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我带你出去逛去!你想去哪里都行!这京城凡好玩点的地方,爷都玩过,京城各处大大小小的酒肆,戏楼,瓦市,勾栏,各色铺子什么的,就没一处不认识爷的!”

李小暖呆怔的看着程恪,肩膀慢慢耷拉了下去,他在这京城,是几乎无人不识的霸王,自己,长成这样……一出门,就成了京城谁人不识君!

李小暖垂头丧气的倒在程恪怀里,“唉!你混成这样,一跟你出去,只怕还没到地方呢,就人尽皆知了,回来我就得重新学规矩去!”

程恪眨了几下眼睛,闷闷的笑了起来,李小暖猛的抬起头,疑惑的看着程恪,程恪急忙解释道:“我是真心想带你出去,真没别的意思!”

李小暖眯着眼睛看着程恪,程恪急忙摆着手说道:

“你别急!咱们不偷着也能出去逛!晚上咱们就去逛流晶河去,过两天我休沐,咱们去庄子里打猎去,大慈悲寺逢五开市,我带你去看万姓交易,还有,除夕晚上最有意思,我带你出去逛!”

李小暖眼睛亮亮的笑了起来,一个个曲着手指头,“你说的,我都记下了。”

程恪忙点着头,“你放心!我都带你去,这京城,好玩的地方多得很,往后我带你慢慢玩去。”

李小暖抿嘴笑着,歪着头看着他,突然伸手圈在程恪脖子上,在他唇上轻轻吻了下,程恪只觉得头晕目眩着浑身发起热来,下意识的揽紧李小暖,低着头重重吻了下去。

过了不知道多大会儿,李小暖推开程恪,头抵在了程恪怀里,均着气息,程恪气息滚热而粗重,低头吻在李小暖脖颈间,两只手滑到李小暖腰间,往丝绦结结处摸去,李小暖急忙推开他,往旁边挪了挪,离他远了些,抿嘴笑着说道:“我给你倒杯茶来。”

程恪慢慢坐起来,靠到靠枕上,目光随着李小暖,接过杯子,一口喝了,李小暖接过杯子放回去,拿了个靠垫过来,挪得离程恪远了些,歪在靠垫上,笑着说道:“咱们说说话儿,一会儿就到了。”

程恪长长的叹了口气,伸手抚着李小暖的散落下来的一缕发丝,摇着头说道:“没有说话的心思。”

李小暖伏在靠垫上笑了起来,笑了一会儿,转头看着程恪问道:“下午送走父亲母亲,我想去看看唯心大师,你陪我去?”

居然还提前一会儿,真不容易!

亲亲各位!

第百九十章自来处来!!

程恪轻轻挑了挑眉梢,看着李小暖,迟疑着问道:

“你去看大师,跟他说过了?”

“说过?说什么?我去看他,就头一次去的时候,不知道他住哪里,找空秀方丈问过,后来就都是直接过去的。”

李小暖笑着说道,

“大师住的那片林子里有古怪,我每次去的时候,他都在等着我了。”

程恪直着眼睛,呆呆的盯着李小暖看了片刻,

“大师那里,象这样不告而去的,我以为只有先生一个,大师和先生已经是几十年的交情了。”

程恪坐起来,看着李小暖,疑惑起来,

“小暖,大师对你这样特别,究竟是什么缘由,你想过没有?”

李小暖看着程恪,一时怔住了,呆了片刻,才摇着头说道:

“我不知道大师那里,除了我,只有先生是这样过去的,我还以为,想见大师,都是这么直接去那院子找他的。”

程恪睁大了眼睛,愕然失笑起来,

“大师院子外头的那片林子,不知道有多少人守着,没有大师点头,别说那院子,就是那片林子,也不能靠近!”

李小暖歪着头看着程恪,拧起了眉头,

“大师到底是什么人?那片林子,大的没边,可不是谁想守都能守得住的。”

程恪抬手抚着额头,连连叹了几口气,又长长的叹了口气,往李小暖身边挪了挪,低低的说道:

“这事,也不知道该不该跟你说,我和小景,也是偷听来的。”

李小暖忙挪了挪,贴到程恪身边,俯耳过去示意着他,

“你说!”

程恪贴到李小暖耳边,低低的说道:

“大师是皇上嫡亲的弟弟,听说还是双生子。”

李小暖愕然睁大了眼睛,低低的惊呼道:

“我从来没听过皇上还有弟弟,还是嫡亲的。”

“嗯。”

程恪神情凝重起来,斟酌着说道:

“说是一生下来就会说话,先皇说是妖孽,要溺死,也不知道后来怎么回事,竟然活下来了,一直养在宫内的佛堂里,好像是再没说过话,先皇死后,突然开口说要出家,就去了福音寺,我问过父亲,父亲说他洞明天机,世事皆知,不是凡人,皇上凡有大事,必先去问了他才做。”

李小暖心里凛凛然恐惧起来,他知道她的来历?还是他和她一样的来历?

程恪低头看着面色苍白的李小暖,急忙伸手搂了她,

“别怕,这都是传言,都是传言!你别放心上,他不过佛法精深,是得道之人罢了。”

李小暖艰难地抬头看着程恪,声音有些暗哑的说道:

“他能.....他真是......不是凡人。”

李小暖垂着头,沉默了片刻,才接着说道:

“他说他看得到人的魂魄,我还以为他胡说八道骗人的。”

程恪苦笑起来,轻轻拍了拍李小暖问道:

“他怎么跟你说起魂魄来?”

“嗯。”

李小暖垂着眼帘,含糊着说道:

“他说我福泽好。”

“他替你医病,守着你念心经,也是因为看你福泽好?”

“他是这么说的。”

李小暖头靠在程恪怀里,垂着眼帘低声说道,程恪眯着眼睛响了片刻,轻轻笑了起来,低头看着李小暖说道:

“我听古萧说过,你看书只要一遍,就能记住了,不管学什么,只要看一眼,就通了,是真的?”

“也不全是。”

李小暖有些不自在的动了动,

“记东西时快一些,要学东西,跟平常人也没什么不同,古萧自己笨罢了。”

程恪笑着说道:

“古萧不笨,不是特别聪明罢了,小暖,你聪慧处无人能及,大师只怕是看到了这一处,才对你另眼相看的,要说福泽,只怕姑母和小景的福泽更是深厚,听父亲说,有一年,大师说天下难处太多,要请个福泽深厚的来福音寺帮他烧这头香,请的就是姑母,当时姑母已经怀了小景,皇上对小景一直疼爱非常,一时因为他是幼子,二来,”

程恪顿了顿,接着说道:

“父亲说大师从来没有明说过,这福泽深厚的,究竟是姑母,还是姑母肚子里的孩子,或者二者兼有。就是这样,大师也没对姑母或是小景有过什么特别之处过。”

李小暖凝神听着程恪的话,迟疑了一会儿,抬头看着他慢吞吞的说道:

“天禧三十三年的头香,是我帮大师烧得。”

程恪半张着嘴,愕然看着李小暖,半晌才恍过神来,呛了口说般连咳了几声,掀帘往外看了看,转头看着李小暖,低低的问道:

“这是,还有谁知道?”

“老祖宗,我只和她说了。”

程恪舒了口气,低下头,满眼笑意的看着李小暖,伸手揽过她,闷闷的笑了起来。

“怪不得,从娶了你,我就事事顺心。”

两人叽叽咕咕的说着话,不大会儿,车子就进了山门,洛川在车子外头禀报了,李小暖忙侍候着程恪穿了衣服,程恪跳下车,上了马,赶到前头去了。

车子在寺里停下来,竹青和玉扣扶着李小暖下了车,赶到王妃车前,虚扶着王妃下了车。

空秀方丈早就迎了出来,引着四人进了大殿,大殿里头,法事已经开始了。

王爷和王妃上了香,跪倒行了磕拜礼祭了李老夫人,程恪和李小暖也上前拜祭了,程恪陪着父亲就坐在殿里听经,李小暖扶着王妃,转过大殿,周夫人带着严氏已经迎在殿后了。

几个在观音殿坐着听着经,跟着做完了法事,王爷和王妃就启程回去了,古家住了一个院子,程恪和李小暖住在了李小暖往常居住的、离林子最近的那处院子里。

傍晚时分,程恪陪着李小暖出了院子,沿着林间依稀小道,往隐在密林深处的院落走去。

院子大门和往常一样应手而开,和往常的空无一人不同,大门里垂手站着名穿着雪白直缀的中年僧人,冲李小暖微笑着,双手合什见了礼,转头看着程恪,声音平和的说道:

“大师吩咐了,请程公子在门房里候着。”

李小暖笑了起来,转头看着程恪说道:

“往常兰初陪我来,也是在这门房里等着我的,里头的茶喝,还有点心吃。”

程恪显得有些尴尬鄂抬手揉了揉鼻子,笑着点着头,看着李小暖沿着院子中间的甬道一路进去了,才转身进了门房里静坐等候着。

李小暖沿着青石甬路一路进了正院,正屋门口侍立着的中年僧人打起帘子,李小暖进了屋,唯心大师端坐在南窗下宽大异常的榻上,正慢慢喝着茶,见李小暖进来,招了招手,李小暖满脸笑意,脚步轻快地走到榻前,侧着身子坐到了榻沿上,探头看着唯心大师面前的杯子,惊讶的问道:

“大师今天怎么喝起泡茶来?”

“嗯,喝了一阵子了,倒别有一番意趣。”

大师缓缓抿了口茶,慢慢品着,李小暖笑了起来,去了鞋子,盘膝坐到大师对面,取了另一个杯子,从紫砂壶里倒了杯茶出来,端起来品了两口,笑着点着头,

“这才叫茶呢!”

大师微笑着摇了摇头,放下杯子,仔细打量着李小暖,点了点头,

“不错!”

李小暖喝了杯里的茶,重又给大师和自己杯子注了茶,抬头看着大师,伤感的说道:

“今天是来送老祖宗回去的,她明天就要启程回上里镇了。”

“嗯。”

大师似是而非的“嗯”了一声,看着李小暖,和缓的说道:

“不过一个轮回罢了,有来就有去。”

李小暖点了点头,端起杯子喝了几口茶,抬头看着大师问道:

“大师,福泽是什么?”

“我也不知道。”

大师喝着茶,淡然的问道,李小暖放下杯子,看着大师说道:

“己之福泽,必是敌之祸端,大师说是不是?”

大师满眼笑意的点了点头,

“你说的有道理。”

李小暖歪着头看着大师,大师嘴角露出笑意来,看着她,轻轻摇着头说道:

“别想太多,只看眼前就是。即使天道,也有错乱更改的时候,来是始,去是终,纵然知道终是终,这条路还是得慢慢走过去,既然走了,就好好欣赏一番路上的景色吧。”

李小暖呆了半晌,轻轻点了点头,看着大师低声问道:

“大师知道我从哪里来的吗?”

唯心大师轻轻摇了摇头,李小暖直直的看着他,紧接着问道:

“大师从哪里来?”

唯心大师微笑着又摇了摇头头,

“我看不到,没人能看到,佛家有句话,自来出来,往去处去。”

李小暖歪着头,笑着点了点头,

“我知道了,谢大师指点。”

大师微笑着点了点头,李小暖将壶里的茶叶倒出,重又泡了壶茶,陪着大师喝着茶说了半天闲话,眼看着夜幕浓重下来,才告辞出来。

程恪有些焦躁的在门房里来回走着,见李小暖出来,急忙迎了出来,中年僧人递了盏灯笼给程恪,程恪接过谢了,一只手揽着李小暖,出了院门,小心的沿着林间小径,往回走去。

林子里,小径两侧,每隔十几步就亮着盏灯笼,指引着程恪和李小暖,两人走过后,灯笼就悄无声息的熄灭了。程恪和李小暖身后,陷入一片黑暗和安静。

****************************

下一章,一个小时候。

第百九十一章心急

两人很快回到了居住的院落里,沐浴洗漱,吃了点饭就歇下了。

第二天,两人一大早起来,陪着周夫人等人一起请了灵,重又祭拜辞了李老夫人的灵位,看着周夫人等人的车子走远了,才上了车,往京城回去了。

隔天,兰初从长青县赶了回来,和李小暖仔细禀报着:

“......见了大姑奶奶,看着倒还好,我去的时候,那个邹氏也在边上侍候着,谨慎恭敬的很,眼皮极活络,我也没搭理她,只和大姑奶奶见了礼,说了两句话,大姑奶奶就把她打发出去了。”

兰初顿了顿,看着李小暖小心的说道:

“那邹氏生得果然极好,看着一脸的温婉柔顺,极是可人。”

李小暖皱着眉头,点了点头,

“大姐姐说什么没有?”

“我用话探了几回,大姑奶奶一句也不愿意提邹氏,我也不敢再多问,旁的倒也没说什么,只说过几天就准备动身回去台州,说是想着家里长辈还没见过小少爷,如今姑爷有邹氏侍候着,她也放心得很,就想着干脆带着孩子回去台州,等过了年就从台州直接赶到京城来,听大姑奶奶那意思,姑爷明年任期满了,想到京城谋个差使,她先过来,一来收拾收拾家里,二来,也提前过来准备准备。”

“这是她的意思,还是金志扬的意思?”

李小暖看着兰初,拧着眉头问道,兰初想了想,迟疑着说道:

“我也没好细问,看大姑奶奶那话里话外的意思,这事,姑爷必定是知道的,也愿意了的,看样子,应该是姑爷的意思。”

李小暖眼睛微微眯了起来,咬着嘴唇沉默了片刻,缓缓点了点头,含糊的说道:

“好!想进京就更好了,万事便宜。”

兰初看着李小暖,迟疑着说道:

“大姑奶奶留我住的这两晚,姑爷都歇在邹氏房里。”

李小暖恶心般皱了皱眉头,半晌才叹了口气,看着兰初,低声说道:

“这毕竟是大姐姐的家事,旁人不好多管,等她进了京,听她的意思吧。”

兰初点了点头,看着李小暖,轻轻的叹了口气,告退出去了。

转眼就到了十五日,李小暖早早起来,穿戴整齐了,去正院会了王妃,王瑞紫堂请安去了。

红福站在院门口,正伸长着脖子,翘首以盼的等着李小暖,看到她下了轿子,急忙奔出来,拉着李小暖的袖子,满脸欢喜,流着长长的口水兴奋的叫着:

“糖妹妹!糖妹妹,糖!吃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