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不会吧。”

粟明俊哼了一声,道:“我是老组织,朱民生亦是老组织,他的事,我了解得最多,当年他在组织部号称冷面部长,至少在好几位地市领导是被他暗中使绊子拿下的,而原因都是多年前的鸡毛事,所以我判断市委班子要动。”

他将话挑明了,道:“这对我来说是一个机会,如果不能当上组织部长,宣传部长、纪委书记、统战部长、政法委书记都可以,大哥的事,你要操心,这或许是我最后一次机会了。”

侯卫东沉吟道:“周省长才到省里,又在政府那一块,恐怕对你的事是无能为力,不知道省委组织部的丁原副部长都不否起到作用。”

“这事不必惊动周省长,他不宜出面,丁原副部长我很熟,我准备直接找他。”

“粟部,具体办什么事情,你直接吩咐。”

粟明俊这才交了谜底,道:“竹水河水电站的负责人叫做朱小勇,他与你的关系挺不错,能不能走他的路子,如果走得通则成功的机率就大。”

朱小勇是蒙豪放的女婿,此事在沙州高层已不是秘密,粟明俊在成津有眼线,知道侯卫东与朱小勇来往比较频繁,因此在这关键时候,他就提出了这个要求。

此条线是侯卫东的暗线,并不准备马上就使用,这就让侯卫东有些为难,不过,在侯卫东翅膀未硬之时,粟明俊帮着他办了不少事情,比如当年杨柳就是通过粟明俊的关系才调进了市委机关,这些情是必须要还的,而且在粟明俊能当上常委,对侯卫东来说亦是好事。

他稍为犹豫,还是点头道:“我与朱小勇比较熟悉,但是从来没有让他办过事,不知道水深水浅,我就在最近几天去约一约他。”

“太谢谢了。”粟明俊的感谢是发自内心。

第二天,当侯卫东起床以后,站在窗边,看见粟明俊和赵东站在院中聊天,远处的湖边,郭兰在湖边漫步。

第561章 适应(下)

郭兰就如一朵亭亭玉立的荷花,虽然让人赏心悦目,却又隔着一片湖水,让人不能过于亲近。

作为男人,对于郭兰的到来,侯卫东在潜意识里是欢迎的,只要是正常男人,对气质美女都不会反感。

作为县委书记,他却带着三分疑虑,前任部长李致是本地干部,对于干部情况极熟,说起干部来,经常是信心掂来,毫不费力,而郭兰长年在组织部们工作,业务能力不必怀疑,但是她对于成津干部完全是一片空白,能否有力地行使组织部长职责,不给副书记莫为民过多的发言权,这还是一个问题。

在成津边界,大家握手告别,粟明俊在与侯卫东握手之时,暗自加了一点力,道:“拜托。”侯卫东含蓄地道:“尽力。”两人心照不宣,相视而笑。

郭兰此时就是以成津县委组织部长的身份来送别市委组织部的领导,赵东对郭兰说了几句鼓励的话,对着成津众干部挥了挥手,小车便一道烟地开走。

此时,郭兰的座驾未到,侯卫东就招呼道:“郭部长,坐我这车吧。”

郭兰原本想坐在副驾驶位置上,不过看到站在一边的秘书杜兵,马上意识到副驾驶是杜兵的位置,如果自己去坐了杜兵的副驾驶位置,则杜兵很难办。

她落落大方地把后车门打开,对侯卫东道:“侯书记,请。”侯卫东笑道:“我还是要讲究绅士风度,应该给女士开门,郭部长,你不能将我的绅士风度剥夺了。”

站在一旁等着侯卫东上车的莫为民、谷云峰、杜兵等人就笑了起来,大家这一笑,众星捧月的意味就很明显,郭兰很敏感地觉察到了这个氛围,而侯卫东对此已经适应了,弯弯腰,上了车。

这辆奥迪车平时都是坐着男人,郭兰是第一个走上此车的女同志,有了女同志在车上,就有一股若隐若现的香气在浮动,如果说得文雅一些,就叫做暗香浮动。

“郭部长,基层工作很繁杂,你可要有思想准备。”

郭兰道:“遇到困难,我就找班长。”这句话若是由一位男部长说出来,不免有些失弱,可是由一位美女说出来,不免就是另一番语境。

“原来的副部长温永革已经调出去了,现在还缺一位副部长,暂时还没有配,李致部长临走前有一个方案,我没有同意,这是你的副手,你自己考察去。”

郭兰明白这是侯卫东在树立自己威信,她没有推脱,道:“我在党政干部处之时一直联系成津组织部,对组织部干部都熟悉,我会尽快拿出副部长人选的合适方案。”

侯卫东又道:“你的日常生活起居由委办谷主任在安排,等回了办公室,我让他来找你,你有什么具体要求,让他办就是。”

谷云峰是县委办主任,但是不是常委,只能是二级班子正职,如果是县委常委任了委办主任,则与组织部长、宣传部长同一级别,甚至权力在某种程度上还要超过其他常委,当然,那个常委说话力度大,除了本身的职位以外,还要看个人威望以及运用权力的熟悉程度。

很快,几辆小车就到了县委,蒋湘渝和侯卫东一起上了楼,副书记莫为民请郭兰到了他的办公室。

蒋湘渝与侯卫东并排坐在了会客厅的沙发上,两人神情轻松,蒋湘渝平常抽烟并不历害,只是侯卫东喜欢烟不离手,他慢慢地也被感染了。

蒋湘渝感慨地道:“这一年来,我们还是做了几件大事,原本以为今年会轻松一些,现在看起来还是不行。”

一年多时间,成津完成了成沙公路建设、搞好磷矿整治工作,这两项都是高难度的工作,蒋湘渝尽管没有牵头这两件事情,可是作为县长,千头万绪事情却要应付,特别是在财政紧张之时,他为了钱是伤透了脑筋。

侯卫东倒是信心满满地道:“成津要腾飞,事情当然越多越好,就怕没有事情做,大家闲下来以后,反而要生出事端,庆达集团水泥厂下个星期要签约,就让福泉同志来负责水泥厂,也给老兄减减负。”

“福泉是常务副县长,应该承担更重的担子,对这个决定,我举双手赞成,而且,我们还要将此事深化,将县领导联系重点企业制度化,给每个常委和副县长都加上担子,免得有些人累死,有些人闲死。”

“这个建议好,下一次常委会就将这事提出来研究,形成决定以后,大家各负其责,年底算总帐。”侯卫东想着粟明俊的事情,又道:“竹水河水电站是全省重点工程,还得由老兄盯着,今年人代会没有选举任务,可以安排人大代表去视察竹水河工地,实地感受县政府的工作实绩。”

蒋湘渝道:“朱小勇给我打过几次电话,涉及到竹水河建设还有不少具体事情,要求与县政府召开座谈会,签订补充协议。”侯卫东道:“就安排在这个星期,等朱小勇到成津以后,我要和他单独谈一谈,朱小勇是特殊人物,我们即要为县里争取利益,又得与他将关系处理好。”

等到蒋湘渝离开,侯卫东就直接给吴英打了电话,道:“吴厅长,您好,我是沙州成津县的小侯,占用您几分钟时间,给您汇报竹水河水电站的进展情况。”

在春节期间,侯卫东给吴英拜了年,捎了一些成津土特产,吴英在成津当过知青,心里有比较浓的成津情节,还特意留侯卫东吃了午餐。

竹水河水电站是女婿朱小勇负责的第一项工程,吴英时刻都在关注这个工程,对工程各方面情况可谓了如指掌,她耐心地听完了侯卫东的汇报,提出了几项建议,最后道:“我希望这个工程能成为岭西小水电的典范性工程,能经受起中央专家的检查。”

侯卫东道:“吴厅长的指示我全部记下来了,这一周我要请朱总来座谈,届时将您的指示与朱总一起研究。”又道:“请吴厅长到成津来视察,你能来,是对成津七十万人民最大的鼓励。”

吴英就笑道:“侯书记,你别给我带高帽子,对成津我是有感情的,能关照的我一定关照。”

侯卫东又道:“吴厅长,再给您汇报一件事情,成津磷矿开发得比较多,侵占了几座知青墓地,县里准备修一座知青陵园,将零星分散的知青墓地集中在一直,这是对那些将青春和热血留在成津的知青的追忆,陵园修好以后,请您为墓地题名。”

吴英略作沉吟,道:“我没有资格来题名,等到陵园修好,你通知我,我让另一位有名气的老知青来为陵园题名。”

铺垫工作做完,侯卫东就准备在本周与朱小勇见面,将粟明俊的事情提出来。

到了周五,侯卫东一大早就对谷云峰道:“你联系煤炭疗养院,让他喂点窝子,我要去钓鱼。”又道:“准备越野车,先去看竹水河水电站工程。”

越野车一路披荆斩棘,左拐右突,晃荡了一个多小时,这才来到了竹水河工地。

站在一片钢筋水泥上,侯卫东问一位戴着安全帽的负责人,“朱总在哪里?”安全帽就指着一片泥泞的工地道:“朱总原本在等侯书记,工地上出了些小问题,他就下去了,让我在这里等你。”

“他是老总,怎么还亲自处理技术问题?”

安全帽嘿嘿笑道:“来这里,朱总不仅是老总,更是权威的专家,大家都服他。”

半个多小时,朱小勇才从工地上爬上来,脸上又是油又是泥,和工地上的小工没有什么区别,唯有张口说话,那一嘴白牙才显得与众不同。

“老蒋没来?今天不是要谈一些补充协议。”

“那是下午的事情,县政府同你谈,今天我打你,是来被春节的那顿饭,春节你到哪里去,我在岭西总是打不通你的电话。”侯卫东在朱小勇面前就很随意。

“趁着春节没有事,我开车周游世界去了,跑了六个省,过瘾啊。”朱小勇用冷水泼在脸上,很粗犷地洗脸,又道:“你给我打电话的时候,我恐怕在贡达山里面,没有信号,回家以后听小宁说起这事。”

等到朱小勇洗完脸,侯卫东道:“走,我知道一个地方,钓鱼的好地方,竹水河桥扁头鱼特别多。”

到了煤炭疗养院,酒糟鼻院长早就将鱼窝子喂好,钓鱼钩也重新换过,道:“两位领导,今天天气好,肯定能钓起来,昨天我就钓了四条二斤重的。”

侯卫东和朱小勇两人就兴致勃勃地来到了湖边,等到摆好战场,侯卫东道:“小勇,今天我有事找你?”

听了侯卫东所托,朱小勇没有马上表态,道:“我岳父这人是老古董,不喜欢家里人参政。”

侯卫东道:“老粟一直在当常务副部长,素质不错,只是机遇不好,这个人绝对没有问题。”

“卫东,你的话我相信,你推荐的人绝对没错。”朱小勇犹豫了一会,道:“我还是不能找老爷子,说不定还要起反作用,那个粟明俊就是想当常委,我找曙光,让他想一想办法。”

陈曙光是蒙豪放的专职秘书,副厅级干部,在岭西是一个有份量的人物,听到朱小勇如此说,侯卫东知道此事百分之九十算是成了。

第562章 活动(上)

与朱小勇等人在成津饭店用晚餐,侯卫东心情不错,就多喝了两杯,微醺。

回到了小招待所,见邓家春和郭兰两人在园中说话,侯卫东走了过去,道:“家春,你在向郭兰介绍你的宝贝们。”

县委招待所没有花工,这满院的花草都是邓家春陆续种下,他极不喜欢应酬,下班以后,只要不是常委会集体活动,一般就会回到这个后院,吃过晚饭以后,就换上劳动装,尽心尽力地侍弄这些花草。

邓家春手里提着花剪,道:“平时见多了阴暗污秽有东西,若是没有这些花草,岂不是每天都要遭罪,这些花草虽然不会说话,却是有真性情,你对它们好,它们就会用开花、会长高长绿。”

这番话很对郭兰的性子,她道:“我比不了邓局,平时只喜欢欣赏园林花木,却不会栽培,这和叶公好龙差不多。”又道:“我已经向邓局拜了师,这个春天我们俩人一起在这个院子里当园丁。”

后院四角都装有路灯,灯光透过树叶,有无数光点照在了郭兰脸上,让端庄、秀丽的脸上多了生动的元素。

侯卫东将眼光从其脸上移开,道:“郭部长可以将钢琴搬到这里来,这样一来,我们这个小院子,有花草、有琴声,就如古代的书院一般。”

邓家春道:“郭部长会弹钢琴,我会拉二胡,自认为还拉得不错,侯书记,你会什么乐器,干脆我们组织一个乐队。”此时他没有一点黑面局长的威风,就如文艺青年一般。

侯卫东笑道:“惭愧,从小就没有音乐细胞,这辈子唯一补考就是音乐课,为此还挨了老头子一顿好打。”

这时,突然从朱兵房间里传来了一阵震耳的呼噜声,他的呼噜挺有节奏,忽而如火车的雄浑,忽而如女高音歌唱家的高亢,三人都征了征,不略而同笑了出来。

在鼾声中,侯卫东道:“今天市交通局来了,我过去串台就喝了四、五杯酒,朱兵酒量一般,能醉成这样,说明对成津的交通事业还是负责的,俗语说,牌品看人品,酒风看作风,有一定道理。”

正说着,侯卫东的手机又响了起来,见是谷云峰的电话,他对邓家春和郭兰道:“看来又有什么紧急事?要想偷得浮生半日闲,亦是一件难事。”

“侯书记,刚刚接到了电话,老方县长突发心脏病,在医院过逝了。”

这事不出侯卫东预料,他道:“我知道了,你按照例行操作就行了。”

谷云峰请示道:“由谁来当治丧委员会的主任?”

侯卫东道:“老方县长对成津发展是有贡献的,要把他和李东方、方杰区别开来,就由我来当治丧委员会主任,其余按例行操作,不必事事请示我。”

李东方归案以后,邓家春精心制定了预审方案,经过一番斗智斗勇,李东方的精神防线被突破,将抢夺磷矿、暗算章永泰、杀死方杰等所有事情都交待了出来,从目前来看,李、方两个团伙手里的命案至少有五条。

邓家春对此案最清楚,他根本不同情这一家人,慈眉善目变成了一股杀气,冷哼道:“天作孽,犹可活,自作孽,不可活,老方县长勤劳为公一辈子,到头来两个孙辈都成了犯罪分子,这是他的悲剧,他对此也要负责。”

侯卫东将大致情况给郭兰交待了几句,道:“你代表县委去看望老方县长的家属,让谷云峰和老干局的人过来接你。”

很难得的闲情逸志就被突发事件所打断,上楼坐了一会,就听见楼上的汽车声音,侯卫东的沙发正在窗边,他朝外看了看,就见郭兰穿上了风衣,跟着谷云峰走出了院外。

一夜无事。

沙州市,《要情参阅》事情似乎渐渐地没有声音,朱民生没有再提此事,见了赵东仍然是笑眯眯的。

三月十八日,赵东正在召开部委会,忽然洪昂秘书长打了电话过来,“赵部长,请到朱书记办公室来一趟。”

“洪秘,什么事情?”

“应该是好事吧。”

赵东这一段时间一直在等待着会发生什么事情,接到洪昂的电话,他马上意识到预感中的事情就要发生了,他平静地笔记本关上,道:“今天的部委会就开在这里,择日继续。”

粟明俊道:“赵部,我们在这等你,如果你那边时间不长,就接着开。”赵东摇头,道:“算了,别等我了,你们各归各位,该做什么就做什么。”

坐在朱民生办公桌对面,赵东见朱民生态度和气,满脸笑容,心里就有些冰凉。

“祝贺老弟,刚才我接到省政府秘书长的电话,他向我询问了你的情况,我估计老弟很快就会到省里高就了,到时别忘了在沙州一起战斗过的同志们,有什么好事可要多多关照沙议处。”

赵东嘴角抽了抽,或者说是笑了笑,他问道:“朱书记,我到省里哪个部门,定下没有?”最后一句话,就带着轻微的嘲讽意味。

朱民生似乎是发自内心的高兴,根本没有注意到赵东语气变化,道:“省里准备成立一个减轻农民负担领导小组办公室,由钱省长亲自任领导小组组长,下设办公室,由省农业厅一位副厅长任办公室主任,钱省长很欣赏你,特意点名让你去当减负办主任,以后就直接在钱省长手里工作。”

赵东暗自松了一口气,这个结果倒不是最坏的结果,至少还是省农业厅的副厅长,而且钱省长是减负小组组长,这就增加了钱省长接触的机会。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我们走着瞧。”他深深吸了一口气,将对朱民生的怒气深深地埋在了心底。

朱民生很罕见地主动拿出一包烟,点上以后,在烟雾缭绕之中,两人如多年老友一般亲热。

“以后赵部长就是钱省长身边的人,有什么政策千万要给沙州争取。”

“沙州就是我的第二故乡,如果用得着我赵东,请朱书记一定开口。”

“今天晚上,把刘市长叫上,我们市委班子集体先喝一杯祝贺酒,等到正式文件下来,再走正式程序。”朱民生被烟呛了两口,他就将香烟按熄在烟灰缸里,道:“岭西古语,五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我们共事一场,至少得有九百年的修行。”

就在赵东在朱民生办公室里谈论友谊之时,粟明俊接到了省委组织部丁原副部长的电话,“我得到了可靠消息,赵东要调到省减负办,还是保留了副厅级,挂了省农业厅副厅长一职,这事还是钱省长发了话,如果不是钱省长,恐怕就只能是减负办主任这个尴尬位置。”

粟明俊心中一热,道:“丁部长,你要为老部下说句话,我这年龄,说老不老,说嫩不嫩,失去这个机会,恐怕以后就很难了。”

丁原副部长与粟明俊是多年交情,道:“我们俩都是老组织,就不瞒你了,部里前几天就有人开始活动了,目标就是沙州组织部长这个职位,朱民生以前就是常务副部长,现在又是市委书记,他的态度很关键,你也是他的老部下,可以直接找他。”

丁原副部长话里话外透露着玄机,粟明俊在人事方面是老手,一点就透,不再多问,谢过丁原以后,又赶紧给侯卫东打电话。

“赵部当真就调到省农业厅了。”侯卫东虽然有心理准备,可还是有些吃惊。

“我那天给你说的话都是有依据的,二十年组织部工作生涯,也不是白干的。”

粟明俊又道:“据可靠消息,组织部长的人选恐怕已经有了,有没有其他办法,宣传部部长年龄到坎了,能不能做一做这方面的工作。”

侯卫东理解粟明俊的心情,但是他心里并没有底气,安慰道:“粟部,你别急,我马上给朱小勇打电话。”粟明俊意识到自己才急了一点,缓和的口气,道:“卫东,你也别为难,我感觉这件事难度挺大。”

“我试一试,万一成功了,总算是一件好事。”

粟明俊挺郑重地道:“不管能不能办成,大哥都感谢了。”

拿起朱小勇的电话,侯卫东还是很有些犹豫,毕竟朱小勇自承不敢给岳父提起此事,仅靠陈曙光来办此事,他觉得有些玄。

朱小勇听了详情以后,道:“这样吧,今天你到岭西来一趟,我和蒙宁正准备请曙光吃饭,你一起参加,有什么话当面说。”

“带不带粟明俊。”

“他就算了,你一个人来。”

侯卫东又问道:“第一次与陈处长见面,我总得带些礼物,朱总,你给我参考参考。”

朱小勇笑道:“曙光已是副厅级干部了,省委办公厅副主任,前几天才发的通知。”

侯卫东自嘲道:“成津偏僻,看不到这些文件。”

朱小勇想了一会,道:“曙光没有别的爱好,就喜欢收藏洋酒,第一次见面,你就送两瓶洋酒,即大方,又不容易被拒绝。”

第563章 活动(中)

准备红酒,李晶是最好的人选,此时李晶远在大洋彼岸,侯卫东挠头数次,就给曾宪刚打了电话。

曾宪刚道:“洋酒,我连国酒都不喝了,更别说洋酒,不知道那种酒好。”侯卫东这才想起此事,道:“算了,不找你,让小宋接个电话。”

“小宋,我是侯卫东,有事请你帮忙,晚上我要到岭西来,你给我准备两瓶洋酒,要有档次有品味,不要看钱,只看有没有档次。”

宋致成是地道岭西人,对岭西情况很熟悉,想了想,道:“我马上到布谷鸟酒行去看一看,听说哪里的酒最正宗,就是价钱贵得咬手。”又问:“你想要什么品牌的酒。”

侯卫东道:“我对洋酒没有研究,你看着买就行了。”

宋致成开着车就去布谷鸟酒行,看着酒价就开始咂舌,“侯哥,有芝华士12年、杰克丹尼、威雀威士忌,还有人头马路易十三。”侯卫东似乎听说过人头马路易十三的名头,道:“人头马那个酒多少钱?”

“八千八百八十八元,有证书。”

这个价位恰好是送礼价,侯卫东道:“好,买两瓶,你放在店里,等一会我来取。”他又补充道:“包装要简单一些,别太复杂。”

侯卫东在下午四点多钟到了岭西,来到了曾宪刚的店中,同曾宪刚一起上了二楼,就见到穿着短风衣的宋致成。

宋致成生了小孩以后,比以前要丰满了许多,见侯卫东上楼,一边让服务员泡茶,一边就将两瓶洋酒提了过来。

侯卫东早就将钱准备好了,道:“这是一万七千七百七十六元。”曾宪刚瞪着眼道:“卫东,你什么意思,难道我出不起两瓶酒钱。”

侯卫东早就料到曾宪刚会这样说,道:“这是两码事,如果你不收钱,下次我就不敢让小宋办事了,如果真想花钱,改天你请我喝洋酒,我绝对不会推托。”

曾宪刚仍然不同意,侯卫东也瞪着眼睛道:“宪刚,这是嫂子帮我买的酒,和你没有关系,我和嫂子说话。”他坐在宋致和面前,道:“小宋,你在省城,我随时要你帮忙,所以,我们两人讲好,凡是帮我买了东西,我们亲兄弟明算帐,只有这样,以后我才好开口,宪刚讲义气,但是讲义气的后果就是让我不敢再请你帮忙。”

宋致和就将钱接了过来,道:“侯哥就是侯哥,不象有些人。”侯卫东正在喝茶,听着宋致和话中有话,道:“小宋,有什么事情吗?”

宋致和眼圈看着就红了,她道:“宪刚在这里,我不好说。”侯卫东正在想着法子支走曾宪刚,曾宪刚就接到一个电话,他拿着电话就进了一间办公室。

趁着这机会,宋致和连忙道:“我长话短说了,去年宪勇和小秦两人要到成津开磷矿,他们缺钱,找宪刚借了两百万,这钱确实是借的,宪刚讲义气,不写借条,我是个小女人,还是悄悄找宪勇要了一个借条,我是这样想的,即使最后不让他们还,可是名分还是要的,否则就是一笔烂帐,当了好人不一定得好。”

侯卫东学法律出身,习惯于先当小人后做君子,点头道:“你这是对的,亲兄弟明算帐,兄弟才做得长。”

“后来,县里搞磷矿整治,他们缺钱,又来借钱二百万,当时宪勇就说让我们入股,四百万都算作股份,占三十六的股份,我胆子小,怕他们经营不好,而且当时才进了新货,流动资金又确实紧张,就不太愿意再借,为了这事还和宪刚差点打架。”

侯卫东见宋致成掉眼泪水,开玩笑道:“宪刚练过武,一只手就可以打两个小宋,肯定要让着你。”

“宪刚是牛脾气,犟起来就不回头,后来我看着磷矿老板发财的多,就找朋友借了些,凑足了两百万,交给了宪勇。”

“成津搞技改,我很清楚,县里还帮曾宪勇他们货了款,三年内税收全退,曾宪勇的磷矿完成技改以后,效益应该还不错。”

宋致成将眼睛擦了,看了看办公室的门,又道:“上个星期,曾宪刚和秦敢带着四百万就过来还钱,跟他们说股份的事情,他们却不承认这事,只是还钱取借条。”

“当初你们写协议没有?”

“没有,我那时刚生了小孩,是宪刚办的事情,他这人讲江湖义气这一套,拉不下脸来写协议。”

“既然没有协议,那就不必争了,四百万也是一笔巨款了,够你们一家人好好过日子了。”

宋致成道:“我最想不勇,宪刚对曾宪勇和秦敢可是掏心窝子,可是现在回想起来,这两人是怎么对待宪刚,如果磷矿亏了,就是股份制,我们损失的就是真金白银,现在赚钱了,他们两人就舍不得分钱,不认这个股份。”

“侯书记,你给评评,哪里有这种道理,还说是好兄弟。”

侯卫东也觉得曾宪勇和秦敢这事情做得不地道,安慰道:“小宋,你要这样想,他们把四百万还给你们,总算还是有点良心。”

曾宪刚黑着脸从办公室走了出来,对宋致成道:“别在卫东面前滴滴咕咕,男人的事情女人少管。”

在青林山时代,曾宪刚和曾宪勇做过不少隐秘的大事,在曾宪刚眼里,他们两兄弟不是亲兄弟胜似亲兄弟,因此,四百万的款子借给他,根本没有想到过回报。但是,“没有想到回报”是自觉自愿,明明赚钱却耍花招,这让曾宪刚感到特别受伤,这两天,每当想起此事,就如针尖在心脏里挪动。

宋致成见曾宪刚出来,拿着酒钱就回办公室,曾宪刚黑着脸,半天,才道:“小宋把事情给你讲了。”

“讲了。”

“这事很臭。”

“以前讲义气,现在一切向钱看,时代变了,你也得变。”

侯卫东和曾宪刚又摆谈了以前在上青林的事情,往事历历在目,却又恍若隔世。

到了五点半,杜兵、老耿和侯卫东来到了名为竹园川菜馆,竹园距离金星宾馆并不太远,侯卫东经常见到“竹园”飘逸的行草以及穿着旗袍的迎宾小姐,但是从来没有进去过。

竹园外面看上去极为寻常,进去才发现里面装得颇为讲究,仿明制家具使餐馆比寻常馆子就多了几分厚重。

杜兵和老耿在底楼要了一张靠窗户的桌子,随时听修招呼,侯卫东则单独上了二楼。

侯卫东走进了预定的201室,旗袍服务员就进来,彬彬有礼地问道:“先生,喝什么茶。”

侯卫东点了一杯铁观音,坐在茶几上看电视,续了三次水,朱小勇才走了进来。

进门以后,朱小勇道:“蒙宁有事,来不了,今天晚上就是纯爷们。”他坐下以后,看了看表,道:“岭西交通早就应该彻底整治了,堵车已经成了社会公害。”

侯卫东道:“朱总,你开了车吗,开车就不能尽兴?”

朱小勇道:“陈哥喝了酒,喜欢做按摩,三楼就有很顶级的按摩师,平时不对外开放,也算类似于私人会所的场所,如果陈哥肯同你一起上楼,今天就有戏了。”

以前在成津县城里,朱小勇寻常而普通,那一次在吴英与刘铁松面前还有些沉默,可是到岭西就显得和谐而自如,相反,侯卫东倒显得略为拘束。

又等了一会,陈曙光这才出现在房间,他是那种很墩实的长相,宽宽的肩膀,堂堂正正的四方脸,进门也不说话,将外套递给了服务员。

侯卫东见陈曙光进来,就道:“陈主任,您好。”

陈曙光脑袋似点非点,大马金刀地坐在正中间的位置,眼光不扫侯卫东,而是偏着脑袋跟朱小勇说话。

侯卫东在一旁观察,暗道:“朱小勇在蒙豪放的女婿,陈曙光迟到以后却不作解释,看来他在蒙豪放面前很得势。”

“小勇,工程什么时候结束?我的想法,你别在破山沟里呆久了,还是得在集团中枢里,否则要被边缘化。”

“我是学水利专业的,还没有正经地做过工程,在成津又有卫东书记罩着,这个工程很过瘾啊。”

陈曙光这才掉转头,道:“侯卫东,我听过你的名字,全省最年轻的县委书记,不错嘛。”讲了这一句,他未等侯卫东回答,又扭过头与朱小勇说话。

“他妈的,你有什么了不起。”

侯卫东在县里是一呼百应,在市委里说话也是有份量的,如今受到陈曙光毫不掩饰的忽视,这让他不禁怒火中烧,在心里狠狠地骂了一句,不过,尽管他心里不愉快,脸上却带着很真诚的微笑。

“卫东书记以前在沙州给周昌全当过专职秘书,更早些时候还给祝焱当过专职秘书。”朱小勇与陈曙光说了一会话,抽个空子,就低声介绍起侯卫东的简历。

陈曙光有些惊奇的挑了挑眉毛,道:“你给老祝也当过秘书?”

侯卫东听到“老祝”的称呼,便知道两人关系应该还可以,道:“以前在益杨县工作的时候,我给县委祝书记当过秘书。”

陈曙光这才正眼看了侯卫东一眼,道:“你给县、市两级主要领导当过秘书,这个经历特殊,岭西全省都是独一例。”

第564章 活动(下)

刚到三楼,陈曙光接了一个电话,回头对朱小勇道:“你们两人先泡着,老板找我。”

朱小勇给侯卫东递了一个眼色,侯卫东心领神会,跟着陈曙光下了楼,将两瓶洋酒放入了陈曙光小车的后备箱里。陈曙光用眼角瞟了一眼包装,见是路易十三,便知道是朱小勇的招数,他脸上没有表情,只道:“走了。”黑色的奥迪响了两声喇叭,很快就消失在一片灯火之中。

上了楼,进了小厅,这个小厅的设计者动了许多脑筋,整个小厅用竹子围成了不同的区域,灯光也很讲究,因此,在外面走道上很难看清坐在里面的人。

侯卫东站在走道上只看见了一圈一圈的竹子,正在发呆之际,一位挺丰满的服务员道:“先生,这边。”

在角落里见到正在喝咖啡的朱小勇,等到服务员离开,他道:“你别小瞧了这地方,这里的三楼,一般人来不了,是公子哥们享受的地方。”

侯卫东低声道:“我们等陈主任吗?”

朱小勇意味深长地对侯卫东道:“既然来了,就放松放松,万一曙光回来了,没有见到你,不太好,这个圈子讲究同甘共苦。”

“他很少带人来,今天第一天见面就带你上来,说明他很看得上你,我那岳父在家绝不变公事,我要办事都是通过曙光,他在省里说话很有些市场,以后你亦用得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