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禧打开油纸包,里面躺着几块完整的翠玉豆糕,她愣了愣,也不知卫沨是特意准备的,还是只是巧合。就这么一会儿功夫,卫沨已经走远了,她忙追上去,“庭舟表哥等等我。”

卫沨回身,见那小丫头抱着翠玉豆糕正一步步小心翼翼地踩着他的脚印前行,眉毛微微一抬,眼里笑意一闪而过。等苏禧走到跟前,他道:“不急,等你吃完再走。”

苏禧睁了睁眼,很意外卫沨居然有这么体贴的时候。

卫沨似乎能看穿她的想法,唇畔略弯了弯,没有说话。

下一瞬,苏禧的肚子十分应景地叫了一声,声音不大,但足以让他们两人听见,巧合得就像回应卫沨的话一般。苏禧脸皮子薄,容易脸红,一红起来就一发不可收拾,这会只见她的脸蛋红彤彤的像个红苹果,直烧到了耳后根,可爱得紧。

苏禧解释道:“我走了很多路…”

卫沨抬眉。

苏禧抿抿唇,又道:“也没吃午膳。”

卫沨继续一言不发地看着她。

苏禧终于泄气了,实话实说:“庭舟表哥不许笑话我。”

卫沨看着她,旋即低低一笑,踅身继续走路,少顷才道:“走吧。”

苏禧再次回到半山腰的凉亭。

苏祉带着人找来时,她已经累得趴在石桌上睡着了,身上盖着卫沨的墨色绣柿蒂窠纹披风。

苏祉大步上前,对卫沨拱手道:“多谢卫世子救了小妹。”苏祉在来时路上已经听下人说了大概。

卫沨站起来道:“区区小事,不足挂齿。”

苏祉却诚恳道:“卫世子客气了,改日我定带着小妹去齐王府道谢。”说着目光一移,落在苏禧身上,却在见到她身上的披风时滞了滞。

卫沨面无异色,“山上风大,禧表妹睡着了容易着凉。”

苏祉见卫沨神色坦荡,便知自己多心了,又感谢了卫沨一番,这才打横抱起苏禧。

苏禧睡得很沉,饶是这般都没被惊醒,想必是很熟悉苏祉的怀抱,往苏祉怀里钻了钻,双手下意识紧紧地搂着他,像受了委屈的猫儿终于找回了窝,囔囔地道:“二哥…”

苏祉腾出一只手揉揉她的头,道:“二哥在。”

她安心了,复又睡去。

苏祉带着苏禧回到别院。兴许是这次担心受怕,又累得不轻,苏禧回去后足足睡了一天一夜,次日醒来发现自己躺在架子床上,这才晓得已经回来了。

苏禧回忆了一下昨日种种,末了猛地惊醒,苏柏羽的风筝还在卫沨那儿,她昨儿睡着了,竟然忘了拿回来!

今日就要回府了,苏禧不知卫沨住在何处,没法找到他。正不知该如何跟苏柏羽解释时,听雁进来道:“姑娘,外面有人求见您。”

苏禧洗漱一番,往厅堂走去,里面站着一位穿玄色布衫、侍从打扮的男子。男子朝她行了行礼,道:“九姑娘,世子爷吩咐小人,将您昨日落下的东西还给您。”

苏禧松了一口气,猜测八成是苏柏羽的风筝。待那随从把风筝递上来时,她没有多想,接过道:“劳烦你帮我转达一声,昨日的事,多谢庭舟表哥。”

随从应下,告辞离去。

苏禧回到屋里,想起昨儿摔断的风筝还没补好,一会儿苏柏羽就该起床了,她忙把风筝拿过来,看了看,惊疑道:“咦?”

原本摔坏的那一只老鹰翅膀,此时已经修补好了,瞧着与原来无异。

作者有话要说:

【见面日记】

昭元十年,元月二十五日,大慈寺藏经阁门口。

苏禧:我不小心打碎了住持的建兰,挨了麻麻一顿骂T.T都怪那个小哥哥告状。

卫沨:书很好看,遇见了一个粉团子,吃东西弄得全是口水,小孩子真可怕。

昭元十七年,元月十五日,东大街。

苏禧:…只想替街上的姑娘们说一句:不娶何撩。

卫沨:好吵,想快点回家。

昭元十七年,元月二十日,总督府。

苏禧:没看到我够猫很辛苦吗??不知道上来帮帮忙??白长这么高了o( ̄ヘ ̄o#)

卫沨:这小丫头有点眼熟,再看看说不定能想起来。

第18章 四喜饺子【小修】

回府后,殷氏听说了别院的事,怪听雁当时没有劝住苏禧,罚了她半月月钱。又狠了很心,把苏禧一块儿罚了,叫她这半个月除了族学哪儿都不许去,抄写十遍《道德经》。

殷氏道:“若非齐王世子救了你,兴许这会儿你还困在林子里。你这丫头…平日就是太惯着了,不晓得天高地厚,幸亏这次有惊无险。改日我带着你去齐王府,好好向齐王世子道一番谢。”

苏禧趴在殷氏腿上,侧仰着脸看她。想起卫沨帮自己修好的那只风筝,乖顺地点了点头,她是该好好跟卫沨道谢的,要不是他,她和听雁也走不出那片竹林。

只是有些不凑巧,殷氏要带她去齐王府的那一日,族学里的楚先生要考小试。楚先生教学颇为严厉,平时便不许学生随意请假,更别说是小试这般重要的时候。

苏禧自然是去不成齐王府了,跑去跟殷氏说了一声,殷氏只叫她专心小试,小孩子家家不去也成。况且苏禧快长成大姑娘了,不好再跟着抛头露面,这次有她和苏祉前往就行了。

殷氏和苏祉出发后,苏禧跟苏凌蓉、苏凌芸一块儿坐马车去总督府的学堂。

楚先生小试的内容是前阵子学的《论语》,楚先生当堂提问,抽点学生回答,谁答对便在谁的名字后面画一条线,最后根据谁得到的“正”字最多来排列名次。这对苏禧来说是小菜一碟,她上辈子有两门课学的最好,一个是姬先生的琴课,另一个便是楚先生的课。

课后不出意料,苏禧名字后面有四个“正”,比第二名的苏凌蓉足足多了两个,苏凌茵比苏凌蓉少一条横线,苏凌芸和苏凌苒皆只有一个“正”。

楚先生把苏禧表扬了一顿,道:“九姑娘天资聪颖,敏而好学,七姑娘和八姑娘都应该向九姑娘学习。”

楚先生走后,七姑娘苏凌芸不以为然地撇了撇嘴,她可不认为苏禧有多厉害,八成只是运气好罢了。

苏凌蓉沉着脸,没说话。

苏凌茵和苏凌苒朝苏禧走去,苏凌苒一脸钦佩地问:“幼幼,那些句子你是怎么记住的?我昨儿背了一晚上,今早起来就全都忘了。先生还要考句子的意思,你比我还小一岁,你是怎么记住的?快让我瞧瞧你这小脑袋瓜里装了什么。”

苏禧往后一躲,不让她看,苏凌苒便改了方向,往苏禧的肚子上挠去。

苏禧怕痒,笑得东倒西歪,软声求饶道:“论语那么多篇,一晚上哪看得过来…八姐姐放过我吧,别欺负我了,日后我教你一块儿学好吗?”

苏凌苒这才满意地撒手了,见苏禧笑得脸蛋儿红红的,眼角泛着泪花,眼睛又大又亮,忍不住也“扑哧”一笑,故意说道:“瞧你这样,看得我更想欺负了。”

苏凌茵比两人大,不与她们一起闹腾,见时间差不多了,领着她们去偏室用午膳,“下午还有邱夫子的画课,苒苒,不许欺负幼幼了,快过来。”

因着苏禧三人住在将军府,晌午没时间回去用午膳,苏凌茵和苏凌苒为了迁就她们三人,便一起在学堂的偏室共进午膳。偏室里设了暖塌和罗汉床,若是累了还可以在这里歇会儿,房间布置得很是整齐干净。

眼下五个小姑娘围成一圈儿坐在浮雕松狮纹圆桌上,俞老太太身边的华嬷嬷亲自布菜,将一道道菜布上桌后,华嬷嬷道:“姑娘们慢用。”便退到了一旁。

虽说是一起吃饭,但五人之间的界限还是很分明的,苏禧、苏凌茵、苏凌苒坐一头,苏凌蓉和苏凌芸坐另一头,若非必要,两边几乎不怎么对话。

苏禧想起什么,放下筷子朝一旁的听鹤跑去,仰头问道:“听鹤姐姐,我带的东西呢?”

“奴婢这就去拿。”听鹤猛地想起,忙转身去了后面,不多时拿回来一个描金瓜蝶纹葵瓣式捧盒,递给苏禧:“姑娘。”

苏禧接下,回身一边走回圆桌一边喋喋不休:“四姐姐,八姐姐,这是我特地让听鹤做的海棠酥和四喜饺子,你们尝尝,比外头御和楼做的还好吃呢…”

刚走到苏凌蓉身边,苏凌蓉却停下筷子,忽然站起来,往后退了一步道:“我吃好了。”

这一退恰好撞到苏禧身上,苏禧猝不及防,仓皇后退一步。本来还能站稳的,但是苏凌蓉又往她身上一倾,压了一压,她手上的捧盒没有拿稳掉在了地上,海棠酥和四喜饺子洒了一地。

苏凌蓉见状“哎呀”一声,愧疚道:“九妹妹,我不晓得你在身后,没撞疼你吧?”

苏禧抿了抿唇,她就在苏凌蓉身后说话,苏凌蓉怎么可能不晓得她在身后?

苏凌苒也瞧见了,站起来忿忿不平道:“五姐姐怎么能这样?幼幼比你还小,你怎能这么欺负她?”

苏凌茵也是一脸不赞同,皱着眉头,十分不能理解苏凌蓉的行为。

苏凌蓉不甘落后地回视,底气十足道:“我都说了不是故意的,什么叫欺负她?她自个儿走路不看着点儿,却还怪到我头上,什么道理。”说着大步往外走。

苏凌蓉走了,苏凌芸自然也不吃了,可惜地看了一眼地上的精致的点心,“五姐姐,等等我。”

没见过这么不讲理的,苏凌苒气得鼻子都歪了,上前握住苏禧的手,道:“幼幼,别难过。明日我跟四姐姐一起去将军府,告诉大太奶奶,让大太奶奶惩罚她。”

苏凌茵也上来安慰苏禧,道:“糕点打翻了不要紧,下回再让听鹤做就是了。”

苏禧抬头。苏凌苒和苏凌茵本以为她哭了,要么就是既愤怒又委屈,没想到她看起来平静得很,没有一点要哭的迹象,反倒是两人愣了一愣。

苏禧捏捏手心,稚声稚气道:“我没事,四姐姐,八姐姐,我们回去上课吧。”

自从上回苏禧的画得了邱夫子称赞后,接下来几次画画儿,苏禧画得都不错,不是第二便是第三,这第二的位子不是她的便是苏凌蓉的。

苏凌蓉恼死苏禧了,只觉得苏禧什么都要同她争,楚先生的课学得好也罢了,偏生教画的邱夫子也对她刮目相看。以前苏凌蓉只能在画画上头找着一点优越感,眼下却连画画这个优势都没了,且苏禧比她还小了三岁,便是两人打成平手,她也不觉得有什么可高兴的。

这次上课邱夫子让几人以“春”为题作画,限时一个时辰。

苏禧坐在翘头案后面,后边儿坐着苏凌蓉。她先在脑海里勾勒出了一幅景象,再提笔蘸墨,开始作画。这次苏禧画得很快,约莫半个时辰之后,其他人还在埋头认真画画,苏禧已经把自己的画作交给夫子了。

回到位置上,苏禧顺便看了一眼苏凌蓉的画作。苏凌蓉已经画得差不多了,只差最后几笔收尾。

苏禧的毛笔掉到地上,她弯腰拾起来,然后便端端正正地坐在自己的位置上。

不多时苏凌蓉的画画好了,她满意地搁下笔,站起来准备交给夫子。刚一站起,便觉得腿上仿佛被什么力道拉扯一般,绊得她狠狠踉跄了一下,身子一倾,她还没反应过来,便已连人带桌倒了下去。

动静不小,翘头案翻到了一旁,岸上的笔墨纸砚洒了一地,就连苏凌蓉刚作好的画,也被染上了一团一团的墨汁,瞧着乱七八糟。

苏凌蓉摔得不轻,整个人有点儿懵,待回过神后第一反应便是看去自己的画。她双手颤抖地拿起那张看不清原本内容的画作,哆嗦道:“这,这…我的画…”

苏凌芸过去扶她:“五姐姐,你没事吧?你怎么走路也站不稳呢?”

在旁人眼中,苏凌蓉是一个没站稳摔倒了,可是苏凌蓉心里清楚,她是被什么东西绊倒的。她扶着苏凌芸的手臂站起来,往翘头案底下看了看,什么都没有。

苏凌蓉忽地想起什么,愤怒地朝苏禧瞪去,质问道:“是不是你干的好事?”

苏禧扑扇扑扇浓长的睫毛,一脸听不懂的模样,“五堂姐说什么?”

苏凌蓉认定是苏禧所为,一手攒着被墨汁浸湿的画作,一手扬起,愤怒地道:“你别装傻,除了你还能是谁?你赔我的画——”

只是手掌尚未落下,便被苏凌茵牢牢地擒住了。

苏凌茵脸色愠怒,冷声道:“五妹妹,无凭无据,你凭什么说是九妹妹所为?我们都看得清清楚楚,是你自个儿站不稳摔下去的,你画毁了,关九妹妹什么事?”

那厢苏凌苒把苏禧护在身后,一脸警惕地瞧着苏凌蓉。

最后是邱夫子从中调解,几人才各自回到自己的位置上。

苏凌蓉憋了一肚子气撒不出去,又因为没能交上画作,那幅画是她费了许多心思的,本以为这次定能压过苏凌茵拿第一。如今画没了,她憋红了眼睛,又气又恼,把苏凌芸重新摆好的笔墨纸砚一股脑全扫到地上,不管不顾地冲出了书堂。

苏禧望着她的背影,乌溜溜的杏眼转了转,模样与往常无异。

其实苏禧也没做什么,只是弯腰拾笔的时候,把苏凌蓉的裙摆跟桌子绑到了一起而已。

苏凌蓉打翻了她的海棠酥和四喜饺子可以说不是故意的,那她把苏凌蓉的裙子绑在桌腿上,也不是故意的。

苏禧原本是不想跟苏凌蓉计较那么多的,她都活了两辈子的,苏凌蓉在她眼里就是个小丫头。况且苏禧知道,再过不久苏凌蓉便要定亲了,对方是惠安侯的嫡子孙睿,这门亲事看起来风光无限,便是她上辈子也觉着这门亲事不错,可是后来苏凌蓉每次回门时,脸色都不太好。后来苏禧才知道,那孙睿表面看着光风霁月,竟然有分桃断袖之好,只喜欢男人,跟自己府上的许多小厮都不清不白的,屋里还养了许多戏子。

这门亲事是苏凌蓉自己看上的,厚着脸皮在老太太跟前求了许久,老太太才帮她说下来的。彼时哪知道孙睿是这种人,事后苏凌蓉便是悔断了肠子,也没脸再跟老太太提了。

苏禧之所以晓得这回事,是因为郭氏得知真相后气得不轻,大闹了一通不说,还亲自上惠安侯府讨说法去了。

后来苏凌蓉虽跟孙睿和离了,但名声也被她那个没脑子的娘败坏得差不多了,在将军府深居简出一年后,平平淡淡地嫁给了一个侯爷的庶子。

回府后,苏凌蓉没心思换下沾满墨点的衣裳,扑到美人榻上大哭了一场。

因着郭氏跟着老太太去了香山庵,这会儿也没人给她做主。

作者有话要说:

【见面日记】

昭元十七年,元月三十日,藏经阁。

幼幼:怎么又是藏经阁?卫沨难道住在这里不成?世人的眼睛是不是瞎了,这个人明明是大腹黑好吗???

卫沨:终于想起来那小丫头是谁了,不知道她现在吃点心还会不会糊得全是口水。

昭元十七年,二月初八,将军府。

幼幼:齐王世子,大名卫沨,小名表里不一,一个出场自带BGM的男子。

卫沨:今天偷懒了没写日记。

第19章 芙蓉花茶

殷氏从齐王府回来后,得知了今日学堂发生的事,把苏禧叫到跟前端详一遍,瞧了瞧她玉嫩光洁的脸蛋,心疼道:“二房的人打你了?”

苏禧摇摇头,实话实说道:“四堂姐拦住五堂姐了,她没打着。”

没打着,那就是起了打人的心。殷氏眼神冷了冷,二房的人真是愈发无法无天,那苏凌蓉也被郭氏惯得没有规矩,不过是个庶出,成日却摆不清自己的身份,以为二老爷苏扬被老太太抚养成人,便能跟大房三房相比了么?郭氏不在府上,她吩咐丹露道:“你去二院门口等着,若是二老爷回来了,便同我说一声。”

待丹露离开后,苏禧慢慢踱到殷氏跟前,小手抓着殷氏的手,坦白道:“娘,五堂姐摔倒是我设计的,我把她的裙子和桌脚绑在一块儿了。”

殷氏隐约猜到是苏禧所为,女儿的性子她最清楚,表面看着乖顺,实际上却有些狡猾,只是没想到她会老老实实地交代出来,故意问:“哦,你为何这么做?”

苏禧嘟嘟嘴,往殷氏怀里钻去,现在想起来还有些郁闷:“五堂姐打翻了我的点心,我还没吃一口呢,多浪费啊。”

殷氏轻笑了笑,抬手抚摸苏禧的头发,道:“这次娘不怪你,下回别这么做了。谁若是欺负你,你便来告诉娘,娘亲替你做主,这种暗中的小奸小诈要不得。”

苏禧听话地点点头,她也觉得自己怪幼稚的,居然跟苏凌蓉一般见识。一定是重生回小时候,心态也跟着变小了。

只不过苏禧显然没有认清自己,饶是上辈子嫁了人,她的心态也没成熟多少。

申末时,日落西山,二老爷从外头回头。苏扬听说了今儿的事,主动带着苏凌蓉上大房来赔罪,并让苏凌蓉向苏禧认错道歉:“禧姐儿比你小三岁,蓉姐儿,你身为姐姐,不爱护妹妹便罢了,还动手打妹妹?学堂里的夫子怎么教你的,孝悌的悌怎么写?还不快来向妹妹道歉。”

苏凌蓉两只眼睛红红的,不服道:“禧姐儿故意让我摔倒…还毁了我的画。”

二老爷道:“你还犟嘴是不是?谁教你的胡乱诬赖别人?”

“二伯父,是我做的。”苏禧站出来道,适才殷氏那番话有如醍醐灌顶,此事她确实做的不光彩。她走到苏凌蓉跟前,弯起杏眼儿,大大方方道:“五姐姐,此事是我不对,你原谅我吧。”歪头想了想,“不过你毁了我的点心,却是你不对在先。”

苏凌蓉愤愤地瞪着苏禧,她毁了她的点心怎么了,反正她让丫头再做就是了,可那幅画却是自己的心血,怎能相提并论?

二老爷苏扬道:“还是禧姐儿懂事。妹妹都向你道歉了,蓉姐儿,你是不是也该有点表示?”

苏凌蓉低着头,恼红了眼眶极不情愿道:“我也有错,禧妹妹,你原谅我吧。”

苏禧抿起嘴角,说了声好。

“这不就结了。”二老爷满意地点点头,朝殷氏拱了拱手,客气道:“今日给大嫂添麻烦了,我这就带蓉姐儿回去。”

殷氏让丹露和丹雾送二老爷到秋堂居门口。

这二房里头,头脑最清醒的恐怕就数二老爷苏扬了。苏扬拎得清自己的身份,在老太太跟前向来规规矩矩,虽然名声不怎么好,花天酒地、不务正业的,可从未想着与大老爷争过什么,素来安守本分。正因为如此,老太太才对他另眼相待,许多次容忍郭氏的无理取闹,也是看在二老爷的面子上。

这日天气晴朗,一碧如洗,苏禧去了西跨院跟董兰习舞。

为了跳舞方便,苏禧特地让听鹂做了一套轻便的衣裳,布料用轻薄柔软的散花绫,上臂袖子的布料贴合皮肤,下臂袖子则向外敞开,像盛开的喇叭花,样式很别致,是苏禧自个儿突发奇想的交代听鹂这般做的。腰身也收得颇紧,裙子倒相对宽松一些,穿在身上意外地好看。

这种衣裳定然是穿不出门的,苏禧只有跟着董兰习舞时才会穿。

因是初学,董兰就先教苏禧打开全身的筋骨,这步听着轻松,事实上一点儿也不轻松。一个早晨下来,苏禧软绵绵地瘫在榻上动也不想动。她觉得手和脚都不是自己的了,被董先生掰得七零八落,这可比叶嬷嬷教她的动作难多了,相比之下叶嬷嬷对她可太仁慈了。

董兰披上一件深蓝色绣月季纹披风,走到苏禧跟前,俯身捏了捏她的腰:“疼?”

苏禧猛地一缩,泪眼汪汪地瞅向董兰:“先生,又酸又疼…”

董兰笑了笑,毫不留情道:“这就对了,疼才能将你身上的肉练下去,若是不想日后长成水桶那般粗的腰身,就咬牙忍着。”

苏禧往下摸了摸自己肉呼呼的腰,再一想自己两三年后的胖墩儿身材,默默忍了。

从西跨院回到花露天香,听鹂一路扶着苏禧,把刚才听到的话说了:“姑娘,绣春居的人送来了几套成衣,您这会儿可要看看?”

苏禧想起当初绣春居的老板娘岑氏说要送她几件衣裳的事,揉了揉酸疼的胳膊,道:“拿来让我看看吧。”

不多时,听鹂便领着几个丫头捧了衣服来。

统共有四套,皆是春衫,是结合了苏禧的想法缝制的。第一套是杏黄色襦裙,袖口和裙襕皆绣了暗金色蔷薇花纹,大朵大朵的蔷薇接连盛开,精致又不显张扬,胸口的藏青色诃子也绣了两朵小蔷薇,听鹂将这套衣裳展开时,苏禧眼前亮了亮。

第二套是雨过天青色衫裙,裙子百褶,裙襕上绣着百鸟闹花纹,走路时裙褶晃动,那些鸟儿就像活了一般,扑棱棱地飞了起来。剩下两套是粉色如意纹襦裙和娇绿色春衫,各有各的独特之处,难怪绣春居如此受京城贵女的追捧,委实是有他们的厉害之处,苏禧只是略略一提,岑氏便把她想要的效果做出来了。

听鹂的眼睛几乎黏在衣服上了,感慨道:“姑娘,何时我能做出一件这样的衣裳,这辈子也就无憾了。”

苏禧跟听鹂年纪一般大,安慰道:“听鹂也很厉害,迟早可以做出来的。”

苏禧让听鹂把衣服收入衣橱,这些衣裳漂亮是漂亮,可是她现在却不会穿。待何时她瘦下来了,何时再把这些衣服拿出来。

三月初一这日,是庆国公夫人小谭氏的六十大寿。

因苏府老太太谭氏和庆国公府夫人是堂姐妹,这次小谭氏过寿,苏家肯定要去的。只不过老太太尚未从香山庵回来,便写信跟小谭氏说了一声,由殷氏和三房郁氏前往庆国公府贺寿。

苏禧跟着殷氏一同来到庆国公府,内院堂屋已经来了不少人。庆国公夫人见着苏禧,笑眯眯地把她叫到跟前:“禧姐儿,快来让我瞧瞧,几日不见,这小脸仿佛更加标致了。”

苏禧糯糯甜甜地叫了声“谭夫人”。

庆国公夫人拍拍她的手,道:“近日也不见你来庆国公府玩耍了,我记得你小时候,三不五时便要来找你少昀表哥和仪表姐玩。如今我上了年纪,想见你一面还得老天拔地的动作,你也不来多看看我这老太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