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拿起荷包端详一阵,攒着眉头看看九郎,“这绣工多精巧。不是买来的,难道还是谁绣了送你,你借机再来送给我?!”

他愣了愣,这才明白她的意思,不由微微愠恼。“你想到哪里去了?是我适才去吴国公主府中做客,她绣了好几个荷包分别赠予我们兄弟姊妹,我觉着你应该也会喜欢,才带来给你。其他女子又怎会平白无故送我这种配饰?”

双澄其实心中也知晓他不可能收下别的女子所送之物,更不可能再拿来转赠于她。可也不知为什么,也许是这几天等得心焦,等得担忧了,便故意在他面前质疑。如今见九郎面若凝霜,她晓得自己那样责问是伤害了他,不由得愈加忧愁,恹恹然道:“那你不早些说……我怎么知道是你二姊绣的?”

“就算不是她绣的,你也不该胡乱怀疑我。”他瞥了她一眼。双澄又是懊丧又是自责,臊得伏在桌上,手中却还攥着荷包的抽带。九郎皱眉看着她,伸手去拽荷包,她攥得更紧,一丝也不肯放松。

“自己没理了,便耍横躺着不动?”他冷言冷语。双澄将脸埋在臂间,使劲跺脚,瓮声瓮气道:“我哪里耍横了?”

九郎感觉有点郁闷。自己本不在意荷包香囊这些配饰,此次吴国公主命下人端出托盘送到他面前时,他却唯独在各色荷包间留意到了这一只,只因那一双燕子小巧可爱,令他极为自然地就想到了双澄。

她姓燕,在他的世界里也如雨燕般来去翩然,如同蓝幕中的一抹亮痕。

可她居然不领情,现在还故意不看他,朝他发脾气。他静默片刻,道:“既然不想理我,那我就回宫去了,下次再来看你。”

说罢,起身便要离去。岂料背后忽然一沉,是双澄已将他死死抱住,趴在他背上发狠道:“不准走!不准走!”

她力气出奇得大,将九郎压得只能重新坐下。可即便他坐回原处,背上的双澄还是不撒手,九郎没奈何,道:“到底想怎么样?”

其实她自己也知道没什么大事值得不开心,可越是想念就越是在意,越是在意就越是想要将他的心恨不得剖开看个仔细,到头来却是自己无事生非,故此眼泪汪汪地趴在他背后,道:“才来一会儿就要走了吗?”

“我在这儿惹得你生气了,还不如回去……”他还未说完,她已搂住他的颈。九郎微微一震,只听双澄小声道:“阿容,我没有生气……你要是生气了,也别现在就走。要是你真的就此离开,我又不知道要等多久,才能再见你一次。”

她的呼吸细微而谨慎,九郎听了这番话,心里有些酸涩。静了静之后,以脸颊蹭了蹭她,道:“哪里就会真的走?只是装装样子。”

她不死心地扳过他的脸,细细看了一遍又一遍,尤其是那双黑得让她心颤的眼眸。

然后再度紧紧抱住他,喃喃道:“我想你了,阿容。”

九郎的心被她这一声唤得绵软,便略微侧过身,扶着她的手臂,将她带到自己身前。“坐这儿。”他按了按双澄肩头,示意她坐在自己腿上。她却一惊,急忙撑着座椅扶手道:“不会坐坏你吗?!”

“哪里会那么容易被你坐坏?我又不是纸做的。”九郎将手轻轻地放在她腰间,让她横着坐在自己腿上。双澄把脚搁在座椅扶手上,正好不会压到他的右腿,于是安心地伏在他怀中,又取过那只荷包来回细瞧。

“燕子真好看。”她绽开笑颜,以手指勾着缎带,将荷包悬在他眼前。

“现在喜欢了?”九郎故意沉着脸。她抱着他的颈,点头道:“一看到就喜欢啊。”

“那刚才为何无故发火?”

“……不知道,大概是近来心里烦躁……”

他睨着她道:“小时候都不容易生气,如今怎么变了呢?”

双澄想了想,哼道:“那会儿看你可怜,老是一个人孤零零的,我才总是大度谦让!现在你长大了,回到宫里锦衣玉食,我却只能待在这里等着见你,为什么还要让着你?”

九郎微微蹙眉:“那你希望我还是像以前那样住在道观,几乎没什么人来探望?”

“才不是!”她偏过脸,望着他清隽面容,“那样你会孤单,我见了也会难过。我只要你从今往后都过得开心,再不是以前那般孤零零。”

九郎轻轻地抱了抱她,低头间正触及她的颈。他闭上眼睛,凭着感觉摸到那朵红梅印记,小心地亲了一下。双澄红了脸颊,想要侧过去跟他说话,可两人离得如此近,她一转过去,便紧挨住他的脸庞。

肌肤与肌肤相触,都温暖柔和,又带着些许的青涩。

她的心砰砰乱跳,低眸看看九郎。他滑过她的脸颊,先是轻轻触了触她的唇,随后便慢慢地吻在了粉嫩唇心。尽管在太清宫已经被他吻过,可如今坐在他身上,双澄还是有些害羞,小声地叫道:“阿容……”

“嗯?”他并未远离,只是发出疑惑之音。

她摇了摇他的肩膀,道:“这样不会被人看到吧?”

“院外有冯勉和我的亲信随从守着,谁会看到?”

“可是我还是担心……”一语未罢,却又被他攫住了双唇。一寸寸的青涩试探,如暖阳拂照,渐化为温柔进攻,或深或浅的呼吸缠绵如丝,缚住又缚住,相融再相融。

仿佛春风骀荡,吹开了一树一树的花开,是这人世间最美好的温柔。

她终于也拥住他,闭着眼睛近乎贪心地堵住他的唇,沉醉其间,深深相吻。

绵绵细雨交织如网,一阵风起一阵风过,满庭草木倏然舒展,洒落遍地银珠。枝桠间嫩绿粉白,幼小花蕊悄然冒出,探着好奇的眼望着这个水雾氤氲的世界。

第四十五章 惜别伤离方寸乱

窗外的雨还连绵不止,双澄侧了侧身,觉得自己已经在他怀中腻了很久,便轻轻坐起。“不能再压着你了。”她说着,自个儿撑着座椅扶手一转身,便落到了地上。

九郎没说什么,只淡淡地笑了笑。

她此时才感觉脚上湿漉漉的。低头一看,原来自己刚才奔出去迎接他的时候踩在了积水中,鞋面进了水,难怪双足也觉得难受。她便坐在椅子上将鞋袜都脱了下来,光着双脚盘坐在九郎身边。

九郎看看她那白生生的脚,不由道:“你怎么不重新穿上干净的鞋袜?”

“昨天洗的还没有干透呢,再说现在又不是冬天了,光着脚也没事。”双澄有些赧然。她的衣物并不多,尽管端王叫人给她送来过一些生活必需,但很多都被她退了回去,她用不惯那些精致华美的东西。

他皱眉看了看她,“小时候长辈没跟你说过?寒气最易从足心渗入,如今虽已是初春,但乍暖还寒时候更得小心。”

她摇摇头,满不在乎道:“我从小跟着师傅练武,也不讲究这些。”

九郎睨她一眼,双澄又立即转为笑脸,趴在他腿上道:“不过你说的总是有道理的。”

“善变。”他讥诮地笑了笑,双澄却抱着他不放,委屈道:“我不是善变!说的都是心里话!”

九郎被她弄得没法子,只得退让一步道:“明白了,快起来。”她哼了一声不肯动,忽而才意识到自己搂住了他的右腿。初时还没察觉,如今才觉得这条腿果然有些异样。她尴尬地坐直身子,还不放心地轻轻摸了摸,道:“我不是有意的。”

他原先温和的目光中带着些悒色,却又微微笑道:“没有怪你,只是……不太习惯被人碰到。”

她怔了怔:“就像上次在亳州摔伤了也不想请大夫来治伤?”

九郎踌躇了一下,看着她道:“你与大夫怎能放在一起比较?但正因为如此,所以我才更不愿意你碰,能否明白?”

她垂着眼睫静了一会儿,忽道:“你是嫌弃它生过病,变得不好看了吗?”九郎没有说话,双澄望望他,小声道:“可在我心里,这才是阿容啊。”

说罢,又将温暖的手轻轻覆在了他的右腿上。“我一点都不会讨厌它。”

一阵暖意自她手心传来,九郎握了握双澄的手腕,没有说什么,心中却柔软得近乎伤怀。他低眸望了望,随后弯下腰便拎起了她那湿掉的鞋袜,低声道:“这样放着怎么会干?”

没等双澄开口阻止,他已经拎着她的鞋袜走到屋中的薰炉边,放下短靴后,将布袜平铺在那镂空的青铜盖上。

“我自己去放就行……”她略感尴尬地说着,九郎却毫不在意地回了过来,道:“你难道要赤着脚过去放鞋袜?”

她抿唇笑了,挽住他的手,让他坐了下来,随后乖巧地将双足轻轻搁在他腿上。

他的素白中衣亦是锦罗织就,双澄才刚碰到,便冷得缩起了脚趾。“谁叫你搁在上面的?”九郎瞥了她一眼,撩起长衫一角,里面是褐色的长裤。双澄小心翼翼地把脚搁了上去,他将中衣下摆放下,便覆住了她的双足。

她踩着的是九郎左腿,足底微微用了点力,觉得还挺好,便大着胆子又蹭了蹭。九郎侧过脸,无奈道:“你实在闲的无事了?”

“很久没跟你坐在一起了。”她撅起嘴巴,想将脚挪开。九郎只得隔着衣衫按住了,“我又没说不准。”

她皱起眉头,又去踩他的腿,好似这样可以纾解近日来的孤单。他坐着没动,只静静地看她,忽而一把抓住她的脚踝,道:“是又在埋怨我?”

“没有。别碰我脚底啊!”双澄急忙想将脚缩回,不料正好被他碰到了足心。尽管只是轻轻一下,她却胡乱蹬着那只被抓住的脚,挣扎着直笑。

九郎很是意外,“我又没故意去抓,你那么怕痒?”

“说了不要乱抓!”她翘起嘴巴,轻轻地踢了他一下。九郎趁势又抓住了她的左脚,其实他并没想做什么,双澄却顾自乱踢一气,笑得都流出了眼泪。

九郎看着,不由也笑了起来。“双澄,看来以后只要擒住你的脚,你就再无招架之力。”

她这才止住笑,扑到他身上,道:“你以为那么简单就能擒住我?我躲得远远的,又站在地上,你怎么能抓到我的脚心?”

他摸了摸她的脸颊,眼底浮现一丝笑意,慢慢道:“你总有不是站着的时候。”

双澄愣了愣,一时间没想明白他这话的意思,便缠着他要听解释。九郎蹙眉道:“不说了,说了你又要生气,等以后你自然能想明白。”

她觉得九郎的态度有些奇怪,又仔细想了想,似乎领悟到了其中的含义,不由涨红了脸,狠狠掐他一下。“你真是越来越坏了!”

他忍着痛道:“我怎么了?只是假设一下而已……”

她哼了一声,别过脸不理他。

九郎推推她,见她还是不回过身来,不免叹了一口气,道:“双澄,怎么又生气?”

“不要开这种玩笑。”她低着头,赌气似的道,“让人听到不好。”

“这里没有别人。”他犹豫了一下,攥住她的手,“刚才的话虽然有些戏谑,可我对你却并没玩笑之意……但如果你不喜欢听,我以后不说便是。”

“我……”双澄见他认真起来,不由觉得自己有些恃宠而骄,可才想与他解释,却听远处传来冯勉的声音:“九哥,雨已经停了,时间也已不早,该动身回大内了。”

九郎怔了怔,看看双澄,低声道:“我要走了。”

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却让她顿时红了眼眶。

明明还有很多话没说,可是时间却已在不知不觉中流逝,甚至片刻之前还在故意假装生气,此时他却已然要离去。

她忍不住抱住他,重重地呼吸了几下,想要深深记住他身上的气息与拥抱的感受,留待独自一人时聊以回忆。

九郎亦侧过脸贴近她的脸庞,却没说话,只是静静抱着她,听着她的呼吸。

冯勉又在外面焦急地叫着,九郎终于捧着双澄的脸颊,正视着她,道:“双澄,我真的要回了,你在这里要好好的,不要再胡思乱想。”

她的眼泪直打转,低着眼睫不敢看他,只怕再望一眼便要泪水决堤。

他深深吸了一口气,握着乌木杖站起身来。她想要去替他取那件晾着的长袍,双足才一沾地,九郎已阻止道:“地上凉,你不要过去。”

说话间,他却走到那薰炉边,帮她取回了鞋袜。“鞋还湿的,袜子倒是能穿了。”他一边说着,一边很自然地弯下腰,竟轻轻握着她的脚踝,替她穿上了白袜。

惊愕中的双澄一时说不出话来,积蓄已久的泪水终于滑过脸庞,滴落在九郎的手背上。

他微微一怔,抬头看着她。

“双澄……”见她默默地流泪不止,他的心亦难受得很,只唤了一声,便觉好似被什么堵住了,再难说下去。她舍不得他走,可又怕九郎因此而耽搁了回宫的时间,便狠狠心拭去眼泪,勉强露出笑容,道:“没事了,阿容,你且回去吧,不然冯高品该着急了。”

他沉默着站起身,将桌上的那只双燕荷包塞到她手中,低声道:“收好了,不要让外人看到。”

双澄含着泪点点头,他转身欲走,她悲伤不已,忍不住问道:“你……你什么时候才能再来?”

九郎心中一震,回身望着她,愧疚道:“我真的说不清,但是双澄,只要有机会,我一定再来看你。等五哥将你师傅找来之后,我便向嬢嬢与官家禀明此事……我要让你入赵家宗牒,不再像现在这样无依无靠。”

她抬起头深深望着他,想到端王先前说过官家对九郎很是不满,不由忧心忡忡地道:“……阿容,你要小心。”

他眼中亦含着忧悒,唇角却浅淡微笑着,还像以前那样轻轻按了按她的头顶,随后,慢慢走到了门边。

房门一开,雨后清新的风扑面而来。冯勉已守在门外,向双澄笑了笑,便与九郎一同向院门口走去。双澄呆呆地坐在椅子上,之前他伸手抚摸她头顶的那种感觉似乎还在,可屋中已经没有了九郎的身影。

她愣了片刻,才突然清醒过来,只穿着白袜便踩着冰冷的地奔到了门口。

满院雨水满目碧绿,九郎与冯勉已经走到了小院门前。轻轻一声响,冯勉推开院门,扶着九郎便要迈步。

“阿容!”双澄噙着泪花,望着那模糊不清的背影,压抑地喊了一声。九郎本已迈出院门,听到那声音,身子不由微微一震。他扶着门扉缓缓转回身,双澄独自站在檐下,在雨后新绿的掩映间,越发纤瘦单薄。

他慢慢地朝她挥了挥手,又在半空将手朝下微微一按。她想到先前那个摸头顶的动作,便流着泪向他微笑。

“九哥,走吧。”冯勉低声提醒,九郎又望了双澄一眼,强迫着自己走出了小院。

透明的雨珠自青灰色瓦当间缓缓滑落,轻轻落在地上,瞬间溅起了碎裂水花。

双澄在门口站了很久,直至风起叶动,院门缓缓关闭,她才拖着沉重的步子回到了屋中。低头间,手中还不自觉地攥着荷包,那一双燕子在春柳间翩翩流连,飞在稍前的燕子眼睛黑圆,回过头来望着跟随在它身后的另一只小燕,似是含着无限情意。

她坐在了刚才九郎坐过的椅子上,狠狠哭了起来。

第四十六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

回宫的途中,九郎一句话都没说。

看到双澄在分别时那样难过,他几乎就想要留下不走,却又知晓不切实际。如今独自坐在马车中,听着车轮碾过地面,一道道宫门沉重开启又沉重关闭,他明白,有着双澄的那个自在天地,再度被封锁在外。

可是她含着泪朝他微笑的样子,始终萦绕在心,无法散去。

有那么一刻,他甚至觉得是自己的错,才令得她这般牵挂,这般难舍。

如果能一直留在太清宫,他宁愿在那里陪着双澄,也好过现在这样,相聚不过一时,分别之后又不知何日才能再见。

可是情至深处无计回避,纵然明知欢悦甚短,两个人却都如扑火飞蛾,奋不顾身。

车马行至大内临华门,又早有乘舆停在那处等候着。冯勉扶着九郎上了乘舆,陪同他返回凝和宫。一路上,九郎依旧沉默,冯勉看到了他适才与双澄的分别,知道殿下心绪低落,便也不去打搅。

皇城内向来肃穆静谧,青石甬道上积水犹在,四周唯有脚步声回响。九郎正坐在乘舆上出神,远处却有一名内侍匆忙而来,一望见他便好似找到了救星,加紧脚步奔至道路一侧,陡然跪在了潮湿的地上:“九殿下可算回来了!还请赶快去救救公主!”

九郎一怔,很快认出这内侍正是荆国公主身边的人,便挥手让乘舆停下,问道:“出了什么事?”

那内侍焦急万分,却又好似有难言之隐,支支吾吾道:“公主……公主她触怒了太后,现在正跪在宝慈宫内。她近两天本来就感了风寒卧床不起,奴婢怕公主会支撑不住,所以到处找九殿下……”

“她怎么会触怒了嬢嬢?”九郎惊讶万分,荆国公主虽得到官家宠爱,但因为言行举止过于散漫,总是令太后看不入眼。她自己也心知肚明,故此除了日常问安之外,几乎不会与太后有所来往。今日她本该也去吴国公主府中做客,但昨日她就说自己身体不适,所以今日便留在了宫中不曾外出。却不料这短短半天时间,就无端惹出了事情。

“殿下去了自然就知道,奴婢也不敢多言。”内侍连连叩头,看样子着实是难以在这大庭广众之下说出实情。冯勉望向九郎,九郎蹙眉道:“去宝慈宫。”

抬着乘舆的内侍们加快了脚步,待等九郎赶至宝慈宫,门前的内侍朝他行了礼,却又道:“太后身体疲惫正在小憩,殿下若要探望,还请改日再来。”

九郎一皱眉,“昨日见嬢嬢时还觉得她精神尚好,莫非今日又感不适?既然如此,我便先进宫等待,待嬢嬢醒来后再行问候。”说罢,便往宫门内走去。

宫门两侧的内侍急忙上前想要阻拦,跟随在旁的冯勉沉下脸道:“九哥只是想进宝慈宫,又不会去打搅太后休息,难道你们连这都要阻碍?”

那几名内侍品阶远不及冯勉,再加上见到九郎神情冷峻,互相对望了几眼后只得躬身后退。九郎看这情形便知必是太后吩咐过不准放外人进入宝慈宫,越是这样,越是让他心中不安。那个先前向他通风报信的内侍大概是怕被太后责备,早已不知躲到了哪里,九郎亦没有询问旁人,带着冯勉径直便入了宝慈宫。

宫内依旧肃穆静谧,少人来往。九郎来到正殿前,方才望见众多宫娥内侍都战战兢兢地站立在大门两边,个个低首敛容,不敢发生任何声响。门前一人腰身浑圆,两眼狭长,正是殿头钱桦。他远远望到九郎与冯勉,便正色道:“九殿下,太后有令,任何人不得擅自入内。”

九郎寒声道:“先前说是太后正在小憩,如今这情形分明是有事发生,我难道竟连见一见嬢嬢都要被阻在外面?嬢嬢体虚不易动怒,倘若旧病复发,你等可担当得起?”

钱桦跟着他去了一次鹿邑,本来是想借机在太后面前邀功讨好,结果一路上辛苦奔波不说,还因为双澄的事情连连受气。这一回见九郎又当众不给他面子,更是心头暗怒,不由煞有介事地道:“殿下何必为难奴婢?奴婢们都是听从太后安排,要是擅自放您进去了,这罪责最终还是落在奴婢身上……”

他话未说完,正殿内忽传来激烈争辩。九郎听那声音似是太后与荆国公主,当即将钱桦一把推开,不顾众人劝阻,直接迈进了正殿。

殿内四面湘妃竹帘皆已垂下,本就是阴雨天气,室内更显得昏暗压抑。冰凉如玉的石地上,荆国公主跪在美人榻前,身子微微颤抖。潘太后端坐于榻上,面如寒霜,正叱道:“平素见你举止不端,老身总以为你还是孩子心性,没想到如今是变本加厉,做出这等不知廉耻的事情来!”

荆国公主紧紧攥着手指,虽低首望着地面,语声却强硬。“我不知道这样也算不知廉耻,宫外人人都可看得,为什么偏偏我就看不得?”

“混账话!即便是宫外的大家闺秀,也断不会像你这般肆意妄为!事到如今你非但不思悔改,竟还敢大胆抗辩?!”潘太后怒极,信手抓起几案上的茶盏便往荆国公主身前砸去。此时九郎正撩起竹帘走入,荆国公主闻声回头,那茶盏“砰”的一声砸落在她裙边,滚烫的茶水飞溅出来,洒了她与九郎一身。

帘外的内侍宫娥听到声音吓得齐齐跪下,九郎微微一怔,随即向太后行礼道:“嬢嬢请息怒,千万不要伤了身体。”

潘太后即便见了九郎也依旧怒容满面,寒声道:“九哥,老身在这里教训十一姐,与你无关,你且退下!”

荆国公主望着九郎,眼中既流露出企盼之色,却也担忧累及于他。他却只淡淡看了她一眼,又朝着太后平静道:“臣担心嬢嬢病情刚有所好转又气急伤身,那样一来,之前的丹参与太清宫祈福岂非都前功尽弃?臣再去一趟倒是无妨,只是嬢嬢禁不住那病痛折磨。好好的春日,正该是颐神养性之际,切不要因为十一姐的一时胡闹而恼了自己。”

他语声本就清醇动听,此番缓缓说来,倒似泉流潺潺,略压住了太后心头怒火。

但虽是如此,她还是冷哼一声,盯着荆国公主道:“听听你九哥的话!为何都是郑德妃教养的子女,他向来温文识礼,谦恭有度,你却飞扬跋扈,全不懂贤淑二字的涵义!你是她亲生女,难道十多年耳濡目染,学到的就是这样的为人处事?!”

荆国公主听她提及已去世的母妃,忍不住道:“母妃生前教我做人,只求自在从容,绝不会像其他人那样巧言令色,遮掩真心!”

“你的意思是老身身边的全是巧言令色之辈了?!”潘太后竖起双眉,九郎眼见两人又要爆发冲突,连忙道:“嬢嬢,十一姐说的并非是此意。她虽不如其他皇女们恭顺谨慎,但全无害人之心,其实也是一片天真,只是还需嬢嬢耐心教导。”

“老身是再不愿教导她!”潘太后取过几案上的一本书册,狠狠掷在九郎脚边,“她身为公主,却私自藏有这种低贱鄙俗的东西!若是传出去,莫说是老身,就连官家和整个新宋的颜面都要被丢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