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是。

警方对日记内容进行了大量调查核实,但核实到的结果竟没有一条与日记有出入。

夏月普和丁浩不管是他们老家派出所还是孤儿院,反馈回来的信息都和日记里记着的事完全一致。那几起案件,也都有坚实的物证支撑,与朱朝阳无关。

朱晶晶案,有夏月普和丁浩的指纹,DNA和丁浩一致,却没有朱朝阳的任何信息。朱永平夫妇被杀案,朱朝阳在上课,同样与之无关。徐静一家的两起命案,显然是张东升干的,和孩子们没关系。最后张东升三人死了,指纹、凶器、毒药等各项物证显示,和朱朝阳的口供也完全一致。

那么他为什么要写假日记,他在日记里到底隐藏了什么?

严良不知道。

最让他惊讶的,如果日记是假的,那么也证实了朱朝阳早就料到了最后结局。可他怎么会预料到张东升会下毒杀他们三个,怎么会预料到毒下在可乐里,怎么会预料到夏月普和丁浩都会中毒,怎么会预料到张东升也会被丁浩捅死?

严良根本想不出任何解释。

这个答案,恐怕只有朱朝阳自己能解释了。

他只知道,现在字迹鉴定结果放在面前,那就是朱朝阳在撒谎,日记是假的!

毫无疑问,他隐藏了一些极其重要的秘密,也许有些秘密,是永远不能与别人分享的。

但仅凭日记是近一个月写的这点,是否就能定朱朝阳的罪呢?

没有任何证据能证明他直接涉及了这几起命案,甚至他即便真的直接涉及了命案,未满十四周岁,也不能把他怎么样。

只不过,戳穿一个孩子最阴沉的谎言后,也意味着戳破了孩子所有的伪装防线。

当身边所有人以后都用一种提防、恐惧的眼光打量他时,这孩子的心理会受到怎么样的创伤?他以后会怎么样看待这个世界?

此时,国歌响起,孩子们聚集在操场上排好队,一个个精神抖擞。

阳光很明媚,朱朝阳面朝太阳,孩子们正在茁壮成长。

严良手指放在了手机上方,屏幕上是叶军的名字,左边是通话键,右边是取消。

看着阳光下的孩子,他突然想起朱朝阳日记的最后一句话:“好想做一个全新的人啊。”

这话,大概是真的吧…

他很矛盾,也许这孩子已经是个全新的人了,他这么做会不会毁了一个人的一生?

他手指停留在“通话”和“取消”之上,只差了一厘米。

这一厘米,向右,也许是一个孩子从此过上全新的生活,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向左,也许他的所有虚伪被揭穿,赤裸裸地展现在周围人面前,心理受重创,改变他接下来的整个人生。

这一厘米,通向两个截然不同的未来。

这一厘米,是世上最长的一厘米。

全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