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喜欢就好,不就是首饰嘛。赚了钱给你买就是了嘛。”丁弃越嘿嘿笑,很是高兴。

彭筱也笑了,那璎珞,据说是陛下近些时候喜欢的首饰。摄政王叫人做的可不是镶嵌玛瑙,而是镶嵌了从东离国进贡的血珍珠和赤血石。流苏用的都是细碎的晶石。

但是这事,丁弃越不会说的,他怕提起这个,就叫彭筱想起过去。

但是不管外头有什么好的,他都会给彭筱带回来。

丁弃越高高兴兴吃了糕点:“小菊这手艺也好,辛苦夫人送来。以后夫人还是多出来走走,长得好看,也叫他们看看。”

“好,以后我就多出来走走。”彭筱笑了笑。

过去她总是觉得自己身份敏感,怕惹事。

其实后来就知道,过去她居深闺,没人会认识她的。

只不过经历太多,下意识就觉得家里最安全,就不爱出去了。

不过自打来了江北之后,她反而变了些。

如今北方也是渐渐日子都过的好了起来,成日里都能听到陛下的仁政。

街上的女人也比过去多的多。百姓们脱离了塔族人之后,都轻松愉悦。

这是过去她还在西桦城的时候都没有感受到的。那时候,就算是西桦城的百姓,也过的小心翼翼。

这样的环境之下,她也愿意出来走走,哪怕只是跟着小菊看她买菜呢。

没错,她似乎找到了一种新奇的生活方式。

不是过去在意的那种衣裳首饰,以及以后嫁给皇子的愉悦。

而是对这世间万物的欣赏与探索。瞧着芸芸众生都努力的生活。也瞧着枕边的男人想要多赚银子给她好日子。

是,这男人比起过去见过的高门大户的公子真是逊色的很。

可是彭筱觉得她很喜欢这男人。因为真实。过尽千帆,她终于落进了一个温暖的港湾。就此,不再想要出去。

不仅不要出去,她还要好好维护这个港湾。

过去经历的种种,总是不能忘记的。

可是不管经历了什么,都已经过去了。

她如今一直都满足这一桌四五个菜,也满足一年四季做几件衣裳。

亦或是隔三差五的小吃糕点,还有那对于如今的家来说贵重又华丽的首饰。

更满足于午夜噩梦惊醒时候,那宽厚的手掌拍着她说不要怕的男人。

昨日种种,譬如昨日死。今日种种,譬如今日生。

往后几十年,她都会满足,会幸福,会笑着过下去的。

☆、第636章 番外:彭玉

彭年四个嫡出子嗣。

说起来,表面上似乎是彭玉嫁的最好。

毕竟熬了十来年,也成了西羌王的一位夫人。

彭玉当年走的时候,是抱着一腔恨意去的。其实她恨,也有理由。

对于彭氏来说,宁芝确实也算是算计了彭年。

纵然是为了兵权,进而可以说是为了大晋。但是对于彭家来说,宁芝确实起了坏作用。

可彭玉该看清楚的是自己的本事。

她满腔恨意的去了西羌,却万万不曾想到,于野焰当年一见宁芝误终身,与王妃裴氏生了嫡子之后,连后院都不进了。

跟着郡主陪嫁的四个侍妾里,就只有一个侍寝过。

彭玉多年来虽然熬出了一个夫人的身份,可是只是身份。她并没有被于野焰招寝过。

致死,也还是个清白之身。

彭玉有时候会后悔,她站在自己的寝殿里,看着西羌皇宫的景色。

这与大晋完全不同的景物,叫她看的很是迷惘。

一辈子,竟是不知道到底为什么活着。她如今是锦衣玉食,因为于野焰没几个妃子,所以不曾亏待她们。

王后裴氏更是不曾克扣她们什么。

王后守着王太子,日子过的很是滋润。

有时候,彭玉会想,难道王后就甘心吗?

可是显然,全世界都是甘心的,只有她意难平。

后来,她听闻宁芝居然做了女帝,听闻大晋一天一天的强盛了起来。

彭玉这样的人,这样的性子,不管做什么,都要在心里琢磨很久。

就不是个开阔的心胸,多年不得志,自然郁郁。

可是异国他乡,身边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

当然,就算是有,她也是不会信任的。

三十四岁的时候,染上了病,总是夜里心绞痛。

于野焰得知她生病,人也没来,但是叫御医尽心治疗。

王后也送来补品,吩咐了御医好好伺候。

凭良心说,作为一个从未侍寝过的夫人,彭玉过的不错。

该她这个身份有的,她其实都没有缺少过。可是她心里始终放不开。

一开始是仇恨,后来就是于野焰。

要说喜欢,也不是。可她就是觉得,不该过这样的日子。

可要说叫她主动去争取,她却又觉得她出身世家,本不该是这样的做派。

可于野焰心里有人,怎么会留意一个后宫中的夫人?

到了最后,也不是仇恨,也不是不甘了,而是成了执念。

彭玉不断的暗示自己,这一辈子不该过的这么憋屈,她本不该是这样的。

可世间人千万,谁不是在滚滚红尘中打滚过的?

谁又能一帆风顺?家夸了,人散了,只要活着,谁能不努力?

就连过去一贯不懂事的彭筱都懂事了,知道放下一切好好生活。

可是彭玉却始终困在自己的执念中放不开。

有时候,人自苦就是害了自己。

彭玉的病越来越严重,可御医却也没什么法子,叫她放宽心,她面上应着,心里却因为病痛更加烦闷了起来。

这样的情形持续了两年,终于在她三十六岁这一年的冬天的某个夜里,安静的离开了这个世界。

谁也不知道她最后的时间里想的是她和她妹妹的十几岁。

是那一次,韩家的牡丹会,她们姐妹两个打扮的花枝招展的去参加。

那时候,爹娘还在,哥哥们还是将军,妹妹是二殿下定下来的侧妃。

一切都是最美好的时候。

哪怕是看着叫她恨了很多年的宁芝,都是那般年轻美丽的样子。

她的生命停止的时候,就在这般虚幻的梦境中。

彭玉死了。

于野焰按照夫人的礼仪给了她应有的哀荣。她的葬礼也算是规矩十足。

一个月后,消息传回了临京城。

临京城里,还有彭家人,正是彭战和彭克。

彭克这么多年来,都是好一阵,坏一阵的。

如今年纪大了,身子也就渐渐不大行了,虽然脑子倒是比过去清楚,至少认识人。

彭战收到了彭玉过世的消息之后,就没跟彭克说。

但是他与彭克如今也是相依为命,彭克居然看出来不对劲了。

几年前,彭筱来过一封信,简单告诉他们她活着,过得好。却也没有要继续来往的意思。

彭克就以为是彭筱出事了。

他也一把年纪了,再不是当年那个不知好歹的人,过了这些年,他也知道兄弟姐妹的亲近了。

“是不是二丫头不好了?”虽然精神上受创,可是彭家就算是散了之后,也没过过那种吃穿不济的日子。

彭克以为,彭筱嫁了个百姓,那肯定是吃穿都成问题的。

彭战见他瞎猜,本不想说,架不住彭克反复问。

最后还是说了,是彭玉死了。

彭克愣了许久:“我总觉得,我们一直挺偏心的。两个妹妹都是亲的,我们似乎因为玉儿懂事,就总是偏心筱儿。”

彭战没说话。

是的,不仅是他们,甚至是爹娘在的时候也是这样的。

因为玉儿更懂事,好像不需要人操心,所以他们少有的关怀都给了筱儿。

“人都没了,说这些话又有什么用呢。”彭克摇头:“日后就你我了。”

彭战始终没说话,不管多内疚都没用,妹妹去了。

他们始终不知道彭玉这十几年过的什么日子,也许……还不错吧。至少她是西羌王的夫人。

彭玉已经去了,他们心里,内疚过之后,不得不又想起彭筱。

至少这个妹妹还活着,也不知道是不是过的好。

不得不说,有的时候啊,人偏心是偏心一辈子的。

彭玉不会知道,她的死,叫哥哥们反省自己偏心。

可她更不会知道,反省过之后,他们会情形幸好彭筱还活着。

她这个人,似乎一直都在让着家里人。

年幼的时候,因为比彭筱大,处处都要让着。十几岁的时候,因为比彭筱大,婚事也要让着。

最后,终于去了……却还是被哥哥们拿来警醒自己,说一句,幸好彭筱还在。

彭玉这一辈子,其实什么都没得到。

她的爱没人在乎过,她的恨……其实也是一样。没人在乎过。

☆、第637章 番外:秀相

彭年的子弟们如此,可一辈子没什么本事混日子的彭寿却着实生了一个好儿子。

他与霍美人(人家就叫这么个名儿)生的幼子就不说了,彭秀一辈子,可真是传奇。

注定是要进史书的人物啊。

年轻时候,人称一声秀公子。

端的是样貌出众,文采斐然。

等女帝继位之后,彭秀从沥城太守开始做起,到了他三十五岁的时候,已经是中书省尚书了。

三十七岁,接任了丞相一职,彼时木相年高,落叶归根。

彭秀便被世人称呼一声秀相。

彭秀这个人,名字倒是娟秀雅致,可性子着实不是这样。

年少时候因为大伯家的压制,他没少受罪。又因裴珩和宁芝的一场算计,他差点毁了一辈子。

倒是将狠厉愈发练出来了。

还没好好开始做官的时候,就能因为裴紫玲的得罪,当朝上折子痛斥福王要造反。

等他正经开始当官的时候,极少参谁。

但是一旦要是参,那真是非要把对方参回老家吃自己不成。

于是,秀公子美名在外,亦是恶名在外。

可想报复他的人,着实也找不到什么法子。

他一家与彭年家决裂之后,彭寿没了官职,就成日里混吃等死。

彭年没亏待了他爹,所以供着他爹吃喝穿戴,便宜弟弟们也都照看着。

彭寿这个人,没本事是没本事,可也不贪心,故而想对付彭秀,从他爹这里还着实不好下手。

等彭寿终于是老了,又有当年与霍美人那个孩子接了上来。偏也是个狐狸性子,谁也不服,只听大哥彭秀的。

等于后院里,篱笆墙扎的死死的,着实叫人没法下手。

彭秀做事太绝,可是也太光明正大。

他倒是凡事把对手怼的生不如死,可这人吧,就喜欢明着来。

没理就找理,一旦有理,基本上敌人都得输。

偏陛下支持。

但你要说,这位秀相就是哄着陛下支持的吧,那可完全不是。

朝中无数臣子看见过,这位是真的敢啊,怼臣子不要命。

怼陛下也不怕死。

秀相刚做丞相的第二年,江南水灾。

陛下派人去实地勘察,结果仍旧有人敢弄虚作假。但是陛下听信了。

彭秀却不肯信,跟陛下争执不下,当场就指着陛下一顿喷。

当然,不是骂娘,就是引经据典,借古喻今,那真是头头是道。

陛下嘛,女帝陛下,这脾气有时候也不太压得住。正好赶上摄政王和太子殿下出去巡视军务了,不在盛京城。

然后女帝陛下也爆了。

女帝对上丞相,朝中官员安静如鸡……

秀相不怕死啊,那时候他娘也过世了,爹那么,就算他做出顶撞陛下的事,陛下万万不可能连累家里的。

于是当着众臣的面,秀相一句:若是陛下不许臣下质疑圣意,不如就将臣下就地斩杀了算!

女帝陛下也是火的口不择言,这个彭秀太能怼了。

就算是心里知道自己也有点理亏,可堂堂女帝,被逼着也是气得不得了。

口不择言就说了一句那你自尽吧。

说完就后悔,不过秦毓就在这,也是拉的住的。

却万万不料,秀相梗着脖子冷笑:“臣何错之有?死谏的都是蠢货,事儿都没办成就去死,死了也是白死。今日陛下要是不肯准了臣复查江南的事,臣就行事丞相职责,哪怕是越过陛下去,也要办了这件事!”

丞相与几个臣子一道联名的话,是可以越过陛下解决一些事的。

这就是为了防备做皇帝的一意孤行。

不过这个规矩,先帝那会子就已经没人管了……

女帝被他活生生气笑了:“彭秀,你真是个茅坑里的石头!”

说罢,就甩袖子退朝了。

众人以为秀相要跪在殿中,却不料,他老人家也甩袖子走了。

然后写了一封折子一封信,折子给女帝陛下,言明臣亲自去江南核查。

信给了摄政王,言明臣不该惹陛下动气,奈何陛下此次着实一意孤行,臣只要还是大晋丞相,断不能不管不顾。臣走后,朝中事物托付摄政王云云。

然后就真的包袱款款的带着几个人走了。

臣子们都觉得这回秀相闹大了,陛下怕是真的动怒了。

却不料,三日后朝会,女帝陛下亲自将那折子和信都叫人当朝读出来了。

女帝陛下无奈摇头笑,却哪里有一丝一毫动气的意思?

虽然女帝陛下说要是回来证明秀相错了,少不得收拾他。可是朝中众人却也明白,就算会错了,也收拾不到哪里去。

果然,一个半月之后,秀相回京,证明是女帝错了。

女帝当朝承认,也正经给秀相道歉。

女帝登基日久之后,渐渐的众人也就当做是理所应当了。

于是,有后来的臣子不清楚女帝与摄政王之间的感情,就当朝提起太子该改姓宁,陛下给给宁家宗室的身份云云。

秀相当朝爆发,将那不知高低的官员骂的狗血喷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