗?”

侯卫东道:“是祝书记通知我过来的。”那汉子站起身,热情地伸出手,道:“我是茂云组织部的,梁云山。”旁边一人就道:“这是组织部梁部长。”

“梁部长,你好,我是益杨新管会的侯卫东。”侯卫东听到瘦汉子的身份,就明白这是怎么一回事,想来他们也是与自己一样,到岭西来拜会祝书记的。

“来,坐在这。”梁云山热情地拍着他身旁的椅子,他是多年组织部长,为人很是精明,侯卫东虽然年轻,能被祝焱叫来一起吃饭,肯定与祝焱关系不一般,所以他的态度很好。

春兰厅摆放的是中型桌子,八人的标准位置,里面坐了三个人,其中二个人坐在下首位置,梁云山坐在主位旁边,他旁边的位子空着两个,并没有人坐。

这也是官场中一般规则,官越大,座位也就越宽松。

侯卫东得知眼前之人是茂云地委常委、组织部长,便迟疑了一下,梁云山道:“小侯,别楞着,过来坐。”

梁云山端着不锈钢茶杯喝了一口,道:“前一段时间岭西日报刊登过益杨新管会的采访报道,新管会搞得很不错啊,比我们茂云开发区要成功。”侯卫东就道:“益杨新管会是祝书记一手搞起来的,没有祝书记的支持和关心,新管会也就没有现在的成绩。”

“祝书记来了。”一个清脆的女生从门外传来,进来的就是那位在门外打电话的女子。

梁云山站起来,在门口与祝焱握了手,握手之时,两人很亲热地摇了摇,梁云山道:“今天组织部班子成员全部到了,等一会敬酒之时,我依次介绍。”

祝焱见侯卫东站在梁云山身后,介绍道:“这是茂云地委常委、组织部长梁云山,这是益杨新管会主任侯卫东。”

梁云山笑道:“好年轻的新管会主任,今年满三十没有?”侯卫东道:“也不年轻了,今年二十八了。”

梁云山就一本正经地对祝焱道:“祝书记,茂云开发区排名在全省靠后啊,作为地级城市的开发区,排名还不如益杨的新管会,说起来汗颜啊,我建议把侯主任调到开发区来任主任,好好将茂云开发区工作抓起来。”

落座以后,梁云山便依次介绍,侯卫东也认真地记,一位是茂云地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张宏,一位是副部长朱仁义,那位漂亮的女子是办公室主任郑红梅。

祝焱道:“梁部长,今天让你久等了,朱建国书记召集开座谈会,专题研究农村党支部建设问题,大家发言很踊跃,原本说好是五点半结束,结果开到了六点半。”

梁云山道:“祝书记,今天我们班子集体过来,一来是接风,二来想集体汇报今年部里的工作,地区的组织干部人事工作会是三月份召开的,其中有些重点工作也需要向祝书记汇报,等祝书记指示以后,我们就可以甩开膀子干了,看明天上午祝书记能否抽半天时间。”

祝焱想了想,道:“好,明天我请半天假,开一个小型座谈会,我也好了解今年的主要工作。”任命文件出来以后,祝焱已经到茂云地区报了到,但是省党校的课程还有一个多月才结束,所以他还没有正式上班。

开场白讲过以后,茂云地委组织部的四名同志轮番地敬酒,祝焱来者不拒,最后与侯卫东一道,反而将梁云山灌醉了。

吃完饭,大家就散了,侯卫东将祝焱送进了省党校。

梁云山都有酒意,组织部几位同志就径直回了酒店,等梁云山安顿好,张宏、朱仁义和郑红梅便聚在一起打牌。

张宏道:“侯卫东肯定是祝焱的铁杆。”

郑红梅嫣然笑道:“刚才我给沙州组织部的郭兰打了电话,问了问侯卫东的情况,他以前是祝焱的秘书,当过县委办主持工作的副主任,以后就当了新城区管理委员会主任。”

郑仁义已是接近退居二线年龄的副部长,他叹息一声:“还是领导秘书提得最快,我在二十六、七岁的时候,还在跑田坎,什么事情都不懂,以后当镇长、党委书记,再到县里任职,时间一晃就是二十多年,如今就等着退休了。”

张宏道:“你们猜一猜,如果侯卫东调到茂云来,他会到哪一个部门,益杨新管会就是正科级,他不可担任茂云地区正处级的开发区主任,这是越级提拔,肖书记哪里通不过的。”

郑仁义将牌洗得哗哗直响,道:“别说侯卫东了,打牌、打牌。”

第331章 尘埃落定(下)

日子过得很快,转眼间就过了两个多月,祝焱调离了益杨,并没有对益杨产生多少影响,地球照样再转,益杨人民在岭西省委、沙州市委以及益杨新一届班子的带领下,依然向前奔向小康。

八月,益杨县委掀起了轰轰烈烈的“超越自我,争创一流”的学习运动,此项活动将持续三个月,第一个月为学习阶段,各地各单位要成立机构,制定方案,积极读完县委规定的学习读本;第二个阶段是查找问题队段,在第一个月学习的基础之上,结合本地本单位的实际,找出差距;第三个阶段是整改提高阶段,就是以实际行动来解决查找出来的问题,切实提高地发展水平;第四个阶段在活动结束以后三个月,在重新检验活动效果。

这项活动是马有财任县委书记的第一个动作,声势搞得很大,引起了省委、市委相关部门的重视。

县委书记马有财在动员报告中说:“这是益杨县的小整风,通过小整风,将提高干部队伍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将益杨发展推入一个新高潮。”侯卫东对整个动员报告记得不清楚,唯独记得三个字“小整风”,他还暗自嘲笑道:“马有财气魄大,居然敢用整风两个字。”

八月十一日,县委下发进一步搞好科技工作的文件,这是配合岭西省科技强省目标所下发的文件,没有什么新意。

侯卫东从岭西回来以后,就采取以不变应万变的策略,他如一只黑夜中的猫,躲在南郊的新管会里,时刻注视着县委县政府大院的一举一动。他从内心深处对这种形而上的东西不感兴趣,只是按照县委文件要求,中规中距将活动搞下去,不超前,也不落后。

在八月十一日,祝焱结束了在省委党校的学习,正式到茂云地委工作,八月十八日,侯卫东接到蒋玉新院长的电话,便亲自开车,送蒋玉新和祝梅去了一趟茂云地委。

十九日清早,侯卫东一个人回到了益杨,茂云大部分地区是山区,经济条件比沙州差了不少,公路建设更是有极大差距,不仅没有高速路,连一级路都不多,其间险象环生的盘山路段不少,开了三个多小时,才进入了岭西高速路。

岭西高速笔直宽畅,与盘山路相比,一个在地上,一个在山下,侯卫东狠踩了油门,速度很快就到了一百二十。

开车回到益杨,已是中午一点钟,侯卫东直接将车开了不起眼的面摊处,要了三两的碗杂面(碗豆加上杂酱的面),面的味道很不错,这是经过无数次验证的。

放下碗时,满嘴是油,肚子微胀,胃里的舒服程度比得上金星宾馆的大餐。侯卫东正舒服地坐在驾驶室里剔牙,季海洋的电话打了过来,口气很急,道:“卫东,你在哪里,马有财要动你。”侯卫东楞征了一会,道:“季书记,他想把我调到什么地方?”

“半个小时之前,马有财把我和老柳叫到办公室,商量相关组织人事工作,柳部长突然就提出了一个益杨县干部调整方案,这方案应该是马有财的意思。”季海洋一直是分管组织的副书记,柳部长酝酿此事,应该先和他通气,这一次他明显被马有财和柳部长联手弄了一家伙,心里火气也不小。

季海洋道:“你被调到科委当主任,按照老柳的说法,你文凭高,能力强,在科技战线上大有作为。”

侯卫东根本没有意识到马有财下手这么狠,道:“还有挽救的余地吗?”

季海洋看了看表,道:“马有财经过精心准备,搞的是闪电战,下午两点召开常委会,距离现在还有半个多小时,你恐怕找人也晚了,这事已成定局,据我估计,以前祝书记信任的人,逐步都要被调整。”他听到侯卫东半天没有说话,安慰道:“你得忍着,先到科委去干一段时间,再想办法调到沙州或是茂云,免得在这里受窝囊气。”

接了季海洋电话,侯卫东立刻给粟明俊打电话,粟明俊一听也急了,“老弟,你怎么才说这事。”侯卫东苦笑道:“前一段时间没有一点风声传出来,我有些麻痹大意。”

粟明俊道:“这样,我先给祝焱联系一下,探探他的口气。”不一会,粟明俊打电话回来,道:“办公室无人,手机关机,看来马有财不想接任何人的电话。”

事至此,侯卫东只得道:“谢谢粟哥,看来这事没有办法了。”

“按一般规律,新任县委书记都要洗牌,我前几天还提醒过你,你没有引起重视。这事主要怪你自己,祝焱调走以后,你是走还是留,得有个大致想法,大家才好帮你,刘伯承说过一句话,五行不定,输得干干净净,这是一个教训。”

粟明俊又道:“不过这也没有什么,你年轻,这就是资本,机会多得很。”

挂断了电话,侯卫东立刻给祝焱打了电话,报告了自己的调整情况。

祝焱也没有把这当成一件大事,笑道:“马有财上任,我就知道是这个结果,他搞小整风的目的很明确,就是借整风之机,将我提拔、重要的干部搞下去,我没有在你面前点破此事,就是考考你的判断能力。”

侯卫东自嘲地笑道:“祝书记,这一次我的判断能力没有及格。”

“你没有经历过文化大革命,再加上工作经验也不够,对官场手段不熟悉,对人性认识不深,有了这个教训,你看问题的水平一定会提高,从这个角度来说,这是一件好事,现在吃亏总比将来吃亏更容易补救。”

侯卫东听到祝焱的语气,渐渐镇定下来,道:“祝书记,下一步我应试怎么走?”

“茂云情况复杂,我目前还没有把事情理顺,你暂时别过来,就在益杨县科委主任位置上呆一段时间,年轻人受点挫折,也未必没有好处,更何况科委主任也是正科级,好好抓抓这方面工作,也是一种锻炼。”

这是真心话,祝焱在茂云他是三把手,算是正处升为副厅了,可是在重要人事方面还是由地委书记说了算,他并不能一言九鼎,当然,提拔几个人还是没有问题的。

祝焱补充了一句,“如果想回沙州,我可以给黄子堤提一提。”侯卫东马上道:“到沙州去没有什么意思,祝书记,我还是想跟着你走。”

祝焱对侯卫东的态度很满意,开导道:“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这点挫折比起当年的五七干校、牛棚又算得了什么,你抱着积极的心态就能愉快工作。”

打了这番电话,侯卫东心里也就实在了,他将蓝鸟车开回了沙州学院,很快三菱车就开了过来,刚到办公室落坐,办公室主任杨柳便拿了文件夹来请侯卫东签字,顺手又把茶叶给泡上。

这些事情,侯卫东已经习惯了,今天听说了自己调动的事情,见到杨柳泡茶的背影,心里却被狠狠地刺了一下,心里道:“杨柳算是紧跟着我的人,如果我调到科委去了,新来的主任或许就不会用她。”

想着紧跟自己的杨柳、游勇等人,侯卫东突然意识到,自从当上新管会主任以后,一年多来已有许多人把他当作了依靠,他这样抽身走人,也自然把杨柳等人晾在了一旁。

在办公室安静地坐了一会,侯卫东给杨柳泡了一杯茶,然后再给杨柳打了一个电话。

杨柳忽匆匆走上来,见到桌前放着的茶水,有些发懵,侯卫东道:“杨柳,我要调走了,感谢这一年来对我的支持。”杨柳吃了一惊,道:“调走!怎么没有听到一点消息,到哪一个部门?”

“科委主任。”侯卫东用手指了指县委的方向,道:“现在正在开常委会,说不定正在讨论我的事情。”

杨柳微微叹了一口气,道:“一朝天子一朝臣,这是由来以久的陈规陋习。”侯卫东自嘲地笑道:“其实这也很正常,任何一位当政的领导,都想用自己熟悉的人,只要用人体制上采取任命制,这个问题就永远解决不了,当初我到新管会,还不是一样。”

杨柳见侯卫东很坦率,便问道:“侯主任,我有一件事没有弄明白,为什么你不喜欢易中成,他可是新管会一等一的笔杆子,我自愧不如。”

“我在县委办的时候,曾经跟踪过益杨土产公司的案子,土产公司老总就是易中岭,检察院被这个案子弄得很尴尬,我了解许多事情,所以凡是跟易中岭沾边的人和事,我都提防几分。”侯卫东从抽屉里取过一封检举信,递给杨柳,道:“你看这封信,就明白我当时的决定是正确的,如果让他来当办公室主任,不知会给我捅好大一个篓子。”

杨柳细细地读了信,点头道:“从这封信掌握的情况来看,是内部人写的,字迹是伪装的,可是文笔很流畅,应该就是易中成。”

“不错,和我的判断差不多。”

杨柳神情有些低落,道:“那我也要准备着调换岗位。”

侯卫东就安慰道:“你是很优秀的办公室主任,我相信新来的主任会有这个眼力。”他自己也没觉得这事很空洞,不过,现在这种情况下,又不能承诺什么,就没有深说。

杨柳道:“今晚有空没有,我把秦小红和老梁夫妻叫上,我们一起吃顿晚饭,提前给你饯行。”她接着道:“侯主任,你是我最佩服的领导,没有你在新管会苦心经营,新管会根本不能有这样的局面,我相信金子总会发光,说不定那一天你就是县领导了。”

第332章 新单位(上)

很快,县委文件就出来了,这一次调整了六名干部,侯卫东名字排在了首排,“免去侯卫东新城区管理委员会主任职务。”后面是一句“任命侯卫东为科委主任。”

侯卫东将这份任免职文件看了一遍,心道:“难怪有人叫干部为二指干部,一条免职,一条任职,加在一起,正好是二根手指的宽度。”可是,就是为了这两根手指的宽度,不知发生了多少悲欢离合的故事,无数人为其绞尽脑汁,更发生了无数的阴谋诡计,这正是数千年官本位在现实生活中的反映。

任免职文件中还有一句:“请接到文件五日内办好交接手续,并正式报到。”

侯卫东根本不想拖泥带水,接到文件以后,立刻开始交接工作,半天时间就将工作交接完毕,他原本想当天就离开新管会,张劲坚决不同意,只得作罢。

晚餐,新管会张劲、章湘渝在重庆江湖菜馆办了三桌,科室二级班子正副职全部参加,侯卫东再次发扬了在上青林的拼命劲头,来者不拒,直至大醉,最后,杨柳叫了游勇等人,将其抬上车,车到沙州学院门口,杨柳见侯卫东醉得历害,便掉转车头,去了医院。

十二点,侯卫东才醒了过来,见到座在旁边的游勇和杨柳,道:“我在哪里,在医院吗?”杨柳道:“你是瞎逞能,这边有二十来人,你酒量再大也会喝趴下。”

游勇在前一阶段打聋了粟家林老婆,这事可大可小,如果没有处理好,他极有可能要受到刑事处理,在侯卫东安排下,新管会出了三万元,原本愤怒公鸡一般的粟家林就偃旗息鼓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此事以后,游勇对侯卫东敬仰、感激之情就如滔滔黄河之水,一发不可收拾,所以,今晚他坚持要和杨柳一起守在医院。

侯卫东揉着太阳穴,翻身起来,他虽然头痛欲裂,但是人已经清醒了过来,道:“我们回去吧,没有事了。”杨柳迟疑了一下,道:“侯主任,你就在这里休息,我和游勇回去了。”

侯卫东见杨柳神情稍稍有些异样,他也没有问,道:“走吧,我想回去洗澡换衣服,满身的酒臭。”杨柳这才道:“天这么晚了,现在没有车,老陶家里有急事,他将车开回去了。”

老陶是驾驶员,他跟侯卫东开车也不久,原来是开发区的驾驶员,开发区与老新管会合并以后,他便无车可开,被派到拆迁组,天天跟着社员吵架,一直想找门路重新开车。

后来王兵被祝焱借去,他就给侯卫东开车。以前侯卫东出去办事,他是无怨无悔地在外面等着,从来没有一句怨言,今天将侯卫东送到医院以后,他只等了十来分钟,便借口家里有事,溜了。

其实,所谓的急事是三缺一,他急着赶回家打麻将。

杨柳在游勇面前嘀咕:“这人真是势力眼,人刚走茶就凉。”侯卫东心态很好,没有生气,道:“也没有什么,出租车这么方便,无所谓。”

第二天,侯卫东清理了办公室的私人物品,便一身清爽地回家,离开新管会之时,张劲、章湘渝带着新管会机关干部,在院子里为侯卫东送行。侯卫东一一握手,开玩笑道:“别搞这么隆重,我又不是调到火星上。”

开车之时,他挥了挥手,没有带走天边的云彩,只是激起了一股灰尘,将新管会或真诚或虚假的面孔弄得有些模糊。

在家里休整了一天,侯卫东就去科委报到。

县科委在县委县政府大楼的顶楼之上,在县委县政府大楼的楼层分布上,委办、府办、组织部、人事局等重要职能部门,一般是占据着中间楼层,县科委这种单位,只能在顶楼占据一席之地,虽然无限风光在顶峰,可是对于县里部门来说,顶峰却是意味着边缘化。

侯卫东尽量低调,他将自己的蓝鸟车停在了梁必发的院子里,以前在县委办上班的时候,他就将自己的皮卡车放在了梁必发大院。

步行进了大院,门口的守卫热情地打招呼,道:“侯主任,听说你调到了县科委来了,有什么事情给我们打个招呼。”侯卫东就拿出香烟,给几位门卫散了烟,门卫们见是娇子烟,接过来,都说“好烟,好烟。”

陆续有车辆从侯卫东身边开过去,这些车是县委县政府领导与县级部门的小车,车辆经过,带着些风,将大家嘴里喷出来的烟雾吹散了。

走到底楼,就见到一辆车停在了大门口,刘坤穿着西装提着手包,从副驾驶位置下来,他快速走到车门处,恭敬地将车门打开,打开车门之时,右手拦在车门顶上,这是防备领导出来头撞上了车门顶。

杨森林快步走了进来,刘坤紧跟其后。

侯卫东主动招呼道:“杨县长。”杨森林见是侯卫东,便停住脚步,与侯卫东握了手,问道:“你到科委去报到没有?”侯卫东笑道:“县委规定五天之内报到,今天是第四天,我是守纪律的。”

杨森林欲言又止,道:“省委省政府提出科技强省,今年科技方面任务很重,你年富力强,好好把科委的工作抓一抓,促进益杨工农业的发展。”侯卫东就点头,道:“我大学是学法律的,科技战线是全新领域,我还要从头学起。”

杨森林与侯卫东并肩上楼,刘坤还是提着手包跟在后面,到了三楼,杨森林对侯卫东道:“找个时间到我办公室来一趟,有什么想法跟我谈一谈。”

分手之际,侯卫东对刘坤点点头,问道:“你是什么时候回来的。”刘坤带着礼貌的微笑,道:“青干班提前结束了,我回来了一个多星期。”

刘坤回到办公室,他心里有种说不出来的痛快,暗道:“风水轮流转,今朝到我家,祝焱滚蛋了,侯卫东还能牛几天。”他不由得哼起了在省党校学到的过:“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这个歌的调子很高亢,他声音原本就较低,哼到一半,便主动降了调子。

侯卫东上楼之时,突然回忆起几年前的一个情景,当时他刚刚毕业,到人事局报到,接连跑了好几趟,都没有办好这个简单的事情,有一天在底楼,刘坤就下了车,陪着马有财雄纠纠地走进了办公楼。

几年的这个情景,与今天遇到的情景几乎一样,只是马有财变成了杨森林,刘坤由府办普通工作人员变成了府办主任,而自己则变成了科委主任。

“工作几年,怎么又回到了起点。”侯卫东有些感叹。

到了科委办公室,只见二个人正在看报纸,侯卫东敲了敲门,一个戴眼镜的瘦高汉子跳将起来,大声道:“侯主任,你来了。”另一人叫一声侯主任,便走了出去。

侯卫东曾经当过县委办副主任,又当过新管会主任,在益杨也是名人了,科委的所有人都认识他,此时,见新主任过来报到,所有的人都站了起来。

“我是办公室主任小宁。”戴眼镜的瘦高汉子至少四十多岁了,却在侯卫东面前自称小宁。

侯卫东客气地道:“宁主任,你好,我们以前见过的。”小宁快活地笑道:“上前年委办召开规范办公文件的工作会,侯主任就给我们讲过话的。”

这时,科委副主任周永泰走了过来,他原来是益杨中学的教研室主任,后来调到了科委,工作十来年,终于当上了科委副主任,他年龄已经到点了,自知当不了副主任,如今侯卫东这个要害人物来当新主任,他还是很高兴的。

两人以前就认识,握了手以后,周永泰带侯卫东到各个科室去看一看,他一边走一边介绍道:“科委是个穷单位,比不上县委办,与新管会更是差得远啊,侯主任来了,我们就有希望了。”

侯卫东暗道:“我都是被排济对象,希望很渺茫啊。”不过,他还是面带着微笑,很自信的样子。

“科委是主管全县科学技术工作的政府工作部门,机关内设3个职能科室,办公室、科技综合科、科技服务科,现有人员6人,侯主任过来了,就有7个人了。”周永泰将侯卫东带到各个科室走了一圈,同时介绍情况。

“我们一共有五间办公室,但是没有会议室,我们的会议室是与商业局共用的。”周永泰将侯卫东带到了主任室,打开以后,道:“侯主任,这是你的办公室。”

由于许久没有住人了,这间办公室有一股霉味,侯卫东环视一眼,就见到房顶上有吊扇,角落里还有一把台扇,很明显,堂堂县科委主任办公室还没有用上空调。

“条件是有点差,只有等明年报预算,才能重新换家俱。”周永泰随着侯卫东目光看了一圈,似乎猜到了他的想法。

第333章 新单位(中)

周永泰与侯卫东寒暄了几句,道:“小宁,你给侯主任拿点新茶叶来,以前的茶叶放了几个月了,拿出去扔了,这茶味啊,最喜欢吸味了,新茶叶多放几天就不好喝了。”

县级城市区的政府机构中,科委无钱无权无项目,算是鸡肋部门,因此,科委主任虽然是正科级,却并没有多少人眼谗这个职位,竞争不激烈,而县委用人之时,这个职位要么是对乡镇年老党委书记的照顾,要么就是将重要岗位的领导人变相放逐,侯卫东属于后一种情况。

小宁主任热情地为侯卫东泡了茶,便离开了侯卫东办公室,周永泰笑呵呵地道:“侯主任,今天中午科委全体干部给你接风,你来了,我肩上的担子也就卸下来了,种花养鱼,这日子赛神仙啊。”

侯卫东客气地道:“周主任,你是老科委了,这担子你可卸不得,我如今两眼一抹黑,什么都不知道。”

“科委工作是最容易的工作,每年将沙州市科委的文件照抄下发,年初开布置工作的大会,年末开一个总结大会,中间搞几次调研,一年工作就算是圆满完成。”

侯卫东对科委现状多少有些了解,含笑看着周永泰,听他继续说下去。

“县委县政府把科委当成了阑尾,我们也别无事找事,自己累得忙,别人也嫌麻烦。”周永泰发了几句牢骚话,又道:“侯主任,中午在哪里去搓一顿,你发个话,科委虽然穷,吃这一顿饭还是没有问题的。”

侯卫东也没有推辞,回想了一遍合适的餐馆,道:“重庆江湖菜馆,那地方还不错,我挺喜欢那里的口味。”

周永泰就走到门口,对着隔壁办公室喊道:“小宁主任,中午安排到重庆江湖菜馆,通知全体同志,给侯主任接风。”

等到周永泰离开了办公室,侯卫东看了看表,不知不觉中,时间已到了十一点,他喝了口茶,只觉入口不舒服,便将茶叶拿起来看了看。

办公室为他准备的这茶虽然是益杨新茶,却是益杨茶系列中最低档的新益杨,茶叶破碎,汤色泛黄,味道也很燥。他在县委办和新管会,喝的都是益杨茶系列中的顶级茶——益杨毛峰,从茶叶这个细节,他已经感受到单位的不同。

他细细打量了一会自己最新的办公室,办公桌是老式的四方桌,纯木家俱,厚重得很有历史感,拉开抽屉,居然在抽屉里看见了“益杨县革委会”几个字样,在科委办公室居然找到了文革痕迹,侯卫东不禁乐了。

他在办公室里巡视一圈,又在藤沙发下面发现了文革历史的蛛丝马迹。

“无电脑、无空调、有历史遗留的字迹,难道这就是主持全县科技工作的一个机构吗。”侯卫东迅速理解了周永泰的牢骚话,在这里担任领导,想不发牢骚都很难。

中午时间到了,小宁主任过来敲门,道:“侯主任,下班了,我们去吃饭。”他又道:“科委条件差,没有小车,我们只能走路去重庆江湖菜馆。”说这话时,他脸上带着歉意,仿佛没有小车是他的责任一般。

侯卫东道:“别客气,反正重庆江湖菜馆也不远,步行有利于身体健康。”

科委总共只有六个人,大家有说有笑了下了楼,除了周永泰,其他几人纷纷从不同角落推出了自行车,小宁挥了挥手道:“两位主任,我先走一步,去点菜。”

这时,院内的小车也不停地在启动,侯卫东和周永泰刚走到大门口,一辆桑塔纳就停在了他们身边,这正是侯卫东曾经坐过的桑塔纳,任小蔚坐在副驾驶的位置上,她对侯卫东招了招手,道:“侯主任,到哪里去,我送你。”

周永泰跟着侯卫东上了车,上车以后,道:“今天很荣幸,能坐到县委办的小车。”任小蔚是认识周永泰的,她谦虚地道:“为周主任服务,也是我的荣幸。”

任小蔚很想同侯卫东聊几句,只是车上有驾驶员和周永泰,她便不太好说,到了重庆江湖菜馆,任小蔚道:“侯主任,我新配了手机,你记记我的号码。”侯卫东笑道:“不用记,你给我打一个,我就知道了。”

到了重庆江湖菜馆,周永泰看着离去了小车,叹息道:“侯主任,你怎么到科委来了,以后也没有小车坐了。”侯卫东没有接茬,见小宁主任在门口站着,便快走几步,先进了屋。

等到大家坐定,一位服务员就过来问,“请问喝什么酒?”周永泰征求侯卫东意见,侯卫东道:“就喝平常喝的酒。”小宁道:“拿两瓶益杨红,带星的那一种。”

益杨红在沙州地区也算是好酒,侯卫东初到青林镇的时候也经常喝这个酒,只是到了新管会以后,经常与各路老板们斗智斗勇兼拉关系,所以喝酒的档次也就上去了,他已经两年多没有喝这个益杨红了。

服务员将三星益杨红拿了过来,正待打开,只听得一声“先别开。”一个胖乎乎的平头汉子走了过来,他对服务员道:“将我的特供酒拿两瓶来,怎么能让侯主任喝益杨红。”

平头汉子叫张军,重庆人,重庆江湖菜馆的老板,他原来在重庆开餐馆,老婆是益扬人,便跟着老婆过来了。

他开了一包红塔山,挨着散了一圈,道:“侯主任,这一段时间重庆又流行吃肥肠火锅鱼,安逸得很,你一定要尝一尝。”等到服务员将酒拿过来,他脸上的肥肉笑成了一团,道:“这是我从茅台酒厂弄的特供酒,我铁哥们在酒厂上班,一般人拿不到的,侯主任尝一尝。”

重庆江湖菜馆开张不久,侯卫东就成了这家馆子的常客,很快就与性格豪爽的老板混熟了,有一次,侯卫东带着朋友正在这里吃饭,遇到益杨城里的几个小混混在餐馆里闹事,张军就找到正在喝酒的侯卫东。

侯卫东就给调进城关镇派出所的习昭勇打了一个电话,五分钟不到,习昭勇带着几个公安就杀气腾腾地赶了过来,将几个在两年前严打中漏网之鱼全部带到派出所,一顿暴打之后,重庆江湖菜馆从此清静了。

这事以后,张军对侯卫东很是热情,一来他本身就是大客户,二来跟他攀上交情,在益杨做生意就安全了。

此时,科委小宁主任就有些尴尬,他们出来吃饭,基本上都喝益杨红,没有想到半途杀出个程咬金。

侯卫东很自然地道:“既然是特供酒,肯定不一样,改天来喝益杨红。”

张军站在桌边向周永泰等人发了名片,这才离开,他刚回到小屋,他老婆就低声埋怨道:“侯卫东调到科委去了,也没有什么用了,何必免费给他喝这么好的酒。”他老婆是益杨本地人,哥哥是县政府的普通干部,消息也是蛮灵通的。

“女人就是头发长见识短。”张军将道:“侯卫东是益杨牛人,他得势的时候,哪里瞧得上我,不会真心跟我交朋友,现在落了难,才是交朋友的好时机。”

“万一他翻不了盘,我们就亏了。”女人嘴巴不服,嘀咕了一句。

“你这个宝器,侯卫东这么年轻,又是祝焱的铁杆,祝焱正在走上坡路,他百分之一百要翻身,不信我们打赌,赌赢了我就打个小的。”

女子听了后面一句,便想动手,张军逮着她的手,在屁股上使劲捏了几把,女子扭着屁股,恶狠狠地道:“你敢在外面养小的,晚上我就把你的小鸡鸡剪了。”

特供茅台酒被分成六个大杯,小宁喝了一杯,咂了咂嘴,道:“到底是特供酒,味道就是不一般,比普通茅台好喝多了。”一位面相很老的同志不屑地道:“宁主任又开始吹牛了,你喝过茅台酒没有?想当年,我跟着岭西科委到茅台酒厂,喝过正宗的茅台酒。”

周永泰喝了一口,道:“茅台酒是酱香型,我不习惯这个口味,还不如益杨红好喝。”那位老同志又是很不屑的表情,道:“你这是山猪不会吃细糠。”

不一会,服务员端上来一个洗脚盆大小的不锈钢盆子,里面是热腾腾的辣椒、花椒以及沸油,张军走过来,介绍道:“这是重庆最流行的肥肠鱼,巴适惨了。”他对服务员道:“这道菜是送的,不准收钱。”

周永泰陪了两任科委主任,这两位科委主任都是从实权部门调过来的,初来之时,还有些老关系,经常是迎来送往、觥筹交错,可是过不了半年,就会门前冷落鞍马稀,他暗道:“人都是势利眼,最多半年时间,侯卫东也就和我们一样了,谁还会请你喝茅台特供酒。”

大家正喝得高兴,侯卫东的手机喝了起来。

小佳道:“老公,你在哪里?我已经到了益杨。”

侯卫东惊奇地道:“你怎么就回来了,开会吗?”

“老公调动了单位,这么大的事情,我怎么能不回来。”小佳听到电话里有许多人在说话,又问道:“如果你不方便,我就先回沙州学院。”

第334章 新单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