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除去文官武官,这殿里还有宗亲皇戚,这些人都是有爵位的,他们更完全是靠着皇上的脸色吃饭,心里明白的,自然也会投钟敬书。

这么一划落,钟敬书的票数还真不少。

但是,钟敬书仍以三票之差,落于施中未施掌院之后。

当王叡安当众宣布了票数,钟敬书的心跟着一凉,脸梢儿都白了。这样一个不大通人情事故之人,平日里上朝习惯性的低着脑瓜子的文人官员,在此时竟不可置信的抬起头,直盯着明湛,眼中露出一种无辜又悲切的神态。

明湛不急不徐,“哦,看来你们对施中未的信心,比对钟敬书要足啊?”

“施中未?”明湛点施中未的名儿。

这年头儿,混到了翰林掌院,已相当的不简单,施中未年纪不轻了,五十出头儿,灰白的胡子。施中未出列向君王施礼,明湛问他,“朕看朝中许多人的推举你,嗯,你也不错,仁宗年间的二榜进士出身,干了一辈子的翰林,学问也是有的。跟朕说说,你认为,你干得了这差使么?”

施中未听着明湛将他的从政履历简单的说出来,心中微动,看来皇上是留意过他的,否则不能对他的履历知道的这样清楚。施中未谦恭道,“若陛下有命,臣必将全力以赴。若说干得了、干不了,臣在翰林院呆了大半辈子,翰林院修书编史,臣皆有参与其中,于修编书籍一事并不陌生,臣自认,干得了这差使。”

初始时,施中未真没把将修编皇家大典一事放在心上,他也不觉着这是啥了不得的差使。可是,自从钟敬书等人开始着手修书。

施中未敏锐的发觉,自己看走眼了!甫一开始,钟敬书便将翰林院的闲人全都调了过去,而且人还不够,来帝都的大学问家也开始参与修编皇家大典一事,甚至连国子监里成绩优异的学子们也被抽调了一批过去。

就这样,还有不少人说人手儿紧张。

施中未陡然发现,这并不是一本普通的书,照着这种铺派场面,这定是一部旷世奇书!

此时,他才明白,他错过了怎样的机会!

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可是,他才是翰林院掌院!这样的绝无仅有的机会,竟然被自己手下一个窝了多年官运平平人缘儿平平的老翰林抢了去。

钟敬书一副穷骨,官低职卑,他如何担得起这样的位子?

施中未怎能服气?怎能甘心?

明湛看一眼谦恭中当仁不让的施中未,再望向钟敬书,扬声问,“钟敬书,你先前已经主持皇家大典的修编了,跟朕说一说,你愿不愿意干这个差使?”

钟敬书原本心里已经绝望,这么多人支持施中未,想来皇上定会直接将自己换下去。但是,他听到皇上此问,这位不通人情世故的书生,他真的不是个笨人,他的心里非常的明白,在一瞬间,他甚至猜准了明湛的心意。钟敬书激动的声音都哆嗦了,发颤的答了一声,“臣愿意做这个差使!陛下,臣愿意!”

甚至,在安静的早朝中,人们清晰的听到钟敬书一声激动的抽泣。钟敬书极力控制着自己的心情,他高声道,“陛下,臣愿意!臣,臣,臣…”结巴了三回,钟敬书终于喘了一口气,才把话说清楚了,“臣虽然没有处理好陈大人的事,但是臣会全力以赴,臣保证,臣可以将大典修的尽善尽美!臣是新官上任,有人不服臣做总裁官,实在是很正常的事情!臣不像施大人做过掌院,在翰林院中有威信。臣唯一能拿出手的就是,臣喜欢修书编史,而且在翰林院二十年,臣都是干的这样的工作。这是臣最熟悉的事情,臣想做这个差使,请陛下再给臣一次机会,哪怕是太祖皇帝当初进攻帝都,也不是一天就能攻取下来的啊!”

“臣说句老实话,翰林院事情众多,太上皇时便命翰林院修前朝史书,如今尚未完成。施大人一直在盯着前朝史的修订,如今皇家大典也需要投入全部的精力,臣以为,若没有一个人百分百的投入精力来修编这部大典,那么,很难将此书做的完美无缺。”钟敬书道,“陛下,施大人再能干,精力也是有限的,臣以为,臣才是最适合的总裁官人选。”

这老实人发起狠来更是不要命,似钟敬书,他也不怕得罪上司了。

施中未当即便道,“前朝史的修订已将近尾声,臣自认有精力有能力来全身心的放在皇家大典的修编工作上。”

钟敬书老老实实的说,“施大人,除了前朝史,日常翰林院的各个庶吉士的差使考试评级等事,皆离不开您啊。”

并且,钟敬书说了一句非常极品的话,他直接道,“除非施大人肯辞去掌院之位,安心修编皇家大典,否则,下官真不能以为大人会比下官干的更好。”

简直太绝了!

明湛暗里笑的肚子疼,这老实人挤兑起人来哪,更能一直见血,直逼要害!

其实,这也说明了学问家与政客的区别。

学问家是很专一的一类人,他们或者一生只钟情于一种事物的研究,并为此呕心沥血,死而后已。他们,完全是心无旁骛的一类人。

可是,政客则不同。

政客要考虑的事情极多,利与弊,得与失,权衡与较量。在这些方面,施中未肯定是占着优势的,从这么多人支持施中未来做皇家大典的总裁官就可以看出,施中未在朝中人缘儿不错。

明湛笑一笑,摆摆手道,“好了,都别争了。施中未,你翰林掌院做的不错,朕省了不少心。你呢,是一个好官,你的才干是在做官上。”

“钟敬书,你是个适合做学问的人,你的长处并不长于官场。”明湛扫了二人一眼,“施中未,若是让你闷着头子去修书,翰林院的事谁来做呢?难道叫朕另点掌院?”

施中未心里一悬,他是想着做皇家大典的总裁官,可是,他从没想过要放弃掌院之位啊!辛辛苦苦的爬了半辈子做了正二品掌院,其中多少艰辛。

“你呢,也静不下那个心去修书。朕说这话,不是在贬低你。”明湛随手指了指,“就是李平舟他们,徐叁,三元出身,这会儿叫他们修书,绝没有钟敬书干的好。”

“你们的长处在于处理国事之上,怎么就为着修书编文之事要跟个学者叫劲呢?”明湛叹口气,“行啦,尺有所长,寸有所短。你们真要想着试一试修编皇家大典的活儿,与钟敬书换岗,亲自去体会一下,自己究竟是不是那块儿料!”

换、换、换岗!

李平舟一听这俩字儿,急呼不可!让外行干内行,这不乱套吗?

就是施中未也死了心,皇家大典总裁官是个荣誉,但并没有品级。若是叫他拿掌院学士的地位去换,他也是舍不得的!

明湛看施中未一眼,原来是这老东西在背后生事!弹压了施中未,明湛完胜一局,施施焉退朝!

 

104、更新 ...

下朝回去吃饭。

阮鸿飞刚用过早膳,正拿着真丝绣小鸟儿的帕子擦嘴呢,瞧见明湛,“今儿个倒比往常晚些啊。”

明湛没理他这话儿,眼瞅着摇光指挥内侍抬了饭桌儿出去,不高兴的问阮鸿飞,“你怎么不等我回来吃饭哪?”

将帕子收回袖子里,阮鸿飞道,“你不是已经用过了吗?我听说你在早朝时传膳了。”还喝了鸡汤。

“就喝了一碗鸡汤,两个小奶窝窝,不够塞牙缝呢。”明湛抱怨,“你个没良心的,也不说等我一等。我早朝时还敢大吃特吃啊,就垫巴了垫巴。”

“我有事,真得先走了。”阮鸿飞搂住明湛的肩,摸他的小圆下巴,笑道,“下午我早些回来陪你。”

明湛哼一声,男人总归不是太计较的,何况明湛认为自己是个大男人呢,只得道,“是你要回来伴驾,陪我陪我,难道当我是深宫怨妇啊!”

没吃饱的人气性格外大,阮鸿飞笑着连连点头,“是啊是啊,我早些回来伴驾。胖,先走了。”

“去吧去吧。”明湛衣裳未换,跟着转脚送阮鸿飞出门,还是说了句,“早点儿回来哦。”对爱人表示思念多正常啊。何况明湛这样大方热情的人。

阮鸿飞笑握住明湛的手,暗中搔一搔明湛的掌心,这才走了。

死狐狸,就是会勾人。

掌心犹存几分痒意,明湛唇角含笑,带着何玉一帮人遛遛达达的回了卧室,重新传了一份早膳。

历朝历代,皇帝最厌烦的一件事情,非结党莫属。

今日朝上举荐皇家大典总裁人选,让明湛异常不悦。圣人都说,君子之交淡如水。结党必定营私,再者架空皇权,种种弊端,不一而数。

明湛琢磨着施中未的事儿,究竟是谁给施中未撑腰,与施中未联合起来的呢?

明湛是个很复杂的人,他热情似火,待人真诚,但是也不能否认,他是个很有心计的人。只要起了疑心,哪怕现在找不出个结果,且此事非一朝一夕可以解决。但是明湛也会将此事放在心里,不定什么时候儿就翻出来左思右想的琢磨一番。

施中未的事儿还待查处,上午的议政是一日不能少的。

明湛并不算最勤政的帝王,起码与他的上任凤景乾相比,明湛绝对比不上凤景乾一天六个时辰的批奏章的勤恳。但是,比起荒于后宫的德宗皇帝,明湛能坚持早朝且上午理政,也算可以了。

故此,在勤政方面,明湛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明湛听着工部要银子修河堤,兵部要银子造兵器,礼部说每年各地学院的拨款还没到位,去岁地动,刑部大牢塌了一部分,还没盖呢。

反正就是处处要钱。

这种情势,自从天津港招商结束后就开始了。在天津港招商前,也没这么多要花银子的地界儿。天津港招商后,明湛才发现,原来国家机器能张弛有度到这份儿上。

实在难得。

明湛先说,“现在汛期过了,修堤的银子不必急,且如今农人正忙着秋收冬种,哪里有时间来修堤呢。兵部你拟个条例出来。欧阳,学院的银子分四季拨款,没有一年一次性把银子全拨出去的道理。刑部大牢要修,正好,朕听说地动时东南的城墙也塌了,后来勉强码起来的,到底不结实,李平舟,你们工部去找永宁侯,沿着帝都城一寸一寸的看,哪里城墙该修了,给朕记下来,先把城墙修结实了。到时,分出些人手去刊部帮着把塌了的大牢盖起来。”

李平舟领命。

“现在啊,眼瞅着又有一场大战,咱们该省的省着点儿。先把鞑靼人打服了再说其他。”明湛沉声道。

李平舟脸色微惊,忙问,“陛下,可是要主动出战鞑靼人?”

明湛摇头,“朕是和平主义者。不过,鞑靼人生性凶悍无礼。咱们与鞑靼也不是打了一年两年,看一看史书就知道,每次鞑靼新可汗登基,定会来攻西北。如今老可汗已经死了,没有不打仗的道理。上次,虽侥幸得胜,可不能有丝毫的骄满之心哪。只要一日未踏平西北草原,就不能称为对鞑靼战争的胜利。”

李平舟叹服,“陛下凌云之志。”

明湛这说大话的毛病自来就有,他家祖宗可不这样儿。像德宗皇帝,最是无能,被人打到城墙根儿,险些被抓去北狩。仁宗皇帝呢,就比德宗皇帝强,但是也得弄个假公主去和亲,给鞑靼人赏赐。唉,实际上就是花钱买和平。到了凤景乾这里,帝都才算是挺直了身子。凤景乾自来节俭,也没什么奢侈的活动,一门心思的把一支西北军建立起来。

如今,才有明湛凌云志向。

明湛这里在理政,后宫中,卫太后接见了逍遥侯夫妇与逍遥侯家的两子两女。

明湛宣召逍遥侯、临江侯、锦衣侯、善仁侯来帝都,逍遥侯一定是来的最快的,一家人到了帝都,简单的梳洗后就递牌子进宫请安。

明湛与内阁理政时,非军国大事不能扰。明湛身边儿的大太监,只有何玉可在一畔伺候。

何玉手下,还有几个也是有头有脸的人,其中就包括了方青,逍遥侯的牌子就落在了方青手里。

方青倒不是说真就本事不如何玉,实在是何玉是明湛自镇南王府带出来的,又跟了这么些年,从无错处,就是明湛也喜欢何玉服侍。

但是,方青这个不成功的间谍,如今早就投诚了。明湛也没嫌弃他,照样搁在身边儿用着。

方青见外头递了牌子进来,他们这些在皇上身边儿的人,个顶个儿都也是人精子。方青自然明白皇上议政时的规矩,但是,方青也自有思量。

他是明湛身边儿的近侍,自然知道明湛是特意召这四位侯爷来帝都的,又都是宗室。方青此人,与明湛比那完全不是一个档次的,但是,他当初也是太监中的佼佼者,才被凤景乾放到明湛身边做明线。

所以,方青做了一个决定,他亲自捧着逍遥侯家的牌子送到了卫太后宫里。

卫太后笑了笑,看方青一眼道,“怎么想着将这牌子递到我这里来了?”

方青低头禀道,“奴才想着,皇上忙于朝政。如今逍遥侯是在皇上登基后第一次来帝都,又是宗室之亲。太后娘娘母仪天下,召见宗室,更显太后娘娘的慈悲。”

卫太后没理会方青的马屁,她忽然问方青,“你是当年皇上进宫,太上皇赏给皇上的吧?”

“是。”别看方青一小小太监,人家也是两朝元老,太监里的老资格了。

卫太后道,“你若愿意,不如来我宫里当差?”

方青此时就显示出了一流太监的格调,卫太后亲自挖他,如今卫太后这里的内侍多半是由温公公管理的,但是温公公年纪愈老,一堆人就盼着温公公死了,自个儿马上出头儿呢。

方青现在的境况是,明湛身边儿的头一个大太监的位子,是轮不到他的。卫太后却是皇上的亲生母亲,且皇上侍母至孝,在卫太后身边儿做太监总管,自然好过在明湛身边儿做个二等太监。

方青当然求之不得,但是,此时,他硬是克制住了自己内心的狂喜,恭恭敬敬的道,“陛下侍太后娘娘至孝,天下珍宝皆愿捧到太后娘娘跟前儿,何况奴才微末之人呢?奴才在皇上身边儿侍奉,已是大福气,若是陛下派奴才来服侍太后,亦是奴才的造化。”

卫太后没说什么,吩咐道,“去宣逍遥侯一家人过来吧,皇帝在忙,也不好叫他们久等。”

就这样,卫太后先召见了逍遥侯一家。

这夫妻二人带着孩子行过礼数,卫太后笑道,“起来吧,都是一家人,还这样客气做什么。”

卫太后与逍遥侯夫人自幼就认得,与逍遥侯早也是见过的。只是大家多年不见,如今再次相见,难免有些恍如隔世之感。

卫太后命宫人上了茶点,“玉妹妹还是老样子。”

听到卫太后唤她小名儿,逍遥侯夫人抿嘴笑,“臣妾每日对镜理妆,只觉得老的不像样子了。倒是太后娘娘,一如往昔。”

逍遥侯对夫人赞美道,“阿玉也还漂亮的紧。”

卫太后笑,“逍遥亦是老样子。”

逍遥侯夫人的表情无奈又有些甜蜜,嗔道,“亏得是在太后娘娘跟前儿,不与他计较。若是给外人听到,不定怎么说他轻狂呢。”

“皇帝还在与朝中大臣们说话儿,我想着,咱们是旧识,又是亲戚,自家人见面,也不用避讳什么。待中午,就在我这宫里摆上一桌,请了皇帝来,大家说说笑笑,岂不热闹。”卫太后稍微解释了一下。

逍遥侯惭道,“臣就急着带他们进宫了,竟这样没算计。”要早知如此,他就下午来了。

逍遥侯夫人精明过人,觉得自己丈夫这话说的不动听,连忙笑道,“若不是赶得皇上忙,咱们还见不到太后娘娘呢。这样的好运气,岂是人人有的?”

卫太后的眼睛落在这两子两女身上,笑道,“这是侄子和侄女们吧?”

看到自家儿女,逍遥侯夫人笑着介绍,“两个小子,大的叫凤荣,小的叫凤华;两个丫头,大的是凤婉,小的是凤媗。”

都是懂礼数的孩子,皆起身向卫太后再次见礼。

“好,坐吧,都是好孩子。”卫太后赞一句,卫太后的年纪比逍遥侯夫人要年长一岁,但是逍遥侯夫人生儿子生的早,以至于凤荣比明湛年长。

到了中午,明湛议事毕,还过来陪着用了一餐饭,逍遥侯一家人才谢恩归家。

逍遥侯夫人与自己的丈夫叹道,“太后娘娘的福气是无人能及的。”侯府出身,嫁入镇南王府,如今儿子争气,成了太后。

逍遥侯笑,“各人有各人的福缘,这岂是能攀比的。”

要说逍遥侯夫人,也并不是真就羡慕卫太后。毕竟自己与丈夫琴瑟相合,生活美满,儿女双全,荣华富贵,样样有了。只是有一样,想起大儿子,逍遥侯夫人就头疼。

原本,逍遥侯夫人为儿子相中了徐盈玉。

凤荣出身相貌都不差,就是一样,性子随了逍遥侯,实在不中用。有时话都不会说,若是不能娶个贤内助,日后怕是日子也不好过的。

结果呢,这死小子背着她直接去跟人家徐姑娘挑明:我不喜欢你,可没娶你的意思!

得知这事儿后,逍遥侯夫人险些气个半死!

完全是找死呢!

那徐盈玉是什么人啊!亲爹可是朝中户部尚书,皇上师傅,再加上徐盈玉的手腕儿厉害,哪个是好惹的?儿子没叫人家徐姑娘直接命人拿大棍子打出来,逍遥侯夫人就要念阿弥佗佛了!

这样好的一桩姻缘,就这样给他自己糟践了,这个没福气的小子哟。

明湛也在与卫太后说逍遥侯一家人的事。

“逍遥侯生的倒是挺俊的。”明湛曲指一算,“他现在也四十来岁了呢,瞧着倒是少相。”

卫太后抿口茶,笑道,“如今不算什么,当年逍遥侯年轻时,也是帝都有名的美男子,只稍逊于阮鸿飞一筹而已。”

“他家两个儿子也都生的不错。”

卫太后笑着打趣,“这话可别叫杜若王听到。”

“我就随口一说,你不知道他呢,在外头沾花惹草,没个消停的时候。”明湛对母亲抱怨。

“这种事,你就不必跟我说了。”卫太后对于儿子的感情没多大兴趣,好起来,拿肉麻当有趣;恼起来呢,就怨天怨地。

明湛悄声与母亲道,“我听说逍遥侯夫人原是打算让安悦公主牵线儿要给凤荣娶徐盈玉做填房呢。”

卫太后皱眉,“安悦做事情越发的没个脑袋了。”

卫太后与安悦公主有前隙,不为别人,就是为了凤景南。安悦公主是真的喜欢凤景南,那会儿真有点儿非君不嫁的意思。卫太后当时去争镇南王世子妃的位子,完全是为了家族与方皇后的有意安排。

结果显而易见。

但是在争夺男人的过程中,安悦公主兵败如山倒,简直是被卫太后给杀的片甲不留。否则,亲舅舅仁宗皇帝原本是偏心自己宠爱的外甥女儿的,可安悦公主与卫太后比,真是的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仁宗皇帝再偏心,方皇后一句话,“按理,这话轮不到我说,我若说了,就失了公道。不过,我还是得提醒皇上一句,安悦是亲外甥女不假,可景南,也是陛下的亲儿子呢。”

外甥女再亲,亲的过儿子吗?

仁宗皇帝是个心软的人,这个心软的对象不是指定某一个人,而是他本人对谁都有一种悲悯的情怀。安悦公主的父亲是为了救仁宗皇帝的命而死的,仁宗皇帝对安悦郡主的宠爱,有目共睹。

不过,仁宗皇帝是凤景南的亲生父亲,他此次,不是要嫁外甥女,而要为儿子娶媳妇。

镇南王府向来是权势赫赫,选什么样的人做世子妃,仁宗皇帝可以提一些意见,甚至他的意见会被人郑重考虑。但是,并不代表仁宗皇帝可以在这件事情上有决定权。

因为在凤景南被过继镇南王府的时候起,实际上他与仁宗皇帝的父子关系就解除了。

就这样,仁宗皇帝并没有非常坚持要凤景南娶安悦郡主,而当时,卫太后主要是往先镇南王太妃那里使劲儿。一举击败踌躇满志的安悦郡主,得到镇南王世子妃的位子。

所以,俩人死不对眼,不是近期的事儿。

这里面的历史渊源,可就长久了。

听到明湛说安悦公主做了这样的糊涂事,卫太后直言相斥。徐盈玉是她派到淮扬的女官,这个时候,有人算计徐盈玉的婚姻,岂不是有意在算计她么?

卫太后静静思量,逍遥侯府想要娶徐盈玉的用意。

明湛见母亲脸色不好,便马剩余的半句话说出来了,“不过,凤荣上赶着找徐盈玉说他不愿意,把徐盈玉气个好歹,私下里足足骂了凤荣大半个时辰。”

卫太后眼睛微眯,看来召宗室来帝都这一步棋,走的再对不过了!

明湛刚见过了逍遥侯,接着一个消息传入宫中:准备去天津出海的刘影,遇到了麻烦!这麻烦,还狗血的与阮鸿飞有关!

105、更新 ...

第一零五章

其实事情并不能怪刘影,他完全是无辜的人。

怎么说呢,刘影此人,以明小胖的审美眼光来看都觉得颇有些与众不同的魅力。可见,此人的确非同寻常。

原本,自明湛登基,帝都纨绔在明湛霹雳手段的整治下,如今都是缩着头过日子,鲜少有二百五出来再在街头惹事生非了。

可谁知,帝都的纨绔消停了,有些外地的二百五来了帝都。

人家刘影去帝都图书馆还书,虽然借书是阮鸿飞替他办的手续,阮鸿飞向来对读书人照顾有加,何况刘影这里还有李方的面子。自从为刘影借了第一回书,阮鸿飞就举手之劳为刘影办了一张借书卡。

现在,刘影想着要回海上了,头到走把书还了。

原本,这事儿让下人去是一样的。刘影想着此次回海上,再上陆就不知是哪年哪月了,便想在帝都的土地上多走走。于是,带着下人侍卫,便出门去了。

话说前头明湛召逍遥侯、临江侯、锦衣侯、善仁侯来帝都,逍遥侯是头一个来了。锦衣侯的脾气与逍遥侯不同,而且锦衣侯更加注重排场,他是先派了儿子来帝都安排住宿啥的,也好乍回帝都,省得凡事不便。

锦衣侯与逍遥侯终生不染二色的脾气不同,锦衣侯是出了名的好色,纳了一大堆的小妾,生了一屋子的儿女。此次,锦衣侯就派了次子与三子先进帝都,沿途带着管事将食宿什么的打点好。

要说人吧,做惯了地头蛇,就习惯了无法无天,不识好歹。

锦衣侯三子凤栗与二哥凤枣早早到了帝都,因为老爹那一行人脚程慢,兄弟二人就想着随处遛达遛达,也看看天子气派。

凤枣是喜欢读书习文的性子,他怕凤栗一人出去闯祸,就将人拘在自己身边儿看着。

有句老话说呢,不是冤家不聚头。

凤栗凤枣一行人,与刘影一行人偶遇。

刘影不是什么深闺小姐,自然是骑马。要说刘影那股子风情,与常人不同。似阮鸿飞,美的霸道,你不承认都不行的俊美。可刘影却是含蓄的,是一种,你越看越有味道,越看越舍不得放手的那种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