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其他玩家纷纷点头。

这下可好,端妃本人是立住了,却也同时给了安雪莲暗示。

懂了,她的牌牌是铁憨憨,其他人的是傻狍子。

第一局出去的是婉嫔,因为她的形容词是“男子”。大家纷纷认为,卧底的牌牌应该是其他皇子,所以她这个虽然是正确的,但未免太过于模糊。

再度轮到安雪莲时,她无比坚定的说:“经常会犯蠢。”

其他人再一次纷纷点头,皇后嫌弃太子经常冒傻气,这在后宫就不是什么秘密。不过,哪个当娘的不曾嫌弃过自家崽崽犯蠢呢?正常的。

又一次逃过一劫的安雪莲,看到宸妃已经一脸菜色。

眼瞅着其他人纷纷克制的形容,“有才华”、“懂事聪慧”、“相貌俊朗”……

安雪莲将矛头指向了说“相貌俊朗”的狞嫔。

她一脸的怀疑:“你确定?你的牌牌真的跟我们一样?还是你的品位很离奇?你摸着良心说,真的是相貌俊朗?”

狞嫔:……

被残忍的踢出局。

随后,安雪莲又一次以坚定不移的口吻道:“又矮又丑!”

宸妃:……

娘的我跟她拼了!!!

关键吧,其他玩家还……就是满脸扭曲,却又不能说安雪莲说错了。毕竟,太子确实不高,因为他今年也就十五岁啊,还能再往上长长的。至于相貌,丑是真的谈不上丑,但说他俊朗不凡,就感觉挺像骂人的。

总之,安雪莲硬生生的靠着她那颗肮脏的内心,成功的苟到了游戏结束。

宸妃咬牙切齿的吼道:“卧底胜利!我跟你拼了!!”

安雪莲趁着其他人拽住宸妃之际,果断的溜之大吉。

被坑得一脸血的玩家们:……

当她们发现安雪莲拿的牌牌上写的是五皇子后,再看满脸愤怒的宸妃,突然觉得心情十分愉快。

游戏输了又怎样呢?谁还输不起咋地?

起码,自家崽崽被被皇后形容说又矮又丑……

可怜的雅妃因为沉迷于搞选秀出道,错过了现场版本。不过,她后来还是听人详细的说了现场情况,在呼呼哈哈嘎嘎鹅鹅鹅的笑了半天,好不容易缓过来后,真诚的表示:“哪个当娘的说这么说自己的孩子?你看大公主都那么胖了,我有说她胖得跟个小猪崽似的吗?”

好巧不巧的,大公主也在游戏室玩耍,她玩的是安雪莲后来临时搞出来的飞行棋,就是那种无脑掷骰子的玩法。

本来,人家是老老实实的坐在角落里,由虞美人和另外一个依附雅妃生存的婕妤陪着,再加上大公主的奶嬷嬷,四个人玩得挺好的,就冷不丁的听到了雅妃那熟悉的大笑声,以及……

大公主“哇”的一声就哭了。

雅妃后知后觉的发现坏事了,忙上去心肝宝的哄,结果大公主越哭越起劲儿了,怎么都哄不好,还坚定的表示要跟她父皇告状!

“去去去,赶紧去,说的好像你父皇不嫌弃你胖似的。”雅妃又没啥耐心的,眼见哄不过来了,索性就由着大公主去告状。

大公主脾气也上来了,挺着小肚子……哦不,小胸脯,雄赳赳气昂昂的跑去前头告状了。

等过了差不多一个时辰后,大公主带着一堆赏赐高高兴兴的回来了。据她所说,父皇夸她长得好看,一点儿也不胖,不要听人瞎说,她比她母妃好看一百倍!

本来,这就不叫个事儿,小孩子闹脾气嘛,她亲爹娘都没当回事儿,别人自是懒得管,最多也就是当个乐子听过就完事儿了。

谁知,到了八月上旬,因为马上就要到中秋节了,安雪莲特批昭仪以上者的娘家人入宫。这主要是为了给怀孕的周昭仪一定的福利,又不想将她推到风口浪尖上,索性就施了恩,横竖多几个人入宫也不妨事儿的。

周昭仪那边倒是挺好的,倒是安母递牌子入宫时,告诉了安雪莲一个哭笑不得的事情。

却说那日大公主气呼呼的跑去御前告状,正好那日谢昼没什么要紧事儿,只是跟翰林院的几人讨论关于四方书院以及其分院的新生情况,以及在京城以外地界推广办学的事情。

只这般,大公主成功的进到了谢昼的书房里。

谢昼以为他闺女是来找他要好处的,谁让好巧不巧的,出访西洋的船队刚回来不久,就算大公主不来,他也打算趁着中秋节前夕,大赏后宫的。

结果,大公主给他现场表演了一个嚎啕大哭。

那可不是光打雷不下雨啊,那是雷暴天气下的狂风骤雨啊!

当然,小孩子还是很好哄的,在许诺了一堆东西,又将她从头到脚都夸赞了一遍,谢昼终于成功的让他闺女破涕为笑。

再然后,安娴的新婚夫婿,也就是新科探花郎懵圈了。

一般人可能很难理解这种感觉。

就仿佛,有些人十年寒窗苦读,是为了一朝光宗耀祖。也有人他苦读的目的就是为了当大官。当然,也有那种舍己为人的,一心希望自己有天能为一方百姓谋福。

探花郎的情况跟其他读书人不太一样。

其实,尽管安雪莲等人都觉得他出身贫寒,实则压根就不是。人家是耕读之家出身的,家里有良田千余亩,打小也是有仆从伺候的,跟贫寒就扯不上什么关系。

当然,在勋贵圈子看来,良田千余亩可不就是出身贫寒吗?

但事实上,探花郎打小就过着锦衣玉食的好日子,他之所以一心苦读,完全是因为小时候家里请戏班子为老太太祝寿时,唱了一出书生高中尚公主的折子戏。

戏的内容可想而知,无非就是贫寒出身的书生如何用功苦读,最终得以金榜题名,又因一表人才被皇帝看中,特点为了驸马爷。

又因为是折子戏,当时他家老太太点的就是驸马迎娶公主那一段,反正就是敲锣打鼓热闹非凡。又因为请的是县里极为有名的戏班子,扮演公主的小花旦扮相极为漂亮,令当时尚且年幼的探花郎留下了格外深刻的印象。

从那之后,他就开始埋首苦读,一心想当驸马爷。

当然,他家里人还是非常支持他的,哪怕不知道他心中的想法,还是为他请了名师,甚至在他年纪轻轻中举后,却断然拒绝送上门来的好亲事,也完全不恼,只道哥儿心里自有章程。

他有什么章程啊!

他就想尚公主啊!

自然,最终结局不太尽如人意,他是高中了,可惜中的是探花。不过,探花郎虽比不上状元,但考虑到状元今年都快四十了,他受到的关注一点儿也不比状元少。

随后他就跟皇上慎重的提出了自己的请求。

谢昼在大部分的情况下,都是好脾气的,哪怕有人当众求娶他姑娘,他也完全没有气恼,只是哈哈一笑,表示公主尚且年幼,俩人不合适。

再之后,探花郎就迎娶了皇后的娘家侄女安娴。

……

安母详细的说了当日的事情,随后带着满脸哭笑不得的神情,颇为无奈的道:“娴儿夫婿那日从宫中归来就病了一场,好在他年轻底子也好,倒是没什么大碍。后来娴儿也问了他究竟出了何事,他说他终于见到了苦恋十几年的公主,没想到公主她……”

得亏安娴不是那种爱吃醋的人,不然换个醋坛子,又是一场风波。

不过,最重要的是,无论是安娴本人还是安母她们,都是见过大公主的。

最近是啥样子不清楚,但以前总是见过的。

印象中就是胖嘟嘟的小娃儿,哭起来超大声,还是那种仰着脸张着嘴眼泪鼻涕一起下来的嗷嗷大哭法。

安娴表示,自己不想跟个小屁孩子吃醋。她甚至还当个笑话跟娘家人分享了,还道要感谢大公主,让探花郎终于放弃了那不切实际的幻想。

“……他见到了大哭的大公主?”安雪莲突然开始心疼这倒霉孩子了。

讲道理,大公主并不是那种胡搅蛮缠的孩子,但她就是个正常小胖崽啊,谁家这个年纪的孩子不都是猫嫌狗厌的?而且她亲娘受宠又有地位,谢昼虽然对太子他们要求格外得严苛,但对大公主是全无要求的。

种种缘由加在一起,就直接导致了目前这个惨剧。

安雪莲脑补了下那场面,深以为对于探花郎而言,只怕是不亚于五雷轰顶,相当于是直接正面承受了整个世界扑面而来的森森恶意。

这算是偶像失格吗?

可惜,大公主完全没有丁点儿的偶像包袱。

太惨了,真的是太惨了。

等安母离开后,安雪莲第一时间告诉了雅妃。

雅妃:…………

噢,那还真是很抱歉噢!

可惜的是,雅妃的同情心比安雪莲还少,她完全不同情那个惦记自己闺女的倒霉催,反而有些忿忿不平。

安雪莲不得不提醒她,人家才没惦记她闺女,人家惦记的只是公主殿下。

雅妃鼓着腮子帮很是不高兴:“我家嫣儿可好看了,长大以后会好看的。”

安雪莲斜眼看着她,心说你不觉得你这话前后矛盾吗?

“罢了,不说这个了。今年中秋怎么安排的?你会不会登台献舞?”回忆了一下往年中秋,安雪莲记忆里,好像大办的几次都是谢昼点名的,可显然今年并没有。

雅妃迟疑了一下,问道:“太后娘娘怎的还不回宫?”

“中秋前一日回。”安雪莲顿了顿,不太可能的说道,“月底就是二皇子大婚了,太后应该会待到大婚后再离宫吧?”

听了这话,雅妃面露不快:“太子大婚,太后娘娘都不曾回……”

“太子大婚是三月底,那会儿天气还偏冷,再说太后素来都是八月回宫的。”安雪莲知晓雅妃这是在替自己抱不平,没直接指责她,而是用眼神让她慎言,“况且,太子大婚后仍住在宫里,二皇子大婚后却是要离宫开府了,时间又正好安排在中秋之后,太后参加二皇子大婚也是顺理成章的事儿。”

道理谁不懂,可雅妃就是不太高兴。

在她看来,二皇子可没什么能同太子比的。况且,哪怕不提她跟安雪莲关系更亲近,单从想过太平日子的角度而言,她就不希望二皇子起来。

试想想,太子地位稳固,帝后和睦,其他人才有太平日子过。反过来说,要是二皇子搞东搞西的,万一牵连到了无辜的人怎么办?横竖她的儿子们已经丧失了皇位继承权,她当然是想过安稳日子的。

雅妃的三胞胎儿子们,年岁小倒不是重点,毕竟谢昼如今也才三十多。等谢昼五十岁了,三胞胎自然也长大了。

问题就在于,雅妃的儿子们是同卵的三胞胎。刚出生时还不分明,等略长大一些后再看,容貌那是完全一样的。皇室里少有双胞胎乃至多胞胎出生,真若是有,撇开龙凤胎,其他容貌相似的都不具备继承权。

所以,打从一开始,雅妃就是坚定的站帝后并太子。

“力嫔呢?她怎么说?”雅妃又问。

听到这话,安雪莲脸上的表情特别精彩,好在她没打算卖关子,在雅妃再度发问之前,她就如实的告知:“力嫔是个缺心眼。”

“这个谁不知道呢?她傻。”

“本宫虽然老早就知道她不太聪明,但还是刚知道她没脑子。”安雪莲笑得一脸无奈,“她忘了二皇子即将大婚了。”

雅妃:……

目瞪鸭呆。

不是,这种事情她还能忘了?!

虽说太子和二皇子大婚的日子隔了近半年光景,但实际上却是同一天定的日子。说白了,就是礼部那头在去年就选了一些好日子呈到谢昼跟前,然后由谢昼圈了两个,再由底下人去办事的。

也因此,这个事儿等于没有作任何隐瞒,哪怕安雪莲当初被告知时虽然很惊讶,但这完全是因为她没想到太子十五岁就要大婚了。

可安雪莲那情况是特例,再说了,她只是听闻消息时略有些惊讶,之后就一直有将这个事儿放在心上。

这对外的事情,她是完全管不了的,但宫中就不同了。哪怕十二监会全权负责布置毓霖宫,她仍是三番五次的派人去瞧,还赏了不少东西过去。

不能说她特别上心,但也不能说她完全不上心。

再说了,太子毕竟还是住在宫里的,对于安雪莲而言,从这头搬到那头是没有任何区别的,毕竟她又不去亲自去看儿子,最后还不都是儿子儿媳跑来看她嘛!

可力嫔……

二皇子是要嫁出去的人啊!

哦不,是大婚后要出宫建府的人啊!

她就忘了?

力嫔是真的忘了。

谁让她事儿也多呢?一方面,她养的二公主天生体质就不太好,三不五时的就要病一场,虽说每次都不严重,总归还是叫她挂心的。另一方面,她亲生的小秃秃年岁更小,就算有嬷嬷照顾着,她也不能完全袖手不管。

再说了,哪怕她意识到谢昼已经对她完全死心了,可她还是不能像雅妃那样完全丢了偶像包袱。因此,她还是会抽空出来进行身材管理、皮肤管理的。

然后……

安雪莲不是搞出了那么多好玩的吗?

讲道理,有些游戏是连安雪莲都忍不住沉迷的,更别提这些个完全不曾接触过娱乐活动的古人了。力嫔也是正常人,她有时候是真的忍不住想去玩。

如此这般,她要挂心体质不好的养女,要照顾亲生的小儿子,要抽空捯饬自己,还要跑去玩……

于是,她就把二皇子给忘了。

彻底忘了个一干二净。

得亏早些时候,安雪莲唤了她过来询问这事儿,她这才恍然大悟,赶紧麻溜儿的回去准备。

对比其他人只需要准备一份过得去的贺礼,作为二皇子名义上的母亲,力嫔要准备的东西多了去了。还好,她曾经一度宠冠后宫,谢昼又是个大方的人,因此长乐宫的库房里攒了好多的好东西。尽管十分肉痛,但力嫔还是在短时间内凑出了一份过得去的礼物。

真不容易啊……

安雪莲只觉得这后宫一个两个的,都不是省心的主儿!

才这么想着,就到了太后回宫的日子。

索性这接风宴是每年都要办的,都已经习惯成自然了。再说太后也不是那等矫情的人,照例吃过接风宴,她只吩咐次日半上午那会儿,让皇后带着太子妃去她那头。

那当然是没问题的,于情于理都应该让老祖母看看她头一个孙媳妇。

相较于安雪莲的淡然处之,太子妃多少还是有些忐忑不安的。

次日,太子妃又是一大早来的。当然,在安雪莲数月如一日的洗脑之下,太子妃终于明白七八点钟那叫一大早,三四点钟那叫扰人清梦。

太子妃是掐着时间过来的,她来了之后没多久,安雪莲就起身洗漱打扮了。出来见到太子妃后,安雪莲还告诉她,太后早上要礼佛的,半上午去才是刚刚好。

等差不多上午十点了,安雪莲这才带着她的儿媳妇去见她的婆婆。

比起安雪莲和太子妃这种颇为密切的婆媳关系,安雪莲和太后的婆媳关系才算是比较正常的。

简单的说,俩人都不是爱搞事的主儿,属于相敬如宾,客客气气的混完这几天。横竖太后很快就要离宫的,要想再见面,又得等一年了。

于是,太子妃就发现了,她的母后啊,对太后娘娘恭敬有余,亲热不足。

然后她就开始思考一个很严肃的问题。她想起了自己娘家亲娘对她的叮嘱,就琢磨着,难不成她娘的意思是,让自己跟皇后娘娘相处就如同皇后跟太后那般?

真要学起来倒是不难,可太子妃却忍不住阵阵伤心,她不想跟皇后疏离冷漠到只剩下恭敬和客气。

呜呜呜,她想要母后当她亲娘!

等安雪莲给太后请完安回来后,愕然发现她的儿媳妇又犯病了。

本来,太子妃是永远用星星眼看着她的,冷不丁的就变成了那种想继续两眼亮晶晶看,却又强忍着不看,随后又倍感伤心,忍不住又想偷眼看……

饶是安雪莲知晓粉丝心态,也被太子妃这情况弄了个一头雾水。

这情况要怎么说呢?

有种偶像恋爱了,明明心里酸涩得要命,还不想让偶像伤心,一面送上祝福,一面还要帮着控评打压黑子。然后心里又实在是泛酸味儿,挠心挠肺的,既恨不得偶像立马分手,又希望偶像幸福一辈子。

安雪莲:……

读懂了太子妃眼里的意思后,她更懵了。

谢昼很久没回后宫了!

自从那次被雅妃吓了个够呛后,他就再不曾回来过。当然,绿头牌还是照翻不误,假如安雪莲有事的话,还是能去找他的。但问题就在于,安雪莲并不想看到他,所以帝后二人又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

既然不是谢昼,那还能是谁的问题呢?

没等安雪莲弄明白情况,中秋家宴先到了,她终于见到了久违了的谢昼。很庆幸,虽说有阵子没见了,谢昼的音容笑貌还历历在目。

中秋家宴并不曾大办,也就是简单的吃吃喝喝。

万万没想到的是,就在中秋节后的第三天,安雪莲再度被告知太后有请,随后就得知,太后打算过几天离宫了。

呃……

您就真的是来宫里过个节吗?

然而,那位才是大佬,安雪莲就算连连腹诽,还是得老实干活,把这尊大佛请出去。

赶巧的是,太后正式离宫的那一日,恰好是二皇子大婚的前一天。

总觉得这个时间点很微妙。

第123章

老实说, 太后真不是故意的。

她年轻那会儿, 也是个凡事小心谨慎的人,说是步步留心时时在意都不为过。可那毕竟已经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 如今都已是天延十一年了, 谢昼登基的第十二个年头, 太后老早就忘了曾经的小心谨慎。

现在啊,她完全是率性而为,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全然不在意旁人的想法。

这不,过完中秋她就决定要回皇庄上,当下就吩咐了下去, 很快一切都安顿好了。

然后她就走了……

当然, 太后跟前也不是没有明白人, 可正因为太明白了,才索性不去劝她了。

试想想,三月底那会儿太子大婚时,太后并不曾回宫观礼, 没的说二皇子大婚了, 反而要太后在场吧?哪怕仅仅是顺便好了,外人却未必会这么看。再一个,若是二皇子大婚时,太后顺道观了礼,那以后三皇子、四皇子大婚呢?假如特地选在太后在宫中的这段时间大婚,岂不是每次都要观礼了?

如果太子大婚时, 太后在场,那一切都不曾问题,偏生她不在啊!

太后跟前的嬷嬷索性就揣着明白装糊涂,横竖以皇上的性子,是绝对不会为了儿子大婚这种事情,跑来跟太后闹别扭的。

不得不说,谢昼那性子已经被很多人看透了。当然,寻常人看透了也没用,毕竟谢昼是典型的“对人不对事”。

只这般,在二皇子大婚的前一天,太后离宫了。

最初,消息倒不曾传开,毕竟太后离宫的架势并不算大。确切的说,她这次明显就不打算回宫久呆,完全是轻装简行的过来。自然,离开时也是格外得轻便自在。

可问题在于,第二天就是二皇子大婚的日子啊!

到了正日子,有资格观礼的所有人都发现了,太后并未出席。

一时间,宾客们议论纷纷。

多半人猜测是太后要给太子留面子,既是未出席太子大婚,那么就不好出席二皇子大婚了。这个道理是说得通的,可人都在宫里了,连这点儿面子都不给,这……

太子的面子是留住了,二皇子的面子挂不住啊!

等略过了一些时候,确切的消息传来了,却是太后已于昨天离宫。

众宾客们:……

噫!这是打脸呢还是打脸呢还是打脸呢?

正如其他人所想的那般,二皇子的面子完全挂不住了,他只觉得自己的脸被亲祖母打烂了。

二皇子比太子还要小半岁呢,如今不过仅仅是十五岁的年纪,哪怕他较之一般的同龄人要城府深一些,问题是,在场的谁还不是老狐狸呢?

在凝神注意下,谁都能看出来二皇子的不悦。

可谁都没说,只是用眼神互相交流着。

二皇子的大婚仪式倒是很顺利,一切都是按部就班的完成,可以说,该他的丁点儿都不曾少,只是没有给予额外的荣耀罢了。

待礼毕,众人各回各家,安雪莲还特地拽住力嫔细细的叮嘱:“明个儿若是二皇子夫妻俩过来了,你来接待,记住了吗?不然就排挤你!”

力嫔目瞪口呆。

说实在的,力嫔原也没想过要拒绝二皇子夫妻俩大婚次日见礼的事儿。可她不敢相信的是,安雪莲居然会光明正大的威胁她。

考虑到形势比人强,力嫔委委屈屈的答应了。

安雪莲满意的离开了。

虽说八月跟三月差别很大,尤其热的时候,她肯定比大冬天要起得早。但问题在于,她心目中的“早”,跟这群古人心目中的“早”,标准差异极大。

譬如说,隆冬时节,安雪莲都是八点多起身的,那么在天气炎热之后,她基本上都是七点起来了。

多早呢!

结果这群古人却认为凌晨三点半,最晚凌晨四点起床才堪堪能被称之为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