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句正说进翠蕊心窝,让她浑身又舒坦几分,脸上带着笑意,但口中道:“乱嚼舌头,别说这些有的没的。快帮我看看哪个好。”可看了几遍下来,那坠子上的玉不是暗哑,就是水头不足;有的雕琢图案精美,但却是不值钱的东陵玉。翠蕊心中暗恼,只得随便挑了一个,其他的命梨花送到各房去了。

婉玉自去正房照看珍哥儿,怡人见她回来时扇子底下多了个坠子,不由拿起来端详,道:“这翡翠真绿,水润剔透的,拿来贴身佩戴都好呢,做扇坠子有些可惜了。姑娘从哪儿得的?”

婉玉道:“晟哥儿送的,说是今儿个中午逛街买的小玩意儿,每个姑娘都有。”

怡人听了不由一愣,呆呆站了半晌,婉玉见了一捅她肩膀道:“呆愣着做什么?”

怡人看了看正习字的珍哥儿,将婉玉拉到一旁,低声道:“今儿早晨姑娘跟珍哥儿去园子里了,老太太命人给姑娘送来两碟子点心。我想着晟哥儿送过咱们菱粉糕,所以就给抱竹馆送了一碟子过去。”

婉玉道:“这件事你不是跟我回过了么。”

怡人道:“我去抱竹馆送完点心就跟翠蕊闲话了两句,看她打的络子好看就说姑娘前些日子一直念叨着要给老爷送的扇子配个扇坠儿,回头我跟她学学打络子的手艺,给姑娘打个配玉的扇坠子。不过一句玩笑话…”怡人说着眼睛去瞟婉玉。

婉玉心里一下子乱起来,点了点头道:“我知道了,这事儿别说出去。”

怡人道:“哪儿能呢。”怡人百般伶俐,脑子一转便隐隐猜到些内情。想着杨晟之虽不及杨家大公子英俊倜傥,却也是一表人才的,若是对自家小姐有意,也难保不是良缘,但人品如何还要考量,且杨晟之在家也是个不受宠的,若是小姐到杨家来,日子也难免艰辛。想到此处又抬起头,偷偷看了看婉玉的脸色。

第九章【上】

处处为难贵女受屈种种不肖孽子遭打

这天清晨,婉玉躺在床上似醒非醒,耳边隐约传来几声训斥,听着似是怡人的声音,她翻了个身坐起来,揉着眼撩开幔帐道:“怎么回事?”

怡人见婉玉醒了,忙迎上来,面色铁青,强压着怒意道:“我该死,把姑娘吵醒了,只是这也实在是欺人太甚…我刚寻思姑娘一会儿就该起床了,所以到后头要小丫头们打热水来,谁知红芍说四姑娘今儿个早晨妆没化好,所以多用了热水洗脸,竟把姑娘的热水也用了!”

婉玉听罢眉头向上一扬,只见个小丫头站在屋角,看婉玉瞧她,便脸上赔笑道:“姑娘莫急,后头正在烧水呢,一会儿就得了。”

怡人怒道:“蠢材!刚刚烧上的水,怎可能这么快就得了!难不成你让我们姑娘待会儿用冷水洗面,又或蓬头垢面的门口去接自己姑姑不成!”

这杨家的太太柳氏是柳寿峰的妹妹,因前些时日死了大儿媳,孙儿杨珍又得了场病,故而上山打醮守八关斋戒,在尼姑庵里住了些时日。昨儿个晚上传信儿回来说今早回家,故而上上下下的小辈都准备一早在门口迎柳夫人回府。

那小丫头唤作喜儿,是个四等丫头,从柳夫人处拨来服侍妍、婉姐妹,听见怡人斥责,嘴上虽连连认错,但暗中腹诽道:“谁不知道你们姐妹之间不合呢,这柳婉玉不过是个庶出的,又怎敢跟妍姑娘争持?平日里都小心翼翼的避着,这回的事怕是也只能拉倒。也该我们做下人的倒霉,主子之间斗气儿相互使绊子,到头来就只能拿我们煞性子。”想着偷偷瞄了婉玉一眼,却见婉玉正直直盯着她,脸上不怒自威,仿佛一下子将她心思看破。喜儿吃了一吓,慌把眼帘垂了。

婉玉道:“我且问你,我四姐可知道她用了我的热水?”

喜儿道:“这…这可能知道…也可能…也可能不知道…”

婉玉喝道:“说的这是什么话!什么叫做可能知道也可能不知道?你在府上跟着哪个婆子丫鬟学规矩,就这么着回主子的话?”

喜儿听婉玉口风渐厉,心中一紧,神色恭敬了几分,垂着头道:“回姑娘的话,今儿个早晨红芍姐姐到后头要热水,说妍姑娘的妆化得花了,要水重新洗了重描。我说还有半壶,但是给婉姑娘用的,红芍姐姐听了便把壶拿走了,我们,我们又怎么敢拦着…”

婉玉点了点头道:“知道了,你去把喝茶的水端过来给我洗脸。”

喜儿略一犹豫,原来杨府上颇为讲究,早上喝的清茶必是用附近山里的清泉泡开,除了老太太、老爷和太太,各房每天早晨只能分得一小壶泉水,用完就再没有了。偏巧含兰轩惯是在姑娘们起床时便将泉水烧开了,故而喜儿听婉玉这么一说,不由有些迟疑。

此时怡人满面阴云的斥道:“还不快去,难不成让我们姑娘就这么等着不成!”喜儿听罢一溜烟便跑了出去。

怡人上前服侍婉玉穿衣,悄悄看了几眼婉玉的脸色,开口道:“姑娘一直在上房晚上才回来,所以不知道。四姑娘这几天不痛快,菊姑娘天天和三姑娘在一处,萱姑娘又不理她,她更跟瑞哥儿拌了嘴,她不爽利便来寻咱们霉头,把老太太送来给姑娘的小玩意儿和衣裳都拿走大半,昨天三爷给姑娘和四姑娘各送来一碗糕饼,姑娘那份竟然让红芍给吃了。这些事咱们也都忍了,但这回却是闹得让杨家的下人们都知道了,姑娘若是还一味躲着,自己受气是小,若是让旁人戳咱们脊梁骨说柳家的小姐不会管束下人,少了教养,这柳家的名声怕就是不好听了。”

婉玉道:“不碍事,随它去。我还生怕这事情旁人不知道。”看怡人发愣,婉玉“扑哧”一笑,伸出指头戳她脑门道:“你呀,那么机灵的一个人,怎么想不透呢。她越欺负咱们,咱们就越不能吭声,要让所有人都知道,柳家的五姑娘是事事处处受人欺负的,原先那个盗拓的气性也是逼出来的。如今五姑娘修身养性,处处忍让,可四姑娘反倒变本加厉起来了,你说旁人会怎么看?再说了,若是跟她争持起来了,得罪她是小,若是惹怒了太太,等回了府,你我又怎能有好果子吃?不过是些口舌之快,又何必争在这一时呢。”

怡人恍然大悟,再看婉玉,心里多了层莫名的滋味。她本就心高,一心想出头,当初在无奈之下才攀上了婉玉,但她对这柳五小姐并不十分看得上眼,但想到跟着这事事处处讨人嫌的庶出小姐做大丫鬟总好过在杂役房里头充当粗使的佣人,也就捏着鼻子认了。可她没想到,婉玉竟与她想象的大不同,不仅行动坐卧皆十分讲究,且对待身边的人自有一套调教的手段,怡人轻视之心淡去,反倒生出一股敬畏来,适才听婉玉一番话,心中暗想:“听姑娘的意思似有‘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之意,且更不把柳家的声誉放在心上。我原来便知她不是怯懦之人,但想不到竟能这般隐忍。好,好个婉姑娘,不动声色将名声一点点挽回来,吃点小亏也值了。”

此时喜儿已端了热水进来,婉玉洗漱完毕,对镜子照了照,嫌衣裳太艳,脱下来重换,上衣挑了一件叶青明绸绣兰花八团褙子,下系玉色水波腰裙,头上绾堆云髻,只插一支小凤钗,脸上的脂粉也用得极少,观之淡雅宜人。梳妆完毕,婉玉吃了一碗莲子红枣粥并一个栗子豆沙包,而后也不招呼妍玉,自己带着怡人直奔到二门去接柳夫人去了。

走至半途,婉玉忽想起什么,问道:“那天杨大爷是沿着这个方向出了二门的?”

怡人道:“不是这条,这条路是往西南方去的,二爷去的西边的角门,他出了二门就进了一个小院子。”

婉玉道:“时候还早,你带我去那院子看一眼。”

怡人满腹疑惑,但瞧着婉玉脸色凝重,也不好再问,两人绕到西边二门处,出了门往右一拐便能看见一个颇为幽静的小院,婉玉躲在墙后头抻着脖子一望,见王婆坐在院子里正杀鸡宰鹅,忽屋门一动,走出个身量矮胖的丫鬟,跟王婆低语几句便又回屋了。婉玉认出那人正是柯颖思身边的坠儿,心里头不由突突一跳,明白了几分,暗道:“怪不得那贱人能在我眼皮子底下还能三番五次的怀上孩儿,原来是在这府里有偷情幽会的地方。今儿个被我拿捏住了反倒好办了,若不将你整治了,我便白白重活一遭!”她暗恨一阵,扭头对怡人道:“回去吧。”

二人走到西南方垂花门前,见杨府的三个哥儿、柯颖鸾、杨蕙菊、柳家两玉都已到了。过了片刻,便听前头一片喧哗,紧接着门口呼啦啦涌入十几个婆子,后有个四十多岁的妇人被七八个丫鬟媳妇簇拥着走了进来。那妇人与杨昊之容貌酷似,保养极好,虽已美人迟暮,但犹存三分风韵,能看出年轻时容貌极美,身量高挑,穿玄色镶领茜素红底子上襦,下穿洋红销金裙,头戴赤金含珠大凤钗并珊瑚压发,脖子上挂璎珞嵌宝项链,耳上、手上均是金光闪闪,珠光宝气。此人正是杨家主母柳夫人。

众兄弟姐妹见柳夫人回来都纷纷迎了上去,柳夫人笑道:“不过是回府,怎让大家都跑出来迎我了?劳师动众的,虽是早晨,但太阳也毒,小姐们在深闺里养着一个比一个娇贵,若是让日头晒了可怎么好。”说完对柳家姐妹道:“难为你们有心来接我了。”柳家三玉齐齐还礼。

柯颖鸾迎上前笑道:“母亲一路上劳顿辛苦了,我们小辈迎一迎也理所应当的,老太太在正房里等着消息呢,吩咐我伺候母亲休息,想吃什么让厨房赶紧去做。”

柳夫人看见柯颖鸾,淡淡“嗯”一声,转而看向杨昊之,面露心疼之色道:“我的儿,这几日不见你怎的又清减了?想必这些时日忧思过重,快回屋歇着吧。”

杨昊之忙欺身向前,挽住柳夫人的手臂道:“娘,你也瘦了,是不是庙里日子太清苦了?是儿子该死,让娘去庙里头吃苦,我让厨房煲了参汤,娘待会儿可要多喝几盅。”

这几句话说得柳夫人心里头格外舒坦,手轻轻拍了拍杨昊之的手臂,心中感动道:“别人总怪我偏心昊儿。可昊儿又乖觉又孝顺,实在挑不出半点不对之处,即便是死了媳妇,病了孩儿,还是先把我这老娘摆在前头,又让我怎么能不心疼几分?”

柯颖鸾脸色有些难看,心里酸道:“这两个人哪里瘦了?我看分明还白胖了些。前两天给庙里去信儿,我还特地提了景哥儿身子不爽利病了一场的事,这老太婆今儿回来竟也不问一声!”想到此处向杨景之使了个眼色。杨景之素不爱凑趣抢风头,但又惧内,见柯颖鸾对他眨眼,只得上前对柳夫人道:“娘一路上风尘劳顿,辛苦了。”说完又搀了柳夫人另一条手臂,扶着她上了小轿。

众人跟在后面一起去了杨母正房,一进屋便看见杨母抱着珍哥儿坐在罗汉床上,柯瑞和紫萱分坐左右。待柳夫人进屋,柯瑞和紫萱忙站了起来,将柳夫人让到杨母右下位,丫鬟进来端茶送水,又重新给柳夫人奉上鲜果糕饼等物。柳夫人向杨母施礼,说了些在庙中的事物,杨母慰问了几句,又引见了紫萱,柳夫人送了一对儿金镯子做表礼暂且不表。

闲话叙了几句,柳夫人便想抱珍哥儿,谁想珍哥儿早已钻到婉玉怀里去了。柳夫人见孙儿亲近名声素来不好的柳家五姑娘,不由暗暗皱了皱眉头,对珍哥儿招手道:“过来,让我抱抱。”

珍哥儿腻在婉玉怀里头不出来,婉玉在珍哥儿耳边说了两句,珍哥儿这才扭捏着走到柳夫人跟前,捂着小脸蛋道:“我给你抱,但是不准掐脸。”

众人都笑了起来,柳夫人笑得甚开怀,一点他额头道:“这段日子想我没有?”

珍哥儿道:“想了。”说完走到几子边上,踮起脚尖,挥着小胳膊奋力够到茶碗捧到柳夫人跟前道:“祖母喝茶。”这一番作为引得众人一阵大笑,纷纷夸珍哥儿懂事聪慧,溢美之词源源不绝涌入杨母和柳夫人耳中,这两人乐得见牙不见眼,柳夫人唤着“心肝肉儿”将珍哥儿抱起来狠狠亲了两口,心中感叹自己没白疼大儿子,即便是这小孙子也知道孝顺她。

杨母也分外喜悦,指着珍哥儿笑道:“白眼狼,还没给我敬过茶呢。”

珍哥儿乌溜溜的大眼朝婉玉看了一眼,然后挺着小胸脯道:“我没给老祖宗端过茶,但是给老祖宗端过点心,点心比这碗茶重多啦。”

众人爆发一阵大笑。紫萱笑得前仰后合,妍玉笑得直哎哟,姝玉用帕子掩了嘴笑个不住,杨蕙菊揉着肚子道:“原来这小东西觉得给谁端的东西重,就对谁的孝心更大些。”

珍哥儿一本正经道:“你们笑什么,刚才婉姨跟我说,祖母到庙里给我祈平安,要我知道孝顺,好好谢她。”

这番话说出口,柳夫人再看婉玉的眼光则又不同了。她原本极不喜欢婉玉的脾气秉性,连杨家也很少让她来,但此时再瞧婉玉便顺眼了几分,又瞧她今日穿得素雅,不像往常满身穿红戴绿,举止比原先也稳重许多,心里头的疙瘩才稍稍平了些。

杨母对柳夫人笑道:“这些日子珍哥儿没少麻烦婉丫头,你可要好好谢她。”婉玉忙起身说不敢。

妍玉见婉玉又出了风头,心中嫉妒,面上却只能强颜欢笑。杨昊之因爱子博得长辈欢心,自是得意,对婉玉更多几分亲近之情。柯颖鸾与杨景之暗中对一下眼色,柯颖鸾垂了头,咬了咬唇儿,手盖在肚子上,默默攥了拳头。杨晟之低着头,只捧了茶杯喝茶。

众人闲话一阵便各自散了。婉玉便留在正房教珍哥儿习字,过了一阵子怡人走了进来,在婉玉耳边低声道:“刚柳夫人给各方送礼物去了,给姑娘们的都是一部经书,一串小叶檀手钏,一个水晶刻六字大明咒的坠子和三支玉杆的毛笔。”说完顿了顿又道:“夫人又说姑娘这段日子照看珍哥儿辛苦了,额外多给了一领芙蓉簟和一串翡翠弥勒的佩环。”

婉玉点点头道:“多赏出来的东西别让旁人知道,特别是四姑娘。”

怡人道:“这个自然,我早就眼明手快收起来了。”说完见婉玉无其他吩咐,便静静退了下去。

第九章【下】

柳夫人回房之后杨家三子并杨蕙菊便纷纷进来请安。几人嘘寒问暖了一阵,柳夫人便觉得身上乏了,刚要打发这几人散了,便听门口的小丫头打起帘子道:“老爷来了。”

杨昊之等一听忙站了起来,只见从门口走进来个五十岁上下的高壮男子,生得方脸阔鼻,面色青润,穿一身褐色嵌青纹提花蟒绸直裰,同色腰带,上镶六颗珍珠,甚是华丽。杨家诸子恭敬垂首道:“父亲。”

杨峥淡淡“嗯”一声,在太师椅上坐了,杨蕙菊亲自奉茶。杨峥对柳夫人道:“夫人此番辛苦了,一路劳顿,要好好歇息才是。”

柳夫人道:“刚坐了会子,也不觉得乏,待会子让个小丫头捶捶腿便好了。我在庙里得了张方子,专治你那头疼病的,你吃个试试,据说百治百灵。尼姑庵的大士亲自给你配的药引子,还送了一瓮大悲水,配着药服下,这都是相当不容易得的。”

杨峥捧起茗碗,扫了端坐的子女一眼,哼一声道:“但凡这几个让我有一丝半毫的省心,我还用得着吃什么大士的药!”

柳夫人忙道:“老爷这说哪的话,这几个孩儿都是聪慧省事的,还都有孝心。”

杨峥冷笑道:“孝心?你看看这几个不成器的东西,现如今有哪个能做我的臂膀?老大!我先问问你这些天都忙了些什么?曹庄河口的几船货我是交予你打理的吧?怎的码头那几个管事的说这一个多月都未见你露一面?还有南街上那几爿铺子,这些时日你巡查了几遍,嗯?听说你还在西水街上的当铺里支了一百两银子,我且问问你,这银两花在何处!”

杨昊之心中连连叫苦,他支那银子自是为了买药材补品给柯颖思小产后滋养身体的,但这见不得人的事打死他也不敢说。心慌间,只听柳夫人道:“老爷,你说话那么大声做什么,再唬着这几个孩子。昊哥儿前几日刚死了媳妇,孩子又病了,真真儿是心力交瘁苦不堪言,怎还有心情去街上巡铺子查账本?”

这几句话正提醒了杨昊之,他忙挤出几滴泪,作出愁苦之态,哭丧着脸道:“父亲息怒,是儿子不对。儿子是听说岳母大人痛失爱女生了大病,所以特别支银子买些补品送去,也好歹是个孝心。儿子想着这个钱应从自己的份例里头出,所以就没动家里的银子,反在当铺支了,待手头宽裕了必定就还回去了。”

柳夫人一听立刻睁大眼睛对杨峥道:“听听,这是儿子的一片孝心。”说完拭着眼泪对杨昊之道:“我的儿,你忒命苦,年纪轻轻就死了媳妇…”杨昊之也止不住抽泣。

杨峥听了心中愈发烦闷,一拍桌子道:“够了!都说是慈母多败儿,昊儿就是你宠的,整日里游手好闲,哪里像是个能振兴家业的!唯一拿得出手的只有这个皮相,靠它找了一房贤惠的媳妇,偏偏他还没福消受!”

柳夫人一听此话便不愿意了,道:“老爷,当初这门亲我就不同意。是你硬逼着昊哥儿娶了个瘸子的,难道还是昊儿捡了大便宜?那梅氏除却娘家背景,哪一点配得上咱们的孩儿?若不是你一意孤行,凭昊哥儿的品貌,什么样的姑娘找不到?”杨昊之心中深以为然,但面上却不敢表露出来。杨景之、杨蕙菊鼻观口,口观心,端坐无言。杨晟之垂着头微勾了勾嘴角,脸上仍是一副呆呆的模样。

杨峥怒道:“闭嘴!妇人之见!若不是与梅家结亲,咱们这几年的生意怎能做得这般顺风顺水?你以为我凭什么还能在户部顶个虚职?杨家这几年又怎么延续风光富贵!”

柳夫人见杨峥动了怒,气势自然弱了些许,但口中犟道:“那为了杨家前程也不能就这般亏待昊哥儿,若是当初不答应,昊哥儿就不会娶个瘸子,也不会这么年轻就成了鳏夫。”

杨峥不怒反笑,指着杨昊之道:“你这大儿子除了这幅皮囊还有什么拿得出手?但凡他有本事打理家业,我又何必让他娶个残妻!”说完喘了几口气,喝了一大口茶,伸左手去碾压太阳穴。杨蕙菊见状忙向柳夫人使了个眼色,柳夫人便不再多言了,心中却道:“我那昊儿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在金陵城里都算有名号的才子,怎就拿不出手了?”

杨峥稳了稳心神,看向杨景之道:“老二,最近这两三桩差事办得也算中规中矩。不过发去京城的货里怎又入了柯家的股?且这一入就占了三成,硬生生吞了咱们两成的利润。你自己万不敢做这个主的,你说,是不是你媳妇儿的主意?”

杨景之站起身动了动嘴没出声,柳夫人想起柯颖鸾不自觉哼了一声,她素不喜这二儿媳,事事处处的卖弄才干,在老太太面前争宠,看架势都想盖过自己一头去。她怜惜自己二儿子成亲几年还没生养一儿半女,还将自己身边最得意一个大丫鬟赏过去做姨娘,连老大都没沾这个光呢。谁想那丫鬟没过多久就不明不白死了,这其中的伎俩又怎逃得过她的法眼?她赏过去的人都敢使手段,那柯颖鸾哪里还将她这个婆婆放在眼里了?现如今又开始插手杨家的生意经济,迫不及待给自己娘家捞好处,这样下去还不将杨家搬空了?

柳夫人刚欲开口,便见杨峥上前“啪”一声给了杨景之狠狠一记嘴巴,骂道:“没出息的种子!怕老婆到如此田地,竟连自己的家业也不知维护了!回去好好振你的夫纲,随便寻个由头抽你媳妇几个大耳刮子把她赶回娘家住几天去,出了事有为父顶着!”

杨景之听完登时就呆了,结结巴巴道:“这…爹…这个…”眼睛不由自主朝柳夫人望去,隐带乞求之色。

柳夫人虽不太疼宠杨景之,但也不忍亲生儿子受此责难,开口道:“老爷息怒,头疼症复发可就不好了。眼下过不了一个月便是老太太生日了,里里外外都是事儿,还暂时离不开二儿媳。今日之事既已如此,再追究也伤了跟柯家的和气,不若我去敲打敲打二儿媳,这回作罢,下不为例。”说完看了杨景之一眼。

杨景之忙点头道:“儿子记住父亲教诲,再不敢犯了!”

杨峥长叹一声,又觉头疼,重重坐了下来。杨蕙菊上前给他按压头上穴位,杨峥闭目坐了一会儿,对杨蕙菊道:“你没事的时候勤打发人去梅家夫人送点精巧的物件,再附信说点子贴心梯己的话儿。你素是个伶俐的,爹爹的意思你应是明白的。”

杨蕙菊想起自己和梅家的亲事,面上红了一红,道:“明白。”

杨峥睁开眼一挥手道:“好了,都散了吧!”又道:“昊儿别走,去我书房等着!”见杨晟之低着头默默往外走,这才想起自己还有一子,便上前两步问道:“秋闱有些时日就要到了,这次可有把握?”

杨晟之垂着头恭恭敬敬道:“日日夜夜做文章,不敢怠慢。”

杨峥想勉力几句,却又不知从何说起。这几个孩儿里,唯有杨晟之与他长得最像,且有个稳重的性子,小时候颇聪慧喜人的,但越长大反而越痴呆,聪明灵气全不见了,连秀才也是考了两次才中。杨峥叹了口气,摆了摆手道:“你去吧,我让账房给你支五十两银子做考试的资费。你大哥不喜科举,说那是沽名钓誉的行当,你二哥天资驽钝些,这代杨家是否能重入官场,便看你的了。”

杨晟之忙拱手道:“不敢辜负爹爹殷勤期盼。”

杨峥见他说个话还一板一眼,暗道杨晟之果是读书读傻了脑子,日后需找点差事让他历练历练,通些人情世故才是。摆摆手便让他退下了。杨峥站起身对柳夫人道:“你好好歇着罢,这几天往梅家去一趟,多送些滋补的吃食和药材。”

柳夫人道:“我晓得,我还特地请了妙显大法师加持了七七四十九天的玫瑰紫晶佛珠,上面还刻了心经和大悲咒,戴在身上最是静心辟邪,全金陵就只有这一条呢,赶明儿个我就亲自送去。”

杨峥点了点头道:“亲家母信佛,送这个最妙不过。”又见杨昊之垂着头站在旁边,瞪了他一眼道:“在这里杵着干什么,还不快去书房!”说完便往外走。

杨昊之见其父面色不善,早就唬得一阵阵胆寒,一边跟在杨峥身后往外走着一边回过头忙不迭给柳夫人打眼色。柳夫人使眼色安慰,见那父子出了门便急忙唤来两个老嬷嬷,命好好在后头跟着,守在书房门口,若是老爷万一动怒便赶紧回来通报。

待进了书房,只见已在房中坐着的人均齐刷刷站了起来,弯腰恭敬道:“老爷。”杨昊之微微抬眼一瞄,见那四人均是杨家有头脸的管事,心中暗道不好。杨昊之本是个爱吟风弄月的性子,对科考仕途、生意经济一概兴趣全无,故而其父让他管理家业,也不过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自然不很用心,出了纰漏也是手下人帮着遮掩弥补。今日书房里一连来了四个管事显是事情出得不小,已到了瞒不住的地步,杨昊之又做过不少偷手,一时间心如擂鼓,冷汗都从额上滚了下来。

杨峥走到书案钱拿了一本蓝色的账簿,“啪”一声丢在杨昊之脚下,厉声道:“你自己翻翻看!”

杨昊之捡起来一瞧,知那账簿是码头往来出货的支出,他翻看了两页,实在瞧不出什么端倪,偷看了一眼杨峥,只见自己的爹爹正黑着脸瞪着他,只得硬着头皮道:“儿子…儿子请父亲指教。”

杨峥道:“前两天那批丝绸是从那管的河口出的货,往来钱银也均由你经手。到底赚了多少你可知道?”

杨昊之道:“账簿上写得清清楚楚,曹庄河口五船货,共一万两千两银子,除去一路吃喝花销和船只损耗,以及上京打点等,最后应有八千两银子的纯利。”

杨峥怒道:“放屁!那批丝绸均是上等的雪缎,除却孝敬宫里头各位主子的,剩下的货至少有两万两的进项,怕是今年咱们做的最大一笔买卖了!你个败家子,转眼便将钱抹了一半!说!是不是你又在外头闯了什么祸,贪了公中的银子打点?”

管事们忙道:“老爷息怒,大爷怕是有隐情禀报。”

杨昊之登时一呆,而后连连叫屈道:“这是陈管事向我禀报的,儿子才记录在案,若是贪了一分一厘,我便撞死在爹爹面前!爹要不信便拿陈三德前来对质!”

杨峥气得差点背过气去,前几日他害了头疼病,故而没有亲力亲为,也想着让杨昊之历练历练,便放了手,可谁知这样一笔买卖,杨昊之竟没有亲手打理,反而让个管事的回禀几句完事!杨峥本就是个霹雳火般的性子,此刻更是怒发冲冠,上前便狠狠抽了杨昊之一记大耳刮子,咆哮道:“畜生!还等我拿他对质,陈三德早已便跑没了影了!我问了几个管事,听闻这人是你找来抬举做了河口大管事的。说!你是不是跟他里应外合贪了那一万两银子去花天酒地了?待银子使净你便找他做了替罪羊,自己脱了干系?你个不孝的孽障!”杨峥说着身子止不住乱颤,一脚将杨昊之踹倒在地,举着手又打下来。

管事们急忙上前拦住道:“老爷息怒,老爷息怒!老爷病才刚好,万万不得动气!”

杨昊之腿一软跪在地上哭道:“父亲若这么说,儿子再无立足之地!若是儿子贪了一分一厘,便叫我手上生个大疮烂疮,让天雷打了不得好死!还望父亲明鉴!还儿子清白!”说完脑袋“砰砰”磕在地上,仿佛小鸡啄米一般。

杨峥听杨昊之这么一说“唉”的长叹一声,身子晃了两晃,任管事们扶着瘫坐在椅上,他的儿子他自是心中有数,想杨昊之只不过风流自赏游手好闲,并无胆子贪这么一大笔钱银,但此番出了这等事,若不将其严加管教,一来不能让杨昊之长了教训,二来亦不能服众,三来想起飞了的银子又是肉疼,遂疲惫道:“不管是不是你贪了银两,这总是你的过失,不动用家法严加管教,让我怎对得起列祖列宗。”

杨昊之听闻要动家法,唬得魂魄飞了一半,跪着蹭到跟前,抱着杨峥的大腿,痛哭流涕道:“父亲饶了我罢!我真没贪公中的银子!是那陈三德,定是他将钱银卷包会逃了,他才是吃里爬外的卑鄙小人!”

杨峥踢了杨昊之一脚道:“没出息的孽障!”说完高喝道:“搭春凳,请鞭子来!”

管事们劝道:“老爷,前些时日大爷死了媳妇儿,公事上未免不能进全心,你消消气,网开一面罢。”

杨峥冷笑一声,暗道媳妇儿死了,这畜生高兴还来不及,怎可能心酸神伤。口中道:“今日谁都甭想拦着!再多说一句就叉出去罢!”

管事们自是知道杨峥脾性,你瞧我我瞧你,均不敢开口了。此时外头的小厮已将春凳搭了进来,又有个年轻力壮的长随进屋,手里捧着鞭子。杨峥缓了口气,指着杨昊之道:“把这个孽子给我按在凳上,狠狠的打!”

五六个小厮上前将杨昊之压在凳上,那长随将鞭子抡起来“啪”一声便抽在杨昊之臀部。这抽鞭子是极有学问的,若有心治人,抽两三下便能伤筋动骨;若只是做样子,抽在身上虽啪啪直响,但所受痛楚极小。那长随怎敢打伤杨家的大爷,只将鞭子挥得虎虎生风,但落在杨昊之身上却无什么力道。饶是如此,杨昊之仍“哎哟”一声大叫,浑身不住扭动,疼得俊脸泛白。

正此时,只听有人在门口道:“住手,莫要再打他了!”说着柳夫人已冲进来,直扑到杨昊之跟前,杨昊之一见,不由泪如雨下,道:“娘”再说不出话。

柳夫人心中大恸,流着泪对杨峥道:“老爷,您莫要气坏了自己。昊儿犯了天大的错,您也不能赔上自己的身子。”说着暗地里拧了拧杨昊之的胳膊。

杨昊之呜咽道:“父亲,您打我罢…是儿子错了,是儿子对不起爹爹,对不起列祖列宗…”说着不由嚎啕大哭。

杨峥见杨昊之有悔过之意,怒气也歇了两分,但面上冷笑道:“给我狠狠打,打了这孽子方能出我心头恶气,若不打他,反倒让我憋闷!”

此时管事中有一叫刘坤的,凑上前道:“老爷,这般一闹,惊动了老太太便不好了。我看不如这样,就叫大爷立功赎罪,亲自办事,将那陈三德抓回来。即便抓不回来,也让大爷这些时日出去多历练,将亏了的银子尽力赚回来便是。”

柳夫人忙道:“正是这个理儿。老爷,如今昊哥儿已知道错了,你打坏了他可怎么好,不若你让他出去办差,将功赎罪。”

众人纷纷劝说,杨峥斜眼一瞧杨昊之,看他脸色蜡黄,唇色发白,心里头暗叹一声:“若是这不长进的东西真知道了教训便好了。”想到自己的三个儿子里,唯有这老大还是有几分聪慧可以造就的,心里软了几分,挥手道:“罢了,没打的鞭子便暂时寄存在这儿,让他将功赎罪,或将陈三德抓回来,或在三个月内将亏了的银子赚回,否则家法照旧!”

杨昊之一听此话脸上又是一白,但不敢辩解,任人搭着出了书房。

第十章【上】

郑姨娘存心争脸面柳小姐设计阻情思

杨晟之从柳夫人处请安出来刚走了几步便瞧见姝玉和一个丫鬟站在柳荫底下说话。姝玉目光与他一撞,面上立时带了几分赌气之色,更将身子一扭,眼睛不去瞧他。杨晟之面色无波,脚步顿了顿,转身便进了自己生母郑姨娘住的西跨院。

院中静悄悄的,有个唤作桂圆的小丫头蹲在房檐底下拿着扇子煎药,听见脚步声抬头一瞧,忙站起身道:“三爷来了。”杨晟之道:“姨娘的病好些没有?”桂圆道:“吃了药好多了,今儿个早晨还多吃了一碗粥。”说着打起门帘,杨晟之略一点头便进了屋。

郑姨娘正盘腿坐在床头绣花,她今年不过三十五六岁年纪,生得浓眉杏目,身量高挑,穿着米色绣金镶菊纹缎面圆领对襟褂子,头上只绾一个发髻,插一支赤金梅花簪子。她见杨晟之来了忙起身迎上前笑道:“不是说今儿个太太回家就不来看我了么?”

杨晟之道:“昨晚听说姨娘病了,实在放心不下,就过来看看。如今身子可好些了?府里头伺候的人也难免有不精心的地方,姨娘想吃什么用什么便跟我说罢。”

说话间桂圆将汤药端了进来,郑姨娘将桂圆挥退了,方哼一声道:“我哪里是生什么病,横竖不爱看那个老虔婆罢了!好不容易过两天清净日子,她怎的这么快又回来了?我要不装病这会子还在她跟前听教训呢。”

杨晟之在床边的绣墩子上坐下来道:“姨娘是个剔透人儿,早就应该想通了才是。身份摆在那里,再争那份闲气也没用,还不如就随它去。你只管把身子调养好了,以后的日子还长。”

郑姨娘在床上坐下来道:“你当我不想安安生生过日子?可我一看她那张脸便咽不下胸中那口气!原先我也是家境殷实的,若不是老爷看上了我,千求万求的,我怎么甘心给人家做小?自从进了这家的门,我哪一天不是兢兢业业,恪守本分,那老虔婆还是横挑鼻子竖挑眼,连带着老爷脸上也是淡淡的…”郑姨娘说着眼圈泛红,想到实在不该在儿子面前抱怨这些,方住了口。

郑姨娘的爹爹原先是杨峥手下一员极能干的管事,杨峥为笼络郑家,才将郑姨娘纳了做妾。但正妻柳氏貌美,又是官宦人家出身,连生了两个儿子,杨峥宠爱不迭,对郑氏就难免差了些,五年前郑氏父亲病亡,她与杨晟之更不受人待见,日子也愈发难过起来。

杨晟之暗叹一口气,抚上郑姨娘的手,郑姨娘抬起头来强笑道:“幸好我还得了一个哥儿,那老虔婆的种子加一起也比不上我们晟哥儿的一条腿儿。”又压低声音道:“我看昊哥儿景哥儿没有一个中用的,这正是你的机会,你在老爷面前多表现几回,等你得了老爷的青眼,在府里头做了主,我也就熬出头了!”

杨晟之右眉一挑,伸手便掩住了郑姨娘的口道:“这种话莫要再说了!若是传出去哪还有咱们的好日子!”

郑姨娘不以为然道:“这是咱们娘儿俩在屋里合计呢,又怎会传出去?”

杨晟之道:“姨娘你便安生些罢。过些时日就是秋闱了,等我中了举便跟爹提分府的事儿,咱们出去另过,到时你也不必再受委屈了。”

郑姨娘听罢吃了一惊,瞪圆双目道:“乖乖,我原先只当你说笑呢,你…你真想分出去?你在老爷身边到底还是不同,出了府,情分难免就淡了。若真在外头过得不好了,有那个老虔婆在,老爷怕也不会多照料几分。留在府里,一切吃喝花销不用破费,用度总算还不错。况且杨家家大业大,你若不分家,等老爷倒头那天还能多得些田产…晟儿,你争上一争,兴许老爷就把家业交给你了呢,若分家出去可就没机会了。眼下受委屈不算什么,我等你争气,在老虔婆跟前处处压她儿子一头,把我的脸面争回来!”

杨晟之道:“姨娘,我不过是个庶子,留在府里头怎么能有出头之日?不到万不得已的地步,爹爹万不会把家业交予我手上的。还不如开府出去,即便我立不成一番事业,但也活得舒坦些。”

郑姨娘又想开口劝阻,杨晟之一握郑姨娘的手道:“姨娘,我的心没那么大,我只想有个殷实些、踏实些的日子便够了。日后咱们单独过了,我堂堂正正的叫你‘娘亲’。”

郑姨娘纵有千言万语一听这到这最后一句也都堵在胸口里化了,红着眼眶道:“只你有这份心,我也就不白活了。”

两人又絮絮说了会子。正此时,只见门帘子一掀,桂圆跑进屋喊道:“三少爷,姨奶奶,大少爷在书房让老爷打了!”

屋中两人具是一怔,郑姨娘道:“怎么好端端的打起来了?”

桂圆道:“听前头小厮们匆匆说了几句,好像是昊大爷办事出了岔子,生生折损了好些银两,老爷气得半死,直接请了家法出来,抽了大爷几鞭。”

郑姨娘道:“原是这样。唉,老爷一向最疼昊哥儿,怎的说打就打了,不过是银子罢了,咱们杨家还缺银子不成?”语气里颇带了几丝幸灾乐祸之意,嘴角上挂了笑,又问:“打得重不重?我前些日子扭了脚,还剩了点子药酒,回头给昊哥儿送过去,让丫鬟们没事儿帮他揉揉。”

桂圆揣摩着郑姨娘的心思,添油加醋道:“是几个小厮搭着凳子给大爷抬回飞凤院的,大爷脸色煞白煞白,看着像是给打得死去活来的。”

郑姨娘自是称愿道:“阿弥陀佛,老爷也真是的,打坏了昊哥儿可怎么好。桂圆,你去跟海棠说一声,让她把我原先那个装活血化瘀丸的瓷瓶子找出来,亲自给送去。就说我身子不大爽利,不能亲自去探望了。”说完又拿出十个铜板塞到桂圆手心里道:“桂圆,你这几日给我煎药熬粥的也是用了心的,这钱是赏给你。”

桂圆福了一福道:“谢姨奶奶。”然后欢欢喜喜的出了门去。

郑姨娘对杨晟之道:“晟儿,昊哥儿挨打自然是不受老爷待见了,这正是你的好机会呢。你从小便是个死脑子,这次听姨娘的话罢,自立门户的事儿休要再提了。你可是杨家堂堂正正的少爷,大家公子出身,这般委曲求全的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