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晚晴

  既然宋安是四皇子的儿子,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那么就算荣贵妃能够证明四皇子在大觉寺是被人下了套, 四皇子也不可能再坐上皇位了。

  所以现在对于荣贵妃来说, 最好的情况就是和他们母子关系不错的裴清殊能够坐上皇位, 然后她的好姐妹淑贵妃能当上太后。

  只有这样,荣贵妃母子的结局才不至于太过悲惨。

  虽说荣贵妃和俪妃之间并没有发生正面冲突,但因为当年荣贵妃曾经两次对俪妃“见死不救”,所以两人的关系也好不到哪里去。

  因此,荣贵妃自然是希望和她交好的淑贵妃能够取代俪妃,成为太后了。

  “妹妹此言差矣。生恩不及养恩大,俪妃在殊儿身上所投入的精力, 哪里比得上妹妹你的万分之一?”

  淑贵妃闻言, 不禁沉默了。

  其实说句老实话, 虽然方才淑贵妃嘴上那么说,但她心里或多或少也会觉得,自己比俪妃更像裴清殊的母亲。

  如果将来有一天裴清殊继位,却只奉俪妃为太后的话, 淑贵妃固然不会张口怪他什么, 但她自个儿的心里头,难免会感到几分难过。

  几年之前,裴清殊被俪妃伤了心的时候,倒是说过将来只认淑贵妃一个母妃的话。可淑贵妃总觉得,裴清殊那会儿说的只是小孩子赌气时的气话而已。

  如果真的有那么一天的话,裴清殊是不可能不管俪妃的。就算他不想管, 世人也会将一顶“不孝”的大帽子扣到裴清殊头上,让他不得不孝顺俪妃。

  等到那个时候,裴清殊还能不忘初心,坚持奉养淑贵妃为母么?

  这个话题实在太过敏感,淑贵妃甚至连开口去问都不敢。

  荣贵妃瞧着淑贵妃的神色,低声说道:“我知道妹妹不好张口,我倒是有个办法,可以探一探殊儿的口风。”

  淑贵妃心头一跳:“姐姐想做什么?”

  荣贵妃凑了过去,低声和淑贵妃说出自己的计划。

  淑贵妃听了,颇有些犹豫地说:“这样行么?姐姐你不知道,殊儿这孩子虽然看着温和,可骨子里要强得很,你可千万别用威胁的语气和他说这件事啊。”

  荣贵妃信心十足地笑道:“妹妹放心,我心里有数,绝不会坏了你们母子间的关系的。”

  …

  三月接近尾声的时候,南乔的肚子终于开始发作。

  产婆查看了一下她的情况之后,就让人把南乔抬进了产房,说是要生了。

  裴清殊到底是第二次做父亲的人了,比起宋氏生产那会儿,他已经不再那样紧张。

  和宋氏一起用了晚膳之后,裴清殊抱过冬儿,含笑问他:“冬儿,你说南姨娘会给你生一个弟弟还是妹妹呢?”

  冬哥儿现在已经满了一周岁了,不过话说的还是不大利索,只会咿咿呀呀地模仿大人说话。

  所以裴清殊问他,他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只能张着小嘴巴,发出“啊、嘛”这种无意义的音节。

  宋氏见了,在旁无奈地笑道:“殿下就别为难他了。这傻小子,我都教了他这么久了,还是不会叫‘父王’和‘母妃’,真是急死人了。”

  “你别急啊,冬儿年纪还小嘛。”裴清殊对自己这个嫡长子的感情十分特殊,下意识地为他儿子辩护起来,“我听姨母说过,说过小时候两岁多才会叫人呢。冬儿可能是像我,所以才说话晚的。”

  虽说这么多年过去之后,裴清殊在冷宫里的那段过往已经很少有人提起了,但这并不代表着没有人知道。

  更别提宋氏的父亲宋尧,还是裴清殊的启蒙老师,对他的过去就更是了解了。所以宋氏在跟裴清殊成婚之前,就知道裴清殊是在冷宫长大的这件事情。

  听到裴清殊带有几分自嘲的语气,说起自己小时候的事情时,宋氏不免感到几分心疼:“殿下那会儿不是情况特殊么?可冬儿就不一样了,这么多大人成天围着他,他怎么就是学不会啊?我小的时候可是十个月大就会喊人了,像冬儿这么大的时候,我都能说完整的句子了。”

  裴清殊无奈地说道:“昭屏,你也不想想看,有几个人能像你一样聪明呢?要是冬儿现在上学了,功课跟不上,你着急我还能理解。可是他才一岁多,你真的没必要担心这么多。”

  夫妻二人正聊着天呢,本来以为还要等一阵子南乔才能生,谁知没过多久,产婆就在琥珀的引领下走了进来。

  只见一个头戴灰青色抹额的老婆子,堆着满脸谄媚的笑容向他们报喜:“恭喜王爷,恭喜王妃。南姨娘已经顺利产下了一位千金,母女平安!”

  裴清殊听了,忍不住喜笑颜开,当即命小德子厚赏下去。

  不仅给了产婆一份厚重的谢礼,全府上下的下人也赏了一个月的月钱,今天晚上还可以加餐。

  宋氏见他这样高兴,也露出一个真诚的笑容,恭贺道:“真是恭喜殿下了。殿下不是一直想要一个女儿么?这下子可是如愿了。”

  裴清殊点点头道:“我要去看看她们,你是要留下陪着冬儿,还是一起?”

  宋氏看了一眼小摇床里昏昏欲睡的儿子,对裴清殊说道:“让奶娘看着冬儿一会儿就好了,我跟您一起去。”

  裴清殊点点头,走在了宋氏的前面。

  新婚那阵子,裴清殊走路的时候,还会试图去牵宋氏的手。不过被宋氏躲开几次之后,裴清殊就知道,宋氏是个极其重规矩、讲体面的人。

  所以现在,他已经不会当着旁人的面,再对宋氏做出什么特别亲昵的举动了。

  对此,宋氏不但不觉得伤心,反倒认为这是裴清殊尊重她的表现。

  裴清殊和宋氏来到嘉木轩的时候,产房已经被收拾干净了。

  听说王爷和王妃来了,奶娘殷勤地把刚出生的小婴儿抱了过来让他们看。

  一般来说,刚出生的小孩子都不怎么好看,裴清殊怀中的这个女婴也不例外。

  可是一想到这是他的女儿,裴清殊就感到十分兴奋,喜欢得不得了。

  “这孩子可真是可爱。”宋氏见裴清殊爱不释手的样子,也不伸手去和他抢,只是含笑说道:“殿下可要给她起一个乳名?”

  裴清殊想了想,道:“最近一连阴雨连绵了好些日子,今儿个总算是放晴了,不如便取这个‘晴’字如何?”

  宋氏立即附和道:“这个字好。不仅好听,寓意还好,将来都可以直接当大名用着了。”宋氏说着,就伸出手轻轻地在小婴儿的小脸蛋上轻轻地刮了一下,“晴姐儿,你喜欢这个名字么?”

  晴姐儿用哇哇大哭作为回应。

  …

  虽说晴姐儿是个女孩儿,还是庶出,可因为裴清殊最近在朝中大出风头的缘故,晴姐儿出生之后,各府还是送了许多贵重的贺礼过来。

  二皇子那边的人难免看裴清殊不顺眼,纷纷在背后议论裴清殊,说他不过得了一个丫头而已,就这么嘚瑟,迟早有一天会栽到板凳后面去,到时候还不知道该怎么哭呢。

  裴清殊听说之后,倒是并没有特别生气。他现在和二皇子的关系,就和当初四皇子和二皇子的关系差不多。两方对峙的时候,怎么可能说对方什么好话呢?

  裴清殊知道,既然他已经选择了这条路,将来议论他的人只会越来越多,他得习惯才是。

  这点小事,他根本就没有放在心上。

  他也并不觉得,晴姐儿是个女孩,就如何低人一等。

  他虽然没有为女儿大办满月酒,不过在晴姐儿满月当天,裴清殊把自己最亲近的几个亲朋好友全都请了过来吃酒,几乎比冬哥儿前些日子办周岁宴的规格差不了多少。

  七皇子爱搞怪,故意捂着自己的荷包,一脸肉疼地对裴清殊说道:“十二弟,你最近也太狠了点吧!先是儿子过周岁,再是女儿满月,你这是要掏空我们的腰包才满意啊?”

  大皇子也玩笑道:“我听齐氏说,你府里还有一位侧妃也快生了吧?那到时候岂不是又要送一份大礼?”

  其实皇帝的儿子多,皇子们的子女也不少,各家都有需要办满月酒和周岁宴的时候。裴清殊膝下现在只有一子一女,还算是比较少的。

  不过一般情况下,皇子们都是优先为嫡子摆酒。如果是庶子或是女儿的话,他们就不会宴请宾客,只是在府里摆两桌酒就算完了。

  像裴清殊这样生了女儿,还是庶女,却还要摆酒请客的,实在是少数。

  裴清殊才不管他们怎么说呢,反正他能给女儿的体面,一点都不能少。

  至于大皇子和七皇子他们,裴清殊很清楚,他们只是在和他开玩笑而已。都是有爵位在身的人了,除了五皇子那种不会理财的之外,谁还不是有些家底的?

  他也把玩笑开了回去:“大哥七哥你们放心,以后你们府里若是有什么喜事,哪怕只是你们养的母猫下了一窝小崽,我都会送一份贺礼过去,这样你们可觉得平衡了?”

  大皇子摇头笑骂道:“十二弟啊十二弟,你可真会臊我们!”

第227章 姨娘

  皇帝虽然已经下了晋封裴清殊为兵部侍郎的圣旨,不过他并没有立刻去兵部报到, 而是先留在户部, 完成一些交接的工作。

  尽管裴清殊调到户部已经有差不多一年的时间了, 可他这一年的时间里头, 有半年左右都在随皇帝南巡,真正在户部做的事情其实并不多。

  不过和庸庸碌碌的二皇子相比,裴清殊在户部里的风评很好。上到尚书龙启章、侍郎贾昂,下到跑腿办事的门吏,人人都很喜欢裴清殊。

  尤其是贾昂,他觉得皇帝把裴清殊调走,实在是太过可惜。他认为以裴清殊的才能, 尤其是算学天赋, 是能在户部有大作为的。

  他甚至还想过去找皇帝, 想办法把裴清殊给留下来。

  结果贾昂还没来得及进宫呢,就被龙启章给拦住了。

  “老贾啊,你是不是傻?”龙启章很是无语地看着自己这个满脑子数字的属下,“皇上现在明显是在抬举十二皇子, 他以后可是会有大造化的。现在咱们户部又没有侍郎的缺, 你要把他留下,这不是耽误他的前途么?”

  贾昂似懂非懂地看着龙启章,也不知道听明白了没有,不过倒是再没有说要将裴清殊留下的话了。

  户部这边舍不得让裴清殊走,兵部那边,礼亲王和大皇子他们却是很盼望裴清殊去。

  大皇子还和裴清殊开玩笑说, 原本大齐的亲王就不多,现在好了,他们兵部就有了三个。以后兵部的小吏,出门恐怕都要横着走了。

  裴清殊笑了笑,不置可否。

  大皇子还告诉他说:“对了,跟你说个好笑的事儿——前几天老二在宫里遇见我,还跟我说起你来着。”

  裴清殊心中有数:“肯定不是什么好话吧?”

  大皇子也不瞒他:“可不,他还想挑拨咱们的关系呢!说你心机深沉,不值得交往。还说老十就是在南巡期间着了你的道,才会被父皇厌恶的。他让我小心你一点,千万别被你给坑了。”

  裴清殊无语地说:“那大哥是怎么回他的?”

  “我就回了他四个字:去你妈的!哈哈哈哈哈!!!你们是没看到老二当时那个脸色啊,真是笑死我了哈哈哈哈…”

  尽管已经年过三十,可大皇子任性起来,还是跟个小孩子一样。

  看他笑得这么开心,裴清殊也忍不住跟着笑了起来。

  他这位大皇兄,还真是一个性情中人啊。

  …

  晴姐儿的满月礼结束之后,宋氏就让人在府里摆了几桌,还把南乔的家人都请了过来,算是正式给南乔抬了位份。

  府里的许多人直到这个时候才知道,原来南乔这个名字并不是她的本名,而是在她进宫之后淑贵妃后给她改的。

  南乔原本复姓司空,按说抬了姨娘之后,就该称她为司空氏了。不过这些年来,裴清殊和宋氏他们叫她名字都叫习惯了,所以就没让南乔改回去,暂且还是像以前一样,让府里人称呼她为南姨娘。

  南乔刚刚得知自己生了个女儿的时候,她心里其实是很难受的。

  不过见裴清殊这样喜欢晴姐儿,还如约给她抬了位份,南乔心中才稍微舒服了一点。

  不管怎么说,现在在南乔的娘家里面,她已经是过得最好、最体面的一个了。

  因此,不光嫁给裴清殊手下一个管事的南榕带着孩子来了,南乔那个已经改嫁好多年的亲妈,也带着她后生的一双儿女过来吃酒。

  南乔和南榕是亲生姐妹,姐妹两个其实长得很像。但因为南乔当年比较听话,又会说话的缘故,就被裴清殊留了下来。胆子大一点的南榕,裴清殊则是一直都没有碰过。在他建府后不久,宋氏就把南榕配给了京郊庄子里的一个管事。因为以前南乔在府里的地位也很低,所以南榕走后一直都没有回来过,这还是头一回回来。

  和南乔相比,南榕的肚子要更争气些,出嫁三年已经生了两个大胖小子了。

  南乔看着自家姐姐生的那两个白白胖胖的小外甥,忍不住心生羡慕,却不知南榕有多羡慕南乔如今锦衣玉食的生活。

  旁边没人的时候,南榕甚至还偷偷和妹妹说:“十二殿下这样年轻就做了亲王,将来他要是成了太子,当上皇帝,到时候妹妹你可就是娘娘啦!”

  南乔原本还没想那么多,经她姐姐一提醒,南乔就不禁有些神往。

  南乔她娘王氏也说:“你不用愁家世的事情。你弟弟现在读书很用功,已经通过了县试,现在已经是童生了。等将来他有出息了,肯定会帮衬你的。”

  南乔听了,看了王氏旁边同母异父的弟弟贺思宇一眼,心中说不出是什么滋味来。

  当初王氏带着她和南榕两个“拖油瓶”改嫁,没过多久就生下了弟弟。那段日子里,她和南榕两个简直就像是贺思宇的丫鬟一样,在贺家的地位极其低下。

  南乔现在还记得,自己小的时候,贺思宇是怎么样骑在她脖子上,把她当成下人使唤的。

  南乔很想和他们彻底断了联系,可矛盾的是,她又想让他们知道,她现在过得很好,比所有人都要好。

  所以在宋氏问她要不要请家里人来的时候,她还是给出了肯定的答案。

  而且王氏说的也有一定道理,现在不是南乔赌气的时候。为了她和孩子的未来考虑,她的确需要娘家有人帮衬自己。

  就算这种帮衬,在宋氏、傅氏这样的大家闺秀看来可能算不得什么,但对于南乔来说,却是十分重要的。

  所以她暂时还不能和娘家人闹得太僵。

  而且这回王氏上门,也不是空着手来的。这几年南乔的继父生意越做越好,家里也算小有资产。

  为了修复和女儿的关系,巴结上恒亲王府,王氏在南乔继父的授意之下,给南乔带了好些金银首饰过来,为南乔撑场面,也算是补上给南乔的嫁妆了。

  南乔虽然也从裴清殊那里得过一些赏赐,但裴清殊只会让人送给她一些符合她身份的东西,通常都不会太过贵重。

  王氏送的就不一样了,为了弥补他们过去对南乔的亏欠,贺家这回是下了血本。

  南乔向来爱美,一看到那些首饰,她就忍不住心动了,当即把头上不值钱的绢花拿了下来,把新得的血玉雕花钗插在了头上。

  作为今天的主角,她有意打扮得隆重了一些。虽然有些逾制,但宋氏也没说南乔什么。

  毕竟在宋氏看来,南乔这一辈子也不见得有几天像今天这样的好日子,她懒得和南乔计较。

  在酒席上说了几句场面话之后,宋氏便以冬哥儿太小,离不开人为借口先走了,将场子留给南乔来掌控,算是给了南乔充足的面子。

  可是说这一天,是南乔有生以来最风光、最快活的日子了。

  唯一叫南乔有些气愤的是,明明她已经盛装打扮过了,可钟氏一出来,又在瞬间将她比衬得灰头土脸。

  钟氏已经怀了四个多月的身孕。和南乔相比,她的穿着打扮都很素净简单。可单凭一张脸,她还是毫不费力地艳压了全场。

  就在南乔暗自看着钟氏那张脸生闷气的时候,钟氏却在为了别的事情烦恼,心思完全都不在和南乔“比美”上面。

  酒席上,钟氏几乎什么东西都没有吃。倒不是她担心南乔或是其他人会趁机在食物里放些什么害她——恒亲王府的后院里虽然有些小波澜,但女眷们之间的斗争还不至于像后宫妃嫔那样激烈。

  就是借南乔十个胆子,她现在也不敢在裴清殊的子嗣上下手。

  钟氏几乎没动筷子,主要还是因为她最近的胃口不大好,又怕在外头吃了什么不干净的东西,回去之后会遭罪。

  钟氏人本来就瘦,加上孕期反应的缘故,最近吃的都很少,瞧着竟是比怀孕前还要清瘦了一些。

  自打上回出了二皇子那件事之后,毅亲王侧妃齐氏和钟氏就多有往来,两人几乎像亲姐妹一样处着。今天齐氏本是来看钟氏的,没想到恰好遇到恒亲王府里在摆酒庆祝南乔抬姨娘的事情。

  见钟氏的筷子拿起又放下,一副没胃口的样子,齐氏就说:“别搁这儿为难自己了,咱们回你屋里坐一坐吧。”

  皇子的女眷除了正妃之外,依次还有侧妃、庶妃、侍妾、通房丫头这几个等级。

  现在南乔虽然从通房抬为了侍妾,但和钟氏、齐氏她们这些侧妃的地位还是没法子比的。

  所以齐氏一点都不把南乔放在眼里。在齐氏看来,钟氏挺着个肚子,就是不来都没关系,送点礼也就是了。

  回流光阁的路上,齐氏就同钟氏说:“你也太给这个南姨娘脸了。一个妾室而已,生了个闺女就鼻孔朝天了,真是不知天高地厚。而且你看,她待你和傅侧妃的差别那么大,这不是明摆着轻视你么?”

  钟氏浅浅一笑,柔声道:“我不是给她脸,我是看在晴姐儿的面子上才去的。再怎么说,她也生了殿下的长女。”

  说到这个,齐氏不由叹息一声:“你这一胎要是怀在她前头就好了。若是个小子固然好,若不是的话,还能占个长女的位置。”

  齐氏说的意思,钟氏能够理解。包括皇家在内,几乎所有人家都是这样,最得体面、最受器重的,永远都是长子和长女。

  现在裴清殊已经有了一子一女,钟氏就是生什么,都占不着先了。