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嬛明白那意思,要么做恭顺听话的妃嫔,要么死。

——翻案永无可能。

她枯坐了整整两日,滴水未进,最终将酒液倒入杯中。

临终前,取下颈间羊脂玉雕琢的平安扣,许侍卫以重金,请他将此物转交宫中梁妃。

那是玉嬛满月时,祖父的挚友梁侯爷为她和孙儿梁靖定亲的信物。她以外室女的身份藏在舅舅身边,梁家一直以为她已死了。直到两年前机缘巧合,她遇到那位名叫梁靖的健勇小将,他兴许是得知了她的身份,认出这玉扣,便寻机让她离开宫廷,随他远走。

可惜彼时她还深信永王会帮她翻案,亦存着几分爱慕的情愫,婉言谢绝。

梁靖大抵视她为贪慕权势之辈,孑然离开。

到头来,她没能翻案,亦不配再留着这玉扣。

甘甜的酒液入喉,带着滚烫的辛烈味道,毒火般烧入脏腑。

外面春雨淅沥,依稀想起数年之前,也是这样连绵不绝的雨里,她跟奶娘落魄瑟缩,永王锦衣而来,朝她伸出手,端贵俊伟,唇边带着笑,如芝兰玉树。而后救下她性命,一语道破她的身世与委屈,爱护照顾,还许诺帮她。

为君一日恩,误妾百年身。

是她痴心妄想了。

……

平安扣送到梁靖手里,已是两年之后。

新帝登基,世家仍旧盘踞各处,几乎与皇权平分秋色。然而利益相争,彼此倾轧仍未停止,皇后入主中宫不到半月便被废入冷宫,他那位在宫中封妃的堂姐因病而逝,曾为永王夺嫡立下汗马功劳的梁家,也被政敌打压,阖府问罪。

梁靖回府时,男丁多锒铛入狱,女眷被禁足府中,暗自抹泪。

数年之前太子与永王夺嫡,政见相左,势如水火。

沿袭数百年的高门世家树大根深,不止倒逼皇权,更仗势在地方作威作福,太子年轻气盛,主张重用科举入仕的官员,在几位重臣辅佐下,意图瓦解世家。而永王则盯着皇位,笼络高门贵族,包括彼时颇有势力的梁家。

他夹在中间,一边是至交好友的太子,另一边则是血脉牵系的家族。

两处为难,索性自请驻守边陲,保家卫国。

边地苦寒练就钢筋铁骨,他率兵拦住外寇数次南下的侵袭,收复了被人占据六十年的数座城池,令十数万敌军闻风丧胆,却没能防住朝堂射来的冷箭。猛虎相争,梁家倾塌,他虽因赫赫战功而未问罪,却被夺去官职,贬为白衣。

这一路回京,沿途所见所闻,都是世家大族在地方横行霸道,仗势欺压盘剥百姓,几乎令民不聊生。

倘若太子还在,那几位心系百姓的清正重臣还在……

梁靖看着京城的满目绮罗、奢靡铺张,在拿到那枚平安扣时,更是五味杂陈。

他当然认识这玉扣,记得谢家玉嬛。

即便时隔数年,梁靖依旧能清晰想起跟她独处的那天。

是在盛夏的上林苑,绿浓红稀,树影揉碎,她穿着司空见惯的女官服制,满头青丝笼在冠帽里,脸颊姣白如玉,哪怕站在盛装华贵的宫妃之间,昳丽的容貌也丝毫不逊色。

那双眉眼尤其漂亮,藏着书画大家都难以描摹的灵气。

偏僻逼仄的废弃宫殿,他提起旧日婚约,她捧出玉扣,托在纤秀的指尖。

窗外有合欢花团团簇簇,她的声音藏着歉然,顾盼之间娇美婉转。只可惜在永王府浸得太深,不知是记挂那份尊荣还是记挂永王,执意要留在宫里面,最终香消玉殒,令人扼腕。

若他能早点遇见她,也许她不会在两度家破人亡后投奔永王。

若永王没了她和皇叔怀王的助力,也许不会是今日的局面。

梁靖立在月下中庭,对着玉扣出神,念及府中女眷的惊慌绝望,狱中铁索锒铛、疲弱将死的父兄,皱眉沉吟,脸色愈发阴沉。

忽然背后有冷风乍起,携风带雷往这边激射而来。

他听风辨音,扬手便捉住一支疾劲射来的弩。箭,反手掷向来处。

有闷哼隐隐传来,没等他回身擒贼,背后铮然之声不断,弩。箭如雨,兜头罩下。

霎时间,万箭穿心,血透重衣。

梁靖双拳紧握,挣扎着回身,只看到远处一道模糊的轮廓,藏在深浓夜色。黑色的衣袍在风里翻飞,那姿态架势,尽是斩尽杀绝的狠厉。

是……他!

作者有话要说:开始更新啦~男主重生,1V1,仍然是甜宠,欢迎品尝~新文开张,小红包蠢蠢欲动,仙女们不要大意地留下爪印哈~

明早8点见!

蟹蟹提前扔的雷么么哒!!

杏雨花扔了1个手榴弹

机智fan扔了1个地雷

第2章 第2章

梁靖从噩梦里惊醒,豁然坐起。

夜色深沉如墨,军营里简单的木板床被压得咯吱作响,外头万籁俱静,偶尔有齐刷刷的脚步声传来,是巡营的兵士。他向来身子强健,这会儿却被惊出满身冷汗,脊背额头,冰凉汗腻。

下意识伸手摸向枕边,鞘身乌沉的宝剑冷硬如旧。

剧跳不止的心在触到剑柄时稍稍平息,他屈腿坐着,眉头紧锁。

脑海里昏沉而凌乱,许多事排山倒海般压过来,梁靖有些痛苦地抬手,揉了揉眉心。

帐内天光昏暗,唯有一灯如豆,惨惨将熄,旁边一卷兵书,还是昨晚他翻看的那页。

然而那些记忆涌入脑海,卷着数年时光的起伏跌宕,不是梦境的芜杂凌乱,而是清晰分明,每件事都有迹可循——

朝堂夺嫡暗潮云涌,东宫与永王各施手段,世家为保住承袭数代的利益而倾轧争斗,最终令百姓遭殃、民不聊生,辜负了万千将士拿性命热血换来的边境安宁。曾跟他许下婚约的女子灵动美貌,叫人久久难忘,却最终迷失在权谋里,葬身宫廷。

亲人和挚友在永王的阴狠下挨个丧命,他虽名震边陲战功赫赫,却终究万箭穿心。

醒来时灯烛未熄,兵书闲翻。

这让他想起先前翻过的枕中记故事,讲卢生做了场享尽荣华富贵的梦,醒来时却仍在客店,黄粱未熟。

只不过,他这经历也着实惨痛了些。

梁靖起身,掀帘出了营帐,外面乌云遮月,一口气吸进腔子,冷冽而清新。

他握着剑临风而立,前尘旧事翻涌,眼底渐渐暗沉。

直站到曙光初露,梁靖才回身入帐,取了压在案上的家书翻看。

十岁进京读书,十四岁出门游历,三年后科举考了进士功名,他从前过得顺风顺水,是名冠魏州的才俊。当初他高中进士,没仗着家族势力留在京城为官,而是来了边地,在军中历练磨砺,练就满身本事,也博得个五品职位。

如今已二十,原打算回京谋个官职,文韬武略,正可施展拳脚,连家书都写好了。

但此刻,梁靖满脑子却都是他回京谋职后曾发生的事情。

而很多事的转折,都是因永王为玉嬛而谋划的一场刺杀。

那个人面兽心,该当千刀万剐的恶贼!

梁靖脸色冰寒,随手点了灯烛将家书烧成细灰,而后辞别众人,悄无声息地赶往魏州。

……

正是初夏时节,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和暖。

魏州城东南边尽是高门贵户,府邸园林相连,翘角飞檐,雕梁画栋,尽数掩在苍翠花木之间。一辆宝璎华盖的马车在僻静的角门悄然停稳,四角香囊流苏微晃,留下淡淡香气。

玉嬛靠着软枕小憩,在马车停稳的那瞬,猛然从昏沉睡意里惊醒,睁开眼睛。

手里的玉骨团扇掉落,她低头去拣,漂亮的杏眼里尽是惊慌。

又是那个梦!那个近来总将她惊醒的场景——

夜色暗沉漆黑,屋舍窗扇凌乱残破,父亲谢鸿和娘亲冯氏都倒在血泊里,气息俱无,身体冰冷,而她却怎么都触碰不到,只有那种彻骨的恐惧绝望刻在心底里,醒来都觉得心惊肉跳,额沁冷汗。

玉嬛轻喘了口气,指腹揉过眉心,下意识捏紧刚从宏恩寺求来的平安符袋。

车帘被人掀开,丫鬟石榴探头进来,笑吟吟的,“姑娘可算回来了,这天儿眼瞧着要下雨,再晚一点,就该成落汤鸡了。”

仿佛是为印证,她话音未落,天际便传来声闷雷,风嗖嗖的刮过去,夹杂着凉意。

这时节的雨真是说下就下,不过片刻,豆大的雨点便噼噼啪啪砸下来。

石榴赶紧撑伞护着,玉嬛提了裙角,将平安符袋揣进怀里,进了门赶紧往里跑。

这一带是府里后院最偏僻的地方,树木虽多,却没有游廊亭台。跑不到多远,裙角便被淋得湿透,玉嬛心里发急,左顾右盼地想找个躲雨的地方,却在瞥向一处时遽然顿住。

风疾雨骤,视线朦胧,隐约有个黑色的身影躺在低垂的枝叶下,露出半个身子。

而他的身边雨水冲刷流汇,仿佛有血色堆积,格外惹眼。

玉嬛吓了一跳,迟疑了下,还是壮着胆子过去。

——是个受伤的男人。

他显然是昏迷了过去,剑眉紧锁,面色苍白,雨水将他浑身泡得湿透,头发也湿漉漉贴在耳侧,虽形容狼狈,神情却有坚毅之态。身上穿着墨青的锦衣,手臂和腿上的衣衫都破了,染得浑身是血,旁边积着一滩血迹。

玉嬛蹲身试了试他鼻息,微弱得很,快撑不住了似的,显然伤势极重。

瓢泼大雨浇得人浑身凉透,那伤势血迹更是令人害怕,她手指颤了颤,稍稍迟疑了下,便断然吩咐随行的仆妇,“找人把他抬到近处的屋子,别叫淋雨,备些热水看看伤口。石榴跟我走,赶紧去请郎中。”

吩咐完了,不敢再看那满身血迹,匆匆回住处。

暴雨兜头淋下来,仆妇手忙脚乱地找人,梁靖唇角动了下,转瞬即逝。

……

玉嬛的住处在东跨院,这会儿丫鬟仆妇都躲在廊下看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