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陛下宠上瘾:皇家小福晋上一章:第 170 章
  • 陛下宠上瘾:皇家小福晋下一章:第 172 章

正如苏妘果所说,这家小铺子的味道真的不错,麻辣鲜香,很合他们的口味,皇帝还好点,稍稍收着点儿,因为他吃辣并不是很厉害,雅若却大快朵颐,大呼好吃,一口气吃到撑,才跟着他们意犹未尽的走了。

“真觉得好吃,下次再来就是了。”皇帝侧过头,看着雅若,一脸温柔道。

“那是必须再来的。”雅若笑着点头,接过皇帝递来的羊皮水袋,喝了口水后,正想说些什么,苏妘果却有些激动,有些兴奋跳了起来:“就是那里了,那里最近来了许多番邦的人表演杂耍,很厉害很厉害的,可以把人都变没了,一把大刀砍过去,不见血的…。”

雅若听了之后,脸上带着一丝宠溺之色,她这个表妹,年纪本来不算大,高兴起来的时候,真的和孩子差不多。

见苏妘果急急忙忙往前跑,雅若赶紧拉着皇帝追了上去。

被自家媳妇牵着手走的感觉是如此之好,皇帝当然特别乐意了,高高兴兴跟着她去了。

到了苏妘果说的那个地儿停下来之后,雅若果然看到许多金发碧眼的人在表演,他们表演的舞蹈对于这里的人来说特别的新奇,穿的那些收腰大蓬蓬裙,在大家眼里也是奇装异服,然后便是魔术表演了,也就是苏妘果特别喜欢,感到特别奇特的玩意儿。

大家看的都比较认真,只有雅若一个人瞪大眼睛,不是好奇,而是震惊!

第634章 皇帝睡不着了

她虽然不是历史系的高材生,不是一个很懂历史的人,但是有些常识还是知道的啊!

看这些人的打扮,还有他们表演的东西,就知道他们是正儿八经的欧洲人,就像那个传教士汤若望一样,可是…在这个时期,西方国家的航海技术虽然有了飞跃性的提高,但也没有到很容易就经过大海来东方大陆的地步。

这个时候能来东方国度的,都是那些传教士,他们不怕死,远渡重洋而来,只为了开创先河,那这几十上百的男男女女又是怎么回事?

看这些人的表演很纯熟的样子,便知道他们吃这碗饭已经很久了,难道是…西方某个过度的一个表演团队,一不小心远渡重洋来到了这边吗?

这个时候的欧洲,经历了文艺复兴,解放了思想,资本主义盛行,按照社会文明程度来说,比这时候的大清要高,可是要比国力,要比繁荣程度,无疑还是这片发展了数千年的神秘东方大陆更胜一筹。

但是,不久的将来,一切都会发生变化!

现在还看不出来,子子孙孙却会受难啊。

虽然,魔术表演很神奇也很好看,吸引了许多人,但是…那些跳舞的女郎们周围也围了很多很多的人。

当然了,这些人大多都是男人。

这些女子的穿着,是那个时候西方女性标准的穿着,立领长蓬蓬裙,下面很蓬,很夸张,应该是鱼骨撑起来的,但是腰却勒的很细,领子虽然是立领的,但是却没有扣起来,甚至就没有扣子,因此胸前露出一大片白白的皮肤来,这些外国人本来就长得丰满,这么一挤,简直呼之欲出,而且,她们跳舞的时候,作风很大胆,不断抛媚眼,当然把这些没见过这种世面的古代宅男们给迷得七晕八素了。

“这些番邦人,简直有伤风化!”皇帝见了之后,却紧紧皱起了眉头,沉声道:“这是京城,天子脚下,朗朗乾坤,岂容这些人当街乱来?”

雅若闻言心中暗叫不妙,果不其然,皇帝接下来便伸手示意瑞九过来,沉声道:“吩咐步军营统领,把这些番邦人给朕抓起来关上几天,告诉他们,必须整改一番,倘若再有这种伤风败俗的事情发生,便赶出去,永远不许他们踏足大清半步。”

“是!”瑞九连忙应了一声,立即去传话了。

“夫君…这些番邦人和我们习俗不一样,据我所知,这个时候的番邦和我们完全不一样了,民风开化,穿这样的衣裳,完全不算什么。”雅若低声说道。

“朕不管她们这样的装束在番邦是否恰当,可在我大清就是不恰当,倘若不依照我大清的规矩来,朕便将这些番邦人赶出去,让他们永远不许踏足大清朝半步,这里…是朕的天下,规则,由朕来定!”皇帝一脸严肃的说道。

雅若闻言暗自吐了吐舌头,好吧,这样的皇帝的确够霸气,够厉害,可是…两三百年以后,他的后人却被他现在特别不喜欢的洋人们欺辱,活在水深火热当中,如果皇帝知道了,肯定会很生气吧!

瑞九的动作很快,就在这些人十分激动的围观,不断丢铜钱打赏的时候,步军营的人冲了过来,很快便将这片区域给清空了,将那些番邦来的人全部给抓了起来。

“姐姐…。”苏妘果一脸懵懂的跑了过来,正想问什么,雅若却对她摇了摇头,这丫头平时虽然大大咧咧的,但这个时候却发现皇帝脸色不对,立即没有多言了。

“时辰不早了,先送妘果回去吧,我们也该回宫了!”雅若看着皇帝,柔声说道。

“嗯!”皇帝轻轻颔首,拉着雅若往前走去。

大家走出了这条胡同,上了马车,将苏妘果送回归园后,回宫去了。

这天夜里,皇帝有些睡不着了!在宽大的床上翻来覆去,弄得雅若也不太好睡了。

她掀开自己的被子,钻到皇帝那边,靠在他胸口,低声道:“皇上这是怎么了?是不是晚上吃的东西不干净,肚子不舒服?”

“没有!”皇帝轻轻摇了摇头,在雅若额头上亲了一口。

皇帝从小的习惯就是,睡觉的时候,寝殿里掌灯,可是自从和雅若认识以后,原本还算亮堂的灯就变成了很暗的灯,而且离得远,显得寝殿昏昏暗暗的,等雅若住进承乾宫之后,就连那盏很暗的灯也不需要了,这丫头说…黑夜里睡觉,就是要黑黢黢的才对身体好,弄得他也没办法。

如今…外头的月光透过窗户照了一点儿进来,寝殿里不至于黑黢黢的,但是他也不太看得清楚雅若的脸,这让他稍稍有些不适应。

“那是为何睡不着?”雅若柔声问道。

“朕只是在想…能允许自己的子民穿成这样,大街上跳舞都敢对人抛媚眼,都敢勾人,那样的皇帝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他难道就不怕整个国家乱成一团吗?”皇帝低声说道。

“皇上…您不是很器重汤若望吗?他是从西方来的智者,皇上可以问问他。”雅若笑眯眯说道。

“这些传教士一个个精明的很,许多东西是不愿意说的很清楚的,他们倒是喜欢宣讲他们的基督教义,希望更多的人信封他们的神,朕倒是有些反感。”皇帝摇头说道。

“可是皇上…他们现在是大清朝的官员了,住在您的国土上,拿着您给的俸禄,那就应该听您的,您让他们做什么,他们便该做什么,您不让他们宣扬所谓的基督教义,这些人就不敢,您让他们好好说说西方过度的一切,他们也会乖乖说的!”雅若笑着说道。

“朕就怕这些传教士同气连枝,早就商量好了一番说辞,即便告诉朕,也是一些谎话。”皇帝叹了口气道。

其实,皇帝还是很有好奇心的,他也想知道这个世界上到底有多少过度,他也想知道别的国家的帝王是什么样子的,老百姓们过的是什么样的生活。

第635章 怎么扼杀

“他们有没有说谎,就要皇上去分辨了!”雅若柔声说道,然后在皇上脸上亲了一下,笑道:“皇上…改明儿个你传唤汤若望等人来询问的时候,记得带上臣妾我,我也想去听听。”

“好!”皇帝轻轻颔首,也亲了雅若一下,笑道:“朕抱着你睡吧!天越来越凉了,还是挤在一个被窝里暖和!”

雅若闻言哑然失笑,她特意一人盖一床被子来着,没想到又被皇帝趁机算计了。

不过,靠着他睡觉,的确很暖和也很踏实啊。

皇帝安心了一些,很快睡着了,雅若却有点儿难以入眠了。

那些传教士,她是很了解的,他们在西方,都算是智者吧,这些人来到大清之后,看似好不藏私,不管是他们的国家什么好的东西,都会向皇帝,向这些朝臣们介绍,可实则不然。

他们虽然会说一些天文地理,会说一些小科技,但是对于那边的社会制度和文明程度,却是一点儿也不会讲的,他们用这些天文地理知识,用这些科技知识,不断的将那些愚民们收归到自己身边传教,让他们信奉所谓的主,其实雅若是很反感的。

她并不是太喜欢宗教,总觉得太束缚人的思维了。

还是自由自在比较好!

第二天一大早,皇帝下了早朝后,便将以汤若望为首的五个传教士给召来了乾清宫偏殿。

其实,皇帝不找他们,他们也要求见皇帝,正如雅若猜测的那样,那些外国人,其实是受他们庇护的。

“启禀皇上…昨天您关起来的那些人,他们来自一个叫法兰西的国家,那个国家很小,人民的日子过得很一般,这些人迫于生计,便聚在一块,办了个小小的歌舞团,靠表演歌舞和魔术等为生,他们乘船从法兰西去往他国时…在海上遇到风暴迷了路,在海上煎熬了三个月,差点儿被饿死,最后才来到了大清,然后…一路从南边到京城,臣看他们可怜,所以收留他们住在教堂…他们没有什么可谋生的,才去街上卖艺,既然皇上觉得不妥,臣会让他们只表演魔术。”汤若望笑着说道,汉语说的十分的流利,已经和这边的人没有什么区别了。

“那你看把他们带回去,好好看管吧,别再出去做那些有伤风化的事情了!”皇帝沉声说道。

“是!”汤若望连忙点头,他见皇帝脸色和缓了,才笑道:“皇上…您也说过,我们主是一位很仁慈、伟大的神,臣最近传教却遇到了地方官员的抵触,臣…。”

汤若望还没有说完,心知皇帝很反感的雅若便笑道:“汤大人,说说方才那个叫法兰西的小国吧,本宫对这个国家很感兴趣,本宫很想知道,能让子民穿成这样卖艺的国家,他的君王是个什么样的人。”

汤若望没有料到雅若会打断他的话,但他也知道,这位皇后娘娘很不一般,皇上也没有说什么,那意思是,他必须回答皇后娘娘的问题了。

想到此,汤若望笑道:“启禀皇后娘娘…这个小国…不仅国土很小,不及大清朝的直隶大,而且,他们的君主路易十三是个很残暴的君王,百姓因此怨声载道,不像我们大清,在皇上治理下,国泰明安!”

雅若闻言真想笑,这个老教士,真是来这片土地太久了,已经深知这里的人都喜欢听奉承话了,说的倒是跟真的差不多。

但是…汤若望不知道的是,雅若虽然不是个历史迷,对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都不是很了解,但是她上辈子偏偏因为法国比较时尚,所以特意了解了一下这个国家的历史,知道这个时候…路易十三已经死了,统治这个国家的是路易十四,一个活了很多年,在位时间很长,很厉害也很奇葩的男人。

“汤大人,据本宫所知,这个时候你们普鲁士以及西方诸国,进行了所谓的文艺复兴,民风开化、一片欣欣向荣之像,航海业越来越发达,各国往来十分便捷,那个叫法兰西的国家,他们的君王是路易十四,并非你说的路易十三!”雅若笑眯眯说道。

汤若望和他身后那几个传教士听了之后,一脸震惊的看着雅若,似乎有些不敢相信。

当然了,连皇帝也没有料到雅若居然知道这个,他也有些惊讶的看着雅若。

“本宫这个人呢,有些不拘小节,虽为皇后,但是总喜欢去外头走走,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走的多了,见到的人多了,知道的事情也就多了,本宫有幸认识了一位同样来自你们那边的智者,听他说了不少关于那边的事情,本宫想知道,几位大人说的,和他说的是否有不同,还请大人们畅所欲言!”雅若笑着说道。

汤若望真的被雅若吓到了,难道这位皇后娘娘真的从一个神秘的传教士那儿听说了许多西方诸国的事情吗?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他如果再继续隐瞒一些事情,不在皇帝面前说真话,那么他们肯定会被那位神秘的传教士,以及他身边的人替代的。

他们来到这片土地多年,绝对不能让自己的努力都白费了。

想到此,汤若望连忙下跪,恭声道:“臣一定将所知的一切都禀报皇上和皇后娘娘。”

被吓到的汤若望等人老实了,立即将他们所知道的,这个时候欧洲那些国家的情况,一五一十讲了,包括欧洲已经在向资本主义过度,封建思想和一些旧俗几乎被灭的事儿,也都一五一十的讲了。

皇帝起初还不太明白,到后来越听脸色越不太好,等汤若望等人走后,皇帝一脸凝重道:“依他这么说,以后西方诸国只会越来越强大,随着航海业的发展,他们大批大批的人会来到我们大清,那些人…可是很好战的!”

雅若听了之后,轻轻颔首:“我也很担心这个!”

皇帝闻言冷笑道:“皇后不必担心,朕会把这一切扼杀在摇篮中的。”

雅若闻言有些吃惊的望着皇帝,他老人家怎么扼杀?难道还能打过去吗?

第636章 危机感

见雅若一脸吃惊的望着自己,皇帝伸手摸了摸她的头,笑着说道:“虽然听汤若望他们说了那么多,但是,朕还从来未见过大清之外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如果这些人番邦人安守本分,没有什么恶意,朕也可以不必理会那么多,如果他们争强好胜,喜欢到处掠夺的话,不等这些人从海上过来祸害我大清,朕一定会先把他们给收拾了,不过…如今最要紧的是治理好这偌大的江山,等一切安定之后,才有余力对付这些外人。”

雅若听了之后,叹了口气道:“皇上志向远大,我也很佩服,只是这样的话,皇上肯定会更累的。”

“身为帝王,要给这天下百姓安定平和的日子,势必会比旁人付出的更多,不过你放心吧,只要朕手底下有许多可用之才,那么一切便好办了。”

雅若听了之后,也觉得挺有道理的,做一个好的领导者,就是要懂得知人善任,就是要懂得如何安排自己手底下这些人才。

如今,大清开国尚且不久,这些皇族子弟们尚且有满腔热情去开疆扩土,去治理好这片河山,也没有多少纨绔气息,只好好好培养,必定会成大器的。

而且,天下那么多人才,只要皇帝不在乎什么满汉之分,不在乎什么嫡庶尊卑之别,不拘一格降人才,那就更加没有问题了。

一想到大清后期,整个国家会沦为西方诸国的玩物,百姓们过着水深火热的日子,雅若心里特别的愤怒。

上辈子,她学历史,觉得最愤气人的就是这一段了,如果能够改变,那一切是否会不一样?

她现在才懒得管什么蝴蝶效应,既然自己来到这个时空,如果可以改变后人们悲惨的命运,她还是会为之努力奋斗的。

只不过,雅若觉得这和自己的初衷真的偏离了许多,她原本就想富贵平和的过完这一辈子,好好游历这大好河山呢,现在已经偏离许多了,以后继续偏,也无所谓吧!

反正,一切顺其自然了。

第二天,皇帝召开了议政王大臣会议,最终下旨,不许汤若望等人再继续传教了,对于那些来大清朝的番邦人,一律登记在册,由户部的人注意其动向。

太后得知这件事后,特意将雅若叫去了慈宁宫。

“雅若,是不是出什么事儿了?皇帝怎么突然就不许汤若望等人传教了?”太后看着雅若,柔声问道。

雅若也没有隐瞒,将之前发生的事情一五一十的告诉了太后。

“这么说来…番邦诸国其实还挺厉害的,汤若望等人四处传教,其实没安好心!”太后皱眉问道。

“我猜是这样的,传教…说白了无非是愚弄人心,然后借助宗教达到统治百姓,改朝换代的作用,皇额娘知道的,我虽然长自草原,但是一向不喜欢拘束,总爱在大街小巷溜达,认识了不少人,我听说…西方诸国是宗教至上的,也就是他们的‘主’高于一切,包括帝王,那些国家都信奉神明,连各国的皇帝登基即位,都要掌管宗教的最高统治者‘教皇’同意,就像…我们大清周围四处的属国,他们的皇帝要册立太子,也得皇上首肯一般。”雅若想了想后,只能这般对太后描述了。

太后听了之后脸色大变,随即急声道:“那你有没有把你知道的这一切告诉皇帝?这些人如此狼子野心,咱们大清朝也不能只看着自己这片大好河山了,也要警惕这些番邦贼人啊,他们不多事也就罢了,如果敢多事,势必要灭了他们,我们大清朝的铁骑可不是吃素的。”

“我同皇上说了,不过皇额娘…有件事我还没有来得及告诉皇上呢,我听说…番邦诸国打仗的时候,用到刀剑的时候越来越少了,用火器的时候反而更多,他们的火器也越来越厉害,相隔数丈发射,便能射死人,而且可以连发,咱们大清朝自从开国之后,一直培养铁骑,培养将士们的马上功夫,刀剑拼杀,但并不太在意火器了,京城有一处库房,是不是放了许多前明的火器?我觉得可以利用起来。”雅若想了想后,对太后如此说道。

先不管太后身后的两位公主在想什么,反正太后听了之后挺震惊的,她看着雅若,半晌都没有说出话来。

她从前只以为,雅若这丫头虽然聪明好学,但也只是一个懂得一些诗文,会画画,特别喜欢做吃的的丫头,因为年纪还小,并没有太多的见地,可雅若方才一番话,真的镇住了她。

她仔仔细细看了雅若两眼后,低声道:“宫里虽然有火器营,但是他们的火器都只是好看而已,那些火器杀伤力还不如弩箭,速度也不是很快,一下雨还不能用了,受限很多,所以哀家和皇帝都觉得没什么用处,只是把他们当做摆设,一些吉日让他们出来放火器,觉得凑个吉利罢了,可你方才说番邦那些国家的火器很厉害,看来咱们也得重视起来了,京郊有处前明留下的巨大库房,里面放了不少火器、火炮,哀家这就吩咐人去弄出来,让后派人好好利用起来!”

“嗯!”雅若闻言松了口气。

上辈子她听人说,明朝的火器在那时候是很先进的,到了大清后,以骑射为重点的统治者们并不看重火器,所以热武器被荒废了,如果能够重视起来,一切也许会发生很大的改变,只可惜她不懂这些,只能看这世上的人有没有特别擅长这方面的了。

全国那么多人,她就不信没有这方面的人才。

太后也是个雷厉风行的性子,和皇帝打了声招呼后就开始安排一切了。

傍晚的时候,太后特意让人请皇帝和雅若前往慈宁宫用膳,等他们两人赶过去的时候才发现,屋里就太后一个人,桌上也没有几样饭菜,连每天都在的两位公主,也没了踪影。

“过来坐吧,哀家有事和你们说说!”太后对他们招手笑道。

第637章 开始改变

“是!”雅若和皇帝连忙走了过去,一左一右坐到了太后身边。

“哀家特意让雅图和阿图她们姐妹回去歇着了,一些事情,还是不能让太多的人知道,她们虽然可靠,但毕竟出嫁了,总得为夫家考虑,未来许多事情都是说不清楚的,还是让两个丫头少掺和的好!”太后笑眯眯说道。

雅若和皇帝一听,便知道太后接下来说的事情不简单了。

“哀家听雅若说,番邦诸国很不简单,雅若今天下午又拿了一个小圆球来给哀家看,说是从汤若望那儿得到的,哀家总算知道这世界有多大,总算知道我大清在什么地方了,按照雅若所说…既然我们生活的地方是圆的,那么从一个地方出发,绕一圈后,还能回到原地,这也是汤若望等人能够来我大清,又能回去再来的原因吧,现在我们大清朝虽然看着不错,离诸国也远,但以后谁也说不准啊。”太后摇了摇头说道。

“什么圆球?怎么也不给朕看看?”雅若望着太后问道。

“皇上下午不是忙着吗?就我和皇额娘比较清闲,我们就先看了!”雅若说完之后,吩咐人将她从汤若望那儿得到的简略地球仪给拿了过来。

老实说,这玩意还是她亲自去敲诈,才诈来的呢,据汤若望所说,他们也仅此一件,所以给的时候特别的肉疼,雅若也看出来了。

可她对传教士本来就没有什么好感,既然他们现在生活在大清,为皇帝做事儿,那就得为大清朝尽忠才是,拿这个东西,算便宜他们了。

皇帝从前也在汤若望那儿见到过这个东西,当时也听汤若望介绍过,但是并没有怎么在意,如今听雅若说了一番后,才感触良多。

书上总说,天圆地方,给他讲课的师傅们在他幼年时甚至说,大清是天朝上国,是这世界的中心,四周或许有一些弹丸小国,但是不足为据,此刻他才知道,这一切是多么的可笑。

“如此说来,我们头顶上便有个和大清朝比起来不相上下的俄罗斯?甚至比我们还大,看看汤若望在这个圆球上标注的位置,朕真觉得他们比我们还大!”皇帝一脸凝重的说道。

“是的!”雅若轻轻点头。

“朕太想把他们给灭了!”皇帝沉声说道。

雅若听了之后讪笑道:“这恐怕有点难,我们现在也尚未稳定呢,听汤若望说,他们那儿也挺混乱的,群雄割据,也不知道是真是假!”

“汤若望那厮的话是不能信了!”皇帝摇头说道。

“皇帝,其实你是知道的,我们大清时局未稳,现在能够稳住一切,使这偌大的国度再次统一在一起,已经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儿了,或许要皇上花费很多年的功夫才能做到,才能让百姓们继续过上好日子!”太后说到此,柔声道:“所以啊,先别想去灭人家的事儿了。”

皇帝听了之后,微微有点尴尬,虽然事实如此,但是他身为帝王,总得有点儿雄心壮志吧,而且…知道这个世界这么大后,他真的有点不太满足了!

“今儿个雅若不是和我说,番邦诸国的火器很厉害吗?哀家让人去翻了前明朝的火器库,果然翻出不少好东西,下午我们试了试,有些居然比弩箭厉害,而且还很方便,弩箭很重,哀家都射不出去,但是那火器很轻,哀家都能射出去,且准头也不错,哀家已经下旨,让人去寻找为前明火器库做事的人了,无论是当时的官员,还是杂役、奴婢,只要能找到就全部留用。”太后笑眯眯说道。

雅若听了之后,不禁在心中赞叹了一声,自己这个姑母还真是厉害啊,说干就干,很干脆而且很开明的,没有一味的认为弓弩强过火器,不愿意接受新的东西,倒是让她可以不必费口舌再劝了。

“额娘的意思是,以后我们要以发展火器为主了!”皇帝低声问道。

“弓弩用到现在,哀家看着,要继续前进的余地不大,但是火器似乎有前途啊。”太后笑眯眯说道。

“嗯!”皇帝轻轻颔首,他虽然没有亲眼所见,但是也知道自己的皇额娘是什么人,既然她下午才看了,随即就决定要利用起来,一定是因为被惊到的缘故了。

“这些火器要从新利用起来了,而且哀家觉得,以后肯定会让人很吃惊的,咱们要给这个锻造火器的地方取个什么名字呢?”太后笑着问道。

“紫禁城有个火器营,但是没有多大的用处,难不成叫火器库吗?”皇帝笑道。

“火器库是存放火器的地方,也不太妥当,我之前读过一本书,叫《天工开物》,我觉得这个不错!”雅若笑道。

“朕似乎也瞄过一眼,尚未细看,那就叫“天工院”吧,除了火器,这个地方也要发展别的,比如锻造和造船等。”皇帝笑着说道。

雅若闻言有些吃惊,难不成皇帝真的要培养一批“发明家”吗?

“好,那就听皇上的!”太后笑着点头。

“若若,等会把那本书再拿来给朕看看!”皇帝转头看着雅若笑道。

“嗯!”雅若轻轻点了点头,但却担心皇帝这种从小就学多了四书五经和治国之策的人,不太看得懂这本书,因为这本书上面可是讲了许多力学和热学等物理知识的,特别是冶金,皇帝能懂吗?这些说的可都是科学知识啊,皇帝之前从未接触过的。

正如雅若所猜测的那样,皇帝真的不是太看得懂,晚上看的时候时不时问问雅若,当他发现自家媳妇居然能懂时,一时竟有些呆住了。

“你…你怎么会知道?”皇帝低声问道。

“皇上知道的,我这个人喜欢看杂书,看得多了,自然也就知道一些东西。”雅若笑着说道,实际上是在胡诌。

“皇上,我问过了,写这本书的人叫宋应星,他还在人世,祖籍江西,也不知道现在人在哪儿。”雅若笑着说道。

“立即派人把他给朕找来。”皇帝一脸凝重的说道。

第638章 差点露馅

“好。”雅若笑着点头。

皇帝越看,越觉得这本书不简单,这本《天工开物》涉及到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可以说生活中方方面面都有,有农户耕种之法,匠人制造之法,还都是特别厉害的方法,有些他闻所未闻啊!

如果百姓们都能掌握这其中一项技法,融会贯通,何愁不能发家致富,何愁不能国富民强?

最关键的是,这本书图文并茂,有些看不懂的,看图也能懂上一些,皇帝觉得,写这本书的人,一定是个真正的能工巧匠、能人异士,且学富五车,不然不可能懂得这么多,这么全面。

“一定要把他找到,不惜任何代价。”皇帝说完之后,立即把瑞九叫了进来,一脸郑重的吩咐道。

“是。”皇上,瑞九连忙应了一声,立即下去办了。

雅若也没有料到,皇帝居然会这么重视写这本书的,那个名叫宋应星的人,这样的人,能写出这样的书,知识这么渊博,懂得这么多,完全是未来的科学家和文学家的结合体嘛,真的非常的少见。

“若若,如果我们找到这个人,他书上写的这些农耕也好,各行各业的手工业也好,如果都能找到最拔尖的人才,进入我们刚刚设置的天宫院,那么,他们一定会将这些技术发扬光大,这可是利国利民的好事儿。”

皇帝说到此,微微一顿,又道:“你想想,全国这么多老百姓,如果真的像书上说的这样,那他们耕田耕地、种植庄稼就更加的方便了,而且还更加省时省力,收成也更好,如果我们掌握的制造兵器和锻炼金属的技艺,真的像书上说的这么高,我们的将士们何愁没有好的盔甲,何愁没有好的兵器,好敌军交战的时候,更容易取胜,更容易保命了,还有我们之前说的那个火器,这上面也提到了一些,这真是个能人啊,朕要他入朝为官,管理朕刚刚设置的天宫院。”皇帝一脸激动的说道。

他很少一口气说这么多话,真是很激动才会如此。

雅若认识皇帝这么久了,知道皇帝是一个特别淡定,特别能忍的人,她很少见到皇帝如此兴高采烈。

所以,她能感觉到皇帝是发自内心的兴奋和激动,因为,即将得到这么一个人才。

但是雅若想说的是,这本书虽然特别的好,这个宋应星虽然特别的能干,但是他这本书要反映的是前明朝后期,这个国家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时,手工业发展的盛况。

如果皇帝提倡这一切的话,那么和现在这个封建王朝肯定是有很大冲突的,也不知道,到时该如何解决才好。

当然了,这一切她是不可能和皇帝明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