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等周文帝与周容浚一道来凤宫晚膳,万皇后没让往日一直带在身旁的小世子小郡子在身边,她不顾这两父子是谁,硬是谁都没多瞧一眼,末了,膳后宫女撤下残盘后,趁没有离席,她没头没尾地冷冷道,“皇家没不是没有休离另嫁的妇人。”

她这话一说,不说文帝与周容浚一个惊讶,一个愣然,就是柳贞吉听了,也傻了眼。

她是穿越来了,受这世好女不从二夫的教育所致,就是有其母被休离的例子,她也没怎么想过,一个女人还能休离另嫁的事。

正当她的眼珠转了转,周容浚却非常不痛快地问了万皇后,“您什么意思?”

他声音紧绷,脸也冷酷无比,那看着万皇后的眼睛,冷漠中透着冷酷。

这时的他,一点也不像是万皇后亲生生的亲儿子。

万皇后却一点也没有后退的想法,她她所坚持的东西,她当年都没有对周文帝弯下过腰,哪怕就算死,她都没有低下过头,这时,哪怕儿子恨她生生世世,她没有却退,冷冰冰地与他道,“你要是有对不住她的,也休怪她对不住你。”

周容浚冷笑,“关你什么事?”

他气得连敬称都没有了,柳贞吉吓了好大的一大跳,连忙去拉他的袖子。

周容浚这时狠狠别过头,凶恶地看着她,“你想嫁给别人?”

他那眼神语气,只差一点,就要杀人。

就是他气极去武场劈柴,那气势也不及这一半。

柳贞吉吓得那一秒间连气都不敢吸,好一会,她才红着眼在他穷凶极恶的眼神下轻声道,“你知道我这一辈子只愿意跟谁。”

“我不知道!”周容浚气极,不顾面前还有皇帝皇后,他一巴掌拍在桌上,明明不是眼前人的错,他还是气疯了,“你还想嫁给谁?你说!”

柳贞吉心中叫苦,不顾皇帝皇后在,伸手抱了他的腰。

明明不是她的错,她却还要安抚她,柳贞吉心中哪能没有委屈,再容忍,还是忍不住伤心地道,“我一辈子都只愿意嫁给你一人,可那个不是咱们小世子的人是谁?你查清楚了没有?我好难过。”

说着,真伤心的人还是红了眼眶。

周容浚抱着怀里的人不断喘气,那气极的样子,便是刚才冷漠如冰的万皇后看了也心惊。

周文帝也皱了眉,却还时安抚住了皇后叫太医的举动。

好一会后,一直在喘气的周容浚在柳贞吉抚着他背的安抚下静静平静了下来,嘴里冷冷地道,“我只有你生的儿子,别的是不是,关我什么事。”

他说得很是冷酷无情,柳贞吉心惊不已,抬头住他脸上看去,见他脸色冰冷,心中惊骇更是重了。

她从没见过他脸上比这更冷的神情。

**

李相证据确凿,把那肖似周容浚的小儿带进了宫中,滴血认亲。

周容浚冷笑不已,按了李相的说法,滴血认亲。

第一滴血下了碗里,那小儿确实与周容浚的血相融。

居德宫里,十二阁老为数一半,皆齐齐发出了抽气声。

李相微微一笑,那平凡无奇的脸上,显出了几分怡然,与周文帝禀道,“还请皇上明鉴,老臣不是信口雌黄。”

周文帝一笑,眼睛略弯,“那当然,李相乃我朝明相。”

周容浚坐在下首的位置上,冷静自持,不为所动,一一看过那倒抽气的阁老。

这时周文帝说过话后,淡淡问周容浚,“哪来的孽种?”

周容浚眼皮都没抬,不屑地冷哼道,“李丞相这是太想栽脏陷害本王了吧?”

他不置多词,一抬头,竟然也没禀周文帝,对人道,“领那些肟脏东西进来。”

长殳领命而去。

众人面面相觑,不知西北王之举。

不一会,长殳领了十来个人,那其中,竟有罪臣三代,还有许多一看,就是随便找来,完全不是西北王安排之人的人。

其中,有年逾五十者,有不过三五岁童者。

十八个人,每个人面前都摆了一个碗,每人都在其中滴了一滴血。

周容浚从袖中抽出刀子,不像之前太医一样,用针截血,他拿出刀子,就在腕间狠狠一抽,走到那摆满了十八碗血的凳前,每一碗,都滴了他至少三滴的血。

一碗碗过去,狮王的手腕,血流不止,看得所有在场的人触目相惊。

那每碗不同人的血液,最后与周容浚送进去的血,全部相融。

周容浚滴完血,懒得管那奔过来与他包扎伤口的太医,朝李相嘲讽地道,“丞相大人,承你贵言,本王今天多了快二十个儿子了。”

说着,转向周文帝,满脸嘲讽,“父皇,您还是多赏我点儿子,儿臣这么多的儿子要养,狮王府再多的封地,也不够他们分的。”

他昨天就已经吩咐人找人,周文帝一直处惊不变,等听到这话,竟笑了一笑,朝李相温和道,“爱卿,你说那是西北王的儿子,能不能说,他母亲是谁?”

李相竟一时语塞,良久无语。

“总不能,与你一同年纪的司允都是我皇儿儿子罢?”周文帝说到这,嘴角有了点不知是好笑还是讥嘲的笑意,“丞相有话直话说无妨。”

李相本是因司家人说此子乃司飞所生,他才孤注一掷,万万没料到此景,一时之间无话可话,只能跪下脚,朝皇帝磕头,“臣下有罪。”

“呵。”周文帝闻言轻笑了一声,往西北王看去。

周容浚这时冷冷地看着李相,那如黑色琉璃一样的眼珠依旧光彩夺目,可惜,那里面,冰冷得一点人情味也没有。

**

西北王一下子多了近二十个儿子,其间,有比他年纪大一倍有余的罪臣也是他儿子的事,传遍了朝廷上下,这事让人丝毫都不觉得好笑,只觉得风雨即来。

凤宫内,万皇后看着一直温温和和带着小世子玩的柳贞吉,等她把小世子交给内侍,走到她这边给她端茶时,她朝她张了口,问,“你是担心还是不担心?”

柳贞吉站着想了好一会,朝万皇后诚实点头,“担心的,先前担心真有个比世子还大的庶子流落在外,您可能不知道,我比谁都喜爱狮王哥哥。”

万皇后听了抿了下嘴,明明根本没想过问的,还是问了出口,“如果是,你能如何?”

柳贞吉听她这么一说,站着的身姿一僵,良久才轻声道,“不知道别的,就知道可能会很伤心。”

万皇后笑了笑,漠不在乎地道,“我当年也是这样,别的都不知道,就记得自己很伤心了,最后,什么也没落着,才到了现今这人不人,鬼不鬼的样子。”

柳贞吉笑笑,低着头道,“儿媳也不知道怎么说。”

“哦?”

“之前我想过这种事,想如果是我没嫁他之前出的事,我可能还是想得开的,”柳贞吉说到这,舔了舔干涩的嘴唇,苦涩道,“但生了小世子之后,就不一样了,我希望小世子是他最疼爱的第一个儿子,小世子那么爱戴他,我希望他的父王,也能一样的心情爱护他的好。”

若不然,等她的儿子长大,知道他满心爱戴的的父王的第一个儿子不是他,不知道要有多伤心。

说到这,万皇后无声,柳贞吉却紧张地又舔了舔嘴,与万皇后轻声道,“母后,其实狮王哥哥是知道我的想法的。”

“你在担心?”万皇后毕竟不是一般人,从她忐忑的口气中,就听出了她的害怕。

柳贞吉点了头,“我怕,不管是不是,狮王哥哥都会大动杀念。”

这一点,万皇后倒是不为所动了,她冷酷地道,“该死就得死,更何况,侮蔑皇子,罪加一等。”

柳贞吉摇摇头,“母后您没看到吗?他这次是真的生气了。”

这两天,即使是对着她,他都不想多看她一眼,除了裕渝和辰安,谁也近不得他的身。

万皇后沉默许久,才与她道,“我那天,又说错话了?”

柳贞吉低下头,没说是,也没说不是,仅在心里黯然地叹了口气。

如柳贞吉所说的那样,这一次,西北王大动了杀念,当天,他就拘了李相没让他回李家,当夜,让人折磨了李相一晚,第二天早朝,他把被他的手下打得惨不忍心睹,更是被他打得吐了血的李相当狗一样地了上朝了,当着早即到了朝的文武百官的面,与周文帝冷冷道,“启禀父皇,李丞相一下子给儿臣送了十九个儿子,儿臣养不起,何不如您下令,让儿子去李家转转,想来,李丞相家大业大,想来养我王府中人,是一百个养得起的。”

李相却直起了腰,没有刚才被拖上来的惨败之相,脸色面如锅灰,也依旧不改他不急不缓,不轻不重的语调,“皇上,王爷此言差矣,老臣也不过是受了妖人谗言蛊惑,还请皇上明查。”

作者有话要说:JJ实在太抽了,更个新不容易。

第109章

李相的话让周文帝挑了眉,“丞相都带人进宫滴血认亲了,你让朕怎么个明查法?”

“臣受妖人妖言迷惑,还望皇上明察秋毫。”李相咬住不放。

周容浚好笑至极,蹲□看着跪着的李相,“回头我去你家里把你给砍了,也跟天下人说这受妖人迷惑,李大人觉得我这理由如何?”周容浚用手背拍了拍他的脸,轻蔑地道,“你连皇宫都敢闯,怎么,现在没胆要收拾本王了?”

李相无动于衷,直往周文帝磕头,“还请皇上明察秋毫!”

周文帝确也明察秋毫,让大理府的人提了他走,同时,令内务府同时监管定罪。

朝廷上,西北王一身杀气,李家门徒竟也是无一人在这个当口跳出来,为至交恩师喊冤。

此事不仅是周容浚定了杀念,周文帝也是。

但在当天散朝后,李相的长子,通过内阁两位阁老的通报,进了宫里,与周文帝秘谈。

这次秘谈,周文帝在犹豫了一会后,叫来了周容浚共听。

李相长子李斯交出玄武宝藏,还有司家余孽之人,并交出李家所查的数名通敌卖国的朝臣与屈奴国的书信来往,指出共私密是证据,只求保全李相一命。

李家给出的这三样条件出来,样样都击中了周文帝的心。

周文帝心动了,因为李家要的仅是保李家的命,丞相之位,他们没动那个想法想保住。

李家乃七族之首,与另外六族九大家,皆半有联姻,动李家这棵大树,基本上就动了朝中在半个权贵之家,周文帝一直想动的,也是李相的丞相之位,不想让李家的势力再在他的朝廷渗透下去。

现在是不止能止他的势,还能得到相关的东西,且能顺藤摸瓜摸出李家的底细来,周文帝没理由不心动。

但他就算是独断专行之人,这时候,也不会在这节骨眼上自行做了主张,让四子仇视他这个当父皇的。

所以李斯说完,他眼皮也没多眨一下,挥手就让他出去了,“朕回头再与你说。”

李斯能力随其父李相,是李相亲手带出来的下一代家主,自也是沉稳之辈,听后也不再多言,施礼就默然地退了下去。

这个时候,他还沉得住气,倒还真有几分从不喜显山露水的李相之风。

“你觉得如何?”李斯走后,周文帝问了周容浚。

周容浚懂周文帝问这话的意思。

江山社稷,永远要高于个人感情。

如果这时候他分不清事情轻重,那么,别说以后,光眼前,他连西北王都不适合做。

带兵打仗的元帅,刀起刀落自然要干净利落,才是个好首领,但在下刀之前,要杀什么人,怎么杀,何时杀,都是需要当头领的要想清楚,若不然,杀得的人再多,也不过是个没脑子的杀人魔王罢了,走得不会太远。

周容浚没有回避这事,这事,他没有被李相激怒,激怒他的是皇后的话,经过两天,气虽然一点也没有消褪,且越积越多,但有些事他还是分得清的,“这是李家的缓兵之计,不过是想救李相出去,再谋其它,但这确实是个机会,父皇可以借机分解李家,比直接杀李家人的头要方便些。”

周文帝欣慰点头。

周容浚没有因此感到丝毫高兴,继续冷然道,“但父皇,如果您没那个把握把李相掐死,反而让他有东山再起之势的话,还不如现在就杀了他,就算斩草除根带来动荡,也比他再兴风作浪来的强。”

周文帝听着周容浚的话,那带着点欣慰的脸又松然了些,他朝周容浚点头,“你所顾忌的极是,朕没白带你这一阵。”

说到此处,周文帝话风一转,“内阁也要换两个人了,你觉得换谁好?”

周容浚抬眼看他,半晌无声。

这就是他的劣处,他起步起得很勉强,孤身一人拼博,而且一心经营的都是西北,再后来就是江南官群,就是因为身后没有支持的大族才打主意打到了地方上。所以内阁里,不过仅有两人是与他熟识的,而翰林院那一堆人里,现今也无几人前来与他攀好。

前次太子的事已经让这些人心惊胆颤,万万不敢提前站队,都在等着形势明朗,再找人站边。

倒是李相这一下去,少了李相这一个挡在皇帝与朝臣之间的人,朝他靠过来的人,应该会比之前要多。

想想,周容浚脸色好看了些,在周文帝没开口之前又道,“孩儿没人。”

他这个时候没个像样的能当阁的人手,他抬举了不谁进去。

抬举个不受他控制的进去,不过是助了别人的势,长了别人的威风,于他无益。

“你也知道你没人就好。”周文帝意味深长地看着他这个四儿子。

他是有本事,西北不过几年,他就在那密不透风,权力划分明显的西北军营里立足出来了几分他自己的势力,尽管有他在其中出了点力,尽力保全了他的人,但如果不是他敢拼,西北也不会知道他狮王的威风,江南也是,下去一趟,也收了几个重要之人到他门下,也算是他的人马。

可这些,都是地方势力。

而朝廷是安在卞京,卞京七族九家中,他娶了九家中已经没落没名了的柳家之女,倒下的万家也不是他的助力,贾家倒是有那么一两个人可以用,但太嫩,嫩得一折就断,且他确实靠的凶名立的势,不像个良主,一些人投靠他之前,谁都要多想之分,都想再等等再看。

凡事皆有两面,有利有弊,而现在,于他有利的层面过去了,于他有弊的那一面,就在他面前现出原形来了。

京城是重中之重的地方,是他必须要熟知与掌握的,他年后就要去西北,更是远离京城,周文帝也不知他这个不想再与大族大家联姻的儿子,要怎么在京里立他的势。

就是有位置让他安*插*他自己的人,他连个像样的人都没有。

周容浚很明白周文帝的话中之意,他要是在除了李家的六族和那九家中,挑几个女人过来当妾,这些人家也是会送的,这些女人要是再为他生个一儿半女出来,这些人家,也等于是站在他这边了无遗。

有朝一日他登上皇位,这些人就是皇亲国戚了…

就如他父皇在他母后之后,通过不断地纳妾,利用京中七族九家的势力,平衡七族九家的势力一样。

这条道,确实是最清晰便捷的一条道。

但周容浚不想跟他父皇周文帝一样,他不会走他的老路,哪怕这条路有多方便。

他半垂下头,没回文帝的话。

文帝见他冥顽不灵,摇头道,“你去西北之前还有一来个月,有些事还来得及。”

周容浚这一点,没法如他所愿,起身与周文帝道,“李家的事,按您想的办就是,孩儿毫无异议。”

他虽然这几天懒得多看她一眼,但她是他的王妃,他说过要对她一辈子好的女人,他与她说过的就算数,他不会在她的心口捅刀子。

他不会让他的妻子,最后活成了他母后的样子。

**

皇帝父子的事,柳贞吉自然是想不到的,这两天她一直有些不安,她厚着脸皮腆着脸上赶着凑上前讨好卖乖也不管用了,往日再好管用不过的招数,周容浚就是能视而不见,而且她要是多说两句,他回头一转身,都不愿意跟她呆一个地方。

柳贞吉算是怕了他了。

他一天能呆在她身边的时候能有多久?再把他气走,她三天五天的见不着人,这算怎么回事?

所以现在人愿意回来都是好的,她也不敢再撒娇装傻,弄虚作假胡弄他,又对他万般好,他一样都不再领情,她整个人都有些黔驴技穷了,每天午膳晚膳见到他回来,也歇了那些举动,默默地跟着他,话也不敢多讲一句,要是他烦得她紧,瞪了她,她还得退后几步,别跟他太紧,免得招他烦,头也不回就走。

如此几天,小世子都看出不对来了。

在这几天午膳后,他朝周容浚张开手,他父王抱了他之后,他拍了拍周容浚的脸,深沉地道,“父王,要乖乖哦。”

不要惹母妃生气。

周容浚看他一眼,没说话,抱着他就走在了前头。

他这几天,除了与周文帝说公事,就是万皇后,他也不搭理,见着万皇后要请安的时候,眼皮都不抬,说声见过母后就不会再与她言语了,眼睛都不带看万皇后人一眼的。

往日,他会与柳贞吉夹点菜,顺带给万皇后夹一点,现在,两个人都受不着他这份好了。

万皇后再傻,这几天也是回过神来了,总算知道小媳妇心神不宁是为哪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