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婳看着,整个脸色都沉了下来。在她面前,三皇子何曾这么肆意的开怀过大声的笑过,能让儿子这么高兴开怀的人不是自己,却是自己不喜欢的人,这件事无论怎么看都不觉得是件好事。

她感觉得出来儿子这些日子对自己的抗拒,在慧明寺的时候,她曾无数次设想过跟儿子重新在一起的日子,设想中他们会相亲相爱的母子,母子感情融洽的母子。可是等回了宫里才发现,许多事情并不如自己设想中的美好,她的儿子差点成了别人的儿子,她的儿子和她产生了隔阂。

她一心替儿子打算,想把这世上最好的东西捧到他的面前,让他成为万人景仰的人,可是为什么儿子却不明白她的苦心,反而去喜欢亲近对他没安好心的人。

最先发现赵婳的,是站在岸边的一个小太监,他喊了一声“娘娘。”,然后闹在一团的三皇子和四皇子转过头来看,这才看见站在岸边,脸色有些不大好的赵婳。

三皇子见到她,身体有些僵硬,如同做错事般低下头来,喊了一声:“母妃。”但语气里更多的又是一种抗拒。七八岁的孩子,其实已经开始叛逆了,这个年纪的孩子已经会有自己的主意,不大愿意听大人的话。

三皇子回到临华宫的这些日子,赵婳并不大准许他去玉福宫,也不喜欢他跟三皇子玩到一起。每天都将他拘在屋子里读书,或者教导他一些她自认为十分重要的“道理”。三皇子虽然没有表现出来,但心里早已有些不满。

其实说实话,三皇子还是很喜欢读书的,若没有兴趣所在,他也不会将书读得这么好。但这并不表示他喜欢别人逼迫着他读。自己因为喜欢而读,和被逼着读是完全不一样的。

赵 婳看着他,没有指责或教训他什么,事实上,此时有四皇子和其他的宫女太监在,她也不会指责和教训他什么,就算他们母子有什么,那也是关起门来自己说,绝不 对在外人面前就发作,让人看了笑话。她语气平静的对三皇子道:“起来,跟母妃回宫去。”声音里并听不出什么情绪。

三皇子脸色黯然的低下了头,顿了一会之后,才迈开了脚。

四皇子有些担忧的拉着三皇子的衣袖,喊了一声:“三哥。”

三皇子张开嘴想说什么,但看到赵婳越来越沉不住的脸色时,最终什么也没说,抽回自己的手,低着头一步一步往岸边走去,然后拉着太监的手上了岸。

太监怕他湿着身子着凉,拿了大衣裹在他的身上。

赵婳看了他一眼,然后收回眼神,转过身走在前面。而三皇子则双手紧着外面的衣裳,然后亦步亦趋的跟在赵婳的后头。

四皇子则站在荷花池里,眼睛一直担忧的看着他,直到他身边的太监跟他道:“四殿下,您也上来吧,五月的池水,其实还凉着呢,您别着凉了。”四皇子这才收回了眼睛,跟着上了岸。

等回到了临华宫,赵婳让人给三皇子洗澡换过干净的衣裳,又让他喝过了防感冒的姜汤,这才让宫女将他带到跟前来,眼睛直直的望着他,问他道:“你的功课做完了吗?”

三皇子低着头不说话,眼睛看着自己的脚尖。

赵婳继续道:“我不是告诉过你,要好好读书,不要总是和四皇子出去玩吗,为什么不听话?”

三皇子继续不说话,只是神情越发的黯然和委屈起来。

赵婳看着,心里越发的有些来气。只是想到自己和儿子的感情裂缝,心有顾忌,却又不敢将气发泄出来。

赵婳忍着生气,心中叹了一口气,脸上的神情放柔和了些许,然后拉着三皇子的手道:“旭儿,母妃是为你好。你既不占嫡也不占长,若是再不比别人努力几分,如何能在你的兄弟当中脱颖而出。”

说着看着他的脸色,仍然没有缓和过来,便又问道:“你喜欢游船?”见三皇子不回答,又接着道:“下次母妃陪你一起去好不好,带上你的妹妹,我们一家三口去,母妃都没和旭儿去游过船呢。”

若是没有前面的话,听到赵婳这样说,三皇子或许会很高兴。但如今听到,心情却淡了些,这算什么,是打一个巴掌给一个甜枣吗?

赵婳又忍不住语重心长的道:“四皇子虽然是你弟弟,但他却是你徐庶母妃生的,母妃和你妹妹才是你最亲的人。旭儿,你要知道亲疏远别。”

赵婳看着三皇子的表情越来越不好,知道再说下去,不仅不能令三皇子听进去,反而要起反抗心理,便也没有再多说,转而道:“好了,你现在去背诵昨天母妃布置给你的《史记》高祖本纪一篇,等晚膳过后母妃来检查,再给你讲解内容…”

从 回宫后,赵婳对三皇子功课的要求,就已经不止在四书五经了,她希望他还能熟读史记和资治通鉴这样的史书。读史书,才能明国家兴替,知道治国道理。当然,三 皇子现在的年纪还太小,太高深的治国道理和史书文章,他理解起来或许还有些吃力。但多读读多背背总是好的,读一遍不懂,多几遍也就多多少少能理解了,在加 上有她从旁指导,她相信她的儿子会比任何一个皇子更适合那个位置,而她也会让皇帝相信的。

皇帝厌恶她,却不会厌恶三皇子。而皇帝就算再重视嫡庶,也不能不为大齐的千秋基业着想,要是二皇子根本负担不起天下的重任,皇帝也绝对不会将大齐的基业交到他手上。

而三皇子明显没有明白赵婳的苦心,他只知道,他又被迫着去做一件他不喜欢的事。他心里不高兴,甚至没有给赵婳行礼,直接低着头回自己的房间去了。

而在另一边的玉福宫里,徐莺也是剥光了四皇子的衣裳,将他扔进了浴桶里,然后挽起袖子准备将四皇子搓干净。

四皇子在浴桶里一边用手挡在自己下面,一边哇哇大叫,十分不满的道:“母妃,男女有别,我已经长大了,你能不能不要再随便脱我衣服,你将我看光光我会不好意思的。”

徐莺极其阴险的“呵呵”了两声,道:“你再大也是我儿子,何况六岁算什么长大了,毛都还没齐。”说完在他脑袋上拍了一巴掌,道:“好好的坐着,给我老实点。真是越大翅膀越硬了,哪里玩不好居然跑到荷花池里去游泳,里面的水脏兮兮的,你也不怕有蛇或有毒的虫。”

四皇子纠正她道:“我们没有在荷花池里游泳,我们准备在船上钓鱼来着,是穿翻了不小心掉到荷花池里面去的。”

徐莺道:“我还不知道你,肯定是你自己将船打翻的。”

四皇子有些心虚的低下了头,但还是嘴硬的道:“是船自己翻的,不信你问我身边的太监和宫女。”

徐莺道:“不用问了,那些人怕早就被你收买好了。”说着瞪了他一眼,道:“小滑头。”

四皇子用毛巾捂着嘴巴,偷偷的笑起来。

徐莺没再管他,用胰子替他洗着上身和头发。等洗完之后,又对他道:“站起来,下身让我帮你洗一洗。”

四皇子拒绝道:“不要,母妃你出去,让我自己洗。”

徐莺知道他不好意思,却反而更加想要故意作弄他,瞥眼看他笑着道:“跟母妃有什么不好意思的,你小时候都是光着身子从我肚子里出来的,你身上哪个地方我没看过。来,快点起来,让母妃来帮你洗澡澡。”

四皇子坚决拒绝道:“不要,我长大了,我要自己洗,要不然让太监给我洗也行。”

徐莺道:“来嘛,让母妃替你洗嘛。来来来,再不起来,母妃要挠你痒痒咯。”说完,一双爪子已经准备往他身上去了。

四皇子连忙挡住她伸过来的爪子,一边连忙道:“母妃,母妃,你快听听,六弟哭了,你还不快点去看看。”

徐莺不屑的哼了一声,道:“又想蒙我?你母妃又这么笨吗?”上次就被这小子用这样的理由骗了一次,这次再上当,她姓就倒过来写了。

结果这时候,梨香却从外面走了进来,对徐莺道:“娘娘,六皇子醒了,正哭着找您呢。”

四皇子看着徐莺,露出一种“看吧,我没骗你”的表情。

徐莺看了他一眼,拍了一下他的脑袋瓜子道:“等一下回来再收拾你。”说完对梨香吩咐道:“好好看着他,让他将澡洗完。”

等徐莺将六皇子哄好之后,四皇子澡也洗完了,正坐在临窗的小炕上,用外面照进来的阳光晾头发。

徐莺让人将煮好的姜汤端来给他喝。

四皇子这时候却一边喝着姜汤,一边对徐莺道:“母妃,你派个人去看看三哥呗。”

徐莺问道:“干什么?”

四皇子道:“你不知道,今天赵庶母妃看见三哥跟我在荷花池的时候,脸色可恐怖了。赵庶母妃这么凶,我怕三哥回去赵庶母妃打他。”

四 皇子也知道,其实自己母妃跟赵庶母妃有些不睦,赵庶母妃这个人他也挺讨厌,让母妃去插手她管教三哥有些不好。但他实在有些担心,赵庶母妃只会让三哥什么都 听她的,还整天逼着他念书,三哥有这样一个母妃其实很倒霉的,所以他跟徐莺出主意道:“你就装作让人去给三哥送姜汤,万一赵庶母妃正在教训三哥,你就让人 说刚刚父皇还夸赞三哥来着,赵庶母妃听了,肯定就不好意思再教训三哥了。”总不能说父皇这边刚夸赞三哥,那边赵庶母妃就教训三哥吧,这不是跟父皇对着干 吗。

徐莺看了他一眼,道:“小小年纪,小心眼倒是挺多。”

四皇子却催着徐莺道:“你快叫人去,免得去晚了,赵庶母妃将三哥给打死了。”

徐莺叹了口气,道:“放心吧,早就让人去看过了,你赵庶母妃并没有很严厉的教训你三哥。你赵庶母妃是你三哥的亲生母亲,怎么可能舍得打伤他。”

四皇子松了一口气,听着徐莺的话又接着道:“那可不一定,你不知道赵庶母妃离开的时候,脸上的表情又多可怕。还有赵庶母妃老是不许三哥做这又不许做那的,也不准他跟我一起。她还让三哥背很多的书,我看三哥背书都背傻了。”说着叹了一口气,道:“三哥真可怜。”

徐莺其实也是有些同情三皇子,撇开其他的不说,赵婳教育三皇子的事情上,有点像是现代那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用棍子将儿子女儿打上清华北大的那种虎爸虎妈——太想要儿子出息了,然后就失了度了。

不过同情归同情,这种事情也不是她能随意插手的。插手了还要被赵婳怀疑不怀好意。

第168章

四皇子躺在床上有气无力的嘤嘤的叫,苍白着一张小脸对徐莺道:“母妃,我难受…”

徐莺坐在旁边,隔着被子在他身上拍了一巴掌,道:“活该,谁让你大晚上的贪图凉快,开着窗子睡觉的。”

四皇子不满的叫起来,道:“母妃,你没有同情心,我都生病了,还很难受,你还这样,一点都不关心我…”

徐莺道:“下次再敢不听话,就该让你难受死了。”说完接了宫女手上的药,对他道:“起来,将药喝了。”

四皇子在床上撒娇道:“母妃你喂我。”

徐莺道:“这么大个人了,还要人喂。自己起来喝。”

四皇子道:“你不喂我我就不喝。”

徐莺道:“你爱喝不喝。”

四皇子这才不甘不愿的从床上坐起来,一边碎碎念道:“母妃,我一定不是你生的,是你捡来的,你对我一点都不好…”还没说完就被徐莺警告的瞪了一眼,四皇子这才闭上嘴巴,手还在嘴巴上做了个封口的动作,弄得徐莺有些哭笑不得。

徐莺又将端着的药碗往他跟前递了递,示意他自己端着喝。四皇子将药碗接了过来,咕噜咕噜的几口就喝完了,然后将空碗递回给徐莺。

徐莺用帕子帮他擦了擦嘴巴,然后四皇子又开口道:“母妃,我晚上想吃炸鹌鹑蛋,你让厨房给我做。”

徐莺心道,还有心情想着吃的,说明身体没有太大的妨碍。不过病中不宜吃太油腻的东西,徐莺便对他道:“炸鹌鹑蛋等你身体好了再吃,我让人给你熬了粥,你晚膳吃粥。”

四皇子拉着徐莺的衣裳扭来扭去的,撒娇道:“母妃…”

徐莺严词拒绝道:“说不行就不行。”

四皇子也知道,徐莺有原则起来是十分没人情的,便也不再说话,只是仍是不高兴的嘟着嘴坐在床上。

徐莺用手指在他嘟起的嘴巴上按了按,笑道:“瞧瞧,这里都能挂一个油桶了。”

四皇子不想跟这么没人情的人说话,轻哼了一声将脸撇过一边去。

正说着,三公主牵着五皇子的手从外面走进来,看见坐在床上的四皇子,放下小书袋,走到他面前问道:“四弟,你身体好些没有?”说完还用手在他额头上摸了摸,一边摸一边道:“姐姐很担心你呢,连上课都在想着你有没有好一点。”

旁边小豆丁一样的五皇子见了,也举着手跳起来道:“我也是,我也是,四哥,我也很担心你。”

五皇子已经四岁了,同四皇子一样,也正式开始到南书房上学。

四皇子拍了拍自己的身体道:“看看,我一点事都没有了,过两天就能跟着你们一起去上学了。”

三公主叮嘱他道:“你以后可要注意了,千万别再生病了,让父皇和母妃也跟着担心,多不孝。”

四皇子道:“知道了。”

三公主道:“你也别担心功课,我帮你做笔记了,等你好了,很快就可以将课补上。”

徐莺看着三公主和五皇子道:“好了,昭儿刚刚喝过药,让他趟一会发一发汗,你们先回自己房子做功课去吧,等一下你们父皇可是要检查你们今天学了什么。”

三公主和五皇子这才“哦”了一声,然后又手牵着手拿着自己的小书包出去了。

徐莺让四皇子重新躺下,替他重新盖好被子,正准备出去,这时候杏香却走进来道:“娘娘,二皇子来探望四皇子来了。”

徐莺差点以为自己听错了,问道:“你说二皇子?”

杏香点了点头。

徐莺心道,这太阳是打西边出来了,二皇子一向不怎么懂得人情世故,如今怎么会想起来探望四皇子了。

徐莺没有再多想,吩咐杏香道:“去将二皇子请进来吧。”

杏香道了一声是,然后出去将二皇子领了进来。

这 两年徐莺和二皇子接触得少,但由衷觉得他这两年变了许多,特别是最近一段时间。以前的二皇子给她的感觉,就是一个性子有些腼腆怯懦,时常躲在赵婳身后的小 男孩。但如今看他,已经隐隐有了一种沉稳端方之范。脸上也不像以前那样如同一张白纸可以一眼望得见低,多了一种喜怒不行于色的内敛。

他进来后,先对徐莺行了一个礼,道:“见过徐庶母妃。”

徐莺对他笑了笑,道:“二皇子不用多礼。”说着又问道:“二皇子是来看昭儿的?”

二皇子道了一声是,然后笑着道:“我听说四弟病了,所以特意过来看看他。”

正说着,四皇子在床上喊了一声“二哥”,说着就要从床上起来和二皇子见礼。

二皇子连忙走过去,按着四皇子的肩膀让他不要起来,然后道:“四弟快躺下,你我兄弟,就不用这么多礼了。”说着又在旁边的椅子上坐下来,关切的询问四皇子道:“四弟,你身体好些了吗?还有没有哪里不舒服的?”

四皇子对二皇子的问话一一答了,听到四皇子说自己好多了之后,二皇子的面上像是松下一口气来,又笑着对四皇子道:“四弟没事了就好,听说你生病,真是让二哥好一阵的担心。四弟快点好起来,南书房里少了你,总让人少了点什么。”

四皇子也笑道:“多谢二哥担心,我一定会很快好起来的。”

二皇子又道:“对了,今天老师上课将的内容,我都帮你记下来了。”说着从身边的太监手中接了一本本子过来,递给四皇子道:“等你身体好了之后,你再翻一翻,这样你就不用担心将功课拉下来了。”

四皇子将本子接了过来,然后道了谢。

二皇子笑了笑,又跟四皇子说起其他的话。

远远看去,兄弟两人互相关切,有说有笑,实在是好一副兄友弟恭的景象。

梨香吃惊于二皇子的变化,悄声对徐莺道:“真是没想到,二皇子的变化这么大。”以前的二皇子是个生活在自己世界里的人,单纯天真不爱与兄弟们交往,而现在的二皇子,俨然是个好兄弟好兄长的模样。别的不说,皇帝看到二皇子这样,肯定会很高兴。

徐莺没有说话,只是看着二皇子有些沉思。不管二皇子是真心关心四皇子也好,还是为了面子情也好,或者只是为了讨好皇帝故意这样做也好,只要他心里有所顾忌,其实都是一件好事。

就目前来说,二皇子是最可能成为储君的人,而皇帝对二皇子也还存在很大的期望,她也希望四皇子们能跟二皇子和睦相处。

二皇子和四皇子说了一会儿话之后,然后让四皇子好好休息,自己则站起来又对徐莺道:“徐庶母妃,我那里还有几根百年的人参,我等一下让人给您送过来。您熬了汤给四弟喝,也能让四弟好得快一些。”

人参是补强不补弱,感冒喝参汤其实并没有什么作用,何况百年人参在民间虽然名贵,但在宫里从来就不会缺,玉福宫自然也有。但二皇子要表现自己的友爱兄弟之情,徐莺也不能不给人家这样的机会,于是便笑着对二皇子道:“那便多谢二皇子了。”

四皇子道:“徐庶母妃不用客气。”说着又对徐莺拱手道:“那我便不叨扰徐庶母妃了,我明日再来探望四皇子。”

徐莺笑着点了点头,然后让梨香送他出去。

等二皇子一走,床上的四皇子也像是松了一口气,道:“终于走了。”说着又拍了拍自己的脸颊,道:“我的脸都快笑僵了。”

徐莺走到他旁边坐下,看了他一眼道:“小没良心的,你二哥来关心你,你却这样说话。”

四皇子不以为意的道:“反正二哥对我又不是真心的,他不过是做给外人和父皇看的罢了,而我也配合他了,我还有什么不对。”

徐莺没有再说话,只是叹了一口气。不知道是不是皇家的孩子总是格外早熟,六岁的孩子在现代,还是个无忧无虑享受着万千宠爱的孩子,而六岁的四皇子,却是已经懂得了许多了。还有才十岁的二皇子,哪怕以前再天真单纯,要成长起来也是一夕间的事情。

四皇子也有些沉默,任何人被别人当成表现自己的工具,总是一件不大令人愉快的事情。

过了一会,四皇子又突然开口道:“母妃,以后二哥会成为太子吗?”

徐莺道:“不知道,这是你父皇和朝臣们才能决定的事情。”

四皇子没有再说话,只是在床上转了个身然后闭上眼睛去了,随着眼睛闭上,被关闭起来的,还有自己的小心思。

徐莺看着他的样子,有些叹了口气。世上再没有人比母亲更了解自己的孩子,徐莺能明白四皇子的心里。四皇子虽然平时看起来嘻嘻哈哈一副没有心事的模样,但心里想法怕比谁都多,再加上经历过当初差点被人暗害的事情之后,越发成熟起来。

二皇子这个嫡出的兄长并不能令四皇子服气,一个人不服气了就容易产生别的想法。徐莺知道是知道了,但却不能支持四皇子按心理的想法去做。

徐莺对四皇子道:“你先好好休息吧,母妃先出去。”说完替他掖了掖被子,然后出去了。

第169章

二皇子回去之后,果然令人送了两支百年人参过来。人参徐莺并不打算用,吩咐人将它们都收起来了。

等晚上皇帝回来的时候,却是问起二皇子来探望四皇子的事。

徐莺如实回答道:“下午来陪昭儿说了好一会的话,还替昭儿抄了笔记,还说等昭儿好了之后,他替昭儿补课来着。”

皇帝听后点了点头,并没有说什么。

徐莺看了皇帝一眼,然后道:“我看二皇子这些日子变化很大,稳重端方了许多。”而这些变化对于一个嫡长子来说,无疑是好的。

皇帝道:“但愿他的真的有长进了,而不是只是单纯的听从宣国公夫人的话做。”

徐莺想到这些日子,宣国公夫人时常进宫找二皇子,而二皇子的这些变化,亦是跟宣国公夫人亲近之后发生的。徐莺张了张嘴,想说什么,但最终却又将嘴合上了,什么话也没有说。

皇帝却像是知道徐莺在想什么似的,开口道:“你是不是不明白,我明明知道宣国公夫人跟昹儿说一些不着调的话,却为何不将昹儿跟宣国公夫人隔开,免得他受宣国公夫人的影响?”

这 后宫没有不透风的墙,宣国公夫人时常跟二皇子说的一些话,连徐莺都能知道一二,至于皇帝,只怕知道得更加一清二楚了。就徐莺来说,她自然是不希望二皇子跟 宣国公夫人甚至是宣国公府太亲近的,说实话,宣国公夫人那些话,实在是有些挑拨二皇子与皇上的父子感情,及二皇子与他其他异母兄弟的关系之嫌了。若是二皇 子以后当了皇帝,她的儿女们还要在他手下讨生活,她实在是不希望二皇子会因为听了宣国公夫人的话,而对四皇子等人怀有敌意。

她是这种想法,皇帝这个做父亲的,只怕更加是这种想法。所以徐莺确实是有些不明白,为什么皇帝不将二皇子和宣国公夫人隔开,免得他受宣国公夫人影响的。

不过她也早就习惯了,皇帝不想让她了解的事,她也从来不问。所以她只是笑了笑,道:“皇上做事,自有皇上的道理。”

皇 帝却伸手将她拉了过来,让徐莺坐到自己的膝盖上,一只手抱着她的腰,一只手玩弄着她的手指头,然后叹了一口气,慢慢解释道:“昹儿十岁了,不是四岁也不是 五岁,我不能永远将他栓在裤腰带上,将所有对他有不好影响的人和事都隔开。若我以后真的将天下交给他,围绕在他身边的朝臣和奴才,哪一个不想从他身上攫取 点什么。百官里面,哪一个不是人精,他们有的是比宣国公夫人更会说话更狡猾的人,能将死的说成活的,好的说成坏的,没理的事情也能说出一堆一堆的道理来。 我不可能一个一个指着告诉他哪个人可以信任,哪一个人不可以信任。就算我活着能这样做,等百年之后入了皇陵了,一切还得靠着他自己。他得自己学会明辨是 非,知人善任。”

他说着顿了顿,目光又严厉的道:“该教的我的已经教了,若他还是偏听偏信,分辨不了是非,我就是将这个天下交给 他也不放心,这个太子,不让他做也罢。”比他小三岁的三皇子都能知道,自己的生母宁妃说的话都不一定是正确的,宁妃说为他好不一定就是真的能为他好。若是 二皇子连三皇子都不如,他如何能将天下交给他。还不如让他好好当个安乐闲王。

徐莺见他的眼神凌厉,实在有些吓人,连忙安抚他道:“皇上放心,二皇子一定能明白你的苦心的。你看他最近行事,不是比以前好了许多吗。”

皇帝道:“但愿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