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陛下宠上瘾:皇家小福晋上一章:第 19 章
  • 陛下宠上瘾:皇家小福晋下一章:第 21 章

雅若也没有去想那么多了,赶紧把东西收了起来。

原本她以为这件事就这么过去了,哪知道两天后,皇帝身边的小太监王全突然来了,手里也拿着这么一木匣子金豆子,说是…皇帝补偿给她的。

“格格…。”王全见雅若不接,有些忐忑的望着他。

“多谢公公,请公公代我向皇上谢恩。”雅若连忙伸手接了过来,赏赐王全后,吩咐身边的人将王全送了出去。

望着手里的木匣子,雅若真像抱着烫手的山芋一般,要也不是,不要也不是。

前两天太后不是才叫青禾来补偿她了吗?今儿个皇帝又派王全过来送了差不多的东西。

可见他们母子俩。应该没有通过气吧,不然…不会这么巧,做了同一件事。

雅若猜测的很对,因为这几天进宫请安的人不少,大过年的,皇帝也要忙着祭天祭祖之类的事,所以每次去给皇太后请安,都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母子俩几乎没有什么机会说话。

等到正月十五上元灯节一过,皇帝才算忙完了。

隔天去给太后请安的时候,听太后说孟古青拿了本该属于雅若的金豆子,太后也不忍心去孟古青那儿拿回来,便让人做了一木匣子给雅若时,皇帝才知道,原来他们母子俩居然做同一件事,不过在太后面前,他并没有多言。

“皇帝,你有许久都不曾入后宫了,是不是身子不舒坦?要不要额娘叫杨太医给你好好调理调理身子?”太后望着皇帝笑眯眯问道。

原本这样的话。她是不想说的,可自家儿子好几个月不曾入后宫了,这就让她有些着急了。

她前前后后,明里暗里,催促了很多次,可儿子就是不去,她今儿个说这番话,是故意激一激儿子的。

毕竟…只要是个正常的男人,都忌讳别人说自己无力宠幸女人吧。

她也知道,自己这么做有些不妥,可她着急啊。

儿子是皇帝,是九五至尊,不是普通人。

要让江山社稷顺顺利利延绵下去,需要明君,更需要最优秀的继承人。

怎么优秀?当然是百里挑一最好啊。

儿子的子嗣越多,可供选择的继承人就越多,江山社稷才更有指望。

所以,这也是儿子这个九五至尊必须肩负起的责任——传宗接代,生儿子。

皇帝听了太后的话也是一愣,一时半会并没有回话。

太后望着他,语重心长道:“皇帝,你必须入后宫宠幸你的妃子们,如果你觉得这些女人你不喜欢,你可以随便娶,不管纳妾多少人入后宫,哀家绝不会过问半句。”

皇帝听了之后继续沉默。

“等你哪天生出十个儿子,甚至更多,那么你是否进后宫,是否宠幸嫔妃,哀家不管,你喜欢谁,想和谁在一起,哀家也不会过问半句,但是…你必须在最快的时间内给哀家生出十个儿子来,后宫嫔妃那么多,每人怀一个,那也有二十来个,起码一半得是儿子吧?”太后十分激动,说完之后才发现自家儿子脸色很不好。

她本来还想说些什么弥补一下,皇帝却笑道:“皇额娘,朕最近的确有些身子不适,还是让杨太医给朕开些药调养个一年半载再说吧。”

太后听了之后吓到了,一年半载…那她什么时候才能凑够十个孙子?

第73章 歪太多了

“皇帝…儿子,你不会是有龙阳之癖吧?”太后颤声问道,感觉自己的心都紧紧揪在一起了。

皇帝听了太后的话顿时无语。

他就是不喜欢后宫那些嫔妃,一个都不喜欢,但这和龙阳之癖没有半个铜钱的关系,他可以确定,自己不喜欢男人。

之前迫于无奈,也为了完成自己身为九五至尊的责任,不至于皇位无人继承,选了几个嫔妃侍寝,但过后便对人家不闻不问了。

他确定自己身体很好,也没有喜欢男人的倾向,但他也不喜欢这些女人,不想碰她们。

他就想找个自己喜欢的女人,像普通人家一般,夫唱妇随过日子,而不是要去应付一大堆女人。

一想到自家皇额娘方才说的,要让后宫嫔妃都有孕,要生十个儿子以上,他就不寒而栗。

所以…还是生病喝药比较好,起码能让他一年半载不入后宫,他只会觉得轻松自在,不必应付那些女人了。

按理说,他年轻气盛,应该多女人很有兴趣,对男女之事很热衷才对,宫里嫔妃当中也不乏妩媚漂亮的美人,但他就是没什么兴致。

大概就像戏文里唱的那样,没有遇到自己喜欢的人,情未到深处吧。

“皇帝,你怎么不说话?”太后见皇帝久久不回话,居然愣神了,顿时着急的不得了。

儿子…不会真的喜欢哪个男人吧?

“额娘您想多了,儿子还有政务要处理,先回乾清宫了,晚些时候再过来陪您老人家用晚膳。”皇帝说完就站起身来,朝着太后微微躬身后离开了。

他不敢再待下去了,不然自家额娘还不知道要想歪到什么地方呢,实在是太可怕了。

可皇帝如此急匆匆离去,在太后眼里那就是——落荒而逃!

难不成被她说中了,所以心虚,才急急忙忙躲开了吗?

“完了完了,苏茉儿,哀家头晕…哀家喘不过气来了。”太后真觉得自己心头一震,脑子里嗡嗡作响,连坐都坐不稳了。

“太后娘娘…。”苏茉儿也被自家娘娘苍白的脸色给吓到了。

太后捂着胸口,不断喘气,过了好一阵子才缓过劲来,她望着苏茉儿,沉声道:“你去给哀家查一查,三月选秀那些秀女中,都有哪些容色比较出众,最好是才貌双全的,全都给哀家查清楚。”

“是。”苏茉儿看得出太后着急了,连忙应了一声去安排了。

皇帝根本没有料到,自己只是觉得有些尴尬,不想看太后再胡思乱想,乱猜,才离开的,结果太后居然想的更歪了。

他回到了乾清宫后,才看了两本奏折,突然停了下来,放下朱砂笔,似笑非笑道:“小胖子真是胆大,既然得了太后的补偿,就不该要朕给的,她竟然贪墨下了朕给的金豆子,胆子很肥嘛。”

“皇上息怒,要不…奴才亲自去归园要回来?”吴良辅连忙恭声问道。

皇帝听了之后,狠狠的瞪了一眼吴良辅,这个奴才从前不是挺聪明的吗?如今怎么这么没有眼力劲儿,他又不是真的生气,只是觉得那个小胖子挺大胆,挺好玩的。

吴良辅也一下子反应过来了,连忙笑道:“奴才觉得,格格肯定不是故意的,那可是皇上的赏赐,格格不敢退回。”

皇帝听了之后,一脸不以为然道:“她不敢才怪,朕觉得她胆子大得很,之前只是觉得这小胖子能吃,如今看来…还是个小财迷嘛。”

吴良辅从皇帝的语气中听出了一丝宠溺,他愣了又愣,完全不明白皇帝为什么对这位圆滚滚的小格格如此厚爱。

要知道,皇上是特别反感科尔沁家族那些格格们的,因此…之前三位进宫都没有讨到好处,不仅被皇帝晾在了一边,孟古青连皇后之位都被废了。

要知道,这位皇后娘娘一开始除了脾气大了点外,其实还是很不错的,不仅容色秀丽,也颇有才气,而且很聪慧,加之五年前就进京了,太后也时常制造机会给他们培养感情,可他家皇帝大人就是不喜欢人家。

难不成…因为废后孟古青,还有靖妃和顺妃都比皇上要大,皇上不喜欢这些表姐,而雅若格格要比皇上小得多,皇上宠着小表妹吗?

除此之外,吴良辅想不到其它任何理由了,但是他唯一确定的是,皇上虽然偶尔会逗雅若格格,甚至“捉弄”这个小表妹,但是皇上对雅若格格是非常宠溺的,他万万不能把那位格格给得罪了。

没听说雅若格格很厉害,连一向打败皇家子弟无敌手的显亲王富绶都被人家轻而易举撂倒在地上了吗?他这老胳膊老腿的,可经不起摔。

“吴良辅,去给朕把杨太医叫来。”皇帝突然说道,他要把这位太医院的院正叫来耳提面命一番,让这位杨太医在未来一年半载里,给他好好“开个方子”调养调养身体才是。

“是,皇上。”吴良辅连忙应了一声,快步出去安排了。

正月二十这天一大早,雅若便从温暖的被窝里爬了出来,直奔大屋子里跑了接近半个时辰。

长期锻炼还是很有效果的,起码她现在能坚持运动的时间更长了,身上的肉变少了,也结实不少。

她家额祈葛偶尔也会来陪她,不得不说,额祈葛虽然胖乎乎的,但是人家跑半个时辰下来,脸不红,气不喘,跟没事人一样,所以啊…人比人气死人。

等她浑身冒汗,累得气喘吁吁,裹着大氅出来后,就被自家母亲给拉回了温暖舒适的屋子里。

“雅若,快点梳洗,用了早膳后陪我进宫。”苏氏一边拿着棉帕子替自家女儿擦拭脸上的汗珠,一边笑着说道。

“进宫去做什么?我可不可以在家练字,今天加倍,写两百页,如何?”雅若望着自家母亲,一脸期待的问道。

这世上,大概就她雅若怕进宫了吧,旁人都是无比期待,无比向往的,在大家心里,那大概是个神圣无比的地方吧。

第74章 太后有请

“不行。”苏氏瞪了她一眼后,笑道:“我想过了,你这丫头每次进宫都会弄点事儿出来,归根究底,主要是你不适应的缘故,所以…以后我每次进宫,你都跟着一起去。”

“母亲,这怕是不妥吧,太后姑母又没有让我跟着您去,我不请自去,太失礼了。”雅若连忙摇头。

“不失礼,都是一家人,无需太在意这些,你太后姑母一向对晚辈很宠爱,你若是能进宫,她肯定会很高兴的,废话少说,给我梳洗更衣去,母亲见你最近瘦了不少,所以给你做了新衣裳,如今正值初春,穿薄棉衣也正好合适,去换上吧,是你最喜欢的嫩粉色。”苏氏一边说着,一边推着自家女儿到了里间梳洗去了。

雅若看着一下子关起来的门,真有点傻眼了。

谁说她喜欢嫩粉色来着?只不过因为她这个年纪的女孩子,穿这个颜色好看一些而已。

屋内烧着地龙,褪下衣裳也不觉得冷,雅若没有让奴婢伺候,她自己仔仔细细擦洗了一遍,对着镜子照了照,发现自己真的瘦了一些,这效果肉眼可以看见,反正…比起刚刚进京那会,瘦了差不多十斤了。

上辈子她有个玩的比较好的同学,就因为一开始太胖,没有节制,后来虽然瘦身成功,但是大腿、屁股和腰腹部都留下了橘皮纹,以至于后来还没有结婚,人家看见她身上的纹路,都以为她生过孩子,其实人家还是个纯洁的姑娘呢,那场面…要多尴尬就有多尴尬。

她雅若可是个爱美的姑娘,当然不能等到长大了才后悔,所以…这个时候就得慢慢控制体重了,趁着自己还小,皮肤恢复能力好,弹性十足的时候,一定要减肥。

所以,额祈葛和母亲见她如此坚持,如此努力,都觉得有些不可思议,毕竟在他们眼里,自己还是个十来岁的孩子。

穿上母亲给她做的新衣裳,雅若心情好得不得了,如今的她,虽然离美少女还有很大的差距,但总算看到一点儿希望了。

瞪雅若转身出去的时候,苏氏也是眼前一亮,忍不住夸赞了几句,带着女儿去用了早膳后,便一块进宫了。

老实说,苏氏也不知道太后宣召她进宫所为何事,毕竟自己嫁给了满珠习礼之后,一直住在科尔沁,这十多年来很少进京,面见太后的次数不超过十次,也不知道这位母仪天下的大贵人,为何召见她。

记忆中,这还是太后第一次单独召见自己吧,说不紧张那是不可能的,所以…苏氏带上女儿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锻炼锻炼这丫头,更多的是…给自己壮胆。

但愿等会儿别是什么麻烦事儿,不然她也不知道该如何应对了,毕竟面对的是太后,太后下了旨,她根本就不敢反抗,不敢反驳。

雅若倒是没有发现自家母亲有什么异常,一路上她都偷偷掀开马车帘子往外看,一副好奇宝宝的样子,毕竟…这古代社会的方方面面,对她来说都是无比新奇的。

“你这丫头,从前不是很怕冷吗?如今才是初春,天气寒冷,你一直掀开马车帘子往外看,小心你那小脸蛋儿等会被冻红。”苏氏轻轻拉了拉女儿笑着说道。

从前,女儿大大咧咧的跟个男孩子似得,穿什么衣裳,如何打扮,丝毫不在意,最近倒是爱美了,很爱惜她那张漂亮的小脸蛋。

“女儿只是有些好奇罢了,毕竟我进京这段日子很少出门的,母亲,我方才见到一个打扮比较怪异的人,喏…就是那个,那人是干什么的?”雅若指着不远处正要上马车的那个穿着奇装异服的人,转过头望着自家母亲,笑着问道。

苏氏顺着望了过去,了脸上的笑容一下子僵住了,她一把抓住雅若的手,低声道:“这人可不一般,以后见到这些人,最好别接触。”

雅若听了之后,轻轻吐了吐舌头,连忙放下了马车帘子看着自家母亲低声笑道:“瞧您,脸色都变了,方才那个人到底是什么人,竟然让母亲您如此忌惮?”

苏氏听了之后,一边摇头一边低声说道:“那是萨满法师,满蒙贵族,还有盛京那边许许多多的人,基本上都是信奉萨满教的,自从太后和皇上进京,入住紫禁城后,萨满法师们,特别是其中几个资历老的法师,经常出入皇宫,地位超然,这些人咱们也是不能得罪的,不然人家动不动就说你不祥,或者说你得罪了神明,那可就麻烦了。”

雅若闻言点了点头,她当然明白宗教,在那些信仰者的眼里有多么神圣了,这些日子她也打听过了,满洲和蒙古这些贵族们,大多信奉萨满教和藏传佛教。

她家额祈葛只信奉老天爷,她家母亲信奉的却是一般的神佛了,而且也没有什么限制,只是心中念着佛祖,喜欢做善事,不喜与人争斗罢了。

因为方才出了点小意外,所以一路上,雅若并没有再去掀开马车帘子往外看了,而是规规矩矩的坐在自家母亲身边。

到了紫禁城西华门后,她们母女俩本来打算往里走,哪知道太后身边的青禾和青穗两人居然在那候着。

“福晋吉祥,格格吉祥。”两个丫头连忙福身行礼:“奴婢们奉了太后娘娘懿旨,前来接福晋和格格。”

“劳烦两位姑娘了。”苏氏连忙笑着说道。

毕竟太后身边除了苏茉儿就是这两位宫女比较受宠了,太后如今太她们来迎接,可见今儿个太后见苏氏,是有大事儿要交代的。

“福晋折煞奴婢们了,太后娘娘命奴婢们准备好了软轿,请福晋和格格上轿,咱们走近路前往慈宁宫。”青禾一边说着一边去安排了

片刻之后,雅若和自家母亲坐在软轿上,往慈宁宫赶去。

太后居然派了轿子来接她们,可见真的是有急事要找自家母亲,不然按照规矩,身为外命妇,母亲进宫以后只能步行,是没有资格坐轿子的。

第75章 急了

抬轿子的太监们脚步很快,几乎是一路小跑了,还不断抄近路,仅仅一刻钟便到了太后的慈宁宫。

两人下了轿子后,在青禾和青穗的带领下,直奔慈宁宫的寝殿去了。

虽然此时已是初春,但慈宁宫中的地龙依旧烧得很暖很暖,雅若进去之后便有一种浑身舒服的感觉。

太后正坐在她的凤椅上打盹,大概是起的太早了吧,她老人家都有些困了。

雅若和自家母亲见太后睡着,便想退出去,等太后醒来再进来请安,哪知道她们才退到门口,太后突然睁开了眼睛。

“太后娘娘万福金安。”雅若连忙跟着自家母亲过去磕头请安。

“快起来,四嫂也不是第一次进宫了,不必如此多礼,雅若丫头也来了,正好你们母女俩一起给哀家参考参考。”太后笑眯眯说道,似乎心情很不错。

雅若她们听了之后却有些好奇了,太后有什么需要她们过来参考的呢?

就在此时,苏茉儿进来了,手里抱着十来副画卷。

“你们快来看看,这里有十二幅画卷,是哀家特意吩咐苏茉儿去把这次名单上选秀的秀女们都看了一遍后,从中挑选的十二名,是才气和样貌都不错的秀女,四嫂,你快来瞧瞧,帮哀家看看她们之中到底谁更合适进宫伺候皇帝,哀家也好派宫里的嬷嬷们先悉心教导一番,按照咱们皇上的喜好,教教这些丫头们,这样,她们进宫之后就能得到皇帝的宠爱了。”

太后话音刚落,雅若有些傻眼了,苏氏也有些傻眼了。

她们还以为太后让她们进宫,是有了不得的大事,没想到居然是来帮着挑选后宫嫔妃来了,当然了,这也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大事,不过再怎么着也轮不到苏氏来帮忙选吧?

其实,太后一开始也没有打算让苏氏来帮忙看的,是她怕自己按照自己的喜好选了,到时候儿子不喜欢,又白忙活一场,所以才想着叫个人来参考参考,给点建议。

宫里那些太妃当初和她都是竞争对手,就没有一个真心真意的姐妹,所以,太后不可能让那些太妃过来看。

想来想去,还是要找自己的亲人比较好,然后就在进京城的几位嫂嫂当中选了苏氏。

在太后看来,苏氏年轻的时候可是才貌绝佳之人,如今照样美丽优雅,动人心魄,身为美人儿,苏氏自然更懂美人,能帮她从这些画卷当中挑选几个合适的出来。

“你们快别站着了,坐吧,坐在椅子上,陪着哀家好好看看这些画卷。”太后笑眯眯说道。

太后一边说着,一边起身到了大桌子面前,坐到了一旁的椅子上,苏氏和雅若也不敢耽搁,立即围坐过去,等她们一个个入座后,苏茉儿才将第一幅画卷给展开了。

苏茉儿望着众人,笑道:“这位是吏部侍郎家嫡出的女儿,钮祜禄氏了,满洲镶黄旗,今年十五岁,这位格格非常擅长水墨丹青,皇上平常也非常喜欢作画,这位小姐虽然身量不高,长得颇为娇小,但是皮肤白皙人,人也娇美可爱。”

苏茉儿在说的时候,雅若也在看,只是这画像画的真不算好,人瞧着脸平平的、鼻子扁扁的,眼睛细长细长的,毫无特色,她怎么看都看不出娇美可爱来。

太后仔细看了看,然后轻轻挥了挥手,示意苏茉儿可以看下一副了。

“这是内务府总管大臣朗泰的女儿,齐佳氏,今年十四岁,这位格格身量苗条,体态婀娜多姿,面若桃花,声若出谷黄莺,人长得极美,只是…没有读过多少书,略识得一些字罢了,但性子活泼可爱。”

太后听了之后微微皱眉,让苏茉儿继续往下翻。

“这是镶白旗都统裴山的女儿…。”

“这是蒙古镶黄旗贝勒之女…。”

“…。”

“这是…正白旗副都统鄂硕的女儿,这位格格年方十六,不仅貌美如花、文采风流,还做的一手好女红,在京中久负盛名,只不过…她是庶出。”

苏茉儿一个一个介绍下去,雅若可自家母亲也跟着太后一块观看画像上的女子。

听到这个董鄂氏的时候,才反应过来,画像上的女子就是上次她和自家母亲在绣庄外头见到的那个,也就是博穆博果尔视之为女神的那位传说中的京城第一美女。

可是这画像上的女子,和她们那天见到的,并不一样,连脸型都不一样啊。

可见呀,这国画,画人物的确有些不太神似,和真人差别太多了。

“四嫂,你觉得这些秀女中哪个最出色?”太后望着苏氏,笑着问道。

苏氏听了之后沉吟了片刻,随即低声说道:“按照这画像来看,再听听苏茉儿方才所言,妾身觉得最出色的乃是正白旗都统鄂硕的女儿,不瞒太后娘娘,这位格格我们之前是见过的,的确貌美如花,气质淡雅出尘,十分出色,只不过…是嫡出!”

“果真如此。”太后听了之后,顿时眉开眼笑,她一开始还嫌弃这女子的是庶出,配不上自己儿子,但是只要够出色,栓得住儿子的心,能给她生出孙子来,她就满足了。

“不错,除此之外,妾身觉得内务府总管大臣朗泰的女儿也不错,虽然学识不佳,但也可以慢慢学。”苏氏连忙点头说道。

“好好好,苏茉儿记下来这两位秀女,你立即派嬷嬷们悉心教导,确保她们两个月后被皇上选中。”太后笑着吩咐道。

自从前几日和儿子一番谈心后,她很怕儿子不进后宫是因为有龙阳之癖,所以想找几个勾人的美人儿进宫拴住儿子。

“是。”苏茉儿立即点了点头。

雅若却从太后的话中听到了一丝迫切和不安。

太后这么急急忙忙的帮皇帝选女人,到底是为什么?宫里不是有许多嫔妃,皇帝不缺女人啊!

太后吩咐完苏茉儿后,转过头看着苏氏和雅若叹了口气道:“哀家也不瞒你们,这皇上呀,对宫里这些嫔妃一个都不满意、不喜欢,可把哀家给急坏了。”

第76章 表白

“太后娘娘,这男女之事呀,不必着急,皇上毕竟还年轻,过两年就好了。”苏氏柔声劝说道。

“哀家起先也是你这么想的,就给他娶了一堆的女人养在宫里,环肥燕瘦,什么样的都有,本想着,只要皇帝慢慢长大,自然水到渠成,哪知道他都看不上。”太后叹了口气说道。

雅若和自家母亲听了之后,面面相觑。

那么多女人,皇帝居然一个都看不上,皇帝该不会是有病吧?不然怎么可能坐怀不乱?

“太后娘娘,也许咱们皇上是一个长情之人,也是一个钟情之人,他没有遇到自己喜爱的人,所以才会如此吧。”苏氏想了想后如此说道。

“他是皇帝,做皇帝的,最不需要的便是钟情和常情,他只需要雨露均沾,多给哀家生一些孙子就行了。”太后气鼓鼓的说道。

雅若听了之后差点儿把喝到嘴里的茶水给吐勒出来了。

她家太后姑母还真是个极品啊,可怜的皇帝大人,虽然是九五至尊、天下之主,可到了自家太后姑母这,竟然只有一个作用,那就是——生儿子。

好好的皇帝,居然最大的作用就是这个。

雅若在可怜皇帝的同时,也很想笑了!

“不瞒你们说,皇帝呀,还真是让哀家头疼,咱们科尔沁家族的女子进宫了三位,孟古青还有靖妃和顺妃,她们足足陪在皇帝身边两年了,他却一个都没有碰。”太后说到此,看着雅若,叹了口气道:“等你这丫头进宫了,先住上两年吧,两年过后你就十三岁了,若是皇帝喜欢你,要留你在身边,那哀家便亲自册封你,若皇帝不喜欢你,哀家就不留在宫中荒废时日了,到时候哀家便给你选一门你满意的婚事,给你赐婚吧。”

雅若听了之后先是一愣,然后立即跪了下去,恭声道:“多谢太后姑母恩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