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台此言差矣,萍水相逢皆是缘,交朋友与身份地位本就没有关系。”景逸想了想,接着道,“说老实话,我是因为有求于少夫人,才冒昧提出要求的,二位要是不同意,我就只能厚着脸皮,直接求少夫人办事了。”

沈勇觉得这景逸的确人不错,为人还算坦诚,也没架子,身为一个皇子能做到这样算很难得了,就道,“好说,在下叫沈勇,这是我娘子。”

“哦。”景逸点点头,“原来是沈兄和沈夫人,幸会。”

方一勺看了看景逸,问他,“甄公子,你想要我帮忙?”

“对的!”景逸道,“少夫人厨艺惊人,在下有个不情之请,想要夫人帮忙。”

“什么不情之请”?方一勺纳闷。

“沈夫人,可知道一道菜,叫翡翠煲的?”

方一勺一愣,脑袋里了突然一闪,想起了多年前的一件事来。

那时她还小,他爹已经开始教她做饭,每每她爹出门给人烧酒席或者喝得酩酊大醉的时候,她都会煮饭给她病弱的娘吃。有一次,家里就剩下一些白菜豆腐和米了,她不知道该做什么给他娘吃,那天又因为天气好,她娘精神也很好,就下床,给方一勺做了份很特别的菜粥。

一勺当时吃了,觉得鲜美无比,问她娘怎么做的,她娘将她拉到身边,很认真地对她说了一遍做法,并且嘱咐她,要时时刻刻,牢牢记住这道菜的做法,说不定,日后能救自己一命,而这道菜的名字,就叫翡翠煲。

方一勺沉默片刻后,点了点头,道,“甄公子说的那种翡翠煲,我知道。”

“当真么?”景逸是又惊又喜,“那可真是太好了!”可他转念一想,这翡翠煲的名字很普通,会不会是和别的菜搞混了?就又问了一声,“请问沈夫人知不知道,是什么样子的翡翠煲?”

方一勺笑了笑,道,“嗯,这个翡翠煲其实很简单,并没有什么特别贵重的食材,只是白米粥和青菜加上一些特殊的材料做成,香滑可口,是做娘亲的,经常做来哄家里孩子吃的东西。”

景逸一听,觉得很是靠谱!他虽然没有吃过着翡翠煲,但是据说当年给皇上煮着一锅煲的美人是个民间女子。民间女子不可能会使用多好的食材,而且他父皇也常常念叨,好吃的东西,未必需要山珍海味鲍参翅肚,只要用心做,白菜豆腐都是最好吃的东西,估计应该就是这这样吧。

“既然如此能否请少奶奶为家父做着一道菜?”景逸问。

方一勺一愣,问,“为令尊么?”

“嗯。”景逸点点头,“家父年迈,曾经吃过一道翡翠煲,时时挂念,三日后是家父生辰,他什么都不缺,只是对当年一道翡翠煲是念念不忘,所以我想请少夫人在家父生辰的时候,为他做此菜,让他老人家能高高兴兴地过个寿辰,不知道沈夫人能否帮这个忙?”

方一勺想了想,点头,“行啊,你如此有孝心,只是举手之劳而已,自然是要帮忙的。”

“哦那真是多谢沈夫人。”景逸欣喜,站起来给方一勺行礼道谢。

方一勺只是摆摆手,示意无甚要紧!

“那家父寿宴当天,我派人来接二位,二位只要去了我家宅子,然后在厨房里做一道菜就行,为了表示谢意”说着,景逸看了一旁的下人一眼,那随从立刻拿出了一个小匣子来,递过去,交给沈勇和方一勺。

沈勇接了,打开一看,就见里头是几个大大的金元宝,失笑,问,“甄兄,这是泥巴外头糊的金子么?”

景逸一愣,“沈兄真会开玩笑。”

方一勺将盒子退了回去,道,“这太贵重,我们不收。”

景逸笑了笑,道,“只是聊表谢意而已。”

“做一顿青菜豆腐罢了,就算做一桌酒席也没多少银子。”沈勇说着,问,“还有什么事没有?“景逸看了看沈勇,摇摇头,“没了,就这件事。”

“那我们先回屋去了,过几日再会吧。”沈勇说着,拉着方一勺回房间去了。

进了房里,沈勇和方一勺刚刚坐下,就听到门口传来了敲门声。

沈勇过去打开门,就见门口站着老道士。

“呦,老人家你来了啊。”方一勺过去请,让老头坐下喝茶。

老道士坐下,道,“一勺啊,你三天后,是不是要去给皇帝的寿宴,做一顿饭?

“嗯。”方一勺点了点头。

老道士似乎有些犹豫,半晌猜像是下定了决心般,说,“是这样,那天你去,就按照我说的去做。”

“做什么?”方一勺自然是相信老头的。

老头凑过来,在她耳边,说,“若是有人问你出生、姓名,你就回答”

老头半天才说完,方一勺则是眉头紧锁,道,“这种事情,能假装么?”

“能!”那老道士点头,“我之前跟了他很多年,深知皇上的脾气秉性,他多年来对此事耿耿于怀,一定会相信的。”

方一勺最后只得轻轻点了点头,道,“嗯,我还是不太喜欢,不过既然道长要我这么说,那我就这么说好了。”

老道士满意点头,对沈勇道,“那天,你就随机应变吧,过了这一关,后头的危机就好应对了。”

沈勇和方一勺都点了点头,静待三日后,皇帝寿辰的到来。

“景逸真的去了?”

东宫之中,太子景熳问负责监视方一勺他们的侍卫。

“对,而且双方详谈甚欢,似乎是达成协议了!”侍卫回答。

“好!”景熳点了点头,道,“给我吧秦仲叫来!”

“是!”侍卫下去办事。

不多久,大将军秦仲走了进来,太子将大门一关,与秦仲一起在房中商量起了细节,一场诡计,正在悄无声息,酝酿之中。

第58章 用心菜和大劫难

三天一晃就过去了,这几日,沈勇一直陪着方一勺游览京城的名胜古迹,玩得很是惬意,而其他人则是忙忙碌碌。沈杰和刘大方走访了沈一博在京城为官时候结交的好友,并且帮着沈一博送了几封书信。

刘袤考试结束了,整日盼着放榜,难免有些紧张,索性跟沈杰他们打听了究竟发生什么事儿,一听之后,更加是心烦意乱,他在京城里头转悠,想着解决的法子。

第四天一大早,整个京城就热闹了起来,今日就是皇上大寿,京城要大庆三天三夜。

全城百姓都翘首等着今晚的花灯会和烟火。

沈勇起了个大早,就看到门口有马车来接。拉着方一勺下了楼,那日跟着景逸来的随从,恭恭敬敬请两人上了马车,往皇宫赶去。

马车从偏门进入皇宫,到了景逸所住福庆宫的院子里头。

景逸迎接了出来,方一勺和沈勇看着四周富丽堂皇的摆设,以及门口站着的守卫,都有些震愣。

“二位不用拘泥。”景逸将两人接进了屋里落座,宫女来上了茶。

景逸见两人似乎有些拘束,就说,“之前满了二位,实在是抱歉,因为我怕一早说出身份,二位就不肯来了。

“你是“沈勇其实心中有数,不过只好佯装不知道。

景逸很是谦和地说了一下自己的身份,并且告诉了方一勺,这次做翡翠煲,是给当今皇上吃的。

景逸刚刚说完,沈勇就嚯地一声站起来,道,“二皇子,这菜我们不做了!”说完,拉着方一勺就要走。

“唉沈兄!”景逸赶紧过来拦阻,道,“为何?”

沈勇失笑,“为何还用问么?二皇子,这是给皇上做饭,万一不好吃,杀了我们的头我们也没法子喊冤,这做菜可说不准啊,酸甜苦辣谁都有个口味,这样的危险我可不敢冒!”说完,还要走。

“慢来慢来!”景逸赶紧拦住了,道,“不会的,放心吧这样!凡事都包在我身上,必然不会叫你俩出事。”

沈勇看他,似乎有些信不过。

景逸说着,从怀中拿出了一块玉佩交给两人,道,“这玉佩是我父皇给的,无论犯了多大的错,只要有这块玉佩,都可以免去一死,你们暂时保存着,等到你们离开皇宫的时候,再还给我,这样可以了吧?”

方一勺和沈勇对视了一眼,有些为难。

“二位,你们就助为我尽这份孝心吧!”景逸说的诚恳,沈勇和方一勺略犹豫了一会儿,最终还是答应了。

景逸欣喜,赶紧亲自将两人送入御膳房,做那翡翠煲去了。

且说现在御花园里头酒席已经摆下,皇上正和珍妃摆宴款待群臣,又免不了一番客套。

“逸儿怎么还不来?”珍妃左右看了看没看到爱子,有些不满,今日他父皇大寿,竟然迟到!实在该打!

“回皇上,二皇子说是在给您准备寿礼,稍后就到。”一旁的老太监抢着回答。

“哦?”皇帝吃了一惊,问,“什么寿礼?”

“对了。”珍妃也想起来了,“前两天逸儿还说,寿宴这天,要给皇上您一个惊喜。”

“哦?”皇帝欢颜,点头,“逸儿很是用心啊,那朕就静待他的礼物了,哈哈哈。”

见皇上笑得开怀,景熳禁不住看了一眼自己送给他的礼物,那八宝琉璃马是他派人从西域高价购得的,他父皇不过只是看了一眼可景逸的礼物还没出来,他父皇竟然满心的期待,不用说,他这个二弟受宠,就算随便拿几块石头来充数,也比他送的宝贝要更入得皇上的眼。

越想,景熳越是不服气,对方一勺的恨意也更深,当年若不是皇后早丧,他又怎么会孤苦无依,落得这般田地?

轻轻叹息,景熳端着酒杯吃酒,等待稍后景逸的大礼,一定会让皇上,吃惊非常的!

方一勺和沈勇在御膳房里头忙着,景逸将周围伺候的人都驱散,站在厨房里看着两人做菜。

“沈兄是哪里人?”景逸见沈勇一表人才,聊聊天又觉得他文武双全,因此想要招募到自己身旁来,便开始询问他的家事,见他穿着谈吐不凡,估计也是名门之后吧。

沈勇一报家门,景逸倒是愣了愣,问,“沈兄的父亲是沈一博?“沈勇点点头,心说,这二皇子还认得自家老爹不成。

“我就说沈兄怎么文武全才,原来是鼎鼎大名的沈一博之后,果然是虎父无犬子啊!“沈勇皱眉,问“二皇子认得家父“?

“不是认得,只是有所耳闻!”景逸笑道,“听说当年沈一博主持京城府衙,破获了好些悬案,父皇非常欣赏他,准备封他为宰相。可后来他因为要娶自己的青梅竹马而隐归乡里,辞去了职务,跑道东巷府去做了一方的知府,为此,父皇每每提起都是一肚子埋怨,都说这沈一博不够意思,有了媳妇儿就忘了他这个皇帝!”

沈勇哭笑不得,看不出来,他爹这老顽固,还是个情种,莫非就是为了自家老娘不成么?

方一勺将煲炖上,笑道,“从来没听爹爹提起过,难怪爹爹那么聪明会破案了,原来有这么大来头。”

沈勇撇撇嘴,心说,怪不得他娘说他像沈一博年轻的时候呢,原来还有这么层关系在里头,不过想想也是,做官在哪儿不是做,俸禄么,够用就行了。若是换了他,他也带着娘子隐归故里,破破案子,生儿育女的,多逍遥自在!

“沈兄这次是来参加考试?”景逸接着问。

“哦,不是,我与娘子新婚,来京城游玩,顺便陪个朋友来考试。”沈勇回答。

“哦?”景逸笑道,“沈兄好福气,竟然能娶到沈夫人这样的妙厨。”

沈勇一听景逸夸方一勺,心情便好了起来,见方一勺在前头忙碌,他便对景逸道,“这娘子可是天上掉下来给我的。”

“哦?”景逸纳闷,“此话何解?”

沈勇将方一勺代嫁,然后两人共处破案日久生情,直到前段时间刚刚成婚的事情大致说了一遍,听得景逸羡慕不已,“沈兄,这可是天赐的良缘,竟然会有此等美事!”

沈勇也点点头,“的确是上天垂怜,我娘子之前受了不少委屈,从小颠沛流离,如今嫁给了我,我必要生生世世保她周全才行。只可惜树欲静风不止,不知何时才能陪她归隐乡里呢”

景逸微微皱眉,问,“沈兄,莫非有人找你们麻烦?你告诉我,我必然为你们出头。”

沈勇笑了笑,看景逸,道,“多谢二皇子美意,这话我可记下了,万一日后真的有什么不测,可还求二皇子多多帮忙!”

“没问题!”景逸爽快答应。

“对了。”又过了片刻,景逸问,“沈公子来考试的朋友,是否也是东巷府的考生?”

“对啊!”沈勇点头。

“那可赶巧了,可是姓刘?”景逸接着问。

“正是啊!”沈勇一听心里也是咯噔一下,赶紧道,“叫刘袤!”

“哈哈,那可得恭喜你这位朋友了!”景逸笑道,“据我所知,今日放榜,今年的新科状元就是东巷府的考生,姓刘,叫刘袤!““真的?”方一勺也听见了,拍着手问,“相公,刘大哥中啦?”

沈勇笑着点头,“看来是啊,这小子真行啊,一来考试便得了个状元!”

“他怎么不早几年来考?”景逸颇为不满地摇头,“那几位大学士都跟我埋怨,这样的才子竟然到了年近三十才跑来赶考,如果能早些来,如今必然已是栋梁之才了!”

沈勇又将刘袤家贫他又至孝,如何卖菜养家,最后又赶上天火劫的遭遇说了一遍,景逸点头连连,“沈兄好生令人羡慕啊。”

沈勇微微一愣,心说,我就一平头百姓,风评还不太好,当过小恶霸,有什么好羡慕的?这辈子也就娘子能拿得出手些。

景逸长叹一声,道,“沈兄自由自在,经历丰富,奇缘不断,而我就一直困在宫中,犹如笼中之鸟,每日锦衣玉食又有什么用,空虚得厉害。

沈勇见他年纪轻轻便有沧桑之感,可见,侯门深似海,皇宫之中哪儿有纯良之人啊,这景逸就算不错的了,他指不定现在还不知道他大哥卯足了劲想要置他于死地呢。想到这里,沈勇不免为他担心,景逸人不错,若是将来能称帝,必然是个圣德君主。那景熳心机深沉,心狠手辣,如果景熳登基,景逸必然难逃一死,同样的,他和他娘子甚至他们全家估计都得被牵连若是皇上有废长立幼的心思,还真是件好事。

“二皇子。”沈勇想罢,按照之前老道跟他说的,询问景逸,“若是皇上问起来,这翡翠煲是谁做的,你怎么说”?

景逸道,“就说是一个民间女子所做,若是沈兄愿意,我可就直说是沈一博的儿媳妇做的了,不过以父皇的性子,必然要见你俩。”

沈勇笑了笑,道,“你猜,皇上吃了这翡翠煲之后,是高兴,还是不高兴?”

景逸被问及了此事,心里也惴惴起来,笑了笑道,“沈兄,老实说,我也不知道。”

沈勇看他,“为何?”

“我只知道我父皇经常闷闷不乐,常听皇娘说,他是怀念那个曾经给他做过翡翠煲的女人。”景逸道,“这次父皇大寿,我实在是想不出来有什么礼物能博他一笑的了,金银珠宝玛瑙翡翠之类的,皇宫里都有,而且这种东西寒不能取暖、饿不能果腹,实在是无用的,唯一能让他高兴一下的,估计就是这翡翠煲了吧。”

沈勇点点头,道,“二皇子一片孝心,可这样如果皇上欣喜,恐怕珍妃就要黯然神伤了。”

景逸一愣,突然跺着脚道,“哎呀,该死,忘了皇娘了!这这如何是好?”

沈勇微微一笑,道,“我看,不如这样,若是皇上问起来,二皇子不如说,偶然吃到的,觉得美味,就问那做饭女子是谁做的,那女子便说,她娘在她小时候经常做,还说是她父亲爱吃。”

景逸听后先是愣了愣,随后拍手道,“好!这话说得太妙了,我爹若是吃出味道来,必然大悦,而又不会让我娘难堪,更提及这是父亲爱吃的东西,也表了我这做儿臣的一份小心,”妙极,妙极啊!“沈勇也笑,心说,成与不成,就看这一会儿了。

这时候,方一勺回过头来,对两人说,“好了!”

景逸走过去,先盛出了一小碗试吃,吃了几口之后,赞不绝口,睁大了眼睛问方一勺,“沈夫人,这真是白菜豆腐米饭这些做的?怎么会如此美味?”

方一勺微微一笑,道,“做菜这种事情,和材料其实无关,只要有心有情,简单的食材也可以做出大味道来,吃的人,更会觉得受用。”

景逸连连点头,让方一勺和沈勇回他的住处去坐下吃杯茶,等他回来,他要款待两人。

沈勇和方一勺心情紧张,一起目送着二皇子端着翡翠煲离去,就不知道,这皇上吃了翡翠煲之后,会有什么表示,一勺的这一次大劫,不知能不能平安度过

第59章 登科宴和喜临门

寿宴过去了一半,才看到景逸亲自端着一个精致的汤盅走了过来,将汤盅送到皇上面前,回到桌前给他跪下行礼,道,“儿臣给父皇贺寿来迟,请父皇责罚。”

皇帝笑着对他摆摆手,笑道,“逸儿,你姗姗来迟,听说是给朕准备礼物去了,礼物呢?”

景逸站起来,走到了珍妃身边笑了笑,道,“就是这盅菜。”

“哦?”皇帝一愣,珍妃赶紧瞪景逸,“不许胡闹,你父皇寿辰你怎么只给送锅菜来?”

景逸微微一笑,“这是儿臣偶然得来的,自己吃了,觉得很美味,据说民间常吃,因此送来给父皇。”

皇帝笑着道,“那我可得试试。”说话间,一旁的太监已经准备碗筷过来,给皇上准备。

皇帝极宠爱景逸,这是文武百官都知道的事情,也纷纷好奇地张望着,有些人就问,“二皇子,可是亲自洗手做羹了?”

景逸一笑,摇头,“我做出来的哪儿能吃啊,是一个有缘人做的。”

太监将盅盖儿一揭开,众人就闻到一股淡淡的清香可是一旁的珍妃往里一看,就是一锅菜粥,忍不住疑惑地看了景逸一眼,心说,你不是在胡闹吧?

而再看皇帝,就见他脸色煞白,似乎是愣住了。

太监盛出了一碗来,端到了皇帝跟前,“皇上。”

良久,皇帝才终于是回过了神来,伸手接过勺子,轻轻舀起一勺,送入口中,入口,香甜清淡,阔别多年的那股思念之感又涌上胸透,五味陈杂,是说不出道不明。

皇帝一口口将小碗之中的菜粥吃完,面无表情地盯着碗发呆。

一旁珍妃惊得心突突跳,有些埋怨地瞪景逸,像是责备——你这是给你父皇吃的什么?怎么就魂不守舍了?

景逸心中也是七上八下,按理来说只不过是一碗粥,皇上这模样,应该是觉得这味道和曾经的那份翡翠煲相似了吧?可这神情怎么如此古怪?

下头文武百官也是面面相觑,唯独景熳心里暗笑,心说,景逸是聪明反被聪明误,想要讨好父皇,没想到戳中了父皇的痛楚,任凭哪个男人,都受不得这种刺激。

果然,皇帝的脸色渐渐沉了下来,良久,才问,“这菜是谁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