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了一辈子将军了,他很清楚文人的笔杆子有时候一点都不比将军手中剑差啊!

宁芝长长的出一口气:“我以为,我最先对上的该是塔族人或者是裴霖。竟是没想过,是宋王!还……真tm的出乎意料啊!”

☆、第320章 不得民心

宁芝生平第一次说粗话,叫李执几个都愣了一下,随即就都笑了。

可不是么,谁也没想到啊!

很快,宁芝的这份‘告天下知’就发出去了。

先是军中,然后是对阵的时候叫几个声音洪亮的兵站在城头高声念。

再然后,就将这一份告天下知传到了大晋的每个地方。

当然,这是后话了。

眼下,宁芝知道自己写的这个不是最好的,只是这雾林镇并没有他们带来的军师。

宁芝想到了,就撸袖子写了而已。

事实证明,她写的并不差。

虽然可能有些词汇用的不如一些当事大儒们。可是她表达的意思清楚。

其实不管是左洲还是宁芝,都没有证据表明宋王真的是投靠了塔族人。

也只是一些迹象罢了。

可是这时候,管不了这些了。宋王既然反了,就该承受后果。

不是他死,就是左洲破。

所以,已经是敌人了,就无所谓是什么敌人。手段也就该用起来了。

宁芝做的最好的,不是这文写的好。当然,这文是绝对不差的。

而她做的最好的是反应能力。

不管是及时调度人马,还是在宋王的契文之后紧跟着出了告天下知,都极其迅速敏锐。

这里毕竟是古代,是个行走要车马,书信要时间的古代。

不像是现代的网络,一个消息出来,是有时间记录的,谁先,谁后,都是明白的。

而这里,宋王的契文就算是比宁芝出的早了两三日,可是因为天凌江的隔断,他刚进左洲没多久,战事还在继续,他的人还没越过侯将军驻守的雾林镇,所以宁芝先一步将告天下知往大晋内部输送过去。

这一来,宋王就输了一程。

人是会先入为主的!就算是宋王说的再好,可是人们一旦接受了他小人不是人的设定之后,也就没人听得进去他说的话了。

无非是小人脚边罢了。

而宋王能愚弄的,也就是天凌江这头,他已经占据了的地方的百姓了。

其实说愚弄也不确切。

毕竟乱世之中,谁不想力争上游?

宋王今日造反,理智上,宁芝是不会觉得他真的就十恶不赦了的。

只是彼此立场不同,注定为敌的时候,就只能将对方骂的狗血喷头了。

如今的情况便是宋王的契文再流入大晋中心的时候,势必已经被告天下知抵挡了一部分,甚至是很大一部分。

而宁芝那个告天下知,再过去天凌江的时候,也一样是会被宋王的讨伐契文抵挡了大半的。

可宁芝求的是事态不恶化,不会有更多人跟着宋王造反。

而宋王求的却是叫天下人跟他站在一处。

九月十二午时过半,来自南陵城的两万人马终于赶到。带人的是宁江手下副将楚将军。

见过了宁芝等人,楚将军也不耽误,很快就带人出战。

有了孤笼镇的人,再加上南陵城的人,以及原本的人和后头一直都在牵制的岭南王的人,战局很快就平稳下来。

宁芝第一时间将消息传给了裴珩。

虽然慈山镇和皮山镇没有夺回,但是至少雾林镇绝无失陷的可能。至此,宁芝才算是松了那一口气。

这几日几乎每天不到两个小时的睡眠,她也实在是撑不住了。

消息传出去,几乎就软倒。

李执眼疾手快,将她扶着:“姑娘!”

“没事没事,我就是困和累,我得睡一会了。”宁芝说着,也不逞强,扶着李执的手,叫李执撑着她往里去。

他们暂时住在了雾林镇一个富户的家里。

并未叫富户家里人走,只是占据了他家的后院而已。

宁芝来得着急,一个丫头都没有带。故而是李执亲自扶着她进了里头的。

李执也不好意思多留,只能扶着她上了塌就算了。

还好富户家里有丫头,这一家也聪明派来一个懂事话少的小丫头伺候。

宁芝也顾不得形象,只管脱了外衣就躺下了。

那小丫头着实是个机灵的,给宁芝解开头发的时候,宁芝早就睡得什么都不知道了。

不过,这样陌生的地方,虽然说李执不好亲自照顾宁芝起居,但是隔着帘子他也死死盯着呢。

毕竟姑娘的安全第一,别的都得是第二了。

甚至宁芝睡着了,小丫头站一边候着,李执就坐在里间外间这个门框上小憩,也不肯离开。

宁芝这一觉,睡了八个时辰!(十六小时……)

醒来时候,简直是分不清昼夜。

守着她的已经不是李执,而是孙蛮了。

见她睁眼,孙蛮忙起身:“姑娘您醒了?”

“什么时候了?”宁芝沙哑着嗓子问。

“您睡了八个时辰,这会子已经是早上了。李统领去了城外,如今城外很稳定,没什么事。半夜的时候左洲来人,传话说左洲也没事。二殿下叫人亲自给您传了一句话,说叫您注意身子。”

宁芝嗯了一声,神智瞬间恢复:“看来他是脱不开身,也好。”

宁芝坐起来,就对着一直都在的小丫头招手。

小丫头会意,上前伺候她穿衣。孙蛮背过去道:“之前李统领派人去的时候,叫人接了连翘几个来,想来快来了。姑娘这几日受罪了。”

“什么话,我没受罪,就是有定受困是真的。”宁芝笑了笑:“来了也好,这里只怕是一时半会也完不了。我们已经成了正经的军医了,在哪里做事都一样了。”

听宁芝自嘲,孙蛮裂开嘴笑:“反正咱们姑娘最厉害了!”

说着,孙蛮猛回头,都忘记姑娘穿衣了。

好在宁芝大概也穿好了。

“雾林镇里有个建文四十七年的秀才。他后来是因为意外毁容了,所以没法继续科举。昨日他大约是看了姑娘您的那份告天下知,然后他也跟着写。哈哈哈,也是把个宋王骂的狗血喷头的。据说这老头以前一直在私塾教书,还颇教出来几个做官的,听闻他要叫他的学生们联名写契文一起骂死那宋王呢!”

宁芝失笑:“好事情,骂他的越多,他就越是不得人心。不得人心的人,造反失败的几率大。”

孙蛮摸头,他不懂什么是几率,倒也知道一个道理,得民心者得天下。

☆、第321章 想念

宋王造反的消息,与宁芝的告天下知几乎是前后脚传到了临京城里。

要说早晚,居然还是宁芝的告天下知快一步,虽然也就快了几个时辰而已。

太子府中,听闻宋王集结了并州和应州已经反了,正在攻打左洲城的消息,太子眼前一黑,就栽倒在了榻上。

他本来就正在歇着呢。

卫凌吓一跳,与太监一起扶着他:“殿下!”

太子无力的摆手,却只能抬起一点点,他没昏过去,只是觉得撑不住了。

“不碍事……”裴诀看了一眼卫凌。

卫凌会意,将他扶着坐起来:“殿下别急,左洲无恙。侯将军已经退守雾林镇,岭南王关键时候出手,以及南陵城的兵马如今已经到了。还有九姑娘孤笼镇那些人,都已经到了,虽然数目上不及宋王的人,不过雾林镇是个易守难攻的地方,一时半会不会有事。只要二殿下略有些时间,定然能调配兵马!”

“这莫非是天要亡我大晋么……”太子第一次生出心灰意冷的感觉来。

他苦苦的撑着残破的身子二十余年,就是希望临死,能看见大晋有希望。

可是为什么还是这么渺茫呢?

坚持了这么久,是为什么呢?

“殿下!您可不能这么说!咱们二殿下没有放弃!还有九姑娘呢!她在那,南陵城的宁江就不会不管!还有渭南渭北,都不会不管的!”卫凌何曾见过太子这样,一时急切:“殿下,您不能放弃!”

“是,我不能放弃。”裴诀眼神渐渐清明起来:“你要死死盯着户部和吏部。不管怎么样,给前线的粮草不能出错。”

别的……一时间乱起来也没法子,但是粮草,一定要及时供应上!

“对,咱们有粮草,这一点宋王就比不起。”卫凌忙安慰:“属下这就去,怕是消息回来,临京也要乱一下的。”

裴诀摆手,他实在是起不来,他这会子本该进宫的……

缓缓吧,等一个时辰好了……

对于朝中多数人而言,宋王造反绝对是一件坏事情。

本就摇摇欲坠的大晋如今哪里经得起再一次打击?

可是对于有些人,比如说韩家以及裴霖来说,这就不是一件绝对的坏事。

当然,再有野心的人,也不希望自己以后得到的国土少了。可是要不是生乱,他们也不可能有机会啊。

所以,对于韩佩齐来说,这简直说就是千载难逢的机会了!

只要能拿下临京,前线被牵制的人是一时半会不可能回来的。

宋王如今对外宣称有十万兵马。就算是虚的,总也有个六七万。

六七万,平时也许不算什么,这时候放在左洲成附近,那就是下山的猛虎!

而是事实上,不管是孟都,还是应州并州,都是好地方。

背靠着大海,面朝天凌江,那是一块沃土,真的开战,他们自给自足,怕是十年二十年也不会有问题。

只要是能拖住裴珩,对于临京来说,就是好事了。

于是,值此机会,韩佩齐和裴霖想法一样,都是要加紧脚步,只要准备好了,就只等着太子咽气了。

毕竟,消息来,太子是真的不成了。

如今被宋王这件事刺激一下,会不会提前就咽气了呢?

朝中乱象频生,终于是不能叫韩氏与木慈仪继续争位了。

太子顶着压力,将丞相一职交给了木慈仪。而又给韩成加了一个太子太保的虚衔。

对于韩家来说,时机还不是正好,所以韩成虽然不满,却也不敢反对,只能是咽下去了。

就此,木相登场。

他上台不久,宁菘就官升一级。

这也是他委婉的对宁家表达心意。毕竟,只要不是想造反,就该看得出如今前线的状态来。

三个省大战,两个半都是宁家的人顶着。

而宁菘因为‘事必躬亲’晋了一级,没有任何人表示异议。

都看得出宁家的厉害。

裴霖心思不在这里,自然也不介意这个。

不管是临京还是左洲,都是紧锣密鼓的忙着。

这一忙,宁芝和裴珩再见面的时候,就已经是十一月了。

北方的十一月,已然是冷的厉害了。说一句冰天雪地也不为过。

他们两个从重阳节的早上分别至今,足足两月还有余。

入冬之后,塔族人的进攻节奏缓慢了下来,也不知是粮草不济了还是什么缘故,反正能叫裴珩喘口气。

不敢太过宽松了,但是还是调了一万兵马支援雾林镇。

他也第一次踏足这边的战场。

这两个月,他分身乏术,听了许多宁芝做的事。

虽然并不是上马打仗或者运筹帷幄,但是那些精密的,复杂的,看起来不大的事,比如写告天下知。

比如她召集雾林镇的女人们一起给受伤的将士们包扎,此等事,似乎是小事,可就这些小事,她就令雾林镇这场战事顺遂了不少。

何况,若不是她,也就没有孤笼镇的人。而南陵城的人也不一定及时能赶来。

还有她的告天下知……

裴珩想,他自己不是个没有文采的人。可是也自认一时半会写不出那个。

并不是说宁芝那个就多高明,而是直白。

简单粗暴。关键时候,太需要这样的东西了。

角度也刁钻,这些话其实谁都说得出。

可是叫他一二三的总结在一起,又逐条点出宋王只所作所为来,就不是一件能随手办到的事了。

最难得的是她不扬长不避短,坦言大晋正是危难时候,而宋王落井下石。

这一来,就不知道要被多少天下有识之士赞一句高明了。

裴珩还记得那天他战场下来,一边吃饭一边赶着看了一遍,只觉得胸中有一团火。

接连几天,他出战都热情高涨。

而叫人将这告天下知在军中诵读过几次之后,将士们都如同打了鸡血。扬言先把塔族人打败,再去撕了宋王那厮!

也是那时候起,裴珩忽然就明白了,宁芝与他说的要争江山不是空话。

是,丫头不能上马打仗,也不会兵法战术,可是这样的人就能说她不厉害么?

裴珩嘴角含笑,叫胯下的马又快了些,眼看着,就要进雾林镇了。两月不见,他想念那丫头。

☆、第322章 亲近

裴珩是在宁芝如今住的地方见着宁芝的。

宁芝后来搬进了雾林镇一户人家的空宅子,这里本来是一直空着,这家主人去了别处。

后来还是雾林镇的官员做主,将这里打扫开了,就叫宁芝住进去了。

毕竟她身份尊贵,又是女眷,不好一直住在别人家里。

宁芝倒也没有拒绝,她只是住一下,后续叫人盯着,别叫原主人吃亏就是了。

宁芝正在看账本,她看的不是别的,而是军中这几个月的伙食以及接下来的伙食和其他用度。

她自己的人就不说了,暂时短缺了也不至于不好好对敌。

可是四叔那的人是来帮忙的,你不能叫人家吃不好没军饷还拼命吧?

所以不管是冬衣,还是饮食上,宁芝都要算清楚。

这些银子都是左洲出,但是总要有个数字,才好找左洲报账去。

这些都是有规矩的,就算是她和裴珩关系再好也是要算清楚的。

毕竟不是只他们两个过目就可以。这些左洲看过了之后,最终还是要上送去临京,而后叫户部吏部都看过。才能划拨的。

而眼下,所有的支出都是裴珩私人叫人送来的银子。左洲两面大战,就算是有存粮和银子,一时间也不能甩开用。

裴珩站在那的一瞬间,宁芝就抬头了。

她依旧是一身白衣,她还在孝期。

头上简单的连一件首饰都没有,就只用白色的丝带将头发扎着。还是及笄之前那种垂挂髻。

多余的长发就编成大辫子,再用白色丝带扎住,就那么垂着。

耳朵也没戴耳环,手上只有一个白玉镯子。是裴珩送她的。

她抬头的一瞬间,带着一丝警惕。然后就是愕然。

裴珩的心被狠狠的撞了一下,第一个感觉不是喜悦,而是心疼。

他第一次在丫头身上看见警惕这样的情绪……

这两个月,她独自守在这里,是害怕的吧?纵然她不肯说……

不然,她怎么会察觉有人就先是警惕的看过来呢?

裴珩嘴唇死死的抿着,大步上前,将还在愣怔的宁芝拉起来,一把抱在怀里:“我来了!”

我来了,你不要怕。我来了,你可以放松些。我来了……对不起……

宁芝没说话,感受这样叫人几乎要窒息的拥抱,纵然裴珩从外头进来浑身冰冷,可她却感觉出火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