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点一点的看过去,发现果然如少爷所说,这东西还不能完全称为棺材,因为看大小,那应该是一只棺椁,真正的棺材应该在这只棺椁的里面。

我吃力的辨认棺椁上面的花纹,心里暗自吃惊。

棺椁的制度是在西周的时候定下来的,天子棺椁四重,亲身的棺称椑(注1),其外蒙以兕(注2)及水牛皮;第二重称地也,以椴木制成;第三重称属;第四重称大棺。而后每朝每代都有不同,像清朝孙殿英开乾隆的裕陵的时候,乾隆的棺材只有两层。

而以纯石为椁的葬制,非常常见,我的记忆里,各地都有发现,但是到了后世,基本上都统一成木棺了,这种葬制度,应该还是在西周之前。那这一只石棺,应该有上千年的历史了。

当然这些理论的东西,一用到实际的地方,你很快就会发现都是扯淡。用少爷的话讲,他们不是根据书了的东西来判断挖出来东西,而是每次挖出来东西就回去改书,这一行牵涉的条件,民族习俗地域朝代身份信仰,你想在书上理清楚几乎是不可能的。

我看着水里的这一只石棺,接缝里几乎看不出来,似乎是一个整体,而且两边也没有仙门,心里就很疑惑。

棺椁之下,有四个石环,四条铁链缠绕在石环上面,人到棺床之下,我试着用手去拉动其中一条,但是毫无作用。棺材是给固定在这里的。

石棺的材质非常特别,在我手电的照射下,发射出一种羊脂的颜色,似乎有一些半透明,可以看到棺材里面有一个黑色的影子,我开始以为那是棺内的轮廓,但是看来看去,发现那影子,似乎是一个人。

我咦了一声,顿时世界观就被颠覆了,怎么回事情,这棺椁里面,怎么能直接放人呢?

边上走出一个人的影子,向我挥了挥手,我知道是少爷示意我过去,我也挥了挥手表示回应。我还没仔细观察棺椁里的东西,要他等一等,他却一把拉住我,将我往回拉去。

我不知道他干什么,跟着他过去,发现他是在看墓室墙壁上的浮雕。题材也很单一,不是神话故事就是一些乱七八糟的神兽,刚入行的时候可能会很痴迷,但是时间一久,就会感觉到很单一,这也是为什么这么多文人学者对于新开掘的古墓都感兴趣的原因,他们是想找到一些新鲜的东西。

但是我一看这里的浮雕,就愣住了,心里直叫奇怪。

这是一系列叙事的浮雕,刻在青灰色的岩板上,雕刻的非常粗糙,人物造型看上去有点说不出的古怪,我草草一看,弄不懂里面具体说了些什么。

少爷看的入神,一直就在这些浮雕里指来指去,我看这家伙似乎看出了什么门道。心里觉得好笑,和他一起的时候他经常会这样,但是很多时候都是不懂装懂,满嘴喷粪。

他走到一幅浮雕面前,用手电照着,让我看里面的东西,只见墙上面画的是一些人在用斗笠背起河泥,这应该是黄河枯水期当地人自发的清淤工程,在画的中间,有一个半露在泥沙外的石台,和我在棺床上看到的方形棺椁一模一样,很多人围着这个棺材,表情非常惊讶。

少爷看我看懂了,又拉我去看下一幅,我顺着他的目光看去,另一块浮雕上面,棺椁给挖了出来,给刻上了一个影子,影子趴在棺椁上面,似乎是一个人又不是人,下面一幅,这个东西正在离开棺材,用一种非常诡异的姿势,向一边的人走去。

我看着影子的动作,竟然和单军临死前的动作一模一样,开始有点冒寒气了。

而再下一幅画,就是所有的人都变成了死在了地上,画面上只剩下了那只棺材。

少爷让我看他的嘴巴,我照着他的嘴巴,之看他用嘴形道:“好像是一种警告啊?”

“迷信。”我用嘴形道:“哪有什么恶鬼。”

少爷转过头看着我,嘴形道:“单军不是死了吗?”

我想起单军尸体的表情,不由打了一个寒颤,骂道:“别给我来这一套怪力乱神,小心别听到产你一本。”

少爷嘀咕了一声不说话了,大概是想到了“文革”时候的事情,我拍了他一下,就想让他开始找吧,有好东西全装上去。我也要看看,单军给我的青铜片,是从什么地方掰下来的。少爷点了点头。

两个人收敛了心神,各自去查看四周的陪葬品,才走了两步,少爷又来拉我,我心想你他娘的烦不烦,老在这漆黑一片的水里呆着太不舒服了,总觉得四周有什么似的。转过头去问他干什么,结果头一转,却看到少爷正靠着墙,一个劲儿地给我打手势。

我心说什么毛病,转头一看,却看见我的背后的角落里,站着一个陶人,一动不动。

我刚才看浮雕的时候,那地方还没东西,我心说奇怪,以为那是自己看错了,把手电照了过去,一照之下,那个陶人猛一下,一张烂泥一样的怪脸,猛的转了过来。

※※※

注1:椑(pi·二声) 古时一种椭圆行的酒器。

注2:兕(si·四声) 雌性的犀牛。

第一部 镇河印 第十五章 黄河水鬼

我一下子头皮发炸,吃了一大口水,几乎给呛死,顿时人就蒙了,心脏一刹那几乎就要从我心口爆出来。

忙去摸腰里的刀,摸到了却怎么扯也扯不出来。

少爷也吓得够呛,两个人就不由自主地往后退。

那个陶人就这样看着我们,我看着他的脸,就像是一团面糊一样,都是淤泥,但是明显那东西是在看着我们,鬼气森森的。

但是看了一会儿他又没什么举动,少爷就很疑惑,看了看我,意思是是不是看错了。

刚才那一秒过得极快,我还真不能肯定,于是两个人又靠近几步,想去看看清楚。

走到那陶人大概两三米的地方,少爷从装备带里掏出一把锤子,就朝陶人扔了过去,锤子一下子敲在陶人头上,敲下来一片淤泥。

我正想说自己果然是看错了,突然那陶人就猛地站了起来,一下子就从淤泥里站起来一个庞然大物,顿时一团泥水迷糊了我们的眼睛。

我马上就往后跑,心里大叫,我靠,我严重的靠,这是怎么回事情!是什么东西?

突然想起南爬子说的:古墓里什么事都有可能发生,我顿时就后悔了。难怪这两个家伙自己不下来,要是我知道有这事情,给我一个兵马俑我也不干。

但是这时候也没有什么机会考虑这些东西,我回头一照,那陶人一点一点向我们靠过来,我们一点一点后退,他的身上,有很多青铜甲片。

情况一片混乱,我都不知道怎么办。最后还是少爷反应快,一下子拉着我就往玉门的地方退去,两个人连滚带爬的冲回甬道,我才冲进去几步,突然就感觉被什么拉住了,一摸,原来是后面的管子,也不知道是卡在了什么地方,还是背那陶人给拉住了。

少爷根本不管我,自己就一溜烟地跑了,我在后面想叫又叫不出来,用力拉着管子,只觉得人进入了一种疯狂的状态。但是却怎么拉也动不了。

我忽然我们拉单军时候的情景,单军死之前的表情,几乎都要疯了。

这时候我想起了还放在兜里的那几片青铜片,我猛地把它掏了出来,然后扯到脑后用力一划,一下子管子就被我给划段了,我咬紧牙关,一下子水从头盔里涌了进来,我眼前马上就模糊了。

但是瞬间就恢复了自由,我马上放下身上所有的负重块,向前游去,一路上东碰西碰,也不知道撞到了什么东西。

一口气游出甬道,我眼前一片模糊,竟然看不清下来那洞在什么地方,几次向上都撞到了石室的顶,在下面越慌就越乱,这个时候气已经到达了极限了,我心里一下子意识到:完了。

我恐怕就要死在这里了,等明天他们把我捞出来,我肯定也是这么一个表情。

这个念头一下子就闪过,我卡住自己的喉咙,最后不甘心的看了几眼,忽然就看到一团模糊的影子突然就游到了我的身后,接着,我的意识就逐渐的模糊了起来,最后就是一片宁静。

第一部 镇河印 第十六章 半年后

我醒过来的时候,已经是在省里的医院里了,脑子一片空白,什么都不记得。

直到三天后,一些记忆才回到我的大脑,我想起了黄河水底的那个深洞,想起了陶人那张破脸,感觉自己好像做了场梦一样。

那几天我还不能说话,后来少爷来看过我,我看见他平安无事,心里也稍微安了点。等到我恢复的差不多,我才问道,后来发生了什么事情。

少爷叹了口气,原来我昏迷的前几秒,看到的人影就是少爷,他发现我没有跟上来,又折回去找我,发现我把自己的气管割断了,已经吃了几大口水。表情非常恐怖。而甬道里面一片混浊,肯定是有什么东西要出来,情急之下,把我的头盔扯下来,放掉自己的负重带,然后拉着我就一起浮了上去。

上去之后,我们爬上船,竟然发现那两个南爬子不见了,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他管不了这么多了,先是把船靠上岸,然后背着我就往黄河上跑。

河床里全是磷火,他一边跑着,一边就听到大量的铁镣铐的声音,少爷给水里那东西已经吓得够呛,这时候受不了刺激,也不敢去看那河床上是什么东西发出的脚镣声,闷头就跑上岸,凭着来时候的记忆,一路小跑把我背回了那个小村庄。

跑到村庄里,王若男他们还在,一看到我这个样子,吓坏了,老蔡的外甥忙又叫来那个坐尸的老头,那老头一看我,就说还有救,就给我弄了一把黄沙,拍进我的鼻孔里,我一下子就呛了起来,恢复了顺畅的呼吸。

后来因为没有拖拉机,就连夜用牛车把我拉回镇上,我一直昏迷,到镇上,到了一个草头医生那里打了一针,就让我回县城,一路辗转,经过了几个打医院,后来,我在上海的那个客人收到了货,很感兴趣,就来这边找我,一看我竟然这个样子,就做主把我带到了省里的大医院。

少爷道:“你那客人给你扔了十万块钱就走了,说醒了通知他一声,我昨天刚给他打过电话,他可能过几天会过来看你。”

我点了点头,问道:“那洞怎么样了?”

少爷摇了摇头,说:“哪还有时间管这些呀?他那铺子也不顶了,说还是开饭店舒服,不然这一行能把命赔进去。”

我哈哈一笑,苦涩得要命。

几天后,我那客户来看我,我挑挑拣拣的把事情给他说了一遍,他就问我还能不能弄到这种货色,我就摇头,对他说,你就别奢望了,有几个不错了。

我半个月后出院,分了点前给少爷,他也不容易。两个人在太原大玩特玩。有点宣泄恐怖的意思,后来恐惧没宣泄掉,钱倒是宣泄的差不多了,我就回上海,继续做我的生意。

一晃时间就过去半年,这件事情虽然还是记忆犹新,但是那种恐惧的感觉,已经逐渐消失,我的生活似乎又回到了正轨。

这件事情之后,我在家里帖了两张纸,一张写着:戒贪,一张写着:戒齐。一直就这样奉行着,生意倒是大有起色,那十万块的残钱,很快就变成了四十万。

我本来以为这件事情就这么完了,没想到那一年的元旦,有两个人却来到上海找我。

拉的两个人,一个是少爷,一个是王若男。

我非常奇怪,半个月前我还和少爷通过电话,也就是扯了点皮,没说到他要过来,而且王若男也过来了,我就觉得更奇怪。

我们找了一个饭店吃饭,聊了一些当年的事情,我就把话题扯了回来,问他们,来找我干什么?

少爷脸色阴沉,沉默了半天,才说道:“有个不好的消息,教授死了。”

我愣了一下,“哦”了一声,表示惋惜,可能是那次打击太大了,我那时候看到教授的精神状况已经很不稳定了,年纪大了,这事情倒也难免。

少爷却似乎还没说完,从口袋里拿出一张相片,说:“你看看。”

我接过来一看,猛的头皮一麻,马上把照片盖了回去。

照片上是教授的遗容,我看着应该是医院做尸检的时候拍的,教授头发蓬乱,嘴角诡异着咧开着,与王全胜、单军死的时候表情一样。

我浑身冰凉,问道:“怎么回事?”

少爷叹了口气,看了一眼王若男,小丫头这时候眼圈红了,发着抖把当时的情况说了一遍。

原来我们走了之后几个月,上面就组织了考察队下来对那个水洞进行考察,他们进行了大揭顶似的开挖,把下面的古墓整个端了上来,然后用抽水机抽干。

在大太阳底下,又有将近一个排的军队在附近,一切相安无事,小丫头没有参与直接的工作,只是陪教授在省里遥控这现场作业,后来,文物给运到了太原,也巨大的石棺也拉到了文化部门的仓库里。

经过几个专家的判断,这古墓里的东西,应该是属于西汉时期,古墓规模很大,在当时应该是属于比较高的规格,但是没有找到墓文,无法弄清墓主人的身份。

考古学上是不承认镇河墓的说法。

但奇怪的是,墓穴里的那石头棺椁,非常特别,上面的浮雕图案也非常古老,似乎年代还在西周之前。

这就是说,古墓修建的时期,要比棺材晚了很多年,那段历史十分模糊,这一晚可能就是上千年的差距。

棺材的底部,有一段铭文,文字他们从来没有见过,教授们试图翻译上面的铭文,那段铭文一共是172个字。但是似乎到了最后没有结果。

老头子们做事情的方式我很清楚,就算他们翻译出了那几个字,他们也不会轻易公布,一来怕人抢功劳;二来,“文革”以后,事情该说不该说,他们已经弄不清楚了,所以干脆就不说。

老教授是这方面的专家,最后资料汇总到老教授的手里。老教授就潜心研究这些东西,当时他们是住在堆放文物的仓库边上,老教授叫王若男和其他人不要打扰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