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氏神色一变,女儿这个年纪,梦见妖精她能理解,如何会梦见掐脖子?

念头刚落,俞氏忽的记了起来,前阵子她带子女进宫,兄妹俩与几个小皇子、公主玩耍,太子送来一只漂亮的红毛鹦鹉,孩子们都很喜欢,不想二皇子从旁经过,以看鸟的名义靠近鹦鹉,然后,当着孩子们的面把鹦鹉掐死了。

都怪那个小魔王!

俞氏恨恨地想。

顾庭也很恨,恨妹妹梦里的那个坏人,小哥哥抱住妹妹,大声安慰道:“妹妹别怕,下次你也梦见哥哥,哥哥保护你,替你打跑坏人。”

男娃幼稚的话,成功地叫顾鸾破涕为笑。

妹妹笑了,顾庭也嘿嘿笑,听着外面的雨声,顾庭撺掇妹妹:“走,哥哥带你去抓地龙!”

顾鸾脸蛋一皱,嫌弃地推开哥哥的手:“我才不去。”

只有男娃娃才会对各种虫子感兴趣,顾鸾是小姑娘,虫子里面,她只喜欢漂亮的蝴蝶。

才和好的兄妹俩,又因为虫子产生了分歧,顾庭想自己去,一直默默旁观兄妹玩闹的俞氏终于开口,训儿子:“哪都不许去,躺好了,乖乖给我睡觉。”

每个母亲都有两面,温柔时似水,严肃时像山,母亲是山还是水,全看孩子淘气不淘气。

顾庭不敢惹生气的母亲,不情不愿地躺好了。

顾鸾看眼她与哥哥挨着的小枕头,心甘情愿地躺了过去。

母亲哥哥都在身边,顾鸾不怕了,但她也睡不着,假装闭着眼睛。

不知过了多久,哥哥的小胖手突然搂住了她,含糊不清地喃喃道:“妹妹不怕,哥哥保护你。”

顾鸾眼睛一酸,差点哭出来,怕被母亲看见才强忍着。

雷声时断时续,哗哗的雨声有助眠的作用,顾鸾听着听着,竟睡着了。

然后,顾鸾做了一个梦,梦见她回到了帝王的龙床上,梦见她真的死了,只是她死后,原本保持中立的承恩侯府突然举起推翻暴君的大旗,父亲率领西北大军杀回京城。赵夔早有准备,成功将父亲的军队挡在半路,但一时半会儿也拿父亲没办法。

混战当中,不知谁射了一箭,要了赵夔的命。

梦到这里,顾鸾就醒了。

窗外雨已停,哥哥兴奋地跑进来,叫她出去看彩虹。

顾鸾看着哥哥,心想,如果梦是真的,而非她的报复幻想,那射死赵夔的,一定是她的哥哥。

好解恨啊!

第3章

雨后初晴,空中果然有一道绚丽的彩虹,几乎占了半边天。

乳母服侍顾鸾洗了脸,穿好衣裳,因为外面地是湿的,乳母还给顾鸾换了一双木屐。

承恩侯府四姑娘穿的木屐,采用楝树而制,其木质柔韧耐磨,质地轻便,穿起来并不像普通的木屐那么沉重。木屐上的绳带是粉色的绸缎拧成的,也不磨脚,漂亮又实用。

乳母托着木屐,顾鸾把自己的小脚丫套了进去,凉榻有点高,乳母再把女娃娃抱到地上。

重新变成小孩子,事无巨细都要旁人照顾,顾鸾觉得怪怪的,不过,当她扭头,发现榻沿比她的脑袋还高,顾鸾就将那点别扭抛到了脑后。

“走!”一直在旁边等着的顾庭,习惯地牵起了妹妹的小手。

兄妹情深,龙凤胎的兄妹感情更好,顾鸾看着着急往外走的哥哥,虽然哥哥现在才四岁,恐怕连只鸡都打不过,但想到以后哥哥对她的百般疼爱,顾鸾就很安心。她的哥哥,会长成一个顶天立地的少年将军。

俞氏去忙了,兄妹俩手牵手来到了院子中,容貌酷似的两个娃娃,一起仰着脑袋眺望天边的彩虹。彩虹新鲜,顾庭只觉得好看又好玩,但对顾鸾来说,她看到的是灿烂的夕阳,看到的是新的一生,就像一棵刚刚钻出泥土的幼苗,未来虽然有风雨,却充满了希望。

闭上眼睛,顾鸾深深地吸了口气,吸得太用力,小胸脯都鼓了起来。

“姐姐!”旁边顾庭突然大叫。

顾鸾立即睁开眼睛,就见走廊那边,六岁的姐姐顾凤领着她的大丫鬟青桐过来了,顾凤脖子上戴着一枚金镶玉的长命锁,走路时长命锁轻轻地摇晃,衬得小姑娘也多了几分娇憨。

此情此景,顾鸾忍不住想笑。前世她因为体弱多病,长大后很少出门,姐姐却是经常在贵女圈走动,艳动京城,来侯府向姐姐提亲的男家都快将大门口的门槛踩破了,后来,姐姐嫁给了李阁老家的二公子,据母亲进宫时对她所说,姐姐、姐夫还挺恩爱的。

然而将来国色天香的大美人,现在也只是个六岁女童罢了。

“姐姐!”顾鸾松开哥哥,开心地朝姐姐跑去,死后重生,再见家人,她越发珍惜。

小女娃穿着木屐,跑起来啪嗒啪嗒的,乳母不放心地弯着腰跟在四姑娘身后。顾凤见妹妹这副急着抱她的样子,暗暗奇怪,早上妹妹说喜欢她头上的珠链,向她讨要,她没给,小丫头就嘟嘴不理她了,难道歇了一个晌,妹妹忘了此事?

“慢点跑。”不论如何,顾凤还是先提醒妹妹。

顾鸾跨上台阶,跑到姐姐面前,再猛地抱住姐姐。

顾凤想破脑袋,也猜不到妹妹黏她的真相。

“姐姐,妹妹做噩梦了!”顾庭也跑了过来,一脸严肃地说,“妹妹害怕,一直哭。”

顾凤没做过噩梦,至少睡醒后她都不记得,低头看妹妹,见妹妹眼睛还有点肿,想来是很害怕了,顾凤就挺心疼的。母亲说当姐姐的要照顾弟弟妹妹,顾凤大多时候会让着两个小的,可那串珠链是顾凤的心爱之物,她没舍得给妹妹。

如今为了哄妹妹高兴,让妹妹尽快忘记不好的梦,顾凤就舍得了,笑着道:“姐姐的珠链能辟邪,妹妹戴上就不怕了。”说完,顾凤叫丫鬟青桐去她的院子拿。

青桐领命走了,顾鸾一脸困惑,什么珠链?

等青桐取了珠链回来,顾鸾也没有印象,六七岁的事她或许记得,四岁的琐事早都忘干净了。

可顾鸾看得出来,姐姐很喜欢这条珍珠发链,所以她说什么都不肯要。

俞氏回来,看见小姐妹让来让去的,欣慰地笑了,她的孩子就是比别家的乖巧。

“好了,该去陪祖母用饭了。”俞氏招呼三个孩子。

顾鸾眼睛一亮,对啊,这个时候,祖母也还在呢!

真好!

.

雷雨过后,京城又恢复了炎热,日头明晃晃的,各府老太太、夫人们都不乐意出门折腾了。

顾鸾也嫌热怕晒,除了在冀州平叛的父亲,亲人们都团聚过了,顾鸾就懒懒地待在正院厢房里头,饿了丫鬟端来糕点,渴了就有新鲜的瓜果,傍晚天气凉快了,顾鸾再跟哥哥去花园里溜达溜达,小日子别提多惬意。

只有嫁过人的姑娘,才能明白出嫁前在娘家住着的逍遥与自在。

这日早饭过后,顾鸾却被祖母柳氏扣在了荣安堂,笑眯眯地说要交给她一份差事。

顾鸾的祖父老承恩侯早就战死了,祖母今年刚四十二岁,身体康健,仍然能看出年轻时的美貌。

半个时辰后,顾鸾穿着粉色的襦裙,乖乖地坐在床上,看祖母朝她……抓耳挠腮。

“耳朵是万,鼻子是条,嘴巴是筒,阿鸾可都记住了?”比划了一遍,柳氏期待地问她的宝贝孙女。最近她打牌总是输,无奈之下,柳氏就想到了这个主意,让孙女坐在对头旁边,打手势提醒她对头要吃的牌。

顾鸾点点脑袋:“记住了!”早记住了,怕祖母起疑她才故意装笨学了这么久。

柳氏犹不放心,让孙女先比划一次,省着孙女记错了,一会儿把六万比划成五筒。

顾鸾好歹活到过十六岁,怎么可能记牌这点小事都做不好?遂认认真真地重复了一遍,粉雕玉琢的女娃娃,时而指指鼻子时而摸摸下巴,偏还做出一副只是无意而为的天真样,别提有多娇憨可爱了。

柳氏笑弯了眼睛,搂住小孙女使劲儿亲了口:“我们阿鸾就是聪明,走,今个儿祖母赢的钱都给阿鸾。”

顾鸾心想,祖母最笨了,每次打牌都是输,十次才可能碰上一次好运气赢点小钱,现在她配合祖母,也没有指望祖母赢,只是不想祖母总输给赵老姨娘,白白怄气罢了。

柳氏牵着顾鸾去了婆婆萧老太君的万春堂。

如今的承恩侯府,四世同堂,而承恩侯府之所以能得到爵位,靠得就是顾鸾的曾祖母萧老太君。

萧老太君一共生了一儿一女,长女嫁给先帝为后,生当今圣上隆庆帝。隆庆帝幼年丧母,缺乏母爱的隆庆帝与外祖母萧老太君极其亲厚,十年前,隆庆帝一登基就封外祖母为超一品夫人,封外祖父为承恩侯,爵位世袭罔替,一时间,承恩侯府的隆宠无人能及。

顾鸾的曾祖父、祖父福薄,陆续战死杀场,留下年迈的萧老太君以及嫡庶三个儿媳妇。

柳氏是正房,生了顾鸾的父亲,也就是现任承恩侯。

赵老姨娘生了侯府二爷。

苗老姨娘生了侯府唯一的姑太太。

当年的孩子们都已经成家立业生儿育女,萧老太君把侯府内务交给孙媳妇俞氏打理,她领着三个守寡的儿媳妇打牌消磨时光,其中柳氏与赵老姨娘彼此看不顺眼,柳氏输钱给婆婆、给苗老姨娘她都不介意,唯独输给赵老姨娘,柳氏可以气得一天一夜不吃饭!

大概生的气太多了,上辈子柳氏连婆婆都没熬过去,四个老太太里面,她第一个离世。

祖母争强好胜、气量狭窄、做事糊涂,还有很多很多缺点,可祖母最疼她了,顾鸾重生后的目标之一,就是要尽量地哄祖母高兴,让祖母长命百岁!

思忖间,万春堂到了。

顾鸾一眼就看到了坐在主位上的曾祖母。

萧老太君今年六十七岁了,老人家会保养,既注意饮食,每日早上还会练两刻钟的太极,故而虽然白发苍苍,但萧老太君气色红润精神矍铄,典型的鹤发童颜,一看就福气满满。

如果说顾鸾姐妹是京城最尊贵的贵女,那萧老太君就是全天下最尊贵的老太太,隆庆帝极孝顺他的外祖母,曾经隆庆帝一意孤行要处死一位忠良的两朝元老,文武大臣求破喉咙都没管用,最后大臣们请了萧老太君出马,隆庆帝才饶了那老臣一命,放其回乡养老了。

“曾祖母!”曾祖母也很疼他们这些曾孙、曾孙女的,顾鸾亲昵地跑了过去。

萧老太君笑着抱住趴在她腿上的女娃娃,嘴上夸着阿鸾今天真好看,眼睛却不赞成地扫了儿媳妇一眼。老太太们打牌,拉上女娃娃做什么?萧老太君可不希望把曾孙女们养成小牌迷,十来岁后再学打牌也不迟。

柳氏讪讪,撒谎道:“娘,阿鸾非要黏着我,我没办法……”

萧老太君低头看曾孙女。

顾鸾天真无邪地替祖母圆谎,仿佛很骄傲似的笑:“祖母不带我来,我就一直哭。”

柳氏没什么心眼,只高兴小孙女机灵替她解了围,一点都没想到孙女为何会这么精。

萧老太君相信四岁的曾孙女不会撒谎,就哄道:“我们打牌,阿鸾还是去找姐姐们玩吧。”

顾鸾摇头,小胖手紧紧抱着萧老太君:“我就要跟曾祖母在一起。”

女娃娃就像一块儿可爱的牛皮糖,萧老太君舍不得强行推开,只好答应了下来。

婆媳四个老太太移步到牌桌旁,萧老太君坐北,柳氏坐在婆婆上首,同样生了一位爷的赵老姨娘坐在婆婆下首,最老实安分的苗老姨娘坐婆婆对面。

万春堂的嬷嬷要把顾鸾的椅子放在萧老太君与柳氏中间,顾鸾忙跑到萧老太君与赵老姨娘中间道:“我要坐这儿!我帮曾祖母数钱!”

四个老太太一瞧,可不,萧老太君装银瓜子的碟子就在右手边摆着呢。

“这个小财迷!”萧老太君哈哈笑,搂住曾孙女亲了一口。

顾鸾偷偷朝斜对面的祖母递了一个得意的眼神。

小孙女这么棒,柳氏就跟打了鸡血一样,搓搓手,对今天的战局充满了信心。

顾鸾的小胳膊肘搭在桌子上,一会儿歪头瞅萧老太君的牌,一会儿瞅赵老姨娘的牌,赵老姨娘要碰什么或胡什么,她就摸摸耳朵或鼻子,用暗号提醒祖母。

如此,赵老姨娘少了柳氏这个点炮手,胡牌的机会就大大降低了。

柳氏果然赢了几把。

打了几圈,赵老姨娘总觉得不对劲儿,她是打牌高手,很少会输。

打牌也讲究风水,赵老姨娘斜眼旁边的小女娃,认定是顾鸾坐在这儿坏了她的风水。

“阿鸾,你三姐姐养了一只小奶狗,你要不要去看看?”码牌的时候,赵老姨娘诱惑顾鸾道。

顾鸾一共三个姐姐,大姐姐是顾二爷原配所出的顾芸,今年七岁,二姐姐便是亲姐姐顾凤,至于三姐姐,则是顾二爷继室所生的顾萝,今年五岁。

“不去。”顾鸾想也不想地摇头,恰好嬷嬷端了一盘荔枝来,顾鸾就认真剥荔枝吃了。

荔枝是金贵物,朝廷大老远地从岭南运来,宫里留下大部分,其余地赏赐给皇亲国戚或重臣,以示帝王的恩宠。承恩侯府里,萧老太君得到的荔枝最多,其次是柳氏,再次是顾鸾的父亲,顾二爷那边最少,今年的份例早就吃光了。

现在顾鸾剥的那么欢,赵老姨娘馋的满嘴口水。

“曾祖母,我喂你!”顾鸾将剥好的第一个递给萧老太君。

萧老太君笑着接了。

“祖母,你的!”顾鸾再喂柳氏。

柳氏还没吃到荔枝,心里先甜了。

然后,顾鸾再喂了苗老姨娘一个,顾鸾与苗老姨娘不熟,但她喜欢唯一的姑母。

苗老姨娘先是拒绝,实在推辞不了,才吃了。

赵老姨娘假装看牌,实则强忍吞咽的冲动,等着顾鸾喂她。

顾鸾偏就不喂,谁让赵老姨娘总气祖母。

柳氏的笑都快憋不住了,萧老太君自顾自打牌,似乎什么都没察觉。

赵老姨娘气坏了,气得明明摸了自胡的牌,结果忘了,居然打了出去!

“胡了!”柳氏大喜着抢走那张牌,笑得脸上褶子都快比婆婆多了。

“等等,我也要这张!”赵老姨娘反应过来,想悔牌。

两人吵得差点打起来,顾鸾害怕地往萧老太君那边靠,萧老太君瞅瞅胆小的孙女,眉头一皱,冷声训斥赵老姨娘:“牌既然出手,便没有悔牌的道理,一把年纪了,当着孩子的面斤斤计较,成何体统。”

赵老姨娘恨得啊,狠狠剜了柳氏一眼。

柳氏幸灾乐祸地笑。

不过牌局散后,萧老太君也训了柳氏一顿,叫柳氏不许再带顾鸾来打牌。

顾鸾在旁边听着,便知道,她与祖母的把戏,根本没逃过曾祖母的眼睛。

第4章

顾鸾过了几天吃瓜、看牌的悠闲日子,渐渐觉得无趣起来。

哥哥顾庭似乎永远都在花园里玩闹,翻找各种虫子,顾鸾再无聊也不会去找哥哥,便跟着姐姐去了宜芳阁。承恩侯府共有四位姑娘,大姑娘顾芸、二姑娘顾凤都开始读书了,女夫子姓林,是位终身未嫁的才女,从二十岁起就开始教书,学生多为京城官家小姐。

侯府景色极好,宜芳阁临湖而建,湖风习习,吹走了盛夏的燥热。

顾鸾太小了,林夫子挑了几个简单的字,叫顾鸾描字,安排了四姑娘,林夫子再去教导顾芸、顾凤。

顾鸾认认真真地描字,对她来说,这些字她都会写,但看着墨水沿着红色的字影晕染,一笔一划,竟有种别样的趣味儿。顾鸾前世并不是一个喜欢读书、写字的姑娘,因为她多病,长辈们也从来不强求,如今重来一次,有大把的时间,反正也没有别的事可做,顾鸾就想好好弥补前世的缺点。

琴棋书画,她都要学精!

侯府二房那边,赵老姨娘与她嫡亲的儿媳妇曹氏很快就得到了顾鸾去读书的消息。

赵老姨娘年轻时是老侯爷的通房丫鬟,柳氏还没见过老侯爷的时候,赵老姨娘已经为老侯爷红袖添香了。论起来,赵老姨娘的姿色只算中等,但赵老姨娘腰细腚圆,正是男人最爱的身段,老侯爷沾的第一个女人就是她,两人的感情自然与众不同。正妻柳氏嫁过来后,老侯爷对赵老姨娘的宠爱没有丝毫减少,柳氏又不是能容人的度量,今天挑一次赵老姨娘的毛病,明天去婆婆那里告一状,萧老太君嫌烦,便又挑了一个貌美却本分的苗老姨娘给儿子。

老侯爷果然被苗老姨娘吸引,减了对赵老姨娘的宠爱。

丈夫依然不宠她,但柳氏见赵老姨娘也失宠了,苗老姨娘又特别听她的话,柳氏就挺高兴。

赵老姨娘不高兴啊,与柳氏的梁子结得越来越深,年轻时胆小忌惮规矩,后来老侯爷死了,她的儿子长大成人当了官,赵老姨娘的腰杆子就越来越硬,大事小事都敢刺一刺柳氏。萧老太君修身养性,儿媳妇们小吵小闹她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懒得管,闹来闹去,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无伤大雅。

而赵老姨娘,又有过两个儿媳妇。

顾二爷十五六岁时生过一场大病,眼看都不行了,赵老姨娘哭得肝肠寸断,萧老太君也疼孙子啊,就想到了冲喜的法子。有头有脸的官家没人愿意让女儿嫁给一个病秧子,萧老太君左挑右挑,找到一个穷酸秀才,那秀才正愁没钱呢,萧老太君一上门,他马上就答应了。

是以,赵老姨娘的第一个儿媳妇许氏,身份不高,容貌一般,但许氏嫁过来后,顾二爷的病真就好了,赵老姨娘看许氏也就顺眼多了。可惜许氏命薄,生下大公子顾谨、大姑娘顾芸后,一场重病就去了。

彼时,顾二爷已经在户部任职了,曾经的状元郎,刚出翰林院就调到了户部,年纪轻轻前途大好,又是承恩侯府的二爷,当今圣上的亲表弟,顾二爷一丧妻,立即就有人主动巴结来了。赵老姨娘待在婆婆身边,帮着挑选,最后定了曹氏。

曹氏长得美、家世好,还有钱,赵老姨娘非常满意这个儿媳妇!

曹氏本来不太待见自己的姨娘婆婆,不过,婆媳俩脾气很像,都喜欢争先,渐渐地就处的跟亲娘俩似的,什么话都能说到一处去。

“娘,这叫什么道理?”听说四岁的顾鸾已经开始启蒙了,曹氏很生气,瞪着眼睛对婆婆道:“去年阿萝四岁,我想叫阿萝跟着两个姐姐一起读书,老太君说阿萝还小,等着跟阿鸾一起读书吧,正好姐妹俩做个伴,现在阿鸾去读书,老太君怎么不说阿鸾小了?凭什么我的女儿就要比人家晚启蒙一年?”

曹氏很委屈!

老太君太偏心正房了,顾芸比顾凤大一岁,却要等着与顾凤一起读书,反正顾芸不是她亲生的,曹氏可以不管,如今老太君都安排顾鸾读书了,竟还没想到她的阿萝,曹氏就受不了这口气。

赵老姨娘更疼曹氏所出的两个孩子,想了想道:“老太君做事没这么糊涂,一定是柳氏的主意,存心要叫咱们阿萝比她孙女差呢。哼,你什么都不用埋怨,马上也送阿萝过去,叮嘱林夫子好好教导。”

曹氏抹抹并不存在的眼泪,斗志昂扬地去找女儿了。

五岁的顾萝正在晃秋千,一听母亲要她去读书,小丫头顿时嘟起了嘴,她一点都不想读书。

“阿萝听话,你读书读得好,将来才能嫁个好人家。”曹氏耐心地给女儿讲道理。什么女子无才便是德,那都是乡野村妇掩饰自己愚笨的幌子,大户人家娶妻,谁不想娶个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的贤妇?

顾萝还不懂嫁人是怎么回事呢,撒娇不行,女娃娃被曹氏强行拉走了。

快到宜芳阁了,曹氏指着顾鸾描字的小身影对女儿道:“看见没,你四妹妹已经开始读书了,你要不好好学,就会被四妹妹比下去,到时候曾祖母更喜欢四妹妹,外人也只夸四妹妹,不夸你。”

小女娃之间也是有攀比心的,顾萝平时就羡慕四妹妹的首饰比她好,母亲这么一解释,她突然就想读书了!

曹氏郑重其事的将女儿交给了林夫子。

林夫子对学生们一视同仁,安排顾萝坐到顾鸾身边,也发了顾萝三张字帖,叫顾萝描字。

顾萝瞅瞅顾鸾那边,就见四妹妹已经描完一张了,黑黑的字,挺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