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妃嚷道:“我没气度!我要是没气度,我就该像在草原上一样,用鞭子来抽她!”

“好了!”我冲她急使眼色,低声责怪道,“你要收拾她,也不是这个时候啊!而且,还在这个地方,成何体统?”

雅妃忿然放手,恨恨道:“好,我今日暂且饶了你!不过我要警告你,以后看到本宫可要小心些,否则…别怪我下次用鞭子了!”

我松了口气,问:“你去向皇上皇后谢恩没有?”

雅妃撇撇嘴:“我这就去!”

看她愤然离去,我无奈的摇头,身后的冯氏哭哭啼啼的向我们道谢,我和和妃没再跟她说什么。又一同回去,和妃叹道:“你看吧,在这宫里,心直口快的就容易被当刀子使!而这个冯氏…亏得咱们皇上英明神武,不然,哪个男人受得了这梨花带雨的样子?”

我掩袖低笑,心想这和男人的英明神武有什么关系,只道:“这柔柔弱弱的样子,果真我见犹怜。”

和妃不置可否,一笑而过。

第七十二章 高氏

两个月后的宴会那日,正午,赴宴的人除了主角琅琊郡王、后宫妃嫔外,还有几位世家女子,其中一位就是皇后的远房侄女,其他的几位我并未在意,惟独对子陵将军的妹妹高氏留了心。

高氏闺名子媛,今年十四岁,个子高挑,皮肤白皙,和子陵将军有四五分想象。虽然算不上顶美,但沉静温柔,观之可亲。

之所以请这些世家女子,不过是为皇后的远房侄女孙氏做掩护罢了,倒时候若能成便罢,若不能成,也不至于落了刻意,对那位姑娘的名声有所损坏。

和妃悄悄对我说:“你看那孙姑娘,缩手缩脚的,哪有一股子世家之女的从容?到像小门小户里出来的,连失了父母庇佑的高家姑娘都比不上。”

我也赞同她的说法,点头道:“我瞧着高家姑娘也挺不错的,小小年纪,自成风范。也不知,将来谁有这个福气了。”

和妃看向高氏的目光变得晦涩不明起来,我一愣,不解的问:“姐姐怎么了?”和妃看我一眼,低声道:“高将军至今未娶,他的妹妹也没有议亲,你说皇上会不会…”

我讶然:“不会吧?”

和妃却更加忧虑起来,呢喃道:“若皇上无意,难道会留给皇子们吗?”

子陵将军深受皇上眷顾,前几天又传来高昌那里打了胜仗的消息,龙颜大悦。如果真如和妃所言,皇上想把子陵将军的妹妹嫁给哪位皇子,那么这位皇子在军中也就有了依靠了。

二皇子至今也没有议亲,难怪和妃这么忧心忡忡的了。

我安慰她说:“那也不会,要是让皇子娶了子陵将军的妹妹,这辈分不就乱了么!”说着,我冲她暧昧的笑笑。

她“噗嗤”一声笑了出来,对我无奈的指了指。

我面上虽笑着,心中却想起了远在边塞的子陵将军,他若是知道我又在他背后嘀咕他的隐晦,大约又要满脸通红的指责我的眼神不净了吧?

唇角幽幽泛起苦笑,望向高高在上的君王,子陵将军为他在战场上披荆斩棘,为他的盛世开疆辟土,他应该忘了那些不愉快的过往了吧?

似乎觉察到有人在看他,启恒的目光斜了过来,凌厉的目光一瞥,落到我面前时又变得柔和几许。他淡淡朝我散开笑意,端起酒杯轻轻抿了一口。

我垂下螓首,目不斜视的正襟危坐着。

身为此次宴会的主角,启悯却似乎有些漫不经心,唇边带着得体的笑容,举手投足间并没有皇室所有的霸气,而是一股淡淡的书卷气。温和、亲近。

真是奇怪,我明明记得在凤凰山下的时候,他曾在无意间透露出那样的凌冽!

这可真是一个懂得隐藏自己,深藏不露的人啊!

不过,他这样若只是想活得更长久,那无可厚非。但若是他还有别的奢望,我真是怕他会失望啊!

酒过三巡,在座的都有些陶陶然了。启悯起身对皇上说:“皇兄,臣弟有些醉了…”

启恒抬抬手,道:“今日高兴,朕也有些醉了。”

皇后笑道:“那不如咱们先散了吧?让几位姑娘去园子里逛逛,想必咱们在这儿,她们也放不开。”

启恒笑着一挥手:“行,今日就先散了吧!大家自行游玩去,朕要回去休息了。”

我们纷纷告退,我扶着春分的手,摸了摸热热的面颊,笑了笑,说:“天气热,本不该喝酒的,只是今日这波斯进贡的葡萄酒味道确实不错。”

春分小心翼翼的扶着我,笑道:“娘娘的脸都红了,还是快回去睡一会儿,醒醒酒。”

只是才走出含凉殿,还没坐上步辇,曹红就小跑过来,施礼过后说道:“娘娘留步,皇上请娘娘去偏殿。”

我皱皱眉,只得跟着去了,含凉殿的偏殿就是一座水榭,临水透风,十分凉快。启恒正歪在竹榻上休息,见我来了,对我招招手,说:“过来,陪朕睡一会儿。”

江守全挥挥手,带着一帮宫女太监退了下去,又放下帷幕,关上门。我走到启恒身边,被他拉进了怀里。

一番缱绻缠绵,我昏昏欲睡,再醒来时已近黄昏。启恒早已离去,我暗骂这人的心血来潮,也匆匆穿好衣服出去。

行至半路,却见启悯在路上等我,开门见山的对我说:“在下有一事请求娘娘帮忙。”

“何事?”

他却看了看我身后的宫人,我一侧首,春分带着他们退后几许,我与启悯走到一旁,道:“这回你可以说了。”

启悯盯着我的眼睛,缓缓说道:“请娘娘帮我求娶高氏。”

我胸口一窒,脑中有些混沌起来,半晌才低声问道:“你喜欢她?”

他却道:“我若回答了娘娘的问题,娘娘会帮我达成心愿吗?”

我见他这样理直气壮,没来由的生气,冷冷道:“要达成心愿,郡王该去求皇上才是!您忘了您如今已是郡王了吗?”

他神色一黯,放低了姿态,柔声说道:“阿娆,你别生气,我只是…”他从衣袖中露出一片帕子的角落,低声道:“这是方才高氏遗留下来的,就怕襄王无梦,神女也有心了。我想在事情闹开之前先行求娶高氏,免得到时候被人挑明了,反而坏了各自清誉。”

我吃了一惊,没想到高氏看着温婉,却这样大胆。忙问:“此事还有谁知道?”

启悯道:“当时人多,我也是一时情急才收了她的帕子,根本没精力注意别人有没有发现。”

我沉吟片刻,咬了咬牙,道:“这事我做不了主,而且,你也不能贸然去求!你想清楚,高氏身后的是子陵将军!”

“你是怀疑皇兄意欲将高氏许配给二皇子?”

我看着他,没有说话,但眼神已经告诉他我是这样认为的了。他却笑着摇摇头,说:“可我却听说,二皇子未来的妻子很有可能是建安英国公蒋家的嫡长孙女。”

我一惊:“你是怎么知道的?”随即又想到他和二皇子交好,该不会是二皇子透露给他的吧?“那高氏的事,我不准备帮你,你要怎么办?”

他竟很开心的笑道:“我本来就没准备让你帮这个忙。”

“那你…”

“只是想知道你最真实的感情罢了。”他温和却凌厉的一笑,“你的表情和眼神都让我很高兴。”

我又羞又气,他却趁机捏了捏我的手,低声道:“但是这件事,我非做不可。阿娆,原谅我。”他在我惊讶的目光中倏然离去,我不知道他要做什么,更不知道他要我原谅他什么。

后来我知道了,只是那时,他已和高氏订了亲。

第七十三章 尔玉为玺

启悯和高氏于九月订亲,只是问名、纳吉等程序走下来也得有个大半年。启悯向皇上请旨,想将婚期安排在高氏及笄之后,这样一来,他们的婚期便定在了明年的腊月,有足够的时间准备了。

皇后虽然没能如愿以偿将远房侄女儿嫁给启悯,但却在无意中将高氏的婚事定了下来,只要高氏不嫁给哪位皇子,皇后与和妃等都不会有太大的意见。

而我这段时间则兴冲冲的教玉儿说话!

只因那天我听到从他口中发出类似“母”的一个音节,我就兴奋的不知所以了,整天抱着他教他说“母妃”这个词,可是让我失望的是,这之后他再没有发出过那个音节。而我也不气馁,每天都在他耳边说好久,希望他能记得这个发音,能在开口说话的第一时间,对我说出这个词。

我想象着,当他对我说出那个词的时候,我一定高兴的热泪盈眶吧?

这期间还发生了一件事,沈七的家人给他定了一门亲事,却不知怎么婚期定的很急,就定在了十月中旬,也不知这门婚事是早就说好的,还是为了避免什么才匆匆定下的。

春分的情绪因此十分低落,我心中虽然知道她对沈七有情,但这样的事我并不能为她做主。一来沈家已先一步给沈七定了亲,二来也没有妃嫔将自己身边的宫女赐给大臣做正妻的先例。就算赏给了大臣,也只有为妾侍的。我不想委屈春分。

可是看着春分往日含笑的嘴角现在没有一丝涟漪,我心里也不好受,等到四下无人的时候,我拉着她的手说:“这世间好男儿多的是,也许他并不是你的良配,春姐姐,以后你会遇到更好的。”

她苦涩的一笑,道:“不会了,人生最美好的时刻无外乎情窦初开,他于我如此,我于他亦是如此。过了这个时候,就再也找不到原来的感觉了。”

“你们…”

“娘娘不知道我们的事吧?那是好几年前了,当时我刚刚进宫,还是个不谙世事的小丫头,被分在尚食局司药,经常会去药园那里拿东西,就是在那里认识了他。他当时也很青涩,我第一次见他时,他正和药园的老人争辩着一味草药的药性,他争得面红耳赤的,我看着有趣就停下来看着他笑。他看到我在笑他,就不再说什么了,悻悻的离开。

第二次见他,他还在钻研那味草药,没想到他竟然傻得自己去尝试,然后…他就晕倒了。我吓了一跳,又不敢惊动别人,只能在他身边守着,他迷迷糊糊间指了一味解药让我去弄来,我笨手笨脚的伤到了手,救醒他之后,他给我上了止血散,还帮我包扎了一下…”

她在说这些时,脸上出现了温柔的神色,沉浸在对过往美好爱情的回忆里。我从未见过这样的春分,她在我身边一直是睿智的、坚强的。可是现在的她,才真正像一个小女人。

“可惜,后来我被拨到内廷,他去了太医署,就很少见面了。没想到因为娘娘的缘故,我们又见到了对方。说起来,要对娘娘道歉,请娘娘原谅我隐瞒了这么久。”说着,她跪下给我磕头。

我扶她起来,叹道:“可是我最终什么也没能为你们做。”

她笑着摇摇头,说:“这也是命中注定的事,其实他跟我说过,要向娘娘要我,我没答应,他大概会去跟家人说了吧!谁知…呵呵,我早说了,我只是个宫女。”

“春!我不喜欢你这样的语气说自己,你不是一个普通的宫女!不要把自己看轻好吗?你这么聪明,还很漂亮,只有你能帮到我,而我,我也很信任你。”我正色对她说道。

她故作轻松的笑道:“有娘娘的信任,奴婢还求什么呢?这下也好,奴婢就能安心留在娘娘身边啦!”

她虽然是笑着的,可是眸中泪花闪烁,我心底也闷闷的,除了安慰她,我也无力改变什么。

之后沈七再来请平安脉的时候,春分都借故离开,沈七有好几次欲言又止,我却没有给他任何提示。只能说他们有缘无分吧!再纠缠又有什么意思呢?不如早早的断了念想,也不至于拖泥带水弄得大家都痛苦。

沈七诊脉之后并不急着离去,我看着他,他只垂头不说话。我轻轻叹息,让周围的人都退下去,他这才从怀里拿出一个翡翠手镯来,那手镯成色极好,青翠欲滴,一看就不是凡品。他把玉镯放在我手边,道:“麻烦娘娘将此物交给春分姑娘。”

我蹙眉:“你这是什么意思?”

沈七深吸一口气,对上我的眼睛,说:“这是我母亲的陪嫁,我母亲让我将这个送给我的妻子。”

我道:“那么你应该遵从你母亲的意思,把这个留给你即将过门的夫人。”

“不,”他苦笑着摇头,说道,“这不是给我名义上的妻子的,而是给我心目中的妻子的。是给我喜欢的人的。”

我愣了愣,他略施一礼,头也不回的走了。

我摩挲着触手生温的手镯,心中感慨万千:这世上的痴男怨女啊!

因这桩事,去启恒那里时,我便有些心不在焉。他问我怎么了,我支支吾吾的搪塞他说:“玉儿下个月就过周岁生日了,连个正经名字都没有!”

他竟然有些恍惚的说:“是么?玉儿这么快就满一周岁了。”

我不由气结,狠狠坐在他怀里嗔道:“玉儿到底是不是你亲生儿子啊!”

他搂住我,笑道:“知道了,不就是取个名字么!朕现在就来给他取个名字!玉儿,嗯…玉儿…你的玉儿,朕的玉儿,咱们的玉儿…”

我听他嘴里胡说八道,把玩着御案上的镇纸,瞥到一旁明黄绸缎上的玉玺,便道:“尔玉为玺,玺这个字也不错啊!佑玺,为他的父皇和皇兄保卫江山,守护玉玺。皇上,您看…”

启恒眸色深沉,我心中一突!

“你先回去吧!”他淡淡道。

我离了他的怀抱,躬身施礼:“臣妾告退。”

我心中满是悔意,真不该说出这个名字的,惹得他疑心不快!自此之后,我便不再主动提起玉儿的名字了。

第七十四章 白氏血崩

皇后找我商量玉儿周岁礼是否大办,并说:“十二皇子的满月礼和百日礼都一切从简,本宫的意思,不如趁着这次周岁,好好热闹一番吧!”

我谦逊的说道:“皇后娘娘厚爱,臣妾本不该推辞,只是玉儿年纪还小,身体又弱,大操大办反而会损了孩子的福报,不如还是依照前面两次,都简单办了吧?”

皇后道:“你也太小心了,哪位皇子出生不比十二皇子热闹的?他是皇子,皇家贵胄,贵气重的很呢!怕什么?好了,这事你就别管了,本宫是十二皇子的母后,这事就由本宫来和皇上商量着办。”

我有些无奈,又无法辩驳,只得苦笑着回道:“既然如此,一切但凭皇后娘娘做主了。”

皇后满意的笑笑,放我回去。

我走到半路,和妃宫中的太监急匆匆的来找我,看样子,和妃那里似乎有急事发生。我不敢怠慢,去了和妃处,见她满面怒容的坐着,手掌拍在桌面上,周围的人大气都不敢出一声。

我心中一凛,忙问:“出什么事了?”

和妃抬头看我一眼,沉声道:“白宝林血崩而死!”

“啊!”我不由惊呼,手捂着嘴唇,喃喃道,“怎么会这样?她的身孕不是…才五个多月吗?怎么、怎么…”

“具体的我也不知道,刚刚从陪都传来的消息,恐怕这会儿知道的人没几个吧!”我听她这样说,点了点头,刚才从皇后那出来,皇后一点意思没露,显然是不知道此事的。和妃悲哀的闭上眼,哀叹道:“我对她极是看重!对她存了那么大的希望,可是没想到…原以为留她在陪都就是安全的,却发生了这样的事。”

我过去坐到她身边,陪着她静静的坐了一会儿,看她慢慢缓过气来,才道:“这事必得好好查一查才是,陪都的人不多,她身边的人也就那么几个。之前毫无征兆,好端端的不可能说血崩就血崩的。对了,那何兰一直陪着她,不管怎样,何兰即便是她妹妹,也要查查才是!”

“我知道,”她点点头,高声叫了个太监进来,说,“告诉上阳宫的人,暗中仔细调查白宝林一事,无论什么细节都不能放过!查出来立刻回来报我!”

“是,奴才明白!”

和妃疲惫的对我道:“行了,我这儿也没什么事了,你先回去吧。等有了消息,我再告诉你。”

我又劝了句:“姐姐节哀。”这才告辞离去。

九月秋风瑟瑟,一路走来竟有满目萧条之感。我裹紧了身上的外袍,心中五味杂陈。原以为身世不显的妃嫔怀了孕,也不会有人觊觎,因为就算她诞下皇嗣,也与皇位无缘。可是没想到,白氏原先那样好的运气,如今看来,竟像她死前的回光返照。正如那夜空里的烟花,燃尽之前,倾尽一生璀璨。

可是,我忽然意识到,她原先并不该出现在应有的轨迹里。前世没有这次采选,没有白氏四人,更没有她怀孕一说。难道是因为我的重生打乱了这一切,所以她才会死吗?

也许原本她会嫁给某个平民子弟,幸福的过一生,就算没有锦衣玉食天家富贵,至少她能活下去吧?

难道说,冥冥之中,竟是我害死了她吗?

霜降扶着我回到宫中,看到安氏抱着玉儿,谷雨拿着拨浪鼓逗他,趁着他高兴,环儿就用调羹舀了肉末蛋羹送进他口中。玉儿就是我心中的暖阳,只要看到他,我的心情就会变好很多。

“环儿倒是很会带孩子。”我笑着接过玉儿,对环儿说道。

环儿面色羞赧,笑着说:“奴婢家里有很多弟妹,从小都是奴婢带着的,所以奴婢会带小孩。以前在家的时候,天不亮就下灶,烧一家人的饭菜。”

我道:“难怪你手脚勤快,厨艺也不错。”

环儿腼腆的说道:“奴婢那点把式哪能称得上厨艺啊,都是立夏姐姐教得好。”

我淡淡一笑,看着玉儿把剩下的蛋羹吃完,交给安氏:“带他出去走走,待会儿再喂奶。”

“是。”安氏满脸慈爱的带着玉儿下去了。

我还在想着白氏的事,估摸着这会儿皇上皇后都该知道了,也不知会不会派人去彻查。

第二日给皇后请安,皇后十分惋惜的跟大家说了这个消息。我仔细打量这众人的神色,郑贵妃面色冷凝,似乎此事与她并无关系,皇后面容悲戚,和妃面无表情。其他人也多以震惊为主,只有冯氏,那掩饰在震惊之后透出些古怪。

我忽然想起在离开陪都前,何兰曾与这个冯氏来往频繁了些。

三天之后,何兰回宫,随即被夺去品级,打入冷宫。

我不知道这是帝后调查的结果还是和妃的,当即去见了和妃,和妃正要出门,看到我道:“你来得正好,我正要去见那个贱人!”

“真的是她吗?”

和妃点点头,道:“大概白氏至死都不明白,她最信任最维护的人,竟是害死她们母子的催命符吧!”说着又痛心疾首的叹道:“生生打下一个成型的男婴来!”

我舌头发苦,低声道:“我就不去了。”

“怎么?”她不明所以的看着我。

我自然不能说因为惧怕冷宫,那是我前世死的地方,只道:“我不想见她。”

和妃道:“也好,我本也不想见她,但她口口声声说自己不是有心的,不知道过量进补会害死虚弱的孕妇。哼哼,她以为无知就能逃避死亡吗?皇后相信她,我可不信!”

难怪何兰只是被打入冷宫而没有赐死,原来她不承认自己的罪行,而帝后应该没有确凿的证据证明她是故意的。

我回宫等待和妃的消息,一直到天都擦黑了,和妃才匆匆而来,一来便坐下灌了一大杯的茶。缓了口气,又哀又恨的说:“她竟然说她嫉妒,呵呵,这个蠢货!她不知道她的姐姐一直费尽心机保护着她么!”

我错愣半晌,想起那令我不安的冯氏,低声提醒道:“姐姐,也许她背后…”

“她背后有谁我不能肯定,但是刚才看她那样子,是真的嫉妒的丧心病狂了!”她攥紧手心,摇头叹道,“白氏是难得一见的人才,可惜,这颗棋子还没用,就先输了。”

我嘴唇翕合,目瞪口呆,原来她可惜的不过是一颗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