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人在园子里逛了一会儿,有些累了,二少奶奶就陪着两人到自 己院子里歇着,古云欢和李小暖逗着二少奶奶州满周岁的儿子玩了一个 多时辰,才起身往正院回去了。

申初时分,李老夫人和周夫人起身辞了朱夫人,朱夫人引着两个大 少奶奶和二少奶奶,送李老夫人等人往二门里坐车子去。

侯府北边的套院里,一个青衣青帽的小厮飞奔着进了院子,拐进前 院的厢房里,气喘吁吁的低声禀报道:“出来子出来了!”

镇宁侯府二房长公子、三少爷周建宁正半躺在榻上,嘴里咬着肉脯 ,腿架在榻几上,摇来晃去的看着本图册,听了禀报,一下子坐了起来 ,小厮忙跪倒在地给他穿着鞋,周建宁撇着嘴问道:“真有那么好看? ”

“回爷,小的是听奶奶身边的翠红姑娘说的,说夫人都看呆了,还 说什么倾国倾城,翠红说了,比爷那册子上的美人好看一百倍,一千倍 !”

“胡说!比爷册子上的美人好看一千倍?!那不成仙女下几了?”

周建宁伸手拍着小厮的头骂道,小厮躲闪着,嘻笑着说道:“爷去 看看不就知道了,就是没那么好看,好歹也是个美人儿不是,再说,不 还能看看古家二小姐吗。”

“那倒是,好几年没见了,小美人儿该长成大美人了!赶紧走!”

周建宁精神起来,跳起来,伸手抓了把折扇,带着小厮,一溜烟往 前院二门处奔去。

两人沿着抄手游廊,到了离二门不远的抱厦间后,熟门熟路沿着后 面下人走的狭小楼梯,到了抱厦上头的阁楼里,推开阁接寄户,往二门 里探看着。

通往正院的甬路上,朱夫人陪着李老夫人一行人,边说边走着,缓 缓走了过来。

周建宁瞪大眼睛,看着跟在头,和大少奶奶、二少奶奶说着话的古 云欢和李小暖,口水流了出来。

“那个小的,小的,就是那个美人儿?小美人儿!不是一百倍,一 千倍,是一万倍,一万倍!”

以下不计入收费字:

祝各位亲中秋愉快。话说,咱们中国人的节日里,小闲最喜欢的就是中秋和元宵节,一个是一家人聚在一起,其乐融融的吃吃饭、看看月亮,亲情无价;一个是处处花千树,少男少女心情最萌动的时候,那种朦腕的似爱非爱,最美啊!

可惜,咱们小暖的安逸日子,一时半会是没有了啊!伤心!

第一百零二章 汝南王府

小厮从周建宁身边挤出来,探着头,也跟着伸长脖子,垂涎欲滴的死盯着李小暖。

朱夫人和周夫人服侍着李老夫人上了车,朱夫人转过头,满脸笑容的看着周夫人低声说道:“天也不早了,赶紧回去吧,这些天你也忙坏了,先好好歇几天,反正回了京城,这往后,咱们见面的时候长着呢,云欢的事你只管放心,我早就留心着了,你也知道,咱们中意的人家,对这媳妇儿都是及挑剔的,多是要见了人才肯定下来呢,你们回来的正好!下月初,是大长公主的生辰,她已经给我下过帖子了,到时候,我带上云欢一起过去。”

周夫人眼睛里的笑意溢了满脸,拉着朱夫人的手,边往自己的车子走去,边感激的说道:“又要让嫂子费心了。”

“你看看你,这说的是哪里的话了?咱们是嫡嫡亲亲的一家人!再说,你又不是不知道,这些外甥、外甥女里头,我最疼的就是云欢!若不是怕你舍不得,我早讨了过来做女儿了!”

朱夫人满脸笑容的嗔怪道,周夫人笑了起来,“她和你也最亲,你钥匙想要,就送给你做女儿去!”

两人说笑着,朱夫人虚扶着周夫人上了车子。

古云欢和李小暖站在旁边,侍候着周夫人上了车子,才转身往自己的车子走去,李小暖又有些浑身不自在起来,扭头往周围看了看,还是什么也没有看到,疑惑着和古云欢一起上了车子。

这二门里,她总有一种被人死死盯住的感觉!

隔天,是汝南王府的接风宴请,李小暖头天晚上就满身不自在起来,和兰初嘀嘀咕咕的商量着,想托病不去。

兰初仔细想了想,低声说道:“姑娘还是去吧,这好好儿的,突然病了,别说老祖宗,只怕连少爷都能觉出不对来,姑娘若是想病,从路上起,就该病起来。”

李小暖白了她一眼,“老祖宗年纪大了,云欢一直病恹恹着,古萧又是个没用的,我要是再从路上就病起来了,夫人一个人,又要安置这一大家子的事,又要操心这几个真真假假的病人,这还不得累坏了?”

兰初摊着手说道:“姑娘担心这个操心那个,路上不能病,前几天忙成那样,又病不得,唉,姑娘的身子吧,又一直那样好,这些年,除了放风筝病了那一回,就没生过什么病!这会儿,没缘没由的突然一下子就病了,不是摆明了让人起疑心吗?!”

李小暖耸拉这肩膀,苦恼的趴在榻上,扔了只杏脯到嘴里,用力嚼了起来,兰初坐在榻沿,仔细想了想,低声说道:“姑娘不会碰到他的,姑娘想想,那是王府,规矩自然比咱们家大,他是成年的爷们,总不好随便往内院去的,更没有闯进去见别家女眷的道理!再说,我听孙嬷嬷说过,王府有咱们府十几个那么大呢,那么大的地方,哪里就能碰的上的?!”

李小暖皱着眉头,一点也不认可兰初的话,古萧不就是整天在内院混着的?那是他的家,他想去哪里就去哪里!

姑娘只跟着老祖宗,寸步不离就是了,他总不能像对我那样把老祖宗也打晕了去吧?哼,谅他也不敢!“

李小暖转头看着兰初,“你说了半天,就这句话还有那么一点点用,跟老祖宗是跟不住的,她们要说些私房话儿,比方说,说说二姐姐的亲事啊什么的,总是要把我和二姐姐打发出来的,我还是得紧盯着二姐姐,半步不离!”

兰初连连点着头,两人又嘀嘀咕咕说了一会儿话,李小暖才心神不宁的睡下了。

第二天一早,李小暖早早 起来,兰初仔细挑了件淡紫绫紧身小袄,一条同色烟罗裙出来,李小暖皱着眉头看着兰初手里的衣服,拎起来看了看,挑剔的说道:“换一件去,找身穿起来难看的衣服穿。”

金粟和玉版抿嘴笑了起来,“姑娘穿什么都好看,哪有姑娘穿着难看衣服的?”

李小暖嘟着嘴,伸着胳膊,玉版给她穿了小袄,纽好了纽子,李小暖揪着小袄,又抱怨起来:“这袄子也太合身了,找件宽宽大大的来!”

兰初失笑起来,“姑娘也真是的,平时做的衣服,但凡宽出一星半点来,姑娘都不肯穿的,说衣服要合身了才叫衣服呢,不让就成了布片子了,这会儿,要宽宽大大的到哪里找去?”

李小暖长长的叹了口气,耸拉着肩膀,由着三人侍候穿了衣服,梳好了头发,又吃了燕窝粥,兰初取了件深紫素缎斗篷来,侍候李小暖穿上,自己也穿好衣服,跟着李小暖出了门。

一家人吃了早饭,各自收拾好,从二门里上了车,启程往汝南王府过去了。

汝南王府坐落在城东的王府巷,离古家有一些路程,古云欢和李小暖同坐一辆车子,古云欢在车厢里端坐了一会儿,就有些不耐烦起来,将车帘子掀起条缝来,偷偷往外张望着,“小暖小暖,到了到了,到王府巷了,以前我可喜欢这条巷子了,一进来就让人觉得特别清净,小暖你知道吗,这一条巷子,就汝南王府一家。”

李小暖心事重重的端坐在车厢里,也没心思接古云欢的话去,古云欢一会儿兴奋着,一会犹豫矛盾着,自顾自的说这话儿,竟没发现李小暖的忧心忡忡。

车子从侧门进了汝南王府,沿着宽阔平整很的甬路,往里面驶去,走了有一盅茶的功夫,车子顿了顿,停了下来,古云欢紧张着、兴奋着,拉了拉李小暖的衣袖,和她解释着:“这里是王府的二门,咱们要下去换了他们的竹轿子进去,小暖,等会儿上了轿子,你要好好看看轿子里面,那些花草刻得像真的一样!可雅致了!”

李小暖斜睇着兴奋不已的古云欢,没有答话,扶着兰初的手,跟在古云欢后头下了车子。

车子旁,已经整整齐齐的停了四顶小巧精致的紫竹小轿,每顶轿子前后各有一个靛蓝衣裙的婆子恭敬地垂手立着。

见李老夫人等人下了车子,站在轿子前头的婆子屈膝福了福,放下轿杆,恭敬的打起了轿帘子。

李小暖跟着古云欢,缓步上了轿子,两个婆子稳稳的抬起轿子,步履舒缓有度的往前走去。

李小暖坐在轿子里,转头打量着周围,,这是亮轿,轿子上半边只糊了一层绡纱,外面看里面朦朦胧胧,里面看外面,却是清清楚楚。李小暖微微闭了闭眼睛,舒缓着情绪,算了,既来之,则安之,喵的,这年头,谁怕谁来?!

唉,这年头,她还真是怕他,她和他,根本就是鸡蛋和石头,没有满月的娃娃的小细胳膊和成年壮汉的大腿!唉!李小暖暗暗叹着气,算了,不想了,也许她只是杞人忧天,他那样的人,还能少了美女美男?只怕早就忘了。。。。早知道这么快进京,当时就该再忍忍,实在不该把她踢到烂泥里去!六年前,不过轻轻踢了他一脚,他就能记恨到现在,这一身烂泥。。。。唉。。。。

算了,不想了不想了,做也做了,在想也没什么用,走一步算一步吧,总会有办法的,李小暖轻轻甩了甩头,仿佛要把这些让人心神不宁的东西远远的甩开去,专柜头,留神欣赏起外面的景致来。

轿子好像是走在一条两人来宽的林间小路上,路两边古树林立,花木扶疏,鸟儿的鸣叫声清脆悦耳。走了一刻钟的样子,树木稀疏,两边假山、花架、亭台楼阁多了起来,还隐隐听到了潺潺的水流声。

轿子继续往前走去,穿过一架还在怒放的蔷薇,经过一处高高的阁楼,又像是过了一座桥,前面不远处,现出一处雕梁画栋的院落来。

高高的阁楼上,程铬站在二楼窗户前,背着手,缓缓摇着折扇,远远看着一行四顶紫竹小轿迤逦行来,经过楼下,才收了折扇,在船台上轻轻敲了几下,挑着眉梢,脸上露出得意的笑容来。

婆子打起轿帘,李小暖下了轿子,早有几个穿红着绿的丫头迎了上来,屈膝行着礼,笑盈盈的引着四人,沿着抄手游廊,往正院走去。

周夫人扶着李老夫人,古云欢微微转身,轻轻拉了李小暖的手,低声说道:“别怕,姨母人可好了。”

李小暖笑着点了点头,和古云欢一起往里走去。

一行四人缓步走着,穿过一座垂花门,进了正院。

正屋门口,一个穿着姜黄缂丝长袄的中年妇人站在那里正显得有些焦急的往外看着。

“王妃等的心急了,还不赶紧过去。”

周夫人松了李老夫人,紧走几步,奔了过去。

古云欢低低的欢呼着,松开了李小暖的手,雀跃着向前奔去,李小暖上前半步,扶着李老夫人,两人一起顿住脚步。

第一百零三章 君子报仇

古云欢越过周夫人,拉着王妃的胳膊,娇憨的叫着:“姨母,云欢可想你了!母亲也可想你了!”

王妃眼眶里盈满了眼泪,伸手抚着古云欢的面颊,哽咽起来,“姨母也想你们呢,小云欢都长这么大了!”

“你看看你,越大越不懂事了,你给姨母见礼了没有?”周夫人站在旁边,温和的轻声责备着,古云欢吐吐舌头,轻盈的退 后半步,飞快的曲了曲膝,王妃一把拉过古云欢,笑着说道:“跟姨母,不用讲那些虚礼。”

王妃目光越过周夫人,看着落后半步的李老夫人,笑着迎了过去。

李老夫人满面笑容,就要曲膝见礼,王妃忙紧走半步伸手扶住了李老夫人,笑着说道:“您是长辈,这是家里,不讲国礼。”

“王妃客气了,这几年不见,王妃气色更好了。”

李老夫人挽着王妃的手,笑着寒喧着,周夫人也跟过来,扶着李老夫人,三人一起往正屋进去了,古云欢落后几步,拉着李小暖,跟在后 面进了屋。

王妃让着李老夫人,三人在东厢榻上坐了,旁边一个身段柔软、面容俏丽、妇人打扮的女子接过小丫头托盘里的茶,先奉了一杯给李老 夫人,又奉给王妃一杯,最后一杯,奉给了周夫人,古云欢贴在李小暖耳边,低低的介绍道:

“那是许姨娘,原是姨母房里的丫头,因为侍候的好,前几年,姨 母让她生了个小丫头!”

古云欢声音里透出浓浓的不屑来,两人正嘀咕着,小丫头已经在榻 前放了两只墨绿色、满绣着榴绽百子的垫子来。

古云欢忙示意着李小暖,两人上前几步,一左一右,跪倒在垫子 上,给王妃磕头请着安。

王妃笑着抬了抬手,有丫头上前扶了两人起来,王妃仔细打量着李小暖,赞叹起来:“这就是老夫人的侄孙女儿?果然生得与众不同。这模样、这气度,就是这京城里也不多见,来,到这里来,让我仔细瞧瞧。”

李小暖温顺的微笑着,曲了曲膝,上前半步,站在了王妃面前,王 妃伸手拉着李小暖坐到榻沿上,上上下下又打量了一遍,笑着说道:“这孩子,越看越可人疼。”

许姨娘陪着满脸笑容,接过小丫头手里的扛盘奉了过来,王妃伸手从扛盘里捻起只用莲子米大小的的珍珠串成的手串,套在了李小暖手 上,笑着说道:“这是姨母给你的,留着玩吧。”

李小暖忙起身,曲膝谢了赏,王妃笑着示意两人坐到旁边的扶手椅 上,转头看着古云欢说道:“你原先最喜欢吃红豆酥,昨天我就吩咐点心房给你准备着了,如 今可还喜欢吃这个?”

“喜欢!姨母这里的点心,我样样都喜欢吃!”

古云欢连连点着头,笑着说道,王妃笑了起来,小丫头们早就托着 四五样各色细点,放到了古云欢和李小暖身边的高几上,许姨娘接过小丫头托盘里的茶,殷勤的奉了上来,李小暖微微欠身接过杯子,低低 的道了谢,许姨娘满眼笑容的看了眼李小暖,退到了三妃身后侍候着。

时候还早,古云欢无聊的听着三个人从多年前起叙着家常,李小暖半垂着眼帘,端坐在椅子上,凝神听着三人的闲话。

古云欢在椅子里动了动,端起杯子,无聊的喝了口茶,周夫人正说着前天去镇宁侯府的事,突然顿住话头,王妃笑着转头看着古云欢和李 小暖吩咐道:“我们说话,你们也听不懂,不如让石榴侍候着你们两个,去后面园子里逛逛去。”

古云欢急忙点头答应着,站了起来,李小暖暗暗叹着气,也跟着站起来,果然,一说到云欢的亲事,就得打发她们出去!这么冷的 天,追什么园子!唉!

王妃转头看着侍立在身后的穿着淡青比甲的俏丽丫头,笑着吩咐 道:“你叫几个丫头婆子,陪她们两个到后头园子里逛逛去,好好用心 侍候着。”

石榴恭敬的答应着,引着古云欢和李小暖,从院子后头的小角门出 去,穿过浓密的紫藤花架,往后面园子里逛了过去。

古云欢兴致高涨起来,拉着李小暖,指着园子里的景致,仔细的给李小暖介绍着:“……你看你看,那里,那个亭子你看到了没有?那叫溢翠亭,那个那个,那处高阁,叫随云阁,里头装着地火龙呢,冬天的时候,烧 起火龙,窗户大开着都不觉得冷!可舒服了!还有那里那里……”

李小暖微笑着听古云欢会儿东一会儿西的介绍着,石榴笑了起来,转头看着古云欢,笑着说道:“我记得表小姐小时候最喜欢我们府里的菊花这会儿菊花开的正好要不我引你们过去瞧瞧去?”

古云欢眼睛亮了起来,连连点头答应着,“唉呀,我怎么忘记这个了!小暖你不知道,那些个珍本菊花,姨 母这里都有!咱们赶紧看看去!”

说着,拉着李小暖,往前奔去。

李小暖用力拉了拉古云欢,低声说道:“慢慢走,你看看你,当心夫人回去说你。”

古云欢笑着点着头,两人跟着石榴,穿花拂柳,往再子里走去。

后头不远,洛川小心翼翼的缀在离她们不远处,听到要去看菊花, 轻手轻脚的往后退了出去。

李小暖站在染香亭中,转身看看亭子周围的菊花,惊艳着感叹起 来,这些菊花,本本珍稀名贵,更难得的是株株养得极好,花儿开得好,植株形态更好,这汝南王府的园艺,比兰初父亲高明的多了。

古云欢指着菊花,和李小暖说着这叫什么、那叫什么,两人从染香 亭出来,沿着花间小径,一边欣赏赞叹着,一边往前走去,菊丛尽头,是一片极大的湖,湖里残荷已经清理的干干净净,碧波微微荡漾着,显 得开阔异常。

李小暖站在湖边,极目眺望着,感慨着汝南王府的奢侈,这可是内城,二门进来那样的成片古树,这园子这样阔大的湖,一路行来,只 看到王妃居住的那个院落,这府里其它人居住的院落在哪里?

李小暖和古云欢站在湖边,微寒的风吹过,两人都裹了裹斗篷, 古云欢转头看着石榴问道:“你带了鱼食没有?我想去喂鱼玩儿。”

石榴指着湖中的暖阁,笑着说道:“那阁里就有,正好到阁子里坐着喂鱼去。”

古云欢点了点头,拉着李小暖笑着说道:“走,咱们过去喂鱼玩儿。”

李小暖看着湖中那座和上里镇古家极其相似的九曲桥和水中暖阁, 迟疑着摇了摇头。“我不想去,怪冷的。”

“去吧去吧,一点也不冷,这还没进十一月呢,你这会儿就嫌冷 那冬天怎么办哪?京城的冬天可比上里镇冷得多了!”

古云欢一边说着,一边强拉着李小暖上了九曲桥,曲曲折折着往湖中暖阁走去。

石榴吩咐婆子取了鱼食出来,古云欢探着身子,一把把往湖里撒着鱼食,引得湖里的鱼儿飞快的聚集了过来,跳跃着争抢着,搅得湖水热闹非凡起来。

李小暖也跟着兴致高涨起来,取了包鱼食,东撒一把,西撒一把,引得鱼儿来回奔波着,在水面上跳上跃下,打得湖水啪啪作响。

远处,一个婆子匆匆奔了过来,在九曲桥边停住脚步,招手叫了个小丫头过去,俯在她耳边叽咕了几句,小丫头连连点头答应着,奔到 暖阁中,轻轻拉了拉石榴,把她叫到了岸上,石榴听婆子说了几句话, 转头看了看暖阁中的古云欢和李小暖,点了点头,急步离开了。

婆子看了眼暖阁,也跟着离开了。

古云欢和李小暖还在暖阁里的欢快的喂着鱼。

不大会儿,刚才传话的小丫头进了暖阁,曲了曲膝,笑着禀报道:“表小姐,我们家二小姐差了位嬷嬷过来,说是特意过来跟您说几 句话的,人就在湖边的亭子里了。”

古云欢忙扔了手里的鱼食,接过旁边小丫头递过来的湿帕子,擦 了擦手,转过头,看着李小暖正要说话,传话的小丫头笑着说道:“那嬷嬷说,二小姐吩咐了,是和表小姐说话!”

小丫头重重的咬着最后几个字,古云欢怔了怔,转头看着李小暖 笑着说道:“二表姐还没见过你呢,你在这里等我一会儿。”

李小暖笑着说道:“我到岸上等你去,这暖阁里怪冷的。”

小丫头让过古云欢,隔在中间,跟在古云欢后头,往岸边走去,古云欢脚步轻快的上了岸,李小暖正要往岸上去,小丫头伸出手,拦着李小暖,恭敬的说道:“李小姐就在这里等等吧,嬷嬷就在前面不远呢。”

李小暖微笑着顿住脚步,往后退了两步,左右扫了一眼,心里突然 恐慌起来,这周围,除了她和面前的这个小丫头,竟一个人也没有了!

就在她恐慌间,前面的小丫头竟然小跑着,径直离开了。

李小暖急忙拎起裙子,跟在小丫头后面,往岸上奔了过去,刚跑 了两步,就一头撞进了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程恪怀里,踉跄着往后跌去。

第一百零四章 讨债

程恪伸手捞了她起来,李小暖稳住身子,用力拍开了程恪的手。 警惧的盯着他,慢慢往后退了两步。

程恪抖开折扇,缓缓摇着,半眯着眼睛,脸上透出丝得意之色来,

“臭丫头,今天咱们新帐老帐一起算!”

李小暖又缓缓退了半步,下意识的裹了裹斗篷,抬头盯着程恪,心里飞快的思量着,喊?不行!只怕他前后左右都布置下了,哪里喊得 出人来?再说,真喊出人来,她和他,这就是私相授受,她要么一头 撞死,要么就只有给他当妾了!喵的!

得想法子赶紧离开,跑回去!他可追不上她!别急,不能急……

程恪低头看着裹着斗篷、眼珠微转着,不知道在想着什么的李小 暖,心里紧张着警惕起来,收了折扇,遥点着李小暖训斥道:

“爷跟你说话呢!耳朵聋了?!”

李小暖神情渐渐安然下来,看着程恪,声音平淡和缓的问道:“算什么帐?”

程恪手里的折扇僵了僵,“哼”了一声说道:“老帐、新帐,都要算!”

“老帐?表少爷不是亲口说过饶了我吗?不过,表少爷若是想反悔了,也没什么,小孩子家说话.随口说随手忘,也是常情。”

李小暖带着此似有似无的笑意,大度的说道,程恪额头青筋时隐时现,“哼”了一声,咬牙切齿的说道:“爷说话当然算数!这老帐,爷就饶了你,这笔新帐,咱们得好好算一算!”

李小暖转着身子,环顾着四周,叹了口气,摊着手说道:

“这里又没荷花,又没莲蓬的,这会儿,这里,没法算哪,要不,等明年夏天,荷花开了,莲蓬长出来了,我再过来陪着表少爷好好算一 算这帐,你说好不好?”

程恪闷着口气,看着满脸认真的李小暖,恨恨的说道:“爷和你算帐,关荷花莲蓬什么事?!”

“那爷这帐,要关到哪里去?”李小暖奇怪的再道,

“你!”程恪抬手点着李小暖,“你别跟爷装傻,你把爷!”

程恪猛然咬回了后面的话,闷了片刻,才接着说道:“爷落水这事,就这帐!”

李小暖汪出满眼笑意来,哼,死要面子活受罪!你要面子,那就好办!程恪被李小暖满眼盈盈的笑意看得心仿佛漏跳了半拍,声音也 低了下去,“噢……”

李小暖拖着长音,笑盈盈的说道:“就只落水一件是吧?小暖也是一时不懂事,表少爷贵人大量,可饶处且饶了小暖可好?”

程恪被她笑得心软起来,正要点头,突然警惕着恍过神来,摇了摇头,盯着李小暖看了一会儿,轻轻咳了一声,声音温和下来,“这算帐的事,咱们先不提,小暖,你听我说。” 李小暖眼眶微微缩了缩,喵的,小暖是你叫的?!

程恪顿住了话头,又轻轻咳下几声,清了清喉咙,低头看着李小暖,斟酌的说着:

“小暖,这世子妃,关着……很多事,我知道你聪明有见识,我说的,你必定能听得懂,这世子妃,是父亲和姑母选定的,不是我不想娶你,你放心,我必定会对你好,姚家大小姐脾气性格都极温和,再说有我呢,谅她也不敢对你怎么样,你放心,我肯定对你好……”

李小暖被他的话闷得要吐出血来,恨恨的闭了闭眼睛,抬头看着 程恪说道:

“有句话,叫人各有志,世子爷可听说过?”

李小暖盯着程恪,硬生生咽回了到嘴的讥讽,轻轻舒了口气,把心 底的怒气往下压了压,话说清楚就行了,不能再得罪他!

“小暖孤苦贫寒,福薄命贱,自小就有自知之明,从没生过攀富攀贵的念头,要嫁,也只愿意嫁门当户对的人家,夫妇相敬相亲,粗茶淡饭,平安度日,一家人和和气气,就是小暖的大福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