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孙明刻意装糊涂:“十二年前?皇后娘娘,那可是许久之前的事情了,恕微臣愚钝,不大记得了呢。”

  那日的天象那样特别,皇后并不觉得公孙明会真的忘记。

  不过她也并没有拆穿公孙明,仍是语气温和地说道:“是吗?当时你还说,‘天出大才,必有异象’…不过,这也不是什么了不得的大事,大人忘了也就忘了。”

  就在公孙明刚刚松一口气的时候,却听皇后继续问道:“那不知从面相上来看,您觉得婉玉这孩子的命格如何呢?”

  公孙明不答反问:“皇后娘娘为何突然如此关心二公主的事情呢?”

  既然公孙明不和她推心置腹,那皇后自然也不会对公孙明掏心掏肺:“本宫是二公主的嫡母,关心婉玉而已,有什么奇怪的吗?”

  “当然没有。只是二公主尚且年少,不易测算命格。”

  皇后听了,不禁有一丝失望。

  原本看到裴清殊这样重视敬坤,比重视任何一个皇子都要重视敬坤,皇后心里是很高兴的。

  可是前些天夜里,她做了一个梦。梦到婉玉身披黄袍,如同当年的襄皇帝一样,站在了皇帝的御座之前。

  宋皇后被那个梦给吓醒了。

  她去慧曜楼里探望婉玉,却正好见到裴清殊正在和婉玉还有宣仪县主,也就是左三姑娘在一起谈论政事。

  他们聊得那样自然,以至于到了让宋皇后心惊的程度。

  她怎么都没有想到,娴贵妃看起来柔柔弱弱的一个人,竟会生出婉玉这样的女儿。

  在和裴清殊他们议论起天下大事时,年仅十二岁的婉玉思路清晰,口齿伶俐。引经据典,信手拈来,学识之深,眼界之广,丝毫不亚于长华殿里的任何一个皇子,甚至可以说是比她的哥哥们还要优秀。

  看得出来,裴清殊非常疼爱婉玉这个女儿。

  原本以为自己可以高枕无忧的皇后,突然想起了多年前的那个雨夜。

  尽管她在心里反复告诉自己,裴清殊不可能舍敬坤而立婉玉这个女儿,可她还是忍不住来找公孙明,想要从他这里探知一些虚实。

  只可惜公孙明的戒心太强,皇后得不到任何有用的线索。

  回去之后,她把自己的担忧告诉了敬坤。没想到本应该最着急的敬坤听说之后,却只是一笑置之。

  “舍近求远,舍易取难,这不是父皇会做的事情。皇妹天资聪颖,这是好事,却不会对我构成什么威胁,母后不必过于担心了。”

  “可是当年的天象…”

  “别说那个天象有可能只是巧合而已,就算不是,公孙大人当时不是说了吗?若是妹妹生为女子,则会坤厚载物,贵不可言。生为男子,才有可能继承皇位。”

  “那这贵不可言究竟是什么意思呢?”宋皇后忧心忡忡地说道:“难道,真的只是我想多了吗?”

  事实证明,敬坤和宋皇后母子俩想得都没有错。

  雍定二十年三月,在经过长达三年的战争之后,裴清殊终于歼灭大宛的最后一支势力,正式将大宛纳入大齐的版图。

  雍定二十一年新年,当裴清殊看到大臣们进献的天下舆图上大齐的版图之时,不由露出欣慰的笑容。

  现今的齐国已经在裴清殊的带领之下,从一个日渐式微的国家逐步强盛,最终在二十余年的时间里一跃成为天下第一强国。

  万邦来朝,天下归心。

  尽管已经做了二十多年的皇帝,尽管已至不惑之年,可当裴清殊看到诸国使臣纷纷朝拜于自己脚下之时,还是不由地心潮澎湃,热血沸腾。

  不过裴清殊也意识到,自己已经辛劳了大半辈子,现在也是时候逐渐放慢脚步,让儿女们崭露头角了。

  之所以说是儿女,而不单单只是儿子,是因为这些年来,大齐女子的地位正在迅速提升。

  裴清殊已经有计划,于雍定二十二年开始开设女子科举,让女子也可以通过考试获取一定的官职。

  既然平民百姓家的女儿都可以不靠嫁人、只靠自己的本事去出人头地,那么皇帝的女儿有什么理由不可以呢?

  裴清殊觉得以婉玉的天资,只是为她寻一贵族出身的夫婿,然后圈在后宅相夫教子的话,实在是太过可惜。

  所以在经过与婉玉本人的探讨和深思熟虑之后,裴清殊决定封婉玉为定国公主,前往大宛,作为裴清殊和大齐的代表管理当地。

  公主掌管一方事宜,还是那么大的一片土地,这在大齐还是前所未有的事情。

  不过裴清殊和婉玉父女,还是顶住了这一股巨大的压力,坚持沿着这条路走了下去。

  …

  十年之后,昔日的大宛,如今的西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变得越来越富足的同时,西域的汉化程度越来越高,却又不失自身的特色。许多原先一直瞧不起西域的中原人,现在都开始积极地与西域通商,甚至前往西域定居。

  在所有人的共同努力之下,裴清殊现在终于可以说上一句,他已经实现了自己“国泰民安”的愿望。

  尽管裴清殊的身体还算不错,不过裴清殊还是觉得,自己是时候该做一些准备,好像当年的太上皇一样急流勇退,退位让贤了。

  有句古话说得好——“功成身退,天之道也”。

  不然他这皇帝做得太久的话,就算是再孝顺、再懂事的儿子,怕是也会忍不住心急,甚至做出一些不理智的举动吧。

  而且裴清殊很早就想过,他这一辈子为国为民,都没有怎么按照自己的心意活过。

  既然现在天下已定,四海升平,那么剩下的事情,就交给子孙后代来完成吧。

  余下的半辈子,他要为自己而活。

  …

  雍定三十年七月,裴清殊正式昭告天下,册立嫡长子裴敬坤为太子。

  皇太子入主东宫之后,裴清殊封内阁大臣、恪靖侯宋池为太子太傅,让他以《资治通鉴》为基础,向皇太子讲授为君之道。

  雍定三十一年七月,裴清殊顶着炎炎烈日,站在东宫之外,若有所思。

  他想起了三十二年前的今日,他在燕京的东宫里,上完了他作为皇太子的最后一堂课。

  或许现在是时候,开启一个新的轮回了。

  伴随着东宫里隐隐传来的读书声,裴清殊缓缓转过了身。

  伺候了裴清殊四十余年的小德子发现,裴清殊的嘴角,露出了一丝如释重负的微笑。

  这么多年来,他还从没看到裴清殊笑得如此轻松过。

  《皇帝奋斗日常》【正文完】

  作者有话要说:  从《皇子奋斗日常》到《皇帝奋斗日常》,两部加起来一百四十多万字,连载了整整一年的时间,可以说这本书陪我度过了许许多多个难忘的瞬间,也见证了我的成长。本以为完结之时有许多话想说,最终却发现所有想说的话都已在书中言尽。谢谢这本书,让更多的人知我、懂我。

正文在此完结,可以说是和开头相呼应,以东宫为契机,开始了一个新的轮回。其实正文最后一章写得非常难受,因为我和你们一样是看着十二长大的,实在不忍心详细描述他是如何逐渐老去,如何逐渐失去身边的至亲。所以本文不会再有第三部 ,作为太上皇的十二,我希望他能好好休息,不再奋斗。

  番外当然还会有,不过要看灵感和时间缘份更新。也不会拖太久,下个月应该可以完结全部番外。大家特别想看谁的番外的话,可以在此留言,如果有灵感的话默默就会写~

  最后提前说一句,希望全订的小天使们能在本文全文完结(番外也完结)后给一个五星好评,也不辜负你我这些日子的相伴啦~

  完结了,最后求一发作者收藏吧~APP小天使可以在文章目录戳【作者专栏】,进入后即可收藏日更默,也可直接搜索作者“容默”,进入作者专栏后点击“收藏此作者”。

第165章 番外一

  转眼之间距离太上皇去世, 已经过去了三年的时间。

  雍定十三年岁末,裴清殊也觉得差不多是时候,该给自己的小妹乐仪寻一个婆家了。

  可真正找起来时裴清殊就发现,给自家妹妹找一个可心的驸马, 还真是不容易。

  他左看右看,差不多把满朝文武和他们的儿子孙子都看出了一个窟窿来, 却还是没寻到一个合适的驸马人选。

  原因很简单, 裴清殊怎么挑怎么不满意。在他看来, 谁都配不上自家妹妹。

  大齐有一个默认的传统,每三年都会评选一次“京城四公子”与“四大美人”。

  出于对皇室的尊重,皇族人员皆不在评选之列。不过裴清殊私心里觉得, 自家的妹妹比那些小姑娘都要好看。

  既然自己挑不出来,裴清殊便把乐仪找了过来,打算问一问她自己的意思。

  提起自己的婚事, 乐仪情不自禁地露出了害羞的模样。

  这并不出乎裴清殊的意料。女孩子嘛, 提起嫁人的事情,总是要羞上一阵儿的。

  可是让裴清殊没想到的是,乐仪忸怩了一小会儿之后, 突然开口说道:“皇兄,本来我想等过了年再跟你说的,没想到你这么早就问我了…”

  裴清殊心里突然有一种不好的预感:“你想和朕说什么?”

  乐仪小声说道:“其实…其实我心里已经有人了, 希望皇兄能够成全。”

  裴清殊闻言如同五雷轰顶一般, 缓了好一会儿才找回自己的声音:“谁?你看上谁了?”

  乐仪害羞地低下了头,小声说出了一个名字。

  裴清殊耳边仿佛又听见了轰隆隆的雷声——乐仪竟然看中了傅煦了儿子!

  这…这算什么事儿啊?

  傅煦是他的兄弟, 乐仪是他的妹妹,可现在乐仪却想嫁给傅煦的儿子…那裴清殊成傅煦的什么了?

  “乐仪,朕若是没记错的话,阿煦的长子傅晖,比你还要小上几个月吧…”

  “是啊。”比起因为辈分问题颇有几分苦恼的裴清殊,乐仪似乎完全没有发觉哪里不对,“不过那又有什么关系嘛,皇后嫂嫂不是也比皇兄大上一岁多嘛?”

  裴清殊发现,自己竟然无从反驳。

  虽说因为“差辈”一事,裴清殊不禁感到有几分尴尬,不过既然乐仪喜欢,裴清殊自然不会拦着。

  过年之前,他就找来傅煦,硬着头皮、忍着尴尬,和他提起了这件事情。

  傅煦听闻之后也很是震惊,甚至下意识地和裴清殊对视了一会儿,最后两人都没忍住笑了出来。

  裴清殊平时很少能看到严肃的傅煦露出笑容,现在看他现在这个样子,就知道傅煦对乐仪和儿子的婚事是满意的。

  不过为了让傅煦放宽心,裴清殊还是开口安抚道:“阿煦你放心,朕知道晖儿读书好,年纪轻轻就考中了举人。朕是不会因为他做了驸马,便断送他的仕途的。”

  对于这一点,傅煦并不担心:“多谢皇上,臣明白。”

  其实从裴清殊对待容漾的态度就能看出来,裴清殊是一个任人唯贤的皇帝。只要是他看中的人,哪怕是驸马,他也会重用。

  裴清殊满意地笑道:“那你回去问问晖儿,看看他对这门婚事有什么看法。也得孩子自己愿意才好。”

  傅煦却是斩钉截铁地说道:“皇上放心,婚姻大事向来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只要臣应了这门婚事,晖儿就一定不会有二话,并且臣能向皇上保证,晖儿一定会好好对待长公主殿下的。”

  说一不二,独断专行,这还真是符合傅煦的性格啊。

  裴清殊汗颜道:“话虽如此,你还是回去和晖儿商议一下为好。如果他那边没问题的话,再带他一起入宫一趟吧。朕会亲自为他们赐婚。”

  傅煦见裴清殊坚持,这才领命而去。

  回到府里之后,傅煦立马便将儿子找了过来,将这门婚事说与他听。

  傅晖闻言,不禁惊讶地瞪大了眼睛,没想到自己竟然如此好运,能得美名远扬的乐仪长公主青眼。

  “儿子自然是愿意的,不过…儿子若是迎娶了长公主的话,那这辈分…”

  傅煦面露一丝尴尬,提醒儿子说:“你可别因为娶了长公主殿下,便从此飘飘然了。皇上就是皇上,你不可随着公主唤他皇兄。所有称呼,同从前一样便是了。”

  傅晖恭敬道:“谨遵父亲教诲。”

  傅煦看着比自己个子还要高的长子,轻轻叹了口气,脸上露出如释重负的表情。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因为傅晖的母亲、傅煦的原配夫人容氏曾经犯下滔天大错之故,多多少少连累了傅晖。不然傅晖出身名门,又是一表人才,也不至于十八岁还没有订婚。

  不过这下子可好了。没想到傅晖要么不订婚,一旦说起亲事,就是全京城“最好的”。

  谁都知道,乐仪长公主是当今皇上唯一的亲妹妹,很得皇上宠爱。不仅如此,她还遗传了林太后的美貌,清丽脱俗,羞花闭月。傅晖如今能娶到她,绝对算是高攀了。

  过去因为容氏之故笼罩在傅晖身上的阴影,也终于可以散开了。

  想来只要赐婚的旨意一下,傅煦的长女也不会再愁嫁。

  因为这几层原因之故,傅家全家人都对这位“下嫁”的乐仪长公主心怀感激。

  所以对于两人婚后要搬去长公主府的决定,傅家也没人说一个“不”字,反倒对此乐见其成。

  其实许多人不知道的是,除了延续林太后的美貌之外,乐仪还继承了林太后的才华。

  虽说自打三年前太上皇去世之后,林太后便封了笔,不过国丧之中的乐仪无事可做,便试着提起了笔,学着林太后当年的样子开始创作,没想到一写就是三年。

  婚后她除了自己写之外,也会去华文书社给左三打打下手。

  傅晖虽是个传统的文人,不过他对乐仪十分尊重。乐仪在外面“抛头露面”,他也从未表示过半分不满。

  裴清殊见两人成婚一年之后还一直非常恩爱和谐的样子,总算是又放下了一桩心事,也算是对得起太上皇的在天之灵,还有远在皇陵的林太后了。

  说起林太后,雍定十五年的新年,裴清殊照旧收到了一封林太后写回来的信。

  不过这一封信,和以往不太一样。

  林太后告诉他说,她已经厌恶了在皇陵里一成不变的生活,想南下去江南游历,顺便会会卢维等老友。

  但是太后南下的话,地方官员必定会兴师动众地去接待她,到时候不免劳民伤财。所以林太后特意在乐仪成婚之后请求裴清殊,能够帮助她假死,脱离太后这层身份的束缚。

  裴清殊思考了许久,最终还是答应了。

  林太后其人就像是一阵风,本应是世上最为自由的存在。丈夫,子女,宫廷,身份,这些东西都不应该束缚住她。

  他本应该不假思索地答应她的。

  裴清殊会犹豫,大概还是因为这么多年相处下来,他多多少少还是有些舍不得失去林太后这个母亲吧。

  …

  林太后“薨逝”之后,裴清殊追封她为孝端文皇后。大齐上下又是经历了为期二十七个月的国丧。

  为了避人耳目,前两年裴清殊并没有收到林太后的信。

  直到林太后离开皇陵的第三年,裴清殊才收到她署名“恨月”的来信。

  信中说她这两年一直在江南一带游历,走过了许多这辈子若是错过就会抱憾终身的风景。

  裴清殊往下一翻,厚厚的一叠,全都是林太后的游记。

  看到最后,裴清殊看到林太后告诉他说,她已于四个月前在临安与卢维夫妇相聚,并且打算在临安长居一段日子。

  如果裴清殊想要找她的话,可以到临安来。

  皇帝南巡乃是大事,就如林太后所说,很容易劳民伤财。

  而且当时裴清殊正忙着征战大宛,根本没那个心思南下。

  所以裴清殊并没有轻易赴约。

  直到雍定二十三年,裴清殊才终于抽出时间,带着身边的几个亲信悄悄地下了一次江南。

  再次见到林太后时,裴清殊发现她好像有些老了,又好像比以前还要年轻。

  说她好像老了,是因为再倾国倾城的美人,终究也抵挡不过岁月的痕迹。林太后那张曾经艳绝群芳的脸上,也终究爬上了皱纹。

  说她好像比以前还要年轻,是因为当裴清殊看到她在茶楼里和卢维等人吟诗作对的时候,眼中神采飞扬,仿佛二八少女,对生活、对未来充满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