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自己都才开始看‘四书’呢,拿什么来教你。”四皇子恨铁不成钢地说:“都跟我一道来书房。”

  七皇子本是不想去三皇子那边凑热闹,打听到四皇子在裴清殊这儿,所以才跟来的。没想到好不容易放假一天,又要被四皇子揪去读书,脸色立马垮了下来。

  好在三人来到书房之后,四皇子没有立即开始上课,而是先对裴清殊进行起了思想教育。

  “十二弟,你书房里的笔墨纸砚都是新的,一看就没有碰过。你不要觉得自己年纪小,就可以整日玩乐,不思进取。虽说大齐皇子满五岁才会搬去庆华宫,可我们这些皇子,包括七弟在内,没有谁不是从小就开始认字,去了庆华宫之后再正式读书的。”

  其实裴清殊识字,也会写。只是他想着自己还没有正式就学,会画两笔画不要紧,还可以说是有天赋。可要是表现出来会写字,就有点过了,所以他才一直都没有用这间书房。

  这会儿四皇子因此而训他,他也无话可说。

  七皇子见裴清殊被四皇子训得抬不起头来,不由站出来为他说话:“四哥对十二弟未免太过严苛了,他才刚从寒香殿出来几天,宫里人都没认全呢。再说了,就是他想识字,谁来教他呀?外男又不能进后宫。”

  四皇子表示不赞同:“这偌大的琼华宫,难不成连个识字的女官都没有了?退一万步讲,淑妃娘娘身为傅家的嫡女,哪有不识字的道理。”他看向裴清殊,不留情面地说:“说到底,还是淑妃娘娘对你太过放纵。”

  裴清殊不敢顶嘴,只得垂着眼,乖乖点头。

  四皇子还给他举起了好学生的例子:“旁人不说,就拿六弟来讲。他三岁便能识千字,五岁就会作诗。他年纪虽比我小两岁,可诗文已经在我之上。十二弟同他当年比起来,已经差得远了。这会儿若再不努力,将来可怎么办?难道叫淑妃娘娘护着你一辈子么?”

  裴清殊听得出来,四皇子的话虽然不太好听,不过这最后一句,已经不是因为皇帝的旨意,或者荣贵妃和淑妃的关系才说出来的了。四皇子是真心实意地站在兄长的角度上为他考虑,希望裴清殊将来能有本事,自己强大起来。

  裴清殊以前是没想到宫里头早就有六皇子这种“神童”,还以为自己识两个字会是多么了不起的事情。没有早早把学习的事情捡起来,裴清殊心中十分惭愧,于是他不停地附和着四皇子,他说什么便是什么。

  七皇子见裴清殊这样听话,寻了个机会偷偷溜了。

  玉盘过来传话的时候,还奇怪地问玉栏:“七殿下呢?”

  作者有话要说:  七皇子:四哥好凶,十二弟你顶住,兄弟我先走一步!

  裴清殊:QAQ

  话说现在微博限流真是好严重啊,大家要是在首页看到默默的微博就点个赞吧,不然真是要消失掉了…(微博:容默mo)

第21章 赏赐

  玉栏掩着嘴笑道:“七殿下听不耐烦,早就走了。”

  玉盘听了,无奈地摇摇头:“亏娘娘还嘱咐膳房的人多做几个菜呢,罢了罢了。”

  玉栏朝书房里望了一眼,低声问道:“今儿个这午膳,娘娘打算怎么用?”

  玉盘来就是说这个的:“传到十二殿下屋里就是了。”

  四皇子这年纪杵在这儿,总归是要避嫌的。

  玉栏得到意料之中的答案之后,就张罗着人摆饭去了。

  屋里头的两个,还在学写字。

  裴清殊本想着自己有些功底,需要故意把字写糟糕才能不露出马脚。结果拿起笔后他才发现,画画的时候还好,不需要那么强的控制力。写字的话,他腕上无力的弱点瞬间就暴露了出来,不用装就很糟糕。

  裴清墨为人太过严肃,裴清殊当真有点怕他。每次把字写歪了,裴清殊都要忐忑地看他一眼,生怕自己被这个不苟言笑的小哥哥骂。

  好在四皇子虽然严格,却并不暴躁。不管裴清殊错了多少次,都十分耐心地教他。

  不知不觉间,兄弟俩就学到了饭点。四皇子终于大发慈悲,让裴清殊放下笔。

  裴清殊以为这就算完了,揉揉手腕,刚要松口气,就听四皇子给他布置起了作业:“以后每天写一百个大字,不许偷懒。我三日来一次,再教你新的。”

  “啊?”裴清殊愣住了,没想到他四皇兄竟然这么认真。

  “这是父皇的意思,我们做儿子的理当遵从。”四皇子的意思就是裴清殊要是不好好学习的话,就是抗旨不尊,不忠不孝。

  这么大一顶帽子扣了下来,裴清殊只能皱着小脸儿点点头。

  四皇子见他苦兮兮的样子,又赏他一个甜枣:“你要是写的好,回头四哥就给你…带糖吃。”

  裴清殊听了,努力装出小孩子听到有糖吃的样子来,高兴地说:“多谢四哥!”

  用过午膳,裴清殊好不容易把这位不好糊弄的皇兄送走。他本想按照习惯直接去换衣服睡午觉,不过转念一想,刚才吃了不少,正好可以写写字消化一下,就又去站着写了几个大字才歇下。

  裴清殊一觉醒来,就听玉栏在耳旁催他:“殿下快醒醒,乾元殿来人了,淑妃娘娘已经在外头侯着了。”

  裴清殊本还有些迷糊,一听说“乾元殿”三个字,立马精神起来,一个激灵坐了起来。

  “什么事?”

  玉栏摇摇头,和玉岫一起帮他穿衣裳:“奴婢也不晓得,不过看着不像是什么坏事儿,禄公公脸上带着笑呢。”

  裴清殊一听,这才放心不少。

  换了衣服出去一看,不仅淑妃,连丽嫔和信贵人都在院子里等着他。

  裴清殊满头雾水地看向淑妃。

  淑妃招手让裴清殊到自己身边来,自然地帮他整理了一下领口。

  “别怕,皇上传了口谕,应不是什么大事儿。你同我们一道跪着接旨就是了。”

  裴清殊点点头,和淑妃她们一道跪了下来。

  看着眼前禄康安的靴子,裴清殊忽然觉得,当太监能当到禄康安这个份儿上,似乎也没那么惨了。别看他们这些主子平日里尊贵,一到禄康安给皇帝传个什么话的时候,他们不还是得乖乖跪一个太监吗?

  好在禄康安并不拿乔,裴清殊才要跪下,就被他亲手扶了起来。

  “诸位主子快起来吧,皇上说了,不用跪着听旨。”

  裴清殊听了,庆幸地站了起来。

  淑妃却是在心里暗骂,这个该死的奴才,怎么不早说!

  “皇上口谕,怜惜十二皇子年幼多病,特赏赐他人参两株,燕窝一盒,玉佩一枚,蹀躞两个,绫罗八匹,文房四宝一套,及乾元殿太监一名。”

  裴清殊刚开始还只当皇帝是给他送礼的,没想到最后一句…竟是送给了他一个大活人!

  其他人听了,心中的惊讶只比他多,不比他少上分毫。

  要说这些礼物都只是寻常,对比皇帝以往给别人的赏赐,甚至有些少。可丽嫔和信贵人她们惊讶的是,皇帝竟然会赏给裴清殊一个御前太监。

  要知道在以往的皇子里头,不管是皇帝的长子还是嫡子,甚至是被公认为最聪明的六皇子,都从来没有得到过这种待遇。

  果然…俪妃的儿子,还是不一样的么?

  淑妃心里想的,却和她们略有不同。今日皇帝又是让四皇子来教裴清殊认字,又是赏他太监的,难道是在嫌弃她没有照顾好孩子吗?

  压着火接了圣旨之后,淑妃连自己屋里都不想回,就想直接冲去乾元殿,找皇帝问个明白。

  禄康安是个人精,看出淑妃心里好像不高兴了,连忙拦住她道:“淑妃娘娘这是要往哪里去?”

  淑妃语调有些扭曲地说:“皇上赏了殊儿这么多东西,本宫心里头感激得很,自然是去替殊儿谢恩的。”

  丽嫔看出些端倪,想要留下来看热闹。谁知道信贵人一直拉着她的衣袖,给她使眼色。

  丽嫔装作没看懂的样子,推了信贵人一把:“哎呀你总拉我做什么,你要回屋就自己先回去。”

  信贵人无奈,只得自个儿先走了。

  丽嫔正想看看禄大总管和淑妃两个要怎么斗法,就见淑妃突然转过头来,朝她骂道:“多事的东西,这里和你有什么干系,还不快滚!”

  热闹没看成,还被淑妃当成撒气筒当众骂了一句,丽嫔又羞又气,涨得脸色通红,却也只得心不甘情不愿地走了。

  “殊儿,你也先回屋去。”淑妃说着,给玉栏使了个眼色。玉栏会意,连忙把裴清殊抱了起来,迅速离开“战场”。玉岫则引着那几个呈着礼物的太监进屋。

  闲杂人等避开之后,禄康安说话就方便多了:“娘娘,打从您进王府那天起,奴才就和您认识了。说句没脸没皮的话,奴才和娘娘,也算是认识十几年的故交了。以奴才对娘娘的了解,娘娘现在这架势若是去了乾元殿,恐怕不是向皇上谢恩的吧?”

  淑妃冷哼一声,干脆直言:“禄公公,都说后母难当,以前我还不信!现在本宫才知道,这叫什么一个什么滋味!这些日子,本宫对殊儿尽心尽力,什么好吃的好玩儿的都先紧着给他,连令仪都吃味,觉得我偏心她弟弟了。皇上倒好,非年非节的,不过昨儿个见了一面,就当着旁人的面送这些个东西,还送个大活人过来压着。他要是对我有什么不满意的,直接说出来就是了。你说说看,这不是在打我的脸是什么?”

  禄康安见她朝着自己滔滔不绝地抱怨了一大通,不但不着急,心里反而轻松了不少。淑妃憋着的这股火,好歹是朝他发出来了,没有对着皇帝一通乱吼,不然事情只会变得更加麻烦。

  “淑妃娘娘,您消消气,听奴才说两句话。这一回呀,您实在是多心了。皇上昨儿个见了小皇子,就跟奴才夸淑妃娘娘把这孩子养得好。只是淑妃娘娘这里什么都不缺,赏赐娘娘寻常的金银珠宝,倒是显得俗气了。所以皇上亲自画了图纸,叫内务司打造了一根点翠嵌珠凤凰步摇。只是需要耗费些功夫才能做好,皇上打算过几日亲自送给您了。”

  淑妃听了这话,心里才舒服一些:“公公此话当真?”

  禄康安啧了一声:“我的娘娘诶,您就是借奴才一百个胆子,奴才也不敢假传圣旨啊!”

  “可是,凤凰…”淑妃抿着嘴,浅浅一笑,“那不是皇后娘娘才能用的东西么。”

  “正因如此,才显得出娘娘您的尊贵嘛。左右这是御赐的东西,您就是戴了,皇后娘娘也说不着什么的。”

  淑妃心里有数,只要皇后还在一天,这带有凤凰式样的首饰,她就是有,也只能在自个儿宫里戴着,不便出去招摇。不过不管怎么说,皇帝能有这个心,实属难得。

  禄康安趁机再劝:“皇上赏赐十二皇子东西也好,送人也罢,这都是给十二殿下的体面,也是给娘娘您的体面。娘娘可不要糊涂了,到乾元殿去闹,辜负了陛下的一片心意。”

  淑妃叹了口气,疲倦地说:“罢了,是本宫想岔了,给公公添麻烦了。今日的事情,还请公公为本宫保密,在圣上面前就不要提了。”说着看了玉盘一眼。

  玉盘会意,连忙请禄康安去花厅喝茶打赏。

  禄康安在宫中地位超然,一般的妃嫔打赏的东西,他都不怎么看得上,这几年已经很少收了。不过淑妃荷包丰厚,送的东西也精巧,禄康安很少拒绝。这一回他就更不能不要,省得淑妃心里不踏实。

  禄大总管收礼的同时,琼华宫的另一端,裴清殊正和新来的太监福贵面面相觑。

  昨天他与裴清殊有过“一背之缘”,不过两人从头到尾都没说过什么话。福贵不是那种油嘴滑舌的太监,看起来人挺老实的,让做什么就做什么。

  从身份上来说,福贵是御前送来的人。年纪比小德子、小悦子他们大上好些,理应要做他这里的管事的。

  只是这么个老实性子,能立的起来么?

  裴清殊有点替他担心。

  作者有话要说:  裴清殊:家底和队伍都渐渐强大起来了~\(≧▽≦)/~啦啦啦

  PS:每天早上八点更新哦,半夜修文的话不用进来看~

第22章 丽嫔

  不过,几天之后裴清殊就发现,自己的担心是多余的。

  福贵这个人,老实,忠心,没什么花花肠子,一点都不因为自己是乾元殿出身的而自傲。对待裴清殊毕恭毕敬,对手底下的小太监大多很宽容。但要是谁犯了什么错,他也绝不姑息。只不过福贵性子好,不会亲自处罚手下人,大多是报与孙妈妈和玉栏玉岫两个,和她们商量着处置。

  玉栏私底下和裴清殊说,乾元殿送来这人看似是机缘巧合,实则禄公公,或者说皇帝没少用心。裴清殊年纪还太小,要是送来个嚣张跋扈的,恐怕压制不住,福贵这样的反倒最好。体面,得用,又拿捏得住。

  对于这个从御前来的太监,琼华宫里的人大多是敬着他几分的。只有两个人例外。一个是淑妃,另一个就是丽嫔。

  淑妃看他不顺眼,是因为她惯来不爱用大太监,又觉得皇帝送了个人来别有他意。那天她虽被禄康安劝住了,但心里头总归是有个疙瘩在。这些天她看到福贵,只当做没这么个人,照旧还是把玉栏当做裴清殊房里头管事的。

  丽嫔不喜欢福贵,倒不是因为不喜欢福贵这个人。而是自福贵来到琼华宫那天之后,丽嫔走哪儿都要听人说上几句羡慕淑妃的话,说她现在儿女双全,两个孩子又都讨皇帝喜欢。只要一见到福贵,丽嫔就想起了那日在院子里头,淑妃对她的羞辱…

  她现在真是恨死淑妃了,当初明明说好要帮她得宠,和定妃抗衡。可是没过多久,就把她当成一枚弃子,不仅不帮她出谋划策,现在连私房话都不和她说了。害得她在宫中孤立无援,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

  丽嫔不像同住一宫的信贵人,膝下好歹还有个公主。虽不得宠,但日子也有个盼头。她倒好,眼前黑乎乎的一片,一点光亮都没有。走到哪里,都觉得抬不起头。

  丽嫔其实对淑妃积怨已久,早就想给她点颜色瞧瞧了。可淑妃是琼华宫的主位娘娘,脾气又爆,丽嫔就算心里头气她气到了极点,也不知道该怎么才能整治到淑妃。

  要说下毒吧,以她现在的能力,能吃饱穿暖就不错了,连毒药都弄不到手。要说陷害吧…丽嫔又怕闹得太大,会牵连到整个琼华宫,说不定到时候连她自己也会被牵连进去。

  思来想去,丽嫔只想到一个蠢招——淑妃不是用小厨房么?趁着没人的时候,她可以让人往淑妃的饭菜里吐口水。就算淑妃不知道,恶心恶心她也好。

  结果丽嫔的丫头才在小厨房门口多看了两眼,就被小厨房的大师傅抡着大勺赶走了。

  一计不成,丽嫔又把目光转移到了裴清殊的身上。

  “十二皇子不是淑妃的心头肉么?”跳耀的烛火旁,丽嫔的脸颊一半在明,一半落在阴影里,显得有些扭曲:“我就让她尝尝心头割肉的滋味。”

  丽嫔的贴身宫女小红听了,不由心惊道:“娘娘,您想对十二殿下做什么?您可别干什么傻事呀!毕竟那可是皇嗣!要是出了什么事情,有可能会掉脑袋的…”

  “怕什么,你放心,我还没那么傻,不过是吓唬吓唬他罢了。”丽嫔冷哼一声,扯着手中的帕子怨毒地说:“宫里人都说我不如那个俪妃,说我只得了她三分美貌,不然也不会被皇上冷落至此,真是气死我也!每次看到十二皇子那张脸,都叫我想起那个阴魂不散的俪妃!”

  小红见丽嫔恨得咬牙切齿的样子,吓得不敢再说话了,生怕丽嫔把对别人的怨气撒在自己身上。

  尽管处在同一个屋檐下,此时此刻,裴清殊却是对丽嫔的计划一无所知。

  自打四皇子开始教他认字写字之后,裴清殊的生活顿时变得忙碌起来。识字对他来说当然没什么困难,但写大字就没有那么容易了。裴清殊经常写着写着,就觉得手腕酸痛,脖子痛后背痛,浑身都痛,必须站起来活动一会儿。就算是这样,也只是将将能把四皇子布置的作业完成。

  淑妃看他闷在屋子里头不出来,就过来看他。见他那么大点儿一个人,就这样用功,淑妃心疼得跟什么似的。

  刚开始她还劝裴清殊别那么累了,又没有正式开蒙,糊弄糊弄得了。裴清殊不肯,说四皇兄每三日都雷打不动地过来。要是他作业完成的不好,四皇兄会不高兴的。

  淑妃听了就说:“怕什么,你四皇兄还能吃人不成!回头母妃就找荣贵妃说去,让她给四皇子提个醒儿,别再对你这么严格了。”

  裴清殊连忙将她拉住:“别,母妃,您千万别这样做,四皇兄会对我很失望的。”

  “你又不是他儿子,他失望个什么劲。”淑妃急糊涂了,自个儿都不知道自个儿刚才胡乱说了些什么,“总之,你身子底子不好,这样下去是会吃不消的。你答应母妃,以后每写一炷香的时间,就出去活动一会儿,不能连续在屋里坐太久,听到了没有?”

  裴清殊觉得淑妃有点唠叨,但他知道淑妃也是为了他好,于是只能点头。

  “还有,”淑妃看向在旁边伺候笔墨的小德子和小悦子,“你们两个,给本宫听好了。十二殿下要是学的忘了时间,你们两个必须及时提醒殿下休息。要是十二殿下累着了,生了病,本宫拿你们是问!”

  淑妃只有对着裴清殊的时候是和颜悦色的,其他时间里,对小德子、小悦子这样没什么地位的小宫人都没什么好脸子。

  两个小太监听了,连忙磕头答应,向淑妃保证。

  “天黑之后,就不要再看字了。你年纪小,仔细伤了眼睛。”淑妃一条又一条地补充着,“用完晚膳,就在琼华宫后院儿里转一转,散散步。多走一走,对身体好。本宫要是得空,就陪你一起走。”

  淑妃说话的时候,裴清殊就不停歇地点着头。等淑妃说完了,他的头还在习惯性地点着。

  淑妃被他逗乐了,好气又好笑地伸出食指,在他额头上一推:“你个小鬼头,也不知道听进去了没有,真是叫人操碎了心。”

  裴清殊仰起头,朝她咧嘴一笑。

  第二天傍晚,裴清殊刚要去正殿和淑妃一起用膳,就见玉栏微红着脸过来,向他传话:“殿下不必去正殿了,今儿个您就在咱们屋里用吧。”

  裴清殊随口问了两句:“怎么了?母妃呢?”

  玉栏搪塞道:“淑妃娘娘有事儿。”

  裴清殊的脑海中已经隐约有了一个猜测了,但他还是问道:“什么事呀?”

  玉栏看了玉岫一眼,吞吞吐吐地说:“就是…就是去乾元殿伴驾了。”

  “伴驾?那母妃什么时候回来啊?”

  “娘娘今晚不回来了。”玉岫见玉栏的舌头跟打了结似的,干脆帮她说了:“娘娘今晚怕是要侍寝呢。”

  “侍寝?”裴清殊坏心眼地装作什么都不知道的样子,“侍寝是什么意思?”

  玉栏闻言,狠狠地瞪了玉岫一眼:“叫你多嘴,你来解释吧!”

  说着转过身就跑了。

  玉岫尴尬地看了一脸好奇的裴清殊一眼:“殿下您不饿么?奴婢这就去传膳——”说着也一溜烟地逃了出去。

  裴清殊转过头,看看旁边的小德子问:“你知道么?”

  小德子倒是知道侍寝是怎么一回事,只是他不知道殿下还这么小,自己给他解释的话合不合适。要是说错了话,回头被淑妃娘娘追究起来可就惨了。

  于是他只好扯谎:“奴才,奴才也不甚清楚,只是大概晓得,是娘娘要陪皇上就寝吧。”

  “哦,这样——”裴清殊学着小孩子的口气说:“父皇可真是丢丢,这么大人了还要母妃陪着才能睡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