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这股低调没持续多久,前面羽林卫杀了个回马枪,突然出现在商队面前。

“恩?”阿瑶睁大眼,不解地看向陆景渊。此时的他已经换上侯爵常服,天潢贵胄之气衬得他愈发英伟不凡。

小侯爷无奈地摊手,命羽林卫散开,就见后面跟了许多平民百姓。

第138章

远远地看到商队马车上雕刻的胡家旗号,跟在羽林卫后面的平民百姓一窝蜂涌上来,目光中急切看得阿瑶一哆嗦。

莫非沈墨慈又弄出什么幺蛾子?

第一时间她脑海中升腾起这种念头,然后在第二时间被她彻底掐灭。这些百姓虽衣衫褴褛面色蜡黄,但神情中却没有任何仇恨,反而是满满的感激。

在她思索的功夫,百十号百姓已经冲到车队前,而后扑腾扑腾跪下来。

站在马车门边,阿瑶就看到乌压压一片人头。

抬头望向不远处高头骏马上贵气逼人的少年,彼此交换个眼色,对方安抚地点头让她心下彻底有了底。

收回目光,由青霜扶着踩在脚踏上,安稳落地后,她语调柔和地开口:“诸位乡亲父老何故如此?”

离她最近的一位老叟抬头,他须发皆白,常年劳作而晒成古铜色的脸上爬满皱纹,那双浑浊的眼涌出两行热泪。

“是胡家救了我们。”

“恩人”、“观世音下凡”等种种感恩的溢美之词响起,连带着众人又开始磕起头。这么大的动静也惊动了路过之人,须臾间这边人越来越多。

阿瑶也不是没被围观过,前面沈墨慈几次陷害时,她甚至经历过比如今还要大的场面。那时面对众人奚落丝毫无所畏惧的她,这会面对如此多人的感激,却显得有些手足无措。

“这到底是什么情况?你们别光顾着磕头,也跟我们说说究竟是什么事?”

见自家姑娘攥紧衣袖,身形越发僵硬,服侍在侧的青霜赶忙开口。可她的声音,很快被众人的感激声所淹没。

察觉到自己控制不了面前情况,阿瑶抬头,越过跪在地上的黑脑勺看向不远处的少年,蹙起眉头做求救状。

这丫头…陆景渊心下叹息。

早在下船时,提前一步打探情况的暗卫已经报告了这批百姓存在,同时也将他们的底细查清。

事情的起因很简单,今春那场倒春寒不仅波及青城,临近几个州也都受到影响。刚发芽的庄稼活生生被冻死,地里一眼望去找不出几棵泛青的幼苗。眼瞅着今年收成要不好,突然有人送来了良种。

虽说已过了播种的节气,可这会天更暖和,那种子也顺利发芽。看着光秃秃的田地重新披上绿色,百姓们别提有多感激。听说胡家有人近日进京,离京城近的几个村落,村民们自发过来,想当面感谢下保住他们生计的恩人。

打眼一扫,陆景渊就知来的这些是地地道道的村民。他正愁怎么让阿瑶风风光光进城,瞌睡了就有人送枕头。

这事必须得大力宣扬!

这下他也不进京了,掉转马头,浩浩荡荡地羽林卫给这些百姓开路,顺便把声势弄大点。

京城是什么地方?整个大夏的中心!单一个城门,每天经过的人都海了去。羽林卫往边上一站,片刻间人已经围了里三层外三层。再多站一会,肯定整个京城都能知道这事。他家丫头不用像某人前世那样,费心费力命人暗中散播消息,抬高自己名声。

他们光明正大!

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中,偏偏那丫头不配合。看她蹙起的眉头,陆景渊长臂一捞,从旁边羽林卫身上抽出马鞭。纤长的马鞭在空中划过漂亮的弧度,而后抽在地上,响起清脆而具有穿透力的声音。

这一声震住了所有人,他打马上前,隔着人群居高临下朗声问道:“你等缘何感激胡家?”

“胡家…”

眼见七嘴八舌的嘈杂声又要响起,他翻身下马,握紧马鞭走到阿瑶跟前,指着跪在地上的白发老叟。

“你来说。”

人群安静下来,老叟用发颤地声音道明了整件事情经过。

“咱们庄稼人就是靠地吃饭的,一年到头弄那么点粮食,除去租子和人头税,剩下的也就够勉强糊口。要是老天爷不开眼,哪年收成不好,那可真得勒紧裤腰带紧巴好几年。只是日子紧巴点还是好的,真到人饿的时候,难免卖儿卖女、骨肉分离那。”

青霜红了眼眶,她和青玉姐姐可不就是这样被卖给的人牙子?家里兄弟养不活、娶不了媳妇,就去卖女儿。

虽说对爹娘这等保全兄弟的行径心存不满,可若是家境富庶,谁又想骨肉分离?

“胡家给的粮种都是上好的,种下去后比咱们先前留的种发芽还要密,今年收成肯定差不了,您可是我们的大恩人那。”

安抚地拍拍青霜掌心,又朝景哥哥点下头,阿瑶疑惑道:“赈灾所发粮种由官府统一调拨发放,你们又怎知这些东西出自我胡家?”

“肯定是胡家给的,”激动之下老叟额头青筋暴起,“是官府亲口所说。”

官府还会把功劳让给别人?这事若在青城地片儿上她信,知州潘成栋是她师兄,举手之劳的事他肯定把这份功劳给胡家。可听面前百姓口音,明显是京城人士。何时胡家如此有脸面,连眼高于顶的京官都得给他们抬轿子?

想到这她狐疑地看向旁边少年。

陆景渊同样扭头,四目相对间他几不可见地摇头,而后用不算刻意、但足以让周围人听清楚的音量说道:“船队驻足青城时,本候曾从知州处耳闻胡老爷收购良种捐予官府。江浙乃天下粮仓,也只有此地能在短时间内调拨出如此多的良种。”

虽然胡家所有人都知道小侯爷向着自家姑娘,可其他人不知道啊!

在他们眼里,小侯爷始终是那个叱咤京城的混世魔王。他虽然混,但身份地位摆在那,从不扯谎。这一张口,也算彻底坐实此事。

“这姓胡的商户可真是积善人家!”

人群中不知有谁感慨,此言道出了在场所有人的心声。当然也不乏有人说胡家装模作样,可刚开口就被人呛回去。

“从青城到京城,这么大一片得耗多少良种?又得花多少银子?拿这么多银子装模作样,脑子有坑么!有本事你也甩出这么多银子,到时候你说啥咱们都乖乖地喊一声爷,绝不反驳。”

白花花的银子砸下来,任你再酸也没了脾气。

陆景渊默默点头。在知晓事件经过后,他就算到了会有人出来捣乱。沈墨慈那一套简单得很,他只是不屑于用,但不代表他不会。先前在青城,为揪出狐狸尾巴,他才再三放任。可如今这里是京城,是他的地盘,不过是捏死几个散播流言之人,对他来说容易得很。

甚至都不用他开口吩咐,暗卫就已经安排好了一切。

在掐死几个带头的人后,舆论开始一边倒地偏向阿瑶。京城汇聚天下之英才,就连平民百姓也沾了点文雅之气,夸起人来也并非寻常庄稼汉那般简单粗暴,而是大都能变几个花样。各式各样的溢美之词说出口,直把阿瑶夸得承受无能。

“这…”同手同脚地走上前,她弯腰扶起最前面的老叟,“老人家,您快起来。无论如何您都是长辈,这般跪着可是折煞我了。”

陆景渊跟着她走上前,有小侯爷自带的冷气效果,在老叟被搀扶起来后,现场逐渐安静下来。

站在正中央,阿瑶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开口道:“承蒙各位抬爱,小女年幼,家中事务多由家父掌管,本次捐粮之事也是他所为。有些话本不该由我来讲,无奈今日家父不在场,小女也就越俎代庖。”

顿了顿,她环顾四周,刚强撑着的一股气势逐渐消散,整个人恢复日常的温婉宁静。

“老人家,其实你们应该谢的人不是我。”

此言一出,周围彻底安静下来,被她弯腰扶起的老叟更是难掩惊讶。

“姑娘,你们胡家给了粮种,不谢你谢谁?”

“我胡家也只是出了粮种,真正统计当地受灾情况,把粮种送到挨家挨户的,还是当地父母官。若是没有他们,胡家便是有再多粮种,也不可能及时发下去。此次赈灾,表面上看是我胡家出力,实际上则是朝野上下齐心协力,说起来他们功劳最大。今上是圣明天子,正因为他善用贤明,灾情才会挽救得这般及时。相信即便没有胡家买粮种,朝廷也会想方设法去赈灾。我这并不是无的放矢,大家想想,近年来朝廷可真让大家饿着过?”

“那倒没有。”老叟连连摇头。

“所以你们最该感谢的是皇上。”

阿瑶盖棺定论,语气中有一种说服人心的魔力。明知道她在胡邹八扯顺带拍马屁,可看到这般可爱的姑娘,众人还是不忍反驳。

“皇上圣明。”老叟扑腾一声跪下,只不过这次跪得是城门方向。

有他带头,一同前往的百姓也纷纷跪下来。陆景渊打个眼色,羽林卫纷纷长矛戳地,山呼万岁,一时间威武男儿之声响彻天际。

街边茶楼二层临窗位置,临安大长公主掩上窗户,一时间呼喊声小了很多。

对面罗锅僧人递给她一杯茶,含笑问道:“如今公主殿下可还觉得贫僧虚张声势?”

“遇到大场面能稳得住,脑子也是个清楚的,这姑娘确实不错。”

端起茶盏,宁安大长公主终于有心思去细品一杯空海大师烹的茶。

第139章

宁安大长公主平生统共就这么一个儿子,不可能不关心。

成亲可是一辈子的大事,她更是万分重视。先有嘱咐钦差暗中打探,后又逮住回京的空海大师仔细盘问,虽然两者无一例外地交口称赞,但依旧不能打消她所有疑虑。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听说儿子把人拐进京,她一方面笑骂臭小子猴急,另一方面又有些跃跃欲试。

总算能见着本人了。

吩咐下去,公主府极为靠谱的长使麻溜安排好一切。胡家商队进京必须要走的那条路上,城门前观景位置最佳的茶楼被包圆。

掐着时辰,宁安大长公主白龙鱼服,走到半路就看到自家器宇轩昂的儿子。

几个月不见,臭小子好像又长好看些。

“定北侯越长越像公主了。”

马车中服侍的大丫鬟见她那副花痴样,忙出言吹捧。

长公主煞有介事地点头,开口时语气中难掩庆幸,“其实他更像皇上,不过本宫姐弟都随母后,像谁都一样。得亏不像广平侯府的人,就他那副臭脾气,再长那样,只怕连媳妇都难找。”

广平候年轻时也算是京城出名的美男子,无论如何都没有公主形容得那般不堪。丫鬟心下吐槽,不过她终归是向着自家公主的。

“相由心生…”

丫鬟还想再吹捧一波,突然被长公主打断,“景渊怎么停下了?咦,好像是遇到了咱们安排的人。”

主仆同时看向车外,就见小侯爷停在一堆衣衫褴褛的百姓前。不知是不是她的错觉,大丫鬟总觉得小侯爷往这边看了看。

“应该是咱们安排的人,不然此等衣衫褴褛的百姓,只怕难以入城。”

京城是什么地方?天子脚下,达官贵人云集,站城门楼上一块砖头砸下去,怎么都得惊着个当官的。这等地方又岂是随便什么人都能进?进出京城的各处大门都有重兵把守,每个要进来的人先安检再说。

虽说今上登基后放宽了安检尺度,标准远没有太上皇在位时严苛,可百八十号百姓这般浩浩荡荡地集会□□,也绝不可能随便放进来。

坐在马车里,大长公主看着小侯爷打马停驻片刻,便带着羽林卫转弯,浩浩荡荡地给人开路。

“臭小子,有了媳妇忘了娘。”大长公主微微皱眉。

见她不悦,丫鬟终于问出存留在心底的疑惑:“公主何必如此抬举那胡家姑娘?”

“那可是本宫未来的儿媳妇!”

察觉到丫鬟话语中的轻视,她又补充道:“景渊那副性子,决定了的事八头牛都拉不回来,胡家姑娘是做定了本宫儿媳妇。她品性如何日后关起门来自己说,无论如何,外人都不可欺负到我公主府头上。”

年轻时受够了广平侯的窝囊气,一朝翻身做主,宁安大长公主再也不想吃气。

“奴婢知错。”丫鬟忙跪地认错。

这次宁安大长公主罕见地没有叫起。大丫鬟跟她再亲,也不过是个下人。而胡家姑娘嫁进来后就是一家人,她的儿媳妇,只有她能管,还轮不到这帮下人指手画脚。趁着刚有这苗头就掐死,也省得日后麻烦。

处置个下人不算什么大事,她担心的是另一件事。

本来她找百十号村民给胡家商队造势,也算不上多大的事。可那臭小子横插一岗,出动了羽林卫,这排场可就大了。

这般荣耀,那胡家姑娘能稳得住?

抱着这种疑惑,她进了茶楼二层观景位置最好的包厢。就在她眼皮子底下,前来感恩的百姓围住了胡家商队。

胡家姑娘下马车时,她清晰地看到了那张脸。是个美人胚子,阅尽父皇后宫三千佳丽的她完全想象得到,再过几年她长开后会是何等风华。臭小子眼光不错,颜控的大长公主对阿瑶第一印象很好。

所以在随后阿瑶面对众人感激张皇无措时,她没有厌恶,而是有些担忧。

可怜见儿的。

臭小子救场救得好!在小侯爷甩响鞭子、英雄救美时,大长公主心中满腹豪情。

可随后阿瑶的一番话却完全惊住了她。人的名树的影,羽林卫开道、万民赞赏,这种极有可能青史留名之事,只怕连朝中老臣都会忍不住心下激动。

而她却全推给了皇上!

不用再多看了,如果这等人还不够格嫁进侯府,那她就等着儿子孤独终老好了。

终于彻彻底底放下心,大长公主喝下空海大师亲手烹的茶。茶是她带来的极品大红袍,就岭南那几棵古树上采摘的,每年就出有数的几斤。空海大师泡茶技术与他神乎其技的医术齐名,这般泡出来的茶自然是无比香。

可很快她就喝不下去了,因为底下阿瑶的另一番话。

“说来惭愧,其实连这粮种也不能算我胡家给的。之所以能拿出这笔银子,还是因为皇上圣明,减免了青城税赋。这样算来,归根结底粮种还是皇上给的。”

名声谁不爱?

前世亲眼见过沈墨慈的风光,阿瑶更是知晓有名声后的种种好处。若是可能,她也想替胡家收下这天大的名誉,可她更清楚自己不能!

赈灾乃是朝廷份内之事,你胡家急吼吼凑上去,是不信任朝廷?

现在万民感激,闹出这么大动静,一群百姓嚷嚷着受灾后要卖儿卖女,这不是在打朝廷的脸?

况且这还是在京城,离天子最近的地方,简直是当面扇皇帝一巴掌。

活腻歪了是吧?

想到这阿瑶出了一身冷汗,要只是百十号百姓感激,她接受完后命下人把人送回去也就是了。如今闹这么大动静,加上景哥哥的本事,只怕也无法平息。思来想去,只有把这份天大的名声甩出去。

甩给皇上是最简单,也是最好的选择。

听景哥哥说法,龙椅上那位是个明事理的人。指不定高兴了,能再给胡家点甜头。

确认目标后她也有了动力,用无比笃定的语气说出最后一句话,她彻底把这份功劳移花接木,安在了皇帝头上。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出钱的都是大爷,原来是皇上救了他们。一时间百姓无暇去想,为何富庶的青城会减免税赋。当然等到他们冷静下来想到此点后,再看看自己比之太上皇在位时少了不少的税赋,便自然而然地认为青城也是如此。不过这都是后话了,此时此刻他们只知道是皇上的恩德感动了胡家,让胡家出银子买粮种救他们。

山呼万岁声响彻天际!

“这丫头,未免也太过小心谨慎。”茶楼上,宁安大长公主对阿瑶的称呼已经从生疏的胡家姑娘变为了亲昵的丫头。

空海大师点头,用玄妙的声音说道:“小侯爷本性张扬,有个谨慎之人在他身边,恰好互补。”

也该有个人管管那猴儿,宁安大长公主点头,而后出声唤外面大丫鬟进来。

跪了一路的大丫鬟膝盖有些胀痛,此刻走路的姿势也有些别扭。

“你可知道错了?”

在隔间亲眼目的外面一切,大丫鬟对阿瑶也颇为佩服。听大长公主问话,她心悦诚服道:“奴婢知错,日后断不会仅凭出身便莽撞地断定一个人的见识与品性。”

“恩,你带几名侍卫跟在胡家商队后面,请他们姑娘入我公主府小住。”

丫鬟领命,屈膝退下。

待房门关闭,空海大师笑道:“这是认定了?”

“景渊单看上他,我还能反对?”

“难不成殿下还会反对?”

心思被戳破,长公主佯怒道:“亏你还是得道高僧。出家人以慈悲为怀,你倒好,非戳破本宫心思不可。”

空海大师笑笑,苍老的眼眸中满是睿智与慈悲。两个都是他徒弟,手心手背都是肉。前面小侯爷可怜些,他就在那丫头跟前说说小侯爷童年有多凄惨。如今小侯爷明显得偿所愿,那他自然也得多向着点贴心的小徒弟。

毕竟是女儿家嫁进来,远离父母爹娘,进入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多心疼点也是应该的。

“现在你放心了?”

都是人精,长公主又岂会看不破空海大师心思。此刻的她哪还有半点人前端庄贵气的天家公主风范,剜了空海大师一眼,她无奈道:“相识这么多年,你还不了解我为人?我又岂是那等尖酸刻薄之人。放眼京城,如景渊这般大的,又有几个未成婚?他那犟脾气,肯成亲我就阿弥陀佛。退一万步讲,就算我想欺负,那也得先过景渊这一关。”

茶楼内两人打着机锋,茶楼外一个隐蔽的角落里,头戴黑色围笠的沈墨慈望着面前山呼万岁的人群,心下万分苦涩。

靖王先一步灰溜溜离开青城,随着他同时离开的沈墨慈亦早一步来到京城。她本以为凭借前世记忆,自己会在这如鱼得水。可真正下手后才知道,没了曾经的美貌和财力,其实她什么都不是。那些前世对她趋之若鹜的男人,如今看她的眼神像在看一只癞□□。

在她快要忍不住时,终于等到了一线生机。有人告诉她,胡家捐了粮种赈灾,会有百姓在胡家商队进京时沿路表达感激。

这等好事竟会落在胡瑶头上!

几次三番吐血,她心头那几口老血也差不多吐光了,这次总算没吐出来。最初的气闷过后,她从中找出一线希望——

小侯爷跟胡瑶一道入京,随行的还有钦差带去的羽林卫。来京城这些时日,她对小侯爷的霸王脾气有所耳闻。若叫他撞到此事,一准会闹大。

天子脚下,如此多的百姓对胡家歌功颂德,满朝文武会怎样想,皇上又会怎样想?

这事闹大了,天大的名望绝对能压垮胡家。事到如今她已经不再奢望达到前世那般成就,她只想狠狠报复胡瑶。毕竟她沦落到今日境地,全是对方害得!

一切都在她的掌控中,胡瑶高高兴兴地收下万民敬仰,而后等着被弹劾的折子压死。

万事俱备,偏偏临到头对方不按计划行事。

这可是能青史留名的大事!你就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一股脑全推皇帝头上?

沈墨慈已经能想象得到,乾清宫那位皇帝,在听到城门外传来的山呼万岁时,会是何等的龙心大悦!

第140章

胡家在京城是有落脚点的,是位于锦缎胡同的一处四合院。

锦缎胡同云集了大夏四面八方的绸缎,青城胡家也堆积了不少绸缎样品,阿瑶年幼时,胡九龄曾把她抱在膝头,一样样教她辨认,这也算是父女间的娱乐活动。

她本就有这方面的天赋,这会路过一家家铺子,穿过门帘看着里面所挂样品,扫一眼便能大致分辨出杭绸、蜀锦等诸多不同的料子。

“不愧是京城,汇聚天下之奇珍。”

同坐车厢内,一路“护送”她回来的陆景渊点头,而后又道:“终究是青绸居上品。”

“各有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