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定了主意,心中略定。

寻思着,还是要把这意思跟她透个口风才是,免得她整天心神不宁的。之前被灌了药,他花了好大力气才把她治了个七七八八,可别抑郁于心,犯了病才是。

他拿定主意,正想站起来说句话,吕老爷给他敬酒:“九爷,你不仅救了我们老俩口的命,还帮我儿子、媳妇、孙子报了仇,大恩不言谢,多的话我都不说了,一杯薄酒,略表心意!”说着,一仰脖子先干为敬。

赵凌笑着端起了酒杯,却传来傅庭筠的惊呼:“九爷,您的病还没有好,还是以茶代酒吧!”

话音一落,院子里寂静无声。

大家都惊讶地望着插屏那边。

坐在插屏后面的傅庭筠此时只盼着有个地缝能钻进去。

她怎么就脱口说出这样的话来?

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就是他的妻子也不能这样说他…何况是她?

他肯定觉得尴尬得很,当她是胡搅蛮缠的娇横之人!

傅庭筠低下头,想死的心都有了。

插屏后传来赵凌淡然而又平和的声音:“我倒忘了这一茬,你们喝酒,我喝茶好了!”

傅庭筠抬头,满脸难以置信地望着插屏那边。

他说什么?

“你们喝酒,我喝茶好了”…平和的声音仿佛就在耳边,她的心一点点的又活了过来。

他,他没有责怪她。

这念头一起,她的心又揪起来了。

他是因为在大庭广众之下给她台阶下呢?还是真的没有恼她?

弯弯如细羽般柔顺的眉毛紧紧地拧在了一起。

坐在她对面的吕太太看着,目光闪动,笑着拍了拍她的手:“你也是一片好心,九爷能体会得到。要不然,他也不会说出以茶代喝的话来。要知道,九爷可是海量!”

是吗?

傅庭筠心里七上八下,再也不敢做声,听着外面一桌的人说话。

“…原来,我想着九爷有些事不方便出面,您说想让我帮您看宅子的时候,我二话不说就应下了。现在九爷既然决定去从军,我也该把这宅子还给您了。”吕老爷老怀大慰地道,“趁着您这几天还闲着,我和您去衙门把这房产地契的名字改过来,把这几年的账目也给您算一算。”然后道,“我从前是给人做掌柜的,现在年纪虽然大了,却一直没闲着,有事没事就到街上去转转,看看什么生意好做,几年下来,也颇有些心得。要是九爷不嫌弃,我给九爷做个掌柜吧!”

这宅子当初花了不少银子,如今却不在他的眼里,这几年吕氏夫妻守着这宅子,没有功劳也有苦劳,送给他们也不为过。至于做生意,他原来也知道吕老爷的本事,只是他一直想着回江南,根本就没有往这上面想。

赵凌刚想拒绝,话到嘴边又咽下。

还是先把傅家九小姐安置好了再说吧。

要是傅家九小姐真的没有地方去,这宅子也好,铺子也好,倒不如全送给吕氏夫妻。

“这事先放一放。”他道,“我另外有件事想问问大家。”赵凌神色一正,“我已经和吴大人说好了,到时候我会带几个情同手足的兄弟一起投军。你们谁想和我一起去?”

“啊!”杨玉成几个喜形于色。

能洗白身份,从此以后可以光明正大地过日子…又有几个人会不欢喜。

“我,我跟着九爷去。”杨玉成第一个开口。

“我也想跟着九爷去。”三福和石柱异口同声地道。

三福年过三旬,石柱比他小两三岁,两人都是中等身材,面容敦厚,只是一个看上去很木讷,一个看上去很朴实。

“那好,我们等元宝回来了,看元宝是什么打算,到时候一起去都司衙门见那位吴大人。”赵凌说着,看了插屏那边一眼,像要看一看傅庭筠是什么反应似的。

傅庭筠听着怅然若失。

金元宝回来了,她也应该走了吧!

她有些急起来。

劝他去军营投军的事,还有刚才出言阻止他喝酒的事…都得尽快和赵凌解释解释才行。要不然,她走了,这误会岂不是永远解不开了!

傅庭筠希望自己能给赵凌留下一个好印象。

第58章 解释

阖家团圆的中秋节,对别人来说,这也许只是一年一度的一个佳节,可对于经历过生死离别,痛苦悲伤的杨玉成等人来说,能这样安然无恙地欢聚在一起,弥足珍贵。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大家赏着月色,吃着月饼,喝着金华酒,喧阗中透着的是热闹和喜庆。

赵凌和吕老爷边喝边说:“明天要去拜访唐岱山,把宝剑还给他,顺便请唐岱山在十三山用午膳后,下午和我们把这些年的账目拢一拢。后天去城里转转,趁着年成不好,看能不能再盘几家不做的铺面下来。等过几天,我们再到城外你相熟的几位地保家拜访,如果有人卖地,请他们给递个音,帮着从中说和一下。既然决定留下来,那就要好好打算打算。”

杨玉成等都是陕西人,不用背井离乡,他们自然高兴。三福甚至道:“九爷分了很多钱给我,我也不知道干什么,吕老爷,要不,我把钱放在您手里,您也帮我置办些田亩,”然后小声嘀咕,“现在也不用每天提着脑袋过日子了,我,我想娶个媳妇,给家里继个香火…我全家人都饿死了!”

大家都默然。

“行啊!”赵凌故作轻松地笑道,“你们谁要想买房置地娶媳妇的,把钱都拿出来,请吕老爷帮你们谋划谋划。”又道,“想当年,吕老爷可是做过大掌柜的人,生财有道。”想调节一下气氛。

“不敢当,不敢当。”吕老爷忙道,“什么吕老爷,那是外人面瞎喊的,九爷这样,可就折煞我了。叫我平安就行了。”

“九爷可以这样叫您,我们可不敢。”杨玉成跟着凑趣,大笑道,“您比我们年长,我们喊您一声‘平安叔’吧!”又道,“您也别和我们客气,杨公子杨公子的喊着,别人不知道我是什么底细,您还不知道?这不是寒碜我们吗?您要真心把我当成自己人,就叫我玉成好了。”

大家哄然而笑,气氛又热闹起来。

吕老爷也是精通世事之人,笑道:“行了,你既然认我这个叔,我也没道理不认你这个侄儿的。”

大家再次笑起来,彼此都感觉好像一下子亲近了不少似的。

吕老爷趁机提出来去广仁寺赏灯:“…你们难得在西安府过中秋节。可惜今年年景不好,要不然,也可以见识见识长安街火树银花的壮观景象了。”颇有些意犹未尽,要把这欢乐的场景一直延续下去似的。

阿森第一个跳出来拍手称“好”:“我也要去,我也要去!”

“好啊!”赵凌兴致也很高,“那大家一起去看灯吧!”

阿森欢呼起来。

就是坐在一旁台阶上,抱着已经熟睡的儿子的郑三娘,也都露出期盼的目光。

傅庭筠却有些沮丧。

这样算来,八月二十五之前赵凌都没有空。

那她的事怎么办?

她笑着站了起来:“那我就留在家里看家吧!”

“这怎么能行?”吕太太笑道,“要看家,还是我留下来吧!你们都难得来一趟,我年年都能看到。”

郑三娘也忍了心底的欲望,忙道:“还是我在家吧!正好可以带带临春。”

满院子寂静,好像在无声地催促傅庭筠一起去似的。

傅庭筠知道自己有些扫兴,可她实在是没有心情。

于是笑着对吕太太道:“今天太累了,改天再和大家一起出去逛逛。”

吕太太还要说什么,三福憨笑道:“既然傅小姐累了留在家里,那我就在家里看门好了。免得有人趁火打劫到家里来偷东西。”

“那就这样吧!”赵凌没等其他人开口,做了决定,“我们出去逛逛,让傅小姐歇会。”语气淡淡的,刚才溢于言表的喜悦突然间淡了不少。

杨玉成等人见赵凌说了话,不再坚持。

吕太太朝着吕老爷瞪了一眼。

吕老爷不明所以地睁大了眼睛。

吕太太不再理会丈夫,但也不好再说什么,笑着招呼郑三娘:“那我们就赶紧把家里的东西收拾收拾,好一起去看灯。”

郑三娘和芦苇都高兴起来,吕太太领着郑三娘服侍傅庭筠梳洗,芦苇在院子里打扫,三福和石柱帮着把桌椅子都搬回了厢房,大家很快收拾妥当,留了三福看门,一齐去广仁寺看灯会了。

院子里安静下来,傅庭筠却翻来覆去睡不着。

她起身支了窗户。

夜空中的月亮又圆又亮,皎洁的月光如流水般洒落进来,柔和而安祥。

不知道母亲怎么样了?

算算日子,七堂姐还有一个月也该出嫁了。

但愿她没有被自己的事耽搁。

想到这里,她的情绪有些低落。

如果她没有出事,现在也应该在遣嫁的路上了。

不过,如果她没有出事,也就不会遇到赵凌了。

这么一想,她心情顿时好了起来。

可转瞬间,傅庭筠的心情又变得很差。

这个赵凌,平时不是冷清清一副什么也不感兴趣的样子吗?怎么听到有灯会就跑得比什么都快。也不管身上是不是还带着伤,也不管明天是不是要早起去见那个唐岱山…

她长长地叹了口气,心情有些怅然。

看着月色正好,转身拿了些香烛到院子里去拜月神娘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