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错自然是不可能的。

二皇子瞎嚷嚷了一通后,很快就回过味儿来了, 只满脸丧气的瘫坐在椅子上, 垂着头半晌都不曾言语。

既不可能是弄错,那就证明谢昼并没有他想象中的那么在乎他。郡王什么的, 乍一听确实还算不错, 可问题在于,郡王是降爵承袭的。

这么说吧, 二皇子被赐封为郡王后,他的儿子将来能继承到的就绝对不可能是郡王, 而是要降一等, 到孙子时再往下降一等……

北周朝传承至今已有百余年了,最早的那一批功勋世家,若是每一代命长的,那倒是还有爵位在身,不然就是恩准了几代之内不降爵承袭的。若没有此等殊荣, 怕是没过几代便成功勋降为了普通庶民。

说实话,二皇子还没想到他孙辈儿以后的事情,他只是单纯的不满意郡王这个爵位。

一直以来,他都是拿自己跟太子比较的。甚至在前几年, 皇后一度病危, 假如她真的没了, 皇帝必会立继后。而在当时,最有希望立后的,自是二皇子的养母丽贵妃。

曾经, 他离储君之位是那么近。

结果一转眼,他非但要出宫建府,还仅仅是被赐封为了郡王?

这差距也未免太大了吧?

他不甘心啊!

……

皇子所里,前段时日的太子格外得忙碌。还不是为了自己大婚一事,他是被谢昼派去跟进会试、殿试的事情。尤其是殿试,太子是全程跟进的,他的确不能对殿试指手画脚,但谢昼的意思是,让他多看多听多学。

可以说,整个殿试下来,太子比参加殿试的任何一人都更累。哪怕殿试结束了,别人都可以松一口气了,他还得接着帮忙阅卷评分整理排序。

要知道,殿试的头甲三名那是由皇帝亲自圈出来的,二甲的前五也会过问谢昼的意思。但除此之外,其他的却是由下面人自行评定的,除非谢昼闲的蛋疼非要亲自处理,不然的话,接下来的事情就无需他操心了。

结果,谢昼确实挺闲的,但他没有自个儿管这些事儿,而是让太子跟着老臣们一起排名次。

不过,太子玩得还是挺开心的,毕竟他跑来管这些事情了,就代表着他不用去御学上课了。再一想到不久之后自己就要大婚了,不单可以搬去更宽敞气派的毓霖宫,还不用再上学了……

世界真美好啊!

太子只觉得未来一片光明,又因为前段时间忙疯了,他确实不曾关心过他的弟弟们。及至忙过这段了,再过几天他就要大婚了,这才决定给自己稍稍放松一下。譬如歇个一天半天的,再去鸾凤宫给母后请个安,还有……

然后他就知道隔壁快炸了。

“这消息可属实?父皇真的打算让他出宫建府?还只准备给二弟封个郡王?”太子虽然是语带疑问的,但面上却是乐呵呵的,显然他也明白这些消息真实的可能性非常高。

得了肯定的答复后,太子一脸的高兴。

不都说“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吗?太子却觉得自己的运气真好啊,好消息一个接着一个的到来。

他呀,有差遣了,哪怕只是个临时的那也比没有的好!

他呀,马上要大婚了,成家立业的第一步至少达成了。

他呀,还可以搬新家了,顺便看着愚蠢的弟弟出宫!

只这般,太子略一收拾后,带着无比轻松愉快的心情,去了鸾凤宫见他的母后。

然而他母后很忙。

安雪莲也是知道二皇子即将被封为郡王一事的,可知道了又怎样?很明显,谢昼办事儿又不会同人商量的,最多也就是决定了回头支会你一声,横竖都已经定下来的事儿,好坏都已经注定了,还折腾啥呢?

也因此,安雪莲屁不疼的在偏殿里忙活呢。

“碰!”

“你停手,我呀,糊啦!”

“韩肥燕你的运气还真的是一如既往的好啊!”

“那是当然的,就算好久好久没打麻将了,我的水平还是在的嘛!来来,给筹码给筹码!”

偏殿里热闹得很,亦如去年得闲时那般。

不过,哪怕热闹依旧,其实仔细看去,变化还是挺大的。

首先是以安雪莲为首的第一集 团,去年雅妃没办法参与时,固定的人是宸妃、端妃以及那会儿还在妃位上的力嫔。可如今,力嫔被撇开了,她没办法排挤雅妃,甚至都不能再跟宸妃和端妃叫板了。身为嫔的她……直接就没来。

好在,除了第一集 团外,其他几桌的人还是蛮稳定的,也就是多了个狞嫔,毕竟三公主如今也三岁了,完全不需要她时时刻刻看着。又因为狞嫔确定自己不可能再得圣宠了,她果断的放弃了谢昼,改为投奔安雪莲这边。

这么做的人挺多的,毕竟就她们对谢昼的了解来看,要想获得圣宠实在是太难太难了,哪怕真的得了圣宠又如何?力嫔的例子摆在那儿,圣心难测啊!

相较而言,讨好安雪莲就显得容易很多了,哪怕后面真的失宠了,问题也不大。

该选谁站边,还不明显吗?

反正太子过来的时候,偏殿这边酣战正欢。

假如没有前两年的事情,太子在听闻他母后人在偏殿时,一准儿会立马赶过去。因为对于太子而言,整个鸾凤宫都是他随便瞎闯的,尤其是谢昼在太子小时候就没再在鸾凤宫留宿过,等于说,他想去哪儿都是被允许的。

但是!

一想到曾经被好些个后宫嫔妃围攻过的场面,太子选择从心。

“呃,不必立刻通知母后,孤可以先去侧殿歇会儿,等用膳时,再出来同母后说话便是了。”

从心的太子很快就开溜了。

好在,鸾凤宫这边一直留着他原先的房间,书房也有,书籍什么的虽然不比皇子所那边多,可得闲了翻翻还是够的。总之,等这天的牌局结束后,其他妃嫔相继离开了鸾凤宫,安雪莲才得知太子来了。

“不是说太子最近忙得很?”安雪莲很是惊讶。

她还以为自己要在大婚当日才能看到太子了,或者索性就是大婚次日,太子和太子妃一起来鸾凤宫拜见时,再看到新婚小俩口。没想到啊,太子居然会在大婚前夕主动跑来自投罗网。

“让他过来吧,一起用膳。”

惊讶归惊讶,儿子还是要见的,哪怕安雪莲并不怎么想念儿子,考虑到这孩子马上就要嫁……不对,马上就要娶媳妇了,怎么着也该说几句场面话。

至于说什么好呢……

“岚儿啊,你很快就要大婚了,母后希望将来你和太子妃能够和和气气的。”

安雪莲绞尽脑汁挤了几句话出来,这对她而言特别不容易的,要知道她上辈子没结婚,更没有娶儿媳妇的经历。她只能很努力很努力的回忆很多年前曾瞄过一眼的八点档狗血剧,试图借鉴一下那里的台词。

但事实证明,时间太过于久远了,她努力的说了两句后,就宣告词穷。

太子则一脸便秘的看着她,等她不吭声了,才迟疑地提醒道:“母后,这些话还是留着大婚以后您同太子妃说吧……呃,好吧好吧,儿子会听话的,儿子一定会跟太子妃好好过日子的,就像您和父皇那样!”

安雪莲:……???

所以你俩都还没结婚,就想着离婚了?

也不能这么说,不过安雪莲真不觉得自己跟谢昼这情况有什么值得别人学习的。假如说,太子真的一心要学谢昼的话,那岂不是渣男预订款?

想到这里,安雪莲不禁陷入了沉思之中。

尽管太子并不会读心术,但他会看脸色啊!一见安雪莲这副神情,他本能的从心底里升起了一种极为不详的预感。

他很果断的决定岔开话题:“母后,您可知道父皇准备封二弟为郡王一事。”

“知道。”但也仅限于知道而已。

“虽然这事儿尚未对外公布,不过该知道的人应该都知道了吧?二弟也知道了,他非常得气愤,还把自己关在书房里生闷气呢。”太子笑得一脸欠欠的,“郡王不好吗?总得给自己一个上进的空间对吧?这要是一气封到了顶,以后丁点儿进步都没了,他难道就高兴了?”

安雪莲觉得吧,如果是她,她宁可将来没有上进的空间,也想一朝登顶。

能一步登天,为啥要慢慢来呢?

当然,立场不同就不必多言了,身为皇后,她自是不希望其他非她所出的皇子地位太高的。

“别管他的事儿了,你且说说你自己,前头的事情忙完了?那等大婚后,是不是能休息个三五个月的?”

“怎么可能!”太子差点儿没炸毛了,“母后您也太小看父皇了,父皇是绝对不可能让我们歇太久的。真要是没什么事情要做,他绝对会再让我回御学继续念书的!”

安雪莲不觉得念书有什么不好的,要知道,太子今年也才十五岁啊!

一个十五岁的少年郎,不读书干嘛?

这个时候,安雪莲早已忘了自己上辈子也曾被上学念书支配过的苦难生活,她站在母亲的角度来看,觉得小孩子就该读书,读到天荒地老才叫好。

幸好,她没直接出言打击太子,转而又问了一些事儿后,母子俩互相交换了一下情报,又一道儿用了膳,之后太子就离开了鸾凤宫,回到了皇子所。

从太子那头,安雪莲得知这届科举彻底结束的消息。毕竟,连头榜前三策马游街一事都过去了,可不是彻底结束了吗?至于新科进士、同进士的官职问题,那就跟太子没关系了,当然也跟安雪莲没什么关系。

安雪莲本以为接下来就是打打麻将听听八卦,坐等太子大婚那日的到来,结果太子大婚的日子还不曾到,她娘家人递了牌子说有紧要事情求见。

说实话,安雪莲是有点儿惊讶的。

其实,安家人并不常递牌子入宫,大概是上届大选那阵子,还算是比较频繁的,再往后就很少了。不像雅妃的娘家人,那是每月必来宫里报告,每次来的人不少于两位,还次次都能有新面孔……

安家人就没那么爱蹦跶了,也因此冷不丁的听说这事儿后,安雪莲琢磨着是不是真的有要紧事儿,便允了次日上午见面。

早膳后先见见娘家人,随后接着去偏殿打麻将,再后一天,就该是太子大婚的日子了。

这么想着,安雪莲忽的心中一动,心说别说安娴还没死心吧?如果是这样,也太可笑了,毕竟太子大婚之日就在眼前了。

幸好,事情没安雪莲想象的这般惨烈。

递牌子入宫的是安母婆媳俩,安雪莲挂心着稍后的牌局,决定来个开门见山,直接问她们有何要紧事儿,说出来听听,真若能帮忙她绝不吝啬,帮不了也好趁早死心。

听了这话,安母犹豫了一下,到底还是在大儿媳期待的眼神下,将事情托盘而出。

确实同安娴有关,也的的确确是安娴的婚事问题,就是跟太子没有一丝一毫的关系。

简单地说,就是安娴看上了一人。

那人对于安雪莲来说虽然完全是个陌生人,不过最近也曾听人提过一嘴。

——前不久刚策马游街的探花郎。

“……您侄女先前为了那桩事儿寻死腻活的,咱们家里也不是没帮她相看其他人家。可娘娘您想想,有这么一位珠玉在前,咱们家哪怕名为皇后娘家,实则在京城里也就那样,如何能帮她觅得如意郎君呢?”

比着当今太子去找如意郎君,又怎么可能找得到呢?哪怕这位太子殿下也并非十全十美之人,但他是太子啊!

单这个身份,就胜过于一切了。

安家一度为了安娴的亲事头疼万分,起初还能因为她年岁尚小略放宽心,可一晃眼大选都结束快两年了,安娴本来就只比太子小了一岁半,眼下太子就要大婚了,安娴的婚事那是连丁点儿眉目都没有。

又因为女子本来订婚就比男子要早一些,若是真等到及笄了还未曾定下亲事,接下来只会愈发难了。

就为了这事儿,安家上下差点儿没急疯了。

结果,陡然间峰回路转。

“就那日,新科三甲策马游街,恰好叫她瞧了个正着。回家后就说瞧上了探花郎,还央求家里帮她去说。家里让人打听了一下,得知探花郎尚未娶妻,就想着……”

安母没把话说话,只一脸期待的看着安雪莲。

说实话,安雪莲仍处于懵圈之中。

姑娘您是不是有点儿草率吧!早先是非太子不嫁,还说对太子一见钟情,如今又因为新科三甲策马游街,就这么瞧了一眼,又看对眼了?

这是一眼万年?

安雪莲满脸的复杂表情,半晌才开口问道:“还有呢?你们让人打听了一下,就单单打听出来他未婚?等等,他多大啊?”

因为早先完全没关注过科举一事,安雪莲愣是不知道那些人的具体情况。可就算不知道好了,她不会自己推测吗?都能顺利得通过乡试、会试,并在殿试上被谢昼点为了探花郎,应该不可能很年轻吧?

安雪莲深以为谢昼虽然本人没什么文化素养,但他应该还是能够评判出好赖来的。

“据说今年十九岁了。”安母忙答道,“是个家境贫寒的,但相貌十分得出众,要不然也不会被点为探花郎了。咱们家也仔细商量过了,虽说对方家里条件不如何,可横竖娴儿也不可能嫁到名门望族去了,这个是她自己相中的,又是满腹经纶……就这样吧。”

若是安母不解释倒也罢了,她越是解释,安雪莲越是茫然。

倘若这些话全部属实,那安娴的口味变得可真是快啊!

要知道,太子他长得不好看。

当然跟丑没什么关系,却也跟帅气俊朗一点儿也不沾边,而且他还矮,虽说他才十五岁,以后兴许还能再往上长一长,不过估摸着也就那样了。

再联想到方才安母对探花郎的形容,安雪莲不禁陷入了沉思之中。

她一直以为自家侄女是个爱慕虚荣攀附权贵的,没想到啊……

“这事儿本宫先记下了,你们也托人探探口风。这赐婚什么的,本宫当然可以给你们这个殊荣,但也得是双方都赞成的。强扭的瓜不甜,这个道理你们该是明白的吧?行了,就先这样吧。”

安家婆媳俩齐齐的松了一口气,对视一眼后,皆从对方眼里看出了如释重负,有一种砸手里的姑娘终于能嫁出去的感觉。

安雪莲看到了啊!

然后她就开始怀疑人生了,不明白在近两年里,安娴到底搞了什么事情,惹得家里人提起她的亲事竟是这样的反应。

才这般想着,外头就有了动静,却是几位妃嫔结伴过来了。

本来,这两拨是不会碰上的,因为去偏殿是穿过抄手游廊直接过去的,并不需要特地来正殿这边。偏巧的是,安家婆媳正告退了,结果两拨人就在外头碰上了。

妃嫔们对安雪莲的访客不甚感兴趣,连多看一眼都不曾,就很快去了后头,可安家婆媳俩……

傻傻的立在原地,满脸的不敢置信。

直到那些妃嫔都走远了,她俩还是一副不曾回过神来的模样。

终于,有宫女看不下去了,领着她们离开了鸾凤宫。一直到出了宫门,安家婆媳俩才仿佛找回了自己的声音。

“方、方才那个被众人簇拥着过来的……瞧着仿佛是雅妃娘娘?”

“不能吧!!”

“怎的不能?我瞧见过她许多次了。”

“可可可……可不是说她生完孩子愈发得美貌动人了?还说她的美貌胜过力嫔十倍百倍,怎的会是如今这般模样?定是咱们看岔了,许是另一个跟雅妃娘娘长相略相似的女子吧?”

话是这么说的,但雅妃哪怕胖成球了,可她的五官变化却不算太大。毕竟只是一百三十多斤的胖子,又不是胖成了三五百斤的,那样兴许看不出五官来,可如今这般,看岔了的可能性偏低。

安家婆媳俩面面相觑。

后宫真是一个令人费解的地儿啊!

第117章

雅妃是个大美人呢!

这个传言真要追本溯源的话, 大概要从两年以前的那次除夕宫宴算起。那时, 雅妃一曲鼓上舞, 成就了她的无上美名,更兼谢昼命王侯重臣并宗室皇亲一齐为她作诗写赋, 直接就将她推上了神坛。

如果说,那一年的除夕宫宴还仅仅是雅妃的出道首演, 那么之后的一次又一次的演出,谢昼愣是凭借一己之力,让雅妃成为了天下第一的大美人, 还是美貌与才艺并重的那种。

再然后,就是去年的南巡一事。本来雅妃的美名还仅仅只限于京城以及周边地带,毕竟这年代交通太不方便了,从南至北,消息极为不灵通。

可谢昼他南巡了啊!

面对那些个美若天仙的江南美女们,他愣是提不起丁点儿的兴趣来,只顾着回忆他那远在京城的爱妃。

这还不足以证明雅妃是何等艳绝天下的倾城美人吗?

本来,光这些也就罢了, 偏雅妃在去年年末还一气诞下了三胞胎小皇子们。本来就声名远播的她,愣是又一次的在民间掀起了一阵膜顶崇拜的风潮。

试想想,一般人能诞下三胞胎吗?

联想到谢昼先前不止一次的称赞雅妃为天宫仙娥, 这不就间接证明了雅妃的不凡吗?

反正, 对于绝大多数的人而言,三胞胎这种事情,别说亲眼见过了, 听都没听说过的。

这里头的原因倒也简单。一则,本来如今这年头通讯就不方便,想要知晓外头的消息很难很难。二则,多胞胎是有遗传基因的,但因为这年头婴孩的成活率本就低,多胞胎的成活率就更别提了,久而久之基数少了,个例自然也只会越来越少。

其实,也就是像雅妃这种出身高贵的人诞下了三胞胎还有救,普通百姓又请不起奶娘的,亲娘的奶水是绝对不足以喂养仨孩子的,只喂稀粥米汤,成活率可想而知。

然而,这种科学层面的道理,指望这年头的寻常老百姓理解,几乎是绝无可能的。

也因此,流言传到后面,就只剩下了雅妃生而不凡,实乃天宫仙娥的传言了。

正所谓三人成虎……

别说寻常百姓了,就连安家婆媳俩听说了都相信了这些话,还在感慨难怪自家姑娘争宠争不过雅妃,这安雪莲再怎么不错,那也只是个凡人,凡人还能同天宫仙娥比?

会这么想是因为这俩都不曾参加过最近几年的宫宴,哪怕安母在早些年是见过雅妃的,可雅妃长得确实很漂亮啊!搁在五六年前,那就是她的颜值巅峰时期。

安母完全相信了传言,连她这个皇后亲娘都信了,她儿媳妇自然也是如此。

然后,安家婆媳俩就看到了雅妃本人。

……

最终,她们努力得说服了自己,那个胖女人并非雅妃,而只是一个长相跟雅妃略有些相似的后宫嫔妃。

是吧是吧?

不是也得是啊!

这要是自家姑娘输给了天宫仙娥,那是完全不冤。可若是那个胖女人是雅妃……

心情十分复杂。

复杂之中,还有些沉重。

有一种仿佛三观陡然塌陷的感觉。

入宫一趟,安家婆媳俩可以说是面色凝重心情沉痛的回府的。这要是一人心情不佳还凑合,俩人都这般,却是吓到了好些人,尤其是安娴。

安娴都吓惨了好吗?

她以前觉得自己是这世上最幸运的人,虽说如今的安家在整个京城里确实排不上号,可甭管怎么说,都是皇后的母家,哪怕权势不显……

皇后的母家诶!

太子的外祖家诶!

本来前程也不曾系在当今身上,而是要看往后了。

最最要紧的是,安娴是被所有人都认定了的未来太子妃!哪怕一直不曾真正的定下来,但几乎已经算是过了明路了,连皇帝都默认了的存在。

谁能想到……

安娴花了将近两年时间才总算是走出了梦想破灭的阴影。

其实也怪不了她,说白了她只不过是个十来岁的小丫头片子,未来太子妃什么的,也是家里人这些年里不间断的在她耳边嘀咕出来的。人人都这么说,连最为亲近的父母、祖父母都这般说,她自然而然的认为太子妃的位置非自己莫属。

等她好不容易想开了,还在那日一甲头三策马游街之时,瞧上了新晋的探花郎……

她觉得这次一准儿没问题了吧?尤其那位并未成亲也不曾订亲。

结果,她眼睁睁的看着为了她的婚事特地递牌子入宫见皇后姑姑的祖母和母亲……

明明是自信满满的离府入宫,却是一副深受打击的颓废模样回了府里。

这叫她如何稳得住啊!

一个没绷住,关键是安娴想起了她那多灾多难的姻缘一事,立马一口气没提上来,眼前一黑撅了过去。

顿时,安府乱成了一锅粥。

**

安雪莲尚不知晓安府发生的事情,也没立刻让人打听探花郎的事情。毕竟不日就是太子大婚了,有什么事情完全可以等太子大婚之后,让太子帮着打听一二……

呃,好像略有些不太妥当?

已经坐上了牌桌跟前的安雪莲,后知后觉的想起来了,她的娘家侄女安娴啊,是曾经跟太子议过亲的。哪怕是不曾订亲,可说实话,这个事情其实压根就瞒不住的,反正在贵人圈子里,几乎人人都知晓这桩事儿。

不过,太子应该不会在意吧?

安雪莲不是很肯定,也因此心里揣着事儿,可不就显在了牌桌上了吗?

在连输了好几把后,同桌的牌友雅妃胆子是最大的,当下忍不住问道:“娘娘是有什么心事儿吗?莫不是为了太子大婚一事?舍不得儿子娶妻?”

雅妃笑嘻嘻的,她一点儿也不觉得安雪莲会舍不得,这要是嫁闺女舍不得也就罢了,儿子娶妻那是往家里添人口,自是高高兴兴的。

安雪莲自是听出了她话里的调侃意味,当下横了她一眼:“本宫在犯愁大公主嫁人的事儿!”

这下,雅妃笑不出来了。

倒是宸妃毫不犹豫的嗤笑道:“那确实是该好生琢磨琢磨,虽说贵为公主不存在嫁不出去的事儿,可要寻到合适的也不容易呢!是该开始寻摸了。”

雅妃一个眼刀子甩给小伙伴,然后杀气腾腾的道:“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