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在古代,并没有如今太过强烈的温室效应,夏天虽热,不过有树有风的地方一坐,就能消暑了。饭菜当然也不是野炊,大夏天的吃烧烤,得要了手下人的命。

明湛最通情达理不过,只要是附近有人家儿,宁可花些银子去买。

当然,明湛还有一大好处,他不挑食,啥都吃,好伺候的很。虽然偶尔有些让人摸不着头脑儿,不过就连阮鸿飞的手下对明湛也有几分好感,觉得皇帝陛下实在是平易近人。

明湛道,“那什么时候咱们搭帐篷在外面睡一回。”

阮鸿飞瞪摇光一眼,对明湛道,“那你你在帐篷里睡吧。”神经,有床不睡睡帐篷,有房子不住要露天,这不是天生的贱骨头么。

明湛把筷子递给阮鸿飞,凑过去笑,“你睡哪儿我睡哪儿。”

“吃饭。”阮鸿飞给明湛夹了一筷子菜。

明湛巴唧巴唧吃了,赞一声,“妻贤菜美哪。”

阮鸿飞手指轻颤,想忍住不抽打明小胖,实在太难了。

因明湛不想去大的州府,阮鸿飞便命手下有意避开了。这一路,多经小镇小村,以至于许多地方没有客栈,只得借住人家。

好在这年头儿,民风相对淳朴,拿出几两银子,村民们没有不乐意的。

用过晚饭,伴着夕阳,阮鸿飞在借助的小院儿里捣鼓他的小茶炉,虽未去济南,不过阮鸿飞生来排场,命手下绕道济南城,弄了些趵突泉的泉水,准备煮茶来着。

明湛见水不少,搬起坛子先倒了一碗泉水喝,尝了尝,“也不怎么样嘛,跟玉泉山的水,我看也没啥区别。”

大夏天的煮茶,再加上没有宫里的冰盆降温的好条件,阮鸿飞额间微汗,提点明湛道,“你再去打一桶后院儿的井水尝尝。”只要有机会,阮鸿飞还是愿意培养一下明小胖的品味的。

哪里还用专门打,这年头儿,家家都有储水的水缸,明湛去舀了半碗喝,端着个粗瓷碗对阮鸿飞道,“也差不离。”

“朽木。”阮鸿飞斜眼瞟向明湛,大为不满的训斥一句道,“等着喝本大爷煮的茶,你就知道有什么不同了!”

明湛天生脸皮厚,不怕打击,嘿嘿一笑,“茶跟水那当然是不一样啦,说得我好像没喝过茶似的。”在阮鸿飞身边儿的木杌子上坐下,他感觉的出来,阮鸿飞出了宫后,与在宫里也有许多不一样的地方。

阮鸿飞嗔明湛一眼。

虽然如今阮鸿飞弄的面目平平,不过在明湛眼里,怎么看怎么觉得有味道,竟给阮鸿飞这一眼看的心里直发痒,不禁催促道,“你快点儿,喝完茶屋里办事儿去。”

喝茶本来是非常讲究意境的事儿,要不然也不能弄出茶道来,阮鸿飞一听明湛这话,撵明湛道,“你去洗个澡,屋里等着。”

“早洗好了。”明湛不讲究,在外头就穿一短打,露出圆润白嫩的胳膊来,伸阮鸿飞面前,“你闻闻,香不?”

怪不得这么心急,阮鸿飞安抚的点头,“香,香。”

“胖,你先屋里去吧,我煮完茶就进去。”这样被明小胖盯着,真的好有压力。一时半会儿的也找不来虎鞭酒,阮鸿飞只得先敷衍明湛了。

“我陪你等着。”

阮鸿飞还是很沉得住气的,慢调斯理的煮完茶,与明湛共品后,命摇光收拾了,方与明湛进屋儿睡觉。

夜里暑夜散去。

阮鸿飞搂着明湛,一面摩挲着明湛的脊背,一面找话题,“天衡取水的时候听到一个消息。”

“嗯?怎么了?”

“朝廷派钦差去了济南,现在济南城到处都在说你生病的事儿,传的有眉有眼的。这钦差,定是来查此事的。”阮鸿飞淡淡道。

“查就查呗。”明湛对这个没兴趣,将下巴搁在阮鸿飞的颈窝儿,一味亲呢着,“既然是钦差,这事儿肯定是经母亲点头儿的,若是我猜的不错,母亲还是偏向内阁的。李平舟他们哪,罪翁之意不在酒。”在对待宗室的态度儿上,明湛与卫太后是一致的,至于内阁派钦差的意思,明湛虽不在深宫,也能猜出八九成。

阮鸿飞继续摩挲着明湛的脊背,明湛别看生的一般,一身皮肤又润又滑,嫩的能拧出水来,阮鸿飞爱不释手的抚摸着,“也不知道卫姐姐怎么样了?”

明湛打个呵欠,“放心吧,关键时刻,女人比男人有用多了。若是咱们在帝都,母亲兴许顾忌我,施展不开手脚,如今咱们出来了,母亲能处理一切问题的。”

“明湛,你不担心卫姐姐会变成武则天么?”出得宫来,阮鸿飞觉得与明湛越发的亲近,有些话,有些事,也就不是禁忌了。

“武则天也没啥不好的啊,唐朝又不是在武则天的手里败落的。”明湛道,“武则天能登基,要我说,不仅仅是她太厉害,也是她儿子们太无能了。武则天之前,太宗如何取得皇位?武则天之后,李隆基如何诛杀太平公主的?若是想夺权,就不能讲情分。若是讲情分,就要分清自己的位置。有时候,人就败在心软却又不够软,说硬却又不够硬。俳佪踟蹰,终将误事。”

“我看史书上说,圣君垂恭而治天下。”说及政事,明湛那啥的心也淡了,侃侃而谈道,“这种话,说着容易。垂恭而治,就得有贤臣。但其实大部分官员的心思不是放在天下百姓身上,而是放在皇帝的身上,总是想着如何谄上,以求君上青眼,进而升官发财。再从皇帝本身说起,帝王多疑,哪就放心把江山国事都交给臣下呢,我有时候就觉得,谁都像贼。”

“不过,如果多疑到没有一个可信之人的地步儿,也就可悲了。像你,像母亲,我就相信你们一辈子都会对我好,若是连你们都会背叛我,我宁可马上死了另投胎去。”在暗夜中,明湛的眼睛依旧明亮的仿若天上的星辰,“我总觉得,总要有一两个像你跟母亲这样的人陪着我,我睡觉才觉得踏实。”

明湛最喜欢说情话,以往总是唧咕个不停,可是阮鸿飞觉得那些话加起来,都不如明湛今晚说的话动听。他的喘息不由的深沉许多,手也开始往下滑,摸到明湛的翘屁屁。

明湛给阮鸿飞早摸遍了,也没啥特殊的感觉,继续说道,“这天下,还是谁有本事谁来坐。以后的事,以后再说。”卫太后的确是有治国之才,不过,卫太后与明湛母子情深,她也不可能去夺儿子的权。至于以后的事,明湛也不愿多想。

左右思量着,这些天都一直在赶路,明湛就觉得思维有些发散,眼睛饧软,迷迷糊糊的睡过去了。

阮鸿飞听到明湛的匀称的呼吸声,感觉到自己胯下的炽热,不禁气闷:死小胖,该睡的时候不睡,不该睡的时候就睡的跟猪一样,大爷这可怎么办!

卫太后当政。

老永宁侯还是颇多不放心之处,忍不住进宫与女儿说道几句。

“陛下的病情,实在令人担忧。”别人说这话,或许有假,老永宁侯却是一派真心。因着明湛的病,再加上明湛这身份毕竟不是皇室嫡系,老永宁侯也不敢大肆宣扬,只私下命人网罗名医,只盼着能帮上一星半点儿的忙。

卫太后温声道,“我命人请天祈寺的玉竹大师进宫,为明湛卜算了一卦。”实在不忍老父亲为明湛的假病焦心,卫太后想安慰老永宁侯,又不能透露内情,只得拿天祈寺的高僧来做愰子了。

明湛这一直病着,总不见好转,老永宁侯连忙问,“大师可有什么说道?”若是卫太后不想透露,根本不会提玉竹大师的事儿,既然提了,老永宁侯觉得,自己多问一句,并不算逾越。

“大师说,一过十月,既见分晓。”

卫太后黑沉沉的一双眼睛望向老永宁侯,老永宁侯皱眉,“那陛下的病?”

“命犯小人,有惊无险。”

既然女儿这么说了,这年头儿人们普遍迷信,老永宁侯半信半疑的,只得信了。老永宁侯想起一桩,与卫太后商议道,“前儿,林家大太太瞧中了你二叔家的孙女宽姐儿,想着联姻来着。”

卫太后眉毛微动,“林家?永恪的母族?”

帝都姓林的多了,卫太后却能直接想到小皇孙凤永恪的母族,可见,卫太后也一直关注林家呢。三位皇孙中,永端永恪是凤明澜之子,其中永端是庶出,永恪年纪略小,却是嫡出,母族便是林家。另外最小的皇孙永慊,凤明瑞之子,也是嫡出,母族承恩公魏家。

三人都还小,天真稚童,尚未到入学的年纪。

但是如今明湛一病不起,看来是有人把心思打到小皇孙身上去了。

老永宁侯道,“这事儿,还是太后帮老臣拿个主意吧。”当初明湛未登基便立诺不留后嗣,皇帝金口玉言,而且依着阮鸿飞的脾性,明湛留后的可能性,真的不大。

既如此,老永宁侯就得为将来考虑,与皇孙的母族打好关系,并非坏事。这也是老永宁侯会默许儿子与魏安交往的原因之一。

卫太后很快想通,点了点头,“让二叔看着办吧,只要林家公子人品好,这倒无妨碍的。”

老永宁侯思量片刻,“要我说,这会儿联姻,估计林家很快就会找理由,要求立即大婚的。”

“若不把这桩婚事砸瓷实,林家怎能放心呢。”这种把戏,卫太后见得多了,对应这样的事,卫太后亦是游刃有余,悠然道,“既然一个女孩儿嫁到林家,不如再从二叔家中找个年纪差不多的姐儿,父亲若看着可以的,与我说一声。承恩公魏宁尚有一子未曾婚配,虽与承恩公去了海外,这婚事也不能不张罗。父亲看好了,我来赐婚。”

两头儿下注儿,也就等于没下注儿。

而且林家求娶卫家女,不过是两家私下行为;另一面卫家女嫁承恩公世子,却是太后赐婚,怎么看,都是卫家与恩公府的婚事更加体面一些。

林家也是侯门府第,论族中子弟,论家族底蕴,都非承恩公魏家可比拟。不过,越是如此,卫太后越是要抬举魏家。

何况,三个皇孙中,王妃魏氏所出皇孙年纪虽小,论出身却不让其他两人。哪怕朝臣想立皇孙,也得掂量掂量了。

女儿手段如此辛辣,老永宁侯连忙领旨。

“父亲,檀夙的婚事,你不要轻易松口。”卫太后叮嘱一句。

远近不同,永宁侯府人丁单薄,卫颖嘉兄弟一个,将来免不了族兄弟的扶持。而且,正经卫太后母族的嫡系血亲,就是卫颖嘉了。旁枝子弟的婚事,指错了也没什么,卫颖嘉这一根独苗,如今虽有二子,卫檀夙早进宫与几位小皇孙做伴。如今因着卫太后,卫家风头正盛,不过越是如此,卫檀夙的婚事就越要慎之又慎。

甭看卫檀夙年纪小,这年头儿,厚着脸皮要结娃娃亲的也不是没有。

老永宁侯笑,“太后放心,虽有人提过,老臣都给糊弄过去了。将来檀夙的婚事,还得有劳太后操心了。”

卫太后浅笑,“这是应该的。父亲也知道,明湛这登基才几天,朝中事情不断,想给皇孙们找几个合适的伴读都不容易。好在如今他们年纪还小,待日后进学再找伴读也不迟。”

“太后说的是。”把卫檀夙搁宫里,这一点儿老永宁侯是完全没有意见的。原本以为储位之争还远的很,如今看来事情怕要生变。不论如何,长孙在宫里,永宁侯府提前能了解诸皇孙的境况,老永宁侯也是喜闻乐见的。

皇帝这样病着,女儿一个妇道人家要撑着朝廷,颇多不易,老永宁侯忍不住提醒一声,“太后还需小心宗室。”

在老永宁侯看来,宗室本身已具皇室血统,若是再掌权,就危险了。

卫太后淡淡一笑,“我明白。”

193、更新 ...

上辈子,明湛看过许多皇帝微服私访的电视剧,自己这果真做了皇帝,也微服私访了,除了吃吃喝喝看风景。一路上,明湛四下扫望,就盼着碰到个什么强抢民女啊、桃花艳遇什么的,也好在阮鸿飞面前出出风头儿。

结果,这他娘的一路平安。

明湛不爽之时忍不住与阮鸿飞嘀咕,阮鸿飞不可思议的看明湛一眼,“朝廷在你手里没倒,真是祖宗保佑啊。你动动脑子想一想,得多傻缺的人才会在大庭广众下强抢女人哪。”就是永宁侯的傻缺赵表哥,也没傻到大庭广众下强暴小秀才吧。

“再者,就算有这事儿,也不必你出马。摇光他们都是死人吗?要你出头儿?”阮鸿飞受的是贵族教育,有事自然是手下人出面儿,哪有像明湛说的那种,上位者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纯粹胡扯。看来神仙界的人脑子多少都有点毛病啊,阮鸿飞默默评判。

不过,让明湛期待已久的能出风头儿日子终于到了。

自帝都到淮扬,明湛与阮鸿飞悠哉修哉的走了一个月。

都说淮扬地方富庶,不过也要分地段儿的,如长江以南,土地肥美,蚕桑耕织,人们的日子较其他地方,明显宽敞许多。

江北则是另一番情形,一家人穿一条裤子的都有。

至于吃的东西,更是就地取材,好在地方虽穷,水是不缺的。河里面有鱼有虾,明湛拉着阮鸿飞去钓鱼,结果人家阮鸿飞小半桶都钓上来了,他这边儿甩了好几回空杆子了。明湛气个饱,凉凉道,“看来,这鱼也好色啊。”要不怎么总往姓阮的那里跑呢。

阮鸿飞浅笑打趣,“不比小胖你啊,沉鱼沉鱼,鱼看到你,都沉下去了,哪个还敢露头呢。”

明湛在阮鸿飞面前鲜少占到便宜,如今更是气人,连嘴上的便宜都不让他占了。明湛坐不住,跳起来折了几根柳条儿随手编了个柳圈儿扣脑袋上,在河边儿乱转。

小河旁边就有稻田,如今早稻已收,明湛蹲在稻田边儿瞧了一会儿,又将自己的小钓杆拿过来,地上捉了只小青蛙,剥皮吊在鱼线上,沉到稻田的浅水沟里去,当下就有了动静,明湛哈哈大笑,捏了一只朝阮鸿飞显摆,“飞飞,你看这是什么?”

阮鸿飞回头看一眼,以阮鸿飞的博文强识,皱眉道,“咦,淮扬也有这种虾么?”

“小龙虾,看到没,这里有小龙虾。”

田里小龙虾极多,明湛不一时就钓了大半桶,若不是怕小龙虾爬出来,他非得钓满这一桶不可。

“那东西能吃么?”瞧着脏兮兮的,阮鸿飞认得这东西,但从未见人拿来吃。

明湛捶捶胸膛,抖抖小眉毛,自信满满的做保道,“人间美味。”

这次是借宿在里长家。

百姓有百姓的智慧,手下人出了银子,里长对他们就格外的热情,觉得是来了大户儿,把要给儿子娶媳妇装修好还没住的新娘给明湛他们住,客气又周到,还把自己老婆留在家里伺候客人,烧茶煮水什么的,也能搭把手儿。见明湛与阮鸿飞钓鱼回来,里长老婆迎上来,唧唧呱呱说了几句,反正明湛是一个字都听不懂。

这年头儿普通话不流行,北地还好,虽带了方言口音,还能听个差不离。到了南面儿,那真是一个村子一个口音。

说阮鸿飞本事过人,也不是没道理的。这些明湛听都听不懂的方言,对阮鸿飞根本不是困难,阮鸿飞笑回了几句话,里长老婆笑呵呵的看一眼摇光拎着的半桶鱼,笑着直点头,大意是夸阮鸿飞厉害,弄了这些鱼来。但是,当眼睛扫到明湛钓的小龙虾时,里长老婆露出惊诧的神色来,又与阮鸿飞唧呱起来。

阮鸿飞脸色微变,拉过明湛的胳膊问他,“人家说你钓的虫子是用来剁碎了喂鸡的,根本不能吃。”

“真的能吃。”明湛踮起脚在阮鸿飞耳边悄声道,“我以前做神仙时吃过,特好吃。”

阮鸿飞瞟明湛一眼,原本你这神仙做的就吃鸡食哪,这苦B神仙哦,可真不咋地。

“我来做我来做,飞飞,你也尝尝,好吃的能让你吞掉舌头。”明湛大力宣传。

阮鸿飞就与里长老婆解释了几句。

那妇人仍是极怀疑的盯着明湛瞧了几眼,又比划着与阮鸿飞说话,阮鸿飞命摇光给了里长老婆一两银子,妇人做态推辞了一回,阮鸿飞执意将银子搁她手中,这妇人方欢喜的收了起来。

阮鸿飞回头对明湛道,“就因为你要做这鸡食,人家锅都要重新买一口。”

“那也用不了一两银子啊。”明湛只是习惯性的抱怨一句,他虽抠些,还不至于与个农妇计较这一两银子,笑道,“飞飞,今天尝尝我的手艺,啊?”

“先把正经菜做了,再做鸡食。”

“龙虾,那叫小龙虾。”明湛纠正。

摇光伸脖子瞧了明湛钓的半桶小龙虾一眼,笑道,“二爷这名子取得也响亮。”听着像跟皇帝是一家子似的。

明湛做饭很有一手儿,虽比不得御厨,也极是不错了。估计在历代皇帝当中,做饭的手艺,明湛称第二,则无人敢称第一。

这胖子上辈子不会是神仙界的厨子吧。虽然明湛将自己的前世夸的花儿一样,不过阮鸿飞有选择的表示怀疑。

阮鸿飞坐在树下摆弄围棋,时不时的看一眼扎着围裙挽着袖子做羹汤的明小胖。当然,还有摇光给明湛打下手儿。

原本明湛是想阮鸿飞夫唱夫随来帮忙的,奈何阮鸿飞死要面子,打死都不肯挨到灶边儿,最后只得拿摇光顶数儿。

明湛大吼一声,“大火!”

摇光便使出吃奶的劲儿拉风箱。

明湛再大吼一声,“小火!”

摇光便迅速的自灶下抽走几根柴禾。

明湛手脚俐落,热出一身臭汗,捣弄出四菜一汤:一个酸菜鱼,一道红烧河鱼,一道麻辣小鱼虾,还有一道拍黄瓜,最后一道豆腐汤。

“摇光,你把菜端上去,我去洗个澡。”若不是实在兴致好,明湛也不会大夏天的做菜。知道明湛禁不得热,阮鸿飞问,“天衡,热水烧好没?”

天衡恭敬的禀道,“大爷,已经预备好了。”

阮鸿飞拉过明湛,“去洗吧,等你吃饭。”

明湛摆摆手,“这么热,谁还洗热水澡呢,外头就是河,我游一圈儿就行了。”说着,明湛已脱了外面的长衫,开始解长裤了。

阮鸿飞的脸险些绿了,身子一晃,自明湛跟前掠过,勾起明湛,闪电一般进得屋去,这刚进屋儿,明湛的长裤已经从腰下落到腿踝,幸而里面还有大裤头儿,阮鸿飞动作快,明湛也没走光。

其实叫明湛说,实在是多此一举了。都是男子汉大丈夫,哪个还怕看呢,他家飞飞就是穷讲究!

也不知阮鸿飞怎么降伏的明湛,反正明湛欢欢喜喜的洗了热水澡,连头发都洗了一遍,换了身短衫,与阮鸿飞欢欢喜喜的用了晚饭。

其实明湛的手艺远未到大厨的水准,不过,就是格外对阮鸿飞的胃口,阮鸿飞多添了一碗饭,明湛得意道,“唉,我跟摇光没默契,不然味道更好。”

值夜时。

天衡与摇光闲话打发时间,“我算明白为什么魏大人苦追先生这些年,竟不及二爷这几年死缠烂打的功力了。”看人家明湛,丝毫不顾忌身份,太能做低伏小了,该舍脸时就舍脸。堂堂一国之君,为了他家先生,都能洗手做羹汤。拿出这份儿诚意,就是石头老心,也得软上一软哪。

倒不是说魏大人不深情,只是魏大人太含蓄了。

自来会哭的孩子有奶吃,这不,魏大人痴心多年,就这么糊里糊涂的败了,只得说是命运作祟了。

摇光悄声道,“二爷的手段,这才到哪儿啊。十万分之一都没使出来呢。”关键是明湛能反攻,这件事,就让摇光吃惊的同时大为佩服。

天衡倒是有别的事与摇光打听道,“二爷做的菜到底什么味儿,好不好吃?”是人就有好奇心哪,尤其明湛这个身份,还能做菜。啧啧,光想想,这菜就不一般。

“好吃,尤其那个麻辣小龙虾,特够味儿。”摇光咂咂嘴,“这里的人竟把这么好吃的东西给鸡吃,真是糟蹋了。”

天衡十分遗憾,明湛做的很多,留了半盆给他们吃,按规矩是轮班吃饭,结果待他回来,因为是皇帝陛下做的东西,连口汤都没剩下,把个天衡给郁闷的,又不好为一口吃的与兄弟们计较。

明湛对于美食的历史还是做出了小小的推进作用。

他的厨艺在这些乡村里,还是相当不错的。以前在明湛未来时,人们根本不知道小龙虾能吃,多是捉了来做鸡食或是沤肥。

明湛教他们做了一道麻辣小龙虾,而且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千传万的,没几年,这道菜就传到了帝都,成为大排档的一道名菜。

当然,在明湛的印象中记得,小龙虾其实并非本土生物儿,完全是泊来品。至于为什么会出现在这片土地,他一时半会儿的也闹不明白。

帝都。

闽靖公送走了前来到访的鲁安公。

浙闽之地的另一位侯爵,越安侯笑道,“记得当初善棋侯家的丫头被宗人府拿下的时候,鲁安公的腿脚比咱们都快,飞到宫里与陛下表白忠心呢。”

“此一时彼一时么。”闽靖公浅笑,“朝廷都派御史去济南了,鲁安公着急,也在情理之中。”

闽靖公说着鲁安公偷鸡不成反蚀把米的狼狈处境,不由想到己身,忍不住说一句,“廉政司与御史台的人去浙闽查邵春晓的案子,至今还没查清楚不成?”

越安侯道,“蒋文安早上了折子,说了杭州知府遇刺一事。起码这两件事得有了眉目,他们才好回来。”

“唉,咱们不在浙闽,浙闽顿时生此乱象,实在令人不放心哪。”

“我们就等着听廉政司的好消息就是了。”俩人皆是老狐狸,廉政司在刘影的手里,又是头一次差使,若不能打响第一炮,刘影的前途自不必说,就是亲手成立廉政司的皇帝陛下又有什么面子呢。

廉政司查的仔细些,也是情理之中。

尽管闽靖公对于鲁安公的提议不置可否,但是在此时,总不能叫人看出宗室分裂来。再者,他们在宗室中表个态,才能保持自己在宗室中的地位。

不过,正当闽靖公与鲁安公安排时,就听到卫太后将卫氏女赐婚承恩公世子的消息。同时,另一卫氏女与皇孙永恪的母族林家联姻的消息,也在帝都流传开来。

局势,顿时多了三分莫测的味道。

就是闽靖公与鲁安公将拟好的折子,也暂时搁置了起来。

浙闽。

邵春晓虽被软禁,却并未被苛待,气色不错。

此人面目儒雅,虽年过六旬,身材保持的极好,举手投足带出三分风度,单自外貌看,邵春晓实不似大奸大恶大贪大鄙之人。

“一步错,步步错。”邵春晓负手望着窗外花红,轻声一叹。

他官至浙闽总督,权势赫赫,想扶持嫡亲的侄子一把,不过是人之常情,无可厚非。而且,邵春晓选的时机很好,落井下石正是时候。

他唯一没算对的就是赵青怡的性子。

若是平常读书人,自榜眼一落到被削官职被夺功名被逐宗族的地步儿,还有什么脸活着呢。像赵青怡的老子赵如松,死的多么干脆。

偏偏赵青怡宁不要脸,也不肯死。

非但赵青怡不肯死,人家还借着福州城的卫城之战咸鱼翻了身。

若是自己的侄子赵如柏能当断则断,趁着赵青怡落难之时,要了赵青怡的性命,亦不会有此劫了。

邵春晓再叹一声,无巧不成书哪。

赵青怡偏偏活着,赵如柏偏偏手软。

不话,话又说出来,若是赵如柏当真有本事,邵春晓也不可能看他虚职赋闲在家这么些年。只是,邵春晓再也想不到,赵如柏无能到这等地步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