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云姗伸着懒腰,从榻上直起了身子,

“咱们回去吧,若没有古萧在,咱们多玩一会儿也无妨,有他在这里,再不回去,母亲和老祖宗必定要打发人来问了!”

古萧恼怒的盯着古云姗,古云姗也不理他,珍珠和侍琴进来,侍候着古云姗和古云欢穿了厚衣服,披了斗篷,李小暖取了古萧的衣服过来,侍候着他穿了,接过兰初递过来的斗篷,仔细的给他系好了带子。

三个人出了正屋,外面丫头婆子打着灯笼,簇拥着三人出了院门,往各自院子里回去了。

第三十九章 画要学

李小暖送到院门口,看着一群灯笼走远了,才长长的舒了口气,吩咐小丫头关了院门,往正屋进去了。

冬末笑容满面的上前,低声禀报道:

“姑娘,刚我拿了一百钱去让刘嬷嬷添菜,刘嬷嬷说什么也不肯要,不但不肯要,还把先前的一百钱硬塞给了我,说小姐和少爷们也不过还是这一顿晚饭,也没多出什么来,倒不算违了例,这钱就不好收了。”

冬末顿了顿,接着说道:

“我就自作主张,留了一百钱,说是姑娘赏的,让她分给几个嬷嬷买酒吃。”

李小暖笑着点着头夸奖道:

“冬末姐姐做得极妥当,也是辛苦她们了。”

冬末松了口气,开心的笑了起来。

古萧的赏梅图,画画改改,改改画画,画了好几天,总算在年三十前一天画好了,李小暖让冬末和兰初举着画,和古萧站在画前,仔细欣赏了一阵子,李小暖赞叹着说道:

“古萧,你这幅画,画得真是灵动极了!我想送出去让人装裱出来!”

古萧眼睛亮亮的看着李小暖,有些激动起来,

“暖暖,真有那么好么?真的好么?”

李小暖歪头看着他,笑盈盈的点着头,示意冬末收了画,吩咐着兰初:

“你去看看魏嬷嬷在哪里,若是不忙,请她过来一趟,就说我有点急事找她。”

兰初答应着出去了。

不大会儿,魏嬷嬷跟着兰初回到松风院,李小暖拉着魏嬷嬷,指给她看着古萧的画,笑着说道:

“嬷嬷这会儿能不能出趟府,把这画送到装裱铺子里装裱了?”

“我的姑娘,明儿就是年三十了,这装裱铺子早就关门了,等过了年,要出了正月,人家才开门呢!”

李小暖怔了怔,一时傻住了,可不是,这个世间,从今天下午直到正月十五,连个卖青菜的都没有!

李小暖丧气的垂着头,一时无计可施,古萧拉着她的手,满脸笑容的说道:

“过了年就过了年吧,这有什么急的!”

李小暖看着他,张了张嘴,想了想,到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摊着手无奈的说道:

“急也没办法啊!”

“姑娘要是急,倒还真是有法子!”

冬末笑盈盈的说道,李小暖眉梢扬了起来,忙摇着冬末的手,温声软语的商量着:

“冬末姐姐,你快说,什么法子?冬末姐姐有什么法子快点说!”

“姑娘先放开我,装裱字画,咱们家就有人会,倒用不着送到外头去。”

李小暖惊奇的睁大了眼睛,冬末笑着说道:

“听我爹说,自从有一回老爷送出去装裱的字,被人掉了包之后,老爷的字啊、画啊什么的,就再也没送出去装裱过,现在前院书房当值的四个婆子,都是专门拜名师学过装裱的,个个都是装裱好手,外头一般些的装裱铺子,还不如她们装裱的好呢!”

古萧得意起来,笑着说道:

“我也知道这事,那是父亲中了解元之后的事!”

李小暖歪着头仔细想了想,吩咐冬末道:

“冬末姐姐,麻烦你拿着这画去一趟前院书房,看她们肯不肯给裱,若不肯,必有说辞,你也别多说,只管回来,咱们依规矩就是。”

冬末笑着点了点,小心的将画卷起来,拿着画往前院书房去了。

古府的新年平静而忙碌的过去了,转眼就到了初四日,李小暖坐在榻上,看着挂在墙上的赏梅图,拧着眉头盘算着。

古萧在这画上真正是极有天赋,可再有天赋,光这样自己摸索、没有名师指点肯定不行,听古云姗平日里话里话外的意思,周夫人并不赞成古萧做除读书之外的任何事,倒是老夫人肯安排古萧去熟悉市井啊什么的,听说古萧的父亲画画得也极好,在她那里想想办法,倒有七八分的可能!

只是,若是这样,她怂恿古萧画画这事……周夫人会不会觉得她带坏了古萧,分了古萧念书的心思?

在这府里,得罪了周夫人,绝对是她李小暖自己找死!

李小暖苦闷的叹着气,歪在了靠枕上,到底要不要到老夫人那里想想法子去?古萧读书上头,实在是……能中举就不错了,若是能画一笔好画,倒也是个法子……李小暖心里灵机一动,慢慢盘算起来。

古家守着丧,过年也是闭门不出,也没有什么亲戚上门,听冬末说,古萧祖父那一代,嫡亲的只有一个弟弟,弟弟早年就嫌上里镇偏僻,成了家就依附着妻族,搬到杭州府住着去了,生了两个儿子,因老一辈人去世的早,到古萧父亲这一代,堂兄弟几个并不亲近。

古萧的父亲在三四岁上头,父亲就没了,李老夫人守着独养儿子过活,如今儿子也在她前头走了,只留下古萧这一根独苗。

照冬末的感慨:“老祖宗是个命苦的!”

古家宗族里的远亲近戚,因李老夫人以凶悍精明闻名在外,族里几乎没有人敢登门打扰她。

李小暖感慨万分,李老夫人守着三四岁的独养儿子和偌大的家业,娘家又没有个兄弟姐妹,当年不知道经历过多少风波苦难,若不凶悍、不精明,稍差个一星半点的,只怕古家这一支早就断了根了!

转眼就是正月十三日了,吃了午饭,周夫人脸上露出些疲倦来,李老夫人忙打发她回去歇着了,古云姗拉了拉古云欢,悄悄递了个眼色,两人低低的叽咕了两句,只说要去大厨房看看元宵馅儿,就告退出去了。

李小暖轻轻咬了咬嘴唇,坐到榻脚处,接过小丫头手里的美人捶,一边给李老夫人轻轻捶着腿,一边笑着说道:

“老祖宗,我收了一幅画,也不知道画得好不好,我让冬末姐姐拿过来,老祖宗帮我过过眼,好不好?”

李老夫人微微直起身子,笑哈哈的说道:

“好,赶紧拿来,我看看!”

李小暖起身到门口吩咐了冬末,不大会儿,冬末取了画过来,李小暖转头看着古萧,抬手按着嘴唇,示意他不要说话,和冬末一起展开了画卷。

李老夫人坐直了身子,仔细的审视着画卷,眼里闪过丝明了来,也不点穿,只认真的评论道:

“这画若论笔力,没有规矩,也太稚嫩了些。”

古萧的脸顿时垮了下来,李小暖笑吟吟的看着李老夫人,等着她往下说,李老夫人回头看了看古萧,又转头看着李小暖,暗暗叹了口气,接着说道:

“可若论灵性,这画却是占了十足十,这必是个没学过画、却有些天赋的人画的,这雪、这梅花、这园子都极灵动,颜色配得也好!”

李小暖绽放出满脸笑容来,古萧眼睛亮闪着,笑得眼睛弯成了月牙。

李老夫人抬头看着李小暖,李小暖将画交给冬末,上前靠着李老夫人坐下,俯到她耳边,低声说道:

“老祖宗,这画是古萧画着玩的,我看着好,就请前院书房的嬷嬷帮着装裱起来,挂到我屋子里了!”

李老夫人惊讶的扬了扬眉梢,转身看着古萧问道:

“是你画的?”

古萧抬手挠了挠头,有些扭捏的点了点头,李老夫人爱怜的抚了抚古萧的头,李小暖仔细的看着李老夫人,笑盈盈的说道:

“老祖宗,要不,请个高明的老师回来教古萧画画吧,古萧这样的天赋,若是再有了名师指点,说不定过上十年八年的,就成了咱们元徵朝的最好的书画大家了呢!”

李老夫人转过头,若有所思的看着李小暖,李小暖仰着头,满眼期待的看着她,李老夫人盯着李小暖看了一会儿,转过头,温和的看着满眼紧张和渴望的古萧,抚着他的脸颊微笑着说道:

“这是大事,回头我跟你母亲商量商量再说吧。”

李小暖有些着急起来,微微直起上身,陪着笑说道:

“都说士子要通六艺,就算不能六艺俱通,也要有所擅长才好啊,听说有个叫沈泰清的大学士,就以擅画闻名,皇上就爱他的画!”

李老夫人怔了怔,李小暖有些急切的接着说道:

“我看那些笔记里说,他有一次喝醉了酒,冲撞了皇上,皇上说他‘画洒脱,人也洒脱’,半点都没怪罪他呢,也不知道真的假的……”

李小暖看着李老夫人,有些胆怯的停住了话头。

李老夫人目光凝重的盯着李小暖看了半晌,回头看了看一脸莫名其妙、懵懵懂懂的古萧,悠悠的叹了口气,伸手抚着李小暖的发髻,强笑着说道:

“你要是个男儿该多好!”

李小暖眨了眨眼睛,有些糊涂的看着李老夫人,李老夫人抽出帕子按了按眼角,笑着说道:

“祖母这是高兴的,萧儿画画得这样有灵气,小暖这样懂事,祖母高兴呢。好了,你们先回去,祖母也累了,要歇着了。”

古萧担忧的看着李老夫人,李小暖急忙站起来,轻轻拉了拉古萧,曲膝告了退,轻手轻脚的退了出去。

第四十章 少艾挽葱

第二天早上,李小暖垂着眼帘,心神却有些不安宁的慢慢吃着饭,古云姗和古云欢互相递着眼色,古萧也有些郁郁不乐的低着头,有一下没一下的吃着碗粥。

李老夫人似笑非笑的扫了眼一脸鬼祟的古家姐妹,眼神又掠过闷闷不乐的古萧和李小暖,只装没看到,吃了饭,端着茶慢慢喝着,和周夫人长篇大论的说起家常来。

李小暖侧着身子坐在榻沿上,疑惑的看着心神不宁的坐在旁边扶手椅上的古家姐妹,古云姗拉了拉古云欢,两人站起来,慢慢往前蹭了两步,古云欢推了推古云姗,古云姗不情不愿的往前蹭了半步,又退了回来,想了想,咬着牙又往前蹭了蹭。

李老夫人眼角余光扫着两人,还是装着看不见,周夫人诧异的看了看两人,又看了看冲她微微眨了眨眼的李老夫人,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古云欢推着古云姗,古云姗微微有些紧张的咳了一声,李老夫人仿佛刚看到两人般,转过头,满脸奇怪的笑着问道:

“你们两个,不赶紧去前头翠薇厅打点明儿元宵的事去,在这里磨蹭什么?”

古云欢紧张的推着古云姗,古云姗陪着满脸笑容,蹭到榻上,用拳头轻柔的给李老夫捶着肩膀,声音软软的请求着:

“老祖宗,明天不是元宵节嘛……那个……”

李老夫人认真的点了点头,

“云姗说得真对,明天,可不就是元宵节!”

周夫人掩着嘴笑了起来,看着两姐妹,笑着也不说话,古云姗轻轻跺了跺脚,

“老祖宗又装糊涂逗我们玩儿了!您知道云姗的意思的……”

古云姗声调拖得长长的说道,李老夫人撑不住笑了起来,转过身,点着古云姗的额头说道:

“你看看你们姐妹两个,从昨儿起就鬼鬼祟祟、神神秘秘的!还说老祖宗装糊涂逗你们玩儿呢?!”

古云欢急忙绕到李老夫人另一边,讨好的给李老夫人捏着肩膀,笑着请求道:

“原来老祖宗早就知道了,就让我们去吧,就看一看,看一看就回来!”

李小暖有些莫名其妙的转头看着古萧,古萧眼睛亮了起来,急忙站起来,扑到了李老夫人怀里,扭股糖般叫道:

“老祖宗!我也要去!我和暖暖也要去!”

周夫人失声笑了起来,指着古萧边笑边训斥道:

“你看看!过了年,都九岁的人了,也算是大人了,还这样子腻在祖母怀里撒娇,成个什么样子!”

李老夫人呵呵笑着搂着古萧,干脆的答应着:

“好好,都去都去!”

古云姗和古云欢轻轻的欢呼起来,李老夫人转头看着两人,绷起了脸,

“只是有一件,可要早些回来,出去别淘气!听老嬷嬷们的话!”

“老祖宗,您这是三件,不是一件!”

古萧窝在李老夫人怀里,笑嘻嘻的说道,李老夫人撑不住笑了起来,叫了孙嬷嬷进来,仔仔细细的吩咐着:

“明天晚上,你亲自陪着她们姐弟出去,除了各自的奶嬷嬷,再多挑几个妥当的婆子跟着,别让她们姐弟几个往人多的地方挤,别在外面乱吃东西,别回来晚了!”

孙嬷嬷笑着一一答应着,李老夫人转头看着兴奋不已的三人和莫名其妙的李小暖,笑着指着李小暖说道:

“这孩子是个可怜的,必是没看过元宵灯会!”

李小暖立时明白了过来,跟着眉飞色舞起来,古云姗和古云欢千方百计要去看的,是元宵灯会!是那个“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的元宵灯会!

李小暖回到松风院,沐浴洗漱后,坐到床上,激动的看不进书去,干脆拉着冬末和兰初,细细的问起上里镇元宵灯会的种种规矩、习俗和掌故来。

冬末和兰初也跟着兴奋起来,三个人叽叽咕咕直说到很晚,还兴奋得睡不着觉。

第二天天还没亮,李小暖就睁大了眼睛,等着起床了。

李小暖和古萧两人,吃了最漫长的一顿早饭,走了最漫长的一段路,回到松风院,古萧捧着书,李小暖捧着花绷,大眼睁小眼的盯着沙漏,过了最漫长的一个上午,吃了最漫长的午饭,过了最最漫长的一个下午,总算熬到了吃晚饭的时候,李小暖在焦躁的等待中,早就半分胃口也没有了,勉强吃了两口,看着古萧放下筷子,也忙着跟着放下筷子,只说饱了。

李老夫人满眼笑意的看着满脸兴奋、雀跃不已的四人,笑着摇了摇头,无奈的吩咐道:

“好了好了,不吃就不吃吧,让人带匣子点心去,出去可要听嬷嬷们的话,不能玩疯了,听到没有?”

四人急忙满口答应着,急不可耐的告了退,奔回去换了衣服,几乎是片刻功夫,就在后园通往古府码头的角门旁聚齐了。

古云姗和古云欢一样的打扮,穿了本白棉衣棉裙,外面穿了淡灰棉斗篷,用一根银簪子绾了头发。

李小暖和古家姐妹几乎同样打扮,只是头上绾了两个抓髻,用白棉绳扎住。

孙嬷嬷带着魏嬷嬷、吴嬷嬷,还有另外六七个嬷嬷,早就提着灯笼,侍候在角门外了,四人各带了两个丫头,出了角门,上了古府的画舫。

孙嬷嬷指挥着众婆子熄了灯笼,只在画舫船舱地上,放了四五盏小小的琉璃盏,船舱半人以下,也是舱板能档住的地方,都是明亮可见的,再往上,船舱窗户处,就是一片黑暗了,菊影等丫头将窗户全部推开,河两岸各色各样的花灯流光溢彩,就看得清清楚楚了。

李小暖兴奋异常的趴在船舱窗户上,贪婪的看着外面美丽异常的花灯和廊街上熙熙攘攘、热闹非凡的人群,她到这个世间快一年了,还是头一回这么靠近集市,看到这样的热闹,见到这么多的人!

古萧挤在李小暖身边,热情的介绍着:

“暖暖,这里的花灯还不算好,京城的花灯才好看呢!去年元宵节,我跟着母亲,还有姨母,还有恪表哥……”

古云欢耳朵极聪的听到了‘恪表哥’三个字,急忙挤了过来,挤到了古萧身边,李小暖挑着眉梢,好笑的眨了眨眼睛,也不理会古云欢,只一边似听非听的听着古萧说话,一边努力想看清楚岸上的人和灯,,

“……我们坐着汝南王府的大船,连流晶河里都漂满了花灯,唉呀,可好看了!暖暖,什么时候我带你去流晶河看花灯去,那才真叫好看呢!还有啊,顺着流晶河,出了城,到了仙人渡,那儿年年都放烟花,去年的烟花,听说是大皇子孝敬的,真是壮观极了,可好看可好看了!大家都说从来没见过那么壮观的烟花,我都看呆了!”

李小暖漫不经心的听古萧滔滔不绝的话语,古云欢听了一阵子,见再没提起她的恪表哥,渐渐没了兴致,想提一提那个恪表哥吧,一时又开不了口,干脆转过身,和古云姗挤到了一处。

李小暖眯着眼睛笑着,看着古云欢和古云姗叽叽咕咕的又咬耳朵说话去了,才笑盈盈的和古萧头顶着头,有一搭没一搭的说起闲话来。

船极其缓慢的行了小半个时辰,到了一处极阔大的码头前,船娘撑着船,小心的靠了岸,系好了缆绳,孙嬷嬷和几个嬷嬷先下了船,散开拱护着古云姗四人下了船,往镇子里走去。

几个嬷嬷围在外头,菊影等几个丫头又围了一层,把古云姗等四人严密的围在了中间,李小暖无奈的叹着气,只好推开冬末,再拨开婆子,探出头往外看着。

一群人不往人多的地方挤,也不往偏僻的巷子去,只拣着巷子宽敞,人流不多的地方去。

李小暖牵着古萧的手,暗暗叹着气,这看灯,就是要哪儿人多往哪儿挤,哪儿热闹往哪儿去,这样子看温吞灯,真是让人郁闷!

古云姗和古云欢也不关心两边的花灯,一路上不停的交头结耳,叽叽咕咕着,李小暖满眼兴趣的看着两人,轻轻拉了拉古萧,俯在他耳边低声说道:

“你看看大姐姐和二姐姐,肯定在商量什么事呢,咱们跟紧些,别被她们两个把咱们甩下了!”

古萧转过头,盯着两人看了一会儿,学着李小暖,俯在李小暖耳边低低的说道:

“暖暖你说得对!她们两个肯定商量什么事呢,说不定就是商量着要甩掉咱们,咱们盯紧她们!”

李小暖忍着笑,咬着嘴唇重重点头答应着,两人一边跟着嬷嬷们往前走,一边紧紧的盯着古云姗和古云欢两人。

两人又嘀咕了一会儿,古云姗招手叫了珍珠过来,俯在她耳边,低低的说了几句话,黑暗之下,也看不清楚珍珠的脸色,只看到她不停的点着头,转身往前面找孙嬷嬷去了。

第四十一章 请先生

一行人顿了顿,往前过了一个巷口,转个弯,往镇子外走去。

走了两刻钟功夫,就到了镇子外的一大片菜地旁,这里人来人往,好象比镇子里面还要热闹,几乎都是年青姑娘,大家低头不语的笑着脚步匆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