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日基本无事。

次日早上吃了早膳,宁芝正经去书房找宁浩。

与宁浩说了裴珩的意思,又把裴珩的信交给了他:“三叔考虑一下。”

宁浩看了信,又慢慢将信装好才道:“这是好事。”

“三叔是有顾虑么?”宁芝见宁浩这般犹豫,便问了一句。

“倒也不是顾虑。只是……”宁浩轻轻叹气:“也是你三叔老了,如今倒是有点前怕狼后怕虎的了。宋王那边虎视眈眈,如今又有一个姓韩的不老实。塔族人那……一直都没停战,想要西桦城,如今是不是好时机呢?”

“三叔,二十年来,有过好时机么?”宁芝反问了一句。

宁浩一愣,暂时没开口。

“对于大晋来说,越是拖下去,越是没有好时机。”宁芝轻声细语的说着自己的见解:“三叔可想过么,要是裴珩不能很快的自立起来,大晋真的会亡。”

“裴珩还年轻,今年生日过了也才二十。还没有子嗣。他如今不能做出些大事的话,怎么服众呢?一个左洲不能一辈子叫人记得他的功劳。虽然如今临京也好,半个大晋也好是他抓在手里了。眼前很有优势。可是如果大晋一直没有什么变化,这优势就会渐渐失去。”

“毕竟,他不能只做个守城的皇子啊。大晋风雨飘摇,一旦陛下去了,谁能保证没有乱子呢?但是只要裴珩能拿下西桦城,对于大晋来说,那就完全不一样了。”

那会是一剂强心针!会是巨大的刺激。

“如此,有生之年才能看到北方收复啊。”宁芝叹气:“是侄女想的简单了,只是……”

“好孩子,你想的对。三叔不是不赞成,只是觉得难了点。可你说的也对,不走出这一步,就没有结果。”宁浩笑着打断她:“三叔不能自己说了算,总要与军中的将军们商议一二。”

宁芝点头:“裴珩已经开始调兵了,想来不用一个月,就该集结好了人。到时候左洲将如今还在攻城的塔族人击退之后,就会趁胜追击。只要胜了,拿下了西桦城,以后我们与塔族人之间的战争都会不一样。”

至少不会永远被动对敌了。

“好!年轻人有这样的宏图大志是好事,三叔不能拉你们的后腿,不要急,三叔这就回军中去!明日就有答复。”宁浩站起身笑着:“好孩子,是我们宁家的种!”

宁芝不好意思一笑,心想您是不是接着就得说我不是男孩子了?

不过宁浩没说,而是带着宁荨径自出府回军中去了。

同一时间,宁芝还在渭南周旋的时候,左洲的裴珩已经开始调兵了。还有粮草的调配之类的事情都有条不紊的做了起来。

大晋暂时还没出现粮草供应不上的问题,虽然连年战乱,但是因为这些年没有再丢掉城池,故而各个省虽然有战事,但是自己也产粮。内部经济也算是稳定。江南又是鱼米之乡,所以暂时还是负担的起。

但是再富庶,也是经不住常年这样的。

如果战事还是这样没进展,迟早也会拖垮这半个大晋。

裴珩这一次需要的粮草很多,但是还是在半个月之后如数运到了左洲。

与此同时,各地调集的人马也正赶往左洲。

宁芝从渭南回左洲的时候,就遇见了苍梧洲往左洲去的一万五千人。

顺道同行,倒是也不错。

宁芝如今名气很大了,就是苍梧洲也知道她,所以这一路与她同行,没有一点意见。

渭南的宁浩给了宁芝肯定的意见,故而这次就是宁荨与宁芝一起走,要亲自与宸王殿下商议战事。

回到了左洲的时候,已经是五月初六了。

刚过了端午节,正到了热的时候。

宁荨等人与裴珩一道去了军中,宁芝自己回了后院里,她也有很多事要安排。

一旦定下要怎么办,裴珩很快就忙起来。

宁芝没急着去军中,她在府里好生修养了几天,也就有四五天没见着裴珩等人了。

忙起来了,自然就不回府住了,住军中方便些。

宁芝将自己的事安排的差不多了之后,才跟着赶往军中。

一去了就发现军中气氛比较凝重。

既然想要拿下西桦城,自然是如今开始就有动作了。

虽然来左洲的人人马还没全部到,但是如今对西桦城的塔族人已经是很大的压力了。

就在昨日,已经不是单纯守城,而是开门追击敌人。

塔族人猝不及防之下,竟是被打的拔营三十里。

但是毕竟塔族人是很猛的,今日一早就卷土重来。

故而宁芝来的时候,就是裴珩等人都上战场了,营地里留下的人不多,伤患却不少。

宁芝没顾上别的,就带人直接去伤兵帐篷了。

如今盛夏,这里更需要人,很多伤兵治疗不及时,伤口都出脓了。

当然了,这气味也是……一言难尽。

宁芝叫人将帐篷四面直接都掀开,反正也不冷,通风对于伤患来说也是必要的。

忙起来的时间过的特别的快。

一转眼,五月已经过完,六月也已经过了一半。

裴珩在正式准备进攻西桦城的时候,在军中摆了一桌。

不能喝酒,他以茶代酒,只说了几句话。

“这一个月来,我们已经预备的差不多了,今日本殿在此以茶代酒,敬诸位一杯。倘或你我有幸拿下了西桦城,那时候本殿再敬你们。倘或不幸,有人战死了,今日这一杯,就是离别。”

众人眼含热泪,其实都是很激动的。

他们都是将军,可是也都是被动挨打了很多年的将军。

如今终于可以主动去打塔族人了,哪里会不激动呢?

所以就算是一杯茶,他们也觉得这就是烈酒了。

“举杯!咱们同去同归!杀了扎西垂!早日拿下西桦城,以后更要哪会盛京,拿回所有大晋国土!”

“干!同去同归!”

众人将一碗茶当成酒干下去,宁芝看着,只觉得也想流泪。

默默的跟着喝了一杯。

当夜,裴珩抱着宁芝:“怕么?”

☆、第373章 同去同归

“怕什么呢?”宁芝在裴珩脖子里蹭了几下:“我们不会输的。”

“要是输了呢?”裴珩摸着她嫩滑的脸:“要是我死了呢?”

“我觉得不会输,你也不会死。不过要是输了,要是你死了,我会为你报仇。也一辈子不嫁人,能做多少就替你做多少。如果大晋也保不住了,我也会想办法替你报仇。”宁芝轻声说着。

要是好好在一起,有朝一日裴珩变心了,她肯定不纠缠。

但是要是如今裴珩战死了……

她大约真的没有心情再去找一个人过了。

所以,她说的是实话。

“所以,为了我,你也好好活着。一辈子太长了,我一个人过会很难很苦的。”宁芝看着裴珩的眼睛,认真说着。

裴珩觉得心被狠狠的揪了一下,酸疼又悸动。

“傻姑娘!我哪里好!”说着,他猛然吻住了宁芝的嘴唇。

许久,宁芝终于被放开的时候,觉得自己嘴唇都肿了。

声音沙哑的与他道:“不是你哪里好,只是我喜欢你。我曾经听过一句话,说给你听吧。‘有的人说不上哪里好,就是谁也替代不了。’这就是对你的感觉了。所以,只是西桦城而已,你怎么可以死?也不可以想会不会死。咱们要做的事很多,要替我父亲报仇,要拿回盛京城。要重回皇宫。还要将塔族人彻底赶出大晋,甚至赶回他们原本的老家。最后,还要送太子殿下回盛京城安葬。我也一样要送爷爷奶奶和大伯家里的人回盛京。”

“好。”裴珩心里被她的柔情塞满,再不说什么万一了。

两个人抱了很久很久,终于松开。

送走了裴珩,宁芝发呆了好一会。

其实她懂裴珩。虽然也是战场历练了两年的人了,可是毕竟他也才二十岁啊。

从临京城里任性张扬的小皇子,成为手握重兵的将军。

从守城的将军,成为开拓的将军,一步步他都走的很急很快。

没有时间叫他渐渐适应这些变化。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就是他的写照。

甚至拿下了西桦城之后,他还要在拿下某座称,叫塔族人吃不消……

宁芝心疼他。谁也没规定男人就一定要不怕死不怕苦。

是这乱世漩涡催着人不断成长。裴珩是这样,宁蕴是这样,她自己也是这样。

其实说白了,要不是自己有过上辈子的记忆,岂不是更惶恐惧怕么?

这一想,裴珩也好,宁蕴也好,都太厉害了。

一样的被迫成长啊……

怕裴珩睡不安稳,所以宁芝一早就叫人送去了安神汤,裴珩没有拒绝。

喝了之后,果然睡得踏实多了。

不过宁芝却没有这么好运,她没喝药,自然是担心了一夜。

劝人好说,到了自己身上,哪里不担心呢?

好在她没睡好不碍事,她不上战场。

听到了营地号角的时候,宁芝觉得自己才刚睡着不久。

可惜就要起来了。

她没有留恋温暖的床榻,忙起身。

宁则礼过世已经一年多了,宁芝也不是不能穿艳色的衣裳。

所以她今日特地换了一身大红的裙子。

不是想美,而是就想这么穿。就算是为裴珩他们讨个彩头吧。

虽然她不该这样,太子过世还不足一年呢。

但是特殊时候,实在也顾不得了。

裴珩一身盔甲,站在军中高台上。身后是上官纪等一群将军,都是一样的一身盔甲。

裴珩的银色盔甲看起来很是亮眼,昨日宁芝亲自给他擦了一遍。

他的佩剑挂在腰间,他素来是俊美的,只是经过这两年的磨砺,再加上这一身盔甲的加持,再看起来,谁也顾不得看他是不是俊美。

他是一把出鞘剑。

锋利无比,在阳光下闪着冷光的那一种,叫人看着就不容忽视。

等上官纪点兵结束,裴珩声音不大不小的开口:“今日站在此处,是你等信我裴珩。既然信我,今日随我便全力以赴。大晋危难日久,我生为皇子,当身先士卒!”

“今日,随我拿下西桦城,来日随我收复整个北方。塔族人屠杀我大晋子民良多,此仇不报,不配为儿郎。诸位随我报这血海深仇!”

“报仇!报仇!”

“不死不休!”

众人高声喊起来,裴珩没有阻止,许久之后才抬手:“这么多年,我们被压着打,如今终于可以还手了。别的不多说,我们总要在西桦城里痛饮!出发!”

“必胜!必胜!”

宁芝始终站在后头,没有说话,也没有动。

直到裴珩上马,才回头看宁芝:“小媳妇,等我回来娶你。给我生孩子!”

“好。”宁芝笑着,点头应了。

裴珩也不再说,完全言语,都在一双眼里。

调转马头,领着他的千军万马,出征去了。

宁芝上了城门,看着他们一步步出去,忽然大声道:“你们都要回来!每一个!都回来!”

她这么喊着,眼泪再也忍不住。

连翘几个也跟着喊,反反复复,只有一句话,你们都要回来。

喊的人,满脸泪水。

听的人,也是满脸泪水。

每一次出征,都是生死各一半,谁敢说自己就幸运的不会死呢?

可是没有一次有人会这样喊这么一句普普通通的你们都要回来。

裴珩坐在马上,始终没有回头。他只是举起长剑:“同去同归!”

于是,小兵们都在喊,同去同归。

直到远去,直到再也看不见。

“姑娘别难过,他们一定会好好回来的。”半夏扶着宁芝。

宁芝没说话,只是远远的望着。她从太阳刚升起来开始望着,直到快到了午时,再也看不见一丁点的痕迹,才从城门上下来。

没有说一句话。

其实不是难过成这样,她直到,打仗这回事,每一次送走的人都可能看不见。

她只是不想说话。

她带着盛世太平的现代记忆来到这里,如今几乎每天都看得见死人,看得见伤的不能留下胳膊或者腿的人。

几乎要麻木了。

可是生活真真实实的继续着,怕也好,苦也好,都是要走下去的。

北方总是会收复的,只是这过程啊,实在是太累了。

☆、第374章 猝不及防

倾巢出动,塔族人不会不知道。

可惜他们终究没有预料到裴珩会忽然这么打。

于是原本后退的三十里很快就被往后赶了五十里。

而再退,就是属于西桦城的杨树镇了。而一旦攻陷杨树镇,下一部就是西桦城。

裴珩下令先扎营,休整一日,明日进攻。

裴珩年轻,热血满满。而因为他的身份特殊,却还这么身先士卒。

叫下面的人看见的全是希望和曙光。所以战意十足。

每一个士兵杀出去都是嗷嗷叫。

从十六这一日出征,到第一次攻杨树镇的城,再到最终攻西桦城。

势如破竹。

甚至左洲军都没想到会这么顺利。

裴珩也没想到。可是事实上就是这么顺利。

塔族人节节败退,几乎被打的没有还手之力。

不过稍微想想,却也不是不能理解。塔族人不擅长守城。并且二十几年压着打的老对手忽然站起来了,不仅站起来,还拿了锋利的长剑。

措手不及。

何况,塔族人这一次的战事已经进行了大半年,内部已经开始出现供应不上粮草的事了。

这时候,忽然被人反过来打,怎么可能不出问题?

而最主要的,就是没想到。

于是等塔族人终于明白过来,要死守着西桦城的时候,却已经晚了。

还是那句话,塔族人人少,而收编来的原本大晋人组成的军队势必是不肯出全力的。

裴珩的人一边打一边策反。原本就不坚定的一部分人就彻底反了。

任由谁也不会尽力,他们甚至连在军中吃的粮食都比塔族人少。

奴隶一样的存在,凭什么要对塔族人尽忠?

而依靠塔族人自己,能有多少人?

势必是守不住城的。

七月初九这一天夜里,裴珩终于将西桦城的城门敲开。

这是大晋历史上值得铭记的一天,建文六十二年七月初九夜。这是个被史书记住了的日子。

而此时此刻,裴珩浑身是血迹,带着他的左洲军,如入无人之境。

震惊。

整个西桦城都是震惊。

太久了,西桦城的百姓们都要忘记自己属于大晋,早就放弃了大晋还能打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